阿德龙大酒店

3集全

主演:约瑟芬·普罗伊斯,海诺·费尔希,玛丽·博伊默,沃坦·维尔克·默林,卡塔琳娜·瓦克纳格尔,萝丝玛丽·芬德尔,Amy Mu?ul,肯·杜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安雅·克林,诺拉·冯·瓦尔茨特滕,玛丽亚·艾维克

类型:美剧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2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3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4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5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6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3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4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5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6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7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8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19阿德龙大酒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历史沉浮,包容珍惜

几年前无意中看过,最近突然想到就重新看了一遍。不同时期和心境去看同一件事物,同一剧情同一纪录片,感受也不同。

如果放在之前,我肯定会谴责抛开家人爱人去追求自由、去爱上一个有夫之妇或者有夫之妇、殖民侵略,依靠掠夺而来的财富,使他人家庭分离破碎等等,这些似乎当今看来都在道德层面,也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毕竟我们并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时代,也不是当事人,甚至当我们设身处地现在各个人物的立场上,我们未必有多高尚,也未必做得更好,活得更好。

我也会疑惑sonjia 父亲为何要重返火场救一个曾经的纳粹分子冯谭宁,最后因为两个士兵的射击(误认成敌人或者其他原因,在战乱时更像是本能吧,对面模糊不清,但要活下去)被迫返回酒窖,最后爆炸。

第一集第二集更多是讲自由、责任、爱、利益等等之间的不同人物抉择。到了第三集,我会觉得每个人的作为并没有什么对错高低之分,相反,大都是为了生命、忠诚与守护,希望你爱的和爱你的,在一起,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宁静美好,为了...活着。

放在今天,战争的教训更是在提醒我,珍惜当下,错有希望。各类科技新鲜的事物欲望层出不穷,对你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最后的结局很浪漫,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真实的历史中,有多少张寻人启事查无此人?每个没有名字的背后,又是多少个人遥遥无期的等待?有些人等到了像sonjia, 我想更多的是无名的,普通人,死亡病痛恐惧,生命可以多渺小,又多璀璨?

珍惜吧。

 2 ) 理解是自由之道

在勃兰登堡门前人影憧憧,门顶的胜利女神张开双翼,昔时曾无数士兵踏过此处,走向战场。然而位于勃兰登堡门东侧的阿德龙酒店门前,却永不缺少衣冠楚楚、眼灵手快的门童,随时等候打开车门,迎接宾客。阿德龙酒店作为柏林城地标式建筑,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沉浮,历史巨变,在今天依然矗立,并成为了整个柏林人对于曾经的缅怀和怀旧。  有次我问我们来自柏林的口语老师,你看过阿德龙大酒店么?她摇了摇头说:Nein.我解释说这是部迷你剧。然后我又问她,你住过阿德龙大酒店么?她同样摇了摇头:Zu teuer(太贵了)是啊,自阿德龙酒店建成以来,他服务的对象一直是王族、政治家、工商业巨子、电影明星。一三年上映的《阿德龙酒店》就是以这个传奇酒店作为背景讲述一个国家两个家族四代人交错命运的编年史,时间跨度从第一代阿德龙酒店的建成到第二代酒店的重新运营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该剧采用倒叙方式,以女主桑娅为线索串起了大酒店近百年的兴衰,同时折射了整个德国历史从德皇二世到纳粹时期的动荡。  先谈感悟:看完这部剧后,整个一生仿佛就在桑娅的叙述中度过,没有悲伤也没有兴奋,有的只是深深地平静。电影最后一段台词,是桑娅总结她的一生时说的:Manchmal erscheint es mir wie ein Traum, dass ich nun an Ende meines langen Lebens nicht mehr alleine bin.NIcht immer steht es frei zu entscheiden wie und wo wir leben mochten,Aber egal,wohin es uns verschlagt,unser Heimat,die tragen wir in uns selbst.Wir schaffen sie neu,mit jeder Erinnerung,an jedem Ort.Ich habe versucht,den Geist des Ortes zu huten.Dieser Geist ist weder bose noch gut. Es ist nicht falsch und nicht rigtig.Er nimmt alles sich auf,was vergeht und wieder auflebt.Er das leben selbst.(手动打字非常累,会德语的孩子一定要看啊)“在我漫长的一生将要走到尽头时,终于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有时候我们无法决定在哪里,如何生活,但无论生活将我们推向何处,家乡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用回忆让她永不褪色,我把一生献给了阿德龙,我试图守护这方土地的灵魂,这个灵魂不好也不坏,亦无所谓对错,它吸纳了一切消逝又重获新生的事物,这同时也是生活本身。”  理解是通往自由之路 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后来我想到,这不仅仅是她对自己的总结,更是整个国家之下,普通人命运的总结。斯宾诺莎说: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所以整个剧家庭的冲突,爱情的冲突,政治的冲突,不过是桑娅在回忆往事时轻轻道来的:Dieses Leben,wer soll das verstehen?(这一生,谁能够理解啊)理解啊,是自由之道。尤里安作为犹太人理解自己在纳粹德国的处境,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但却不理解桑娅的爱。人作为个体,在历史的洪流里依靠思想的力量,用理性的力量为自己立法,为自己正身而不被卷走。自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以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启发了整个人类文明对于“我”的思考,并建立了人类理性的大厦。然而这样一个民族,却不可避免的走入到极端,阿德龙大酒店也在这场浩劫中繁华失散。德国人善于反思自己,剧中最深刻的思考,就是桑娅作为三代人的见证者,在家庭观念和时代舆论的冲击下,同时她又长期生活在酒店的屋檐下,是否还保持着自由呢?或者说,自由和生活本身紧密的联系,对于桑娅意味着什么?战争无限放大了情感,却缩小了人的作用。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柏林受到轰炸时,他们依旧在饭店的地窖里跳着爵士舞。灵魂生而坚强,很多的感受只有看过剧后才会有所体会。  阿德龙里的现实主义手法 说完感悟,浅谈一下手法。近年来德国对于历史的反思几乎可以在每部影视作品中找到痕迹。但教科书般的叙述方式和手法千篇一律,最终使好的作品落于俗套。但《阿德隆大酒店》的不平凡首先在于巧妙的倒叙手法,借桑娅的口吻叙述,将庞大的故事梳理成清晰的线。其次是细节的处理,剧中人物变老的妆画得非常具有鉴赏力,一颦一簇都可以看得出化妆师对于细节的一丝不苟。还有一幕,桑娅很多年后见到尤里安时的下意识摸一下围巾,真实并且巧妙绝伦。最后本剧的核心在于它蕴涵的道德内涵和时代精神。从德皇二世整个德国精神风貌的积极向上,到魏玛时期经济萧条带来的萎靡,又到希特勒时代整个国家的精神写照,这种包罗万象的气度,是阿德龙大饭店的独特之处。  巴赫的鬼魅和爵士的灵魂 最后我想谈谈电影里的音乐,最具代表性无疑是巴赫平均律的前奏。桑娅在两个地方弹过,一个是母亲去世时,一个是柏林沦陷时。巴赫的音乐啊,真的能穿透空间和历史。巴赫其实就在那里啊,和阿德龙一样,没有过分的情感。 最后的最后,电影片尾曲静静响起。一句“岁月无恙,如你在我身旁”足以泪目,送给你们。  Wenn die Welt morgen untergeht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nach einem ewigen Plan 如同预言的那般 bin ich trotzdem froh 我依旧倍感欣慰 dass wir zusammen waren .我们曾在一起 Wenn die Welt morgen unter geht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und uns niemand vermisst 再无人惦记我们 bin ich trotzdem froh 我依旧倍感欣慰 und nehme es wie es ist 去接受这一切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岁月无恙 solang du bei mir bist. 只要有你常伴身侧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岁月无恙 weil es Liebe ist .因为这便是爱 ~Musik~,Was auch in den Sternen steht, 那浩渺星空中的一切 wer auch über uns wacht 那将我们审视的人 hat doch bisher alles richtig gemacht. 时至今日还都遵循着正道 Ich glaub' ich kenn' dich schon 我想,我与你早已相识 Tausend Jahr und ein Tag 千年亦或一日 und es ist so wie ich es sag 一切如我所述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岁月无恙, solang du bei mir bist. 只要有你常伴身侧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岁月无恙 weil es Liebe ist.因为这便是爱 

 3 ) 女性视角的历史

第一次写剧评,作为观众分享一点观后感和一些与此有关的联想。

当这个电视剧落下尾声,我仍然还记得两鬓斑白的Sonja说——

“我把一生献给了阿德龙,

我试图守护这方土地的灵魂,

这个灵魂不好也不坏,

亦无所谓对错,

它吸纳了

一切消逝又重获新生的事物,

这同时也是生活本身。”

对于历尽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和风波的她来说,以垂垂老矣之身再次回到阿德龙酒店,膝下有儿孙承欢,爱人相伴,已是幸事。从一个贵族少女,到爱上”叛国党“分子,结婚生子,从一个叛逆青年,成长为热爱事业和家庭的独立女性,在Sonja成长的轨迹里,可以看到阿德龙酒店的历史,德国乃至二十世纪的历史,可以说,Sonja像一个渺小却富有广阔视野的放大镜,去追溯和探寻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个体的珍贵生命体验。她的一切生命体验与阿德隆酒店有关,可以说她的家族、家庭都依附于酒店而存在,生活、工作、恋爱均绕不开酒店,她把一生都献给了阿德龙酒店、阿德龙家族。基于她和阿德隆酒店的联系,可以说,电视剧《阿德龙酒店》的叙述主角是阿德龙,也是她——Sonja。如果说《阿德龙酒店》是的内容核心是叙述历史,那么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部女性视角下叙述历史的影视作品。

反观中国,以女性视角叙述历史的文学作品数量不算特别多,但是亦有不少佳作。以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陈丹燕的“上海三部曲”正是以女性视角去叙述上海和中国的历史,其中一部《上海的金枝玉叶》正是讲述上海名媛郭婉莹的传奇一生。这也是我在看完电视剧后脑海里立刻浮现的女性形象,个人认为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作为一种对照。

最后,借用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对郭婉莹女士的描述,来为Sonja添上一点“注脚”:

“她的生活充满惊涛骇浪,像一粒坚果被狠狠砸开,她的心灵和精神散发出被寻常生活紧紧包裹住无法散发的芬芳。”

 4 ) 《阿德龙酒店》:这个不好不坏,无谓对错的灵魂啊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曾说过:悲剧将人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一三年上映的德国迷你剧《阿德龙酒店》就是以一个传奇酒店作为背景讲述一个国家两个家族四代人交错命运的编年史,时间跨度从第一代阿德龙酒店的建成到第二代酒店的重新运营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该剧采用倒叙方式,以一位女住客桑娅舍特为线索人物串起了大酒店近百年的苦难和辉煌,同时发生在阿德龙酒店的故事集也是德国第二帝国回光返照到九十年代两德统一近百年的别样缩影。

德国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影视作品中体现自己的认罪态度和反思精神,每年主题类似的作品所占份额之大全世界鲜有能及者。但同一个体裁的故事教科书式的叙事手法和毫无节制的煽情让很多作品真诚和套路尴尬地并存,最终使好的作品变成了流于凡俗的鸡肋。

一般的作品大抵一样,成功的作品各不相同。《阿德龙酒店》之所以不在平凡之列,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极佳的叙事角度、出色的细节处理,以及深邃的精神内涵。

女主人公出生在1904年一个寒冷的初春之夜。同年,舍特家族的世交洛伦兹阿德龙在勃兰登堡门前建造了地标式的大酒店。

主人公的社会阶层既可以一窥帝国高层的波诡云谲,又未完全脱离普通大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底层的暗流涌动,当悲剧开始,人性的原恶和残暴的火苗燎原成灾,美好的事物化为灰烬,厚重的阴翳遮天蔽日,全景都是荒唐、凄惨和疯狂。各个阶层的生命在洪流中沉浮,盛装登场的大小人物向着死亡热烈生长,而阿德龙,让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点呈现出来的就是时代舞台的中央,这是那些以单一视角看待问题的作品所不及的。

同时主人公的身份和周围人的背景本身就自带一个好故事需要的矛盾冲突,穿着新古典主义束腰裙的贵族少女渴望摆脱家族联姻带着私生女去新的国度,无法与母亲和解的私生女也因为时代的荒谬差点错过了犹太人丈夫和女儿的原谅。这里契合时代发展也埋了一条暗线,就是自资本急剧扩张的德意志帝国时期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思想的进步,体现在服饰从繁复华美转变成简洁大气,帽子从浮夸的高帽檐转成了精简的样式,婚后遇到更爱的人也不再被唾弃为家族的耻辱,三代舍特家族的女性都经历了奋力追求自由摆脱命运枷锁的女儿到无可奈何难以与爱女消除误会的母亲这样角色的转变,这是这条暗线指向的一个宿命的轮回,圈中的人身心俱疲,最后并不差的结果又暗示了与过往和解后大步向前,即使走不出命运的怪圈也不会孤身一人湮于黑暗的终点。

做事认真注重细节是德国影视界的优秀品质。在这部迷你剧中,出色的细节刻画是最让观众惊喜的地方。阿德龙酒店带着第一代主人洛伦兹让柏林成为世界一流都市的宏大理想和德皇威廉二世永恒帝国的勃勃野心于1904年在勃兰登堡门前落地建成。卡拉拉的蓝灰大理石、法国的铅玻璃、波西米亚的挂镜、送订单的管道风动装置、处于科技前沿的制冰器、电梯和输热系统,以及切合战时需求的自主供电设施。爱迪生在此下榻,德皇的情妇在此常驻,世界著名的高音歌唱家、默片时代的明星、《布登勃洛克一家》、大洋彼岸的摇滚乐、同性恋、异装癖,齐柏林飞艇,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的轰动新闻,托马斯曼的诺贝尔文学奖……阿德龙酒店的编年史从不标注具体的时间年代,这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它的叙事节点,资本急剧扩张的德意志帝国时期,各领域最厉害的人纷纷交汇于此决定世界的走向,在世人眼中它就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宫殿一样,众神聚集在这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主人公的个人和身边人的命运并不像阿德龙酒店那样高不可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战让德国失去全部海外殖民地,女主人公的家族丧失所有海外资产,曾想与其联姻的西普鲁士容克冯谭宁家族彻底失势。汹涌的时代漩涡和沸腾的滔滔民怨也使高高在上身处云端的阿德龙酒店和它的上流住客受到冲击,破门而入的斯巴达克组织成员,无休无止的枪战,受通货膨胀压力改成每天日结的薪酬,被冲锋队枪杀的黑人保姆,被驱逐出境的犹太音乐家,搭上纳粹顺风车的旧军官阶层和政治投机者,贯穿几个时代的众生群像,每个人都是舞台的中心,随着精心安排的鼓点上台、退场,张弛有度且紧张有序,这些完全得益于出色的细节刻画和合理的笔墨分配。

同时有意思的还有勃兰登堡门的四个镜头。第一个是老洛伦兹在门下畅想着阿德龙酒店的模样,这是这位老派德国企业家梦想的开始,也是整个故事的起点。这个仰角镜头中的勃兰登堡门是对称的,恢弘庄重、神圣典雅。第二个也是洛伦兹视角中的勃兰登堡门,那是在一个清冷的黑夜,一战失败,皇帝流亡,民生不振,百业萧条,阿德龙酒店也陷入了困局,负债累累,老人在门下的身影,苍老而困惑,随后一辆胜利者的军车驶过将他撞成重伤,也暗示着一个梦想的不甘终结。第三个镜头是女主人公十岁时刚刚战败的影像,黑白纪录片里的军队踏着普式正步穿过勃兰登堡门,老人解说着当时的悲惨和混乱,旧世终结的意味不言自明,此时的勃兰登堡门像瓦格纳歌剧的开场,悲剧的史诗即将上演。最后一个镜头是二战结束之际阿德龙在胜利女神四马战车像的注视下遭遇的夜间轰炸,弗雷德里希二世建造的伟大建筑,德国的象征,无力地俯视着人间炼狱般的柏林。

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需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它的精神内核。如果止于反战,它在同类型剧集中也会是上乘之作,可在小而精的德语圈就是不合格的,如果定位在自由和理想,也会囿于格局丧失了一定深度和开放性。这部剧集着眼于命运和国家这样宏大的主题,通过几代人在岁月轮回中的无力感给观众这样的感受:像时钟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亦步亦趋地啮合宿命的怪圈,三集总共讲述了三对母女的基于不同时代背景的隔阂、仇视,整个国家也经历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可怕循环和另外半个世纪的结痂独行。

年月动荡,新旧交替,大多数人是渺小的存在,个体在命运和时代的激流中挣扎、跌倒,并非完人,却足够坚强。

“在我漫长的一生将要走到尽头时,终于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有时候我们无法决定在哪里,如何生活,但无论生活将我们推向何处,家乡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用回忆让她永不褪色,我把一生献给了阿德龙,我试图守护这方土地的灵魂,这个灵魂不好也不坏,亦无所谓对错,它吸纳了一切消逝又重获新生的事物,这同时也是生活本身。”

阿德龙酒店在最后女主人公与门童的对话中,被赋予了真正的含义:家乡,更准确的,这个灵魂不好也不坏,亦无所谓对错,吸纳了一切消逝又重获新生的德国。

最后稍微提下片中的音乐。这部出彩的年代剧有多处插入了巴赫的平均律,随着剧集人物的情绪转变曲调的风格,欢快的、悲伤的、抑郁的、剧烈的……很有时代风貌和德国特色的古典韵味。当空袭来临,酒店众人在防空洞放着被禁止的“黑鬼音乐”,当年真实的黑白影像资料和剧中的彩色画面交替嵌接,轰炸机的尾迹在舒缓轻快的爵士乐中曳曳滑行,一副末世狂欢群像,像极了《帝国的毁灭》里同样在轰炸和炮火中狂舞的那组镜头。还有找了好久的片尾曲,本剧最后一个泪点——经历一个世纪的沉浮之后与历史和解与未来相拥的《岁月无恙》。

Wenn die Welt morgen untergeht,

如果世界明天就将毁灭

nach einem ewigen Plan,

即便出自深谋远虑的计划

bin ich trotzdem froh,

如果我们能在一起

dass wir zusammen waren.

我还是会觉得非常高兴

Wenn die Welt morgen unter geht

如果世界明天就将毁灭

und uns niemand vermisst,

我们不再思念彼此

bin ich trotzdem froh

我还是会觉得非常高兴

und nehme wie es ist.

就此接受这一切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什么不幸都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solang du bei mir bist.

只要你陪伴我身边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什么不幸都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weil es Liebe ist.

因为这就是爱情

Was auch in den Sternen steht,

无论浩瀚星辰中有何种生物

wer auch uns überwacht,

无论是谁在俯视万物

hat doch bisher alle richtig gemacht.

至今为止都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Ich glaub' ich kenn dich schon.

我相信我早已与你相识

Tausend Jahr und ein Tag

千年如一日

und es ist so wie ich es sag.

一切正如我所说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什么不幸都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solang du bei mir bist.

只要你陪伴我身边

Mir kann nichts passieren,

什么不幸都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weil es Liebe ist.

因为这就是爱情

 5 ) Version 1

想听听德语的味道,看完选帝侯大街56号之后又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部。

和选帝侯相比有明显的历史厚重感。编剧把德国的20世纪与每一个角色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且描述的对象几乎都为德国贵族。贵族的形象又中规中矩,很善良、有原则、又愿意接受外来文化。没有明显的“坏人”,也没有十足的“好人”。大家都在时代洪流里努力保全自己和亲人,也保留自己的灵魂。

印象深的片段是Sonja加入电台前后的几场戏。从父亲给她搬来第一台电台;到她和父亲因为Sonja的成功兴奋地亲吻而引发Louise的惊诧;再过渡到本剧我最喜欢的场景之一:电台工作人员下班前和Sonja讲话,她从修缮天花板的工作中停手,低头来听。Sonja的美和独立令人震撼,也是直到这时我才感到猛烈的新时代已经要来临的信号。这也算是我自己愿望的2.0版。

最后想说的是剧中爱情。和人物一样,几乎无一不美。最艳羡的还是Louise和Hedda,古老的欧洲和蓬勃的美洲,俩人半路扶持,却能把爱情的趣味留到最后。另外性爱场景也很赞,写实又不失美感,不花哨不浮躁。

也是通过这两部剧决定了学德语,只能说编剧展现的德国恰到好处,沉稳又热情,张弛有度。

需要有用夸张来展现时代的,就需要有写实。需要有描述被压迫之人的,就需要有人聚焦上等阶层。但也不是没有美中不足,大概是因为迷你剧的限制,想说的太多,表现力又不够。

7/10

 6 ) 又见光影里的柏林:是历史是家族传奇也是几辈人的爱情

好久没有看德剧了,就知道手里存的几部德剧是一个水准,德国工业一样的水准!最近看了那么多英剧美剧,还是德剧让我动了笔!对德剧是真爱无疑了!

这是一部几年前就特别想看的一部剧,苦于一直没找到资源,有了资源又提不起勇气,因为制作精良的剧看起来并不会轻松,而德剧看完之后的沉重是许久都挥之不去的!

德国导演是多爱柏林,总喜欢把柏林放在光影里。是啊,20世纪初的柏林谁不爱呢?!记得一个同事跟我说过,他最爱的德国帝国那段历史,觉得那个时候的德国很酷好棒👍!确实啊,如果作为一个德国人想穿越回过去,过去的一百年间除了一战二战东西德分裂,能平静一会儿的短暂时光确实就剩帝国时期了。而这部剧便是一部少有的穿越了德国帝国时期,一战,二战到东德甚至到1997年世纪之尾,又穿插了整个家族众多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和爱情!

历史:德国人是不是最擅长拍历史剧啊,看多了德国历史剧,口味被吊了起来。但是在这部剧了我看到了一二战期间德国社会经济虽然通胀整个社会却短暂的繁荣,世界各界名流聚集一堂,一个阿德隆饭店🏨像是星光大道,甚至她都成了连女权主义的代表(女子选男子做舞伴舞会)!那个也惊艳过世界的年代啊!很可惜不久就被法西斯取代了,纳粹时期是可恨的,每当看到德国这一段历史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此处多说一句,今儿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顿悟,这其实就是Tyrannei,Dik|ta|tur,Extreme Völkermord,这和现代定义下的KB组织无异了。可看到苏联“解放”柏林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烧杀抢掠破坏历史建筑,这和纳粹又有什么区别?!阿德隆酒店幸免于一战二战却毁于因苏联大兵们制造的一场大火!路易斯收藏的百年陈酿被苏联大兵肆无忌惮的扫射,真是心痛啊!痛心疾首!

爱情:几代人不同家族的爱情有心无意的穿插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女主外公外婆那个时代简单赤裸的爱情,过一个结婚纪念日送14克拉的钻戒,原来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爱情都不能免俗。

女主父母的“爱情”,很喜欢女主母亲年轻时候的容颜啊!女主母亲是爱过他父亲的,但没想到那个时期的女性竟然能勇敢的承认自己更爱女人!也是就是这股子独立执着大胆遗传给了女主!

在谈女主的爱情之前,想谈谈阿德隆路易斯和他的美国夫人,除了女主这条爱情线,最爱的就是这条线了!所有的爱都是命中注定,相同气场的人有着天生的互相吸引的魔力,第一次约会策马奔腾,马技不相高下,桥上定情一吻(记不清了,如果错了请提醒订正),第一次在一起见到了小狐狸🦊,是小狐狸🦊把路易斯带到了他身边。当父亲否定路易斯抛妻弃子的选择并以剥夺继承权威胁路易斯的时候,路易斯说,你有多爱阿德隆酒店,她就有多爱,而事实证明确实是的!美国夫人中间三番几次拯救酒店的经济危机,还把女权主义带到了酒店🏨!二战后期他们离开了酒店回了庄园,又在桥上一吻,路易斯感谢她倾尽所有的陪了他一生(虽然对他抛妻弃子的行为依旧不敢苟同)!苏联大兵把路易斯不分青红皂白的抓走,美国夫人那撕心裂肺的追寻是真爱无疑了!最后路易斯虽然被苏联人释放了,他倒在了在漫漫回到爱人那里的路上,而最后通知美国夫人的,竟然是当初那只小狐狸🦊!

女主的爱情,最开始女主遇到爱情的时候,女主那时候才17岁啊,用现在的观点来看Julian那个挑逗的眼神,抱歉,我出戏了!而且最开始Julian 足足的拿了一个渣男的剧本,明明有订婚,却一见钟情了女主。但也是这个一见钟情毁了他第一次婚姻!幸好他忠于内心,回到了女主身边,可这一回,也不知道是成全了他们的爱情,还是女主悲剧的开始。他们爱的深沉并有了孩子,可是战争年代啊,怎么容得下一个犹太人又有从共倾向的“极端分子”呢?!作为记者的Julian最后消失在女主的生活里。而这一切后面却有一个天大的秘密㊙️!知道那个秘密的时候我震惊😱,可转念一想,二战期间的德国🇩🇪,作为Julian那样背景的犹太人,被逐出国外或许是命运对他最好的安排!女主多年一直默默等待着Julian和女儿回来找她,可历史车轮下星星点点的误会错过的就是一生!二战的满目疮痍,亲人接二连三的失去,当女主再看到Sebastian的时候那是亲人的感觉吧!那个11岁就爱上了自己的小男孩儿,那个放逐了爱人也保护了爱人又在二战中当过俘虏丢掉半条腿的男人!这是一个宠溺她把她当公主一样的男人,可惜女主知道了真相,毁了他们儿时的照片,他自己搭建的美丽梦境也同时被良心发现的哥哥撕了个粉碎!正是这个粉碎,给了女主和Julian以及她女儿了解真相破镜重圆的机会,而这时的Julian拿的却是一个负责任父亲的剧本,打算呆在现在的家庭里,好好把现在的孩子们抚养成人,再陪现任妻子老去,最后满头华发的回到了女主身边,回到了他们最初第一次相遇的酒店水池边,一家人坐在一起,圆了女主爸爸当年的梦:一家人团圆,坐在一起吃饭。这一生,是错过,也是圆满!

其他:有几个人物和情节或者细节也好喜欢。

非洲女仆嘎拉,第一次在德剧中看到非洲殖民地那部分历史带了进来,嘎拉对女主是母亲一样的存在,她第一次看到女主爸爸带回来的录音机像是见了怪物,那段表演生动形象,把她那个身份该有的惊讶害怕到好奇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剧院,在剧院看表演时对周围人反应的好奇,对惊艳表演的惊喜,作为这个身份,随着历史潮流而发生的变化,可惜却因为这次演出,被刚有雏形的纳粹分子当街打死,令人唏嘘。

女主的父亲,对女儿小心翼翼的爱和呵护,第一次听女儿弹钢琴🎹,只是默默的注视和守候;给女儿买收音机📻,为了找信号📶俯首甘为孺子牛;鼓励女儿去广播电台负责人前自荐;最难忘的是二战后期他对女儿说,如果我和你妈妈当初把你带到美国,也许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一家人团圆的在桌子上吃顿饭!而这正是本片的最后镜头,只是镜头里没有他。他当初为了救一个臭名昭著的纳粹头子,和他这辈子忠实深爱的阿德隆酒店葬身于火海中。

女主妈妈的未婚夫,这个人军事世家出身,最后成为纳粹头子不足为奇,想说的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找女主出庭作证,是女主告诉了她爸爸为了救他牺牲于火海,他良心发现告诉他弟弟当初的阴谋?!还是他就是坏人做到底不想弟弟好过,不管怎么样都要告诉女主真相?!

小路易斯,小路易斯是我最喜欢的德国🇩🇪演员之一,这次依旧是大胆出演啊!

本剧的服装也真是考究,无论是哪个时代的都特别养眼!尤其是一战二战期间柏林的鼎盛时代,女性服装的华丽时髦放在今天都不为过!感觉当时的柏林就像是大型T舞台,全世界的名流都在走秀,而秀场是阿德隆大酒店!后来东德的时候,女主的发型以及造型,终于明白为啥我说我要剪齐肩短发,我同事说是社会主义造型了!

音乐:钢琴曲永远是大爱,还有最后结尾的曲子,德语特别美!

几年罕见的花了一个多小时写了影评的剧,果然是几年的真爱,没看错你!

 短评

一个阿德龙大酒店巧妙地编织了两个家族的故事。结尾真的太狡猾了,虽然更心疼桑雅被误会苦等十几年,但还是因为最后等来一生挚爱而泪目。尤利安不该被简单定义成渣,初会面一见钟情时,他有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而她才17岁,他怕她分不清什么是爱;结婚后妻子发现他真心不在这里,放了双方,而她长大了,所以他回去找她;后来是政见、立场、迫害与误会——当然相爱这条路上,他终究不够她纯粹。比去尤利安,迫害后的趁虚而入在我这里才是更无法接受的。P.S.桑雅的父亲真的太好太好太好了。

2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女主这一生简直……被男主坑惨了。这17年,还要等吗?等屁哦,气死了。最爱女主爸爸,完全好男人。

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刚看的时候感觉土味十足,尤其是把一见钟情刻画的一言难尽……后面渐入佳境,真实感真的很打动人,没有所谓的穷小子通过奋斗成为阿德隆管理人;每个人都在用力生活,都在真挚热烈地守护自己的爱情,母女分离的诅咒令人唏嘘。最感人的段落无非是在不断被轰炸着的阿德隆大厅,伤员和灰尘之间,sonja奏响了纯净的钢琴曲。

5分钟前
  • 莱戈斯塔
  • 力荐

继《我们的父辈》之后又一次哭成傻逼。非常精彩,空袭时躲在地下室放着爵士乐跳舞的场景太浪漫。Sonja是真正的德国姑娘,独立坚强勇敢,我很开心她最终得到了幸福,尽管我还是不喜欢那个犹太人。Dieses Leben, wer soll das verstehen?

7分钟前
  • Tingalein
  • 力荐

Ken真的是太帅了 剧情有点拖

9分钟前
  • 亮马河畔
  • 力荐

其实每个人都是好人。

14分钟前
  • 心字
  • 力荐

有时候你会庆幸你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可是你更会羡慕,也许动荡,也许失去,可是更能够给你一种清醒的认识,你是一个人,你要做些什么

16分钟前
  • ssssssssss
  • 力荐

怎么和国王成为朋友,怎么度过通货膨胀,怎么和纳粹协议,怎么从东德拿回酒店又放弃。不要一笔带过行吗?

18分钟前
  • 苜蓿阑珊
  • 还行

【四星】三集讲了跨度将近五六十年的一段故事,旁白老人的叙述颇有浮生若梦的感觉。最后一个回溯的镜头简直催泪,尤其是那场化妆舞会:女孩调皮地说自己是阿德龙的幽灵,男人心动留下一根冠羽。这样带着古早套路的爱情却因为历史动荡的渲染和漫长时间的考验,让我感动了

23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推荐

(7/10)从阿德龙酒店的视角折射德国1904-1952年之间的历史。当然少不了名人跑龙套了(威廉二世是来搞笑的)。布景、服装、造型各种超赞,阿尔玛的第一个演员很漂亮,远胜之后的众女角。整部片看下来的感觉就是酒店的兴衰一直掌控在各时代的官方手里。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集。

2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三集看完像过了好几辈子。三星半吧。确实缺乏更细致独特的刻画,只是快快地在走故事。母亲与女摄影师在美国的故事、尤里安被驱逐后的故事其实应该最精彩。尤里安太好看了……

30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看完心情好复杂,忍不住同情塞巴斯蒂安,他真的太爱女主了,简直就是情深似海,为女主什么都做了,他的陪伴比尤里安几十年的空白更有意义,他黯然离去的样子真让人心痛。尽管他做的事让女主与丈夫女儿半生分离,可是那种恶劣环境下,驱逐出境某种程度上也是给了父女一条生路。

31分钟前
  • 。。
  • 推荐

多评一星鼓励一下小语种,字幕君加油。很有质感的一部时代剧,剧情曲折、紧凑,每个人物的线条都很清晰,短短3集就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许多人物寥寥数笔,清晰可见。体现了德国编剧的严谨(看来是睡醒的时候写的),bug和槽点都难得的少。个人认为比腐国的各种热播庄园好看哦,不能错过哦。

33分钟前
  • 桃芙牌专业打渣
  • 力荐

最后一集把整部剧一下提升了,前两集不过不失,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于人物的刻画和历史事件流程把握稍微有些不够细致,但是第三集太太太太感人了……所谓倾城之恋也不敌倾世之恋,横跨历史的岁月,爱情穿梭在时光中,最后再次相守,我想如此的爱情不是所有人有福气得到的。爱也可以是传奇。

38分钟前
  • Codex
  • 推荐

我晕6公主只放了前2集,第3集半年后才放你礼貌嘛……非常棒,不输《我们的父辈》。从祖母的故事过渡到母亲的故事再到女儿的故事流畅得顺理成章,也是以小见大、以家庭见时代的表现方式。导演在线演员在线服化道都在线,特别棒。

40分钟前
  • 地念儿
  • 力荐

要在历史的情境中看每一个人做出的道德选择。Julian真是糟心,先和别人结了婚,又对辛苦自己生了孩子的Sonja百般怀疑,相信她竟能割舍自己的孩子。而相反,Sebastian驱赶Julian固然有私利,但也是保他父女一命。

41分钟前
  • 江离载菁
  • 推荐

非常棒的德剧!若从第三集来看,故事有点接近《布达佩斯之恋》。第一集的阿尔玛演员更符合我们的 审美(这在德国片里不多见),而饰演女儿的 本片主角是86年的,一出场声音显得老成很多。柏林原来真有名气很大的阿德龙饭店。片尾曲是Max Raabe献唱的

42分钟前
  • 阿素喇
  • 力荐

让德国人拍儿女情长确实难为他们了。所有感情都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45分钟前
  • ourmfzh
  • 力荐

欧洲版活着

49分钟前
  • 竹千代
  • 力荐

并不是所有德国电影都要一定要有Holocaust的画面。中间都没有哭,看到最后才哭了。个人的力量简直是太渺小了,也几乎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看到Julian和sonja颤颤巍巍地在一起,多少心里会有一些慰藉。剖析到这个地步我觉得已经可以了。生在那个年代,身不由己。还有,Julian好帅,好喜欢

52分钟前
  • Yom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