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地玄黄 剧照 NO.1天地玄黄 剧照 NO.2天地玄黄 剧照 NO.3天地玄黄 剧照 NO.4天地玄黄 剧照 NO.5天地玄黄 剧照 NO.6天地玄黄 剧照 NO.13天地玄黄 剧照 NO.14天地玄黄 剧照 NO.15天地玄黄 剧照 NO.16天地玄黄 剧照 NO.17天地玄黄 剧照 NO.18天地玄黄 剧照 NO.19天地玄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地玄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归往何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历时14个月,穿越24个国家,导演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能够拥有的最壮阔最绚丽的景致——从远古到现在,从猿猴到人类,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震撼人心的宗教活动现场,从广袤天地带来的感动到婴孩单纯的笑脸给予的幸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正时时刻刻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片没有台词,片名Baraka在古伊斯兰语中代表祝福,这也是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祝福与我们共同存在在这颗蔚蓝地球上的一切。七月物语劳拉之谜 第一季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第三季阿波罗11号第二生命1966循环的夜火线警告前传:萨姆的堕落摩斯探长前传 第二季朱元璋再得一胜!爱德华大夫超胆侠第三季跨过鸭绿江2021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郎本无情圣诞韵律吸血鬼的印记毕业阵痛记杀手面包师旺角卡门粤语我的野蛮初恋丧尸出笼2:病毒莎翁情史探长薇拉第九季妖孽王爷霸道妻逆雨而行某脑外科医的日记三分之一老爸当家极限特工2国语生死大营救再次心属印度雾里看花家庭派对:就在今夜雪人(国语版)欲海潮2海贼王剧场版10:强者天下不怕贼惦记寻找同桌的你太极1:从零开始消失的王子阴错阳差第二季风车

 长篇影评

 1 ) 信神马得永生。(剧透,慎)

有一天,如果“小强”猖獗到统治这个地球,把人类蚕食到几近灭绝,而剩下濒危人种“我”被小强界的研究所抓去研究育种保留基因图谱的话,我一定会勇敢的视死如归的大胆谏言:你们这些无知的,没有信仰的小强,去看看《Baraka》吧,你们可能会很强大到宇宙无敌,但你们更可能走向自我毁灭,会自相残杀,会有“人”举起镰刀,大喊,“我要代替地球惩罚你”……

《Baraka》是一部历时14个月,跨越5大洲深入24个国家150多个地区拍摄的“摄影展级别”的画面组合成的无对白的关于人类文明进程及思考,很有震撼力度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界,这是必看级别。在人文主题界,这是经典。

必看在于:摄影发烧友应该都很爱的一部片,从构图,光线上来说,baraka的镜头都很非凡。把影片无限分割,baraka的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拿来参加摄影展。无语言的纪录片与配乐的结合,美妙在于,既让镜头活泼起来,也让镜头语言传达更深刻。
经典在于:baraka没有动员很多很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用喋喋不休的略带恐吓的语言吓唬你:看,我们都干了些什么,人类将……blahblah的,跟我娘的唠叨一样没有力量。baraka用的是毫无对白的,用时间上的纵向对比来告诉我们一些事实和警示我们,现在的人类有点慌乱,未来则不太美好。这样的“镜头语言”才有力度,于是经典。

而我最爱的一个美妙之处是,看似无剧情的摄影作品集合却剪接出了一部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影片。它的剧情有起承转合,有自然过渡,有高潮迭起,有开放性探讨,剧情电影的要素都具有了。在我看来,贯穿整部片的极其隐晦的中心思想是在阐述信仰的重要性。现代人类的慌乱盲目大多是缺乏信仰的指引。可是,信仰几乎是一把双刃刀。它给你带来勇气的同时,却也砍了别人很多刀。那我们该信神马?


一 起

斗转星移,陆地浮现,地球成型,生命的力量蠢蠢欲动。一只猴子忧郁的凝视,人类开始它的篇章。

二 承

人类用它喜好的记号记录历史,宗教与建筑。
尼泊尔。四面佛塔的双眼照看着人类的世代交替。巴德刚古都的人民开始一天的忙碌。清晨,信徒用红色颜料祭拜诸神。苦行僧用经文获得能量。
以色列。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哭墙摇摆身体,用最虔诚的姿态无限度的靠近上帝。
土耳其。苏菲教徒用美妙的优雅的旋舞投入上帝的怀抱。一个多小时不停止的旋转,不晕眩?是不是神的力量?
耶路撒冷。基督永远的仆从俯身膜拜他死前最后停留的印记。
西藏。藏传佛教徒在酥油灯下缓缓转动着念珠。
日本。金阁寺的尼姑看着眼前的石头发愣。石头洗去的到底是罪恶,还是罪恶感?

一个带生殖崇拜色彩的岩洞里海水咆哮,也象征着生命之源的骚动。这样的骚动蔓延到不同国度的史书中。
光线一点一点的移动,离开暹粒古城郊的女王宫,吴哥城里的皇家浴池,婆罗浮屠的佛塔,你说,当主宰生命的光,和热,一起消失的话,那么,人类会不会也跟着消失?印尼火山脚下的部落用仪式让我们一起崇拜火山神。听神的话,准没错。跟着神的脚印走,应该很安全。
于是,宗教信仰在古文明里占有的角色可见一般。在神秘和不确定事件的摆布下,我们确实需要一些精神指引来消除我们骨子里的不安全感。
可是,信仰也有比较偏门的。也许是超越认知的天象,也许是外星球文明真的来拜访过,古老的人类在峭壁上岩画的启示下,掀起了一番图腾崇拜的高潮。这样的印记和习俗在已经算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的某些被遗忘的角落里仍旧存在,也许,某些印记已经形成一种记忆,编成基因代码,代代相传。可是,我还是好奇,是什么样的启示让他们发展出图腾和仪式勾结密切的膜拜体系呢?

三 转

风云变幻,雷声轰鸣,远方的天空闪过一条条斑驳的伤痕,那是即将哭泣的无助的脸。密林里,当偶尔的采摘变成电气化时代的砍伐,当地球的表面被挖出一道道沟壑,有一个新的世界在挣扎叫嚣着壮大。
那是人类开始它现代文明的篇幅。
于是人类的居所从广阔的山头变成水泥砖房里被栏杆围栏住的一个个小隔间,人类的生活资源从广袤的草原森林的狩猎,海洋里的捕捞变成工厂车间流水线上那一个个小小零件的组装。Day by day,year after year……
这样的文明在一开始是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好气势的。谁也不能否认看着人类的群体越来越壮大,本来各个部落自成一派到变成几个高度融合的国家,破落山洞茅草房变成高楼大厦,顾得了上顿顾不了下顿靠天吃饭的运气占极大成分的原始狩猎和耕作方式变成工业化的生产赚取劳动价值的生活模式,人类的超高智慧都足以让天折服让地崇拜。

崇拜容易让人高度近视,看不清这样的文明潜伏的黑暗面,也看不见有一些跟不上脚步的人在文明的副产物下挣扎求生的模样。
巨大的工业垃圾被一船一船的运到第三世界国家。可笑的是,对这个工业社会贡献不大,得益也不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却要承担他们所制造的工业垃圾。
高速运转的工业发达社会,总有些角落有些不合拍,那是一些被边缘化的人。街边,桥墩下,高级商场橱窗前,如果你有注意到,请别急着鄙视他们。他们只不过跑慢了,跟不上高速远去的那辆快车而已。可恨的是,车上的人总认为,只有上车才有出路,but,那是谁制定的游戏规则呢?
黑夜的街角,站街的女孩,霓虹闪烁的喧嚣场合,浓妆涂抹的少女们,又是因应了怎样的需求而生。有人说,也许人们需要的不是女色,只是一个温暖的慰藉,倾听的耳朵,要不,何来艺妓。我说,也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真神的指引,和永远敞开的胸怀。伤心难过失望寂寞,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去。
可是,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神的存在。信仰在诞生的时候绝对猜不到它们会变成打架斗殴战争血腥的根源。以神之名宣起的战事,号召力极为有力,多少人献身于信仰的同时也愿意为神而战。于是人类史上浩浩荡荡的几大战事几乎都与宗教信仰密切关联。但如果宗教纷争演变成一种种族屠杀的工具呢?那么神会不会也想暴走呢?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嚎叫的犹太灵魂也在等待一个答案。
又或者当人类不满足于它所占有的领土和资源所引发的侵略事件,如果你拥有石油,请记得要同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否则,“富得流油”的结局,让你窃喜的同时会不太美好。
不管我们的国家是富得流油,还是穷得只能喝水,我们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君主带领。遇上喜好建筑的君主,我们的后辈可以靠着他流下的美妙建筑收很多门票。遇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君主,我们的后辈可能天生浸淫在罗曼蒂克的传说里,没事耍浪漫。遇上不爱说话的君主,我们可能连话也不能自由的说。遇上残暴的君主,我们可能会流下我们宝贵的骷髅,提醒后人,悬梁锥刺啊。
那,你遇上的是什么样的君主呢?或者说,你愿不愿意信仰别人的信仰,或者share同样的信仰?承认别人的好运气,也承认别人存在发声的合理性?

四 合

还是斗转星移,朝代替换,断壁残垣,看现在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几乎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也许我们更需要的还是遗忘许久的那股宗教信仰热情的洗礼。就像恒河边沐浴的印度教徒一样,深信恒河水赐予的力量,洗尽铅华,来世远离苦痛和罪恶。
 
综上,要像气场强大得永生,拥有个人的信仰很重要。让我们用跳跃,用钟声,用旋转,用膜拜,用亲吻,用生命,用一生一次的朝觐,无止境的接近我们永远共有的的唯一的“神”。
最好是“唯一的”,否则,互相比较谁的神厉害,真是一件无聊,伤身又伤心的事。你不会想遇到的。


PS:放映这部《Baraka》给一群十三四岁的90后小朋友看的时候,很明显的接收到好多声好大声的“好无聊哦”,哎,是我太急躁着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不太美好吗?也许,在灿烂的时刻还是让他们尽情没心没肺的灿烂去吧,不美好的事等以后再说了。那啥,你们去看奥特曼拯救地球吧。

 2 ) 戴着脚镣舞蹈——关于《Baraka》的一点想法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这是《baraka》的中文译名。
想到《千字文》里便有了这样的记载。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祖先甚是聪灵。宇宙一词似乎便首先出现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据说,它从无中产生,像一个鸡蛋,突然在中间积聚的前所未有的力量下爆发,一分为二成阴阳、天地;时空却无限交汇融合。想到《山海经》里的盘古,想到《淮南子》,还有《老子》,想到古人关于“气”的玄妙而简单的论述。
还有这部《千字文》。
天,深青,谓之“玄”。
地,大抵是黄河流域的泥土的颜色,谓之“黄”。
“洪荒”是个什么年代?先人也不知道。好像近于佛教里“无始”的说法吧。
似乎可以辨明译者的深意。这自然只是一个适用于土著中国人的用法。但恐怕比起直译为《巴拉卡》来多些许情味儿。于是,当目光从静止的屏幕上移开,不禁要望一眼也许不再玄黄的天地,也许充斥着许多不安分因素的宇宙。
这里,自然不仅仅有我们这种“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还有的,就好像那只猴子,闭着眼睛,很安适地享受温泉亲近肌肤,就好像那群飞鸟,从火山口的熔岩中掠过,就好像树叶,在寺庙的院落中很幽雅地轻轻飘舞,就好像,天地之间还有的其他大大小小的生命。我们已知的,我们不曾知道的。那亿万万曾经或者即将定居于地球的;还有其他可能曾经或者即将出现在宇宙另一个甚至几个几十个几百个角落中的。他们匆匆而至,又默默离开。他们互相配合着,好像在表演——那远比人类导演的任何一部戏剧精彩。
有时候,很感叹,怎么会有电视电脑电话这些东西,怎么会有轮船飞机火箭这样的玩意儿,除了奇妙,几乎找不到什么别的词语形容。
于是有人来纠正你,你,你的周围的,就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枝狗尾草,还有,甚至只是一滴水,一丝光,一缕风,还有,宇宙的本身,时空的陵替,你们的存在,都不只是一个奇妙而已。
还有什么可以形容?
是,奇迹罢。
这一切,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奇迹。
再想想,玄、黄,最简单,近乎有些阴暗灰涩单调的色彩,却又丰富无限。
一直不知道“baraka”的真正含义。但想来,也许西人在截取这些画面的时候也是在讲述这样一个永远的主题。
舞 蹈
原始的部落。
虔诚的首领。
同样执着的人群。
用来说给上天的话语。
面向玄黄。
俯身。

圣河。
印度。
阳光的洗礼里。
密密的人群堆扎在混沌的
但最清洁的水里。
用它舒润肌体。
纯净
心灵。

寺院。
老妪。
端坐。
眼神透彻得一如少女的单纯。
却又依稀透着
奇异的光。
好像总结着
一般人
几生也看不到的东西。

僧人。
方方的步子
坚定地迈开。
鞋里
脚趾轻轻抬起
放下。
在一种节律里。
走在东京街头。
心无旁骛。

土坑。
万千个泥塑的生命。
一种奇异的殉葬方式。
祭奠一位杰出的暴君。
似乎没有人祭的残酷。
却是一场浩大
并且无比艰难惨烈的工程的
胜利品。
历史到底选择了一种
特殊的
记载方式。

巨大阴冷的房屋。
排列整齐的头骨。
惊恐的双眼。
寂寞的哀号。
历史的记忆
停滞在那些
也许不远
却恍如隔世的瞬间。
人流。
霓虹街景。
车辆来回,穿行。
地铁站的轰鸣。
忙碌迷离的眼神。
人们裹在风衣里,更裹在嘈杂的喧哗中。

加工厂。
车间。
长长的流水线。
小鸡
只是一件产品。
与机器下的食品服装电器无异。

温泉。
慢慢蒸腾着热雾。
温润潮湿的空气。
猴子
悠然
闭着眼睛。
依稀可见的
还有水气中升起的太阳。

火山口。
熔岩
滚烫。
飞鸟掠过。
在很高的天宇之间。
翅膀震动着。
飞向天堂。
很高很高。

风。
云。
变幻。
无边的天宇,
青灰的色彩。
高高的,不可及
却似乎实实在在游离
于我们身边。


水柱从天而临。
很儒雅
或者很狂躁地演奏。
在叶与叶之间
流淌。
所有的
被洗涤了的
还有
等待接受沐浴的。
一时间
都洁净无比。

河流。
好像没有目标地奔跑。
却一直向着海的方向。
或者是安静地
无声无息。
或者是很狂野地
嚎叫。
用自然赋予它的
最原始的力量。

山。
没有规则的形状。
却像是虔诚的教徒
一直坚守在同样的坐标。
有水与风
在它们之间
叫喊它们的姓名。

太阳。
其实并不刺目呵。
很泰然安静地
看它。
中年的太阳。
还有
后半生
更多的精力。

宇宙。
承载着每一元素每个细胞的重量。
已不再混沌。
150亿年。
这个年轻的生命
在每个充满魅力新奇的瞬间
张扬
无限生机。

仪态万千。
或者坐着。
站着。
走着。
跪着。
躺着。
闲着。
不同的生活状态。
同样的玄黄中
舞蹈。

脚 镣
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知道一些的知道不多的。其他的生命。
它们中的一些被我们这些所谓的“万物之灵”所谓地支配着。比如那些荒芜的原野,还有无奈的森林;再比如,那些在跟死亡赛跑的珍奇的动物,还有,被我们玩弄在手掌之间的生命。
但似乎我们却不曾真正支配过他们什么。它们都是在每日的太阳的升落之中起来了,又安适地睡去了。事实上,跟它们中的太多相比,我们才是短暂无比的。
但它们好像也的确是被什么控制着的。鸟飞、水流,花开、风动,这些与等等其他更多的,在冥冥之中的奇妙的规则轮回中,也都是,一场音乐会里一个甚至半个音符,甚至是一个休止号,被规定好了的音符。他们很愉快,跳动;在玄黄的天地之间,舞蹈;在宇宙的某种奇妙,不可知的力量的支配中,戴着,脚镣。
又想到,我们。
用我们的舞姿,一群或者是很拙劣的舞者。
我们虔诚,或者是固执。
我们悠悠然,或者是忙碌。
比如,街角的僧侣,寺院中的大师,还有面向太阳许愿的部落群族,还有,印度河水中浸润着的每一颗渴望圣洁的心脏。
他们的生活在这样的信仰的光环中温暖无比。我们谁也不能说那是背负着什么负担,被什么羁绊着,无比沉重。因为当心中盛着一个有份量的砝码,行路的脚步会真正轻快起来。就好像踩着风。
但也许,那也算是一种意义上的脚镣。不是束缚住了什么。而是给了人一种依靠和寄托。不至于让步子倾斜到不知什么方向。有信仰的人们可以不在乎所谓的限制。最简单的例子,就好像僧人可以不茹荤近色。但日子却是没有修饰的泰然。脚镣可以锁住他的一些蠢蠢欲动的愿望,却为他打开了另一道其实一直只是轻掩着的门。
又比如,更多的我们。都只是无比短暂的一瞬间。即便无比骄傲无尚荣耀,甚至于几百年上千年以后还可以在某个角落意外拾到一页印有我们名字的残损的纸片儿。很早就有人向往有什么仙丹可以长生不老,也有人渴望有什么功名可以永垂不朽。现在看看似乎都有些可笑。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教人安心的,也许是,某一天,我们可以很平静却壮烈地成为玄黄的一角。
也不仅仅是某个个体。就是所有这些所谓万物之灵的人类们,比起时空的轮回来,也都只是单薄不堪一击的小角色而已。
我们的确创造了很多。但跟天地宇宙相比,我们的创造力实在显得贫乏幼稚。
我们也试图去征服许多,就好像现在我们张口闭口要作主人那样。但在玄黄之中,我们永远只是被支配的一群。
我们的脚镣若有若无。有人想挣脱。有人流了血。有人的血洒在地上。有人不顾一切地狂奔。有人只是平静地走。
就好像,我们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降落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姿态容颜,做着特定的手势。然后,有一天,化成特定的空气,或者泥土。化作,玄或者黄。宇宙之中。

戴着脚镣舞蹈
舞蹈者的姿态似乎,并且应该一直是高贵的,即使是有脚镣紧紧拴着的时候。
看屏幕跳动的时候,看到太多迷离游移的眼神,还有一些,是带着坚定自信的表情。
好像又跟那些所谓的脚镣无关。
想到很多人在选择或者是被迫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在不同的地方穿梭拜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近几年好像愿意往外面跑的人越发多起来。
比如,有人选择去澳洲。
朋友与之谈及日后再聚的问题。说“回来以后……”如何如何。只是,也许,甚至不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回来”。去那里,也不是想去什么名牌的学校,只是打算在那里过她剩余的大半生。开始她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她当然不会忘记她过去用来生活的房子,但她很快会不记得房子的盖法的。何况她也不需要。
而事实上,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而言,那座生活的最终寓所可能还没有出现。不一定是要离开这个国度,但也许是会到另一个属于他们的地方。我们的关于生活的所有的积累与尝试可能只是刚刚开始。不知道再过多少年,会浸没在怎样的生活状态里。就好像多少年以前不知道自己会降生一样。
我们一直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座城市,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走过很多地方,人们漂泊,也向往,似乎永远有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天堂。比如去澳洲,在那里住很久,到老了,望很广袤的农场,很漂亮的海滨,说不虚此生。或者一直流浪,到过很多地方,看过无数风景。我也说,好像没有愧对自己。
我们这样走着,匆匆忙忙。在一副银白色的脚镣的光芒里。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颗星星,于是,人们就迫不及待要为自己寻找一处星座。想想,星星,终日面对同一个宇宙,似乎一样发光发热,一样转动。却也又并非永远如此。因为今天的,此刻的光芒已经不是昨天的,刚才的那一丝。
再想到,所有这些,僧人也罢,部族也好;上班族也好,战死囚也好;飞行的鸟也好,待斩的鸡也好;风也好雨也好水也好,太阳也好银河也好宇宙也好——所有的,都在安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没有谁可以忘记,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舞者。
在很长久的所谓历史的隧道中,很多我们知道的以及更多我们不曾知道的在一幕幕交替着上演。脚镣冰冷的肤色,好像直逼我们的眼睛。然而,还好,我们都还是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的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们便说,其实那条所谓的灰白色的链子是一直这样横在我们世界里的,因为宇宙玄黄天地,它到底是我们存在的根基,就好像没有河泥没有黄沙人类无法降临。但,只是,它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是我们把我们抛至所谓理想生存境界之外的东西。因为,寻找到自己的方向,足矣。天地太宽广,时空太悠长。没有人可以真正到达所谓的彼岸天堂。就好像鸟儿不可能永远在八千米的高空遨游,就好像树叶不可能永远在六月里的青翠中生长。但决不会因此而抱怨,说是什么东西束缚了它们的手脚。
属于我们的瞬间,苍天留得太少。
但属于我们的时间,却又是始于“洪荒”的整个宇宙苍黄的时限。即使我们化作灰土。
属于我们的尺寸,大地给我们的不多。
但属于我们的空间,却实际是整个宇宙任何一片等待人去栽种的泥土。
戴着脚镣,却依然可以,必须,并且虔诚而愉快地舞蹈。

 3 ) 观看的艺术很难找

1

天地中最神圣的地方,是性灵。

在看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的帕苏帕提神庙,一个湿婆教的圣者在念经,两个破砖头就可以烧香,两个指头就把厚厚的经书撑起。如斯瓦扬布寺的工作人员一泼撒就用油画出了两个佛眼。哭墙的犹太人戴上了人造天眼。

鲁拜集里有一句诗,我找到一扇没有钥匙的门,我发现了使我看不见的纱幕。在麦加你就能看到很多妇女在亲吻没有钥匙的锁。就好像巴厘岛上的凯卡克舞,大家在卡维山圣泉寺里不知道为什么传导性的翩翩舞动着身体,倒伏成鱼鳞铠甲的模样。23分钟,33分钟巴西卡雅布族身上奇异的纹身。

如果关闭字幕看,根本就不理会它在世界的什么角落,那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

2

厄瓜多尔的白色墓地和印尼的大城市聚居,没什么不同。满满当当,密不透风。似乎活人和死人,都受到高密度空间的困扰。

然而一个高野山的密宗和尚就可以不受打扰。他在东京新宿区的人山人海中穿行。那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和浮躁矫饰毫无关系,一个人的心完全内守。我们看到他嘴部在念经,我们看不到他斗笠遮蔽起来的眼睛。

近期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巴厘岛的凯卡克猴舞。Kecak其实是在模仿猴群的声音,check,check,check——是一种男子组成的合唱团。故事取材于罗摩衍那中罗摩与公主的爱情故事。 3

看到日本和尚的耳朵,我想到了孔子说的耳顺之年。耳顺就是所闻之物,能够顺从无为。老年人眼睛不太好使,所以依赖耳朵。让他们去做核酸就做核酸,让他们听报告就是听报告。这是一种好现象。内外趋于和谐。

我们还看到在美国大峡谷的巨大的空洞,透过这个巨大的孔洞,可以照见群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洞见,洞见就是要把东西望空,然后才能看到是东西。否则我们就永远会遮蔽。

还有在恒河边上看到烧尸体,我记得纪伯伦专门写了一部诗剧叫大地之神来谈这个事情,表示神人共乐。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身败名裂的原型。正是意识到自己身败名裂,我们才有可能从幻灭中了解真相。

 4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有大悲而不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千字文》首句。
     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
     该影片导演组历时14个月,踏迹5个洲24个国家150多个地区,拍摄了这部96分钟的电影。让人叹为观止、应接不暇。
     看完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什么,但又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该片全片没有台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画面会带给你怎样措手不及的震撼。我把该影片分为三大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纯粹的灵魂。喜马拉雅山脉的雪景、西藏戏院的静谧、日本温泉里那只猴子沉思的神情,这些都是纯粹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宝藏。 从加德满都的各类寺庙到以色列的哭墙再到土耳其的旋转舞蹈。最让我忍不住眼睛定格的是巴厘岛的凯卡克舞,这种有着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的舞蹈令我想到舞蹈的起源: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性爱论。人们用自己神秘的语言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最虔诚的情感。卡雅布印第安人简单的着装让我联想到原始社会中的土著人。各类景色美不胜收,日升日落、天行有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二部分——人与永恒。本片于1992年上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劳动力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力,劳动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人们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也许里约热内卢也没有拍摄时的穷困潦倒,香港的钢筋水泥森林也不复存在,但我想新宿地铁站仍然不缺少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人群。派克大街上的车来车往,人们每日无休无止地工作,压力和动力并存着,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生命中的主宰者,谁料我们其实就像那些养鸡场中的小黄鸡一样,身不由己地被推推嚷嚷着,被冥冥之中看不到的手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毫无察觉。就连呐喊也不敢出声。生命不是永恒的,但轮回却可以是永恒的。
     第三部分:死亡与救赎。我们会死亡,死亡后无论葬礼多隆重,安葬尸体的地方多奢华,死去的人也无法享用。我们能带走的只有灵魂。我们的灵魂将随着我们生前的朝圣路,一路无所畏惧地前行。我们的灵魂也像那个静步穿梭在东京街道上的密宗僧人,手持金刚铃,隐于市,隐于世,救赎自己的灵魂,以祈求来生的安定。
     影片最后镜头是满天繁星。地球只是宇宙这个大自然中的一粒微尘,虽美,但却渺小。而我们的微不足道堪比恒河中的一粒沙,沙的力量又怎能抗衡硕大的宇宙?所以,不要再伤害大自然,与她和谐相处,和这个庞然大物做好朋友吧。

 5 ) 静观天地无常

//www.yuque.com/docs/share/79406813-3d93-4417-b511-c2ffdb9816ee?#

这部耐人寻味的纪录片,用一种冷静的观察视角,营造出超脱世俗凡尘的神圣氛围,一种我曾经在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中所感受到的意味,那是一种对于世间无常本质的静观。

影片的镜头从满天闪烁的星斗、高天的流云缓缓降下,看日升日落,天行有常,然后掠过吴哥窟、非洲土著聚落、恒河河畔、中东的平民窟、东亚的寺院,进入繁华喧闹、熙熙攘攘的都市,体察处身其间渺小的人类,最后又从矗立在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那些肃立的纪念碑中,回到包容万物的浩瀚苍穹,似乎在寻觅着,无常变迁的背后,是否有着永恒的真义?

导演的视角在天空与大地,在大自然与大城市,在无序与文明之间不停地摇摆,很难判定他到底更偏爱哪一个世界。也许在他悲天悯人的“天眼”看来,无常面前,普皆平等;两者都值得被爱,两者都需要关怀。

东南亚的僧人们,虔诚地履行着他们的修持仪轨;日本的持钵僧于闹市一隅坚守自我,默默地摇响铃铛;还有恒河岸边的洗浴者,麦加朝圣的虔诚信徒……记得诗人才子黄舒骏曾在《三跪九叩》中,礼赞过这样一种超然傲世的坚持。

然而,画面转向世间的残酷现实:现代化的养鸡作业,娇小的雏鸡们像《毕业生》里的Dustin Hoffman 不情愿地被传送带拖拉着前进一样,在流水线上被赶往未知的方向。他们被一双双无情的手摆弄、“检测”,甚至在他们柔嫩的喙上烧出烙印……这一幕惨剧,让人坐立不安、感同身受地痛苦非常。

接下来戏剧性的蒙太奇切换,则是高速呈现的人来人往的都市。从纽约的一座摩天高楼中俯视幽深昏暗的钢筋水泥峡谷下探,其震撼程度,并不亚于在美国西南沙漠中从天然的虹桥俯视真实的大峡谷……这就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人造”的世界——一个机械化、组织化的高速运转的世界。而无论人类还是其他一切生命,困在其间都不得自由。

进一步,镜头在一个亚洲的废弃集中营中那样静默地摇过去。铺满整个墙壁的照片、成堆的破鞋与白骨、空旷破败的营房,述说着人们曾在此间承受的苦难。苍凉的女声吟咏中,间或有沉重而震撼的打击乐声奏响,也许是叹号,也许是问号。而那些死难者黑白照片的特写里,那些被掳夺去生命光彩的凄凉眼神,多么容易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无情的战火,在茫茫大地上烧过去……泪水,仿佛无声地落下。

片中出现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的哨兵裹着厚厚的军大衣,默默地凝望着广场,凝望着世界流动。作为我们古老国度的都城,这里是太多历史与现实、苦痛与梦想的交点,反而处于一种令人玩味的失语的状态。正如何勇在《钟鼓楼》中问到:你怎么还不发言?

在无言的凝视中,时光静静流逝。音乐似有还无,却又实实在在地奔涌在观众的内心……这样一部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是需要侯孝贤式的静观的。一切都在把我们带回遥远的时空原点,万物的本原。

让我们静下心来,静观无常,回归本然,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悲智观照。 相比Godfrey Reggio的生活三部曲: Koyaanisqatsi: Life Out of Balance(1983), Powwaqatsi: Life in Transformation(1988), Naqoyqatsi: Life as War(2002) 我更喜欢 Ron Fricke。

 6 ) 人类的故事

   "对于这个世界,什么才是正确的"
   "也许,是对人类整体有利的"
   "不,是对整个的世界或者说宇宙,尽管我们如此渺小"
   "可如何去才是真相,这总是让人迷惘,一个问题总有太多答案."
   "你生活在都市中,你头脑的一切都来自于传承,你的某个想法来自某一本书,一个别人的提示或说服,来自童年经历,可在巨大的真实面前,这些都是局限而暂时的;清空所有概念和固执的偏见,纯粹的去感受,用心,也许,能够接近真实.永远怀疑,不要对任何事任何人抱持没有生命力的看法."
    这部片子中文翻译为"天地玄黄",在我看来则是让人类的故事,看完这部片子,突然明白了导演的用意,这就是人类生活的世界以及方式,这就是人类永远的精神追寻与失落——神的存在。
    抛弃身份,抛弃世俗的一切,抛弃既定的眼光,让心静下来,随着苍茫的音乐,隐隐雄鹰的啾鸣声,出现在眼前皑皑圣洁的雪峰,我进入了baraka的世界,屏息以待,呈现的一幕幕令我震撼激荡,平静虔诚的宗教生活,原始部族身着斑斓彩衣高声唱叫的舞蹈,草原上在雨中休憩的鹿群,都市中川流如血脉的马路,拥挤而忙碌的都市人群,批量商品化生产的肉鸡,流浪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拾荒者,恒河边的火葬,兵马俑金字塔还有水晶铸造的如天国般的教堂,最后是物换星移依旧永恒而神秘的星夜茫茫宇宙,所有一切,让我感到语言的匮乏,真正不可说也不可表。这就是这个多元的世界天差地别的景观。如今这个年代,书籍电影已经成为知识人类的快餐品,混淆的世界观让我们活在自己既定的模式之中,拒绝接受真实,什么是真理?我们高谈阔论,可扪心自问,有多少所得在于自我觉知,复制复制不知疲倦的复制,盲从崇拜,什么才是自己?也许从没真正意义上的存在过。中国先贤最讲悟道,也许在当代人看来,只觉得古人的道空虚,可是我从中看到了真诚,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件肯定的事的话,一切都还没有答案,不要指望别人告诉你一切,因为这个比你为真实付出更多的人,比你有更多迷惘。你可以认为是单纯的剪辑堆砌,可是导演所能做到仅仅如此,想说更多想说更远,却远远说不够,即便说够,也没有答案,当然,根本说不完,什么科技文明带来的精神受困,什么原始迷信崇拜,什么没有神,什么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都不必说,也没法说完,只需睁眼看着真实的画面,听着敲击灵魂的音乐,千万思绪,刹那被截在心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有多少人能够怀着悲悯的心情看待这个星球上发生的一切,无关对错,看到我们的迷惘与囚困中的挣扎?还有,本质上的平等。我想,导演正是此中一人。

 短评

《天地玄黄》,实在没有想到,有个如此拉风的中文名字。但是再贴切不过了。天地有大美。

5分钟前
  • 力荐

完美运镜,镜头以及镜头之间的切换都充满隐喻,还有音乐的陪衬,适合在慌乱的中间用于禅修。生死、本真、现代、慌乱,各种矛盾和冲突交杂,国家机器、战争、快速发展。如何应对心灵的危机,如果放缓破坏的脚步,我们需要共同思考。

6分钟前
  • 尧耳
  • 力荐

你知道看這種電影觀感是,啊我想去旅遊啊導演選擇用新的技術、繞了地球一大圈拍攝,用最清晰而且直接的視角要觀眾直接感官人類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最真實的美麗的地球難得這麼完整而有計劃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影像的虚假性 仿上帝视角 用配乐代替了解说 处处是强制性的仪式崇高感营造 剔除了环境音的真实 有意的华美摄影 强制的崇高间离感不言而喻 / 但都市流水线那一段非常棒 日常的异化感更有冲击力 反向感知 毕竟观众都是日常都市的 观看正向崇高(部落民族)就很被欺骗了 而日常才是特殊感受

12分钟前
  • 渡旻
  • 还行

整部片子没有期待的那么好。镜头最后没有凝聚成力量。单论摄像,BBC的《锦绣中华》就完全能媲美。当然,毕竟《天地玄黄》是92年的片子。

17分钟前
  • 熙寧
  • 还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有大悲不自知。”用15寸笔记本看的无论如何都没法被震撼。。。

19分钟前
  • 安狄
  • 推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有大悲不自知。每一个镜头都美到极致,胜过一切言语以及文字!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拍摄者是幸福的

27分钟前
  • Leito
  • 力荐

太想显示自己的牛X,往往显示出的就是装X

29分钟前
  • lakeblur
  • 推荐

看哭了。。苍穹有大美,音乐太强大。

32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请注意,Tarsem Singh那部超级华丽的《The Fall》有很多镜头都是借用这部纪录片的……

35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无非是各种自然景观、人文圣地的集锦幻灯片,美则美矣,难称佳作。是那种不需要导演编剧,只需要一个靠谱点的摄影师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就能拍出来的片子。

37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道法自然”,同样四个字,不同思想深度的人能看出不同的解释。本片也是一样,我觉得导演并没有在主动传达什么,只是忠实地记录,至于你能从里面看出什么是每个人思想与心灵的悸动,与导演无关。

42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人文纪录片,摆拍痕迹甚浓,大而无当,北京奥运会范儿。快进的日本和吴哥窟的戏份最多,奇琴伊察、吉萨金字塔、吴哥窟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的神迹啊。

4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个人觉得有一点点西方人用猎奇的眼光在看世界的感觉,但是整个的视觉效果还是非常好!特别是男人们在膜拜的那个场景非常惊人,很多镜头都是集中在宗教和自然的角度。

48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喜欢那段加速的车流与人流,熙熙攘攘,兜兜转转,停停走走,滑稽可笑得悲哀,如此匆忙,如此重复,规律到可怕,从哪里来,又要往何处?无尽迷惘。

52分钟前
  • 紙舞
  • 推荐

不喜的是不少地方的配乐,存在感过强了,一股使劲展现“看我多么震撼”的劲儿。最后一小时是真神作,想到克里斯马克x卓别林x雅克塔蒂。导演的意图也许可粗鄙解读为歌颂自然批判现代性,但正因为试图making a point,ironically,至少对我来说,那展现城市,工厂,世俗万象,被异化的人与被摧毁的文明时的剪辑运镜策略,反而相比前三十分钟里着重对那“自然神力”的描绘,显得远为生动有趣得多。

56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据说是搞摄影的必看,俺不搞摄影就果然看不得么?前30分钟就睡过去无数次,拖了好几天才看完。中间30分钟流水线鸡仔VS.地铁人挤人,后30分钟战争、奥斯维辛、金边监狱、恒河边毫无遮掩的火葬场等等。还看到了没炸掉的世贸大厦内景。

60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把本片看成了风景人文片的你们是有多浅薄,历史,宗教,社会,自然等涉及得非常广泛,却浑然一体,不带任何隔阂,后半部泪点很多,贫穷孩子那段快哭了,导演的摄影机视角一点也不冰冷,相反美出了一种悲悯情怀,唯一一部我希望永远不会结束的好电影。

1小时前
  • 兮称
  • 力荐

最美的东西都是具有神性的。

1小时前
  • 一湄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