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更新至12集

主演:车仁表,李英爱,李璟荣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韩语年份:2000

 剧照

火花 剧照 NO.1火花 剧照 NO.2火花 剧照 NO.3火花 剧照 NO.4火花 剧照 NO.5火花 剧照 NO.6火花 剧照 NO.13火花 剧照 NO.14火花 剧照 NO.15火花 剧照 NO.16火花 剧照 NO.17火花 剧照 NO.18火花 剧照 NO.19火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火花韩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次前往泰国的旅行之中,之贤(李英爱 饰)结识了名叫康旭(李璟荣 饰)的英俊男子,一见如故的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露水情缘,这令之贤感到十分不知所措,因为她已经有了未婚夫忠赫(车仁表 饰)。之后,之贤匆匆离开了泰国,在临走之时,之贤意外的发现,原来康旭也有着美丽温柔的女友敏晶(赵敏秀 饰)。   回国之后,之贤发现自己无法忘却康旭,两人再度相见。这次重逢让之贤和康旭更加确信了心中对于彼此的感情,也替两人的未来涂抹上了未知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敏晶发现了男友的心不在焉,随后,康旭和之贤的恋情浮出了水面。倔强执着的敏晶无法接受现实,她决定找之贤谈一谈。受监护的女人公路狂飙恐龙饭店著草走佬做大佬特别行动 母狮忧郁的物怪庵 续无人生还2012最后的兵团奇门遁术2割草者无头初次见面我爱你实习医生风云 第七季洛杉矶捣蛋计划吃货达人打卡吧圣诞劫傻傻爱你,傻傻爱我记忆的时间真人快打传奇:雪盲替嫁新娘宅时代夜校2018清真之恋天鹅绒兔子金光御九界之墨邪录十七岁被控谋杀神勇双响炮1984巨大的野兽:全球经济第一季第一季生化危机3:灭绝韩城警事公主爱唱歌叛逆性百万亚瑟王红剪花动态漫画·无限使徒与十二战姬试婚99天闹鬼的约柜妖精的美女生活大爆炸 第七季慈善玩家大耳朵图图第四季铁臂双雄赌场大劫案赵子龙警察故事1985我的士兵们

 长篇影评

 1 ) 今年最佳日剧就是它了

《火花》是今年最佳日剧,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不只是在日剧的范围里,就算是放在全世界的同类电视剧里,它都是佼佼者。 《火花》一共有五个导演,分别是广木隆一,白石和弥,冲田修一,久万真路和毛利安孝。我看的日影日剧不多,只对冲田修一比较熟悉,他还导演了《横道世之介》,冲田修一导演了本剧的第五,六集,那段很多人喜欢的黑白片段就是出自他手。 主演有林遣都,波冈一喜,门胁麦等。这部剧改编自又吉直树的同名小说《火花》,同时又吉直树也是本剧的编剧之一。火花的作者又吉直树自己就是一个搞笑艺人,火花是基于他自己的经历创作的,而且电视剧《火花》首播的时间,6月2号就是又吉直树的生日。

致敬了黑白片 也致敬了默片

主要角色分析

剧中最主要的两个角色就是林遣都饰演的德永,以及波冈一喜饰演的神谷,也就是海报上的那两个人,其次就是Masao Yoshii饰演的山下,(这个演员的资料不多,貌似就演过这一部剧。)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首先是山下,他和德永从小一起长大,都立志当出色的漫才,但是山下却是第一个在世俗面前屈服的,他没有写段子的才华,却经常批评德永写的段子太难懂,他也会说服德永去迎合观众。 “我只是希望能站在观众的角度想。” 而观众呢,不会在乎段子的完成度,越蠢越好,卖蠢观众就买账。山下也不在乎段子的完成度,山下在乎的是观众满不满意,在这一点上,山下妥协得很彻底,丝毫没有一点的心理挣扎,这也和德永前段部分的心理状态构成了一组矛盾。 这一矛盾在第四集里最明显。第四集里,对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前辈去世了,剧中用一段闪回解释了这位去世的老艺人是山下和德永走上漫才这条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老艺人去世后,德永马上约山下出来练习,山下不仅迟到了,还很懒散,也一直没有谈到这位老艺人的事,即使后来山下为自己懒散的态度向德永道歉了,但也一直没有想起老艺人的事。这个时候已经很明确了,山下的确也有意向成为一名出色的漫才,只不过初心已变。

老艺人去世后那场戏

其次是神谷,德永第一次见到神谷时,就是在一个烟火大会上。剧中不仅通过剧作多次强调,也用视听语言甚至是超现实手法直接表明了神谷就是德永的火花。神谷就是德永渴望的一种状态。神谷不向世俗妥协,做漫才不是为了观众,而是为了自己,这种性格也直接通过德永的台词表现了出来: “就算不被任何观众所需要,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讨好任何人,不会改变你坚持战斗的姿态。” 所以神谷这种人是注定不会成为一名(商业)成功的漫才的。他在台上表演的时候,看到台下的评委睡着了,会直接大叫“你怎么睡着了”,这种态度又与德永的态度形成了对比,当时德永看到评委睡着了,明明心里不满,却不敢表达。神谷也会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大打出手,于是再也上不了电视了。 神谷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他做的搞笑不是观众认为的搞笑,从不为观众所绑架,他是真正将搞笑融入生活的人。这一点在第七集里表现得很明显,也就是那次比赛中,神谷第二次表演的时候播放了第一个段子的录音,但是表演动作不同,可能是怕观众看不懂,导演特地通过德永的独白说出来了: “对神谷先生来说,在来看漫才的观众面前,毫不在意地引发意外事件,或许才是真正有趣的,这就是神谷先生的本色。”

而且神谷更是勇敢的,他敢于承受自己性格所带来的最糟后果——事业失败,这是德永一开始所不具备的勇敢。 三刷的时候又想起很多细节,最重要的就是关于神谷这个角色,编剧给了神谷这个角色另一个特点:想要得到德永的尊敬。也许神谷也知道,德永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打心眼儿里欣赏他、认同他的人。这些都是通过台词直接表现的,比如为了不让德永看不起临时改了段子,做一些自以为深奥的想得到德永的尊敬,所以说神谷和德永对于认同感的渴望是双箭头的。后来德永事业越来越好的时候,神谷的事业一蹶不振的时候,神谷做了很多看似不可理解的事,比如把头发染成银色,亦或是后面的隆乳,可能都是源自的性格里的不服输,亦或者这就是神谷的妥协。 剧中最核心的角色就是德永,他也是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可爱死了

前段部分对德永生活的描写很多,不光是漫才事业这一部分,导演还着重表现了德永和神谷的友情,以及德永的孤独。 德永是一个孤独的、不善于社交,还要强的人。在新年夜的时候,他接到姐姐的电话,说今年也不回去了,还撒谎说自己发展得挺好,这大概是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常态了,也是德永的常态。后面他默默的离开了公司的忘年会,自己一个人练习段子,却被警察带走,在警察局里和一名守夜民警度过了新年夜。这是德永的孤独。

与民警和泡面度过的新年夜

但是这样孤独的德永,遇见了神谷,他的火花,知己。于是德永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了两个人的孤独,他和师傅一起在深夜无人的街道聊天,一起在没有下雨的天气撑着伞在大街上唱着“太鼓 太鼓的小哥”,这个时候的德永和神谷,都是特别单纯的。 林遣都在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说德永的这个角色“这才是真正的单纯啊”,“给你们看看货真价实的单纯”。而正是这种单纯,或者说德永的本性,在后面折磨着德永。

最开始,德永想成为神谷那样的人,他在乎段子的完成度,不想为了观众而妥协,固执地写着难懂的段子。但是在一次又一次失败面前,德永慢慢地开始妥协。 导演用了一个很明显的外在特征的改变,来象征德永内心的改变,就是染发。在染发前,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推动德永——鹿谷的胜利。比赛前,鹿谷邀请德永加入鹿谷军团,表明了鹿谷的梗并不是自己想的,至少不全部是自己想的,而他又通过卖蠢赢得了比赛,这是德永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观众其实根本不在乎段子的完成度,这也对德永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所以他在睡觉前嘴里还念着鹿谷的名字。于是第二天德永的头发变成了银色。为了什么?为了观众辨识度,可是他自己心里真正的想染成银色吗?

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那次大赛。大赛前,练习的时候,德永坚持用人工智能的梗,可是山下觉得这个梗观众并不会接受,让他改成那个卖蠢的七彩乐园的梗。其实德永自己也知道比较蠢的梗观众更容易接受,但是他心里就是有什么东西让他不妥协,于是在练习的时候,德永坚持说人工智能的梗,山下气得离开了。现场时,导演用一段特写慢镜头营造了悬念感,或者说一种悲壮的宿命感吧,德永最终还是用了那个比较蠢的梗。这是德永妥协的最后一步,之后,德永也变成了山下,为了观众辨识度穿上更鲜艳的衣服,为了讨得观众喜欢在开场的时候做很蠢的开场动作...... 但与山下不同的是,在这转变中,德永的内心是矛盾的、挣扎的,或者说德永的内心一直是矛盾与挣扎的。所以他在事业越来越好的时候,也无法切断与神谷的联系,但其实在那个时候,他和神谷已经越来越远了。

来吧 一起让人类灭亡吧

德永在神谷传记里写到:“我永远也追不上神谷先生。”有趣的是,在这个镜头前面的一个镜头,是德永和神谷吃完饭,德永被两个粉丝堵住要拍照,神谷见状与德永道别,向相反的方向离去。可是德永说: “我永远也追不上神谷先生”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神谷。在神谷新女友家吃饭时,电视里播着spark的新段子,女友笑得很开心,而神谷无动于衷。德永上了电视,可以说是开始走向了成功,但是没有得到师傅的认可,于是德永哭了。导演用一个固定长镜头拍了那场哭戏,导演用静止的固定长镜,而德永的内心世界却在分崩离析。 “我终究无法逃脱世俗的框架,把整个世间全盘否定的神谷先生,对我而言太高不可攀了。可是,我好不甘心,好怨,怨恨到不行。” 与此形成对应的是电视里若隐若现的德永的新段子,听得比较清楚的一段是德永说:“我以前最喜欢黑泽明的《七武士》,现在最喜欢的电影是《恋空》。”

后来德永没有陪制作人吃饭,事业又开始走下坡路,然后山下和老婆回家生孩子,组合散了。在最后一场演出的时候,德永说:“我啊,是为了表演足以推翻时间常识的漫才,而走上这条路的,我唯一推翻的,只有努力必定会有回报这句美好的话。”德永坚持了十年的梦想失败了,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于是他成为了房产经纪人,成为了无聊的中产阶级,这个故事再拍下去就是《一一》了(

这三个角色其实都不算单薄,但是真正有完整的人物弧光的就只有德永这个角色。到最后的时候,德永已经成长了,这个时候他和神谷的位置其实已经互换了,他变成了开导的那个人。德永的这个转变的过程是交代得很清楚的,是一直与他的漫才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我说德永是剧中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有非常完整的人物弧光。从不妥协,到妥协,再不妥协,最后失败,这个角色是有在不断成长的,而相反,神谷就缺少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神谷一开始的人设是德永的人生导师,到后来堕落了,直接原因是真树的离开,但是这里的堕落还只是生理层面上的堕落,表面上的堕落,比如烂醉在街头,欠债等等,其实这个时候神谷依旧是没有妥协的。 但是突然他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染了银发,后来又出现的时候又为了上电视隆乳了,这样的心理层面的堕落是导演没有用细节表现出来的,而最后的在浴池里看着自己的巨乳,神谷又茅塞顿开了,这样还是太过于仓促了。只能说神谷这种仓促的妥协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服务于德永的成长。 这部剧的几乎没有废角色。从驻唱小哥,到修家电的大爷,从真树,到德永喜欢的理发师,全都没有沦为工具性的角色,都在为主题服务。《火花》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在讲为梦想奋斗的渺小人类,这部剧是拍给那些人看的。 驻唱小哥其实是在第一集里就有出现的,德永回家时背景音就是驻唱小哥弹吉他的声音。而对于这些角色,剧中都有交代他们的“后来”,即使只是一个镜头,也足以见剧本的精细程度。比如,最后一集,德永在车上看见了那位收旧家电的大爷,真的开了店,摆着自己修好的电器,只给了一个镜头,但已经足够明确了。 主题曲也很棒。剧中只有两首主要的配乐,一首是第一集开头就出现的《I see reflections in yours eyes》,还有一首就是齐藤和义的《空に星が绮丽》。德永第一次遇见神谷,配乐就是I see reflections in your eyes. 《空に星が绮丽》有两次(我记得的)最主要的使用。第一次在第四集驻唱小哥回乡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德永第二次搬家时把神谷送他的树搬到踩瓶子的爷爷那儿,而这个时候德永的事业已经不行了。《空に星が绮丽》里唱到:“谁都没有错,这个世界一定就是这样吧。”

剧中还用了很多平行对照来体现主题。第一集神谷在台上演出时,导演用特写镜头拍了神谷说“地狱,地狱,下地狱。”最后一集在spark的告白演出上,同样用特写镜头拍了德永说“去死,去死,去死。”这一组平行对照,表现了德永的成长,他已经成为了他一开始所向往的神谷那样的人了,或者说,德永是因为他的不妥协而失败,这样的德永也已经成为了他一开始想要成为的人。 而我最喜欢的一组平行对照,是那个公园。第二集德永第一次和神谷在东京见面的那个公园,镜头先是给了公园的几处景,一个大全景,重要的有几个跳街舞的初中生,然后一个小全景,我们看到在跳街舞的初中生后方是几个全身涂成白色,摆着奇怪姿势在搞行为艺术的人,再给了那几个搞行为艺术的人一个特写。后来下雨了,跳街舞的小姑娘跑去躲雨,而那个搞行为艺术的人还在原地继续着他们的行为艺术。这个时候的德永还是那个有一个坚定漫才梦想的德永。 在最后一集里,德永又去了那个公园,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跳街舞的人还在,只是长大了,而那几个搞行为艺术的人已经不在了,此时,德永也放弃了他的漫才梦,成为了房产经纪人。 主题 当要把《火花》拍成电视剧的时候,有些粉丝说:这本书根本没什么剧情啊要怎么拍成电视剧啊? 所以这部没有“剧情”的剧到底讲了什么?其实归根结底,《火花》其实还是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 励志片有一种很低级的形式,就是世界对我不公我过得很苦但我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了,这是春梦式励志,也是我很讨厌的一种类型片。《火花》属于高级励志,就是我尽力了失败了但我还是要努力的活下去。高级励志跟反励志的差别就是,前者是温暖的丧、乐观的丧,而后者是绝望的丧。 其实我觉得《空に星が绮丽》里一句歌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谁都没有错,这个世界一定就是这样的吧。”是的,谁都没有错,山下没有错,德永也没有错,神谷也没有错,那么只能是这个世界的错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努力却不一定有回报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地狱。当德永说出“无法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我们,难道是因为不够有趣吗?”其实是很心酸的。你可以说德永是失败者,神谷是失败者,的确他们的事业都失败了,在坚持了十年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了。但是,作者想要说的就是他们不是失败者,他们没有错。

啊还有一些没有写到的,就酱吧,感觉这篇已经太长了啊(

 2 ) 当我们讨论林遣都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闲言碎语系列之2

早期看日影也好,日剧也好,对林遣都三个字多少有点印象。美少年,量产美少年的发达娱乐业里的又一位美少年。然后过几年不小心看到二十代出头的林,质疑他长残了。没有发胖、也没有奇装异服,却还是质疑他残了。偶像新面孔的冲击让我们审美被急剧扩大的同时,也被诡异的局限到了某种特定范围。身高,没有180cm好意思吗?颜值,没有超路人200分有脸出街吗?人设,不好好经营我们惜得多看一眼吗?作品,作品是什么,能刷话题的那种东西吗?

这时候,他突然从一部意外爆红的奇异剧集中走了出来,让我们再次看见了他。(请搜索:大叔的爱。你没看错,是大叔的爱。)

美人,吉娃娃,毛发浓密,有粉色指甲的手指,藏着星辰大海的眼睛,暗色粉底压不住的好皮肤。他曾依着这副好皮囊,着实出名过,在最好的年纪留下了最美的影像。到了网络时代,有好皮相,就能让人多看几眼。要求高的观众说,美人在骨不在皮。那如果有骨又有皮,还有几处奇异的可爱,就是美人中的美人了。

173,隐形人,“天才演员”,变色龙演技,无处安放的眼睛,未老先衰的衣品,习惯性的手足无措,最后,脖子一直都在只是囤积了太厚的斜方肌。你喜欢哪一点?

在能窜个子的年纪演了太多运动角色,运动量大增。总感觉那时候没重视休息和补充营养,不然一定不只长到173cm。看他的头围和肩宽就知道,老天本来连身高都想给他。后来他说运动到实在不想动了,除了过度消耗之外,也许是心伤。很多运动和年少时的辉煌连在一起、不可分割,那是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成名的绝美人生。初战即是电影主角,演电视剧都有山田孝之和小栗旬给他做配。

但是,天才演员,并不是他最初的样子,他只是本能的表演一个美少年罢了。这也是天分,也算老天爷赏饭吃,但不是演技。演技,是他跌倒后才捡起来的东西。不需要什么大凶大恶的新闻,只需要在新陈代谢过快的行业里,从高处跌下来,就够了。你看看那么多曾出演爆红剧的演员,有几人还稳稳的坐在主役位子上。还有多少我们似曾记得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所以他在美少年时代过后被晾干在沙滩上,失去未来的方向,简直是天注定。在最骄傲的年纪,最沉浸于盛名的年纪,早早的经历了这些。痛苦吗?对,加倍的。现在看来却也是幸事一桩。

林遣都,中国有个老二哲学,意思做人不要垫底,也别抢风头。可老二真是个奇怪的位置,不是吗?前面是豪爽又奔放的哥哥,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意义自然是不一样的;后面是可爱的老幺妹妹,家里唯一的女孩子意义自然是不一样的(你确定妹妹是唯一的女孩子吗)。上天为了拯救你,照着天使的模样细心打造。终于15岁成名,数千人里选中的棒球少年,手帕王子,一路走高。结果数年主役,到了20出头,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前面是项背甚高、无法轻易逾越的大物演员,后面是灵气秀美的新生后辈。怎么办?

把比较的心放下来,三人行,吾师焉。

你平视了曾经无视过的世界。把美少年的皮囊脱下来,钻进形色各异的人物壳子里。

看,听,感受。爱,恨,情仇。

这一次,是你自己重新选择了做一个演员。

只是没想到,害羞如你,也下定决心要做演员里最厉害的那个。你做到了吗?也许28岁的你还没有,幸而有火花。看封面就知道是好作品,丧到不能再丧,所以不敢看,直到补剧补的绕不过去才看了一遍。追梦的人不看第二遍火花。你在镜头前是德永,也是林遣都。你说导演经常不喊cut,演员还是要继续演下去。小栗旬早早做过导演,山田孝之终于做了监制。你还在演员的路上奔走,你要继续演下去。因为,你要做演员里最厉害的人。

当我们讨论林遣都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些什么?美少年to大叔养成法?内硬外软的反差萌?女友差九岁又怎样?

我想讨论羡慕。

羡慕他遇到火花这样的传世之作。

羡慕他在大叔的爱里也变态的闪着光。

羡慕他跌倒后站起来了,但又慵懒的准备随时躺下。

羡慕他投入到指尖的演技,被影迷拿出来细细研磨。

羡慕他还这么年轻,却攒了这么多形色各异的角色,让突然迷上他的人一时走不出去,默默的补剧-感慨-补剧-感慨,循环往复。

羡慕他总是被同剧演员又抱又亲,成为大家心里最可爱最放飞自我的小林子。

羡慕他一路徐行,变成现在这个很沉稳、很帅气的林遣都。嘟嘟嘟。(满意吗)

 3 ) 写在知乎上的影片评价,供没看过的了解个大致。

此答案分为四个部分:背景、本体、感想、结论。(该剧bilibili有全集看)
【背景】
第153回芥川龙之介奖的又吉直树的小说《火花》由Netflix制作为日剧,林遣都,波冈一喜主演(信息量好大)。
芥川龙之介奖:纪念文豪之奖项,有意思的是有些年份是从缺。意味着不为颁奖而颁奖(好样的),只颁发给受到真正认可的作品(保证质量)。
又吉直树:搞笑艺人,在红白歌会里见到过,瘦小猥琐又有点呆,忽然在唱搞笑歌的摇滚团体里裸身乱入玩相扑(什么鬼)。然后写书拿了文学最高奖(这都什么鬼)。(结合上文所说的该奖注重考量作品质量,总的来说就是作者很神经,但是书是真写得好。)
Netflix:《纸牌屋》炸裂!结果进军日本出来的片子一样炸裂!
林遣都:演过荒川爆笑团这种神经片,虽然不带感,但是本片的内敛发挥带感!
波冈一喜:《热血高校2》里那个玩刀的神经小混混,结果这里面演技竟然炸裂!

【本体】
关键词:知己。
10集的长度,讲述了立志投身漫才界的德永,和小伙伴在东京打拼,偶遇志同道合、趣味相投、亦师亦友的前辈神谷,拜之为师。在各自辛苦打拼的同时,互相认同、互相鼓励,度过快乐的时光,最后各自经历各种失败的故事。
这部片在主题表现完全不是主旋律,完全不是通过努力最终换来成功,而是:
我已拼尽全力,虽然失败但了无遗憾,最重要的是为了生计我可以妥协,但是那团火永不熄灭。
这其实是现实真相,真正脱颖而出的人才背后,是默默消失的无数人。可能因为天分、可能因为运气,可能因为不够大众,迎合时代。
这部片就是坦诚地在描述这群失败代表者的故事。(所以我看的那叫一个泪目。)
你可以看到努力、拼搏、坚持、放弃、沾沾自喜、吃软饭、激情、友情、牵绊、生活点滴之感悟。
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主角为了爱好如何钻研如何投入如何与同好者互相吸引如何排斥功利性社交。(代入感透支,泪目一万次!!!)
然并卵,最后被迫放弃(各位入行漫画、写作、相声、歌手、演员这类创作型行业的同学请再三谨慎,搞清父母收入后量力而行)。

【感想】
对于影片打分来说,每个人的知识背景都不一样,所以评价也会千差万别。
我觉得有如下三点背景看这片应该会更投入、更开心、更感动一些:
1、对日本漫才、搞笑艺人、综艺节目大概知道一些,看过伦敦之心字幕组的一些综艺作品(入门必须);
比如当时师傅带徒弟联谊,在女生面前调侃徒弟爱听墙(听人叫床)……然后好徒儿一本正经地描述听墙的真正快乐所在——“因为这不是当事人预期会有人听见而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平时不会听到的声音……”,在座女生大呼“变态”的同时又称赞道“好像学者啊”!(笑死我了!)
2、知道爱好的意义,知道付出的意义,知道坚持自我,知道探索没有止境,知道付出不见得有等价回报(付出一定有回报,只是不见得回报是完成原定目标而已,特别是在文艺类型创作不见得会收获与付出等价的大众认可这一点上)。
3、和本人一样,年过30单身独居,从事一份不讨厌的工作借以谋生,社交很少,爱好文学但没有写作才能却始终也不肯放弃。

在这群为有趣而生活,为有趣而努力,又保持自我的傻瓜笑匠中,我看到了知己。
我喜欢搞笑,无厘头、脱口秀、漫才都喜欢。所以主角的那些喜怒哀乐我看得很代入,也懂。
好的搞笑需要比别人观察更敏锐、心思更敏感,才能洞察出更多矛盾的人性、笑料和槽点(也会因此看到更多人性的阴暗和不好),真正搞笑的人心里总住着个抑郁悲观的另一个自己(我猜)。
但是看到两个对事物观察无比透彻的主角,在诸事不顺的时候仍然苦中作乐一起嘻嘻哈哈,脑洞大开地开玩笑,童心大发地调戏路人甲乙丙丁……因为无论混得如何,他们正在从事的都是自己真正喜欢,真正令自己快乐的漫才!
夫复何求。实在是正能量爆棚。

【结论】
1、本片立意很好,制作精良,笑点泪点满满,对于有文艺追求同时内向敏感自恋型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片(因为男主角就是有天分很温柔有爱好然后除了漫才其他什么都做不好的类型);

2、本片实际上应该有借鉴美剧《路易不容易》。(《路易不容易》是美国现在最红脱口秀男星Louis C.K.自编自导的系列美剧,和《火花》类似,影片穿插脱口秀主角的表演片段、穿插主角生活日常,同时一样没有主旋律主题,而且对于人性的剖析和黄色笑话更为犀利……请搜索SPS字幕组找资源)

3、本片的核心主题其实是换成了一个疑问:“如果对你想做的事,你拼尽全力的努力仍然要面对失败,你会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办。
在我30岁之前,我尽力了(然后发现我不是那块料,还给家人添了很多麻烦)。
在我30岁之后,我适当妥协,好好工作,饭饱衣暖(业余时间还是投入进去,决不放弃)。

总之,共勉,以上。

 4 ) {我这一生 不过十年}

前些年的韩剧《住在清潭洞》前半有这样的画面。

吴智恩过完备受打击的一天,当她终于从餐厅下班,在斑马线这头等待通行灯亮起,沮丧时无意抬头,看见玄宇在对街的便利店里吃杯面,水雾缭绕在他周围。她所有的沮丧一扫而光,穿过人行横道,走到正对他的玻璃前面,轻轻叩响。玄宇闻声抬头,表情淡淡却有些惊讶。智恩眼眶渐渐泛红,眼泪涌上来却一直笑着,专注地看着他。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多么在意他,他的存在已经是她无穷的力量了。

《住在清潭洞》用了将近两百集去写一段人生。

《火花》则用了不过十集。

导演擅长用镜头拉长人生,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在告诉你,德永的漫才之路,就是现实;而他和神谷之间的关系,是超现实。神谷本身不受世俗框架约束,他的作品是随性的,几乎是随意的。因此德永第一次在烟花大会上见到他,就被他的漫才深深吸引,那时背景升起四散的火花,慢慢消逝在空气里,德永远望着台上不断叫骂的神谷,然后音乐响起《I see the reflection in your eyes》。

几乎每集都会有长镜头瞄准夜晚的街道,还未成名时,德永总在这条街上疲惫不已地走着,路过牵手散步的情侣们,路边栽倒的醉汉们和弹吉他的小哥。后来他认识了神谷,两人常常在深夜里奔跑在空无一人的街道,高唱“太鼓、太鼓的小哥”。好像一整天都没什么意义,直到晚上他们相见的这一刻。应该说,从德永见到神谷的第一面开始,他就知道这个人往后会成为他全部的力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超越友情,从灵魂开始相知相合,神谷做他自己,德永则希望变成神谷。
刚毕业的德永和山下只是想完成从儿时开始就默契又果断的梦想,他们未能及早预知未来梦想可能与现实之间发生的碰撞,即便这条路走得辛苦又孤独,他们也未放弃日复一日在小公园里讲关于“鹦鹉”的,还不能被成为漫才的尴尬笑话。

德永和山下之间充满默契,即便成名后屡屡发生冲突,只要回想起当年是如何决定走上这条路,就能够重燃希望。与德永相比,山下更懂得生存,更能建立社会关系,更明白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周旋寻找机会。这并不代表德永就是高尚的超然的,也不代表山下就是庸俗的世故的,他们只是在理想和生存之间发生了分歧,无论对错。

我想到我最好的朋友,她常说“如果就现在这样 这个学历 这个位置 以后怎么办呢”。所以她不论自己是否辛苦,工作是否轻松愉悦,即便上司不重视她从未公平地对待过她,即便一个月也难休息一天,即便累死累活获得的报酬也没有同事的一半多,但她仍然坚持着,我知道她明白人世的艰难,她就是从大火里走过来,才想要更多。我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年轻只是为了变老,我想我一定会认同她的想法。但事实却不,我还是天真地想每一刻都是自由的,我不想刻意去迎合这个社会,我不想在明亮的酒席上推杯换盏,我不想曲意奉承傲慢无礼的上司们,我不想,我统统不想。

我只想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愿意做的事,不论是否艰难,不论有多大阻力。
在这个层面上,我就变成了德永。
十年时间里德永也认识了许多人,他与吉他小哥的相识算是偶然中的必然。吉他小哥总是站在回家的大路上唱一支写人生的歌,德永每天步履沉重地路过,还要站住脚听一听,往吉他盒里扔几块钱,等有其他人丢钱,他的任务就结束了。待小哥工作结束回到公寓以后,就会上门把钱还给德永。他无数次地请求“最后一次,再帮我最后一次”。

艰难的人总还想着互相扶持,直到吉他小哥终于放弃梦想回老家去的那天,站在大巴下面高声唱了《今夜星光灿烂》。他唱“我沮丧的朋友啊 吹着口哨往前走吧 不是你的错 世界就是这样的啊”。德永最后一次,出于真心的最后一次,往吉他盒里扔了钱。歌也没听完。

吉他小哥的离开其实是一个节点,只是当时德永的漫才生涯慢慢出现了转机,他并未发现生命中许多人来了又走的缘由,这让他沮丧,但他仍然抱有希望。在某些层面上,追求梦想的人总是充满了执念。
德永将头发染成银色的那天开始,"Sparks"终于为人所知,他写的笑话终于有人能听懂,他和山下的梦想好像终于能够实现。

当"Sparks"站上更大的舞台,粉丝众多的德永也开始学着讲一切让人发笑的流行笑话,神谷看着电视里"Sparks"精彩绝伦的漫才表演却眼神呆滞毫无起伏,德永看着他,终于也忍不住流下泪来。他知道从他让步的那一刻起,站在大雨里练习漫才的那种纯净,就泯然消逝了。

事实上当他终于向现实屈服,他只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寄托在神谷身上,因此他希望他永远是出格的,永远是不同于世俗的,永远是光芒万丈的。神谷带着“阿呆二人组”来到东京的时候,漫才界曾将这位鬼才视作"台风眼",而台风眼,其实是没有风的地方。神谷本身带着无限灵感,他甚至为了表现自我在上台前临时变阵,他的表演总能惊世骇俗,他只要站在舞台上,就是德永所向往的一切。
真树离开神谷以后,神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跟真树在一起的时候,曾经也让她去找个合适的人过完一生,但真树总是温婉,我猜她一定也希望看到神谷脚踏实地,希望他能够哪怕表现出一点点需要她的样子。我想起那些令人郁结的夜晚,神谷带着德永去真树家,夸真树做的火锅世界一番,三个人都满足而幸福的样子。于是现在就变得更加悲伤了。

往后神谷彻底成了没有脚的鸟,时常浑身呕吐物地躺在街头,精神迷乱地做着像他又不像他的事。譬如将头发染成银色这件事情,德永对此反应非常大。德永有自己的理想国,但因实际与理想的背离,他才希望神谷永远不会走下神坛。我猜看到神谷发色的那一刻,他的理想就此崩塌了。

剧情往后简直急转直下,原本处于事业巅峰的德永终究还是无法妥协,亲手毁灭了"Sparks"的未来,这件事山下一定不知道,否则必定会有更加惨烈的光景。但最终归于平静。
《火花》框架是很简单的,德永坚持梦想,最后失败去做房地产的故事。

好像《金粉世家》里最后一集,金燕西看着面前的百合花怔怔然,他只是呆呆地看着花,也不哭也不笑地说“至少它盛开过了,不是吗”。

最直观的体现是,德永从小房子搬到大房子,再搬到小房子。他的一生所有的热情,都赋予了这十年。因此谢幕舞台上他忠于内心做出的漫才,他只敢将真心话,都用反话说出来。他只能等他喜欢了一辈子的女孩离开以后,才对天空说我爱你。他爱死了这个舞台,爱死了喜欢他的观众,爱死了自己发光发热的理想,爱死了这十年中努力的自己。
本片最后一集中,德永介绍合适的房子给两位年轻人,那一瞬间我想,梦想虽然屡屡破灭,但内心深处他仍然拥有。只是没有那样的运气,也不再那样热烈地去追求了。

他又路过神谷唱出“太鼓、太鼓的小哥”的那处公园,年轻人们依然饱含着对未来的热情,不远处另一位吉他小哥站在街头弹唱,真树也推着婴儿车笑着走过了。每当世界又一轮回,只有念旧的人才能发现物是人非。

时间终究会将我们打败,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具象梦想,不过是为了证明我来过,我活过,我深爱过,我永不后悔。

实际上我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我只能在这里记下我偶尔的一些感触和对人物的一些想法,最真实的所有令人唏嘘的东西,都体现在剧里了。我也想不出更多了。

 5 ) 你不是火花,你是待燃的花火

十年后,在那个公园大树下,德永一个人坐着,练习着最开始的段子“小鹦鹉,我回来啦”。我的眼泪,就不由地流了下来,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染着银发的德永。

SPARKS,组建了十年的组合,最终还是解散了。原因大概有很多,因为德永某一次拒绝了制片人的饭局,因为山下有了孩子要回到大阪去生活,因为他们的梗永远艺术得让观众不满意。
那天送别山下夫妇的时候,百合枝开了个头,练习了十年的段子,怎么会不记得呢?怎么就偏偏在这个离别的时候说起呢,算是给我们的十年画上一个句号呢?太残忍了,可是,也太无奈了。

德永,因为小时候的家人的笑脸,心心念念地想要成为一个漫才师。所以,和山下一起努力着。那年夏天的花火祭,他在热海的海边看到了那个敢指着台下观众骂喊“下地狱,下地狱,下地狱……”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告别演出地时候,能够像他一样,大声地讲出“讨厌你们,讨厌你们,讨厌你们”。
德永在神谷的身上,感受到了漫才式的人生。他那放肆的表演,是他不曾触摸的高峰。与其说他做了神谷的弟子,更应该算作是俞伯牙钟子期般的知己。因为,大概也只有从德永的口中,神谷才听到了久违的被称赞为有趣。德永给神谷写传记,记录他的洒脱自由;神谷请德永下馆子,和他讨论什么是漫才的奥义。

德永是笨拙的。他对于社交并不熟络,不晓得怎么去讨好观众、经营人脉。他蜗居在那小小的出租间里,用心修改着组合的台本。当山下和百合枝离开东京的时候,他默默送着他们的出租车开走,平静地说了再见。但却当车子开过那个转角,他奋力地奔跑,跑上天桥,用力远眺,送别了陪伴了他十年的小伙伴。他的爱情,也未曾开口过。那晚,步美帮他染回黑发,笑着和他告别,说着要去伦敦继续留学。步美望向他的时候,我想眼角里是带着点爱意的。我想,那一刹那,他一定很难过。他祝福她可以幸福,然后再次目送之后,才用力地念出了埋藏了很久很久的爱恋。
<图片2>
我想起,那一次他送别吉他小哥时候的奔跑;想起那一次,他在路边和拾荒汉一起用力踏着地面的响声;想起他每一次红了的眼眶,就好像看到一个要和这个世界对抗的自己。

然而可惜地是,现实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温柔而赐予你任何好运。他们,始终没有大火起来,最后还落得解散的结局。而神谷,也倾其所有而装上了巨乳,但却再一次向那次染银发一样迷失了自己。

十年后,德永成为了一名房产中介,看到又有两个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漫才爱好者来租房。当德永开车穿越日本的时候,路过了那个租房的老爷爷在街边的家电铺,路过了那做和山下一起练习的公园,路过了曾经因为太鼓小哥儿躲过雨的屋檐,路过了广场上抱着吉他歌唱的流浪歌手,路过了牵着女儿小手的真树。而神谷,最后也再一次开始正式着胸前的巨乳,唱起属于他的太鼓之歌。

追梦的路上,一定就会成功么,好像不是这样的。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么,好像也不是。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坚持了那么久,可还是,不曾闪耀呢?可还是,没有办法呢。

但你不要管啊!请你继续全心全力地活着吧!只要活着,只要继续着,就一定不会是bad ending啊!

 6 ) 如果生活是块石头(语录摘)

德永称赞神谷先生的时候:
       神谷先生你为了做出有趣的表演,无论是暴力的发言,或是色情的发言,你都做好了能说出口的觉悟;还有,神谷先生你就算没人在看, 就算不被任何观众所需要,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讨好任何人,不会改变你坚持战斗的姿态。不管怎么说,神谷先生你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收了我当弟子这件事。

德永评价神谷在电视节目上的表现:
       对神谷先生来说,在来看漫才的观众面前,毫不在意地引发意外事件,或许才是真正有趣的,这就是神谷先生的本色。

德永内心独白:
       神谷先生是真真正正的阿呆。他每天把没意义的傻话挂在嘴上,却用一种能吸引人目光的方式咏唱着,每天就拿着零星的收入,活在那天的夕阳下。身上不背负多余的东西,我打从内心憧憬着向他那样的生存状态,全心全意地憧憬着。或许我其实很想成为神谷先生,但是,凭我的资质,是无法成为神谷先生的。

德永在神谷新女友家聚餐时想到:
       由贵小姐,她散发着安稳度日的气息,和某个人一样总是笑着,在墙面回响着的笑声,在我脑海中跟真树小姐的笑声重叠了。在日常生活中没用的我,明明可以让神谷先生那样大笑。看着在台上的我,神谷先生却不笑,我,终究,无法逃脱世俗的框架。把整个世间全盘否定的神谷先生,对我而言,太高不可攀了。可是,我好不甘心,好怨,怨恨到不行……

德永指责神谷向现实的低头:
       还有这是怎样?你的头发是在模仿我对吧?服装也是在模仿我不是吗?神谷先生,你不是说过死也不要模仿别人吗?你不是说连模仿自己都不要吗?

德永最后一次在舞台上表演时:
      我啊,是为了表演足以推翻世界常识的漫才而走上这条路的。但是,我唯一推翻的,只有“努力就会有回报”这句美好的话语。
       偶尔啊,会有些人对我们赞誉有加。真的让我觉得好开心。总觉得,像是整个人生都获得肯定似的喜悦,那真的很令人开心,开心的不得了。

德永最后对着神谷的巨乳笑道:
       神谷先生几乎令人厌烦般地全心全力地活着。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有坏结局,我们仍然在故事的中途。


        

 短评

在徳永眼中,神谷是最耀眼的火花。Sparks的故事太现实,他们推翻的,只有“努力必定会有回报”这句美好的话语。

8分钟前
  • 力荐

潜心在事业上的人都是孤独的,妥协于世俗又不愿意刻意逢迎的德永,坚守自己却迷失其中得不到认同的神谷,拼尽全力,热血的梦想最多可能点燃的只有刹那的火花,不过大概人活着就不会有太差的结局吧。喜欢各种大全景下小人物透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谢幕演出非常精彩,这部镜头语言真丰富,演员表演很棒

10分钟前
  • -煊野-
  • 力荐

我決定把我以前打五分的劇全部改成四分

14分钟前
  • 无处遁形
  • 力荐

总之都去给我看

19分钟前
  • vhtcg
  • 还行

get不到点适应不了节奏的人请坚持到第四集。用大量长镜头组成的剧像看了将近十个小时的电影。最绝望的不是在歌声中落荒而逃的告别,不是和搭档用反话完成的最后演出,而是神谷哭着说"我想德永是会笑的"。那些孤独而有趣的夜晚,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有着笑得仿若征服世界的灵魂。去死!去死!去死!去死!

24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逗别人笑的人,首先都学会了哭。

25分钟前
  • flyinbed
  • 推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神谷洒脱不羁,是德永逐梦路上灯塔般存在的指引光芒,在无数细碎甚至无聊的对谈间,沉淀着波澜万丈的日常肌理,酝酿着脑力碰撞的灵感火花;极具电影质感,喜欢拍摄背影的运动长镜,宛如人生路上的步履不停,宛如自得其乐的平凡奇迹。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尽管算是师徒关系,但其实只是两个同龄人,师父的一些观念虽然耀眼但他自己也难以做到,在德永看来他是自己想成为而无法成为的人,把他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准绳。但如果要在社会里取得一个位置,拘泥于本质问题便行不通了,连师父也露怯,他们只好成为有才能的失败者,不过失败也没什么。

31分钟前
  • 小椿山
  • 推荐

10小时长的电影。超赞不多说。

33分钟前
  • 阿北
  • 力荐

真是惊喜啊!既保留日式横道世之介般不经意的温暖,竟也嗅到LouisCK感尖刻的黑色,勇敢抛弃日剧狗血、煽情、大特写的样板,大量使用电影化的空镜、长镜、大全景。不编织世界中心呼唤爱的谎言,只表达世界那么大哪里是我家的真相。人物的拼搏与格格不入相互交织,好一曲都市残酷物语。

34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真是很意识流的日剧啊,每一集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可是每每看到最后都仿佛体会到,悲从中来,四个字。(好魔性)。这个世界上,才华与成功本来就不是成正比的啊。而且人生啊,本来就有些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啊。PS:林遣都有一张张智霖+郑伊健+冯德伦+霍建华的脸。

3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再不出OST死给你看

42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看过剧后专门找了又吉直树的原著来读过 整个本子令人想起古谷实 影视化的完成度也很高 结局部分虽然意外但也是宿命使然 毕竟神谷师傅这般恃才狷狂的人物 早在开始时已预示了结局 说起漫才 托妻子常播日综的福 看过不少 但始终get不到笑点 还是老相声有趣 郭德纲和曹云金的师徒十年 拍出来想必也有趣

4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Netflix与又吉直树携手,以超一流的制作水准完成日剧向电影化进阶的新高度,不可思议!叹为观止!年度日剧毫无悬念。荒诞情境下小人物的自省与孤独,自若泰然的月光下,他们是平凡的奇迹。

4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看完哭到脑壳痛。戏烂人未死,感谢这个世界存在偏执狂的天才,也感谢温柔包容他们的普通人们

51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仿佛随便打开一本尼采的书,随便指一段都能套用上去一样。这一句最让人唏嘘:“自由的保证是什么?是对自己不再感到羞耻。”艺术和生活确实要用两个体系评定,可艺术家和凡人总要有交汇的地方,艺术家也无法逃脱人间烟火的束缚,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赤裸在人间的、羞耻的人。

54分钟前
  • btsakura
  • 力荐

“爱迪生发明了黑暗”“是阴暗的地下室发明了爱迪生”

56分钟前
  • 福尔馒斯
  • 力荐

几乎一口气看完,超越原著的成功改编。建议先看原作,这样才知道它做得有多好。近乎纪录片式的细节展示和作者式的影像风格,使它更像一部超长电影而非电视剧。原作的结尾或许象征意味太强,过于超现实,但影像化处理竟看得边笑边哭。「只要活着就没有bad end。」两个疯癫的灵魂狂笑着在路上疾走的故事

1小时前
  • Edward
  • 力荐

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啊,梦想不会实现,在一起的人会分开,只有走过的马路等你走上一遍遍。

1小时前
  • 阿廖沙
  • 力荐

近年来看过最好的日剧......不对,它应该要去和电影比。

1小时前
  • Meth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