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

HD国语

主演:张国荣,梁朝伟,张震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春光乍泄 剧照 NO.1春光乍泄 剧照 NO.2春光乍泄 剧照 NO.3春光乍泄 剧照 NO.4春光乍泄 剧照 NO.5春光乍泄 剧照 NO.6春光乍泄 剧照 NO.13春光乍泄 剧照 NO.14春光乍泄 剧照 NO.15春光乍泄 剧照 NO.16春光乍泄 剧照 NO.17春光乍泄 剧照 NO.18春光乍泄 剧照 NO.19春光乍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光乍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黎耀辉(梁朝伟)与何宝荣(张国荣)是一对同性恋人,为了有新的开始,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离开香港来到阿根廷,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辉想安下心来过日子,无奈何宝荣于夜夜笙歌中放纵着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寻更多的刺激,只当黎耀辉是他受伤后的港湾,两人分歧 、争吵越来越多,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黎耀辉明白过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复返时,决定离开何宝荣,而正是在他离开后,绝望的意味(对黎耀辉的爱)才在何宝荣的脑海中完整地浮现。©豆瓣特工神童3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喂!阿冬富江9:无限制托尔斯泰的妻子濒危物种2017心碎往事下一步·爱魔都风云关于养猫我一直是新手苦乐村官洛约拉·圣·罗耀拉陕北牧歌黑暗物质三部曲 第三季枪口下的红桃皇后声梦传奇第二季失联第三季美人为馅3我们只知道这些海瑞飘帅穿越烽火线(2013)红鹰第三季机甲神七天天和街浪子包公出巡之威震金陵屈服东邻西舍 第四季棋盘游戏他们为祖国而战重聚2020张家少奶奶乱世老少戈弗雷第九号悬案恋爱自由式犯罪心理 第十六季

 长篇影评

 1 ) 爱人同志如何得到现世的幸福

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一举拿下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
我最欣赏的内地作家朱文曾说王家卫影片里的那些旁白听起来特像一个文学青年在絮叨。但《春光乍泄》显然是一个例外,以往作品中“商标式的王氏高度哲理性语言”在本片中被最大程度地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极其朴素的日常对白和旁白,但它们同样能在瞬间之内直指人心。
在一些评论者看来,《春光乍泄》已经达到了电影美学的极致。的确,这部电影似乎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人慢慢地沦陷于那两个被放逐在异国苍穹下的男人的隐秘忧伤和黯然心事之中,并且久久不能自拔……


1. 两个因爱而哭泣的男人

何宝荣(张国荣饰)和黎耀辉(梁朝伟饰)是一对同性恋者,他们离开了香港,一起来到了阿根廷。
他们刚到阿根廷的时候,买了一盏台灯,灯罩上的瀑布图案让他们心驰神往,于是他们相约一起去看那个瀑布。但好景不长,两人在寻找那个瀑布的时候因迷路而争吵。何宝荣丢下一句“在一起的日子好闷,不如分开一下,有机会再从头开始”,然后独自离去。
这之后黎耀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酒吧当接待员,一天深夜,他在酒吧门口再次遇见了何宝荣,后者和几个外国男人勾肩搭背一起走进了酒吧……
在另一个深夜,被别人打得浑身是伤的何宝荣来到黎耀辉租住的房间。何宝荣因双手受伤而生活无法自理,于是黎耀辉每日为何宝荣做饭、擦身、疗伤。就这样,这对昔日的恋人渐渐旧情复燃。
但何宝荣痊愈后很快又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他又一次开始经常夜出鬼混,黎耀辉因此和他争吵不断。后来何宝荣干脆离家而去,两人从此彻底分手。
这之后黎耀辉又结识了张宛(张震饰),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喝酒,一起踢球。黎耀辉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喜欢上了张宛,但后者却突然说他要去世界的尽头看一看……
黎耀辉的生活再次失去了方向,后来他决定独自去寻找当初与何宝荣约定要一起去看的那个瀑布。当黎耀辉站在瀑布前,他很伤感地说他总以为来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那一刻张宛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他站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灯塔下,把录下了黎耀辉哭泣的声音的磁带扔进了冰冷的海洋之中;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何宝荣则搬进了黎耀辉曾租住的那个房间里,他望着那盏台灯上的瀑布图案,抱着他和黎耀辉曾共用过的被褥失声痛哭……


2. 他们在逃避什么

《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与何宝荣之所以爱得如此痛苦和绝望,也许是因为他们此前在香港总是感到自己是被身边的人所排斥的“畸零人”,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但就像导演王家卫所说的那样,他们“想离开香港,来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避现实,却发现越想逃避,现实越发如影随形的跟着自己,无论到哪儿,香港都存在……”
也许你会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黎耀辉与何宝荣当时所身处的香港对同性恋的态度不够宽容——但如果你翻阅古籍考证一番,你就会很惊奇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几乎一直都是比较宽容的,中国古代法律一直都没有对同性恋行为制定过严厉的惩罚条例,而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更是发现在清代时出现了对同性恋宽容、对异性恋反而严厉的现象:当时的社会规矩对同性恋关系的公开表现(男人手拉手在街上走,戏剧表演出现娈童等)相当宽容,反而把异性恋严格限定在私人生活的范围之内。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传宗接代的家庭伦理规范也会变相地为黎耀辉与何宝荣这样的同性恋者制造压力,而这应该也是他们逃避到异国他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西方文化在香港这座城市同样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例如香港1991年才废除了承自英国的惩罚同性恋行为的法律),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继续研究一下西方对于同性恋的态度的变化吧。
在西方古代历史中,那些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对同性恋一直是严厉制裁的,其依据就是《圣经》中的这句训诫:“如果某人像同女人那样地同一个男人交合,他们两人就都是邪恶的,他们应当被处死”。在中世纪的西方,同性恋者会被教会法庭判处苦役或死刑。西方对同性恋行为的看法发生重大的改变主要开始于二战结束之后。例如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73年认定同性恋倾向不是精神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则将同性恋从“精神与行为障碍”列表中删除。后来更是有一些国家修改了原来的法律,开始允许同性恋者登记结婚。


3. 如何得到现世的幸福

《春光乍泄》的故事发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那时全世界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容,但在当时的香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很多像黎耀辉与何宝荣那样的同性恋者显然依旧要承受不同程度的歧视和疏远,而且这种歧视和疏远有时甚至来自于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例如在《春光乍泄》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决定回香港的黎耀辉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写信,希望能得到后者的理解和原谅。
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国,依旧有很多同性恋者要面对黎耀辉与何宝荣曾经面对的那些问题。虽然中国的主流媒体现在会反复宣传“对同性恋者的宽容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这样的观点,虽然中国性学专家们现在也会不断向大众普及这样的常识:同性恋不是变态,也不是病态,而且是不是同性恋并不是个人所能选择的——但现在很多中国的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儿女是同性恋之后,依旧会暴跳如雷,好像儿女犯下了大逆不道的错误,然后他们可能会拉着儿女去医院“看病”,或是逼儿女与异性相亲,某些父母甚至还会带着儿女去精神病院做鉴定和检查——看来很多时候,无知和偏见会形成一种最强烈的、不容反驳的“善良的愿望”,而这种“善良的愿望”反而会给他人造成最刻骨铭心的伤害。
写到这儿想起了在一篇关于《喜宴》的豆瓣评论里曾看过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是同性恋者,他们已经交往了近七年,恋情发生在他们共同就读的那所大学,故事的开始是冬天,他们一起在教室里自习,在有月亮的晚上握着奶茶散步,一起考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恋爱两年后,他们毅然决定在一个晚上,一起去见两家的父母——结果一个人被一记耳光扇出了鼻血,另一个人被一个茶杯砸破了头。那天凌晨,他们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泪流满面,而后又破涕为笑,在路边亲吻拥抱。后来他们中的一个人含着眼泪对他的一个朋友说:那是一生里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一生里最轻松的时刻。而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两年后的除夕夜里,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其中一个人的父亲笑着对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有了两个儿子。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之所以能一直在一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起面对现实,而不是像《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与何宝荣那样选择了一起逃避现实。
其实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如果彼此深爱的两个人一起逃避现实,一起逃到天涯海角,他们固然有可能拥有一段如电影般流光溢彩的浪漫时光,但最后十有八九只会收获一个如一滴夜雨中的泪水般心碎却无痕的结局,因为人只能逃避一时,无法逃避一世。
而如果彼此深爱的两个人一起坦然而坚定地面对现实,一起争取亲友对他们的理解和祝福,一起承担对与错的总和,他们就有可能得到现世的幸福,虽然这样的幸福可能不会如电影般流光溢彩,但也自有其动人之处,足以值得他们用一生去慢慢品味。
另外虽然任意一对彼此深爱的人以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社会现实,但他们却可以选择积极面对现实这样一种态度,这不仅会让他们获得两个人的幸福,而且如果有更多的人选择这样一种态度,那社会现实也会因此而慢慢改变。

 2 ) 莫负春光——也谈《春光乍泄》

看《春光乍泄》,我的想法跟你不同。 《春光》讲的不是一部反复相聚的故事,它讲的是告别,是真正的分离。真正的。 我不知那句久负盛名的台词是怎样给人误导,甚至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次看过这个片子,却始终不懂。 不懂何宝荣为何要闹,不懂黎耀辉为何要走。不懂两个人为何不能在一起,更不懂为何一定要分离。我不懂为何要讲小张与黎耀辉在夏日里踢球,不懂那录在录音机里的哭声。我不懂黎耀辉为何要藏起来passport,不懂何宝荣为何不稍微珍惜这个明明相爱的人。我不懂黎耀辉为何去了小张的家乡却不留下联络方式,不懂何宝荣为何不回香港去找黎耀辉,不懂黎耀辉为何要把何宝荣一个人留在那样的异国他乡。我甚至不懂两个人为何不痛痛快快地去大瀑布,不懂最后为何天各一方,又都不快乐。 我不懂这部片子里的分离,所以,我像很多人一样,认为这是一部讲“分不开”的故事。 直到很多很多很多年之后。 我看到了《一代宗师》。 我像很多人一样,经历过对王家卫评价的变化,“简直太文艺——就是装逼——决不能再提到自己曾经喜欢过他——王郎才尽“,以及最后坐在影院里被《一代宗师》深深折服。 一代宗师里的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如当年的《重庆森林》与《东邪西毒》。我又开始喜欢王家卫,开始坦然承认自己对他的尊重,以及他在我的人生中不能忽视的影响力。这个时候《春光乍泄》我也渐渐懂了。 王家卫从《阿飞正传》开始,就不停讨论的一个关键词,是”告别“。 《重庆森林》如是,《东邪西毒》亦如是。《花样年华》如是,《2046》亦如是。 告别,要怎样才能忍住心中痛,告别。要怎么才能在肉身告别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之中,精神也可以真正的告别。 我不知道,王家卫的人生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值得他如此不舍。又逼迫他不得不告别。 《一代宗师》让我找到了这个关键词,”告别“。在这部片子里,王家卫终于完成了他的“告别”。 如果说以前的电影里,还只是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向一段过往告别,到了《一代宗师》那简直是告别的最高级别,向一个时代告别。 告别,该如何告别。告别究竟是一个动作,还是一个场面?告别, 是潇洒转身,还是泪流满面?告别,是心怀不舍,还是不再遗憾? 在以往的种种片子里,尽管讨论了种种可能性,尽管动用了种种意象(各式各样的世界尽头与秘密藏身处),尽管采取了各式各样的结局方式,可王家卫的告别仪式似乎始终没有完成。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在作品里讨论,该怎样告别,告别之后又会怎样,或者说,人,真的可以告别吗? 我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告别的答案。 所以,他在影像里反复的实验,反复地找,反复验证又一一推翻。 所以才有了王家卫式的后现代,什么是可信的,什么又不可信?是不是当记忆也变得不可靠时,一个人就完成了告别? 我想,得出这个结论的王家卫,还不是真的懂了。 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开放式的结局,那么多的可能性。 他不停地寻找,我们不停地等待。 后来,在2013年头那个寒冷的冬天,也是新年附近,《一代宗师》横空出世了。 说实在,起初我对《一代宗师》没有那么多期待,对电影的关注还多不过谈论张震得八极拳冠军这样的花边新闻。我不信已经开始炒冷饭的王家卫还能做回王家卫,我不信香港电影还能找回情怀。 可《一代宗师》到底是震撼了我,打动了我,让我说不清也说不尽。我不停跟人讨论,想知道到底是影片中的什么让我如此动容,是章子怡的美貌惊为天人,还是徐浩峰的语言所向披靡,是那可入教科书的经典摄影与布光,还是文艺又奇谲的天才剪辑? 到底是什么,让我坐在影院里如痴如迷? 直到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又看了《春光乍泄》,惊奇于它与记忆里的那部影片竟然如此不同。我一下子读懂了王家卫,就像生平第一次认清了自己的一位老友——原来你讲了这么久,是在讲这个啊! 那个答案终于有了,终于那么鲜明。 告别,人只有脚下路没有身后身。 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 这么说来,到了最后,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一代宗师。 告别了自我的悲喜,不去问得失,到了成就毕生所愿。 最后,人会如同影片最后的佛像一样,脸上看不出悲喜。喜与悲,欢乐与痛苦,生与死,得到与得不到,爱与憎,求得与求不得其实并无差别。 聚也罢,散也罢,也终究并无差别。记住记不住,谁还会纠结。 那一刻,终究是完成了告别。 然而,《春光》距《一代宗师》还太遥远。那是一个不敢说告别,只说是重聚的王家卫时代。这个时代里王家卫关于告别的答案,相当无奈。 《春光》的英文名是Happy together,A Story About Reunion。 Reunion,重聚,团圆之意。 这样的故事,也好叫重聚,也敢叫团圆? 抱着这样想法去看电影的人,能不失望,能不困惑吗? 我以为你讲的重聚之欢,到了你原来是在讲别离之苦。 终于明白了离别意,也终于知道了为何一个讲告别的片子会起名happy together。 黎耀辉与何宝荣在一起时,真的happy吗?真的这花花世界携手畅游过吗? 也许真的有,但可惜影片惜字如金,不让我们看到这样的happy。这是才明了,原来happy together描述的不是过去的状态,而是时光境迁之后对往事的总结。 在一起时,就莫负春光,不再一起时,要各自好活。 这样才完成了离别的决心。 只可惜拍《春光》时的王家卫,自己也一样迷茫。所以我们只看到了情感上被留在世界尽头的眼泪,看不到精神上真正不计得失乃至成长与度过万千劫的宗师之心。 那个时候的黎耀辉也不过是个失去爱的普通人。所以他得到的是眼泪。黎耀辉不自由,走到哪里都欠何宝荣一个passport。 而最后,叶问失去整个人生也得到了全部的自我。叶问是自由的,他终归谁也不欠,更不会对不起自己。 也许人生的最后,我们都不再是独自上路的黎耀辉了,也不是徘徊不去犹豫的周慕云。我们就是叶问。可以淡淡说出,“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你与我之间没有什么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如此,也便成为了宗师。

--------------------------------------------------------------------------------------------------------------

此文写于2014年,4年后(2018年)有了新的认识,地址如下:

//www.douban.com/note/690442341/

再谈谈《春光乍泄》与《一代宗师》

 3 ) 我很想念他

我又一次的忍不住把电影翻出来看了。这电影在电脑里已经存了两年了,舍不得删。
真怀念这时候的Tony梁,看上去还略带水嫩,有着似乎三十岁不到年轻男人该有的愤怒和言吐,脏话挂在嘴边,酒瓶乱砸,一句句的狠话逼得Leslie缩在床脚瑟瑟发抖。我看着《色•戒》,都忍不住暗自悲伤,为什么十年时间而已,一个男人也可以老成这样?

买了《Happy Together》的OST,周末的时候经常只放最后那首欢快的歌曲一整天。想象自己也和厨房里的张震一样,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唱歌自己写字自己听音乐。
不是应该happy together的么?为什么还是会互相伤害。
这样的感请势必浓烈,也势必容易一摔就粉碎。其实喜欢Tony梁照顾Leslie的那一段,好像现实的生活,简单直接温暖。在那么远离香港的一个国度,一个杂乱美丽热烈的地方,却没有继续下去爱情。

我没有去理会到底张震有没有和Tony梁产生什么感情纠葛,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根本就不想去想他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是gay就不会有单纯的同性友谊了。就像人们都说异性根本不可能有纯洁的关系。

管它那么多。
可能就是那些画面和音乐吸引我。
也可能只是这两个拥有致命美好的男人。
我喜欢他们奔走在城市里,背影摇晃,画面折射的点点灯光,它们模糊的连成一片,变成了灯火辉煌生生不息的夜景。
在越是嘈杂的地方,越是会容易寂寞。
于是他们分开。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悲伤,各有各的寂寞。

于是现实中,Tony梁重申了三次他会和刘嘉玲结婚,快二十年的感情,就算纷纷扰扰,但也许也真的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结局;
Leslie五年前从文华酒店跳下,毫不犹豫。从此世间再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将虞姬演得那么美。

第一次去香港中环的时候,我走出地铁,按着路标上的指示,选择了文华酒店的那个出口。风很大,吹得我的头发不知去向,我仰着头,望着他跳下楼的那个窗户,我想,如果4月1号的傍晚风也有那么大,会不会把他吹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有柔软的草地,他轻轻落下,不会有一丝殷红。
那我们应该还能听到,《我》。

一直在看《Happy Together》。一直看了很多遍。
借以怀念哥哥Leslie。
快要五年了。我没有忘记。

 4 ) 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

看了《春光乍泄》之后,我在网上把剧情讲给网友听,我在屏幕上一行一行不停地打着字,等打完了,过了一会儿,她才慢慢的回过来一句话:“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你的悲伤……”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那个女荣迷在网上发的贴子,同样让我隔着屏幕就感觉到了悲伤,她这样声嘶力竭的喊叫,不是为了追星,不是把梁朝伟当成了演员,她只想知道,她亲眼见证的何宝荣和黎耀辉之间的爱情,在何宝荣死后,是否得到了延续? 答案我们当然无法知晓,因为那毕竟是电影,是虚构的生活,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张国荣已经死了,梁朝伟也未必能想到何宝荣,在戏中,他可以离开何宝荣,生活里,刘嘉玲更不会吃何宝荣的醋。所以何宝荣注定是孤独的,不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 夜晚的旋转门 几个男人的烟头,在夜里点燃暧昧 黑色的车子走了,拉长了眼神,拉紧了思念。 梦想在生活里,就是等待 生活在梦想里,就是坠落 爱情从来不着边际,以为阿根廷很远 往前还有灯塔 其实,再远也远不过起点 你的欲望才刚刚升起,他的瀑布已缓缓落下。

 5 ) 1997年,在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土地上流浪

看见上次《重庆森林》的影评现如今已经有了七十多个赞,衷心感谢大家的同时也履行我之前的承诺,开始这一场《春光乍泄》(下文简称春光)的旅途(有关此文的注意事项详见上一篇长评,这里懒得再重复了//movie.douban.com/review/14138975/?dt_dapp=1)。

王家卫曾用一段诗意的话语描述过春光带给他的感受:“在摄氏零度的土地上,没有方向,不分昼夜,无论冷暖,我了解了放逐的滋味”。1997年,当王家卫逃离了HK《重庆森林》式的高速迁跃和《堕落天使》式的无端漫游之后,抵达了世界上距离香港最远的国家——阿根廷。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个南美大陆上的世界尽头,“逃离”可能不仅会赋予王家卫,甚至会赋予像黎耀辉、何宝荣一样千千万万的香港人一层极为特殊的含义,过去与将来都在1997年这个时间节点汇聚,而对于历史与现状的无所适从则注定了他们被迫选择在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土地上流浪,至死方休。

01戈达尔or安东尼奥尼?

在风暴来临之际,身为一个电影导演,王家卫可以效法特吕弗躲进光影世界中,可是身为黎、何一样的普通人却只能任由风暴撕扯自己的灵魂,而这也就是黎耀辉和何宝荣们的宿命。王家卫在春光中埋藏的对人与时代的辩证,以及在辩证过程中展现出的关于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能力,不得不说王家卫像极了戈达尔和安东尼奥尼。

之前听一个豆友说过:春光就是gay版的《狂人皮埃罗》,我深以为然。诚然,当今时代可能再难见到像《狂人皮埃罗》一样自由、伟大的影像——光与声的碰撞,现实与虚幻边界的“第四面墙”被破坏,文学浸入电影且回荡着名为巴尔扎克的交响乐…《狂人皮埃罗》之后,有人说“戈达尔解放了电影”。可是当伊瓜苏大瀑布伴着Ceatano Veloso《Cucurrucucu Paloma》的音乐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混淆了现实与幻想的边界从而力图还原时间的样貌的时候,不得不赞叹于王家卫对影像所展现出的极高的直觉性和天才,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王家卫承接过了戈达尔的衣钵,成为了又一名游走在光影世界的吟游诗人。据说,当年这段总计长达五分多钟的影像,惊艳了整个戛纳,也因此助王家卫一举夺得戛纳最佳导演。

而代表了王家卫第一梯队的这部电影,还离不开另一位导演的影响,他就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春光的片名就取自安公经典之作《放大》的香港译名)。如果说戈达尔在这部电影中的存在还可以称为“显性”的话,那么安东尼奥尼则是完完全全的隐匿在影像的背后悄无声息的计算着每一个人物走向他们自己的生命终局。毕赣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安东尼奥尼是黑白的王家卫,王家卫就是彩色的安东尼奥尼”,直到三刷春光前我都不认同毕赣竟然能把王家卫抬升到和安东尼奥尼同样的高度,因为就像戈达尔一样,不可能再看见有人可以做到像安东尼奥尼一样把虚无与存在当作电影中人物所必须面临的生存挑战,而人物则在虚无与存在的一次次选择中走向看似最温柔的结局,进而是生命的完满与丰盛。三刷之后,渐渐明白何宝荣一次次的“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不过是对他们二人爱情之间的再一次自我确认,而对护照要求的无果不仅成为压垮他们二人感情的最后一棵稻草,也预示着从此以后他们就要独自抵抗生活的虚无以及身份、历史的丧失了。

王家卫在书写类似这样的人生困境以及人类面对困境中所做的挣扎中,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加缪《局外人》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此处不对这两本书展开过多描述,还有《卡夫卡》晚于春光,只是我单纯想到了而已),面临来自于外界的不可控的风暴,默尔索、田村卡夫卡、黎耀辉和何宝荣均选择了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的自我放逐,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与过去达成和解,有人在旅途中走向孤独无依,但无论怎样,“当你穿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村上春树语),我始终认为黎、何的最终分手很大程度上并非他们二人自身问题,反倒是外部的“暴风雨”所导致,其实好的也好,坏的也罢,正如村上所言,一切的一切使得你不再是那个从前的你,而这也正是“暴风雨”的意义。

02相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寻找逝去的故乡

春光原本叫做《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原版中还有女主人公关淑怡,张震的戏份也不像最终成现出来的这么少。因为王家卫意识到这只能是两个人的故事。每当我看到黎耀辉独自一人站在伊瓜苏大瀑布前,以画外音的形式说出那句最有名的台词(请不要在下边评论区和我争论哪句台词最有名,谢谢):“我一直以为站在这底下的,应该是两个人”,在这象征着时间尽头的伊瓜苏,两个人“重头来过”时,泪水总会打湿我的眼眶,——他们的爱情以一种摧枯拉朽的速度不可遏制地决裂了。

无论是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梁朝伟、张国荣的表演,都带着某种着颓废且无力的感觉,同时也呼应这即是爱情的终点,也是时间的终点。因此黎耀辉与何宝荣两个人在春光乍泄的时时刻刻中散发出一种浸泡在回忆里的特殊质感,而那场黎、何共跳的探戈,一束灯光打下来,把一曲快节奏的探戈舞曲跳得缓慢而悠长,两人互相依偎在彼此的身上,把暗涌的情欲推向了高潮,而这也是全片中两人少有的开心时刻。时间在此刻是静止的,是独属于他们二人自己的,是过去时语态而非现在时的陈述。这也是90年代三部曲中,前两部所不具备的一点——时间的凋零与衰败。

王家卫曾言:“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我们能否从头来过’这句话里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一个被97情结困扰了14年的人的情感注释”。确实,当历史的时针伴随着滴滴答答的声音一步步逼近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个位置之前,没有谁明白明天是更好还是更烂(我写这段话会不会过不了审啊)。在被巨大的焦虑所裹挟的港人看来,时间,不过是97回归的倒计时。王家卫曾坦言:“我厌烦了被人问到97回归的问题,因为回归以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于是正如上文所言,他逃到了阿根廷——这个距离香港最远的地方,这个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故乡。事实上,王家卫所谓“逃离”,也不过是从一个故乡(97年的关系)去往另一个“故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选择来到阿根廷,他回答到:因为这是马拉多纳的家乡和受到了阿根廷作家普伊格的影响),来到这个二十世纪饱经沧桑与哗变的大陆,像两个主人公寻找丢失的爱情一样,寻找着自己已经在香港再难寻觅到的故乡的踪影,聂鲁达的浪漫诗歌、博尔赫斯的哲思构想、马尔克斯的孤独叙述、科塔萨尔的灵感之光……他曾遇见的不屈灵魂指引着游子漂泊的方向,因为他们曾是同样的沦为世界的弃儿、同样的颠沛流离以致沦丧。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离乡”的创作,倒不如说是一次“归乡”的创作,王家卫回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精神故乡,在这片番石榴飘香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苦闷的乡愁,并假借黎耀辉与何宝荣的名字抒发着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哀伤。因此,他最终了解,无论他怎样努力地想去逃离在香港发生的那个历史性时刻,他最终发现还是无法摆脱香港——他真正的家乡带给他的记忆与过往。

大洋彼岸、地球另一端的时间快速流转,似乎冥冥之中也在暗示着于HK而言的那个意味着未来的重大时刻的迫近,或许正因此,时间在春光中才会被王家卫赋予一种凄凉的况味。后来令王家卫始终割舍不下的香港,以一种最意想不到的上下颠倒的方式出现了,王家卫想要用极端抒情的手法依然故我的去复刻香港的时间,但结果却同黎、何的爱情一样走向物是人非。当杜可风用空镜记录着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寂寥,又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蚀》里的结尾,那也是一段由空镜头构成的反高潮的结局,王家卫与安东尼奥尼似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破败的街头才真正完成了彼此的沟通,此刻的他们是同样的自我、同样的感伤、亦是同样的迷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可能让他明白了,纵然这是片曾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终归不能长久的流浪,否则只会成为又一个毫无温度可言的皮囊,麻木地消耗着永不止息且令人烦躁的时光。

03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亲的父亲,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死的时候蓄着胡子,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

我母亲的祖父——那年才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爱人,请不要为我哭泣。香港,请不要为我哭泣。1997的夜,让我们HAPPY TOGETHER.

 6 ) 亲爱的,我不敢看你的眼睛。

  你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可是,我转过身去,已经看不到哪里是头,回过身时,你却已不在我身旁。
 
  [我爱着你,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
  深爱的时候,我们害怕被知道自己的爱有多深,害怕自己是那个陷得比较深的,所以我不要看你的眼睛,那样会更加沉沦。
  在一起的日子值的拿全世界来换,互相摆臭脸耍脾气,夜里却悄悄起来为他盖被子,小心翼翼抚过他的睡脸。
  相拥的那一刻,似有蔓妙乐音从身体里抽出嫩芽,春风拂面午后阳光,懒洋洋,暖洋洋。

  [因为爱,所以恐惧。]
  所以,希望你可以一直呆在我的身边,被我照顾,对我一个人发小脾气,欣喜的样子也只得我一人见,想要将你装进口袋里,随身携带。
  爱情是一个人的特权,给你一个专属的机会。
  可是,你却逃开了。

  [去世界的尽头,说爱你。]
  我很想念你,怀念与你在一起的日子,可是我不说,我只有两声呜咽,它们留在世界的尽头,礁石都知道了我爱你,浪花也听见了我爱你,可是你在哪里。
  有没有想念过我。

 短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开心的在外面走来走去,因为起码有个地方可以回来。

7分钟前
  • 自在
  • 推荐

第一次看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还是十年前,那会儿以为这就是一个同志爱情故事。北影节最后那天,在电影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到了这个年纪,有了一定的阅片量之后,总算是有点看懂了这部电影的好。才发现它讲的根本不是爱情,而是寂寞,讲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内心失去了归属感的香港人。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感情说穿了 一人挣脱的 一人去捡

15分钟前
  • .
  • 推荐

最记得厨房中那一支探戈。

17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张国荣抱着毯子哭的那段太揪心了。

19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何宝荣。黎耀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特别的感情,你会更喜欢叫他的全名。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爱到极至,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折磨。

24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

25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梁朝伟加张国荣,简直是挡不住的诱惑.

30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试问谁不想从头来过,但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我们又如何从头来过?

31分钟前
  • 幸运遇见你
  • 推荐

Love is the best ,the world is the rest .

35分钟前
  • shu
  • 力荐

爱一个男的还是爱一个女的尤其的不重要,只是爱一个爱上了的人……这个世界就完了

36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我敲诈你,人质是我自己

41分钟前
  • 小红帽
  • 力荐

王家卫跟星海诚有个最大的共同点:作品都要靠观众自己意淫。

43分钟前
  • 饱肚师叔
  • 还行

影片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竟然就是两个摄影助手的名字,感叹于王家卫随性而行的个性。

46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张国荣转过身抽烟的样子看的我酥掉了=。=

50分钟前
  • 刘大顺!
  • 还行

总是觉得,站在瀑布下的应该是两个人。

53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没有张国荣就没了魂,绝非夸夸其谈

56分钟前
  • 力荐

光棍节给自己准备的电影《春光乍泄》,根本就是找虐。。。。黎耀辉简直是八心八箭4个9的纯GAY,极品中的极品,GAY中的爱马仕,GAY中的劳力士,GAY中的劳斯莱斯,上下5000年不可多得的尤物!!!我想变男人要这样的男朋友啊啊啊啊

59分钟前
  • 色狼猫
  • 推荐

中间两个人在屋内调情、嬉笑怒骂那段居然那么有趣。“我终于来到伊瓜苏,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