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兵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7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逃兵 剧照 NO.1逃兵 剧照 NO.2逃兵 剧照 NO.3逃兵 剧照 NO.4逃兵 剧照 NO.5逃兵 剧照 NO.6逃兵 剧照 NO.13逃兵 剧照 NO.14逃兵 剧照 NO.15逃兵 剧照 NO.16逃兵 剧照 NO.17逃兵 剧照 NO.18逃兵 剧照 NO.19逃兵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他那么善良又老实,在被欺负的时候,你们为什么只是旁观?”

原本是在Netflix无意间刷到预告,而后果断加入收藏夹吃灰的一部剧,没想又是一部看完引人深思许久的压抑作品,记得上一次有这种后劲,还是看《小丑》的时候,但这次的霸凌者和施暴人,真是全方位让人恨得牙痒,被打被杀都是活该。

心里无数次期望峰地老师最后能一枪把那谁带走,然而结局却是他朝自己开枪,完事了还要在雪地里独自忍受痛苦,一句“妈妈”喊得让人心痛,谁还不是个孩子,我来到这个世界,原本是想要好好探索生活的乐趣、享受自己的爱好、与人为善,我为什么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设定更高明也更显悲剧色彩:被阶级固化和强权欺压到逼疯的好人,最后还是只能靠伤害自己来解脱。

受伤的永远是好人,这个定律好像在哪都适用。

一个因为不喜欢打人而放弃练柔道的画画老师,一个会鼓励他人温暖他人的大哥哥,如此善良美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入伍之后会变成结局这个样子?凭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要被那些阿猫阿狗以强凌弱的人渣用各种超乎人想象的下作手法羞辱和霸凌?我和他一样想知道为什么,然而一句轻描淡写似的“我以为那样也可以。” 说出来是那么的轻易,放佛只是哈了一口空气。

最后一幕申雨皙的姐姐问男主,“既然他这么善良又老实,在被欺负的时候,你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看似是对军队里众人皆沉沦、甘做罪恶帮凶的质问,实则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问,当我们看到不公的事正在发生,我们是否也因事不关己或碍于不“合群”而什么都不做?

1953年的水壶之所以沿用至今,或许也是数代人的“合群”与“旁观”吧,没几个人去“做点什么”,又或者“做了点什么”但被视为异类,更在体制面前不值一提,一秒就被打回原形……所以啊,改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无数人的前仆后继,为信仰奋不顾身。美国的民权运动走到今天,实现种族平等了吗?显然是没有,但你说它是一点改变也没有吗?却也不是,至少African American也能当总统了,从地方民选官员到公司高管,也有这帮人的身影了,而不是多年前连坐个公车拒绝给白人让座都要被逮捕的阶下囚了。

虽然这个类比不一定恰当,但我总想着,总该做点什么吧,哪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琐事(就像最后小胖子开枪扫射那帮习惯了霸凌与被霸凌的可悲之徒)。总有人会告诉我们,你这么做没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人家都这么过来的,你怎么就不行;是啊,我知道啊,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那更不会有什么改变吧。愚公移山还知道积少成多呢,我哪怕时进时退,只要一直在做着、还在努力坚持着,没有被同化、被合群,也许有一天,我会看到阳光的吧。

 2 ) 短小精彩的剧离不开丰富的细节

丁海寅演这个剧之前并不是一味的演爱情片,早在2017年的《机智的监狱生活》里,虽然是个配角,但是戏份相对也比较重,而且他是代表的是监狱中其中一类人----受到诬陷入狱,要如何申请重审,能够被受理的条件、机会、和受理后重审的时间。这个剧中他只有并肩作战的哥哥,没有爱情向。而机缘巧合也好,或者正是因为《监狱》中他的角色是背锅了一个军队中凌虐士兵至死的事件凶手,《D.P》中变成了同样会受到凌虐的士兵后被选入D.P追缉逃兵的宪兵,而部分逃兵逃跑的原因也是因为受到凌虐。

D.P的职责是抓逃兵,而不仅仅是抓受到过欺凌的逃兵。在任何国家逃兵都要被抓回来,上军事法庭,受到相应的惩处。而逃兵逃跑的理由很多,有的也许单纯是因为服役太辛苦。这个情况在3,4集就有说明,第一个逃兵纯粹是品行恶劣,他出场二人组对他就做了“人渣”说明,两次对二人组的正面拒捕也看得出他是被欺负会打回去的士兵,这种人在部队里不是凌霸对象,倒是会加入的类型。第二个则是想要能够及时的照顾奶奶才跑出去赚够给送她去养老院的钱。虽然这两个类型不能涵盖除去受到凌霸而逃跑士兵的类型,但是一种对逃兵的注解。同时也侧面介绍了不同部队有需要的时候会互相支援。以及推动剧情和主角后期想法转变的“ 蒙提霍尔问题 ”。

林大尉只是一个会拍上级马屁的应声虫,在他的意识中,拍好上级马屁陪打网球,有朴范求和二人组这么能干的执行者,业绩达标完成任务即可。他没有能力,更没有执行力,曹石峰打人逃跑,宪兵队长问他们意见的时候,朴范求认为事态严重,要求更多的人力尽快找到曹,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林大尉就说好;而宪兵队长怕逃兵的事情影响自己的仕途,极力阻止消息扩散,依然只让二人组行动,林不愿也不敢违逆,又说好。林大尉不关心下属怎么做,甚至朴范求为二人组在休假期间被叫去抓人的做法有意见时他也无所谓,不在乎执行人的死活,只在意能不能讨好上级,甚至知道有更多的人加入搜索逃兵的任务后,居然不顾后果的下令将搜索的人全部撤回,好在金奎贪功,答应继续协助二人组,也因此有人受伤,真正惊动了警察,反而扩大了消息传播的范围,宪兵队长这时还需要二人组抓人,林大尉自然要承担自作聪明的后果。

林大尉在安俊浩打人这件事上建议处理申雨皙完全是出于“审时度势”, 申雨皙没有了可以凭借的“我的区长父亲”,而他这个草包又非常需要干活的人,势必要留下安俊浩。

很多韩剧并非一味的悲情,只做了揭露阴暗本质的事,更多的时候韩剧将一些应有而无法实现的正义,在影视剧中实现了,在法律法规有限的制裁外,满足了观众更期待的“制裁”愿望

安俊浩和曹石峰相似的地方都是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一个练过拳击,一个练过柔道,而原因却不同,成长背景又让两个人处事的方式有所不同,就意味着他们虽然都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却不一定会用此保护自己

曹石峰在绘画班被称为甘地,可见他曾经是如何的温柔善良,连捣蛋的学生都不会骂的人,他才是那个带着“圣母”光环的人。在军营里也想通过忍耐息事宁人。而安俊浩从剧集开始就一直默默反抗,他不肯承认没有找钱忍受一个撒谎的孩子极其父母的随意诬陷,返回头还是敲开了门强调他是诚实的。无良店主克扣工资不分是非指责他得罪客人,他便卖了电动车。最初在营房里,黄对他不止是打骂,最后推倒他让他张嘴其实是想对他xing侮辱,这便是踩到了安俊浩最后的底线,他死活不肯就范。而至少两个情节中,曹被要求脱裤子打手枪,虽然他不肯,但明显这并不是第一次,也能看得出曹被逼着打过。其实这也暗示着应该是有人被xing侵过,不一定是谁。

韩浩烈是一个为了让整个剧看起来并不过于沉重的,“喜剧”的角色出现,他承包了全剧的幽默,头脑灵活,会抓重点,会变通。对他的背景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只有家里挂着的全家福,但也看不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条件,毕竟房子看不出很大。和金奎的过往,一个随时随地能从妈妈卡中拿钱的富二代,隐约感觉韩家里要么有权要么有钱(大概会占一样)。他对朴范求的态度和安俊浩不同,并没有过多的敬畏,当然作为一个成绩极佳,随时要被召回解决问题的人来讲,应该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就他薄弱的武力值来讲,朴范求一开始招募他进D.P一定有其过人之处。韩觉得安脑子快,问他哪个大学毕业,虽然被安反问时否定了自己上过大学,但是也许只是不想安自卑,他自然而然的问,其实也源于自己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同时也是朴范求会招募他的原因(这点待第二季验证)韩浩烈的存在也逐渐唤醒了安俊浩作为20出头年纪的年轻人应有个性格,给他指引和指导,帮助他打破和母亲以往的隔阂。

 3 ) 人类最稀缺的美德,是勇敢!

新入军营的二等兵,正在接受前辈的指教,老兵用言语羞辱他,并向他身上扔鞋子,还用手击打他的胸口。

他与墙壁只有几拳之隔,而就在他头后面有一枚尖锐的钉子,老兵每一次用拳头击打他时,他就与这枚钉子越来越近——

D.P:逃兵追击令

豆瓣:9.1

这是一部最近网飞出品的新韩剧,改编自韩国漫画,一共6集,短小精悍,自8月27日上线以来,从开播豆瓣的8.9分上升到如今的9.1分,口碑一路上扬。

韩国又一次拍摄了别人不敢讲述的题材,军队暴力、阴暗和无法改变的制度。

根据韩国《宪法》,韩国成年男性均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当兵的年限根据兵种分为,18、20、22个月,在服役期间不得有任何异议,服从上级安排,如果擅自离岗或者逃离军营的人,被称之为逃兵

虽然军人与外面的世界,只有一条黄色的线,上面写着止步,但仅仅是这样一条再普通不过的线,却阻挡着一份军人的责任。

可是在韩国逃兵事件屡见不鲜,根据韩国国防部统计2014~2018.6.30报告,仅仅五年半的时间,光是陆军出逃逃兵就有1102人,其中底层士兵占九成。

他们为什么出逃?

为什么多是士兵,也许这部剧会给你答案。

故事发生在2014年的韩国。

原本在一家快餐店打工的安俊浩,应召入伍成为二等兵。

刚进入部队的第一天,他就领教了寝室里一等兵对新兵的霸凌。

也就有了文章前面那一幕,老兵一直捶打安俊浩的胸口,试图让他的头撞到后面墙壁上的钉子,就在几乎撞上钉子那一刻,安俊浩躲闪了。

但另一个新兵却没有这么幸运,撞在钉子上的他,后脑一片模糊。

因为躲闪钉子,安俊浩也受到了老兵的惩罚,还把安俊浩压在身下左右夹攻地扇他耳光,甚至要吐口水到他嘴里。

而此时,同处在一个寝室的其他人却视若无睹,他们是一群静默的旁观者。

但实际上,安俊浩从小就学习打拳,并且心思细腻,他没有反击前辈,是因为在军中一直是长幼有序、阶级分明的制度。

即使存在霸凌情况,要不是上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就算东窗事发也是极力掩盖真相,于是一批又一批的霸凌老兵退伍,一批又一批的新兵被凌辱变成老兵。

为了能躲避前辈的霸凌,安俊浩选择加入了D.P组, 这是个专门追捕逃兵的组织。

而安俊浩追捕的第一个逃兵,就是因为在军中无法忍受霸凌、羞辱的二等士兵,他宁愿自杀,也不愿再回去那个阴暗、冰冷的军营。

该片对于暴力的渲染、对于霸凌的彰显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该片阐述的观点是试图唤醒那一个个冰冷的旁观者。

我们往往认为无力改变什么,所以袖手旁观,也一直在回避着问题。

但实际上,暴力滋生的恶,是压抑了人性的屈辱,这种屈辱长此以往会把善良的人逼得走投无路。

片中的二等兵曹石峰,因为前辈退役,送到军队门口黄线处,霸凌者退伍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以前那些好的坏的记忆,就让我们忘记吧。

可是施害者选择忘记,但受害者怎么可能忘记。

原本曹石峰是受人喜爱的漫画老师,没入伍前,他也曾被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是个善良的人啊。

但为什么进入部队后,这一切就变了,人性也变了?

当曹石峰在军中被羞辱,当他被前辈用打火机烧掉身上的毛,当他痛苦地徘徊在善良和邪恶的十字路口,为什么没有人帮帮他?

为什么身为旁观者的我们,连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剧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狗咬了人就必死无疑,但是站在狗的角度,如果它咬人是因为人类向它扔石头呢?

同样的身处军营的底层士兵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想站起来反抗当权者,却因为力量渺小被镇压、被压抑、被制裁,可明明做错的是他们,却让反抗的人承担后果。

也许现实就是,当权者只想维持制度,却从不顾底层人死活。

剧中第一集,就是这样讽刺的一幕,电视里前韩国总统朴瑾惠说:“打造出尊重军人人格、保障军人人权的部队开始。”

紧接着画风一转,实际上韩国军队中发生的命案,军长对二等兵施暴、杀害,没有任何改变。

而这种改变,也许最后的希望,是从旁观者的觉醒开始。

剧中一直在强调“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在我们看见不公平,看见被压榨,看见被歧视的关系、力量、泯灭人性的屈辱。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团结起来?是不是可以说一句“不”,冷漠的旁观就真的能心安理得吗?

温水煮青蛙的制度,总会在下一次轮到你,而人类最稀缺的美德,可能就是勇敢!

 4 ) 韩国军队霸凌为什么这么严重?

2013年我在韩国交换的时候,韩国网络曾经火过一首mv《悲惨军队》,这首改编自电影《悲惨世界》的歌曲,讲述了韩国空军飞行员被迫扫雪、一个小伙甚至因此和女友分手的“悲惨故事”。那时候已经隐约知道,韩国军队的黑暗远不止这种以戏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吐槽。

(视频地址://tv.sohu.com/v/dXMvNjMyODg3OTUvNTg4ODM0NTEuc2h0bWw=.html

2014年,韩国曾发生过多起军队内部霸凌事件。4月6日,在京畿道涟川陆军部队服役的一等兵尹某被部队老兵殴打致食物堵塞气管,因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这5名士兵涉嫌在4月份殴打一名姓尹的新兵,导致尹某窒息死亡。据悉,尹某在军营里经常受到欺凌,被迫吃自己的呕吐物、舔地上的口水。(http://roll.sohu.com/20141208/n406760148.shtml

因为人权团体的介入,以及一系列连发的恶性事件,让军队霸凌这个问题更加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里。但众人皆知军队一贯的封口做法,更能得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结论。

《D.P:逃兵通缉令》应该是韩国历史上第一部直接揭露军队霸凌现象的影视剧,以前也曾经听过美国、日本、台湾军队同样出现了霸凌现象,但在韩国军队霸凌事件如此密集且耸人听闻,也与它的文化基因密不可分。

一、韩国军队为什么会成为霸凌最严重的地方?

在《D.P:逃兵通缉令》每集开头,都会打出一行字,“根据宪法及本法规定,大韩民国全体男性国民均有依法服兵役之义务”。军人并不是被挑选的,军队并不是世外桃源,只会因为各种人员高度集中而更加错综复杂、鱼龙混杂。

当目光投入社会,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剧中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份特点,比如霸凌者黄章秀和被霸凌者曹石峰:黄章秀退役后只能在便利店打工,过着一人生活(前面那个虐待老爸和女友的渣男比他还不如);而曹石峰会画漫画、是个像“甘地”一样的美术老师,退役后也可能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当进入军营,只比谁来得更早,谁的拳头更硬,谁的心肠更狠。

而韩国社会本来就追求高度集体主义文化,我们wuli(우리)才是同类,“异己”只会被很快挑出来排斥。

我们韩国老师曾告诉我们,在90年代的韩国,如果一个男生去参加朋友聚会没有穿耐克鞋,就会被集体嘲笑,因为他“与众不同”。这种现象过了十几年并未改变。我记得2012年,韩国曾火过一段时间大衣军靴,冬天走在街上,几乎清一色的深绿色大衣黑色锃亮军靴。以致于我刚回到北京上地铁都觉得眼花缭乱。这群或穿着羽绒服,或穿着呢子大衣甚至衬衫的老乡们,虽然没有韩国精致,但让我感觉到一种亲切感。

高度的一体化带来了高度的压迫与妥协。而在军队里,这种“一体化”外化表现为阳刚的男性气质,于是宅男、娘娘腔和同性恋便成了最容易被欺负的对象。

而传统儒家文化在韩国发展成“儒教”,又进一步成为当权者的武器。其实儒家文化一开始并不是那么助纣为虐,儒家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即使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才能像个儿子。

但在演变的过程中,儒家文化被统治者加以利用,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而韩国又吸收了程朱理学那套,他们讲求阶级高下、长幼尊卑。在学韩语过程中,你会被无数敬语非敬语绕晕,也会被教导许多规矩,比如当着长辈的面喝酒必须转过身去,要是远远地看到长辈必须鞠躬90度,这种文化本来是为了让社会生活更有秩序,但是当演变成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时,就会出现极端现象。

《D.P:逃兵通缉令》几乎没有中间地带,你如果不是被霸凌者,就被霸凌。只有前辈能教训后辈,即使嚣张如黄章秀,也不敢对韩浩烈还手。而即使“嚣张”如韩浩烈,也不得不假装打一顿安俊昊,不然他俩都会受到排挤。

但以上只是讲霸凌的土壤为何如此肥沃,但实际上开始霸凌只需要一个随机的对象。

当曹石峰绑架黄章秀并问他,“你为什么要霸凌我”时(连这句话他都要用敬语,真让人难过),黄章秀甚至讲不出一个所以然,他的回答是“因为我以为那样也可以”。他们并不只是挑特定被害者,只是先试着挑一个最好欺负的对象,如果不反抗,就会一直缠着你。安俊昊一开始也被看不顺眼,也几乎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但因为他有了去D.P的机会,所以逃过一劫。

但安俊昊并没有因为独善其身而远离风暴,甚至他反抗虐待新兵的举动会让昔日关系还算不错的战友曹石峰更感到绝望。曹石峰不忍打人不再学柔道,但他的善良却无法坚持下去,只能被老兵压迫着虐待更新的新兵。相比于害怕被打,理想主义的曹石峰可能更多地会唾弃自己的堕落。于是他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精神崩溃了,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曹石峰走出隧道前的一句话让人无言,1953年的暖水瓶仍在军队使用,那么这种霸凌陋习怎么可能比暖水瓶的存活时间更短呢?

有人说,为什么不反抗?

反抗需要付出代价,需要组织。老兵很“聪明”,他们只会挑1-2个看起来最没有威胁、没有依靠、柔弱无力的人下手,将他孤立起来,只要别人不主动挑事,就不会成为受霸凌最严重的人。在这样的“高墙”面前,鸡蛋就算再多坚硬,依然会成为被碾碎的对象。

而这种霸凌并不仅存在于军队。校园霸凌是许多韩剧的主题,职场霸凌也曾经被影视剧描画过。在这套体系中,没有人敢成为那个越位的人。

2、韩国“恨”文化

当压迫被逼到极致,就像高压锅的减压阀被死死捂住,要么就自我毁灭,要么就同归于尽。于是,《D.P:逃兵通缉令》里,有些逃兵选择烧炭自杀也不愿回到部队,有些逃兵选择找霸凌者复仇。

韩国半岛的地缘政治,决定了韩国人的性格更容易偏激、走极端。从古至今,韩国一直夹在几个大国中间,为了求生,他们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对外,需要民族情绪。韩国的韩(한)在汉语发音是“han”,与韩语的“恨”是一个发音。

就像《金达莱花》唱的一样,“如果君已如此厌我,欲弃我而去之时,就算死去,也不会流泪”。

所以在《D.P:逃兵追缉令》里,曹石峰会一次一次地被抓又逃脱,因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找霸凌者复仇。他很难找到一个中间地带,去妥协、去开始新的人生。

所以会出现《金福南杀人事件》里太阳下挥起镰刀的金福南;会出现《寄生虫》里突然血性杀人的穷人爸爸。他们一次又一次忍受着命运无情的捉弄、失去法理与公平的支持,当到达一个极点,他们一无所有,不会再恐惧什么,考虑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复仇。

而且他们深知,他们的反抗只会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形成一时的挑战和冲击,但是不会带来什么彻底的转变。所以不如爆发,不如沉沦。

3、鸡蛋与高墙

从第3集开始,我已经无法跳过片头的ost了。一方面是太好听了(最开头的那段吉他有点像Coldplay的《yellow》也有点像GALA的《追梦赤子心》),另一方面每当看到那个略显粗糙的视频画面出现,展现一个婴儿如何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时,总会想到鲍勃·迪伦的歌“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想到每一集出现的受害者,他们也是谁的儿子、谁的男朋友,谁的哥哥(弟弟)。但在军队里,他们却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答案却随风而去。

2013年,村上春树在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曾经做过一段“高墙和鸡蛋”的演讲。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那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
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Systematiclly)。

体制庞大到无法战胜,但是小说家可以用笔、影视工作者可以用镜头,去挑战“高墙”。

在这个问题上,我真的很佩服韩国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他们从来不惧把最血淋淋的问题剖析给观众,就像比干剖心,只求一个真相。

《D.P:逃兵追缉令》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关系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就像一个套娃,压迫一层层往上倒推。老兵虐新兵,一等兵虐二等兵,朴中士和林中尉皆被上司虐。而在上司的上面,只会有更强大的压力,只是隐去不说。只要大你一级的人,就有资格对你拳打脚踢,用你最在乎的东西威胁你。

而在这种透不过气的压迫氛围中,还是会有些很细小的微光在闪亮。韩浩烈就是一个典型的来调和的角色,他的吊儿郎当、插科打诨终于给灰色画上了一些色彩。

前4集单元剧就像小品文,短小精悍,轻轻敲打你的内心。特别是第四集那个为了照顾奶奶逃跑的士兵,最后想去见奶奶一面,但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奶奶闪过了他,抱住了韩浩烈。这个细节的处理就像一个壮汉闪过了你的拳头,但是抱着你的腰给你来了一记重摔,让你憋着的眼泪顿了一下,却终于在笑声中涌出眼眶。

但在第5-6集,轻轻的敲击变成了大锤重敲,没有什么喘息的空间,就像一张拉满的弓,任何的松懈都会导致箭无法入靶心。

一个朋友提出来,为什么最后曹死了,却接上了安俊昊祭奠他追击的第一个逃兵镜头,他认为是因为第一个烧炭死,还能被纪念;而曹是在被包围中畏罪自杀,因此没有资格被祭奠。我觉得也有可能有这个原因,但是韩国佛教文化应该不会像天主教一样严格,而且私人祭奠不涉及军队管制。但不论怎么说,这部剧底色仍然是悲凉的。

在全剧最后,安俊昊决定做那个出列者,迎着夕阳走去,摘下了他的礼帽。

希望第二季他来演一出《越狱》吧。

(因为看完抑郁了一个晚上,整理了一下思路,写下来还是比较杂乱,但还是想说出来)

 5 ) 根上的毒瘤

一口气刷完[D.P. 逃兵追缉令],

奈飞诚不欺我,

个人感觉优于[🦑].

吊儿郎当的沙雕男二深得我心,

很好地中和了压抑残暴的氛围,

煽情也不过火算是恰到好处,

但还是被结局的窒息感吞噬了:

北韩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

只有互相绞杀的兄弟战友,

社会体制性的霸凌和欺辱层层嵌套,

牢固的等级尊卑文化把人逼到异化,

从根儿里长出的毒瘤戕害着一代又一代,

循环往复了千年…

故事放在了被三八线割裂的江原道,

大概也是在隐射南北朝鲜「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宿命吧…

兵哥哥真是给韩国提供了太多好素材,

电影审查制度放开后也真是TM什么题材都敢拍,

我大天朝就算写得出剧本也过不了婶…

新千年以来韩国电影业的井喷让我留下嫉妒的热泪,

这部美韩合拍片儿远不算完美,

但已让我肃然起敬🪖🪖

 6 ) 蒙提霍尔悖论还挺有意思

看了D.P之后对蒙提霍尔这个经济学原理还挺感兴趣的,原来改变选择 胜率比较大~感觉现实里最直观的应用就看RM定惩罚人选的时候,李光洙或者刘在石问要不要换,直观感受确实是不要换比较好,但原来换了受惩罚的概率比较低🙊

感觉会对我的人生有一定影响,毕竟我就是个不爱更换选择、喜欢死磕的人,既然现在知道了,换了会比较好,说不定未来会有所改变~

 短评

丁海寅在半之半之后成功打脸说他只会演一种类型的评论

5分钟前
  • Kroess
  • 力荐

这个题材真的绝无仅有~黑暗永远都在,就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

6分钟前
  • 听见你的声音
  • 力荐

民放台的话这个题材根本不会出现,网飞这种流媒体好的一点就是题材可以随便拍,不用担心脏话、暴力、血腥等元素的出现而被哔掉。非常直面地拍摄了韩国军队中被诟病已久的霸凌问题,看的心情格外沉痛。丁海寅长得是帅,但是演技真的不怎么样。扮演的角色沉闷不变通的性格不是脸上没有表情就行了,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细微的表情变化完全没有体现。尤其在具乔焕的对比之下,演技缺陷真的很明显,演技还需要多加磨炼。

8分钟前
  • 抱抱
  • 推荐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韩国男艺人,转型影视演技也在线

11分钟前
  • 云格
  • 力荐

只想感叹一句:韩国军队真特么黑暗!丁海寅真特么帅啊!

16分钟前
  • 🦊👀
  • 力荐

人类有两种恶,一种刻在基因里,一种写在制度中。每一个好人的死去,除了凶手,那些善良的、冷漠的旁观者也负有一份责任。为什么总是好人受害,恶人逍遥?因为权力与制度不站在好人这一边;因为即使善良的人想要出头还反受迫害;因为制度从不在乎公平正义,只在乎秩序。坏的制度中即使存在好人,也难以使它变好,反会使好人变恶;好的制度中即使存在坏人,也不会让好人蒙冤,反会使恶人向善。看着曹石峰的复仇之路,紧张又刺激,急切地想看他一枪把恶霸崩了,可编剧却给了一个更让人难受的结局,让人的愤怒郁结胸中,难以散去,最后的枪声算是给观众的一份安慰。

18分钟前
  • 若云
  • 力荐

敌人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只有相互绞杀的战友。就像刻有1953的军用水壶不会变,历史的阴影,与利用历史阴影的国家机器永远存在,权势者一任又一任,普通人永恒被困。社会系统的压迫和欺凌是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的,老兵欺辱新兵,上级践踏下级,男人殴打女人。这一死结不断加深,自我吞噬又不断新生。于是索多玛没有义人,所有美好的东西最终都被庞大的机器碾压,峰石笔下那些灿烂的漫画最终沦为走火入魔前最后的挣扎。但依然有质疑,要反抗,像结尾的出逃,即使微弱也依然指向理想主义的彼岸。挺有意思的一点:全剧唯一一个成功“出逃”的人是欺骗了男性的女性。另:从题材尺度深度来看,绝对是流媒体冲击传统电视业的正面例子,但也是少数突出

20分钟前
  • 無機酸
  • 力荐

“你为什么不逃?”下一句其实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要回来?”聚焦于宪兵这个在军事体系中尴尬又典型的兵种,撕开东亚封建环境下全民兵役制的残酷一角。内部警犬的监察身份有恃无恐,更顺应着本就毫无阻力层层下渗的权力倾轧,人物设定矛盾复杂了起来,逃兵之出逃在对抗霸权铁网,主角实则成了听话的伥鬼,而讨喜的部分只是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艰难地维护着人性尊严。那安选择做dp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是自保,是救赎,还是在最后发现一切的无意义?反将一军的欺诈女人,又真的能逃出命运吗?与其老生常谈地敲打体制之恶与冷眼之漠,更要多问一句,人性在制度的异化下已不自觉有恶,而曾经的自由灯塔是否只是昙花。看懂了石峰真正想做的事。具乔焕太绝。

25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本来以为是轻松向类似于青年警察的剧情,却没想到这么的压抑。善良的人最终还是没有迎来光明,作恶的人嘴上说我错了骨子里却已经烂透了,讽刺又现实。是一部非常有深意和内涵的片子,很值得看。顺带一提,丁海寅演技进步很大,打破了以往角色固化形象,尤其是眼神戏,非常加分。

29分钟前
  • 江谷光阔重湖水
  • 力荐

第一集丧剧 第二集喜剧 第三集爽剧 第四集温情剧 第五集惨剧 第六集虐剧 (批判霸凌者和旁观者反思很到位 逗比队长很有趣 演石峰的那位演员演技炸裂太心疼那个角色了😭

33分钟前
  • 推荐

网飞得爱死韩国了吧,这么多阴暗题材随便拍

37分钟前
  • mozzia_n
  • 力荐

前四集拍的很轻盈,被导演骗了过去放松了警惕,因为本身是太过厚重沉重的题材,骗过观众原本的设想就很棒。每个想做短剧的编剧都应该看看前四集主支分配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而后两集就是被导编再骗了一次,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一层一层渗透,实际也是“不要说教了,明明都是旁观者”。韩剧没有敏感题材,知道然后羡慕这一点,就够了。改变?改变什么?呵。最后照例夸一下整部剧的所有演员,具教授和孙锡久是什么人间大宝贝呀!Primary厂牌制作的全剧OST加分到爆炸!光是OST就是世界级水准的!啊!等不及下个月的网飞专供了!!!

39分钟前
  • 不姨妈的大白色
  • 力荐

就,有点震撼,网飞在韩国连这个题材也可以拍,就真的很羡慕了。。丁海寅片头回头那个眼神太有感觉了!会有第二季的吧,期待!

43分钟前
  • 毛利
  • 力荐

“起初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45分钟前
  • kl
  • 力荐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东亚辈分文化简直太恶臭,现代化近一个世纪都没有甩掉的烂癖。敌人挖的隧道里没有敌人,只有相互绞杀的战友。就像刻有1953的军用水壶不会变,历史的阴影,与利用历史阴影的国家机器永远存在,权势者一任又一任,普通人永恒被困。社会系统的压迫和欺凌是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的,老兵欺辱新兵,上级践踏下级,男人殴打女人。这一死结不断加深,自我吞噬又不断新生。于是索多玛没有义人,所有美好的东西最终都被庞大的机器碾压,峰石笔下那些灿烂的漫画最终沦为走火入魔前最后的挣扎。但依然有质疑,要反抗,像结尾的出逃,即使微弱也依然指向理想主义的彼岸。挺有意思的一点:全剧唯一一个成功“出逃”的人是欺骗了男性的女性。

46分钟前
  • 我骑善逸
  • 力荐

从第一个情节送外卖开始,这就不仅仅是一个霸凌的部队,而是一个霸凌的社会。顾客对服务者,上级对下属,执法者对执法对象,父亲对儿子,被爱的人对付出爱的人,很多人都咬着牙齿强忍或挥着拳头发泄着无处安放的戾气,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地维持自己想要的秩序。一个社会的内核如果变得只是为了固化秩序,迟早暴力和排挤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合法手段,与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也会渐行渐远。所以“那你为什么只是旁观” 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对着某个人关于某个事件的发问,更是对着整个社会的质问。如果你自认为善良,如果你又明知他人善良,何以一个善良的人反而要受苦受难?

49分钟前
  • 丑嘴唇
  • 力荐

奈飞出品的韩国六集网剧,品质不错。在习惯了一片歌功颂德的氛围中,突然看到这么个社会问题剧,感触颇多。作品揭露军中“欺凌恶习”的危害,并批判、反思旁观者对恶的容忍之现状,引入深思。对施恶者的动机和背景、纵容者的心理及利益欠深入开掘是其不足。一主角贯穿,各集故事完整,最后达到感人的高潮,短小精悍,可分次观赏,也可一次看完。给网剧如何适应观看环境,做出了探索。

5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最悲伤的是,你以为结局会有希望,会有反转,可惜最后没有任何改变

55分钟前
  • 戈德里克山霸
  • 推荐

“要是他没来当兵,是不是就不会变成逃兵了呢?”“讲这有什么意义呢?”感谢Netflix,令在韩国最为禁忌的话题终制作成影视作品。没有任何避讳,直击痛点。

56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根据漫画原著改编,作者本人曾在宪兵DP单位服役,所以故事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另外,曹石峰几乎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化身,用戏剧和艺术完成了反抗和复仇。为什么会将2014年作为时间背景,因为那一年虐兵导致的伤亡达到顶峰,陆军参谋长引咎辞职,全社会的施压和关注促使军队改革。陆军第103师师部驻地是在江原道,但该师是虚构的,剧中只有首尔防卫司宪兵部队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是军旅题材,但叙事和视听都相当都市化。全民兵役制实属无奈,数量两倍于自己的北方军队,以及距离边境线不到50公里的首都圈,即使天上有F-15K,海上有世宗大王,韩国军队也不得不全民皆兵。东亚辈分文化简直太恶臭,现代化近一个世纪都没有甩掉的烂癖。

57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