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

HD中字

主演: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张静初,方中信,王敏德,李子雄,陈伟霆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窃听风云 剧照 NO.1窃听风云 剧照 NO.2窃听风云 剧照 NO.3窃听风云 剧照 NO.4窃听风云 剧照 NO.5窃听风云 剧照 NO.6窃听风云 剧照 NO.13窃听风云 剧照 NO.14窃听风云 剧照 NO.15窃听风云 剧照 NO.16窃听风云 剧照 NO.17窃听风云 剧照 NO.18窃听风云 剧照 NO.19窃听风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窃听风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情报科窃听小组三兄弟情同手足,梁俊义(刘青云 饰)正直而又懦弱,在个人感情问题上托泥带水;杨真(古天乐 饰)家境窘困,不仅要应付身患白血病儿子的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而且自己也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林一祥(吴彦祖 饰)年轻有为,满怀雄心,如今又“嫁入豪门”,前途不可限量。三兄弟在负责调查上市公司“风华国际”涉嫌内幕交易案起始,通力合作,出色的完成了布置各种偷听及监视仪器的工作。在继续的监听过程中意外获得一则情报,巨额利润诱惑之下,三人遂起贪念,在风起云涌的股市大赚一笔。事后三人又恐事情败露,利用职务之便销毁罪证。正当三人以为这件事平息之际,却不曾想风云再起,一只意想不到的黑手往他们袭来,三人陷入劫境,连遭杀戮,最终悲情收场。“三大型男”挑战极限,两大班底(《无间道》、《门徒》)共同打造,一段悲情感人至深。©豆瓣007之海底城实习医生格蕾 第十二季黑镜第四季红字1995阴阳路8:棺材仔维利斯卡斧头谋杀案不欺不遇弑父之殇女人面面观当我们崛起时第一季圣诞老人快乐再疯狂第二季鲨岛逃生记权欲第三章第三季我们这一天第六季步云衢魔法奇缘2:解除魔法黑狱亡魂无政府主义者的妻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海鹰战警还魂1出册战栗迷宫3D吸血鬼物语来自星星的你国语摩斯探长第八季禅武门追凶500天双峰第三季她找我萤火虫美妙天堂 偶像时间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不做有钱人至爱亲朋名门绅士2:淑女之心邪恶力量 第四季圣诞恋爱季70岁生第一个孩子

 长篇影评

 1 ) 只有妥协没有真相。

【窃听风云】在形式上,确实鲜为少见,一部以国内融资为主,却难能可贵地保留纯港味的作品,在当下,似乎是稀有品种。
但【窃听风云】的港味也仅仅是相对而言。港产电影向来都有夹心人的传统,植根于这块殖民土地上的人和事总是充满了无奈的难抵抗意味。这种黑白混淆的边缘姿态到了廿世纪更被发扬光大成【无间道】,以警匪片的形式上升了身份认同的主题。而传承衣钵的麦兆辉和庄文强两人更是深谙此道,无论是其后的【伤城】还是品质较劣的【大搜查】,都不厌其烦玩起了忠奸的易角和模糊地带,以此来讨论人性的夹心状态,用矛盾与变化来加强戏剧味道以及主题深度。
表面看来,【窃听风云】也一如既往,人物有着丰富的双面性,并用各种生活的两难境地加以渲染,但本质上,却能体悟到编导不期间的妥协。事实上,这部戏中的角色并没有像【无间道】的“刘建明”或【大搜查】的“霍青松”那般“去到尽”,“刘建明”与“霍青松”二人在最后皆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所以结局总是不免有些怆然的悲戚滋味,而【窃听风云】中的三位主人公却在性格的摇摆不定间几乎无一幸免地皈依到了“妥协”。
“妥协”便是不作为,用“贪魔出窍”做宣传标语的电影,事实上没有一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贪”,他们既没有毁尸灭迹干掉李子雄的情妇朱慧敏,也没有真正契合刘青云的对白“要骗就骗到底”,而最后三人结局惨烈,却仿佛是他们“未够贪”所造成的恶果,如此的话,怎样才能以正面的意义来说服观众呢?实际上他们的贪念不过是在电影中段初见端倪,而在不经意间已被掐灭,开始了自我救赎,故事主旨随即转换到icac与王敏德的正邪斗争上来。他们的善念在电影中若隐若现,无以形成强大的戏剧对比与人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执意的“贪念”,“救赎”的意义自然便会减分,而本身希望传输给观众的教义也变得弱势了,所以整部电影下来,叙事紧凑的故事却总是像少了一剂调料一般,觉得意犹未尽不够味道。
而刘青云这个在三人之中占据主动的角色,“妥协”及“不作为”亦贯穿始终发挥到了极致,直到最后,他也摆脱不了虚拟的第三者身份,连张静初的门也未敢踏进,在窗外求婚的场景,与其说是被情感感动,不如说只是被“隔窗对话”的形式感动。而形式感的胜利,终究也只是反射了“无为而治”的中庸胜利,更是加强了无奈的宿命感。
或者这样的情节安排,只是如庄文强受访时所说,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懦弱和无奈投射到角色之上而已。但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如此的模糊的价值观和无法大鸣大放的情节设置,却无法不让人怀疑是否是因为港产电影在无法“中港双版本”之后,而不得不在制度间走出的“夹心”一步。夹缝求生,向来已经是港人的生存技能。从此以后,港产电影便再也不用在追求“原版”“未删减”之类的概念,而板上钉钉的画面,便是最终成品,即便两头摇摆无奈至极,也已经是only one。
虽然有着主题的模糊与手法的瑕疵,但【窃听】却不失为一部值得看的精彩之作,甚至在港片迷心中,已然暌违许久。在电影中出现诸如杨羚和欧锦棠这样的脸孔,在当今港片中简直是奇迹,更不用说一众骆应钧邹凯光这样的好戏之男,即便是张静初,也在片中不显突兀,作为南方人的她在电影中的出现,也冲淡了部分的南北“不可调和”,曾经摄制【三岔口】的潘耀明在本片中的运镜,在人物关系变化的视角转移和全局的掌控上,更是为麦庄二人挽回了不少分数。
即便是妥协,也是高贵的妥协。

 2 ) 《窃听风云》:三个男人没有戏

吴彦祖被勒死了,古天乐家破人亡后装着假肢与坏Boss王敏德同归于尽,只留下刘青云注定要过被痛苦和忏悔纠缠一辈子的生活。
然后便听见了张杰演唱的片尾曲。
这就结束了?
这就结束了。
立马想起了《无间道》,港版和内地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在香港,刘建明逍遥法外;在内地,陈永仁则一定要最终胜利。
更惨的是《大搜查》,内地版被阉割到与港版迥然相异,连剧情都有了Bug。
明白了,不是庄文强和麦兆辉不想把《窃听风云》做得像《新宿事件》那样黑色,而是考虑了内地的市场——游戏都是有规则的,既然想挣人民币,那么廉政公署就一定要横空出世,不然香港的法律秩序往哪里摆?(或者《窃听风云》也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港版?不过我还没看过。)
做殖民地的时候,香港电影里的香港可以是好人受尽冤屈,坏人鸡犬升天;但变成了特区,就一定要阳光普照,电影里亦是“和”风劲吹、一片浓情。
所以,骨子里其实是一部黑色电影的《窃听风云》就这样生生的成了四不像。
多好的坯子啊!我坚信庄、麦二人的编剧思路断不会是这样温柔委婉,一个窃听小组,其实无意间就放大了人性的黑暗面:他们偷听同事的偷情隐私,虽然只是为了打个小赌,但其手段已然令人头皮发麻;他们篡改监听的谈话记录,虽然表面上只是几句调情秽语,但背后却隐藏着金钱的强大诱惑力;他们(刘青云)帮同事在前妻家里装窃听器,虽然看起来是因为性格软弱,但内心深处却早已在践踏道德的底线。
窃听器其实就是夜神月手里的那本死亡笔记,有了这个利器,窃听组的人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人。信息社会,信息至上,而个人隐私则是信息海洋中的瑰宝,窃听器有此资源抓在手里,又没有L出来挑战,怎能保证他们不做非分之想?
仔细分析一下,吴彦祖是个乖乖男,在三个男人中,他是最单纯、最与世无争的一个,只是为了帮同事救病入膏肓的儿子,才铤而走险去靠内幕消息炒股票,而且严格的说,吴彦祖也没有太多作奸犯科之事,充其量只是搭顺风车赚点红利而已,比起那些庄家大鳄,已然算是良民了;刘青云则是个好好先生,而且道德操守极为高尚,从未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牟利益,即使对待爱情踌躇不前,根子里也是处处替他人考虑、抹不开面子所致;古天乐更是个任劳任怨的五好丈夫,可惜家有幼子卧病在床,虽然兢兢业业,无奈囊中羞涩(可见香港的医保制度也是有缺陷的)。三个好人,要么家破人亡、要么英年暴死、要么孤独终老,人性之诡谲、黑暗,由此可见一斑——而《窃听风云》之悲剧力量,也正植根于“好人办坏事”的剧情逻辑之上。究竟是社会不公还是人心不正?观众唏嘘过后自有结论。
当然有一些线索也没有交待得太清楚,譬如吴彦祖,前面用了那么多戏分来交待他未来岳父的骄横跋扈,那一场与警务处长打高尔夫的戏完全勾着观众往钱权交易上做联想,但最后吴帅哥横死,富豪岳父这根线索竟全都断掉了,到后来三人越陷越深之际居然无所作为,这在编剧上就成了个死结——吴的岳父如此个性鲜明,却成了所谓的“冗余人物”,实在有些可惜。不过若把这个角色理解成是对吴彦祖的刺激,正因为如此吴才会对炒股致富有着强烈的渴望,倒也说得通。不过若然能够丢开限制,最后让古天乐和刘青云惨死,吴彦祖反而凭借岳父的淫威苟全性命,并且直达警务处长,用非法手段除掉王敏德,这不更加叫绝?
绝是绝了点,但是太不和谐,如果把时间背景换到97前的香港还说的通,现在还这么拍,肯定跟内地那4000多块大银幕就绝缘了。
《窃听风云》的监制尔冬升在《南方周末》2009年4月23日号D22版的专访曾里说了一段话:“现在,不开放的地方也包括香港,你能像在美国一样去拍总统?不可能了。以前,我们可以拍《港督最后一个保镖》,现在拍不了了。现在我们戏里‘你以为你是李嘉诚啊’都不能讲。……内地对电影看得太重要了,电影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不重要不敢说,反正《窃听风云》基本上是港片精英尽出了。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再加上王敏德、李子雄和方中信的客串,香港男影星的实力派和偶像派群贤毕至,刘青云的演技没话说,现如今吴帅哥和古帅哥也是突飞猛进,拿捏角色丝丝入扣(当然,张静初作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也颇给大陆影人争面子)。其实三个男人的戏,杜琪峰在《铁三角》里玩过,陈木胜的《三岔口》也是如此模式,但《窃听风云》的设置比前两者都更加复杂——并非直接的对手,而是从朋友变成同谋又共同陷入一个大圈套,《窃听风云》显然在人物关系设置上更加层峦叠嶂(《投名状》在这一点上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相较于好莱坞为代表的国际影坛,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的编剧能力相对都是较弱的(同样是三个男人的戏,大洋彼岸的《神秘河》显然就要强于一众港片),庄文强和麦兆辉则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在两人的联手打造下,《窃听风云》有一个极好的基础,但是刘青云莫名其妙的引入了廉政公署后,剧情立意马上就下了一个台阶——反道德神话的黑色电影居然又捏造出一个道德神话,给我的感觉就像吃饭吃到一半发现碗里有个苍蝇般难受(当然张静初的离世又让这个道德神话悲剧感十足)。而最后在王敏德的慈善拍卖会上廉政公署当众揭穿其虚伪画皮的戏,更是小儿科般的说教。
挺好的《窃听风云》,还纠缠着主人公之间及其与爱人、家人和同事的纠葛,三翻四抖之后,居然没戏了——幕前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三个男人没戏,乃是由于幕后庄文强和麦兆辉的没戏,而庄文强和麦兆辉的没戏则是因为背后还伫立着一个伟岸无比的身影(当然不是指天娱)。
在这个身影的笼罩下,不仅《窃听风云》没戏,照这样发展下去,香港电影迟早没戏。

(南方网专稿,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3 ) 四大败笔筑成无与伦比的《窃听风云》

《窃听风云》是一部很值得玩味的影片,玩味的是它有很多“败笔”,却因此无与伦比。

第一个败笔:片名和宣传。《窃听风云》宣传是金融犯罪的商战片,全片也并未离开“窃听”二字,且在影片开始就提示另有他人也在窃听,一切似乎都在引导观众:一场惊心动魄的窃听与反窃听商界大战就要拉开帷幕。但事实是,商战只是幌子,窃听浮于表面,影片实际内容与宣传差距很大。一部影片的宣传与实际不符,自然是败笔。可奇就奇在,尽管这不是我原先被引导所期待的商战片,但却是一出精彩深刻的人性悲剧。在扎实的剧本支撑下,虽然我承认被片名和宣传彻彻底底地摆了一道,但的确是心服口服。并且,歪打正着,意外之下,惊喜顿生。真不知道制作组是不是故意这样安排。一份宣传单上说赠送汉堡三个,结果进了店发觉没有汉堡却有海鲜大餐,你说是该恼还是该喜呢?《窃听风云》给我的就是这感觉。

第二个败笔:笑场。去影院看过《窃听风云》的朋友都会发觉,观看这部影片时笑场不少。一出悲剧却出现了不少笑场,这不是败笔是什么呢?恰恰相反,这是《窃听风云》最精妙之处。举个例子,刘青云被方中信叫去张静初家中装监视器,这三人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尴尬很紧张的,但这一出戏却让观众会心而笑。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为什么要在可以加推气氛的时候却去转变呢?那是因为时候未到。

《窃听风云》在节奏控制上无可挑剔。在徐徐缓缓交代完各人关系,不紧不慢铺陈完各人窘境后,影片迎来了第一次的节奏加速与气氛转变——三人炒股被套。三人绝望至万念俱灰,情况变得不可收拾。此时,古天乐妻子因他把留给儿子治病的钱拿去炒股摔门而出,古天乐透过家门的铁栏杆悲情无比地喃喃自语自己出了事怎么办(他得了肝癌,妻子却不知),影院里静默无声。但下一秒镜头一转,荧幕上出现他底裤外露外裤拖在脚边的背影,悲情顿时被笑声淹没了。个人以为,这一幕是神来之笔,无与伦比。因为紧跟在这灰暗的当口,股票居然升了,万念俱灰突然间变成了皆大欢喜。这是影片下的一个完美的套,笑场的存在就是为了缓和气氛,从而不让观众察觉到影片的“险恶”用心。因为气氛的缓和与头一次困境的顺利解脱,让影片节奏第二次加速时,观众潜意识里认为此片终会是圆满之局。但这一次,导演不再留力,影片节奏突然如万马奔腾,气氛浓重凄惨,情节急转直下,一出干净利落的人间惨剧终于粉墨登场。为什么会震憾?就是因为当你觉得悲惨时,它却送你温情,等你毫无戒备时,它凶残的一面才表露无遗。

第三个败笔:结局。《窃听风云》的结局,如果跳出内地审查的框框来看,明显与影片的高潮部分节奏不符,感觉有些拖。在最后发力至高潮的时候,突然慢了下来,尽管古天乐用空荡荡的假肢抹下家人合照冲下断桥的镜头凄美无比,但慈善商会与监听罪证的刻意与拖沓是个完全的败笔。事实上,这部影片在后半段已经很有银河映像式的灰色宿命感,这时候应该再加把劲,以更加凶狠犀利、干净利落的手法收尾。在成功下套之后,当观众已被急转直下的剧情重重摔落在地时,影片却突然起了慈悲,不做致命一击,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这部影片,不需要美感,只需要力度。但是呢,对剪刀手选择性失明显然是自私的。如果《窃听风云》真来个银河映像式的结局,那么这会儿我还没有机会在影院里观看如此过瘾的影片。所以,这个结局是个败笔,但也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多年以来,《窃听风云》算是融合内地限制最完美的影片了。

最后的败笔:教育意义。《窃听风云》仍是一部商业片,但其现实意味还是渲染得很到位的。只是当三人被商界巨头用黑帮手段处绝时,且廉政公署的生硬介入,让这部影片的教育意义突然变得有些可笑起来。借恶人之手来行善恶有报可不是个合适的施教蓝本,是个败笔。还好,《窃听风云》的确是一部很有玩味价值的影片。表相看起来生硬,但内里仍很有味道。片中各人复杂微妙的关系与窘境,很真实,很现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金钱再丑恶也不可或缺。而做人,任何事,不论好坏,都不可不留余地,不留余地意味着只剩最后一击,比如古天乐结尾华丽的复仇,想孤注一掷后再脱出升天,那是痴人癫梦。人生没有第二次孤注一掷,凡事留有余地是做人根本。有余才有得,这就是现实,真实得残酷,浅显至难咽。

http://shirakdy.com/posts/273

 4 ) 云里雾里的高大上

虽然我很喜欢看这类影片,但其实是有些东西我根本看不懂的(捂嘴笑)。只是感觉这些人真的很厉害,轻轻松松就完成一场偷窥,但对那些坏人完成的偷窃,我就不耻,心里寻思着,有这种本事,干嘛就一定要去害人呢,大概是金钱作su吧,人在金钱面前问题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的。虽然我是非常凑热闹的去看这类剧,但其实看完之后啥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摄像头被动时,刘青云警觉的眼神。

 5 ) 反主旋律的《窃听风云》

       故事其实老套得厉害——三个警察一时贪念,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犯了罪,随后在善恶之间抉择,最后终于将终极大boss绳之于法。因为引入了窃听这么个独特行当,各种包袱抖得还算有趣(虽然细想起来,漏洞其实举不胜举),也暗合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偷窥欲望。
    三个警察身份的设置也有点错落有致的意思。吴彦祖演的那位一看就是典型的青年才俊——是生是死,是犯罪还是收受,都看得很轻易简单,于是最终的死亡也来得最直接,悄没声息地就死了。古天乐演的那位则是典型的普通老百姓代言人——不逼到一定份上那是绝对的本分好人,虽然也许嘴欠点,可是一旦逼急了爆发力惊人,所以最终的死亡也来得最为惨烈,家毁人亡,与仇人同归于尽。刘青云演的那位就具备普通人所不能及的道德崇高感了。一时失足后不断地希望弥补,在友情与正义之间一而再地选择正义,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却只能用痛哭来结局。
    同去观影的朋友说这片太主旋律,可是我无论如何都觉得这片子简直反主旋律得厉害。
    当然如果光看开头和结尾,这片子是挺主旋律的——就那么一点点小贪念,结果却死伤如此之重,这个故事确实告诉我们,人啊,可是一点贪念都不能有啊!
    可如果细掰掰故事的起承转合又会怎样?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刘青云非要背着其他两位向廉政公署自首。如果不自首,按照电影的情节发展,三个人轻轻松松挣到几千万,什么事儿都没有。自首之后,刘青云成了三个兄弟之中的卧底,至于卧底的结局怎样,前面说了,亲人朋友全死了,刘青云一哭再哭,哭完了自己还得乖乖去坐牢。
    Sigh,故事的逻辑是不是成了,要么就别犯错,万一犯了错,可千万不能自首啊!
    好,再来看故事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刘青云明知道自己的脸被人看见了,却不肯杀人,把人放了。因此导致终极大boss知道了实情,派人一路追杀,三兄弟基本上都是全家死光光。
    故事脉络进一步提炼成,要么就别犯错,万一犯了错,不但不能自首,还得心狠手辣把事情做得干净利落。
    到故事结尾,刘青云付出生理加心理双重巨大代价,终于搞到了大boss的罪证,能请他回警局协助调查了。可boss在电话里说啥呢?说得是,赶紧帮我找谁谁谁顶罪,把股票卖了,几年牢坐完咱还是老大。听得人那个绝望。再想想那个明明是刘青云老友的廉政公署人员从头到尾面无表情、公事公办的pose,所谓政府、所谓法律的存在意义简直让人倍儿想哀嚎啊。最终大boss的死,还是得靠混上车当司机的古天乐,拼着自己一死,跟他来了个同归于尽。
    于是,另一个环绕背景声响起了,政府、法律都不顶啥用,到最后还是得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这简直比麦导演当年拍的《无间道》还要让人觉得做好人不值当啊!起码梁朝伟还仅仅是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刘青云同学是卖了自己还不算,悄没声地还把兄弟给卖了,卖完了还不告诉人家,继续利用人家的信任,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刨坑。某种程度上我都想说,你这算不算是选了正义忘了公平啊?

 6 ) 最喜欢的港片

而港片的精髓何在?删除重要的证词、人物在狭小的空间躲避、换装突破层层关卡、搞定在港片中出镜率超高且极倒霉的警察总部。都是港片常用的“抓人”手法。   除了斗智斗力,这部港片难得的把一些细节做得极为漂亮。鉴于这个故事的特点便是“逼近真实”,那些细微之处就更显功力。开篇在暗巷里出没又陷于危难的老鼠,仿佛是人物命运的预示。王敏德扮演的马先生那段讲话用平行蒙太奇切换到小祥和老杨二人被害,阿俊参与救助过程的场面。流畅富有深度。其中马先生这个人物的演讲内容之深意与画面的契合度显得天衣无缝又不生硬。还有古天乐在追老婆出门一段极为生活化褪下的裤子(虽然很多人将其视作搞笑)。不能忘怀的三人窃听之枯燥用一段吉他配乐结合窃听、聚首、吸烟的画面剪辑流畅的带过,都显得较为用心。   把西方类型片的闪光点借鉴后最大化,把港片的优势重拾用新技术整合,把细节做足力求真实,《窃听风云》的路虽走得曲折,却步步扎实。   表演:三个男人的一台戏   实际上,这是五个男人的一台戏。   《窃听风云》终究是部男人电影,张静初在表演上没有问题,角色不算花瓶一切处于不过不失容易被忘记的尴尬境地。但是,显然刘青云扮演的“头儿”阿俊。以及由吴彦祖扮演的年轻帅哥小祥,古天乐充满生活压力的中年角色老杨三者的戏份最为吃重。至于方中信扮演的上司小光和王敏德走道貌岸然路线的马先生,则是不俗的补充。他们让角色的性格通过之间的交手显得丰满。   刘青云没有掉进“影帝”的迷局,这部新作表现很是抢眼。这种电影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正面人物脸谱化的倾向。但是一些小的眼神和动作上,如清晨吃面时的一个迟疑。隔着玻璃催泪的戴戒指等动作真不是一般演员可以把握得当的。到了最后,闪回三人嬉笑画面时,刘青云潸然泪下的动情也极具张力。他的眼泪永远是留在眼眶里很爷们的“苦苦徘徊”,这个人物值得玩味。   古天乐则是永远求突破的典型。有人说起这部戏中他的断肢一幕称为不俗,却不要忘记在《门徒》的所谓“自毁形象”之前,他已经在《夜叉》中的颠覆性演出。人物老杨很生活化,极为左右摇摆。一边是职业道德、一边是家庭责任,左右为难间挣扎感强烈。只不过有一点:人们会因为他的偶尔玩笑与给人印象深刻的痛苦表情忽略他的努力,这是最大的不公。可以说到去年的《保持通话》截止,他已经可以去奢望尽快在金像奖的历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了。   终于说到吴彦祖。不消多说,这是三个人里最容易被忽略演技的帅男。但请回答以下这个问题:港片历史上最倒霉的演员是谁?答案1:2000年前的周润发,因为他经常被导演弄死。答案2:2003年之后的吴彦祖,因为他经常被导演虐。《旺角黑夜》的血流满面。《新宿事件》失去一手化身视觉系爆裂男肠穿肚裂。甚至客串《宝贝计划》的娘娘腔雷人无比。到如今,请别忘了吴彦祖已经很久没有在银幕上耍帅了。阴冷的反面配角是《新警察故事》送给吴彦祖的新路和礼物。但是真正帅气的,游走在欲望与正义之间的这个人物小祥,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补充:这一次,他的死相依旧很惨。   对比起方中信的略显平淡,说说王敏德转型成老奸巨猾反面戏骨的可能。他的气质是当下华语电影圈较少见的。阳刚中透着不羁和镇定,老成深不可测。这一次他的每次发言、思索、对质下属时的恐吓都拿捏得极佳,值得褒奖。   回忆近期台湾电影《停车》的群戏惊艳,曾经《天堂口》堆砌帅哥的彻底失败,《窃听风云》没有让这些帅男的演技互相抵消,反而变成了1+1+1>3的效果。这群男人的好戏可以上演,实属不易。   启示:给了港片一条新路   由此可见港片如果这样拍没有问题。技术、故事、人物、题材、编导都OK。但是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此,在生存。   投资高达一亿九千万港币的《新宿事件》无缘内地,死于题材。同为麦庄作品的《大搜查》一塌糊涂,死于结局。   给好题材一个好结局,是港片唯一的生路,也是一条值得思索的新路。   于是,当警匪题材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由枪火大战变成斗智斗力的游戏,港片的思路也即是题材的选择就值得斟酌。《无间道》在2002年把港片历史一分为二,这个系列的意义在于,用极度商业化的手法,讲清楚一个需要观者稍加思考的故事。现在看来,这种改变是值得推广的。但是,卧底是不值得一而再再而三上演的,《黑白道》的无法成为主流便是例证。于是,大格局下当全球金融风暴咋起,西方《跨国银行》一类的主流商业电影将目光投向金融寡头时,《窃听风云》题材的选择便既顺应时代特质,又保留了正与邪的对立,且强调了吸引眼球的话题性。   再者,众所周知,港片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警方端掉犯罪团伙,而是英雄主义出手消灭反派。试问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经典老港片,哪个不是等到敌人巢穴被捣毁后香港皇家警察才姗姗来迟圈起隔离带封锁现场解救伤者?因此,当港片的结局不能以暴制暴,不能在杀戮中体现快感时,便失去了固有的魅力。这一点,《窃听风云》的结尾就从道义战胜了法理,令人解气震撼。那只“手”缓缓的伸向令人心酸的全家福露出那张面孔时,镜头语言的纯熟运用下,一个直入人心的结局正在诞生。这既避免了之前题材被一刀切的危险,又为稍显主旋律的正义战争邪恶坏人被捕光明结局添砖加瓦,开辟了道德审判的第二战场。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包含老港片精髓的题材,加之情与理尺度分配得当的折中结尾。是港片生存下去的一条新路。折中选择虽然稍显无奈,却总比固步自封等待死亡要强上百倍,因为毕竟没有人希望这道独特的光影风味消亡。   给麦兆辉和庄文强以特殊的掌声,因为在这个年代,品质不俗依旧是第一,而新港片则是突破。这条新路,可以让港片不死,且保有特殊的精神内核,值得褒奖。而这个故事透着那股子黑暗和不屈,虽有不足却瑕不掩瑜。让港片有尊严的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当看到结尾那个从天而降的“笑着赴死”一幕袭来,俗一点说,听到正义审判的钟声敲响之时。   我知道,《窃听风云》,已经成为了一部我喜欢的香港电影。

 短评

拍给女人看的男人戏~

6分钟前
  • Faith
  • 力荐

始终不能一惨到底,其实路数每一节都可猜中,多达三位主角,至少两位重要配角,在全片各自交织的场景之间,等于是讲了三个人各自的故事,吴虽然早早终止,性格刻画也不含糊,古最后的悲壮,刘最后的落寞,当真多余。如果没有“一年后”那近似于狗尾续貂般的正义复仇,这部麦-庄合作片子简直堪称经典。

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这部与2不同。2是复仇,这部其实是讲小人物的困境。人生困境。

9分钟前
  • 小崔
  • 推荐

剧本优秀,没有硬伤,是近几年香港电影里的佼佼者。结局处理不拖泥带水,相当利落。看了两遍,能找到当年看《无间道》的感觉。

1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虽说已经拍到了第三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后面的二部反而有狗尾续貂之嫌!

17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四平八稳的故事结构,可看性还行。三名主角的角色张力强,演技杠杠滴。

21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当初看到真是惊艳,保持港片一贯水准,剧情紧凑

24分钟前
  • 昵称被占不开心
  • 推荐

很好看!

25分钟前
  • 小虎酱
  • 力荐

这是一个关于男人的麻烦的电影,卷入麻烦、自找麻烦、解决麻烦、在麻烦中进退两难……,我们都一样。

3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看了两遍,还是觉得很震撼

33分钟前
  • 噼里啪啦砰砰砰
  • 推荐

真的不很不错,麦庄做得比上次好很多:)刘就不用说了,古和吴的演技也大赞。

38分钟前
  • DiDi
  • 力荐

昨晚去看滴!还不错,情节很紧凑,有些地方出其不意,演员演技很好,音乐运用到位!有《无间道》的风格~O(∩_∩)O哈哈~

39分钟前
  • 瓢虫虫
  • 推荐

灰常喜欢,太赞了,这个总算是没白让我期待。。。

40分钟前
  • 鲁鲁
  • 还行

如果我看的是粤语原声版就是四星啦。The Man Who Heard Too Much

4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王敏德亮了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世界上绝大部分惨痛的事情都是由人的贪念和金钱利益相关引起的,故事真令人唏嘘。电影很不错,节奏很紧,集齐了很多港圈大咖,没看到粤语版,国语配音差了一点意思。不知为何,股民因为股票暴涨而疯狂的神情竟令我觉得毛骨悚然。

49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观影后有个见面会,真的觉得吴彦祖帅啊帅,古仔黑啊黑

52分钟前
  • 苏芙
  • 还行

十年以来最喜欢的港产片,演员 故事情节 气氛渲染 原声音乐,都很牛X。

56分钟前
  • usagi11
  • 力荐

比无间道是不行的,但一定比伤城一类的强,基本上是无间道之后看到最好的商业港片了。张静初的粤语还不错

59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铁三角,超级帅,虽然已经拍了好几部,但是感觉第一部最好看。每次看吴彦祖都感觉他的颜好完美,立体的想被雕刻出来的一样。男主帅,看这种电影也是一种享受。

1小时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