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2011

HD

主演:陈西贝,宋洋,启航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分身2011 剧照 NO.1分身2011 剧照 NO.2分身2011 剧照 NO.3分身2011 剧照 NO.4分身2011 剧照 NO.5分身2011 剧照 NO.6分身2011 剧照 NO.13分身2011 剧照 NO.14分身2011 剧照 NO.15分身2011 剧照 NO.16分身2011 剧照 NO.17分身2011 剧照 NO.18分身2011 剧照 NO.19分身2011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谋杀”波诺

“谋杀”波诺
[杀死波诺]Killing Bono
导演:尼克·哈姆Nick Hamm
主演:本·巴恩斯Ben Barnes/罗伯特·希恩Robert Sheehan/克里斯滕·里特Krysten Ritter/皮特·波斯尔思韦特Pete Postlethwaite/马丁·麦凯恩Martin McCann
类型:喜剧
出品:派拉蒙
上映日期:2011年4月1日

        在摇滚兴盛的爱尔兰,一心想成为明星的的高中生尼尔·麦考密克(本·巴恩斯饰)在学校组建了乐队The Hype,可不久主唱的位子就被好友保罗(马丁·麦凯恩饰)抢去,气愤之余尼尔和弟弟伊万(罗伯特·希恩饰)自组乐队。可谁都没有料到保罗成为了波诺,而The Hype就是日后声名远播的U2乐队……

       估计是受了大卫·芬奇的启发,这年头大家对名人发家致富故事都不愿放弃挖根刨底的好奇心。这回执意掘坟的是爱尔兰著名乐评人尼尔·麦考密克,本片改编自他的自传体小说《我差点成为波诺》。尼尔的用心路人皆知,无非借着U2的大名将青春时期的羞涩往事再抖落一番,赚得眼球之余自己也好一泄积愤。影片除了再现上世纪70年代校园音乐的盛况空前外,还少不了爆出一些U2当年鲜为人知的猛料,而包含若干首U2作品的电影原声也是一早抢得先机。片中扮演波诺的马丁·麦凯恩出镜不多,风头最劲的当属扮演尼尔的英伦小哥本·巴恩斯,另外罗伯特·希恩也让人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U2前经纪人伊万·弗洛克斯是本片的制作人之一,难不成他们都想干掉波诺?

 2 ) 我仍未找到我所追寻

摇滚乐队的纪录片总带着那么点煽动性。几个年轻人,学校毕业,无所事事。在酒吧、街头或者音乐现场偶遇,机缘巧合下擦出灵感火花。然后就是第一次合练、第一首作品、第一次登台、第一张EP、第一份合同、第一张专辑、第一次巡演……传奇就此诞生,就在我们平日走过的路上。

大学的时候看完这种片子,我还会抄起吉他拨拉那么几天,意淫自己面对Live House 汹涌的肉体海洋,面前一排精巧的效果器。我给自己设计了无数绝妙的开场词和结束语,但歌儿却一首都写不出。后来,那把吉他坏了,音再也调不准。而它尚能歌唱的时候,我基本连弦都按不住。

这就是了。年轻总有做梦的权利,也有只靠梦想就能快乐的权利。然而时过境迁,梦想总要放下,生活在你面前愈演愈烈。你总要有一天面对和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平庸,改去追寻其他更适合你现状的东西。

Killing Bono 就是这样一部摇滚历史上罕见的反英雄电影。U2 是朋克运动之后,摇滚圈最重要的乐队之一。你无法忽略他们,奥巴马就职的时候甚至都邀请U2 来演唱。当这样一支天神乐队的高中同学,肯定是颇有滋味的经历。

Neil 是个摇滚狂人,同时是个虚荣心极强的大话精。Bono 邀请Neil 的弟弟Ivan 去作乐队的节奏吉他手,却被Neil 一口回绝。Neil 想的是,自己玩更好的音乐,把更多的妹子,签更大的合同,出更多的唱片……让两兄弟压过U2 的风头。谁知U2 借力愈发成功的时候,自己却经历各类波折。演出被搅黄,音乐不被认可,找投资方却扯上当地的黑社会……兄弟俩一贫如洗去伦敦闯荡,终于拥有了一小批粉丝的时候……U2 已经在和The Who、Queen、Sting、David Bowie 一起演出。他们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巨星,自己却仍在底层挣扎。自尊心让Neil 背着Ivan 和乐队成员拒绝了U2 一起演出的好意,却让自己的本身已经窘迫的环境愈加悲戚。U2 愈升愈高,留给Neil 的阴影也变得无限巨大。Neil 的自尊毁掉了乐队的前程,也让他的生活崩塌。最终,愤怒的Neil 将一切的原因归于Bono,而杀死Bono,是不是可以结束这一切?

心理学上,Neil 自大狂和偏执,导致了他强烈了外归因倾向。一切的失败和不如意,都是U2 和Bono 的成功导致的。成为摇滚巨星的U2 是Neil 的心结,是夺走他声明和成功的元凶。他乐于贬低U2 的创作获得低劣的满足感,却从未想过自己的音乐做得如何。U2 一步一个脚印地、如同传奇一样地走远,自己写的歌却烂得只能在Strip Bar 里面上演(片中早期Neil 和Ivan 的乐队烂的要死,后期更名Shook Up 后则好了很多)。相比之下,弟弟Ivan 更像个纯粹的音乐人。这或许也是为什么Bono 开始时会邀请他加入U2 的原因。Ivan 专注创作,善良单纯,一直跟着哥哥混迹。当他发现哥哥欺骗自己的时候,虽然也有过愤怒,但终归原谅了他。就像Ivan 和Bono 的谈话中说的,Ivan 自己并不后悔没有加入U2。因为Ivan 清楚,命运和生活只属于自己。而作为自己,永远没必要一定成为谁的翻版。

如同最后Ivan 向Neil 喊叫的那样。在Bono 的见面会场地的卫生间里,Neil 听着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大吼,这个装B犯,他还好意思唱他还没找到想要的东西!而Ivan 则反驳,你根本不知道Bono 想要什么。他只是拥有了你想要的东西而已。

我对U2 并不了解,只能说听过他们大多数专辑。但他们的歌曲里面,呼吁反战、平等、消除歧视、自由、博爱等等普世价值的内容随处可见。相比之下,Bono 想要获取的,的确不仅仅是声明和地位而已。

相比片中已经出版The Joshua Tree 的U2,两兄弟的Shook Up 只能是小打小闹。而片子开头,U2 在第一次巡演归来的车上郑重其事地改了乐队名字并起了艺名,开始了脚踏实地的创作和奋斗。那时,Neil 还在仗着自己更好的外形和更潮的装扮嘲笑他们。这里面讲的,其实还是那个颇为简单的道理:偏执和抱怨并不能带来成功,还会吓跑偶尔才会垂青你的幸运。更通俗并让人恶心的说法就是,成功是百分之多少的努力和百分之多少的天才……这个百分数每次老师说的都不大一样。

射杀Bono ,总让人想起另一位被歌迷射杀的巨星John Lennon(这个事件在电影中也出现了)。相比之下,Lennon 的死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而Neil 的暗杀计划则完全是一系列意外导致的。本片有个煞有介事的沉重开头,却通篇都在不动声色地搞笑。英国式的黑色幽默遍布其间。但调笑之余,也在一点点浸染出Neil 和Ivan 兄弟命运的苦涩。本片大可放给那些和弦都记不住,天天嚷嚷组乐队的小青年儿们学习下。敬告各位,摇滚有风险,入圈需谨慎。

个人认为最经典的对白——制作人听完Demo,字字珠玑状地说:流行音乐,主要表达的主题是,幻想和辣妹上床,和辣妹上床,以及回忆和辣妹上床。你们的歌嘛,听起来像是……强奸。Neil:某种程度上说,是的。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们想表达的是性焦虑的主题。

笑喷了我。

片中最后U2 见面会时放的歌,即U2 最优秀专辑The Joshua Tree 里面著名的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我并不能说非常喜欢U2 这个乐队,但这首歌却是我最爱的歌曲之一。个人认为,它的存在可以让很多The Beatles 的名曲失色。

U2 The Joshua Tree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have climbed highest mountains
I have run through the fields
Only to be with you
Only to be with you

I have run
I have crawled
I have scaled these city walls
These city walls
Only to be with you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have kissed honey lips
Felt the healing in her fingertips
It burned like a fire
This burning desire

I have spoke with the tongue of angels
I have held the hand of a devil
It was warm in the night
I was cold as a stone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believe in the Kingdom Come
Then all the colors will bleed into one
Bleed into one
But yes I'm still running

You broke the bonds
And you loosed the chains
Carried the cross
Of my shame
Oh my shame
You know I believe it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PS:Bono 的演员Martin McCann 还是颇有几分像Bono 本人的。尤其是他戴上眼镜后,下巴的形状和嘴角的弧线真是像极了。可是眼睛两个人有不小的分别。Bono 本人的眼睛要小得多。另外就像豆瓣上朋友说的那样,我也不信Bono 本人有电影里这么好人。

PS2:影片结尾处有一些录像资料,是真实的两兄弟和乐队的一些现场录像和海报什么的。至于他们到底烂不烂,可以自己参考一下。

PS3:我在一个很烂的乐队里打过鼓,在学吉他失败后自己买了一把贝斯弹得还凑合,但至今没和乐队合练过。至于吉他,我还是按不住和弦。


谨以此文纪念Pete Postlethwaite。这位老戏骨于2011年1月3日因癌症在英格兰去世。Killing Bono 可能是他带病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在片中,Pete 饰演了白痴两兄弟在伦敦的房东Karl,一个可爱的老Gay。感谢这位老人在生命最后的表演里,带给了这个世界多一点的欢乐。

 3 ) 可惜了伊万

尼尔其实是个自私鬼,自命不凡的家伙,是他拖累了自己的亲兄弟,亲手毁了本来可以成为最出名的摇滚乐手的伊万的一生。
反倒是波诺大度,始终想给这个小乐队带来光明,始终想拉一把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可傻逼尼尔一意孤行,宁可穷困老倒也不要U2的资助,这是傻人,疯子,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现实不说而且损人不利己。有多少人想和U2合作呢,尼尔之所以拒绝还不是因为他妒忌U2。
最可怜的是伊万,他人生的毁灭完全是摊上了这么一个傻逼大哥。
尼尔在乐队的时候把乐队搞的乱七八糟,相反伊万更像是个乐队领袖,可惜他也是个傻娃子,缺少霸气,什么事情他哥哥哄哄他就完。
可怜乐队里如果出只臭虫那么就会一锅臭,哎~
我明白尼尔的心情,也同情他做出了这么多的自我折磨,差点把自己害死,差点害死自己亲弟弟,到头来害死葬送了哥俩儿的前途不说,他就是嫉妒童年伙伴为什么可以让2亿人沸腾而他就不能。有些事情是不能比的,哎~男主角演的太到位了,最后想要去刺杀波诺,他完全是个LOSER一个懦夫,只有那些没出息的羡慕又见不得别人有所成就却不能实现自我的人,他们唯一能实现牛逼,实现自我的方式可能就是把人家给杀了,以此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名的梦想。电影也是在嘲讽这一类的庸才吧。
尼尔,他爱的是出风头,是面子,是荣誉,是名声而不是纯粹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能成为波诺。
我们真的不能同情这样的人,而是应该极力鄙视像尼尔这样的人。
人有多大能力有多大本事就应该做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而不整天异想天开,胡乱做白日梦,甚至是牵连到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
尼尔像痴人说梦一样,可笑又可悲。其实他倒不是没有才华,他是写评论的好手,他并不说生来的摇滚明星,他只是摆错了位置,还好最终他甘于平凡,认命写文章了。只是我还是很难过,他曾经拖累弟弟过那么没见阳光的苦日子,哎~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面的黑帮大佬是个重情义的人,尼尔害他背债,最后被杀,可是他还是放走了他,好人呐~

 4 ) 从明星的幻想中解脱——《killing bono》给人的启示

    
    尼尔:“你不觉得他们是在装蒜吗?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可他们居然还在唱:我还没有找到我寻找的!”
    伊万:“他们只是得到了你想得到的!”
   (电影中麦克考米兄弟的对话)
    
  《killing bono》讲述的是一个和著名摇滚乐队U2有关、但直接关联不大的故事。因为U2是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一支乐队,所以对一个以“杀死主唱”命名的电影,也稍带发生了些兴趣。我还记得,这似乎是好友第一时间向我推荐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U2乐队高中时期同窗的故事。neil(尼尔·麦克考米)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bono的同学,有个叫evan(伊万)亲弟弟。尼尔喜欢音乐并坚信自己注定会成为一名摇滚巨星,他下定决心和自己的弟弟伊凡一起做专辑、开露天演唱会、成名成家。为了和bono一争高下,他赌气的拒绝了bono邀请自己亲弟弟加入U2(那时还叫hype)的建议。  
    关于U2,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则命途多舛、屡遭不顺。尼尔有自身的问题,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得意忘形等,这都是导致他不能成事的原因。他和bono较劲一二十年,最终浪荡落魄。他甚至产生了杀掉bono的想法……
  整部电影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前文麦克考米兄弟的对话。Bono的功成名就与neil的狼狈不堪的真正原因似乎在这一瞬间被揭示出来。事情总是这样,当你费尽心机去追求的热名滚财的时候,可能总是得不到,但有的人只是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这些东西反而不求自来。对于太多想要成为摇滚明星、流行歌星之类的年轻人来说,这部电影或许有着深刻的启示。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从来不是事实,这只是某些人为了刺激普通人名利欲望、并以操纵欲望达到其目的诡计。
  对那些总是迷恋明星却看不起未成名人物的俗众来说也同样有意义。这部电影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每个有成名才气的人都能成为明星,反过来说,不出名的人物也可能拥有名人的才气。更极端的说,最高境界的人通常都不是那些最出名的人。不要让肤浅的歧见障碍了自己的判断力。
  喜欢名人,想看明星,可能是多少年来中外人士共同的爱好。但在这个时代,保留这个爱好无可厚非,但不要感情冲动,切记捂紧自己的钱包。
  看完电影,顺带浏览了这部电影的介绍,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这部片子竟然是喜剧!回想我看完整部电影之后都没有过任何一丝的笑,可怜英国人的幽默感真是让人汗颜。

 5 ) 这才是青春电影呀

就是两个腐国屌丝青年的故事。好莱坞喜欢给屌丝安排一个逆袭的结局,主题是升华了但是看多了都是套路。倒是英国人少点套路多了点真诚,这两小哥最后还是没变成高富帅,平凡的少年就是这样,有梦(妄)想有辛酸会犯傻逼偶尔也有幸福。本·巴恩斯那张好看的脸演起屌丝来有种反差萌,贱卷在里面也很可爱的。

 6 ) 要颜有颜,要嗓有嗓,就差临门一脚

Neil是卢瑟吗?不见得吧。虽然追梦的路上自尊心好胜心还有不知道什么奇怪的心思(比如睡老板的老婆)搞砸声名大噪的机会,但是他的才华妥妥是有的,就像Bono邀请他助演时也说到【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他为了组乐队费尽心思搞来赞助,运气也不算不好,但是总差个临门一脚。也许成名并不适合他的性格,可能好好当一名摇滚杂志记者,写写报道,录录Demo,带老婆去看弟弟摇滚巡演,也算蛮惬意的。。话说回来,BB的颜和声线不搭啊,但是电影里好几场现场看着有点燃啊,好棒!卷毛的烟熏妆妖的可以啊。英式幽默挺不错的。

 短评

尼尔其实是个自私鬼,自命不凡的家伙,是他拖累了自己的亲兄弟,亲手毁了本来可以成为最出名的摇滚乐手的伊万的一生。反倒是波诺大度,一直想给这个小乐队光芒,可傻逼尼尔一意孤行,宁可穷困老倒也不要U2的资助,这是傻人,疯子,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现实不说而且损人不利己。最可怜的是伊万,他人

8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力荐

世事无常,浮华散尽,方见本色

12分钟前
  • J.Wen
  • 还行

额。我觉得挺没劲儿的。。= =!

16分钟前
  • ray
  • 还行

音乐传记类的电影不管怎么拍现在都难见突破,不过本片却另辟蹊径将着力点放在了摇滚明星的平行世界与影子人物身上,虽然明线清晰,也暗含着对U2成长史的刻画描写,从中展示出同根同源同起点却不同路径的成长轨迹,而对于大多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主人公的生活更加真实可信,并非谁都能成为摇滚明星

19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Neil实在是典型的Loser,脑子里装的一半是梦想一半是屎,演员选的挺好的因为Ben Barnes的外形就不像个摇滚巨星的料。当U2在开新闻发布会而Neil只有站在门外远远观望昔日旧友的时候才领悟这TMD就是人生的差距啊!自古弟弟皆兄控,Robert Sheehan的眼睛美的不像话。

23分钟前
  • A L E X
  • 推荐

人的命天注定,不知道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反正就是你不该红,而且还是这个2B男自己嘬的,本来那么多次机会,都让那SB自尊心和骄傲给蒙蔽,不过那时的装扮好华丽,我很喜欢!

28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性格定命运

33分钟前
  • 土伯公
  • 力荐

kill bono

35分钟前
  • 六比特
  • 推荐

一会儿好看一会儿失望的,波诺给他打那个电话之后变得有点意思。一个失败者的陈述,挺好的视角,可惜的是这个失败者最后那一点让人觉得可爱。演波诺那个演员有点太不像了吧。

40分钟前
  • 邓若虚
  • 推荐

相对有趣的故事,似乎是人为的失败,却是性格和命运的怪胎

44分钟前
  • Carf
  • 推荐

Of course!Bono is gonna love this movie,cuz he is a dick!......I never shagged any band guy.That is fucking embarrassing............

47分钟前
  • Sally?imdb9?9
  • 推荐

——制作人听完Demo,字字珠玑状地说:流行音乐,主要表达的主题是,幻想和辣妹上床,和辣妹上床,以及回忆和辣妹上床。你们的歌嘛,听起来像是……强奸。Neil:某种程度上说,是的。

50分钟前
  • yuci2
  • 还行

if you stay here you spent the rest of your life wondering "what if", and you'll be a ninty-nine precenter.Neil这句话说的没错。

54分钟前
  • 歪灶猫
  • 推荐

猪脚还真是个可怜的jerk

58分钟前
  • Amigo
  • 推荐

everyone wants to be a rock star

60分钟前
  • Boris
  • 还行

用不错的视角展现笑中的酸涩,正统英国喜剧片。

1小时前
  • 空羽
  • 推荐

感动死人了啊T-T不放你走因为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做最喜欢的事情T-T

1小时前
  • 十九。
  • 推荐

没有同感,摇滚不是我本命

1小时前
  • yolanta
  • 还行

一个叫fuck up的乐队

1小时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浮名散尽之时,方显人之本色。真是一团糟啊,但是可喜可贺。

1小时前
  • vii07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