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悍记1967

HD

主演:伊丽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顿,西里尔·库萨克,迈克尔·霍尔德恩,弗农·多布切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驯悍记1967 剧照 NO.1驯悍记1967 剧照 NO.2驯悍记1967 剧照 NO.3驯悍记1967 剧照 NO.4驯悍记1967 剧照 NO.5驯悍记1967 剧照 NO.6驯悍记1967 剧照 NO.13驯悍记1967 剧照 NO.14驯悍记1967 剧照 NO.15驯悍记1967 剧照 NO.16驯悍记1967 剧照 NO.17驯悍记1967 剧照 NO.18驯悍记1967 剧照 NO.19驯悍记196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驯悍记196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主角悍女Katarina出名泼辣,生男勿近,而她的妹妹Bianca却是一位温柔娴婌的万人迷。做父亲的惨成祸心,或许受不了大女儿Katarina的气焰凌迟,他居然徇私剥夺妹妹谈恋爱的自由,直至姐姐嫁得出为止。那些倾慕妹妹的众生皆因此头疼,苦思后度出一计,就是找一隻替死鬼娶姐姐。Katarina性格暴躁、脾气倔强,找不到任何一个敢娶她的男人,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她嫁给了高大结实的大胡子男人Petruchio。Petruchio一心要把Katarina训练成百依百顺的好妻子,所以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后终于驯服了Katarina的一身傲骨。  Franco Zeffirelli's adaptation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play about love and marriage. Shy Bianca and mean-spirited Katarina, are two daughters of the rich merchant, Baptista. Though Bianca is being courted by a number of young men, Baptista announces that she may not marry until Katarina is wed. None of the men in town are willing to marry Katarina, so Bianca remains unwed, until a scoundrel called Petruchio appears.光辉岁月2000小戏骨:三笑寻亲记血湖誓言(2018)墨西哥之疯狂摔角狂人梦寐以球西游记:女儿国好人李司法有爱的日子红月之夜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第一季暗警敢死七镖客大地皮囊第三季情谊之声男孩们的冒险书死人岛2009脂粉奇兵天空市凶案 第一季ATARU 电影版r4之谜童年的脚印公平的爱杀手·婚礼之路下辈子我再好好过 第一季最熟悉的陌生人2012礼尚往来对我而言危险的他被勇者队伍开除的驯兽师,邂逅最强种猫耳少女战略突击手(国语版)墨路烈火男儿之队长的故事动物园的两人樱桃魔法冬去冬又来东周列国·春秋篇玩命直播(国语版)微笑江湖编舟记青春珊瑚岛

 长篇影评

 1 ) “你是如此温柔贤德”

(一)
最初知道《驯悍记》,是浏览这本杂志——美丽的芭蕾。第34页有一篇文章叫“玛茜亚海蒂:《驯悍记》为我打开一扇窗”。
http://www.chncpa.org/n16/n1040789/3073305.html (杂志可下载)
才孤陋寡闻地知道,原来莎士比亚也写“滑稽”的东西,而从来高雅的芭蕾舞,也可以跳出“滑稽”。
顿时觉得有意思。看下去,才了解原来是一个在乡里号称“泼妇”的女子如何被丈夫驯服了的故事。
这故事可不好玩。“泼妇”?“驯服”?女性看见这个多数心里会有异样的感觉吧?
然而玛茜亚的叙述有那么一段,却猛然触到我心里,吸引我看下去:
“一个星期天,约翰和我在一起排练,我非常绝望,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表现凯瑟琳娜的性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释放我心里的不满和怒气,开始顿足、乱跳、狂怒。这时约翰却对我说‘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凯瑟琳娜’。”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掌握了凯瑟琳娜这个角色的精髓:凯瑟琳娜其实是一个内心充满了怒气的女人。凯瑟琳娜内心对生活、对父亲、对整个世界有太多的怒气。”
我的心,一下子因为玛茜亚这番话而柔软。也许不用更多语言,我就能相信,她肯定能塑造一个真诚可信的凯瑟琳娜。这是我们对一个人的真诚理解。
她是一个打开了窗子的舞者。


(二)
谁没有做过“泼妇”?
作为女性,我们都对这个词望而却步吧?我想这个词肯定是男人发明出来的。真不知道如法炮制一个男性性别的,会是什么。:P
它给一类女性戴上一顶帽子,一顶不可救药的帽子,却忽视了:她们本来也是受害者。
发脾气从来都不是无缘由的,从男到女,谁都一样。
我们谁不曾是怒气的受害者?问问你心里,是不是曾经或正有一股怒气?
就是这股怒气,时不时地毁坏着我们的生活。而这股怒气,常常是来源于小时候的。
我没有看莎翁的原著,不知道原著里是不是有更相信的描述。从这电影里,略微能知道一二凯瑟琳娜那么大怒火的原因。
“看吧,你只心疼她,从不心疼我!”
凯瑟琳娜有个妹妹比恩卡,又漂亮,又温柔,嘴又甜,不只现在被众多年轻人追求着,想必从小也比凯瑟琳娜更得父母欢心。虽然父母爱每一个孩子,但一碗水还是端不平的。乖孩子会得到更多爱,坏孩子则不会。凯瑟琳娜就是在这样一种怒气和对爱的妒忌里长大的,形成这样一种循环再也跳不出来。其实可以想象,当她一个人的时候,必定非常自怜,怜惜自己无人疼爱,人人都把自己看成一个坏小孩。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就更不能示弱给别人看!
在父亲责怪她的脾气和打妹妹之后,凯瑟琳娜上面的一句话泄露了她怒气的根源。(不过,泰勒的戏是不是有点过了?看她打妹妹那场戏可真不能接受啊……)

(三)
对于这样一个从小缺爱的小孩子,皮特鲁丘是怎样“驯服”的呢?
当然得有点智慧,嘿嘿。
一开始,我们就充分看到了皮特鲁丘的智慧:
“要是她开口骂人,我就说,她唱得歌儿像夜莺一样曼妙。”
“要是她向我皱眉,我就说,她看上去像沐浴着朝霞的玫瑰一样清丽。”
“要是她默不作声,我就会恭维她的能言善辩。”
“要是她叫我滚蛋,我就向她道谢,就好像她留我多住一个星期一样。”
“要是她不愿意嫁给我,我就会问问她,什么时候结婚。”
要不是为了两万克朗的嫁妆,这位皮特鲁丘先生还真是让人感动。这是一位多么有爱心的人啊!他用他的耐心赞美,想要化解凯瑟琳娜的心。他陪着凯瑟琳娜“打”了一场,即使挨打也绝不改口,“人们都说你脾气暴躁,其实他们都错了,你像绵羊一样温顺,像鸽子一样动人”。其实我们看到凯德最后怒气冲冲的坐在墙角里哭了,是终于把怒气发完了,也是终于有个人理解她,也是终于她的委屈和“不白”有地方可以发泄了。她虽然表面上仍不改暴躁,但心里却是已经开始软化的。她“答应”了求婚。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皮特鲁丘就要训练凯瑟琳娜的耐心。婚礼上故意穿上破破烂烂地衣服,行为张狂;新婚第一天就把她从父母家带走,冒着大雨赶回自己家;到了家还不让她吃饭,借故训斥仆人烤糊了鸡陪她饿了一夜肚子;只有一点我不明白,新婚之夜凯瑟琳娜拒绝和皮特鲁丘“亲热”,还狠狠拍了他一“锅底”,他推倒了床,责怪仆人,为什么悄悄地说了句“这就是用疼爱驯服妻子的方法”?

在皮特鲁丘家第一个夜晚凯瑟琳娜哭了,也许有点想家,但当她看看四周的环境和一天发生的事她又笑了。她在想什么呢?终于有一个和她“一样”暴躁的丈夫她不在是孤独世界里的一个人了?还是在这样一个全新环境下她可以改头换面重新开始了?

凯德开始学习做一个与人为善的女主人了,可是她还是对皮特鲁丘充满了怒气,不理他。皮特鲁丘一日说要和凯德回去参加她妹妹的婚礼,叫来裁缝为她缝制新衣。可是缝好以后,却借口衣服不好看把它们全部撕碎,一边撕嘴里还一边骂着以前凯德骂仆人,家里人和妹妹的话。凯德终于明白自己以前的暴怒是多么伤害人。

凯德开始学着驯服。第一次是回家前,皮特鲁丘夜里要出发,好处是凯瑟琳娜可以穿上金线的衣服和帽子,但她必须承认“现在是七点”,否则就不去了。凯德为了漂漂亮亮回家,只好承认“现在是七点”。紧接着在路上皮特鲁丘遇见一位老翁,要凯德和这位“姑娘”拥抱问好,凯德就对“姑娘”拥抱问好。皮特鲁丘转脸就说这明明是为老翁,凯德就也改口说是老翁。
这种“训练方法”是有点可笑。可是我相信凯德说“现在是七点”的时候多少感觉到了:这位是你的丈夫,你也要包容他。

在进父亲家门前,皮特鲁丘要求凯德给他一个吻,可是凯德还没学会真心表达爱,于是给了他一个假吻。

宴席间,凯瑟琳娜华服美酒,却感觉到了丈夫的落寞和寡欢。她的心有一丝隐隐的动摇。

我承认,我承认,我必须承认,莎士比亚在结尾设了一段让女士们极其掉鸡皮疙瘩的台词。太过了!真的……很夸张。但是,但是该怎么看呢?嗯……我们就暂且把它看做凯瑟琳娜终于放下心中所有怒气,开始真心的感恩、感谢、并爱其他人的标志吧。

(四)
你心中是否有怒气?
尽管泰勒太胖,波顿太壮,化妆又显得太脏,你还是需要看一看The Taming of the Shrew,也许你看书,也许看芭蕾舞剧。
它告诉我们:你心中是否有怒气?它们是否阻碍了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别人?如果有,尽早祛除它吧。
不管你是遇到了个好心肠又懂爱的皮特鲁丘,还是别的什么方法,祛除了它,你的生活会更美的。

 2 ) 时代下的神经症人格

两个心怀希望的镜头:

1.从门框上面的彩色玻璃上得知了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2.婚礼当天从台阶上走下来看到了鲜花,开心的拿了起来。

同时第二个尽头紧接着是众人的调笑,让凯特丽娜又露出了凶悍的样子以吓退众人。这才是她保护自己的面具。回到电影一开头,她摔东西打人,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的精神状况,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

后来嫁到了流氓彼特鲁乔家,两个神经症人格开始“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略显弱势的人必然受到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他的丈夫带给他的,也是她被迫把自己的暴力侵向指向了自己。

镜头下再次出现的温顺的凯特丽娜已经死了。

这是时代下神经症人格的悲剧,也是男权主义时代下的悲剧。

 3 ) 女人喜欢驯悍记

       我是女性,看驯悍记,先看得哑然失笑,后抚掌大笑。
    首先称赞泰勒,虽然她对莎剧台词的处理还是略显过礼,失之自然,但是就像伍迪艾伦说的,女演员只能是天生的。她的第一个镜头,对眼睛的特写,就显示出她对复杂的人类情感的表达能力。她有着火一样的人类欲望,对复杂人性的理解,和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能力。当她咆哮,如刮铁锅,我捂住耳朵。当她垂泪,我思之不受父亲宠爱,不懂不愿讨男人喜欢,满腔怒火无处可泄,也替她垂泪。当她吻她的天敌般的妹妹,我知道她心中有友爱。当她亲吻丈夫的鼻尖,我知她那一分娇俏。
    泰勒,让其他的女演员显得单薄弱小。那些仿佛从来没有过性欲般的女演员们啊。
    终于要说剧情。其实就是小女孩逐渐懂事的过程。之前已经说了,她的“悍”,来自于没有父母的爱,而父亲还明显地爱妹妹。有些东西,人天生就是必须要有的,没有了就要发疯。而所谓“驯悍”,在现在的时代,当然显得荒诞。但是在当时的时代,女性不事产出,贵妇人也不需亲自抚养小孩,地位确实是没有的。从两句台词来看:
    “丈夫为你遮风避雨,辛苦劳作,而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你的爱。”这句台词说出了女主角的转变动机。她曾经是在家里不受宠爱的女儿,满心愤怒,觉得谁都欠了她一般。但是淋了一场风雨,挨了一顿饿之后,才发现自己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是可以随时被夺走的。换言之,她发现了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丈夫不是爸爸不是上帝,他的付出不是理所应当的。接下来的一幕,女主角开始做家务,把脏乱的城堡打理得焕然一新,也在家庭生活中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和责任,得到了丈夫的尊敬。两个人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丈夫挣钱,太太打理家务,夫妻感情的破冰自此有了温度。
    还有一句,“你的攻击,对丈夫而言只好像稻草。”她发现自己的脾气,丈夫可以只当成小孩子在胡闹。发脾气也没有意义,起不到解决矛盾的作用。
    女主角面对丈夫的追求,泰勒先是气的跳脚,独自躲起来时又露出了一点点笑意。她感觉到了一点点爱,以后还可能是更多的爱。。。可以成长,不再愤怒。
    驯悍记不用被拔高到男女平等,男性破坏女性人格完整的程度,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个例。从一个推不出无穷大,这是数学上大家都知道的。女主角曾经的暴躁是由于家庭阴影造成的内心空洞,之后被爱,开始回复理智。从开始的不懂事,得到教训,到后来成长了。谈不上什么独立人格被磨灭。一位妻子的体谅和服从,也推不出所有那个年代的妻子都义务性地活该体谅和服从。
    丈夫如果以为自己挣了钱,就忽视了妻子照顾家庭,养育儿女的辛劳,自然会被甩或者被毒死。妻子拿丈夫当爸爸,白吃白喝发泄情绪,也自然会被愤怒的丈夫恶整。这是人之常情。
    现在的社会,女性地位提高了。女性也要不顾风雨地出去挣食,夫妻之间开始彼此体谅。我有点想起小女孩觉得爸爸不懂温柔,只顾工作,等大了就开始懂得爸爸真TMD的不容易啊。

 4 ) 这一吻足以倾城

不得不说,67版《驯悍记》的最后一幕泰勒跪地抬头,仰视着伯顿,并且期待而恭顺地伸出手来时,伯顿那眼神里的感动和爱情犹如春潮漫上海岸一般,铺天盖地,汹涌而来。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爱,才会有如此打动人心的效果。 接下来,他微笑着向泰勒缓缓走来,弯腰拉住泰勒的手,和泰勒拥吻的那一刻,我顿时觉得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们这一双人,这一刻我多么地希望他们能够一生一世啊! 要是时光永远凝固在这一瞬就好了。不会有风光过后的哀愁,不会有狂爱过后的狂悲,不会有生离,不会有死别,不会有无法同穴的永久遗憾。 伯顿在刚刚爱上她的时候曾经这样写过:“她的乳房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情景,在他们枯萎之前,它们就会使帝国倾塌。的确,她的身体就是结构学的奇迹,一个天才工程师的杰作。” 这样的女人,还有什么是她征服不了的呢? “如果你没有遇到过她或者认识她,你的生命里就缺少了很多东西。” 坠入爱河的伯顿在她的一张照片后如是写道。

 5 ) 台词精妙

不小心在cctv6看到了片子的某一部分,原以为是部恶俗的影片,没想到一上来男主角那段排比式独白便深深的吸引了我,后来剧情的发展无处部充斥着笑料...


有空看一次完整的

 6 ) 独立的女人才有资格成为“悍妇”

一个名叫凯瑟琳的富家女,因为脾气太暴躁以致没有人愿意娶她,还有男人放言,给他一座金山做嫁妆都不会和她结婚。 凯瑟琳确实像一头小狮子,她会威吓妹妹比恩卡的求婚者,对父亲反唇相讥,还会用琴打家庭教师。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吃得消? 可谁想到突然有一天,一个高大结实的男人来到她家里,第一次见面就用她从未受过的赞美向她求婚: “我因为到处听人称赞你的温柔贤德,传扬你的美貌娇姿,虽然他们嘴里说的, 还抵不过你真实的好处的一半,可是我的心却被打动了。所以特地前来向你求婚,请你答应嫁给我做妻子。” 凯瑟琳自然冷眼相对,可惜这个男人永远一副笑嘻嘻的面孔。世事难料,后来凯瑟琳不情愿地成为了男人的妻子。 很多人都在嘲笑男人娶了个悍妇,可是在一次宴会上,男人们互相打赌,说各自去叫自己的妻子出来,谁的妻子出来得快谁就赢。 结果,只有凯瑟琳愿意听候丈夫差遣。此时的凯瑟琳,性情发生了巨大转变,只见她对丈夫尽显恭敬,全无之前的乖张泼辣,她甚至做起那些不听丈夫话的女人的劝说者:“一个女人对待丈夫,应当像臣子对待君王一样衷心恭顺, 应当长跪乞和, 应当尽心竭力地服侍、敬爱、顺和。” 那么,男人究竟是怎么把凯瑟琳从一个以我为天的彪悍女人变成一个以夫为天的贤妻妻的? 答案是,以暴制暴。 但不是行为上的拳打脚踢,而是心理上的征服。 具体可表现为,凯瑟琳饥肠辘辘准备吃饭时,男人将仆人端来的好汤好菜全部打翻,说是烧糊了不能吃了;好好的枕头和被子,又给他扔在地上,说是太脏了不能盖了;满心欢喜想试穿裙子,却被他撕个稀巴烂,说是淑女才配穿好看的衣服…… 面对比自己还凶,还主宰了她的起居饮食的丈夫,凯瑟琳再也凶不起来了。 当丈夫指着太阳当月亮,对着老叟叫姑娘时,凯瑟琳附和道:“您高兴说它是月亮, 它就是月亮; 您高兴说它是太阳, 它就是太阳。” 这就是莎士比亚《驯悍记》的故事。一个男人驯服悍妇的故事。 男人是爱凯瑟琳的吗?不是,只不过是娶她可以有丰厚的嫁妆。 凯瑟琳真的被驯服了吗?是的,至少表面上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因为爱。她只是需要依赖男人而生存才做出改变。 这剧是莎翁于16世纪创作,而彼时的英国,女性地位极低,女人成婚后则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属于男人的财产。所以凯瑟琳的叛逆才显得珍贵,被驯服才让人心疼。 如今是2020年了,女性地位被拔高了许多,但却还是有很多女人把婚姻当交易,交易品是房子和车。 女人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与其在婚姻里成为附属品,不如大胆活出自己,成为真正的“悍妇”。

 短评

玉婆并非我所认同的美女,但是者出驯悍记还是值得一看

8分钟前
  • bling-bling
  • 还行

闹哄哄的电影,没看出喜剧在哪里,难道神经病一样地叫闹摔砸就是笑点?道化服确实精美,主题在9102年看来却是不合时宜,台词不用说女人了,作为男人听着也觉得挺尬的。。。

12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PUA治躁法|||星给伊丽莎白泰勒和服化道,太美了。意大利小镇一帧帧像画。

17分钟前
  • reneryu
  • 推荐

复刻名画的服装和场景实在是给电影加了太多太多分,美轮美奂而且很带感。这版改编删去了姐妹婚后对比那精彩一幕,弱化了Petruchio的控制折磨手段,还用细节暗示"身为悍妇的女人也是爱小孩的"“两人是有爱的”这种俗套观念,仿佛在对观众进行说教。这其实是个挺可怕的故事,却用喜剧的模式来掩盖了婚姻中的精神控制、结婚即财产重置的核心主题。期待未来有大艺术家能挖掘出这个故事恐怖的那一面(有生之年能看到一版穿着这样美丽且历史感浓郁的戏服的心理恐怖类型改编版吗)。

19分钟前
  • 一颗大豆
  • 还行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很喜欢莎翁此剧,因为它用夸张到近乎荒诞的方式把男权社会对女性人格的摧残展现得淋漓尽致

23分钟前
  • 🌿●🌿
  • 力荐

不喜欢剧情。。。

24分钟前
  • Véra知彼不知己
  • 还行

喜剧效果不错,但是最后Liz说的那些话怎么感觉味道不太对。。。

28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还行

皮特路桥前后无反差,副线无,另外他们两离婚是因为演技差太多

32分钟前
  • crazychopin
  • 还行

Petrucio 让人恼火。

35分钟前
  • Vanessa
  • 还行

为了理查·伯顿和伊莉莎白·泰勒~

39分钟前
  • shù
  • 推荐

莎士比亚,庸俗和高雅完美的融合

41分钟前
  • 上林苑
  • 还行

想知道莎翁原作里结局是怎样的,如果也像这部电影一样把对方捧得高高的然后(趁乱)走掉的话,那还真是棒棒的。ps.不是接近捧杀那种报复的快感,而是她清楚地道明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接近病态的要求但是并不认同,捧而不杀(或者说没在众人面前杀),即她到最后也并没有被“驯服”。

42分钟前
  • 小蚁
  • 推荐

5星:莎士比亚的看过就不会忘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

46分钟前
  • 香香
  • 力荐

2008/11/3下午CCTV-6。“难道我的舌头长在你的尾巴上吗?”

50分钟前
  • 鸟甲
  • 推荐

好莱坞累积下来的电影技法,得以实现这集大成式的戏剧剧本→电影银幕改编典范。大特写、远景、画外音加持凯瑟琳人物“先声”,前半段大量情感反应镜头补足了人物心理曲线,依据电影空间情境调换、删减台词……因此“婚后”半段的照搬与保守格外让人失望,银幕空间的扁平化退让是一个方面,爱情产生后就不再继续丰富人物心理动因,最终暴露出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则是另一方面。

53分钟前
  • 两头烧蜡烛🌕
  • 还行

这版更甚,太难以接受的男权了

56分钟前
  • HandlerOne
  • 还行

啊 这哪里男权了,明明是女权的崛起,kat就没被驯服过,她甚至还civilized野蛮的彼得鲁乔

60分钟前
  • 左肩肩
  • 力荐

从技术层面上讲它不差, 但传达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其他大男子主义实在是看得我难受。如果是莎士比亚本身的问题,为什么不改一下来顺应时代(都60s末了). PS 看到我的男性友邻都说这片三观有问题我很欣慰:)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根据莎士比亚著名喜剧驯悍记改编的电影大概有七八个版本,而本片因为泰勒和伯顿的合作无疑是最有名的版本。故事由于过度的渲染男权主义,难免会引人诟病,但抛出这个因素外,影片还是挺有趣的,尤其两人争执打架的对手戏很是精彩~

1小时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中文翻译。。。

1小时前
  • 粉红色大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