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性学教授

HD

主演:连姆·尼森,劳拉·琳妮,克里斯·奥唐纳,彼得·萨斯加德,蒂莫西·赫顿,约翰·利思戈,蒂姆·克里,奥利弗·普莱特,迪伦·贝克,朱丽安妮·尼科尔森,威廉姆·赛德勒,约翰·麦克马丁,维罗尼卡·卡维特,凯思琳·查尔方特,海瑟·戈尔登赫什,达格玛拉·多敏齐克,哈利·克罗斯,苏珊·布洛马特,本杰明·沃克,马修·法黑,威尔·丹顿,约翰·卡拉辛斯基,阿尔登·马林,Romulus,Linney,凯瑟琳·霍顿,大卫·哈伯,卢克·马可法莱恩,贾拉斯·康罗伊,比尔·布尔,Michelle,Federer,Don,Sparks,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2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3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4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5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6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3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4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5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6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7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8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9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伟大的金赛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开始正式接触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学书籍,我知道了李银河老师,并开始读她于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社会学性学相关的十本书,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重新开始看待与性相关的一切,在她的多本书里都提到了金赛教授,其中有一本是专门解读金赛性学的,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今天看了金赛教授的自传电影,老泪纵横,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在电影所在的年代性是不道德的,是恶的化身,是一切疾病的源头。曾经女性是不允许有性高潮的,她们甚至为此要残忍切除自己的阴蒂。当时人们是不允许自慰的,当他们自慰的时候要承担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中有人为了抑制自己自慰的冲动,用极端的方式虐待自己的生殖器。当时同性性取向是一种病,他们中有人为此需要去做大脑叶片切除手术,来阻止他们对同性产生的欲望。

你知道最可悲的是什么吗?是他们都是自愿的,心甘情愿的用伤害来换取心中的伪道德。

金赛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他拆穿了虚伪道德的面具,他提出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新的可能,更加解放了人的天性。

今天的中国和当时西方世界有其相似的一面,好像我们今天对性更加宽容了,实则是一种虚伪的,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形式。我们对性的压抑虽然更加温和,但正是这种温和和全社会的沉默导致像西方一样的性解放难以发生,中国人对性的偏见更加根生蒂固,需要更加漫长去突破,去变革。

当金赛因为性学研究成名时,他收到来自各地读者的信,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我正常吗?有人和我一样吗?

性学研究的突破和推广,告诉当初自我怀疑的大多数,是的,你们是正常的!掷地有声。

 2 ) 一切的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

1 起初我不喜欢周杰伦的歌曲甚至不喜欢这个人,即使我压根儿就没好好地完整地听过几首他的歌,我认为他的人和歌得瑟比较脑残;到后来我睡觉前在耳机里面听东风破菊花台再到后来的青花瓷,听到方文山的词和他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旋律,喔,原来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好作品了。

2 我不喜欢那个到处做电视节目的余秋雨,我看过几本他的书,我觉得他作为他自己标榜的学者、“知识分子”,却写出让人味同嚼蜡的文字、在青歌赛上频频口误,应该是人品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从他的书畅销到在凤凰卫视的文化科普节目受喜爱来看,他的书和节目让更多的本来不爱读书青年对文化和文化鉴赏发生了兴趣。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他是可爱的。

3 有的人非常憎恨“90后”,看到他们就想痛扁,恨不能来一场专门感染这些孩子的瘟疫。在他们眼里,90后和非主流是划等号的,而后者是眼下人渣的代表。

4 喔,这个世界上没有危言耸听的“垮掉的一代”,90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在像我们80后70后以前一样在专心上课在逃学在偷看小说在解数学物理题,在他们眼里,和我们一样那些非主流也是人渣。而后的十几二十年间,这些人同样会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我们又何必杞人忧天。

5 我们这个社会经常会发生一些让我们这些脑子没有贵恙的人感觉很迷惑的事情,例如几十个清华北大博士联名声讨于丹、“文艺青年”掌掴阎崇年、让小学生站在马路边向机动车敬礼。。。

6 罗素曾说一切的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可是这个世界上把无知当个性的人太多,导致我们身边不断上演着令人遗憾的事情;善于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棍子打死是无知的人的共同特点,而那些无知而又巧于辩论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宁愿相信自己的嘴巴、也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数理逻辑他们是不学的,划等号是他们的天赋。

7 遗憾的是,无知跟学历、职业、年龄、权利没有任何关系。

8 世界本不是完美的,有很多的不正直的事情不正直的人,灰色的事情灰色的人,如果眼中只有黑白,就会很苦恼。如果你是一个无知却又标榜“正直”的人,那除了你自己痛苦以外,你很可能还会不断地将这种痛苦强加于你周围的人。

9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憎恨、为什么歧视,他们多半会停顿个2秒,然后坚定地回答你说“难道这需要理由吗?”。

10 如果这些无知、标榜“正直”而又巧舌如簧的人成为了“不沉默的大多数”,那我们只能生活在谎言、伪善和充满偏见与歧视的世界中。

11 喔,很多人歧视跟他们不一样的人,认为凡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就是变态,就应该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可是金赛博士告诉我们,请不要用“正常”或“不正常”来形容别人,因为我们跟他们的区别只有“多数”与“少数”之分,包容是理解的前提。

12 周围是喧闹的,你唯有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至少也是接近真相。否则,你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谎言和伪善的世界中。

 3 ) 金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赛性学报告》的名气要远大于金赛本人,甚至大于这本书本身。例如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在看《Kinsey》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斯人斯书毫无了解。所以这部电影对我有传授知识的作用。

《Kinsey》是那种很传统的传记电影,没有太多的技巧,没有太多的发挥,就是讲述金赛这个人的经历。然而金赛这个人本身就有巨大的意义,所以只要把他的经历讲出来,电影就已经很好看了。

金赛生活的时代,美国在性的问题上依然非常的保守。例如金赛的妻子虽然自称是(事实上也是)自由主义者,然而在和金赛结婚前,两人始终没有性关系,这在当时非常普遍。

而金赛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他的父亲是偏执的清教徒,视性为邪恶,厌恶一切革新,认为这些变化都在把人们带人邪恶。

金赛很早就叛逆了自己的家庭,离家求学,成了生物学家。生物学向来是与教会最不融洽的学科。

与父亲在精神上的决裂使金赛走向了另一端,他思想开放激进,毫无教授的架子。可是他的妻子第一次拒绝他求婚的理由却是,金赛受他父亲影响太深。

金赛的生物学主攻方向是研究一种不能飞的蜂。他收集了百万只蜂标本,比较异同,进而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

电影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述金赛的早期生活,因为清教徒的家庭和生物学家的工作正是使金赛走上后来道路的主要原因。

金赛新婚时,和夫人在性问题方面遇到了麻烦,请教专家以后才得以解决。然后他发现,在当时保守的环境中,很多人都有这些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在大学内开设课程帮助学生。

然而金赛很快就意识到,大多数问题都没有答案,因为根本没有人研究这些问题,甚至都没有人谈起这些问题。

关于科学主义者,有种定义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其它领域,例如社会学、哲学等等。按照这个定义,金赛无疑是个科学主义者。

当他发现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时,他就开始试图自己找出答案。他的方法完全来自他早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要简化问题。过于复杂的问题根本无法研究,传统与道德就是这样,你根本无法在这些方面得到任何准确的答案,所以他绕开道德问题,只研究最基本的事实。另一方面,象研究蜂类标本一样,他收集大量的标本,采集数据,归纳出结论。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严格制定实验规则,尽可能地减少对观察对象的干扰,尽可能地获取准确的数据。

然后他归纳出无可置疑的结论,人类的性行为有多种多样的形态,没有一种标准的自然的形态。而社会的力量使人们把这个问题变成隐秘,并竭力寻求和他人的一致。例如,金赛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都处于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完全的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很少的。

我以前阅读方舟子的生物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时就感到,尽管生物学试图避开道德的范畴,然而生物学的结论却常常对道德观造成强烈的冲击。

金赛的研究是生物学的方式,他也有意避开道德,只谈事实。然而道德问题却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方面社会对他的研究形成巨大的压力,他的学说被种种地误读。另一方面他自己内心的传统道德也在质问性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很明显,金赛在内外都陷入了学术与道德的双重危机之中。他试图象个生物学家一样避开社会道德问题,然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让他不能对现实中的盲目保守视而不见,可是他的结论又在挑战他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

最后金赛在事业与内心两方面都精疲力竭。

可喜的是,人们终于开始谈论性,性学研究正式开始,人们也开始思考性与道德的问题。

谈到金赛,无疑让我想起现在的李银河老师。

当然,他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金赛试图把研究放在生物学的领域内,只是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社会问题。而李银河却完全是个社会学者。金赛试图说明的是性有很多方式,并没有一种标准模式。李银河试图说明的是采用何种方式的性是个人的自由,是人权的一部分。

这两个人最相像的地方是,他们都被广泛的误读,然后遭到道德层面的谩骂侮辱。时到今日,金赛依然在被某些人仇视,甚至是造谣中伤。我猜想对李银河的误读也会延续很长时间。

前些时间我读Asimov的科幻小说《曙光中的机器人》,同是起源于地球的三个世界在漫长的独立发展后,对性的观念完全不同,而三个世界上的人,无伦是更保守地还是更开放,无一例外地把其它两种性模式当作异端,并加以道德上地批评。

我当时想,这似乎证明,不同观念间的互相歧视在性方面尤为根深蒂固。后来再一想,这一定是Asimov观察到了这种现象,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中写了这样的三个世界,倒不能作为证据。

IMDB得分7.4(10286人投票),我打7分。

 4 ) 从《金塞性学教授》开始的道德伦理反思

前几天看了《金赛性学教授》后,便一直在思考关于传统与道德的问题。

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初衷应该是为了避免由人们利己本能造成的的互相伤害。除人类外的所有动物都是没有维持社会体系的道德规范的,我们见到的是弱肉强食的生物淘汰规律赤裸裸地呈现在自然界,但这不代表动物们是没有社会关系的。

雄狮为能与母狮交配会杀死幼狮而促使母狮发情。但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会被允许发生在人类社会里的,人类有复杂于动物的感情和理性,对于感情上不能接受的行为,人类创造了道德来相互约束。所以站在个体的角度看,道德的意义是正面和积极的。

道德规范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的本能欲望相左,并使坚强的人感到压抑,使软弱的人变得虚伪。但即使如此,道德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但既然道德的诞生是源于人们情感驱使而非纯粹的理性,而人们遵守道德时又需要服从理性而非纯粹的情感驱使的话,矛盾就出现了——每个人具备的情感和理性的形式和程度都是不一致的,所以道德标准也永远没办法统一。
更严重的是,在我们身边的道德中还掺有杂质。道德中的杂质是指那些既非来自理性也非源自情感的东西,是在道德的发展过程中从其它意识形态里强加进来的东西。例如反对同性恋的道德规范,其起源很大程度是来自人们的误解、偏见及基督教的教义,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不能说出它的害处,但大多数人天然地厌恶它。这类经不起推敲的道德规范还有很多。
故对于少部分不幸的人来说,大多数人的道德是很可怕的。我们当然不应该置这少部分人的利益于不顾,但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全人类都具备完美的理性。故此,我们只能渴求世界上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偏见。大家在道德领域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事物时,假如能判断其不会伤害到任何人的利益的话,就请尽量宽容之。道德是烈性药,而宽容是道德的解毒剂。
说回影片,金赛教授在从事人类性行为研究之前的课题是关于昆虫的,他花了二十年时间搜集了一百万只五倍子蜂标本,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两只五倍子蜂是相同的。而当他开始人类性行为研究后,惊讶地发现人们只认同一种性行为是正常的——婚后的夫妻性行为。

但像同性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手淫等既不妨害他人利益,也不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性行为却被道德所清扫,这却是令人费解的。金赛教授采访的其中一名男青年更是经历了最血腥野蛮的道德,他在十三岁时和自己的同性伴侣汤米在亲热时被家人发现,两人被残酷惩罚,汤米因此丧命,而他也在身上留下了一辈子的伤痕。当他带着憨厚的笑容对金赛教授说道,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带着那种偏见看待我时,金赛教授开始认识到人类的不同性行为不应当用“正常”和“不正常”去区别,而应当用“普通”和“罕见”去描述……

片子是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金赛于1948年1月5日发表了他建立在大量的真实个例基础上著成的《男性性行为》一书,将人们普遍不能接受但却真实存在的情况置于大众眼前。金赛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美国道德及文化领域中关于性的认识。当大众被迫面对现实后,便都展开了反思。但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总是像钟摆般摇荡,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极端的。于是在其后的六十年代,在矫枉过正的主流价值动荡下,美国迎来了性开放的革命。绝大部分人认为这场社会动荡是源自金赛的研究,而抹杀了金赛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备的对真理无限渴求的高尚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勾勒出来的那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在性知识方面的匮乏和对性话题的讳莫如深。由于美国的初代移民是以在欧洲被迫害的清教徒和向往自由主义的人为主组成的,而当时的欧洲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北美大陆则是贫瘠的蛮荒之地。因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时放弃欧洲而奔赴北美的那批人,最起码要比留在欧洲的同胞善良和手脚干净一点。就是这批善良和手脚干净的移民的后代,在几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承袭祖风地在性观念方面仍知识匮乏和有着羞于谈论的态度,甚至于与当时国共战争中的中国相比都是不相上下的保守愚昧的。但这一切都因金赛的研究结果而改变。

我们以前常赞美一些真诚勇敢的自然科学家,他们为追求真理而遭到了掌权宗教或政体的迫害——像质疑了耶和华开天辟地的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说、否定了人类是亚当和夏娃的后裔的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但时至今日,自然科学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自然科学家们极少因为学术研究而触犯传统和道德,当然不是说就绝对没有,但远远不像社会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满途荆棘。

金赛在研究项目进行中受到的阻力和野蛮对待是必然的。假如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如此接近道德伦理边缘的命题时,不具备为真理献身的高尚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更可怕的是金赛在研究中自己犯的错误。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实验室能提供与大环境隔绝的无尘、无菌甚至真空条件,但社会科学却不行,没有人能为金赛提供一个不带丝毫感情,只具备完美理性的助手或研究对象。而当他把接近彻底理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带出实验,带入生活中时,他自己及身边助手的生活便因此陷入了一团糟糕之中。

金赛是一名既伟大又痛苦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因为他从事的领域是如此敏感又缺乏前人经验。他帮助很多人挽回了应有的尊严和权利,但他的研究结果在公众普遍的理性思维水平下也导致了负面的影响。

这部影片能给人很多思考的素材。我认为,要避免现实中这种令人窒息的不美好,人们便要在追求道德的时候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是源自自己的情感驱使的,而不是脱离情感而单凭理性去约束的。但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所以关于希望提高所有人的德行标准来避免现实中的愚昧、野蛮、偏见的愿望,会否显得太理想主义呢?

 5 ) 性 是很艰难的

里尔克在《给年轻人的信》中有一句话很适合概括这部电影:“性是很艰难的”

中国有张竞生,美国有金赛,两人同冒大不敬之罪名去研究性学,揭开无数人好奇、惶恐、渴望的深潭,对这深潭的无知往往会化成这一句最简单的疑问:“我是否正常?”

电影在情绪累加上步步为营,让我在观片时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黄金三角,影片四分之三处被戳中泪点到达情感高潮和宣泄,剧作的核也是耐人寻味的:性无知带来的伤害、性与道德的关系、性与爱情的关系。

性是艰难的,因为它让人困惑,我们身体渴望的与我们成为的,往往会格格不入。这让我们怀疑自己。

在性的场景里,两个人脱下衣服,只有真实的肉体的接触和身体最深处的渴望。脱下了衣服也就脱下了身份,也许性才是能认清自己真正渴求的唯一出路,在剥离了我们为融入社会而穿上的所有装饰之后,我们赤诚相对,短暂的空白将我们的欲望无限放大,那是最纯粹的欲望,前提是与自尊或虚荣无关,此刻快乐与否,你可以欺骗对方,却欺骗不了自己,但无论快乐与否,当你明白你终究要回到那个需要认同和掩饰的人群中时,你都极有可能在这种穿梭转换的过程中,被性深深地割伤。

如同爱与恨、自尊与虚荣一样,保护与阉割也可能是同一个词。所以性与道德总是格格不入的,快乐与冒险总是紧紧相连的。

我们披挂上各种角色,以发型、妆容、手里的包包、车、房子、工作、爱好给自己插上各类标签。我们把自己归入这一类、并为那一族,寻找自己的群体、门户。
在我们因融入群体而感到安全、不再寂寞的时候,性总是像一把尖锐的刀子,冷不防地刺破你苦苦经营的一切,它让你快乐、或让你痛苦、更多的是让你不安。因为它以一个真实的声音说着你害怕听到的话,你害怕失去你在群体中所获得的一切的质量。

性 是很艰难的。

 6 ) 是什么让一种普遍的人类行为变成了肮脏的小秘密

为什么人类如此恐惧性这个字?这其实只是人类各种行为中的一种。但是有很多人因为觉得自己不正常,就被迫背上道德枷锁,甚至一生压抑,甚至要放弃生命。他收集了上百万蜜蜂,没有一只是相同的,所以他觉得人类的行为也是如此,是多样的,是绝对不同的,不能用一把道德尺子统一衡量,所以他不再用正常或者不正常来形容多样的性,而是使用普遍和罕有来形容。当然,被强迫的关系绝对不包括在内。他是一个太严谨太真实的研究者,真实到人们无法直视,只能转开目光用想象去污化他……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片段是,人们因为猎奇去购买他的书,最后发现是一本认真的研究报告,又失望的放下。金赛因为这种诽谤失去他的资金支持,举步维艰,人们在媒体上践踏他的名字,并且扭曲他的形象,使他的研究到今天还存有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他开始,我们发现正视这种多样性才能让人类社会更加健康和良性的发展……非常好的影片。感谢金赛教授。

 短评

有趣的金教授,一生都贡献给了生物学,连姆•尼森把一个天才演得完美无缺,同样令人敬佩!

6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金赛教授以赤子之心看待性,可是性并不只是单纯的生理行为,性牵扯着关系,而关系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9分钟前
  • x
  • 推荐

李银河根本不能与之相比。唯一相同的应该就是他们都为此饱受了各种舆论

10分钟前
  • 毛毛毛读作cuì
  • 推荐

“你自己的头脑在违抗你”

15分钟前
  • 冠华
  • 还行

没有“正常”“不正常”,只有“普通”和“罕见”,冲破束缚,获得解放。这是一部令人尊敬的影片,无关色情,没有淫秽,流畅的节奏让人感到细腻、深刻,肃然起敬~

17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用冲奥片的视听来探讨关于性,关于性关系,关于性行为。

2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真理是辩证的,道德也应该是。四年前一本《性学三论》和一本《男性性行为报告》简直是拿我的人生来革命。但是金赛的私生活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在常人眼里的偏执正是一个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MARK一下生物需求的命令性与社会约束的无效性问题)

24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介绍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电影;从学者的角度而言,这是一部介绍人与学术追求的电影;从人性的角度讲,这是一部讲人与其自身探索的电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这是一部告诉我们历史的电影。这部电影有浓重的BBC味道。20120518@中国电影资料馆。

27分钟前
  • 宋不吃
  • 推荐

金赛教授的著作提及并不多,但他本人(连同周围一群人)的生活经历真是太精彩了以致我数度怀疑这真的是传记片吗?!其实电影可以更好地描绘一下科学研究和生活感情的冲突,不过看到亵渎叔的PS叔如此令人瞠目的大胆出演!我还能有啥要求呢!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似乎男性更加排斥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话题,对于同性恋问题也更加排斥。看到金博士和他的学生接吻的一场戏时,坐在旁边的一个男观众炸了。马上表示自己的鄙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不是同性恋。今天的中国的开放程度,似乎还不能与金博士时代的美国相比,或者表面上非常老派,但实际上则不然。

30分钟前
  • 萧婷
  • 力荐

「性权利」即为「政治权利」和「自由意识」,是对官方「权威」和单一性的反抗,「谈性色变」其实也是一种暴政。

31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人类需要启蒙。

32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还行

性这么纯洁的事,怎么可以被爱玷污了。

33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对于偏执总会让我特别感动。。。

35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推荐

了解自己,了解性,以及了解爱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他把科学研究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并执着于此,性不是洪水猛兽,围绕性的行为也是正常而自然的

41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卡司真是太惊喜了!除了正面全裸的Peter.S,还有Chris O'Donnell和美剧B&S里面的Luke.M~ 电影本身缺点颇多,不过仍是一个值得一看的传记故事。

45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shock.

50分钟前
  • Joe
  • 还行

不是所有的性都会被爱制裁,这仅是运用了科学的辩护

55分钟前
  • 苏格
  • 还行

我承认我是为了看连姆尼森和彼得萨斯加德滚床单【可惜木有。Peter叔一歪嘴一放电,全世界都要被他诱惑了。啊!!!

56分钟前
  • 希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