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精忠

HD中字

主演:保罗·斯科菲尔德,温蒂·希勒,莱奥·麦凯恩,罗伯特·肖,奥逊·威尔斯,苏珊娜·约克,奈杰尔·达文波特,约翰·赫特,科林·雷德格瑞夫,科林·布莱克利,西里尔·勒克姆,杰克·格威利姆,托马斯·希思科特,尤塔·乔伊丝,安东尼·尼科尔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日月精忠 剧照 NO.1日月精忠 剧照 NO.2日月精忠 剧照 NO.3日月精忠 剧照 NO.4日月精忠 剧照 NO.5日月精忠 剧照 NO.6日月精忠 剧照 NO.13日月精忠 剧照 NO.14日月精忠 剧照 NO.15日月精忠 剧照 NO.16日月精忠 剧照 NO.17日月精忠 剧照 NO.18日月精忠 剧照 NO.19日月精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日月精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国王亨利八世(罗伯特·肖 Robert Shaw 饰)爱上了名叫安妮(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 饰)的女子,他想同王后离婚,却又碍于世俗道德的制约。亨利八世找到了大法官托马斯(保罗·斯科菲尔德 Paul Scofield 饰),他要求托马斯在离婚法令上签字,企图以托马斯的德高望重来减轻自己的负罪。  托马斯一生光明磊落,国王的无理要求令极富正义感的他十分困扰,因为他明白,拒绝国王的人注定不会有好下场。在内心良知的引导下,托马斯贯彻了自己的原则,他拒绝签字并辞去了官职,可即便如此,正直的他也最终未能逃脱死于非命的厄运。创业年代[DVD版]新豪门恩怨第一季第一序列妈祖回家上海滩1983青鬼2生化人(国语版)世界之战 第二季超人和露易斯第二季摩登如来神掌味道天津 第一季梨泰院杀人事件普瑞希拉捉鬼三人行继母与女儿的蓝调FINAL 2024年谨贺新年SP异奇自然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哈姆雷特惊天动地战地神探第三季一如既往2000不死法医第一季河边的错误恒山月光大力神和勇士公主狄仁杰之九层妖楼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恋爱细胞第2季加州靡情第三季疯狂教授生物课第二季屠夫奋斗的乔伊污泥2012无所畏惧2017午夜出租2003拜托了厨灵智截玉香笼与我同行迷失列车对她说2002我的白鲸男友第二季乐园2019

 长篇影评

 1 ) 戒指:一辈子的神圣契约,还有呢?

订婚和结婚戒指的历史
    
     一提到戒指,大多数人首先就会想到订婚戒指和结婚戒指,事实确实如此。在欧洲各博物馆所收藏的戒指藏品(collection)中,与印章戒指同样引人注目的,就是订婚戒指和结婚戒指。这也说明,为纪念订婚、结婚这一人生新起点而赠送和交换戒指的习惯,从中世纪一直延续下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图21所示为其中一部分特征较为显著的戒指,尤其是结婚戒指,可以看到在其多重造型中有交糅混合了心连心、手握手图案,或雕有十字架、三朵蔷薇,双方姓名首字母、“我的心属于你”、“永不分离”等格言。这些戒指大部分都象征着将两人紧密相连的愿望。
 
      让我们来讨论一个具体的实例。图22是一对结婚戒指,其主人据说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马丁·路德(1483一1546)和他的妻子凯瑟琳·冯·波拉。当时,这对结婚戒指是因与路德有亲密交往的著名画家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1472—1553)所设计而为人所知。上方那枚波拉的结婚戒指尤为著名,上面有订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用作刑具的剑、长矛、梯子和绳子,同时还有三片树叶等。戒指的内侧,刻着路德夫妇的名字。笔者在维也纳的民俗博物馆中偶然看到了这枚戒指的复制品,据说这枚复制品还为数不少。经研究,原来复制品的由来与路德的结婚生活有关。
 
     关于这件事,社会上流传了很多逸闻。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路德一直过着独身生活,但当他居瓦尔德堡(Wartburg)将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时,却感受到了性欲的冲击。不过,他认为这是恶魔在作祟,于是就朝想象中的恶魔投出了墨水瓶。然而,即使基督徒也是可以结婚的,路德在他42岁时终于告别了独身生活,与出身贵族,曾经当过修女的波拉结婚了。那是在1525年6月13日,新娘比路德年轻18岁,当时只有24岁。两人的婚姻还得到了美因茨【8】红衣主教的祝福和一笔贺金。
 
     婚后,妻子给已经享有盛名的丈夫以最大的支持,她不仅操持家务,而且还对路德注入了一股崭新的宗教性活力。因此,作为妻子来说,波拉真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女性。路德既是虔诚的教徒,同时又将夫妻性生活的细节不加隐讳地记录下来。他们的结婚给新教(Protestant)【9】教徒带来了极大影响,从那以后,信徒们就憧憬着得到路德的结婚戒指,这些复制品就是由维滕贝格(Wittenberg)【10】的金银工匠们大量地制作出来的,事实上就是在现代,也还有许多希望交换路德结婚戒指的信徒。
 
【8】美因茨:德国莱茵兰一法尔茨州首府,曾经是日耳曼帝 国的首都。6世纪成为主教管区和日耳曼基督 教教会中心。
【9】新教:新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新宗派以及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新教有三大宗派: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作为英国国教的安立甘宗。
【10】维滕贝格:德国东部城市,在柏林西南,濒临易北河。该城与路德的一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517年10月31日,路德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就张贴在维滕贝格万圣大教堂的木门上。

 
 
 
      然而,订婚和结婚戒指的习惯究竟始于何时?为了对此有一个确切的了解,有必要对欧洲订婚和结婚戒指的历史作一个简略的回顾。前面已经谈到过,装饰戒指、印章戒指等戒指种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但是在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范围内,由于订婚和结婚戒指的习惯在古罗马时代才逐渐出现,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与戒指的悠久历史相比,婚戒的历史要稍微短一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与戒指的悠久历史相比,婚戒的历史要稍微短一些。
 
      首先,订立婚约时赠送戒指的风俗在古罗马时代的文献中有过记录。据学者考证,这一风俗直接起源于用金钱购买妻子的“买卖婚”习惯。当婚约成立时,戒指被当作钱款已经如数支付的凭证交给未婚妻的父亲。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戒指的金钱”这样的说法,同时,在《罗马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虽然准确地说,古罗马时代赠送戒指的习惯表现在订婚时而非结婚时,并且那时相互交换戒指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但这一事实仍然可以作为“戒指等于礼物”之说的有力证据。很显然,先于结婚的订婚行为,之所以会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不仅因为订婚意味着缔结了“契约”,还因为它牵涉到了金钱。
 
      其次,根据M.缪尔《罗马订婚戒指的起源》一书,订婚戒指的习惯最早开始于将装饰戒指作为礼物送给未婚妻的风俗,在送订婚戒指的时候人们并不认为这类装饰戒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即使送了戒指,解除婚约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赠送的戒指不能成为控告对方未履行婚约义务的法律根据。但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在签订“契约”时使用的印章戒指,开始被当作订婚戒指来看待。此外,也有人认为,钥匙戒指作为家庭主妇权力的象征,也在向订婚戒指转化。其结果,戒指成了确定婚姻这一特殊“契约”的证明,未来的新娘一旦接受了戒指,就有了对未来的丈夫保守贞操的义务;如果她在婚约已发生效力的时期内做了什么不贞之事,那么她就将理所当然地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处女在当时仍然受到普遍尊重的缘故。
 
      总而言之,赠送订婚戒指的习惯产生于以下事实中:它除了标志着婚约是一种“契约”外,还说明在签订这一契约的同时支付了金钱。这样一来,随着婚约的确立,向未来的新娘赠送订婚戒指的习惯就流传推广开来。据老普林尼《博物志》的记载,订婚戒指曾经是铁制的。后来,出现了把黄金制成的订婚戒指送给未婚妻的习惯;到了古罗马时代,已经存在婚约者将自己姓名的大写首字母(initial)刻在戒指上,作为礼物送给未婚妻的惯例。
 
      另外,古罗马的女性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缔结了婚约。当时,虽然按规定,最低的结婚年龄女性为12岁,男性为14岁,但实际上男性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0岁以上,女性则在15岁以后。结婚时,人们十分重视新婚夫妇与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重视子孙后代的问题,因此牵涉到身份、金钱的事例要比两人的爱情更多。在古罗马时代,正式结婚就和订立婚约一样,也被当成是签订一种私人性质的契约,据记载,举行婚礼时要将契约书写在正式的文本上。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欧洲契约社会的某种原型。欧洲中世纪后出现的所谓“六月的新娘”,在古罗马时代已有其早期的表现。当时的婚礼多在六月中、下旬进行,据说那是因为六月份被作为幸运之月,按惯例是果实的孕育季节。另外,已经存在抱着新娘跨过门槛,新娘蒙上红色面纱或戴上头冠的习惯。这些习惯后来对欧洲的结婚习俗带来了很大影口向,从中也可以看到罗马人特有的“把水与火送给新娘”,使新娘成为家庭共同体一个新成员的习惯。可惜的是,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仍然没有发现在那个时代有结婚之际赠送和交换戒指的风俗。据此似乎可以说明,与结婚戒指有关的种种风俗是在进入基督教时代以后才逐渐出现的,而古罗马时代尚未开始形成。

 
      根据塔西佗(约55一约120)的研究【11】,在日耳曼人社会中,婚约一旦确立,新郎一方就要给女方送去牛、驯马、武器,或者金钱;戒指、刀剑,,手提包及皮带等,则这与古罗马的“买卖婚”一样,也是“买入新娘”的一项证据。因此,戒指的馈赠可以认为是受古罗马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另外,根据很早以前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路斯(Romulus,?一前715)劫掠了许多萨宾人(Sabini)姑娘为罗马人之妻的传说,日耳曼社会中似乎早就已经存在“掠夺婚”的现象(图23)【12】。.在O.马格奈斯所著《北方民族文化志》一书中,描述了曾经出现过的掠夺婚过程:
 
    某一个村民或农民,一旦希望为儿子弄到老婆,就把亲戚和邻居请到一处汇合,声称某村中有正值婚龄期的姑娘,自己准备把她抢过来作为儿子的老婆。于是,众人等到一个恰当的时间,带上惯用的武器,骑着马,来到主事者的家里集合,从那里出发前去抢夺姑娘。姑娘必须是一人独处;他们通过侦察,了解了姑娘所在的地方,就埋伏在那里一举抢夺而归。届时,姑娘一般都会大放悲声,向近亲家属呼喊求救。一听到呼救声,姑娘的亲戚和邻居们立即会拿起武器为帮助姑娘而战。姑娘将属于这场战斗中的胜利者。
 
     作为此类风俗确实存在的一项证据,“婚礼”一词,最初是指参加婚礼的人们为抢夺新娘而赶至家中之意,由此或许可以从语源学意义上证实存在过“掠夺婚”的事实。不过,这显然是一种被夸大了的传言,我们不要以为“掠夺婚”是会经常发生的事情。
 
      根据日耳曼法律体系,女性被置于家长的支配下;在结婚的习俗中,新娘也被作为馈赠物来看待。另外,婚姻被视为氏族之间的“法律契约”,在婚约确立时缔结。到了迎娶之日,新娘由排成的队伍送往夫家。据I.Weber-Kellermann《德意志家族》(Diedeutsche Familie,1974)一书介绍,德国民间的婚礼多由氏族长老主持,氏族的其他成员们围成一个圆圈,在圆圈的中间站着新郎和新娘。证人一旦确认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他们就正式成为合法夫妻。在教会直接参与婚礼之前,多半就是举行这样一些家族团体的婚礼:即使在农村,这样一种婚礼也是十分常见的。

 
【11】塔西佗:古罗马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著作有《年代记》、《历史》、《阿吉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等。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记载了日耳曼人的分布、习俗、宗教和社会制度。
【12】掠夺婚:根据罗马传说,罗马城就是以罗慕路斯之名命名的。罗慕路斯统治罗马城之后,千方百计增加罗马城的人口,有一天以邀请附近的萨宾人赴宴的方式劫掠萨宾女子与罗马人结婚,两个部族因此和好。据研究,罗马人编造劫掠萨宾女子的故事,或许是为了解释罗马掠夺婚仪式的起源。
 
 
      哥特时代初期即13世纪前后,在欧洲骑士文化风行一时。当时,骑士向女性奉献崇高的爱情这一抒情思想以宫廷为中心流传开来,出于抒情的考虑,戒指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这种骑土精神创造出了宫廷文化;受其影响,“爱情盟誓戒指”就成了时髦的东西。例如,据H.Pliticha所著《骑士·市民,农民》(Ritter,Burger,Bauersmann,1987)记载,利希滕斯泰因作为一个勇猛果敢的骑士而闻名遐迩,他期望与人进行骑马射击比赛,对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人赠送作为爱情象征的金戒指,并且提出了额外的条件,许诺只要有谁战胜了他,就可获得他的马。如果挑战者输了,那么只要求败者向自己已奉献了爱情的女性表示一般的温柔问候就行。结果,在历史上就留下了利希滕斯泰因英勇善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故事【13】。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在抒情文化时代,戒指作为爱的象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3】利希滕斯泰因:与minnen相关的词还有minnensinger,即游吟诗人或恋诗歌手,指12、13世纪德国的宫廷抒情诗人兼音乐家,以及minnensang,即宫廷抒情诗。最早知名的恋诗歌手是屈伦贝格(1160年前后),到12世纪末,恋诗歌手的骑士爱情主题已占主导地位。中世纪最伟大的恋诗歌手有福格尔威德、利希滕斯泰因等等,他们力图为恢复骑士精神而奋斗。
   
 
 
 
      日耳曼社会普遍信奉的基督教,最初将男女之间的肉体关系视为罪恶,并把实现禁欲主义的独身作为人生的理想。结婚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其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人口和延续后代,因而被有条件地加以容忍。尽管如此,为规范亲族关系和当事者双方专一的夫妻关系,教会仍将一夫一妻制作为得到神灵祝福的婚姻,并将其纳入教义之中,进而使之理论化。因此,在从家族婚礼转向教会婚礼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在教堂门前举行婚礼的过渡时期(图24)。
 
      然而中世纪以后,基督教将教会婚礼实现了制度化,还对结婚后的夫妻性生活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甚至还举行一种由神职人员监督进行的同房确认仪式(图25)。另外,虽然基督教的婚姻原则以当事人双方对婚姻的一致认可为前提,因而对婚姻关系的解除不予承认,但有时也会发生与国王亦即现实社会统治者所奉行的婚姻观相对立的情况。比如,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1491一l547)与王后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1485—1536)的离婚问题,就与罗马教会的规定发生了冲突,并由此导致了英国的宗教改革【14】。
 
【14】亨利八世:亨利八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国五1509年至1547年在位。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原与亨利七世的长子阿瑟王子结婚,按辈分是亨利八世的嫂嫂,阿瑟去世后与亨利八世结婚。凯瑟琳虽然生过两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亨利八世想要得到合法的继承人,于1527年向罗马教皇提出离婚的要求,但教皇一直没有批准。1533年,亨利命令坎特伯雷大主教废除他与凯瑟琳的婚姻,国会还通过了《至尊法案》,否定了罗马教皇在英国的一切权力,并确立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首领。
 
     基督教中结婚戒指的赠送或者交换的习惯,确实可以从古罗马订婚戒指风俗中寻找到它的源头,但最后的形成时期却无法确定。有学者指出,在公元150年至215年间,当订立婚约或举行婚礼时,已有将印章戒指送给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女性的习惯,但关注点究竟是订婚还是结婚尚不明确,而且在那个时代,结婚戒指的习惯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不过,由于时代的风潮是越来越重视婚礼,因此随之而来,赠送或交换结婚戒指的习惯就产生了。

      据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所说,戒指是结婚的证明,这是有关结婚戒指的最古老的说法。此外,最早关于交换结婚戒指的记载出现于1027年,缪尔所著《罗马结婚戒指的起源》一书中提到,“在那里,新郎把金戒指送给新娘,新娘则用铁戒指交换”。在德国骑士传说中,ll世纪中叶,丈夫把套在剑尖上的戒指递给新娘,要求她保持贞洁。一些研究者固然对这种日耳曼风格的结婚礼仪的真实性存在着不少疑问,但在12世纪的民间婚礼上,因为也有将利剑与戒指横在胸前盟誓的情形,因此戒指与利剑象征着贞操和纯洁的说法,显然并非荒唐无稽之谈。
 
      法国赠送结婚戒指的风俗和德国差不多开始于同一时期,与封建社会签订契约时要给信物的习惯相一致。例如,当时在缔结封建性的主从关系时,君主会将长矛、利剑、旗帜和包袋等作为已定契约的标志赐给臣下。这一惯例,构成了人们接受以戒指为婚姻象征物赠送对方这一习俗的基础。交换订婚和结婚戒指的习俗就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在封建社会中普及开来;大约到了13世纪,它已被欧洲各地普遍接受为—种一般化的习谷。
 
      在与结婚有关的习俗方面,中世纪以来封建领主的“初夜权”颇引入注意,常常成为讨论的一个话题。然而,即使这个“权力”事实上确实存在,在许多情况下也无法实行,取代它的,是领主曾经得到过—笔结婚许可费。此外,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故事称,当农民欠下一些债务时,为了还债而向领主交出新娘或女儿。
 
      在德国最古老的法律文献《萨克森法典》(1224—1225)中,有一幅描绘交换结婚戒指情形的插图。由此也可以知道,从那时起,戒指就成了两人缔结合法婚姻的一个象征。该图同时还显示,经由这种正当婚姻而出生的嫡亲儿子拥有土地(封地)和财产的继承权(参见图26,此图对戒指进行了很夸张的描绘)。文献中举出了当时新娘为结婚而准备的嫁妆,其中有羊,鹅、盖箱、毛线、床、枕、被、床单、桌布、毛巾、浴巾、盆、烛台、亚麻布,衣服、戒指、手镯、帽、弥撒书、椅子、长形衣箱、地毯、窗帘、挂毯、丝带、刷子、剪刀,镜子等等,基本上都是实用性物品。另外,丈夫一旦去世,所有晾娶用品当然部归妻子所有。
 
      还有一幅值得引用的图画,这是1470年在纽伦堡印制的一幅与结婚有关的版画(图27)。图画的正中部位描绘了一位男子向结婚对象赠送戒指的姿态。图画中线左侧,是男方为结婚而准备的各类家具和用具:右侧是女方为结婚而准备的物品。男方准备的主要是武器、马、马具、农具;女方准备的主要是家具、绕线棍、鸡蛋、奶酪等。这些物品与前面提到的《萨克森法典》时代十分相似。根据当时的法律和图画,可以知道赠送结婚戒指的习惯已经形成了。
 
 
 
      那么,订婚和婚礼具体又是怎样举行的?婚约一旦缔结,就要在新娘家门前放上用色彩缤纷的各色缎带装饰起来的小树。婚约公布之后,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而且反对意见还被认可,这位未来的新郎就要在市长或他的代表面前,被绑在广场的石头柱子上,成为受众人耻笑的人。当然这并不是发生在普通场合,而是到了结婚阶段时才会出现的事。比如在《北方民族文化志》一书中,对16世纪的结婚风俗有过这样的描写:
 
      到了预定的日子,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衣着华丽,骑着骏马,在熟门熟路且彬彬有礼的向导的引领下,男士和女士们汇集在教区的教堂中。在做工考究的松明子的火光照耀下,主持仪式的祭司进行了祝福祷告;领受了桂冠的新娘,被带到主祭坛前,站到新郎一旁。他们回答祭司的提问,两人神态庄严地发誓,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共同生活下去。既定的全部仪式在交换戒指、祝福结婚声中宣布完成。新郎、新娘戴上戒指时,参加婚礼的全体来宾为了给婚礼增加气氛,互相拥抱,互拍脊背……这类举动与举行坚振礼【15】仪式或骑士连任时,为了留下记忆而拍手击掌十分相似。
 
      在北欧也流行交换结婚戒指的习惯,并被编入正式的期L(ceremony)程序之中。有一个惯例起源于英国,那就是结婚宣誓。在教堂的婚礼仪式上,新郎说道:“我拿着这枚戒指,宣布与你结婚,将这金银送给你;我以肉体崇敬你,以今生所有的财产,给予你名誉。”对此,新娘回答道:“我把你作为丈夫,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晴天,还是乌云满布的阴天;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健康,还是生病,我们至死永不分离。”另外,作为处女玛利亚的象征,新娘的头冠在北欧多用三色紫罗兰制作,在南欧则多用白蔷薇或橘花制作。
 
      有一种惯例是新娘在新婚第二天的早晨,将带有处女纯洁标志的床单从窗口垂下。当时,也流传了不少用以隐瞒婚前不轨行为的各种说法。此外,新郎在新婚的早晨送给新娘“初夜的赠品”,然后两人就成了正式夫妻。这类赠品通常是家畜,或是为妻子养老准备的土地。这样,妻子就获得了财产的继承权,她作为家族成员的资格也就获得了正式的认可。
 
【15】坚振礼,又叫“坚信礼”(confirmation),基督教的一种礼仪,象征一个人通过洗礼同上帝所建立的关系得到巩固。仪式通常由主教施行,包括按手和向前额敷油。
      结婚仪式曾经是家族或村落共同体的一个公共性的节庆日。公众确立婚姻是基于爱情的恋爱结果的观念并非十分久远之事。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在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下,才得以形成以青年男女个人爱情为基础的近代婚姻观。特别是到了法国大革命以后,传统的结婚仪式与教会婚礼相混合,在法律上又引进了许多新的方式,如到市政厅进行户籍登记,婚约公告宣布后,在市政厅的证人面前订立誓约和交换戒指等等。然而19世纪到20世纪,赠送订婚和结婚戒指的习俗并没有废除,而是延续和继承了下来。现在,订婚戒指中较为常见的是带立钩的钻石戒指,结婚戒指中比较多的是纯金、白银或白金制品,戒面上刻着姓名首字母或结婚日期。在现代,戒指除了象征两人的永远结合或爱情,同时它还表现了互相的忠贞和誓言。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简单的回顾,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戒指在结婚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日)浜本隆志著 钱杭译译.戒指的文化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06月第1版.
 
 
====
 
     说到英国国王亨利的离婚事件,不由想起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部上译老片《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 (1966)】。导演弗雷德·金尼曼( Fred Zinnemann)乃1907年出生的奥地利人。这部片子运镜古朴,服装华理,剧情考究,有很浓的历史气息。其豆瓣介绍为:“Paul Scofield plays Sir Thomas More in this story of a man who must choose between standing by his principles and enraging Henry VIII. ”这里,所谓的 principles ,即是指中古基督教的不离婚原则。那位良相是位大法官,同时也是位虔诚的教徒。他出于信仰,当然也必然有政治因素的考量,而坚决不通过国王的离婚诉讼。
     16世纪的英国还是王权鼎盛的时代,能公然抗住“天子”的意志,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与信念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位法官却因此开罪了国王,可谓迂腐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最终被落井下石、被贬谪、直至最后被砍了脑袋。
 
      可以说,这部片子还是用比较正统的史观,刻画了帝王的腐化蛮横,以及臣子的善恶忠奸,当然,还有国教与天主教分裂的动荡历史氛围。我至今记得,与这部映画的邂逅,是在一个深夜,上海的东方电影频道放的。那时我把注意力放在了“苏武牧羊”式的主人公身上,而忽略了片中的配角——国王的心路变化。

   

    按现在的说法,国王是为了继承制度,而选择离婚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恰恰与大臣一样,国王也必须做出抉择——是坚守自由的爱情,还是坚守王位制度?抑或交织在一起的,性放纵与虚荣心?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婚姻制度便是人类个体生命史中的重要成分。
     有时不禁会问,人,为什么会结婚呢?又为何,要离婚呢?
     婚姻,是契约关系吗?是利益关系吗?
     人类,为何与灵长类动物不一样,对待爱情有极其纠结的看法与行为呢?
 
如果爱情如弘一法师所言,是慈悲。那么婚姻,就是责任吧。
 
 这个问题我还要再思索思索,再多闻多看多体悟吧。
 
回归这篇关于戒指与婚姻的文章,在写法上,作者以路德为切入点,主要考察了希腊罗马时代至法国大革命前后,戒指之于订婚、结婚仪式的流变历程。历史上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几个文化圈成为了主要的叙述对象,兼带提了下北欧。作为民俗学研究,作者旁证博引,读来生动而长见识。想来中世纪时期人们古朴的婚姻形式,我总怀念起幼时在乡下老房子喝过的喜酒、吃过的豆腐。淡淡的稻田气息拂过面颊,门外鞭炮想起,新娘披着红色头巾,新浪招呼大家喝酒抽烟。
 
老了,想结婚了呢。以前是YY简单的校园恋爱, 慢慢也发现了,其实我以前喜欢的和现在喜欢的会有不一样的,我的感观也不一样,成熟了思考的方方面面也不一样了,大了,父母老了,亲友不长见了,生活圈越来越凝固了,就想找个结婚类型的,要过一辈子呢。

 2 ) 《日月精忠》如何才能做一个四季的人

乍一看这是一部不太应该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最佳影片,剧情枯草、人物关系模糊、没有什么大场面。但就是这么一部片名很难用中文翻译出来的电影,拿到了1967年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6项大奖,所以今天在此就发表下个人的观点,探索下该部电影成功的秘密,当然全文纯属个人意见。

看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关于资本主义改革之前的英国的历史知识。不过如果你有幸看过《都铎王朝》的话,应该对电影中的人员架构比较了解。如果没有看过的话,那可能只能看半吊子的我来说一下了。当然我要普及一下,影片描述的人物叫托马斯·摩尔。他创造了一种制度,叫乌托邦,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亨利八世想要离婚,并与情妇安妮·博林结婚的事,早已经在英国路人皆知了。首相渥西红衣主教,为此已经感到了身心俱疲。所以他请求最负声望的枢密院成员托马斯·摩尔,或许大家对于他为何这么富有声望,感到困惑。我这里用中国的海瑞,来形容他的话,大家对他的形象应该能够更加具体点。与海瑞性格上相似的,是一个正直的有些固执的人。他对于风流成性的亨利八世的那些破事,早已心生倦怠。而且与他信仰的天主教的教义不符,此时的王后凯瑟琳,则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主教本想得到他的支持,从而解决这桩婚事,也能够保住其首相的地位。摩尔此时大义凛然的拒绝了与主教合作,他认为如果一个政治家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放弃自己的良心,他们很快就会引导国家进入一条通往混乱的道路。通过那么短短几句念白,一位为国为民的国士形象,跃然而出。

因为离婚的诉求,迟迟无法得到解决,亨利八世渐渐对渥西红衣主教失去了耐心。主教大人对内要受到国王的压力,另外还要面对新旧教派的互相争斗,最终身心俱疲的渥西一病不起,并交出了首相的大印。亨利八世希望能够借助托马斯·摩尔巨大的声望,来平息离婚事件对当时英国国内的影响,于是任命摩尔成为新的首相。权利是个好东西,理查德·瑞奇已经跟随着摩尔学习了多年,一直想像托马斯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在看到老师坐上了首相的位置后,他希望老师能够帮他解决一下工作问题。而耿直的托马斯先生,觉得瑞奇无法抵制住诱惑,无法秉持公正,所以拒绝了他的要求。这让瑞奇非常的气愤,并且一怒之下离开了托马斯。当然,我们在后面还会多次看到忠诚的瑞奇先生,他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很关键的因素。

好大喜功的亨利八世以最快的速度,造访了摩尔的家。国王此来的目的路人皆知,但我们的摩尔先生,依旧还是那么的气定神闲。亨利八世其实,是想拿离婚为了一剂药引,来改变他与教皇之间的权利架构。他希望能够把分散出去的教权,从主教那边拿回来。这样才能有利于英格兰的后续发展,不过托马斯首相,并不怎么看,他觉得国王是在违背自己的信仰,是在搞分裂,是在谋求更多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次的谈话,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英武的亨利八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虽然托马斯首相,并没有什么惊慌,但女儿玛格丽特和妻子爱丽丝,都为此忧心忡忡。国王在争取托马斯无果后,发现他是继渥西红衣主教后,又一颗绊脚石,所以他决定把托马斯搬开。

亨利八世回到伦敦后,立即决定放弃天主教信仰,转为信奉更加灵活的新教。同时驱逐了凯瑟琳皇后,断交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并自立为教主。这一系列的举措,让信奉天主教为自己最高神的托马斯先生,彻底绝望了,他与亨利八世形同陌路,最后只得匆匆下台。电影文艺复兴后,教权改革对整个欧洲文明带来的变化。而只是抓住托马斯强硬的拒绝与强权合作的姿态,来借古讽今。导演这种区别对待,显然还是别有用心的。有道是墙倒众人推,骑墙派克伦威尔为了讨好君上,开始为托马斯罗织罪名,克伦威尔此前是渥西红衣主教的秘书,在渥西红衣主教倒台后,则机敏的抱上了国王的大腿,成为了国会议员和国王的首席鹰犬。而此时托马斯的名望,又成了他的枷锁。因为他的不合作,让人们对于国王的离婚和新的政策,产生了非议。国王希望消除这些非议,克伦威尔也正好找到了廉洁奉公的托马斯的罪证。

托马斯忠诚的学生瑞奇,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为了得到一个法官的职位,他到向了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则利用瑞奇的相关口供大做文章,准备让托马斯重新屈服于国王之下,还希望他去参加亨利八世与情妇的婚礼。这种滔天的攻势,也吓到了托马斯周围的人,人们都不愿意跟托马斯来往,因为怕惹祸上身。托马斯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也自觉的选择远离人们,让他们安全些。但婚礼当天,托马斯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参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高效的克伦威尔,很快就把贪污罪,炮制成了叛国罪。但托马斯依旧很从容,虽然他在非人的环境下,被关押了1年,但他的雄辩能力,总让法官们哑口无言,在先后7次庭审均无功而返后,对如此柴米不进的情况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决定采取不允许亲属探视,不能看书等手段,准备逼疯他。妻子爱丽丝和女儿玛格丽特还有女婿,在走动了1年多的关系后,终于得到了探视他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托马斯对家人的爱,依旧能够通过画面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托马斯决定坚持下去,为了他的信仰,他的政治理念,这说明他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并准备用他的气节去感染更多的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总是不乏一些为了理想与信念的殉道者。正因为他们敢于用生命,去证明自己的理念,所以我们才会对这些人倍感尊敬,因为总有人是要受苦的,那些敢于去面对和接受苦难的人,才是真正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人。

在最后的审判上,克伦威尔依旧没有占到什么口舌之利。直到忠诚的瑞奇的出现,他已经完全出卖了灵魂,在他的控诉下,托马斯的叛国罪被坐实,即刻被推向了断头台。托马斯笑看生死,勇敢的走向了断头台。骑墙派克伦威尔则在托马斯死去5年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而我们忠诚的、敢于出卖灵魂的瑞奇,最终走上了英国的首相的宝座,得到了善终,全剧终。

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艺术和剧情,毫无值得推敲的地方。整个电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剧情进展则让人昏昏欲睡,但这是一部非常明显的借古讽今的电影。导演试图用托马斯作为符号,来讽刺当时越来越集权化的美国总统,当时的美国总统从罗斯福到约翰逊,从二战到越战。因为战争的需要,美国总统就像影片中的亨利八世一样,权利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大总统,小国会的格局,三权分立形同虚设。所以奥斯卡评委们,正是看中这部电影所释放出的平权信号,所以将最高荣誉授予了他。当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水门事件后。大总统,小国会的格局被逆转,美国式的平权运动终于实现。这也算是告慰了,托马斯·摩尔的在天之灵了吧。

 3 ) 关于托马斯的人物分析

不可否认,托马斯这个形象是本片的重点也是精髓所在,他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忠臣清官形象,直言极谏,宁愿陪上全家性命也要展现自己的气节和忠贞。他面对国王的厉声责问没有直接对抗,面对自己的指控和迫害懂得明哲保身。援引法律,通过机智的逻辑辩论保护自己,成功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阴谋。对于那个银杯的处理也是滴水不漏不留下任何把柄。懂得保护家人。直到最后,我想,当法律这项他的信仰,讽刺地成为陷害他的工具的时候,也许他的信仰也崩塌了吧。这个时候,他终于打破了沉默,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人,也许放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被历代忠臣君子所不屑的吧。放在历史书上,也只会留下“愚忠,保守顽固”的标签。并且影片最后,托马斯仍然坚持“我是国王顺从的臣民”(obedient),表面上看起来很讽刺,他承认国王的头衔,不承认国王的婚姻,作为“良相”在影片光速辞职,哪里有一点顺从国王的意思!简直处处和国王对着干。实际上,这恐怕也是他心中的矛盾,忠于国王,信仰上帝,敬畏律法,最终这些信仰纠缠在一起让他无所适从,产生极大的痛苦和矛盾。从这个层面来说,很理解他的想法。

影片托马斯和威尔的关于程序正义的谈话充分体现他对法律的维护。这也决定他会是个有原则的人。

影片简笔勾勒的几个人物都能侧面表现托马斯的形象,同时自身的形象也相当鲜活。无论是女儿,女婿,妻子,国王还是主教,每个人物几句对话,几处转折,活灵活现。

置顶的影评抛开历史环境大谈特谈道德的永恒,谈托马斯对抗专制留名青史实在大可不必。道德本来也是随着历史而变化的,古今中外的道德观大不相同,就历史而言,托马斯站在腐朽的天主教会一边,反对宗教改革,反对新教,是违背历史规律的行为,也必然为历史所不容。他身处君主封建,教会极权的时代,自己的真理当然无处坚持。他没能意识到历史的趋势,简单归结为自己和国王的对抗最终不可避免地带来悲剧。这也是个复杂的人物,你可以赞同他的气节,他的坚持,同时也可以说他坚持的所谓的真理,坚持的天主教实际上只不过是教会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所以说这真是个复杂的人物,不能简单去歌颂他,也不能简单去否定他。

当然抛开这些,这是个有原则,有气节,有坚持的人。也许现在能多一些这样的人,社会上就不回充斥着金钱至上的功利思想,道德和原则就不会被无限制地解构和抛弃。就不会有各种畸形的社会思潮趁虚而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嘲笑理想主义,就不会有那么多我们必须妥协的乱象。就会像那个小人理查德一样,甚至连自己的誓词都讲不对,就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作伪证。

“当一个人发了誓言,他就是将自己捧在自己的手中,像水一样,若他张开手指,那么他就再无希望找回自己了。”一个人抛弃自己的原则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四季之人就是四个季节它是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作为人,这个四季之人,他的原则始终是恒定不变,无论在任何情景下,无论是春夏秋冬不同的情景,我的原则是不变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译名,至于精忠或者佐国,影片倒是没有着力描写。另外伦敦塔窗外四季更迭的镜头,也许是四季之人的另一种解释。

他是这么说的,要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行善啊,有善报,长时有益身心,那么我们就会活在快乐的土地上,那也就不需要英雄了吗?但是在我们所见的这个世界中,我们经常见到贪婪,愤怒,嫉妒,骄傲,怠惰,淫欲,愚蠢的好处,远远超越谦卑,贞洁坚韧,公益的好处,而或许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必须站稳一点,甚至要冒险去做英雄,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无问西东的一句台词,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缺的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真心正直,无畏和同情,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结果。

影片最后,无论是背刺他的小人,还是暴戾专断的国王的惨死,都让人不可避免地有历史虚无的看法。但是历史和时间最终会给他们一个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也都不会被遗忘。

 4 )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去死呢?

《日月精忠》描写的大部分历史,都让人觉得很陌生。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婚姻公案,和托马斯·摩尔拒绝在国王宣布与凯瑟琳婚姻无效的法案上签字,对国王婚姻的合法性保持沉默,其中法律和宗教层面的正当性,王权和宗教的博弈,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即便看完了也都只是一知半解而已。但托马斯其人的坚持,还是能够很好地从剧作中看到的。

托马斯明明可以随大流,立下誓言承认国王的婚姻,或者就像他女儿所说的,语言没有任何意义,他可以嘴上答应但心中不同意,但托马斯没有那么做。我能理解的原因,就是托马斯不认同国王以法律来矫饰他的私欲。想要另立王后是私欲,用新教打压罗马教会来扩大王权是政治,在托马斯的观点中,不可以利用法律这种武器,来满足国王的私欲,来打击异己。而当枢密院成为国王本人的秘书,仅因为一个个国王个人的愿望就修改法令,那就是法治向人治的腐蚀,法律的独立性被损害了,所以托马斯不承认这种做法的正当性,也深知这么做的危险性。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根本活不了,不是因为不承认过往的婚姻,而是作为一个以博学和公正全国知名的法律界代表,他发出了不和谐的音符,没有向其他每个人那样用力鼓掌,一致通过。

“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去死呢?

 5 ) 四季之人 A man for all seasons

我更喜欢这个翻译:四季之人。

This time, it’s not cheap and insincere sentimentalities that I shed my tears for, but for a great man in history, that has stood for all seasons…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老电影的魅力。

但转念一想,或许只是因为这个人,才让这部电影变得格外难忘。

如果不是为了Utopia,我大概不会去了解Sir Thomas More,更不会遇见这样一部电影:四季之人。

我不喜欢它的另外一种翻译,日月精忠。不禁让人联想到精忠报国,而且总有一种很老套的感觉。

这样的人,他的信仰,不是单靠国王,国家,官位就能衡量的。我相信,他心中的conviction一定是坚若磐石,不可转移。他是一个智慧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坚定信念的人。他有着宽厚亲切的性格,但同时,他的道德又极高,到一种让人觉得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辜负了他的心痛。

从前,我对他一无所知,除了《乌托邦》。但我对《乌托邦》也仅限于书本上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现在回想,觉得十分可笑。就一句话,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就给它套上了一个甩不掉的帽子,也不管合不合适。以至于不久之前,我都一直觉得《乌托邦》大概是和共产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但是,当我了解了Thomas本人之后,我对“空想社会主义开端”这个帽子产生严重的质疑。

一个对上帝和法律有着如此虔诚的信仰的人写下的书,难道会和宣扬无神论的共产主义一样吗?一个人格魅力如此大的英国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自己所坚持的信念的人,会写出怎样的书呢?

我甚至有些怨自己,在没有读《乌托邦》之前,竟然会对这样一位人物产生想当然的一些偏见。

故事的背景选择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机,国王亨利八世不想取兄弟的遗孀凯瑟琳为妻,想要情人安妮博林当王后。可是罗马教皇不批准。但是,实际上英国教会内部已然出现分歧,原因在于凯瑟琳不能生育,而国王必须有继承人,不然就会导致国家四分五裂,战乱纷飞。而且,国王也提到,利未记里说到过不能取兄弟的妻子为妻,尽管没有明确说明。

其实,当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是站在国王这边的,无论出于功利角度还是引经据典。而且,当时马丁路德已经提出对罗马教会的质疑,掀起了宗教改革浪潮。但是,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Thomas只认定一个教会,尽管他承认罗马教会已经腐败,但是诋毁教会就是诋毁God。

其实,Thomas从始至终没有明确说反对国王的离婚,只是保持沉默,或是通过援引法律,王权,来证明自己的沉默不是反对。在最后的法庭审判上,他最终说明了他认为国王这个提议有悖于上帝的律法,而人间任何法律都不可以违背上帝和教会,因此无法用法律强制一个天主教徒改变其信仰。更重要的是,国王上任的宣誓和大宪章都有给予教会豁免权。

亨利八世通过的supremacy act至尊法案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会切断联系,自己成了宗教领袖。这一举动除了巩固了亨利自己的王权之外,对于教会的腐败没有丝毫用处。

其实,Thomas从始至终没有表过态,最后法庭Rich作了伪证,尽管Thomas据理力争,民众也看出了他的无辜,可是依旧不能改变他最终悲惨的命运。

影片中关于More的每一处细节在结尾回想起,都觉得格外动人。他对仆人的关心,对女儿和妻子的爱,对国家的忠诚。他是不想背上叛国罪的罪名的,因为,倘若他这样忠心可鉴的人都被贴上这样的标签,那么,天道何存?

几句经典的话,如果地球是圆的,国王下令说是平的,他会变平吗?反之,他会变圆吗?

出于良心,it is not because I believe, but because I believe

以及,狱中Thomas对女儿说的那一番话。如果我们看到贪婪,邪恶,怒气,愚蠢得到的比智慧,正义更多,perhaps we should stand a little bit straighter。

尽管Thomas生前曾经严肃批判马丁路德,看似与他的智慧有矛盾。但其实他是一个再坚守原则信仰不过的人。他的准则就是天主教以及人道主义。He believes in law。他只用笔讨伐异端,而没有判过一起处死异端的案件。而那些unjust men,却因为见风使舵,似乎生活的比just men更好。但,大概就像Plato说的,他们不是真正的快乐吧。

http://www.99lib.net/book/1080/31692.htm

 6 ) 【142】《良相佐国》——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辨忠奸

《良相佐国》 A Man for All Seasons 年代:1966年 / 国家:英国 / 导演:弗雷德·金尼曼 / 主演:保罗·斯科菲尔德、温蒂·希勒、莱奥·麦凯恩

     新好莱坞风潮席卷影坛的前夜,经典好莱坞电影已经日薄西山。《良相佐国》就是其中之一,导演弗雷德·金尼曼曾以《正午》《乱世忠魂》等影片声名大振,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这位奥地利籍的导演到英国拍摄了这部《良相佐国》,尽管服化道力求高度逼真,台词、表演样样水准精湛,受到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大奖的嘉奖,但还是看起来十分老气,很难让人提起神来,在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的排名上也只能处于中下等。但影片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托马斯这个忠于职守的法官角色。16世纪的英国国王想要抛弃原配妻子,娶情妇为妻,便要求大法官托马斯在离婚书上签字。但是托马斯四个讲究原则的人,他反对国王一意孤行,因此惹怒了国王,遭到了国会和教会的联合镇压。在出台所谓《效忠法案》之后,托马斯拒绝为其发誓,因而被指控“叛国罪”而入狱。在接受审判时,他为国家的前途担忧:“放弃他们的良心,他们就会引导他们的国家进入一条通往混乱的快捷方式。”或许他只要低个头服个软,就会保住一条命。但是,他认为真理胜过生命他宁可恪守原则而死,也不愿做个奸臣小人苟且偷生。他用实际行动有力地震慑了克伦威尔、理查德等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人,他的精神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别,放在从严治党的当代中国,也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亮点1
    第9分钟,托马斯受召唤去见红衣大主教。饰演红衣大主教的不是别人,此人正是《公民凯恩》的导演和主演奥森·威尔斯,经典好莱坞时期天才的电影人。他在该片中出场仅6分钟,但是却将这个高耸着威严感、双目慑人的大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单从这个扮相来看,完全看不出威尔斯才49岁而已。



亮点2
    第111分钟,在听完理查德出庭作证的一番信口雌黄之后,法庭里一片寂静,托马斯低下头,小声说:“老实说,我看到你作伪证,比我处在危险中更伤心。”“如果理查德说的是真的,我祈祷我死后不会见到上帝。”然而理查德仍表示不修改证词,托马斯无可奈何地说:“我已经死了。”他的每一句话都分量十足,也能非常贴切地表达他内心的失望和愤怒。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短评

本片改编自罗伯特·鲍特的舞台剧本,获得第3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六个奖项,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影片跟《桂河大桥》一样,赞颂了英国式的信念,或称表现了英国式的偏执。正好之前看过刘別谦的默片《安娜·博林》,从两种角度来看这一事件很有趣。奥逊·威尔斯在片中也有出演。

7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对那段历史不很熟悉,还一直以为他会自辩后获救。。。亨利八世在片中出现次数不多,却表现的那么依赖和信任摩尔,为什么最后又会置他于死地呢?匪夷所思。。。但还是一部很好的片子,表演非常好。台词和美术指导很强大,包括场景等一切,几乎还原历史了!

10分钟前
  • S@m
  • 推荐

当一个人发誓言的时候,他就像把自己捧在手心,像捧着水一样,如果他分开手指,他就再也无法找回他自己了。有些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希望作为你的父亲,我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我们住在这么一个国家,美德是被称赞的,道德让我们圣洁,但是既然我们看到贪婪、怒气、骄傲和愚蠢,使人能得到的比慈善、谦虚、正义和智慧更多,也许我们就应该站得更正直一些,甚至不惜冒着成为英雄的危险。……我不行恶事、我不出恶言、我不作恶想,如果这还不足以保全一个人的性命,那么我诚恳的说,我无权再活下去。

1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phenomena 4K修复版。对于灵魂与信仰纯粹的、绝对的忠诚。

15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85/100 “我不行恶事、我不出恶言、我不作恶想,如果这还不足以保全一个人的性命,那么我诚恳的说,我无权再活下去。”——恶法就是如此荒谬又经不起推敲和逻辑的审视,这也是一切窃取了立法权的政府不敢让人民了解法律,漠视自主思考和逻辑学教育的原因。

20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正剧冲突就是岔死鸭嫩的

23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高尚的品格,遇上糟糕的时代,就会变成行为艺术。

24分钟前
  • Seamoon
  • 还行

英国人成天吹新教代表自由、黑天主教代表专制,然而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历史和他们所说的恰恰相反:英国抛弃天主教源于一名堕落暴君(亨利八世)的私欲,英国国教会是为王权服务的工具。天主教知识分子托马斯·莫尔则为维护原则不受王权践踏而殉难。

25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一出让人明白什么是信仰的最佳影片。

30分钟前
  • 聖寶劍橡葉騎士
  • 力荐

坚持自己的信仰,面对上帝的时候,才是最清白的自己。

32分钟前
  • vivi
  • 力荐

托马斯·莫尔因其经典名著《乌托邦》流芳后世,其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作为天主教徒中的殉道烈士,他非常罕见地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对天主教的忠诚。电影《日月精忠》改编自托马斯·莫尔的真实人生,并将这一时期关于宗教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一一还原为影像。莫尔被处死刑的噩耗传来,伊拉斯莫为这样一位他赞扬备至的人的死去而深感悲痛。“他的灵魂之纯洁胜过白雪,在英国从来没有过像他这样的天才,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伊拉斯莫把他誉为“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人”,这大概就是片名的由来吧。

34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以前的政治迫害,王权高于神权🟰王权高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镜头画面有一定的设计但是不出彩,观感就是一股浓烈的英美交杂的味道,前半段一直在刻画主人公的品质,后面表露出了原因,整体看下来叙事简单但不是特别清晰,人物之间的关系感觉也没有很深刻,3.7分。

36分钟前
  • 我和我的小毛衣
  • 推荐

中文翻译总是喜欢把一个本来很不错的名字毁了。故事很熟悉,所以没期待什么情节。台词和几场辩论都挺不错的。觉得一个人其实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面对所有的处境,只能做你自己。如果虚伪和谎言更痛苦更难以承受,那只能选择死亡。

38分钟前
  • 花生酱
  • 推荐

“法庭上他们会提供你各种东西,庄园别墅,盾形徽章。一个男人该去一个免受诱惑的地方。”……谨遵托马斯教诲,电影开拍那天现场空空如也。

3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第39届Oscar Best Picture,英格兰说真话,持不同政见者的故事。

41分钟前
  • 刘建明
  • 推荐

不是国王就可以任性妄为,视法案为无物,大法官托马斯的拒绝从一而终,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家人劝告、入狱、审判、杀头都不能动摇,我不行恶事,我不出恶言,我不作恶想,如果这还不足以保全一个人的性命,那么我诚恳地说,我无权再活下去。

45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1967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一部形式与主题都相当古典的电影(继承了英国舞台剧的优质传统,在两难困境中坚持信仰坚守原则为公义而献身则可上溯至古希腊悲剧传统),本片也正好处在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上(1968年奥斯卡即被风格与题材大相径庭的迷惘又叛逆的影片所席卷),确乎是一部横跨律政题材+宗教题材+历史传记题材的主旋律佳作。演员阵容空前华丽:斯科菲尔德的影帝实至名归(尽管他因坚信理查德·伯顿会获奖而未出席典礼),他饰演的莫尔兼具明哲保身妥协退让的一面;罗伯特·肖演绎的亨利八世喜怒无常又有解不开的心结,活灵活现;莱奥·麦凯恩演的托马斯·克伦威尔狡猾阴险与固执劲儿透出银幕;奥逊·威尔斯饰演的前大法官+红衣主教沃尔西仅在片头亮相数分钟,却足以让人难忘;约翰·赫特扮演的理查德·里奇是他的首个大银幕重要角色。(8.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因为看狼厅在前,前半部都很难认同托马斯·莫尔,特别是他的观点我也不赞同。但是后半部从他进塔,到审讯,探视,审判,陈词,赴死,纯粹要忠实于自己灵魂,爱重你所以希望你理解我,以及令人愉悦的法庭辩论,虽然从叙事结构上看很奇怪,但确实改变了我心之所向。探视一段哭得好凶。

52分钟前
  • 会飞的石头
  • 力荐

其实我看这个片只是想瞅一眼VR的安博林,结果真的就只有一眼啊!!!!前一个小时固然比较枯燥,以为托马斯是一个像海瑞一样迂腐干瘪的人物,后半部分的探监和庭审很精彩,也足见人物智慧之处。也许无法完全理解他对于上帝的忠诚,但至少他对于法律的维护还是很令人感动的

57分钟前
  • 门多塔的孽障
  • 推荐

无比遗憾看不到剧场的版本,无比高兴留下了这个电影版。可敬可爱的托马斯莫尔,无怪乎重排版主演Martin Shaw说能演出这部剧是他事业上的highlight。Meg演得太说教,Alice让人动容。50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沉湎于对人治对有道明君的幻想中,不寒而栗。2011.3.12想看。

5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