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1946

HD中字

主演:玛娜·洛伊,弗雷德里克·马奇,达纳·安德鲁斯,特雷莎·怀特,弗吉尼亚·梅奥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2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3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4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5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6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3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4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5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6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7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8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19黄金时代194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黄金时代194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45年,弗雷德(达纳·安德鲁斯 Dana Andrews 饰),艾尔(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 饰)和霍莫(哈罗德·拉塞尔 Harold Russell 饰)是三名刚刚走下战场的军人,即将回到久违的家乡,即将见到久别的亲人,虽然三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内心中的激动和忐忑却别无二致,分别在即,他么许下了再相聚的约定。  丈夫艾尔的平安归来让米莉(玛娜·洛伊 Myrna Loy 饰)的内心陷入狂喜久久不能平静,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一双儿女,四口之家的未来幸福而又光明。弗雷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仅父母的状况不容乐观,新婚的妻子也风流成性夜夜出没于欢场之中。对于霍莫来说,战争给自己带来的残疾成为了压在亲人和爱人肩上的重担,在自责和悔恨中,他终日闷闷不乐。约定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此时的三人尚不知,这一次再会即将改变他们的命运。延边少年巴比龙2017国语三打白骨精三新贵送货员(韩版)涉外大饭店共同生活1973替身鬼SOS村鹅毛笔钻石迷情港女野人大城小事精灵宝可梦:原初之章人情世故笨蛋爱在炊烟袅袅时欲望爱人情欲房抓鬼特攻队开心家族执行!!~狗和我和执行官~丹麦之子婚礼专家胜者即是正义浪客剑心最终章:追忆篇阿莱克斯·施瓦泽:为真相而跑万箭穿心1971支离破碎2022爱在初心案藏杀机爱在俱乐部第一季盗案倾世之音都市牧羊曲无可救药第一季七十二家房客

 长篇影评

 1 ) 剧照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2 ) IMDB238 爱是心灵的港湾

238.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8.0 黄金时代

    大学期间我曾下载过这部电影,当时囫囵吞枣地就看完了,和平年代里战争太遥远了,实在很难产生共鸣,于是也难以下笔,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整理,也许我按按快进,又一次匆匆看完。
     
    关于战后的影片,《第一滴血》看得我心潮澎湃,《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则是引人深思,而这部《黄金时代》则显得有些单调而缓慢, 嗯,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它有教科书级别的镜头以及留名影史的剧情展开,但是我并不关心这些。TFBOYS现在有多红?我不知道,我更喜欢周迅。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影片拍摄于1946年,讲述三名军人在战争结束之后重新回到故乡,开始新生活的故事。这根本是个难题,《第一滴血》里兰博与生活在和平的人们的格格不入,《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里十九岁男孩看穿列队欢迎者的唯利是图。额,唯利是图排除异己也许,也许并不是贬义词,请原谅我这么说,因为这些人的行为合乎法理逻辑,指望商人政客为其负责,可能有点天真了。
   于是,这些人开始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了,家人的不理解,社会的不适应,妻子的背叛,常常令人倍感失望,然而失望中又有生机,这生机来源于他人的爱。
   
   爱是心灵的港湾。
 
   兰博没这么好运,不堪心灵的重担大开杀戒,被劝说之后仍旧是满腔的不接与愤懑;比利林恩兴许好一些,啦啦队女孩爱上了他的英雄形象,虽然这样的爱脆弱不堪一击,但毕竟是爱。他们的离开,甚至说是逃跑,虽说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心灵没有慰藉,站在人群之中也像隔着一道保护膜,你能真实地感受到你们内心的距离。
    《黄金时代》中,他人的爱慢慢消融了这层保护膜,虽说看得我有些不解,因为一个失业,一个失去双手,还能抱得美人归,艳羡之余不免有些怀疑。怀疑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嗯,毕竟这样的女孩子始终是难道。少之又少,因此有些不真实了。
      不过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这样的电影使人心存希望,也给了几分慰藉。出现这样的影片,符合社会需要,倒也是理所应当了。

     回头想想,兰博和比利林恩们不知道怎么样了,希望他们也能遇到这样美好的女孩子。
     刚刚我本来打出的字是“找到这样美好的女孩子",想想还是用"遇到",这样更合适些,毕竟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3 ) 拉片笔记1:回家

根据IMDB的介绍,这个故事源于1944年7月的《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的一篇报道,讲述一群海军陆战队士兵从圣地亚哥(现中途岛航空母舰博物馆所在地)乘火车回到纽约,越靠近家乡他们越安静、越紧张。原著小说《Glory for Me》作者是MacKinlay Kantor。Robert E.Sherwood(《魂断蓝桥》《蝴蝶梦》的编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战争信息办公室主任,这也是制片人Samuel Goldwyn找他写剧本的原因之一。

退伍空军Fred到交通管制部询问能够顺风回家的航班,第二个重要角色水兵Homer已经在场景里,被众人和一个架子(道具)围绕着。

Fred在Homer身边放下行李

Fred询问航班后转身,背影占据画左,右侧露出正是Homer。抬架子这个情节清空了画面里的其他人物和障碍。Homer没有起身帮忙,被旁人讥笑,埋下他双手残疾的伏笔。

Homer被讥讽没有帮忙,架子抬走,镜头推近,Fred坐下

有航班回家,Fred开心签名,递笔给Homer,Homer露出右手的钩子,F和交管部职员同时一愣。H不在意,拒绝了交管部职员的帮助,抬起左手又是一只钩子。


Homer的扮演者Harold Russell是一名在珍珠港事件后志愿上前线的军人,1944年在一部陆军影片中他教学空降部队如何拆弹,手里炸药意外引爆,导致双手残疾。在训练自己使用钩子之后,Russell参与了军队关于老兵康复训练的影片《 Diary of a Sergeant 》(1945),由此被选中作为Homer的表演者。原著小说中Homer患有精神创伤没有身体残疾。导演Wyler对于制片人送Russell去上表演课很生气,他喜欢Russell身上未经训练的自然气质。

Russell凭借Homer的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还有一尊特别荣誉奖以致敬他激励了残疾退伍军人。本片杀青后,Wyler建议他继续完成学业,因为“银幕上给残疾人的角色不多”,他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商学学位。1992年他拍卖了自己的小金人为妻子筹措医药费,一位匿名买家支付了60500美元,其中包括拍卖商10%的佣金。

Harold Russell凭借一个角色赢得两座奥斯卡小金人

这部电影在1975年被翻拍为电视电影《Returing Home》(1975年)。扮演Fred的是《老友记》里的Richard扮演者Tom Selleck。扮演Homer的James R. Miller是一位在越南的战斗中失去了双手的士兵。


Fred和Homer在机舱遇到了陆军Al,刘关张海陆空正式登台。飞机上三人看风景、抽烟,Homer俨然双钩表演艺术家,划火柴点烟不在话下。H先给D和A点烟,问:"有人迷信吗?"然后熄灭火柴,再划一根给自己点上。

这是流传在一战陆军里的一个名为Three on a Match(点烟不到三)说法:“当第一支香烟点燃时,敌人会看到火光,当第二支点燃时,他们会瞄准,当第三支点燃时会扣动扳机。”

Homer说自己什么都能做,但是,吸了一口烟,想到了他心爱的姑娘——他们都不知道家园现在是什么样子,是否还能接纳自己。

Fred和Al也在为未来隐隐担忧

俯瞰家乡,新机场上数目繁多的废弃飞机——战争结束不再需要军需品和军人了,另一方面为影片结尾Fred的工作做了铺垫。

从机场到家的路上,看到Butch's酒馆,Homer推荐大家抽空去喝酒,提示后面故事发生的场所。

近乡情怯,Homer想先去喝一杯再回家,大哥Al说:“你现在到家了,孩子。” Fred和Al在车里注视Homer回家。先出来的是Homer的妹妹,小女孩乐得上蹿下跳。

妹妹去叫Homer的女朋友Wilma,灌木丛的豁口看得出两家经常互相走动

Fred和Al看到Homer家人热烈欢迎H后叫车发动,H目送车远去,举起铁钩致意,家人转喜为哀,母亲失声哭泣,暗示了Homer这条线的冲突。

下一个到家的是Al,这次轮到Al怂了,跟Fred说要不先送你,F笑道:“不,你是下一个。”——F的家庭矛盾一再被delay。车子停到一个高档公寓前,Al参战前是个银行职员(扮演者Fredric March在做演员之前也是银行职员),褪去军装大家的阶级底色显露出来。

Al进入电梯,音乐渐起,他缓步走到门前,放下行李,双拳紧握,慢慢抬手伸手按门铃,屋里传来儿子对女儿说“我来开”。门开,Al一个箭步上去捂住儿子的嘴,先问:“妈妈在哪儿?”。端着盘子的女儿冲出来,也被捂上了嘴。妻子Milly的声音传来:“谁敲门?”——Al的家庭成员以故事线里的重要性从轻到重依次登场。

导演Wyler二战期间随军拍摄纪录片,Al与妻子在走廊两端重逢是以他自己的回家经历为蓝本

Fred父母的家是一个铁道边的棚户区(火车也是“环境道具”)。F问起妻子Marie,父母告诉他妻子已经离开,在城里夜总会工作生活,并提到把F的信和军人安家费都转给了Marie,暗示夫妻因财务分手的结局。F将行李先放在父母家里去城里找妻子,他不用提着行李去酒馆,还延申到后面一场从父母家取回行李,送礼物给妻子的戏。

Al给儿子的礼物是从死去日本士兵身上获得的战利品。接着儿子从核爆到物理老师讲“所有人类必须找到方法共同生存,or else...”。反战态度呼之欲出。女儿Peggy高兴父亲归来,希望在他的陪伴下生活回归正常。

这种对东亚“家庭观念”的赞赏(误读)代表一种向往

Al问Milly女儿是否有男朋友(情节伏笔),是否教了她应该知道的事情。Milly说,Peggy在医院工作,知道的比你我还多。二战期间女性主义崛起环境,男人上战场,女人出门工作,参与制造飞机等军需用品,传统的家庭模式受到了挑战。步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公共设施智能化的推进,子女在获得知识和信息方面走在父母前面,造成了家庭权威结构极大的震荡。

心烦意乱下,Al决定带着妻女去Butch's喝酒。同时,Homer的家人对待他过分小心令其倍感压力,也来到了酒馆,遇到了没找到妻子的Fred,F说送Al到了高级公寓,应该不会再见了,话音刚落Al携妻女进门。

Butch叔叔拒绝给Homer提供威士忌,但允许他喝啤酒,这暗示Homer不足21岁。。

在美国全境将所有酒精饮料的饮酒年龄改为21岁及以上之前,一些城市对啤酒和烈性酒的饮酒年龄进行了区分

Al不停喝酒(伏笔),还偷偷换了妻子的满杯。

Homer坐下听Butch弹琴,倾诉心声,此处琴声也是bgm,弹琴亦与之后情节呼应。Al上来点歌“Lazy River”,Butch的扮演者Hoagy Carmichael正是该曲的作曲。

Al和妻子跳舞,为女儿Peggy和Fred的认识创造了空间。Fred半醉,Peggy幽默应对。

很欣赏美国电影里对女性的幽默刻画多过温柔贤惠。

Fred烂醉被带回到Al家。半夜F被噩梦折磨,Peggy安慰他。次日早上,在厨房餐桌前二人继续深入了解,Fred甚至不记得Peggy是Al的女儿。听说Peggy还未订婚说“这附近的小伙子们都怎么了?”。

做饭是经典的对话场景,后面和Fred在家和妻子做饭形成对比

Al宿醉醒来,Milly暗暗观察他并送上早餐。

本片后面还有镜子的镜头
Milly暗暗观察Al适应家里的生活
M为A送上早餐,小餐台放上一瓶花,又在最后放下。

Peggy上班路上送Fred去他太太的公寓,临下车F感谢P的体贴没有提起噩梦的事情,夸她应该被“量产”——好个社会化大生产——暗示二人合拍。

Peggy看Fred按铃等公寓门开,再按铃,想要放弃,结果发现路人推门就进去,这段有默片趣味。

Al接到前老板电话邀请他回银行工作,故事情节在返回家庭后,发展到融入职场阶段。

接电话过程中Milly帮忙点烟

 4 ) 《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回到家乡(IMDB250 TOP 171)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54990064.html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看完了《满洲候选人》后,只想大概浏览一下这部电影,可是我却被电影的开头深深的吸引住了。于是,一口气把这部172分钟,时长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看完了。

本片的情节很吸引人,主要讲述了老、中、青三个退伍军人回到家乡的故事。战争结束了,在飞机上偶遇的老、中、青三个退伍兵相识了。老、中、青三个人代表了男人三个不同阶段,老年人结婚二十年有两个孩子,中年人结婚后就奔赴了前线,青年人则是高中毕业之后就参军了且只有一个女朋友。老年人的回到家里受到热烈欢迎;中年人的回到家里却发现只有年迈的父母,妻子不见踪影;青年人则因为失去双手,回到家里并不开心,虽然女朋友并不介意。在回来的那天晚上,中年人偶遇老年人与他的妻子和女儿,大家很开心的在一起庆祝,高兴得两个男人都醉了。两个女人只好将醉鬼们送到自己家里睡觉。经过一夜之后,中年人与老年人的女儿互生爱慕,可惜中年人已经结婚,他们不能继续发展感情。中年人找到了自己的老婆,可是他的老婆爱慕虚荣很会花钱,中年人只好继续回到战前的工作地点做最普通的工作。与此同时,老年人回到战前的银行上班,青年人则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一天,老年人的女儿找到中年人,两个人表明了爱意。很犹豫的来年人的女儿,在一次聚会后发现中年人的婚姻并不幸福,坚定了与中年人交往的信念,并决定拆散他们,于是他们开始交往。但是老年人不同意,老年人与中年人交谈后,中年人与老年人的女儿分手了。虽然如此,分手后中年人还是与自己的老婆离婚了,此外还因为失去工作,要离开家乡。幸运的是,他在家乡的机场上找到了一份自己擅长的工作。青年人则在中年人的鼓励下,与自己的女朋友表白了心意,于是他们要结婚了。在青年人的婚礼上,三个老兵又相遇了,并且中年人与老年人的女儿旧情复燃,影片在他们的热吻中结束。

这部电影看点十足,矛盾冲突很强烈,非常吸引人。影片开始时,就可以通过三个人物不同的生活背景、人生际遇对他们的未来而感到担忧。老年人的家里状况会如何?中年人的婚姻是否幸福?年轻人的是否能继续同女朋友在一起?影片设置的这些悬念,紧紧的抓住了我的心,让我欲罢不能。随着情节的展开,观众们会继续关注着剧情,而且还有着新的看点展开:中年人与自己的老婆如何生活?他与老年人的女儿是否能够终成眷属?老年人一意孤行的工作方式,是否会得到老板的认同?年轻人的女朋友会不会因为年轻人的沉默而离开?这些看点每一个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套用一句俗话,我与剧中人物是“同呼吸共命运”。作为一部上个四十年代的电影,可以将情节设置的如此真实生动、吸引人,实在难能可贵!

本片更难得的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它不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盛行的黑色电影,也不是什么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推理片,而是一部可以引起观众共鸣,让观众思考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我看过不多的四十年代电影里,本片算是一个异类。电影反映了多个社会上的现实问题,比如战斗英雄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而受到优待,如果没有一技之长还只能做一些最底层的工作;为国家流血的战士们并不会因为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而得到怜悯,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矩办,比如贷款;退伍士兵的离异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穿上制服的男人很拉风,脱下制服的男人很普通,爱慕虚荣的女人选择离开是必然的;那个因为战争失去双手的年轻人更可悲,人生才刚刚开始,没有双手会对他将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总之,这部电影表现了美国二战之后,退伍士兵的真实生活,除了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遭遇而感到痛心之外,还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社会的残酷。

当然,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还是要给观众们希望,给电影前的人们塑造一个美国梦。所以,电影有着皆大欢喜且充满希望的结局:中年人在最落魄的时候幸运的在家乡找到了工作,还与爱慕虚荣的老婆离了婚,并且与老年人的女儿有情人终成眷属,青年人也与青梅竹马的邻居女朋友喜结连理,就连电影的名字也叫做“黄金时代”。多么阳光的结尾啊,多么美好的结局啊!可是看起来太假了,现实社会并没有那么美好,这只不过是人间的童话,好莱坞的一个梦。

除了现实的反映社会以及吸引人的情节之外,电影的风格也很清新。它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将电影稍显沉重的情节讲述的有声有色。电影的前半部分有一些喜剧的成分,尤其是在老年人与中年人喝酒及回到家里睡觉的过程,实在搞笑,笑点不少,具体不多说了。从影片开始到他们几个人醒酒之后早上起来这段过程,电影足足用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就是因为编导采用了这种带有喜剧成分的表现方式,使得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点也没有感觉沉闷,60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电影的后半部分虽然因为情节的关系,使得影片的基调有些沉重,但是它也没有使用非常黑暗的表现手法来推进剧情,还是带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此外,电影的节奏很协调,没有特别拖沓的地方,这也是电影让我完全投入的原因之一。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William Wyler。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他真的是一位伟大的导演。查过资料之后,发现我已经看过三部他的电影了,分别是《宾虚》、《罗马假日》及本片,以前都没有注意到。这三部电影风格都不一样,但每一部都有着它自己的特点,这是我最佩服William Wyler的地方。William Wyler拍摄的电影可以没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每一部他拍摄的电影都非常好看,无论是爱情片、史诗片,还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看着他的作品列表,知道以后还会看到他的许多作品,相信他会继续给我带来新的感受。

本片的演员里,男演员没有什么看点,就不多说了。但本片是一部家庭为主的电影,女星有很多,所以这部电影又让我认识了很多美女。最漂亮的还是女主角扮演者Teresa Wright,长相很标致。其次是另一个女主角Cathy O'Donnell,她在刚刚看过的《宾虚》里出现过,那部电影里对她没什么印象,在本片里倒是很清纯,女人还是年轻的时候美丽。最后,母亲的扮演者Myrna Loy也是一个美女,网上看到她年轻时的照片,才发现那时候的她一点也不次于本片里的Teresa Wright。本片还有一份配角Virginia Mayo也很漂亮,只是她在本片的戏份太少,网上资料说她四十年代以后表现不俗,估计以后能有机会看到她在那个时候的表现吧。

总之,一部情节引人入胜,而且会让人思考的佳作,而且美女有很多,非常值得一看。

Teresa Wright

Teresa Wright

Cathy O'Donnell

Cathy O'Donnell

Myrna Loy

Myrna Loy

序列:0490

Top188.黄金时代.The.Best.Years.Of.Our.Lives.1946.D9.MiniSD-TLF

2011-08-08

 5 ) 美国反思战争电影的鼻祖

这部电影几乎为所有后来的美国反思战争的电影定了调
一、战争并不是美国想要的,而是被政客裹挟的
二、无论战争是对是错,对于那些成为炮灰的美国士兵来说,他们永远是英雄和战争的牺牲品。
三、不要去责怪士兵,他们只是奉命行事,做了自己该做的。作为对死者的尊敬,不要提任何他们的死毫无意义的意思
四、用残疾士兵做主角,他们的经历就是他们正义的资本
五、无论战争是否值得,或是否真的为了政府所提到的目的,总之,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美国和美国人民。

总结来说,美国的战争无论对错,都是为了美国和美国人民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切,而那些为此牺牲和付出一切的士兵们是战争的受害者不是美国发动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敬佩的。

电影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再有一次战争,我想你我都不用操心了,因为我们都变成尘埃了。

自1945年之后,美国又经历了多少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呢?直到电影里的人都含笑六尺之下。正如某人说的,只有死人可以看着战争结束。而每一次战争之后,好莱坞告诉大家的依然是如上的这些道理。于是战争在美国一次次的循环,反思,战争,再反思,再战争。《以拉谷》《拆弹专家》《兄弟》《护送钱斯》《信使》这些当下的反思战争的影片依然在继续着这种循环。
唯一的变化就是,未来的美国战争将不再使用人,而使用机器人。这样反思停止了,而战争将继续。

 6 ) 于细小处看到的《黄金时代》

很早就知道了这部电影,当年看到的几个DVD外包装,都是印的一组演员的标准头像,像是家庭纪念相册似的,每个人都喜笑颜开,使我以为这是部讲工业时代一个家庭的温情故事,直到正式看过,才发现内容大相径庭。主观上,我说不上对它有多着迷(而且已厌倦了简单发表诸如“喜欢”或“不喜欢”之类的话),但这确实是部好作品。

故事从二战后三名复员军人分别回家开始。小伙子霍默曾是学校的运动健将,战争中他失去了双手,虽然装上了机械假手,却给自己、家人和未婚妻都带来精神的痛楚。原银行职员艾尔在重归一家之主的位置后,也遭遇到诸多由不适应带来的困扰。而原药店雇员弗雷德则更糟,工作上不得不降职为学徒(战争损害了他的记忆力),战前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已搬离家中,常出入夜总会。

与战时的《忠勇之家》(1942)、《自君别后》(1944)这类鼓舞士气的光明电影已截然不同,全片充满了悲剧的气氛,手法也偏向于写实,不再有刻意的溢美。

三位主人公里,我反而对看似平静的艾尔一家的故事最有感触。艾尔回到家时,迎接他的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孩子们的惊喜、妻子的拥抱、刚准备好的晚餐。一双儿女都已长大。但很快他便发现几年的战争已让他难以适应正常生活,他不再是过去优雅的绅士,与妻子的相处也似乎需要重建,更对刚成年的女儿所需的引导措手不及。这里我特别感动于艾尔的妻子;她话语不多,不是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举手投足间却处处透着坚强、明理和宽容。丈夫和弗雷德喝醉了酒,她同女儿一起开车载他们回家;丈夫言语变得粗俗,她并没有一句指责,而是默默从旁提醒,这一点在艾尔演讲时尤其明显,能看到她不动声色的外表下内心的忐忑,但她却始终怀着一颗忍耐的心;在女儿的恋爱事情上,她的冷静更令我顿生敬佩,佩吉告诉父母自己爱上了弗雷德,并且说自己能看出弗雷德的真实感觉:“I can see because I love him!”还说父母经历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他们彼此相爱,在教堂结婚,然后度蜜月、生儿育女,他们没有经历过任何烦恼,所以他们不可能理解她与弗雷德之间的事。于是母亲说:“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烦恼?(她望向丈夫)——多少次我告诉你我恨你,而且从心底里相信?多少次你说你对我感到厌倦,我们都感到筋疲力尽?多少次我们又重归于好?……”多么有智慧的母亲!也许拿《圣经》“箴言”31章里所说的“贤妻”来套用会显得教条,但是母亲的坚强而平和,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这些品性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造就成的?

另外的两条线,弗雷德破碎的婚姻、以及霍默因残疾而来的伤痛,都不是偶见的情节,但是霍默与未婚妻威尔玛的故事仍撕扯着我的心;我想他们婚礼那一幕一定成为了经典片段罢。在牧师带领的长长的誓词之后,霍默用机械手替威尔玛戴上戒指,“With this ring, I thee wed.”看这一幕时我眼眶湿润;都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霍默有的只是一双机械手,但真正立约、永不改变的,却是内心的真爱!

值得一提的是,演霍默的鲁塞尔确实是位双手残疾的演员,当年他得到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和一个特别荣誉奖,也是唯一因一个角色得到两个奖项的演员。而他的第一任妻子(他们的婚姻一直持续到他妻子的去世),也正是他孩提时代的玩伴;难怪他的表演如此真实感人。人真的是因为内在的精神而成其为伟大的。

艾尔的女儿佩吉,就是《忠勇之家》里演嘉逊儿媳妇的特蕾莎•莱特,相隔4年,这里她成熟了许多,演技也进步很大,越长越漂亮了。

电影着力表达的是战争对个人与家庭造成的创伤;结尾的光明更提升了一种希望的情绪。不过影片的整体结构仍有稍嫌松散之处,这大概是写实手法电影的一个通病罢。

 短评

很新奇的一个角度的电影,讲的战后的生活,感觉还不错

7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二战刚刚胜利,好莱坞式的表达,美国宣传部用3个小时,讲述了3个退伍军人的故事,歌颂了国家、社会、民众对英雄的包容。如今看来,又红又专啊!两个女主角都很漂亮,放到今天,也是超级美女。这个美,不是赤裸裸的美,而是有味道。脉脉含情,眼里有光。

12分钟前
  • Feilong
  • 力荐

真的是很有创意的一个拍摄角度 很少有拍退役军人的生活

13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一语成谶,只是当年的主创万万不会想到,很多很多年后,Marie们的三观成了“主旋律”;“I think they ought to put you in mass production.”;特蕾莎·怀特说“我要拆散他们的婚姻”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大义凌然啊,跟美国队长似的

14分钟前
  • 发不沾霓
  • 力荐

一部工整完美的影片。也许影片中洋溢的种种过于美好让你无法相信,但在1946年,人们刚刚从战争中走出,这样的美好不正是他们需要的吗?

16分钟前
  • 最爱百年孤独
  • 力荐

【B-】好一大锅心灵鸡汤,熬那么久,我味觉都要失灵了。

1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中产阶级家庭情节剧拍到这种程度就算是登峰造极了。从电影看,战后回国的老兵对抢了他们工作的职业女性很厌恶,倒是在家政学习班里学习过的传统家庭妇女更容易获得中产阶级的认同。

20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叙述有耐心,细节好。但对战后返乡军人处境的描摹,太像小心翼翼、不敢戳破什么的童话,现实哪会有如此甘美、顺遂。唯一给军人制造痛苦的反面角色,竟是一个“不守妇道、欠缺淑德”的妻子形象。女性角色的设置不是意淫出来的王宝钏式的模范样本,就是社会的替罪羊。

25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上映距大战结束仅一年有余,威廉惠勒便敏锐地用三位战士回乡各自的遭遇从不同角度深刻地表现了战争对人从肢体到精神,对家庭从内到外的伤害,尤其是从战场归来的士兵们重新融入社会回归家庭的艰难,叙事流畅自然、感情细腻真挚,故事通俗易懂且富于批判性,接近3小时的片长却毫无沉闷拖沓之感,难得

29分钟前
  • 洛梦蝶
  • 推荐

在电影院里狂流眼泪,真没想到看这样的情节剧也能感动得浑身散架。三个退伍军人返乡后的不同遭遇,台词精妙,表演动人,三份戏组合恰到好处。其实能想到的这里都有:融入不回以前的生活,接受不了身体的残疾等等。但那是1946年啊,还有什么比一个“爱情和家能拯救支离破碎的人”的故事来得更及时呢?

3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三个军人的战后生活,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主男配,威廉惠勒掌控调度纯熟,故事自然行进,又将战后军人生活问题讲得深刻透彻,大师水准之作

35分钟前
  • Carl
  • 力荐

战后人生;柔情似水。生活或许艰辛,人生依旧美好,苦尽甘来。理想化的一面人生。

4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如今看起来,仿佛都是套路,每个故事的走向都能猜到,但它仍然是如此令人感动,数次落泪。作品中有太多动人细节。它可以与日本的《野良犬》《黑雨》《芋虫》比照着看,想起那位波斯民亚诗人的话:“愿上帝保佑追击者,也保佑被追击者”,愿上帝保佑被炸弹伤到的人,也保佑扔炸弹的人⋯⋯仅仅在战后一年,美国就有这样的作品问世,战争对生活对人心巨大的破坏,令人心酸。三个退伍老兵的故事交相推进,节奏合适。几位女性像天使像圣母,男人是摧毁者,女性是安慰与重建的力量。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估计对彼时饱经创伤的人们来说,应该是极大的安慰吧。

45分钟前
  • 梅大姑
  • 力荐

A significant post-WWII paean that honestly and sensitively depicts with a satirical undertone the trauma and obstructions encountered by scarred veteran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46分钟前
  • 马赛克
  • 力荐

好莱坞老电影靠谱得就像晒过太阳的老棉被。提威廉·惠乐只说《罗马假日》真是失敬。几乎每场戏我都在赞叹:怎么这么会拍?怎么拍得这么好?简直心目中完美的drama:三人初识Homer露出双钩铁手,Al回家进门时摆盘子的老婆问了两声是谁后停下,小酒馆Homer和Butch弹琴聊天自带bgm,女人对军人制服崇拜的目光惹来后方男人的妒忌,开放厨房边做饭边拉近距离,巧克力圣代做得眼馋,还看到一只和家里同款的咖啡壶,我从来不知道那玩意儿是怎么用

49分钟前
  • 山下猫
  • 力荐

批判现实,反映战后创伤,又带有励志情节。这很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它是一部让人有些难过又充满希望的影片,那是当时的观众所需要的,也是给予我们慰藉的~

5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力荐

威尔玛和佩吉都是好姑娘啊。现在这么情深意长,知书达理的姑娘可真不多见了。

5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并不惹人生厌的主旋律题材。感觉这里大部分角色对William Wyler的片子来讲都三观正直得过分呢= = 他还是拍阴暗复杂型人物效果更好。 话说这分明是部群戏嘛,March的戏份真算男主?Myrna的妻子形象太完美了,Homecoming那段真经典。

55分钟前
  • \t^h/
  • 还行

影片把触角伸向大家视而不见的地方,从炮火散去后的平淡中挖掘出战争的创伤和永恒的亲情。

58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首部夺得8项奥斯卡的影片。1.描写3名不同阶级境遇的退伍老兵回归家庭,适应社会的历程。2.Gregg Toland的深焦摄影不可不提(酒吧弹琴与结尾婚礼场景的纵深调度)。3.细节精致,表演出彩,饰演残疾军人的哈罗德·拉塞尔是唯一凭同一角色获得2座小金人的演员。4.化妆室2女对话的镜子长镜头很惊艳。(8.5/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