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1956

HD中字

主演:淡岛千景,池部良,高桥贞二,岸惠子,笠智众,杉村春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早春1956 剧照 NO.1早春1956 剧照 NO.2早春1956 剧照 NO.3早春1956 剧照 NO.4早春1956 剧照 NO.5早春1956 剧照 NO.6早春1956 剧照 NO.13早春1956 剧照 NO.14早春1956 剧照 NO.15早春1956 剧照 NO.16早春1956 剧照 NO.17早春1956 剧照 NO.18早春1956 剧照 NO.19早春195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早春195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奔波忙碌的现代化都市,男男女女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却往往让内心的情感无处安置。在东京某耐火材料制造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杉山正二(池部良 饰)这是这群大众中的一员,他眼巴巴地等待着升迁的机会,苦熬年头。婚后多年情感转淡,加上孩子的夭折,让正二和妻子昌子(淡岛千景 饰)的关系变得冷淡而微妙。无聊枯燥的人生骤起波澜,被称为“金鱼”的公司女职员金子千代(岸惠子 饰)闯入正二的视线,更让这个男人有了出轨的机会。原本便濒临崩溃的婚姻开始皲裂,昌子悲伤绝望,而正二也突然得到外派偏远分公司的调令。  杉山夫妇的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爱情天文学来吧冠军 第二季厄普肖一家 第四季大转折——鏖战鲁西南我们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2致命拜访乘客2023汤屋街物语天才画师苏小贝一路北上小兵张嘎1963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医师好辣金锁记图书馆员:圣杯的诅咒邻居大战山歌姻缘老家伙麻辣追杀令面具之下2015不说话的爱1400血沙佐伊的超凡歌单第二季特伦特探员1/4圆要爸还是妈艾丽卡芝麻开门零的焦点2009书剑恩仇录2009美国方面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分时度假反恐行动:独立日走投无路的原偶像,选择与完全陌生的大叔一起生活

 长篇影评

 1 ) 早春过后

体力劳动者们脖子上搭着汗巾,会餐时的工薪族们穿着短袖薄和服,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总是坐在黑暗里摇着扇子,这是一个比起早春更像初夏的季节。或许也同小津的其它作品一样,内容与标题没有什么紧密的相关吧。

而对片中的夫妻杉山和昌子来讲,人生的早春已经过去了。即便还处于人生的前半段,似乎还有着很多可能,就如同杉山的战友对杉山说的一样,“你会被提拔上的。”但杉山说,不可能了。就算还处于人生的上升期,但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了。就如同昌子的朋友和昌子闲聊,“当初你可是说死都要与他在一起呢。”但昌子说,是吗,那么久远的事,我已经忘了。早春是狂风,惊蛰,江河冰融后的奔流,是他们也曾轰轰烈烈地爱过。但柴米油盐的琐屑已将青春的激情淹没了,三十岁,或许已经步入人生闷热的夏日了。

于是在这样的夏日里,男人比女人更耐不住寂寞。杉山根本不喜欢金鱼小姐,这场出轨里他可能是在寻觅旧日的激情,也可能是在沉闷生活挤压下寻找释放的出口。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他都失败了,因为两人之间没有爱。他在偷情后的第二天回来,换衣服时叫住了妻子昌子,然后吻了她,但昌子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吻,“你是不是饿了?”生活已经筑成一堵透明的墙,夫妻二人就分隔在墙的两侧,默默品味着各自的寂寞。

可即便是这样的两个人,却仍旧被他人所羡慕着。金鱼小姐羡慕昌子是杉山的夫人,杉山的战友羡慕杉山工薪阶层工薪稳定有奖金,杉山说还是自己有个手艺开店好,更自由;做了31年工薪族的老人在酒吧喝酒,“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要做这一行”;杉山重病的同事三浦却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公司工作,那是我中学以来的梦想。”小津的电影不会刻意点名什么道理,可通过剪取几个再日常不过的场景与对话,就展现出了人世间太多的爱别离与求不得。

片中最后,杉山与夫人昌子重归于好,但杉山仍旧厚着脸皮坚称,都是误会。昌子明明知道了一切,却也低下头,“我也有错。”或许谎话连篇和视而不见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必需手段,到最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向现状妥协。笠智众坐在桥墩上看划船的年轻人:“他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啊。”而他们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不过,即便是夏天,秋天,冬天,也是会有花儿开放的,人生总会不时焕发新的生机,而杉山和昌子的生机就从二人向彼此妥协开始吧。

 2 ) 战后工薪阶级的哀叹: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了,人还是一样的人

      之前一直非常喜欢小津的《我出生了,但……》以及《晚春》,本以为这部《早春》也是清雅地表现夫妻和朋友的关系,但是此次小津将家庭的矛盾穿插于公司堕落之中,工资与小孩出生率成了正比,这似乎就是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统治下工薪阶级的非暴力不合作。正如剧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这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了,但是人还是一样的人”,尽管世界的存在正在朝着不被看好的方向滑落,但是小津所提倡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去改变一点这个世界的。至少能放慢点滑落的速度。

      ps 剧中两次出现了久远的故事与不变的人性,是作为反例,但在我看来,小津恰恰反用了剧中的意义,人还是一样的人,只要有改变的心是不怕迟的,正如那列火车,明天就可以到东京,预示着日本的发展也是可以那么飞速的,但是夫妻俩决定还是要好好过完小山村的两三年时光,那是最好的时光,那是还可以有心情怀念旧时光的地方,不知导演是否也在轻声呢喃,日本的步伐再等等。这样,电影便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
 
      

 3 ) 小津之味

这个人是不朽的,当然不只于我,早有一个维姆·文德斯拍摄了《寻找小津》,作为对这个影坛大师的致敬——“如果本世纪真有留有瑰宝,那么小津的电影当之无愧”。简直难以想象,一个导演的电影在40年里,不断讲述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地点”,这些家庭的琐事,呈现出一个社会的、家庭成员间的以及个人本身的缓慢变化;最最主要的是,通过一部部“同样的”电影,我竟然可以看到我熟悉的家庭,和我自己。

记得有一次朋友和我一起看小津,她睡了又睡,每次都问我“他(她)(们)怎么了”,我说“没怎么”,因为这里面本来就没有“故事”——就象你我的生活,若一定要拿来端给人看的话,必定早有人熬不住就呼呼了呵。可是生活本身不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的吗?要耐,才有味的。小津电影跟我竟是那么的投合,连字幕背景都是我喜欢的麻布作衬底。

最适合这样暑天的大白天,煮一壶咖啡或者,煮一锅绿豆百合汤,只要摄氏27度,就可以在沉沉地浸在小津的电影里,那曾是我渡过的清凉惬意得“令人发指”的日子呢:《我出生了,但……》(1932年)、《晚春》 (1949) 、《茶泡饭之味》 (1952) 、 《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早春》(1956)、《彼岸花》(1958)、《浮草》(1959)、《秋刀鱼之味》(1962)……

在黑白干净的画面里(偶有彩色),只有反复的练习曲一般的音乐背景,那些电影的段落,缓缓地叙述着,就算去了一趟洗手间也没有间断,没有情节跌宕没有大是非,只有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纠葛,亲人间情感的无限缱绻,那是最深埋的最值得人细细研磨的东西,那是不论活在哪一国哪一个朝代都要去面对的东西。同类的映像,还出自台湾的大师杨德昌;还有另一部国产电影堪比,那是我最爱的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年)。

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世的心中引起共鸣。

电影记录的是时代的生活,不只一个小津,日本导演最钟情的,当属日本社会相传久远的民间“祭”,祭花神、山神、水神、树神……各种神,每到祭祀节日,盛装的男人和孩子是鼓乐舞蹈的主角,浩荡的队伍雄壮优雅、绚丽多姿、经年不变的隆重展现一遍,那仿佛就是人们来处。我在小隐也去赶过两趟大“节”——庙会,原本那也应该是这里乡民的大日子了,持续一整周的时间可惜徒有热闹,人群穿流不息,街面充斥着各种摊贩,满眼劣质的商品及老虎机这样诱人的家伙,却找寻不到一样可口的美食、精细的手工品或者独特的歌舞游艺,没有趣味没有民俗没有历史,通通没有呵。我们失落的祖先的东西,连在我们自己的电影里面都不复存在了,真是绝得干净。

小津代表了东方的经典和传奇,那里面几乎蕴含了我们所有的渊源,乡土、人情、世故……

等我哪天走不动路的时候,一定要重刷一遍小津,每一部。

 4 ) 短评

小津其实一直在用一些相似的镜头和叙述手法展现他的电影。但他把它们用到极致,结果拍出了芳华绝代的一代人影像。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除了极其工艺的手法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影像的精致性和厚重感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如杉山和妻子吵架时极轻的日本传统音乐的配乐,和杉山在妻子日久不归心情低落时在酒吧饮酒时旁边即将退休的工薪阶层前辈说出的意味深长的“今天很快乐”的台词。(巾城)

 5 ) 和风

日本这个民族蛮奇怪,既有令人特别痛恨的右翼,可是普通的老百姓却又让人心生温暖。
我喜欢看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叫《全能住宅改造王》,多年老屋拿出钱叫设计师给改造。过程中,设计师是全心投入,往往住户都小,或是有很多难题,设计师都一一克服,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将整个住宅焕然一新。
结尾有个环节,是全家人来到新家,都是惊喜,有一次一个将成为房屋女主人的新娘哭了,还有一次一个老太太不停的鞠躬感谢,还有一次一个男主人说,要更加乐观的活着,成为配得起这样乐观的房子的家庭。
这些日本人对待万物及生命的态度很令人欣赏。包括这一次地震的临危不惊。尽人事、由天命正是一种好的生命态度。特别是平等的对待生命,尽心尽责对待每一项工作。曾看到一个文章说,即使是一个邮递员,也是一辈子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而很喜悦。
禅宗里提到入定,获得定中三昧,并不一定要出世,哪一项工作可以这样全身心不计回报的投入了,便也是获得三昧的机缘。
以前厌恶日本人不停鞠躬,觉得流于形式,可是并不是那样,比如那个节目里,大家对设计师的鞠躬致谢,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在这种过程里,双方都会感到真诚的暖流。那一期看到70多岁独居老太太的感谢,她说因为房子而觉得新生了,而设计师犹如给自己新生的人,那种发自肺腑的感激真令人感动。完全没有自己出钱对方是应该的这样的想法。
疲劳的时候,看小津的电影,也常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波澜不惊的风味,正是和风的特质,不过是家庭剧,却把这种韵味丝丝入扣的析出。有人说小津拍的不是现实,所以在1950年代末的时候渐渐没落,可是即使到今天看,我还是觉得他拍出了一种日本人的真实的状态,看今天的日本人,那种温文尔雅,及对生命的尊重,并没有改变。
比如小津要求演员要尽量减少动作幅度,笠智众对此就身有感触,甚至连话语也有意讲得很慢。似乎和那种高昂的生活不大合拍。
也许在那个年代,正是百废待兴、日新月异的时候,谁会懂得小津极力在电影里所塑造或是保管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呢。没人会低下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民族是怎样的,而只是一心往前奔赶,小津却有这样的定力,不为时代所动,顽强的诉说着他心目中的日本,为后人也留下一幅民族的画像。奔忙之后,也总是要尘埃落定,这时候蓦然回首,想寻找前进中迷失的自我的时候,幸乎他们还有小津。
每次看小津的电影,都是在跟一种理想的人生打交道,或许那只是我的。曾经那被西方人惊叹的东方精神,在一种静默中,在一种对万物的关照中,在不徐不疾的观想中,提醒我们什么才是最为宝贵的。
老子倒骑驴出函谷关,是为世人示现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多往后看,不要急着赶路。前面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人们急着奔跑而去的,又是什么呢。

 6 ) 小津安二郎的早春和顾长卫的立春--谁生下来注定平庸

---黑白片早春,故事从平淡舒缓的音乐中开始,一个普通的早晨,像童年时见到的爸爸妈妈每天的样子,妻子催促丈夫起床,同时整理床铺,然后做早饭。。镜头基本不动,也不怎么剪接。。。如果是以前,甚至一年前,我肯定没耐心再看,直接关机。最近真的老了,早上很早就醒了,无所事事的抽了支烟,天色还未亮,正适合这种慢节奏的闷片,何况现在正是早春。。。

丈夫去上班了,同事也很普通,好像随时能走出屏幕坐你隔壁开始办公。工间休息时,也是一大帮人坐在草地上说说笑笑,阳光正好,有人提议周末去旅行。。。很熟悉很温暖的场景,看到这里的年轻人都会想到自己曾经的那家公司,那些同事吧。

晚饭后丈夫问妻子,周末去旅行么。镜头一转,一大帮人说笑着走在乡村的田边,女同事问丈夫,你妻子怎么不一起来--噢,她回娘家了。这边,妻子在补围裙,母亲在做料理,问她怎么不和丈夫一起去玩。--哦,去那里又要花钱又累。母亲叹气:要不要带点蒟蒻回去,我记得那时他最喜欢来我们家吃这个了。。。不用了,那时他是学生,没钱。。说到这里,妻子低下头去:当然,现在一样没钱。

下面的事情渐渐来了,丈夫渐渐晚归。妻子会等门,但是并不追问。一种真实的悲凉。每个人都不快乐,不知道为什么,又不知道怪谁,。

丈夫一夜未归后,回到家里,匆匆换衣服洗澡,一边对妻子唠叨昨天是多么辛苦。。妻子没说什么,他却突然叫住她,轻轻吻了她。。。她拍拍他,走了。

看到这里,差不多该去上班了。。。但是就凭这么多我就敢说,《早春》的立意格调要比《立春》高。

 

 

-----------------------------懒人的分割线,没时间看剧情的可以直接看评论------------------

 

 

 算了,这么说太强势了,还是说,我比较喜欢《早春》

因为这片子从头到尾不装。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故事,甚至是普通的婚外恋。悲剧感也就在这里,你的喜怒,哀乐,全都是大众化的,平淡无奇的,平庸。。。残酷的说,是乏味的~~~

2部片子都在一个春天开始,春天过去了,生命也过去了。《立春》痛哭流涕地觉得自己被废了,被平庸生活耽误了~~~《早春》不会,很安静很平淡,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画出了一个春天。不作评价,由你自己决定读后感。

是的是的,小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独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是人定胜天,是一定有王子来找我的,还会骑白马。是啊,谁生下来就是注定平庸的??第一次有了思维能力的时候,没人会说自己是一根草,会重复周围草的一生。长大了,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多米诺食物链+某些随机概率。自己不过是草根,是万物中随机的一个,我剥削植物动物-吃下它们以便有力气活下去,然后去劳动---被房产商和政客等等剥削以喂养他们活下去。所有的草都是这样,甚至动物。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环环相扣。你改变不了,最多就是挣扎的高一级,一样被剥削。外部你决定不了,但是你可以试着决定自己的内在,比如欣赏清风明月,不花一文;弹琴跳舞,自得其乐。天地虽然不仁,刍狗也可以尽量好好过自己的一生。

这里想问《立春》,凭什么说会弹琴会跳舞会艺术就高人一等?就比普通人优越?你弹琴跳舞搞艺术是因为你喜欢,凭什么就可以比别人活的好,可以去大城市?可以当成自己颓废的借口??最值得同情的,也许是那个跳芭蕾的男老师

就算自己是个草,还是可以自得其乐,这并不耽误我欣赏春天,春天一直在那里,没了春天还有夏天。

只想说,平淡是真。

结尾有点潦草,打字有点累,差不多行了,以后有空再补写结尾

 短评

小津的电影就像生活百科全书,在这里好多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死去三浦的那段话放之四海而皆准。(UCCA胶片)

5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11738739/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说小津老师后期作品脱离社会的,大概忘掉了这部讨论日本”工薪阶层“生活状态的影片。这同时也是小津后期作品中少有的以男人为主线、公司生活占据如此大部分的影片,某种程度上是《茶泡饭之味》的变奏。影片中对二战的涉及很有趣。此外,这也是战后小津为数不多地涉及到”穷困“的影片。

1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第一次在小津的电影里看到了婚外情元素,能把偷情拍得那么一本正经的也只有小津了吧。这次的格局真是不小,工薪阶层的生活不易与七年之痒的夫妻失和构成了最长时长的小津作品。小津拍出了最美的岸惠子,淡岛千景也同样迷人

19分钟前
  • 远山淡影
  • 推荐

上班很惨,不上班也惨。搞小三杯具,不搞小三也杯具。生活的难题小津没法解决,他只是呈现。对个人而言,不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重复,以各种形式。

20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工薪阶层的朝九晚五,市井百姓的柴米油茶。雷声雨声八卦声声声入耳,情事房事家务事事事关心。人生本为一场修行,列车疾驰,春光易逝。

2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应是小津电影时长最长的一部,超过《东京暮色》。开场后不久,从楼上俯视楼下蝼蚁般的上班族那个镜头,都让人怀疑不是小津的作品了。夫妻间的貌合神离恰似《茶泡饭之味》;工薪阶层的无奈,偷腥时的欢愉与小心翼翼,同时镜头“害羞”地转向电扇,有趣。看小津的电影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慨叹起人生来。

2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职场、婚外情、调职,很家庭肥皂剧的一部,没有个驱动事件,都是日常可见的琐事。家长里短的细腻情绪转折,能坚持看下去,但会感觉很漫长。侵华战争过去十年后,还在组织战友聚会畅想怀念当年,可能战后日本社会民众确实如此,但电影里拍出来这么看还是有些介怀。

2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小津有意做了在剧本框架下让演员即兴发挥的试验,也因此本片显得有些松散:视点游移不定,角色性情和心理暧昧不明。主角夫妻很沉闷,倒是金鱼小姐的角色比较鲜活。职员生活的众生相构想不错,野心也有,但力度不深,淡化情节拍日常没问题,但输出太倚靠台词,苦都是诉出来的。结尾又是几番说教夫妻和好,小津可真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28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电影里讲的事情放在现如今的上班族身上也一样适用,每天忙忙碌碌却一直是疲惫而不快乐的,上班不快乐,退休不快乐,有孩子不快乐,没孩子不快乐,结婚不快乐,出轨也不快乐……“活着的人反而觉得不幸福”,“辛苦是没有尽头的”。日常生活的平庸,最后还是回到平实的家庭生活里去消解。P.S.片子实在太长了……

32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重看后新发现。47年以降,小津基本保持每年一部拍摄速度直到遗作。但唯独54、55年两年空白,此后才拍摄了本片。这期间,55年成濑拍摄了小津超赞的《浮云》,和一系列夫妇电影。战后保持以嫁女为主题的小津作品,这次选择聚焦于夫妇情感关系,这一罕见的例外,怎么想都和成濑关系密切…

36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五年半后二刷,对小津电影的记忆总是模糊而错位,分不清脑里的片段属于哪部(比如二刷前我脑海里《早春》的片段其实应该是《晚春》或者《秋刀鱼之味》的)。主线是一场起源于徒步郊游而消弭于无形的外遇,但却折射出战后日本上班族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上班时挤在人山人海的地铁和豆腐块大小的写字楼之中当社畜,下班后挤在逼仄狭窄的家里打麻将说八卦),甚至于整个日本社会的百废待兴(多次出现的烟囱特写/聚会时的战歌)。在这样死气沉沉的氛围里,欲望与情感在郊外春光中萌芽,并在无数琐碎的生活细事和日常闲聊中逐渐发酵(接吻时镜头转向转动的电扇是妙笔),劝和不劝离的女人们和懦弱无担当的男人们总算共同将其扼杀。金鱼小姐岸惠子真是明艳照人,服装妆容发型都是靓丽的白领女郎,和多以和服出镜的朴素妻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今村昌平是助导。

41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麻布衬底字幕起,小盅小盏小酒馆,不动如山屋檐下,整襟危坐榻榻米,狗洞镜头静静观,快若并剪蒙太奇,爽豁心目空镜头,世上已千年,小津方一日,麻布衬底字幕终

4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摄影,用日本”工薪阶层“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段小津对战后日本丧失纯净气息的失望感受。“现时的世界已不再有趣”,一个不断变化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如何安放自己的欲望和希冀,以及他关于青春的喟叹。

49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公司和妻子一样,每天必须面对以至让人厌倦疲惫而一旦离开又倍感可惜。事业与家庭的双重空虚与无奈。

50分钟前
  • 小猴嘿黑
  • 还行

据说是为了迎合市场观众而拍的此片,果然情节比较电视剧,但处理得还是很冷静。最经典的就是一群男人以“仁义”之名审问金鱼那段,真是将男人道貌岸然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52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小津将镜头对准了工薪阶层,满肚牢骚之余还有婚姻危机作为主线,结尾搬去小镇生活的夫妻一起看火车驰过,一句“让我们重新开始”平淡又真切。

53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可能是小津格局最大、最具社会性的作品,折射出整个日本(甚至适用于今日的其他国家)工薪阶层单调、贫乏、苦闷的人生:工作千篇一律,日日劳烦,通勤挤到拼命,升迁艰难无望,同事八卦碎嘴,娱乐了无新意,中年危机到来,又对配偶厌倦,半推半就出轨...片中也展现了各个人生阶段的上班族,从职场新人到老油条,从英年早逝到退休老人,似乎谁也挣脱不出寂寞与幻灭的枷锁。影片时时弥漫着疲惫、失落与忧郁的气息,纵使尾声轻巧明快的搬迁重生,似乎也只是短暂而浅表的释然。另外,在诸如老兵聚会等多个段落中,都可见出(或许是小津的)对二战败残结局的不甘与嗟叹,却不见换位反思。幽会接吻时切至地上自动转头的电扇,趣味盎然。PS:小津的镜头大抵正侧垂直,斜侧方2人并排或坐或立的平行构图常现;又见墙壁上水波潋滟般的光影流动。(8.5/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很少见小津拍婚外恋题材,拍的真好,岸惠子小姐有如鹤立鸡群,每次出场都是众星捧月一样。恰好看到毛尖的影评,也说了,母亲安慰女儿,丈夫不记得重要的日子又怎样,我连你爹的祭日都不记得了。。。每当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漩涡就要开始,镜头就荡开到好美的早春天气去了,大家晒衣服,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生活啊,何曾停止过。

59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妥协和不纯粹。小津非常讨厌当工薪族、讨厌婚姻、讨厌孩子,在此片中,他都让演员说了出来。

60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