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故事1992

HD

主演:夏洛特·韦里,弗里德里克·范登德里舍,米歇尔·瓦莱蒂,赫尔菲里克,Ava Loraschi,Christiane Desbois,Rosette,Jean-Luc Revol,Haydée Caillot,让-克洛德·比埃特,玛丽·里维埃,Claudine Paringaux,罗杰·杜马斯,达尼埃莱·莱布伦,戴安莱夫里耶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2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3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4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5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6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3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4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5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6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7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8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19冬天的故事199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冬天的故事199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侯麦著名系列作品“四季的故事”之一。菲利茜(夏洛特·海瑞 Charlotte Véry饰)和查理(费德瑞克·范丹狄德夏 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饰)在海边浪漫相恋之后,因为一时不留神留下了写错的地址,而导致了二人再也找不到彼此。菲利茜生下了查理的孩子,但5年来却再也没有查理的音讯。  生活还在继续,菲利茜遇上了喜欢她的一些男子,他们也不失为好男人,足够爱自己。比如成熟体贴的马桑(迈克尔·瓦雷蒂 Michael Voletti饰)和才华横溢的路易(Hervé Furic饰)。然而,在菲利茜的心中,查理却仍旧是个挥之不去的至爱之人。她不是不爱他们,只是无法爱到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她和路易一起看莎士比亚的歌剧《冬天的故事》,为里面的人物悄然落泪,也许她和剧中人一样,也在坚守着一个信念。  终于某个冬天,菲利茜和查理竟然在公车上重遇,执着的梦想等来了实现的一天。怪盗沙晶哥伦布传飘扬的红领巾女儿们2014遥远的他老枪1975奇迹爱上灰姑娘无人查收2015佛莱迪大战杰森党的女儿1958最后的香格里拉蕃薯浇米鳄鱼猎手:激情之旅实习医生格蕾 第十三季小谢尔顿第六季法国缉毒风云心灵点滴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今生是第一次与40岁女,90天内结婚白发魔女2取财有套设计茱莉娅的眼睛幽灵车:复仇之路终极密码战人生一串第三季警官的诺言24小时第五季从前有个巨星长白川空中城市醉猴返老还童(普通话版)女犯:新奥尔良肌肤江湖儿女2018单行桥 第二季我只喜欢你饺子好生意塔卢拉天之书最青春

 长篇影评

 1 ) 不爱那么多

侯麦电影里的男女关系是我最羡慕的,同时我也觉得不真实,因为我从没在现实中见过,将来一定要去法国住住,了解一下法国人的风情。侯麦电影里这种发乎情止乎礼,怨而不诽的诚实每每让我震惊不已。

真实生活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珍重但凡能达到电影的十分之一,就能从爱情中获得更多的幸福。爱令人妒忌,它激发人类所有的善和所有的恶,爱而可得,是无可比拟的甜蜜幸福愉悦,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令人愤怒,发昏,或者自怨自艾,但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法国人尤其是理性的动物,我认为她们得到的爱更多。这是理所应当,毕竟坦诚的告诉对方你之前爱现在不爱了是很难的,接受对方之前很爱自己现在爱上了别人也是很艰难的。我们在现实中见了太多暧昧的分手,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暴戾无情的争吵和野蛮,然而,最后时间还不是无情的洗去了所有的愤怒,愧疚和哀愁。那些愤恨和爱一样,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流而去,人到中年回头想想,终于平静接受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事实。

我从没在法国电影里看过为爱痴狂的人,也没见过她们摔摔打打,吵个天翻地覆,最常见的情形是,其中一方在风头火势时,忽然拿起衣服说,我的心很乱,我想出去走走,然后就走掉了。但她们的爱是如此纯真,坦诚,令人羡慕,希望人类面对一段感情都能如此坦然,真的做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冬天的故事》里菲利西亚和她的露水男友路易(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哲学的知识分子)分手,他很难过,菲利西亚说,其实我比你更难过,但我对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没有多到能和你在一起的程度,希望我们不要吵架,和平分手,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路易说:分手就痛快一点吧,不要给我留任何希望。当晚菲利西亚留宿路易的家,睡在二楼卧室,路易睡一楼的沙发。菲利西亚和路易坦白分手后就跟他另一个露水男友马桑斯搬去一个小城继续开美发店了--带着她和真正男友查理生的女儿。女儿五岁了还没见过查理真人,她和查理一见钟情,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浪漫的夏天,查理是个厨师,接到个短期工作去美国,二人缠绵分手,菲利西亚留下地址给查理,但地址写错了,并且那个错误地址的房子也拆迁了,她再也没找到查理,查理也没找到她。但她怀了查理的孩子,她说我顺其自然,就生下来了。

菲利西亚坚信查理会回来找她,也坚信她最爱的是查理,路易和马桑斯代表了两种男人,路易彬彬有礼,饱读诗书,马桑斯精明干练,事业有成。二人对菲利西亚的爱都非常深,都希望和她结婚。她周旋于二人之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查理。后来她和马桑斯在一起,马桑斯说,查理也许不会回来了,他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你不要等他了,菲利西亚说,对,那都是过去了,我现在爱的是你,我希望能好好爱你。

然而,当她真的搬去和马桑斯住的第一天就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几句拌嘴后,她执意离开。马桑斯为了她搬到这里,重开生意,但他并没有大发脾气,只是万分小心的说,希望你先别走,冷静一下再做决定,可菲利西亚心意已决,星夜离开小城返回巴黎。

回到巴黎后她又去找路易,路易很开心她能回来,并再次真诚希望和她结婚,她们一起去看了话剧,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此处侯麦任由舞台剧表演了十几分钟,是莎翁《冬天的故事》的结尾,雕像复活变成真人,灯光昏暗的剧场观众席,菲利西亚看的极其投入,流下眼泪。回程路易和她谈论话剧,她说了一些诸如人真的能了解自我吗之类的话,路易接过去侃侃而谈,一会儿柏拉图,一会儿帕斯卡,回到家,还翻出自己的毕业论文给她看。她并无冒犯但极其认真的说:路易,我很感激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你让我爱上读书,受益匪浅(菲利西亚是个美容院的店员),路易再次央求她带自己见家长,他觉得她走失了查理,拒绝了马桑斯,应该回到自己的怀抱了。但菲利西亚坚持认为她会再次和查理相逢。路易非常沮丧,菲利西亚说,路易,对不起,我对你的爱只有这么多,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了,你总在说书里的话,好像离开书本你就不会说话了。在此处,感谢侯麦的慈悲,他并没有把路易拍成一个口水多过浪花,对女人居高临下,对什么都能滔滔不绝的扯两句的肤浅之辈,这只是路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生活而已,他只是个正常的知识分子(也许是哲学教授),他只是不适合菲利西亚,并不惹人厌烦。

一个星期的时间,菲利西亚做了几个决定,失去了两个露水男友(但相信她们仍然是朋友),但她很坦然,在圣诞季节里,内心充满了喜悦平静和希望,看到这里我理解为何侯麦要播放十几分钟的莎剧情节,他大概是在告诉观众,菲利西亚连这样的奇迹都相信,感动落泪,她相信会再次和查理相逢是发自内心,而不只是种虚无的因为得不到而耿耿于怀的浅薄感情。

她拒绝带路易见家人(因为她们会把你当成我男友的),也拒绝和路易回去见他的家人(因为她们会把我当成你女友的),她甚至拒绝路易开车送她回家,她带着女儿上了公交车,奇迹一般,查理坐在她对面,音讯渺茫五年后她们再度相逢了,在这爱的季节里,查理先认出了她,她看到查理旁边坐了个女的,带着女儿下车跑走了,查理追出去,告诉她那只是他的朋友,不是女友,她们像彼此等待了很久而终于可以在一起的恋人一样,激动的拥抱,回去她的家,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温暖的壁炉前,她说,你肯定有过不少女友吧,这段时间,他说:是的,但都不太行,都分手了。你呢?也有男友吧?她说,是的,我刚刚和他们分手了。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正如她们的一见钟情。

这部电影真心让人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即便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也那么美好,男女可以永远拥有的,不是婚姻,而是这真诚的爱情,哪怕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2 ) 与自己的神性立约——《冬天的故事》

友人相聚,难免聊到看过某部影片,某某人公开表达喜欢某部影片,再寻常不过。记得我曾经和朋友表达过喜欢《三块广告牌》,多聊几句后,友人洞若观火指出我是出于“智性”的喜欢。对这句判词,当时做节目,我赶着输出各种观点,一晃而过。两年间,只要看到喜欢的影片,下意识地就问自己——难道是“智性”的喜欢?我是影迷也好,是从业者也好,这一问,已成自我审视的一类应激反应,直到我在银幕上看过了《冬天的故事》。应景的圣诞节后,钻出散场的人潮,只顾了兴奋,竟忘了自问。过了新年,再回想这个故事,自觉已经不再需要这个问题,不知道从哪部影片开始,喜爱出于智性还是本能,已经无从区辨。

对《冬天的故事》,我喜欢到生理的程度,就好比下雪天带孩子出门,盯着一片往下飘的雪花,眼巴巴看它沾到我儿子的眼睫毛上,感觉自己心尖儿化掉,那一刻的狂喜。打动我的大概有两处,一是女主角草率地带着女儿去投奔发廊老板,她为了陪伴孤独的女儿而无法分身照看生意,被情人兼老板挑剔,尽管老板当众给了所谓的名分,她还是在偶入教堂之后决心离开,当她陪女儿吃过早餐后断然离开,随后在火车上两人一起看绘本,那一时刻,女主角的率性而为让我产生一种快意,这是看所谓的艺术片难得产生的快意。

另一处,是女主角与爱人重逢。在街头,她听到爱人单身未婚,显露出一种将信将疑的退却,那种微妙的神情令我忍俊不禁。她对重逢一直都有一种不确定的期许。直到去过教堂之后,这份期许被祈祷加持为履约的奇迹,当奇迹降临的时候,女主角的进退拉锯,露了人之为人的局限,因此可爱,进而可信。

这两个处理,让我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之下,好比看到雪花飘下来的时候,你期待着它落在自家孩子眼睫毛上,瞪着眼睛追视,你通过它的轨迹预测到一定会落,当它真的发生,尽管是意料之中,依然会感到震颤。

影片散场,从人群中往外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句北城女孩的京腔,大意是看侯麦每个片子都会觉得他脑子有包但就还挺喜欢他这种有包的人。这句话我分成两层去理解,首先是通过自己的认知习惯而判定久别重逢的设计太过荒谬,这是从她往上数几代人信仰缺失而在血液中形成的惯性判断——超越了你所能理解的,就是有包。但还有第二层,即便超越了她的认知层次,她还是喜欢,这一层值得干一杯,因为她坦诚了自己本能的喜欢,而且这份喜欢是凌驾于她的所谓理性判断之上的。

细说一说为什么会觉得有包?

《冬天的故事》,有两层含义,表面上是女人辨认自己爱情观的过程,这是开出来给人看的花和叶;另一层,是土里深埋的根,是一个女人展露自体神性的过程,它从宗教的哲学辩论以及仪式中生长出来,进而超越了宗教观念。两层含义包在一个故事之中,故事的讲法,是圣经式叙事。整个故事可粗暴分成三段:立约——守约——履约。

言语的失效

先说说女主角的约。约,诞生在女主角和爱人暂别的时候,嘈杂的车站,女主角留了住址,约定等对方来找她。这是最寻常的爱情故事开端,男女暂别,立约相守,接下来无外乎是花样繁多的考验甚至试炼,最后终成眷属,比如《金玉盟》。立约的时候,说错住址也不少见,毕竟这是试炼的由头。可是,候麦把说错当成是人物的一种惯性,那就别有意味了。

影片中不止一次表现女主角用词不当,比如在跟母亲辩理时把"fruste(粗鲁的)"说成“frustre",在跟发廊老板逛街时词不达意,后来甚至自认一贯嘴瓢。这构成了说错地址这一故事前提的合理性,同时也给出了女主角的教育程度或者说文化素养。她说错住址,致使与爱人失去联络,后悔却不自怨。

因为口误造成长别离,这只是寻常逻辑,不妨碍她和他的约定,地址顶多算个线索,约定则高于一切。言语在“约”的面前不值一提,立约之后,关键在守约,守约靠的是行动而非言语。

谁是约的监督者?或者说是约柜?女儿。

女儿卧房摆放着生父的照片,见到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自己的名字,第二句话看似回答了父亲的问题——“问她你叫什么?其实,她叫的是”父亲“,父,不是名字,不是言语,是契约关系的见证。女儿,也是重逢时刻男女视线的中转站。男人是先关注到了这个女孩子,才进而瞥了一眼旁边的女人,因为有女儿,才有了履约的契机。

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算不算一种“约”?分别时刻,女主角是无意识地立约,只留了地址说定了要在一起,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它不像《金玉盟》,在帝国大厦前约定再会,有通天建筑物作为地标,“约”的仪式感被无限强化。以至于《西雅图夜未眠》几十年后还在致敬。

忠于自性的立约

相较而言,《冬天》的“约”只是随口一说。

可正因此,女主角才有一份可信。她的约,是一种私密的情感辨认,认定了爱人,进而在情感世界给了对方一个至高的无可取代的位置,是一种少女本就具足的执着。个人的情感辨认不需要浮夸的形式去张扬。举个并不高级的例子,《倚天屠龙记》的殷离,认定她爱的人是咬破她手背的少年无忌,无可取代。凭这一笔,她就是金庸笔下最为动人的女性形象。

如果说立约是下意识的,那么守约是否有自觉?

女主角跟任何人谈及她的守望,并没有多么笃定,她只是懵懂地认为或许有一天他能够来巴黎找到她。她甚至一度离开了巴黎,几乎彻底断绝这一微乎其微的可能。因此,当爱人突然出现在她对座时,他对身旁的女人谈起五年前他和她的遗憾,他对未果的完美爱情流露出一种随意得近乎调侃的态度,这一切都令她心生疑虑。她仓皇的逃脱,将信将疑的询问,都是她作为人的最真实反应,因为她守约是忠于自己的情感判断,而不是忠于一个符号化的男人,她从未神圣化这份约,只是把它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她也在教堂祈祷,也请图书馆员帮她祈祷,可是祈祷归祈祷,她并未流露出半点对重逢的渴望。

由此,因其生活化的质感,因其自我负责的情感抉择,因其作为女性的独立和果断,这个女性形象瞬间高贵——我立约与你无关,我守约也与你无关。无论是立约还是守约,都是她自己的私密行为,甚至与宗教、与神祇无关,消解掉神圣感的同时,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令人尊敬令人爱惜的女性由此成立。

立约不张扬,就不会在守约处做刻意的功夫,女性就不会因为守约而显得“痴”和苦,像《金玉盟》的车祸卧床,做作地夸大守约的难度和凄苦,进而凸显对爱情的信仰,这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公式思路,令观众的认知能力停留在乐于被洗脑的程度,好莱坞恶意地滥用了圣经叙事。

女主角守约的懵懂与天真,让女性的神性在生活中显形,从而脱离了信仰故事的套路。冥冥天定的重逢,也并不是她守约的果,是生活的果。她信仰的是自己对爱情的认知,这就能让观众避开守约者必得圆满的浅薄逻辑陷阱。

结局的重逢,并不是《金玉盟》式的守约者终成眷属,而是基于现实考量的生活之歌。只是她懵懂的守约,暗合了圣经式叙事立约-履约的过程和仪式,其间关于信仰的论辩和启发,也是基于最基本的包容和爱。

比如她为了分手去找图书馆员,在他家里旁观了一次关于信仰的辩论。妙的是,图书馆员以其情人兼友人的立场,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关于宗教哲学的辩论会令“不学无术”的女友觉得无聊,他是贴心绅士的做派,看似是担心冷落了女友想要尽早结束论争,其实他的行为是对女主角的一种偏见。更可笑的是,他自己的哲学认知根本无法说服友人关于转世的信仰观点。反而被无意中插嘴的女主角问得张口结舌。

再如,偶然被拉去看舞台剧之后,女主角反而比图书馆员更加沉浸在舞台剧传达的核心观念里。而他则停留在这出戏的情节设计不合逻辑的常理认知程度,这跟北城女观众说候麦“脑子有包“是何其讽刺地相似?

再如,女主角说服图书馆员去参加周日礼拜,从而帮后者接续上他已经习惯缺席的宗教仪式。这一神性的启发,看似闲笔,其实含义深刻。你的信仰源于理性?源于你的教育程度和思辨能力?还是源于你对神、对人的爱的信心?女主角最终得以说服图书馆员去参加礼拜,不是理性地说教,而是请他“为她祈祷”,祈祷图书馆员爱的她能和她最爱的男人再度重逢。

情感辨认

某网站的《冬天》条目下点赞颇高的一条评论,居然把一切归为巧合,并认定女主角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粗暴的误读。首先,这是一出喜剧,喜剧的前提之一就是善用巧合,形成宿命对凡人的嘲弄。这出喜剧虽然利用了巧合,却也消解了巧合。落点,是一个女人忠于内心而自然生发出的女人本具的神性,最终神性得到验证的一次显形。

其次,简单谈谈女主角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感情?

女主角仓促决定跟随发廊老板兼男友搬迁,在做决定的同时,她有着清楚的自省。她知道自己是为了决定而决定,因此在和母亲、图书馆员男友、姐姐的三次论辩场景中,她表现出了绝对强势。非理性的决定,但并不是冲动的决定,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最关键的是,她在第一次去实地“考察”时,清醒地指出,她希望自己能够再多爱发廊老板一点。言外之意,她知道自己对发廊老板的爱远远不够支撑着走完全程。

再说她果断分手,离开发廊老板,是尊严受损。她尊严被冒犯,是因为她在乎女儿,要陪女儿还要兼顾发廊生意,分身乏术,而被老板挑剔。她感觉到自己身为母亲的独立性,或者说陪伴孩子的权力正在被男人剥削,尽管男人给了所谓的“名分”,可她毫不在意。由此可见,她对这一段情感关系清楚明白,从头到尾看得人神清气爽。

至于她跟图书馆员,这段情感关系她早就点破,在对方面前更是直言不讳。她巧妙地“拿来”转世理论,用来解释她心目中跟馆长的理想关系,是一种胜似兄妹的亲密关系。她用馆员拒绝认同的宗教观点去说明她们的亲密关系,论辩那天她只是心不在焉听了两耳朵,到了分手的时候她就能准确地应用,智慧不是读书读来的,她与对方的悟性差距几乎可以概括为降维的差距,这一设计令人对候麦由衷佩服。

由此,无论是哪一段情感关系,女主角都可说是当局者清。每一次的情感决断,并不是随性的,也不是为了实现某种信仰或者概念而做的,都是出于情感现实的。她决断的依据正是她对自己情感的清晰辨认。她要求一种纯粹的、对等的爱情状态,然而这种状态无论是跟发廊老板、还是图书馆员都达不到。

女主角的一系列决策转变之快,令人猝不及防,刚开始会认为这是位作女,她的行为难免显得盲目。而这一切都是候麦的骗术,当她和女儿走进教堂之后,神性的主题音乐响起,只有两个乐句,这是候麦对配乐的克制,也是守约的一种仪式感体现。

说是骗术,可如果你的认知真就停留在这一层次,那就太看低侯麦了。其实这是整个故事真正戏剧化的设计,当你开始质疑女主角盲目地所托非人的时候,你的担心很快应验,直到去教堂前,你都会同情女儿的遭遇。教堂以女儿为支点,她是动机,她也是接引,把母亲牵到教堂里坐下,碰触自己内心深处的神性。而后,女主角的果断大快人心,你在女儿开怀的笑容里松了口气,从而推翻了作为情节剧老观众的担忧,开始佩服起这个女人来。

景片式场景

电影中的场景,和女主角的情感一样,表面上呈现出一种随性状态,然而并非如此。侯麦的大多数场景是为了论辩而生发的,情感的、哲学的、宗教的、道德的,他在用影像去实践他的戏剧观念。

他的场景并未承担厚重的空间意义,除了开头的男欢女爱,其后有多回合对话的场景,都如并不重要的舞台陈设,让位给高光下的关于爱情、选择、伴侣、轮回、信仰等宏大命题的论辩。而最终,男性纷纷显形,尴尬落败,而以女主角的睿智果决收场。

过场戏多为街景实拍,女主角独自穿梭在巴黎的人群车流之中,构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她的长距离通勤和拜访情人的奔波路程,让她显得更加独立,沉淀在生活之中的从容,脚步更加果毅。

果毅,还体现在侯麦的剪辑上。

影片后半段,女主角在大街上走路的一连串镜头,看似是交代空间的过渡镜头,实则并未真正指认空间。以视觉习惯而言,好莱坞的场景交代最为舒服,在不同场景的开头,以一连串的空间交代镜头,每一镜约2秒左右,根据节奏有长短区别,观众通过这些镜头认可了空间的转换,逐渐入梦。而候麦的剪辑,以女主角的动势为依据,长则一秒,短则半秒,眨眼间女主角已经行走完半个巴黎,干脆利索,以步伐的迅捷传递出她精神上的果毅。侯麦此处的动势剪辑,跟东方的大师成濑四喜男暗合,都是建立在女性步态上的动势,不禁感叹他们都找到了女性的神性,不只是剧作上,也在视觉上。

而重逢的场景,更加不具备空间表现力,甚至消解了神性。三人就那么随意一站,街头噪音的真实感冲散了仪式感,回归了生活本身。彼时的女主角,她难以置信的表情和将信将疑的闪躲,赋予了她可信的美,而不是神性的美。

最后说说场景里的场景。

当女主角果断离开发廊老板之后,很快就去找图书馆员,刚好赶上一场话剧,看似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其实是含义深刻的互文设计。

在影片里,图书馆员和女主角去看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注意不只是同名!该剧的舞台场景被极大扁平化,甚至彻底取消了纵深感,横向调度的进退有撕扯张力,是凡夫俗子对神性的信仰和怀疑的拉锯动线。台下则又取消了纵深,女主角和图书馆员的表情变化是唯一的反应,她突然抓住馆员的手,激动不已,馆员不明所以,她才是唯一活着的观众。

《冬天的故事》舞台剧的初始文本,讲的是怀疑者的悔恨和自我惩罚,他以相反的方式履约,哀悼亡妻和夭儿达16年之久,对其愚蠢的怀疑和一连串的嫉妒衍生出的罪行负责,当救赎来临的时刻,他在挣扎,对神性的怀疑,也是对自己恶行的直面。

请注意,前去看戏之前,当图书馆员告诉女主角当晚有莎剧的时候,女主角脱口就问是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男人会心一笑,意思是莎士比亚不只有这出戏,还有更出色的喜剧。然而,什么才是喜剧?愚人对智慧的视而不见。谁是蠢人?是“不学无术”的女主角?还是饱览群书的图书馆员?

信仰的血脉

故事的终局,并不是女主角和她一直苦守的爱人幸福地在一起了,这时候镜头离开了她俩,而是跟着女儿到了起居室,她说我“喜极而泣”,这是一句超验的台词,但又在小孩子复述妈妈原话的经验范畴以内。而她说出这句话的意义,其实是给履约的母亲盖棺定论。此后,全家团员,应和了履约之后获得的美满。尽管在故事里,女主角言明自己不是基督教徒,而且认同东方宗教的轮回观念。可她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约,这份信,胜过口头上的皈依,她信得懵懂,也信得宽容,她不质疑那位东方神秘主义论者,而且还最终把饱览群书的图书馆员推回到了礼拜日祈祷的习俗仪式中,尽管他也只是位不自觉的懵懂信众。

最后必须要指出的是,《冬天的故事》,两个说故事的人,无论是侯麦,还是莎士比亚,他们对“信”的思辨源于他们的本能,是长在那一片土地上的习性和血脉,因此他们提笔落笔就自然是圣经式的叙事,无论其故事中的人物是否超越了宗教,但都是以“信”作为依归。人的信仰是其自身神性的根基,若抛开了信仰的依归,人就只能陷入到“有包没包”的二元判断里,活在主动扬弃“信”的土壤和空气之中,连理解大师的作品都存在先天鸿沟,就遑论诞生出大师了。

 3 ) 最不可靠的关系

最不可靠的关系
【埃里克侯麦 冬天的故事】
文、坏蓝眼睛

人生所有关系中,最不可靠的恐怕就是爱情关系了吧。
我们能够用一个念头爱上一个人,也可以用一秒的决定离开一个人,爱的时候有无数借口和动力,甚至人为地添加上各种神圣的渲染,离开的时候只需要一个理由:没那么爱他。
埃里克侯麦试图用一个平凡的故事来诠释爱情的意义,他用动了宗教,挪动了哲学,甚至涉猎了一点神学以及旁门左道,他只是想给爱情和人生一个精准的定义,但是众所周知,在我们所有能够掌握的技巧和学术中,惟有爱情和人生是根本无法定义的。
于是,众多的门派,各路的人马都为此进行了疲而不止的探讨,研究,反正是无解的,高级的解释和低级的理解的差别也不会有隔着太多道门,只要你肯想,愿意探索,任何人都可以。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冬天的故事中的故事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这只是一个关于女人的选择的问题,侯麦试图意念,意识和宿命来解释“感觉”,而“感觉”决定着选择,选择又决定着结局。
故事起源于一场艳遇,俊男美女,年轻的身体,甜美到不现实的浪漫,美景和美好恋情合二为一,女主角在那一刻也显得格外好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进入正片的女主角表情沉滞,衣着邋遢,甚至连气质都算不上特别——当我们沉浸在罗曼蒂克的爱情中的时候,所有人都似乎容光焕发,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舞台,大家都是浓妆艳抹的主角,而一旦神坛落幕,当我们走下来的时候,个个都是面目平常的路人,连表情都可以copy,百人同面。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讲,我们的人生总是灰扑扑的,只有偶遇爱情的时候,才会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样,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孜孜不倦地盼望和追求“爱情”的根本原因吧。

但是爱情稍纵即逝,短的像夏天,进入冬天之后,一切都回到了现实,女主角菲力西因为一个荒诞原因,把地址搞错,导致她和浪漫情人夏尔勒失去了联络,而不幸的是,她怀孕了。
女主角勇敢地生下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儿,却失去了此生的最爱,“失去”让夏尔勒当之无愧成为她的“最爱”,她无法跟命运讲条件,只能郁郁寡欢地自责和等待,盼望出现奇迹的那一天,她能够和夏尔勒重逢。

五年中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知识分子,喜欢从书中汲取知识和经验的天主教路易斯,另外一个是粗壮鄙俗身材臃肿的中年市井男人马桑。面对生命中这两个男人,她从来不掩饰她对夏尔勒的爱,而且她很精准地对每个男人的感情做着一个判断,她不喜欢高深无趣的路易斯,她认为自己更适合粗壮平凡的马桑,但是她对他们都说爱,偏执的她强迫他们接受他们在她心目中的分级,俄日且接受她所有的决定,哪怕是错误的。
马桑为了她抛弃另外一个女人,打算和她一起生活,菲力西二选一认为马桑更适合她,于是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前去,但是仅仅一天的时间,她便改变了主意,她认为一切都不对劲了,而她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做不喜欢的事,所以她立刻决定回巴黎。
回到巴黎后,她找到路易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自己的离开,路易斯快要被菲力西的变幻搞晕,他试图发作,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菲力西问他:你怎么会对我大喊大叫,然后又沉默?路易斯反问:那你要我们怎么办?威胁强迫,跪地求你?谁都改变不了你的决定。

一切都是一个念头决定。
爱的关系是多么不可靠。
反过来说,失去一个爱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写错一个地址,说错一句话,甚至五官长得凑巧不可爱,这都可以成为她离开你的理由,在爱情关系中,勇于选择的都是强者,他们不念顾旧情,不拖泥带水,不优柔寡断,只听从自己的意志,他们决定着爱情的存亡,而那些被选择的弱者,那些心地过于善良的人们,注定只能在这场决定中被宣布,受伤害。

这里也可以延伸出一种讨论,到底是看重感情好,还是不看重感情只注重感觉好?看重感情会顾及他人感受,而注重感觉则只服从内心的感受,一个是利人,一个是利己,但是从自己的层面来说,注重感觉更实惠。平凡如我们,高尚始终得不到眼前的快乐,要说终极的快乐,大部分人还不配谈。

不信仰宗教,却尊重个人信仰的菲力西在教堂里冥想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必须要尊重自己的意愿,完全没有必要去做任何不愿意做的事,这就是正确的“选择”。

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让菲力西看的浑身颤栗,泪流满面,她在这幕戏中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信仰可以令人复活,而她的信仰不用于大众所定义的信仰,这种信仰其实也就是一个执拗的念头——要不要坚定自己念头,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就像她坚持五年认定夏尔勒是她的最爱,那么,就算夏尔勒永远不再出现,至少她的念头可以支持她带着希望活下去,而且因为她心里最爱的位置有人占据,她可以更冷静,更理智,更无情地做各种决定,这无疑对她来说,是好事。

注重感觉,崇拜个人信仰,利己为先的菲力西迅速离开马桑,又回到了路易斯的身边,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和路易斯交换着自己精神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足够多的论证和哲学观点,在某一瞬间,路易斯认为菲力西已经真正地回归,至少她愿意探讨那些从前她并不愿意探讨的东西,他认为她在逐渐接近他的世界了。

当然,这完全是路易斯的错觉和误会,菲力西在感觉中早已经给路易斯定了位——她说她从精神到肉体都不喜欢路易斯,包括他的五官,她都讨厌,但是这不妨碍她说爱他,甚至在各种情绪波动的时候投奔他,最后她说:我们可能在某一世是兄妹,甚至我们可能是彼此养的宠物。

平凡的马桑没有能够留住菲力西,哪怕他背井离乡,哪怕他抛家舍业,刻板的路易斯也只是菲力西的一个避难所和风景台,她从马瑟那里获取肉体的安慰,在路易斯这里收获精神的提升,但是没用,这俩人跟她的“爱情”都没关系,她爱他们,却没有疯狂到“可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她最终下的结论。

正当我们所有人为女主角菲力西的命运和未来担心的时候,侯麦突然安排失踪了五年的夏尔勒和菲力西在公车上偶遇,两个人欣喜若狂,在得知双方都没有多余的状况的时候,俩人迅速拥抱亲热喜极而泣,这个结局更像是一种美好的假象,如果没有遇到夏尔勒,菲力西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在不断的审判中否定一切男人,还把一切归结为轮回和注定,一辈子活在自造的阴影中,为一个艳遇后失去联系的男人耗费终生的情感,郁郁寡欢,落寞无比,满脸愁容,惟靠信念的力量说服着自己,直到满脸皱纹,摸着情人的相片泪流满脸……stop,侯麦让这一切都在魔法中结束,他们相遇了,重逢喜极而泣,我们理所当然地相信他们会生活在一起,但是侯麦又留下了一个悬念——夏尔勒决定在一个边远的城市生活,他虽然很英俊,但只是一个厨子,我们的菲力西会跟着他一起走吗,再次投奔,再次体会生活繁琐,再次在教堂中冥想,下一次她得出的结论会是什么呢?

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做一个残忍的假设,如果夏尔勒的失而复得让菲力西发现“真爱”不过是这么回事,他根本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完美的话,菲力西那强大的心理建设轰然倒塌后,该如何面对和如何支撑。
重逢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尚未得知,影片已经结束。

那些我们孜孜不倦固执已见追逐的爱和捍卫的爱人,真的是值得爱的人吗?我们为之疯狂又愿意屈尊一切在一起的人,在褪去“爱情”光环后,还能够让我们坚持并坚信吗?为什么我们对某一些人只有好感无法加深到“爱”,而有一些人让我们忘乎所以一见钟情,牢牢钉在爱的十字架上宁愿让我们自己为之受折磨呢?爱情确实是一门玄学,是一门哲学,是一门神学,这是灵魂的事,答案无解,于是我们上下求索,乐此不疲。

保持希望终究是好的。
侯麦代表上帝奖赏那些心存希望的人,虽然他还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赌注。

2012/12/17 3:02北京。

 4 ) 不抒情了,随便写几句吧

关于最后,如果是中国人首先必须慎重的做个亲子鉴定,美国人可能悄咪咪做,法国人就完全不用。中国人看不出选择做个发廊的老板娘或者小饭馆的老板娘有何区别,而女主说,千金难买我乐意。

中国人会认为女主朝三暮四又承受不起生活的考验,毕竟那种完全自我的感受,一瞬间强烈的愿望别人是不会懂的。妈妈们可能都会觉得库瓦克那样的男人温厚有学识,又那么爱女主,是最理想的生活伴侣,而女主就完全不认为是这样,她摆不出世俗那套必要的理由,她完全依赖私人的直觉与信仰。

在中国人眼里,单亲妈妈就只能找离异或丧偶的男人,甚至那些大龄未婚男性也不会考虑,因为固化思维他们会这样分析,社会资源分配到你这也就这样了。中国人完全看不懂女主就这条件,两个不错的未婚男人怎么还对她如此深情?这肯定是个贱人!在他们眼里,一切不能变现的东西都是狗屁。

我可以在教堂里突然感受到一个真正的自我,但我不信教。我当初生下这个孩子是我自己的信仰而并非宗教原因。我可以同时交往两个男友,并且他们双方都知道彼此的存在,甚至可以接受我对他们怀着不同的爱的同时,心里还有一个地位不可动摇的可能这辈子无缘再见的旧情人。无论任何原因和理由,我都不会选择忘记他,也不会让我和他的孩子忘记他。我甚至预感到我们会有重逢的一天,这是我永不放弃的梦。

灵魂是不是先于肉体存在?我们前世可能遇见过,或许你是我哥哥,我是你的一只猫或狗,我们可以像兄妹一样睡在一起,但我们绝对不是情人。我爱你,但是爱也分许多种,我没有爱你到可以和你一起生活的程度。无论任何职业、身份、背景的人,聚在一起都能讨论文艺、哲学、宗教类的话题,完全出于精神愉悦而非装逼。两个男友没有想要控制胁迫女主和他们在一起,而是理解她认同她,甚至被她的自我感动,觉得那正是他们对她恋恋不舍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都认同自我,所以也会尊重他人的自我,这是法国式自由浪漫的精神。他们四个最终都可以成为朋友,坐在自家花园里聚餐、品酒,畅谈人生。

他们的态度总是先认定自我的需求,然后再去营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与社交。这是大多数受社会急剧资本化与传统家庭伦理责任道德双重压榨的中国人不可想象的。中国人的一生中很少有资格自我,这也限制了终有那么一天他们可以自我时的想象力,身体和精神都像被榨干了的橙子。同时,他们也无法理解他人的自我。所以社交的话题是极为固定和有限的,是约定俗成的那一套,如果你不说这些就会成为异类,当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社恐。

侯麦四季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淡淡的并不向你灌输什么,不会让你大哭或大笑,但是会产生一些莫可名状的情绪和思考。虽然它展现的是琐碎的片段式的生活场景,但它具有一种理想至上的电影的梦幻精神,告诉人们生活除了有真实的残酷与突变的意外,还会有美好的偶遇与奇迹般的重逢。看到那些色彩明丽又温暖的四季图画,让我们这些社畜工具人偶尔也能吸点新鲜空气,感慨一句:“原来,还有人是这样活的!”

 5 ) 所有人的孤注一掷

男男女女,大胆地袒露自己的内心,选择与被选择,抛弃与被抛弃,永生与宿命,一直是侯麦电影的中心元素。我觉得这部冬天的故事完完全全算得上一部佳作,在剧本语言上的哲学性与艺术性,通过最冷静的镜头以及作品之间的互通性架构起侯麦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绪操控能力,一点点意犹未尽,一点点“喜极而泣”,冬天的故事就这样诞生。接下来我想通过几个点探讨一下《冬》里几个我感兴趣的议题。

①《冬天的故事》中的女性视角与《夏天的故事》中的男性视角。

这是我看侯麦四季系列的第二部,很容易就让我联想到第一部《夏》里男主,同样在几位异性之间摇摆不定。在《冬》中细致的镜头让我明白了不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男女思考方式的不同也在两部片对比中得以体现,像《冬》中的女主相信宿命,相信灵魂不朽,结果早已得出,等待是唯一道路,她未曾对查尔斯之外的任何人付出过真心,女性思考与女性直觉在影片中被物化为一种神旨,不信宗教的女主一直被旨意指引,我把这看成一种假定的客体选择,而这种神旨正好可以用来解释个体或性别差异导致的代沟在何,有些人是信自己的教的。而《夏》中男主的处境颇像被女性神旨阻挡在外的状态,摸不透,捋不清,也许男主在哪个烟雾缭绕的夏天后会继续成长,变成《冬》里的卢瓦克和理发店老板,这样等他再遇到“信教者”,可以坦然地成为她忠实的支持者吧。

夏天的故事

②结尾的低高潮处理。

我看到短评里也有人提到说这是一个看似完美的结局,小女孩的喜极而泣也仿佛想给内在的悲伤多加一层掩体,如果影片真的像营造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大可添诸更加浪漫化的着色,但我觉得,影片中的假主线是只占片长二十分之一的与爱人离别又重逢,真正的侧重点在于中间二十分之十九的部分,里面隐藏着两位比不上女主幸运的男士与之难言的情感交织,他们互相试探,这时候女性与男性以无需将彼此另当别论,每个人都是报着最坏的打算来的,非胜即败,就是这么简单。

结尾处女主与查尔斯的相聚,其实还隐藏着她与卢瓦克关系的断裂,和别人眼中的长情女孩的告别,也许我们只是看众,我们无法体会女主五年的等待,我们只能看到在这两个小时之中——谁最爱她,会引起很多观众对女主的质疑吧,也许跟我们体验最一样的只有喜极而泣的小女孩了。

③莎翁戏剧的设计

这里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多种影像材料的互通性最好的体现,用最浪漫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真实的莎剧解构又重现到电影本身,既给予观众提示又把电影放到了另一个维度的空间中。死而后生的爱人,是信念使她生出一呼一吸,给予她的女儿以最真诚的祝福,不就是预示着消失的恋人们会被命运重新联系到一起吗。

④所有人的孤注一掷

我把影片最终解构为所有人的孤注一掷。母亲的孤注一掷——永远坚信女儿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理发店老板的孤注一掷——离开妻子断了所有后路只为拥有与女主的可能性。卢瓦克的孤注一掷——寄希望于一个从未没谋面的人的永远不会再现。女主的孤注一掷——从未交出真心给处查尔斯以外的任何人 。

我尊重他们所有人的孤注一掷,因为我也信侯麦的教。

 6 ) 对白语录

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结束 车中

L这个话剧的真实度不够

F我不喜欢太真实

L是魔法使雕像复活的吗,还是她根本就没死

F你没看懂,显然是信仰使她复活 , 昨天我去教堂祈祷了,我坐在椅子上,用我自己的方式祈祷说是沉思或冥想更好,当你要做决定的时候,大脑会兴奋,我就是这样,所有关于离开还是留下的理由都突然闪现了,所以我看见了,我看到了我该怎么做

L你是说回到巴黎?

F对,我知道自己在做选择,但其实没有选择,我无须选择去做我不想做的,这难以解释

L不,我也有觉得清醒的时刻,皈依宗教的人,会像你一样在教堂里有许多感悟

F我没有皈依宗教

L不,你已经有信仰了,如果我是上帝,我会特别珍爱你

F为什么

L因为你并不快乐,你牺牲了快乐和生活,只为了那触不到的恋人

F那么上帝应该还我查尔斯

L这样的请求是不合理的

F我没有请求任何东西,我不会想到上帝,我应该主动行动,而不是被其他人和事驱动,也许你是对的,找到他确实不太可能,也许他结婚了,或不再爱我,但这不是我放弃的理由

L即使你承认这之间概率为零,你还要挥霍生命去寻找

F因为如果我找到了他,那将会是一种值得付出生命的喜悦,另外我没有挥霍,带着希望生活总比没有希望好

L有智者和你说过一样的话,我以为你读过,帕斯卡尔的赌博论,你堵灵魂不朽,如果你赢了,那么你赢得的东西足以补偿那微弱的可能性,即使灵魂不是不朽的,有这个信念也能使你更好生活

F我比你更相信灵魂不朽,你觉得死后可以重生,我认为灵魂在出生前就已存在

L可能埃德维歌说服了你,但我还是不信

F我不是因为她,很明显,如果灵魂在人死后不灭,那为何它在人出生之前就不存在

L怎么会有没有身份的灵魂?如果你没有前世那你是谁?

F我感觉得到,它存在着,你也一样,只是没有察觉到,为什么我知道我爱查尔斯,因为我遇见他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怎么解释,除非我和他在前世已经相遇过

L别说了,杀死我吧……这次不像帕斯卡了

F雨果?

L不,柏拉图,他也相信轮回一说,他也是这么证明灵魂不朽的,他的回忆说

回到家中

L塞贝斯打断说:你的理论说知识只是记忆的重复,若果真如此,那必有前次的经历,从那里我们学习以供现在回忆,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灵魂在进入人类肉体之前,就已经存在过

不过柏拉图的轮回说,是一个迷思,他并不认为那是客观事实,只是那个时代的时宜说法,他并没有证明灵魂是像物质一般不死的,但却证实了,我们对于先验的认知能力,所以这个观点很现代……你是不是很无聊

F不,没有,你让我学会很多,甚至有读书的欲望,但我和你有一点不一样,你没有书活不下去,我说一句我爱你,你也要去书里看一下有没有写,对你来说,书中的才是真实的,而不是生活,这是你我之间的鸿沟。

 短评

侯麦的去世几乎意味着一个电影物种的灭绝

5分钟前
  • 6
  • 还行

爱一个人就跟看一场电影一样,完全就是图个感觉,无法解释,没必要解释。。

9分钟前
  • 缘浅情淡
  • 力荐

现在的豆瓣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完候麦呢。

13分钟前
  • 无非
  • 力荐

“人间四季”之冬从某些方面看,侯麦其实和伍迪·艾伦很像:他们都热衷于琢磨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将真实的道德选择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中的菲利茜将全部的男女之爱在冬日里冰封,她迷茫地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而结尾查理的出现就如同《春天的故事》中项链的寻回一样巧妙——如果不知如何抉择,就把一切交给命运吧。

15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看有人短评里说侯麦死了是一种类型的终结,这种类型如果真有的话大概就是电影语言不靠任何形式感就讲了所有事;男主最后只出现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讲的是并不是命运也不是选择而只是困境的结局穷举中最特殊的一种,结尾完全是照应莎士比亚的;居然看哭了妈的

20分钟前
  • 大漁
  • 还行

[冬天的故事]像是女性视角的[夏天的故事],侯麦给女主角提供了务实的、知性的和旧情难断的三种男生,涵盖的类型已足够多,让这种选择成为了一种“爱情哲学”。女主采取的方法论是一个一个试,朴实但也最有效。最后戏剧化的结局温暖了巴黎的冬天,电影感变强。人间四季,至此结束,春冬夏秋。

24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莎翁歌剧中的雕塑王后,你相框里的一纸爱人。信者真,得新生。

26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四季里最喜欢的一则。“For me the dream was reality. An absent reality. ” 春天的开头,女人下车,离开男人。冬天的结局,女人上车,遇到男人。最后Elise也学妈妈喜极而泣实在萌到心都化了!2021.1.8 其实冬天的故事是从夏天开始的

29分钟前
  • vivi
  • 力荐

灵肉统一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人间四季里真正短暂而迷人的尾声和前奏。然而这种和谐的爱却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暂时性的一去不返,侯麦借着两性之间的游戏抑或冒险拉开了《冬天的故事》的大幕。正如莎翁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自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灵肉分离的后爱情主义冰河时期。幸或不幸的是,在这旧物速死灵魂复生的冬季总是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春意。春天适合讨论康德,冬天则宜批判柏拉图和笛卡尔。恰如女主角分析的那样,柏拉图式的爱与机械唯物式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但相对于务虚的知识分子女主角更倾向于务实的企业家,然而二者关系的本质却是支配与被支配主奴关系,这让不堪忍受的她走上了内省和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之路。结尾的久别重逢真是令人喜极而泣的冬春交接呀,因为拥有历史而非回忆的二者永远无法忽视女儿(真理)的存在。

34分钟前
  • Muto
  • 力荐

最后只能算是一种巧合吧,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这女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一直彷徨着,如果继续,那么最后这个男人也不会是最后

35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侯麦作品序列中与众不同的一部,首先是探讨信仰,不再怀疑踌躇彷徨,虽有曲折试错但最终坚定难移,教堂冥想与领受启示段落亦是侯麦难得在电影中展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其次,片头欢悦恋爱蒙太奇里有不少裸露镜头或造爱瞬间,而侯麦极少在作品中置入大尺度场景。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导演不少贯穿职业生涯的母题及偏好演变:从前期男性中心渐次转为以女性为主视点,甚至讲述女性之间的故事(有的人不喜本片女主,我倒尤爱她的坦诚与对原初认定的爱情的执著信仰——尽管浪漫主义式的恋爱并不一定比另外两个男友分别代表的智性引领或柴米油盐式情爱要优越或走得更远);侯麦灵感源自同名莎剧,故片中也有相应戏中戏段落,雕像复活的奇迹也与失联5年又偶遇且闪电复合的童话结局相得益彰;讨论柏拉图与帕斯卡尔哲学则似[绿光]与[慕德家一夜]。(9.0/10)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打败了春天成为我最爱的一部,选择在电影院看太正确了,强制的集中注意力,让人在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里充满了期待,最后几乎有与女主角同样的喜极而泣。如果你赌赢了,虽然胜算很小,但回报却很可观,就算你赌输了,抱着信仰去生活也会更好。

44分钟前
  • 冷冷内含光
  • 力荐

相信爱情,真好。女主角真惹人爱。哲学、感悟、文化在法国深入每个角落。在中国似乎只是小部分文科学者的专利。这就是差距呀。

47分钟前
  • 竹清影
  • 力荐

侯麦电影里的主角从来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永远都不满足现状,哪怕失去现在的幸福,也会让爱情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50分钟前
  • 惧色
  • 力荐

不是言情剧,结尾甚至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皆大欢喜,其实是侯麦在表达“爱情宿命”论。女主角朝三暮四令人反感,但侯麦的用意并非是塑造她的性格或爱情价值观,所谓爱情本没有理由和条件,她只不过是突破了世俗对爱情的限制,让自己服从了宿命而已。很多人“认命”,其实不是服从命运,而是屈从了世俗。

51分钟前
  • 保禄萧
  • 推荐

8/10。侯麦将女主角安排在物质(身体强壮)和精神(博学多识)的两极男性之间,从而形成她不适应两者的张力。颜色和空间暗示人物的现状:图书管理员体现了知识影响着人爱的方式,连卧室都与书店融为一体,夏季恋情的结束和失去爱情憧憬、枯燥地同居约会的白色严冬。教堂圣像表现出上帝对坚持所爱者的眷顾。

5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浪漫主义有的时候很荒谬。

56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还行

雕像复活,是信仰的力量。恋人重逢,是爱情的执著。不喜欢讷威尔,不是因为那里没有花园。不能与你厮守,也不是因为这里书籍太多。有的爱人忠诚可靠但不足以支撑生活,有的爱人学富五车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下雪的街头,告诉你虽然没有妻子,但不代表你没有女儿。会为你的幸福祈祷,哪怕那幸福与我无关。

5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这女人出奇的忠实于自己,出奇的不会让自己受委屈,她离开马桑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她,哈哈~~小艾丽斯非常可爱~~因为同样的情绪,给五分~~

1小时前
  • 夏乐的星星
  • 力荐

#060#长达一百分钟的两段关系都成了最后十分钟的重聚最漫长的前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柏拉图、帕斯卡的哲学也统统为这场相遇背书。教堂里的冥想、剧院里的落泪,让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是宿命与轮回,是灵魂先于肉身存在,是命中注定和他会再遇见。

1小时前
  • Alai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