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狂野1990

HD中字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劳拉·邓恩,威廉·达福,J·E·弗里曼,Crispin Glover,戴安·拉德,卡尔文·洛克哈特,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哈利·戴恩·斯坦通,格蕾丝·扎布里斯基,雪琳·芬,马尔温·卡普兰,威廉姆·摩根·谢泼德,大卫·帕特里克·凯利,弗雷迪·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2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3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4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5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6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3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4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5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6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7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8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9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心狂野199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杀人而入狱的塞勒(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终于熬过几年铁窗生涯获释了,心上人罗拉(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迎接了他的出狱。有情人又得以团聚,但罗拉的母亲玛丽一直都不喜欢塞勒,一直在阻挠女儿和塞勒来往。两人只好相约私奔,来到了南方。  玛丽找来了侦探男友约翰尼追踪他们,企图将罗拉带回去。两人在私奔过程中,都向对方袒露了自己生活中曾经有过的阴暗岁月,那些岁月里都混杂着血腥、暴力和性,但他们都充分体谅了对方。塞勒此时正为一个毒品贩子桑托干活,桑托怕约翰尼因跟踪塞勒而发现他们的交易场所,因此将约翰尼干掉了。另一个毒贩鲍比为了除掉塞勒,设了一个圈套正等待着塞勒上钩。不是机器人啊你的婚礼2021昨日重现怖偶1080P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荣归猎豹行动2002野生链怪物史瑞克4(普通话)彩虹小镇黑霹雳第三季猛汉闯关假面女王老公变成了老爸自由大放送:真实监狱实验恐怖走廊苹果酒与罗西重回末世当大佬 第1季·动态漫蓝色监狱人肉之花酒店实习生不设房蠢蛋搞怪秀4.5慧眼女特工第二季云巅之上 第二季工厂三小姐小马王夏炉冬扇向日葵的爱恋珠光宝气的拉各斯人舌害夺命红问号新宿黑社会乔赛亚见闻冤枉啊!西西里谋杀疑案第二季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大欺诈师 razbliuto再次回家创业公司第一季将门风云芝加哥急救第四季里拉的祈祷新贵第一季忍者神龟第一季戴夫·施佩尔:天旋地转的时代

 长篇影评

 1 ) 狂野的不是青春,而是恐惧©

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为导演收获了一尊金棕榈大奖。这是一部充满性和暴力的超现实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的恋人塞勒/Sailer(Nicolas Cage)和露娜/Luna (Laura Dern)深深地爱着彼此。而露娜的母亲玛丽埃塔/Marietta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为了阻止露娜和塞勒来往,她派出了众多杀手要干掉塞勒。一对年轻人为了要在一起,开始亡命天涯。而玛丽埃塔和她所派出的杀手亦随行而至。

电影中的美国是个荒诞的世界。火柴被点亮时的特写、巫婆的影像、红色的长指甲、水晶球、以及人物那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都被导演用来将电影的叙事结构割的支离破碎。林奇没有解释人物行动的动机,也没有过多地给人物关系做注释,一切都显得如此不真实,如此的不可理喻。而在这背后是电影处处流露出的不安、狂躁和迷茫感。

剧中的每个人不是被一个只属于他/她的梦魇缠绕, 就是其本身便代表着一个梦魇。塞勒在他那张扬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自卑和对责任的害怕。露娜虽然一路上合塞勒不停的做爱,但她对自己对性欲望的把握和对家庭有着深深的恐惧感。而藏在玛丽埃塔那充满神经质的控制欲后面的,不仅仅是害怕失去女儿后的孤独,也有对青春流逝的惶恐。听命于玛丽埃塔的私人侦探强尼/Johnnie(Harry Dean Stanton)则害怕失去玛丽埃塔对他的依赖。玛丽埃塔派出的情人杀手桑托斯/Santos (J. E. Freeman)则害怕强尼会破坏他和玛丽埃塔的关系。 公路上出了车祸的女孩在临死前还因害怕母亲的责怪,而拚命寻找丢失的钱包……

林奇的电影往往将观众划分到两个极端。要么捧杀,要么棒杀。前者认为他那迷般的电影语言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而后者则认为他的电影毫无头绪,莫名其妙到不可理喻。而对于《我心狂野》这部片子,林奇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个地狱中找爱的故事。和众多公路电影一样, 《我心狂野》中的一对亡命鸳鸯在寻找他们自我的同时面对着这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而这些诱惑和挑战不仅来自他们周遭的环境和人,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可以说,塞勒和露娜在试图逃离玛丽埃塔掌控的同时,他们也开始逐渐地向彼此袒露心声,并以此来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他俩以自己的狂野不羁的青春冲动向周围的人与环境宣战, 并对社会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而具讽刺意味的是,塞勒和露娜追寻自由的过程也是他们回归理性社会的过程。尤其是当周遭的世界是如此的疯狂的时候,那逃离它的方式便是回归到一个有序而理智的世界。然而,两人在寻求理智世界的同时,都必须征服自己心中对既定权威以及自我的恐惧感。

 2 ) 《我心狂野》“狂野至极,怪异透顶”

谈到David Lynch,这部于1990年拍摄的《我心狂野》,观众往往第一印象是在炽烈的日晕下行驶在一片荒漠中的德州公路,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出心理戏剧和暴力喜剧。有趣的是,这部在戛纳首映的电影,350人有300人提前离场以示抵制的电影。自影片开头第一段便映入一出疯狂、野蛮的谋杀与反制打斗戏,是一出极具视觉冲击,让观众瞬时震撼。采访时Lynch谈到这一出(片段时曾表示),在原剧本里是本来这段被有意安排在全片的最后一段。而出于各种原因原被定于开头同样是具有震撼力的一出急如星火的疯狂摩托追逐戏却没能拍成,因此剪辑师师杜韦恩·邓纳姆便灵巧地调换在了开头,最终事实证明是有效的。饰演男主塞勒的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蓝白黑的着装在宴会场所里显得特立独行、格格不入,电影开头他痛快地揍了那个前来刺杀他的刺客。而如下图所示的这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塞勒头发凌乱、眼神杀气腾腾,还叼着香烟,这儿便已奠定了他在全片的性格和特征——如他那件蛇皮夹克一样凶狠——“代表了他的性格和个人自由的信仰”、“货真价实的杀人犯”。

塞勒吸烟镜头

交通愈来愈拥挤;臭氧层正在慢慢消失;总有一天早上,太阳升起来以后,就会像一束X光把地球烧出一个洞”;这么几句台词似乎已经用言语概括了电影里出现次数最多的镜头:在烈日下开着敞篷肌肉车在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穿梭那弥漫的沙尘、不停路过废旧木屋与漫无边际的荒漠。同时这几句话也带有几分超现实主义的奇幻韵味。

电影中似乎反复出现了焰火的特写镜头,擦燃火柴、点燃香烟以及熊熊焰火皆是如此。仿佛林奇至始至终都用这些象征意义的镜头在提醒我们电影标题Wild At Heart,暗示着两人恋情似火。而电影里数次在他们长途漫游中停歇时刻闪现点火的镜头、以及往事回忆——露拉的父亲就是在大火中丧生的。我们从后面塞勒的坦白中才得知事情发生的时候塞勒正在外面的一辆车里。而她的亲生母亲就卷入了对他的谋杀。所以火在西勒和露拉的关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卷烟和火柴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既促使他们相爱,但也时刻提醒着、威胁着她与塞勒之间的恋情。如林奇说道“在经过所有这一切之后他们仍然牢固地相互结合在一切——他们懂得其中的奥妙,而且他们通过一种奇怪的方式超越了这一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爱情。”除了这些镜头,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还有在迪吧里、在路边播放着不知疲倦的疯狂摇滚曲目,塞勒与露拉激情热舞,仿佛对原有的世界体制的一种反抗与唾弃。

点火镜头

刚刚说了塞勒,现在谈谈女主露拉,了解林奇电影的人应该都有发现他对金发女郎情有独钟,《双峰》里的劳拉,还有这里面的露拉。很明显,她坚强而且满怀同情理解,喜欢享乐。和塞勒一样追求放荡不羁的热恋,电影至始至终在讲她为何、如何逃避家庭,在电影里“家”不是温馨的港湾,恰恰颠倒了过来。我们来看看林奇在构图上表现俩人的疏离距离感的细微之处。

然后就是我们在观影时不时会寻思着,林奇的这部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总觉得很怪异但又如此流畅且理所当然。电影中无时不刻有着林奇式的标志-荒诞滑稽、离奇古怪,令人不寒而栗的邪典风格。两位癫狂而迷失的灵魂敢在塞车路上唱Love me tender、不受拘束地在路边的荒漠上自由舞动,还有夜以继日的性爱镜头、服装怪异的反叛,以及西部片里标志性的金发女郎以及爵士乐的衬托、绿野仙踪的超现实表现主义……比比皆是。林奇的电影里总是用超现实来表现莫不可测的梦境,塞勒与露拉是从哪来?他们在逃避着、远离着那个充满暴力、残酷的犯罪组织的侵害,那些是更黑暗的东西,比如哈利·戴恩被一群怪异性癖分子击毙。这条延绵不绝的公路仿佛就成了两个世界的过渡桥梁,追寻《绿野仙踪》那理想而美好的童话世界。妈妈在过渡中成了女巫,掌握水晶球试图阻止年轻人的美好爱情。塞勒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善良精灵打败了邪恶女巫,露拉的母亲玛丽埃塔的图像也渐渐消逝。值得一提的是也许世界也许本来就是如此,只是我们觉得怪异不堪,但这种荒诞在现实世界也显得并不少见。在电影发行后不久, 1992年美国便发生了洛杉矶暴乱,电影仿佛成了某种现代童话梦境寓言,先行一步走在了现实之前。

作者:Christian ;编辑:Carter

参考文献:

[1]《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美] 大卫·林奇 / [英] 克里斯·罗德雷,2017年新星出版社。

[2] Festival de Cannes Review: Wild at Heart (1990) by Robin Write May 27, 2020 in Filmotomy.

 3 ) 有时,我心比林奇狂野

有时,我心比林奇狂野

柏邦妮

喜欢林奇是一个私人原因。因为他和我同一天生日。我们同样处在魔羯和水瓶的交界,处在神秘幻想的边缘。星象书上这样为我们定义:能量强大,极有魅力,一定要给心灵留空幻想空间,在短暂的时间内能惊人的专注,即便散发着巨大的能量仍旧拥有平实的外形,迷思,狂狷,时有爆发力。

听起来,这很像在描述林奇的电影。

顺便说一句,同一天出生的还有费里尼,爱伦坡。我把他们三个当作我的兄弟。

林奇的名字据说含义是私刑处死。而在西方,人们也专门为他创作了一个词:林奇主义。林奇影响了一大批了不起的电影作者,但是同时,他不在那些庸俗的诸如“影响了世界的一百部电影”“最有实力的一百个导演”“人生不得不看的电影”的行列。他的电影,就像一个个甜蜜而肮脏的小秘密,看过的人容易沉溺。看得懂的人们带着秘而不宣的微笑,组成了黑暗联盟。

我时常幻想林奇的观众:应该是十几二十岁的孩子,指甲咬得锯齿般参差不齐,戴着厚厚的眼睛和牙套,在无聊的街头音像店之间晃来晃去。他们已经看腻了所有好莱坞的套路,他们不受待见但是智力超群。他们在神秘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份礼物:一个叫做林奇的家伙。

他的电影极端黑暗,极端光明,幽默,恐怖,华丽阴郁。血腥,暴力,色情,动荡分裂。色彩浓烈。诡秘,悬疑,复古,舞蹈宛如死亡颤栗。他们感到兴奋,一份智力测试题就在眼前,电影开始的第一秒钟你就明白,此后的每一秒都不能懈怠。被林奇愚弄,或者战胜林奇?那些精神或者身体有病的人,那些坏人,梦,公路,幕后的黑手和女歌手,舞台,性爱,死亡,幻象??那些噪音,那些变形的摇滚,那些梦幻般的女声,呓语和咒语??林奇的电影,就像《穆赫兰道》中的那只蓝盒子,一旦打开,就不能关闭,虽然你知道,无法预期的真实的恐怖就要来临。有人说,希区柯克的恐怖就像白日做梦,包装精美,故事流畅,受过惊吓之后只要认真拆解,总能找到他玩把戏的程序。而大卫林奇的恐怖就像午夜噩梦,完全没有规律,无迹可寻。即便你已经谙熟了所有元素,但是林奇仍旧能在暗夜里袭击你,并且从此成为你无法摆脱的梦境。

据说林奇的电影是著名的“必须看三遍才能大概了解”的电影。当然,大多数的观众在最初的十五分钟就会断然离开。据说〈〈我心狂野〉〉的试映现场三百五十位观众离席了三百人。

林奇如此著名,和如此的不著名,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应该说,即便在邪典电影导演中,也是非常罕见的。今年他被授予金狮终身成就奖,我一方面觉得吃惊,这个奖励不该给林奇:他还不够老,远远谈不上终生。一个终生成就,就像一块来得太早的墓碑。一面又觉得没有什么悬念:这几年,邪典盛行。彼得 杰克逊即将成为好莱坞的帝王,大卫 柯南伯格凭借《暴力史》声名雀起,《罪恶城市》将黑色电影推向伟大??世界电影主流市场对这些具备实验性质的邪典电影越来越接纳。事实上,这些电影就像大卫 林奇本人一样,其实并没有太多超过世俗道德底线的地方,对眼界少许开阔的人来说,正常得不可救药。他只不过是一个品位优良,好奇心旺盛,有点不良小趣味和怪诞野心的好市民罢了。

我个人最喜欢林奇的电影仍旧是《我心狂野》。第一次看《我心狂野》是非常尴尬的体验。我和我娘一起看的。没完没了的做爱,就像标点一般分隔段落,我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在她发作之前按了暂停。之后当然趁无人在家的时候好好看了一遍。我喜欢里面穿着标志性蛇纹夹克的年轻的尼古拉斯 凯奇。那个面孔其实有点丑怪的男子,在电影里酷得要命,孔武有力。而他总是用一种带着悲剧宿命的眼神,像能看穿一个星球那样注视着女主角。他的肢体极其暴烈,但是面对心爱的女人,则表达出尊重,克制,和惊人的温柔。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真正的浪漫吧。在东方电影中很难目睹这样的一对:他们彼此真正的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享受,他们真实,他们分享彼此的内心深处。当凯奇唱着冰淇淋一样甜蜜的《温柔的爱我》时,当女主角说“操我!”的时候,我已经为林奇疯狂。他将那些星星点点钻石一般的美丽的东西镶嵌在泥沙,泡沫,粪便和垃圾之间。

按说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向〈绿野仙踪〉致敬的那条著名的黄砖路。尤其是这是一部公路片。但是我每逢想起这部电影,总是想起男女主角沿途中住宿的那些汽车旅馆,那些房间。幽闭,没有出路。这些房间让我联想到做爱。廉价的旅馆,在下午四点。横条纹的木头百叶窗,影子斑驳的投影在地上。阻挡了外界的声音,和光。电风扇在徐徐旋转,有点们,但是不热。只有一张并不算大的床,白床单。墙壁上有一些手印,地板上也有一些香烟烫坏的疤痕。浴缸坏了,发出水流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除了做爱,再无其他。我喜欢〈我心狂野〉大概就是因为热爱这种极度明亮绚烂的热情吧。

我最欣赏大卫 林奇的就是他的玩票似的姿态。他写电视剧,〈双峰〉一度风靡,他画画,据说很不错,他玩音乐,做平面设计,他还是制作人,摄影师和工程师??他的电影,往往使我由衷向往的,就是那种不把电影当成灵魂姿态来雕塑,当然也不让电影沦为生计的那种玩乐心。他的电影不需要过度解读,魅力就在于那种恍惚。我相信真正的灵感,都是无法解读的。林奇的电影,呈现出真正癫狂的自由,和那种完全自我的趣味,实在让我羡慕不已。只有在看他的电影的时候,我心才能狂野,甚至,比林奇更狂野。

 4 ) 《我心狂野》:诡异绝伦的爱情之旅

“但是……我有一颗狂野的心。”
“如果这颗狂野的心是真诚的,为你的梦奋斗吧。”
 
                                                                              ——《我心狂野》
 

1
 
大卫·电影的电影总是有无数人大骂,无数人大爱。很荣幸,我属于后者。林奇自己说不喜欢拍公路片,因为他不喜欢摄像车。
但是《我心狂野》终究还是成了一部经典的公路电影,一个圆满的爱情故事,一出关于心理戏剧和暴力表达的戏剧。
 
2
 
这是一场充满死亡气息,却越堕落越快乐的逃亡。
塞勒和萝拉是一对相爱的年轻男女。他们为了避开萝拉母亲的反对,准备私奔去他们的自由之地加利福尼亚。他们的旅途从塞勒在酒吧教训一个调戏萝拉的黑人开始,暴力和犯罪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收音机里传来的各种社会犯罪,谋杀,奸尸,萝莉总是听见女人的尖叫,飞在空中的黑衣女巫,遭遇车祸的情侣,小镇上各种古怪的居民。再加上男女主角的身份设定,塞勒是个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杀人犯,萝拉被父亲的合伙人强奸。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诞。
而这一切正是导演眼中当时的美国社会。
——混乱,缺乏秩序,不安的90年代。
导演用扭曲的画面和迷幻的音乐勾勒出一个似乎比现实更残酷的世界,其实是在告诉大家,这些都来自于真实世界。各种犯罪和心理变态、扭曲就在你的身边,真实的残酷远远高于电影的想象。
性,在这部电影里拍的十分美好。塞勒和萝拉是相爱的,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他们仍然深爱彼此。而疯狂做爱是他们交流的方式。正如萝拉说的,“她能感觉到他们到站到了彩虹桥上。”
这可能是导演表达浪漫的方式。无论在怎样社会环境里,真爱是永远存在的。
所以片尾林奇没有遵循原著小说,他让塞勒看见了“善良的巫婆”,从而内心强大起来,选择与萝拉在一起。
 
3
 
影片中多次出现关于“火”的镜头。比如被火点燃痛苦的父亲,车祸中爆燃的汽车,塞勒抽烟点火的特写。
火既象征着塞勒和萝拉之间炽热的感情,又预示着各种不稳定性和威胁。
萝拉是一个坚强的女性角色。面对以前不愉快的经历,面对母亲,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坚持爱情理想。而同时,她又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女人。——那场和鲍比·佩鲁春色绝伦的戏,与其说是鲍比·佩鲁的强奸,不如说是萝拉没能抗拒男人的引诱。所以在那之后,她失声痛哭。
塞勒是个充满力量的男人,他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他向往自由,却又一直尊重萝拉,把萝拉放到一个相对平等的姿态,他希望可以给萝拉幸福,但是又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片尾,他刚开始选择离开萝拉。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必然会经历很多,但换来的是更加牢固的爱情。
 
4
 
整个电影一如既往的印刻着浓烈的林奇风格。
黑色、阴郁的基调。
画面诡异夸张却充满着惊人的想象力,配上林奇亲自操刀的爵士、摇滚乐,构造出一个令人疯狂的世界。
这一切,都让观影者难以抗拒,却又害怕深陷其中。
 
 
花絮:你可能不知道的关于《我心狂野》
(以下内容有的来自网络,有的来自导演访谈,有的来自DVD花絮,不可不信,也不可全新。)
1 据导演说,凯奇和劳拉·德恩床戏拍的十分如鱼得水。
2由于有的地方过于暴力,有次试映场350人,有300人退票。
3 片尾“善良的女巫”来自于《绿野仙踪》,林奇是《绿野仙踪》疯狂的粉丝
4 弗雷迪·琼斯饰演的George Kovich本来有一大段独白,但是林奇觉得太搞笑,所以最后决定删除。
 5 片尾塞勒对萝拉深情演唱的“love me tender”是凯奇自己唱的。
 6 片中象征“自由”的蛇皮夹克是凯奇自己的。据说是某知名意大利品牌。

 5 ) 大卫·林奇的失败与成功

(只因为是期末作业,所以把电影前后的翻了好多遍。) 《我心狂野》为1990年大卫·林奇导演,尼古拉斯凯奇和劳拉邓恩主演的电影。这是一篇改编巴里·吉福德的同名小说《我心狂野》的电影,据说原著只有五页,电影却洋洋洒洒地扩充到两小时,惟一保留下的是书中的对白。 该片获得了1990年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同时《我心狂野》也获得了最负国际声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据说《我心狂野》的试映现场三百五十位观众离席了三百人。 电影上映之后的市场反应并不好,影评家和观众对大卫·林奇的这部影片毁誉参半,这位令人头痛而又无法被忽视的导演,在继《蓝丝绒Blue Velvet》(1986)、《双峰Twin Peaks》(1990)等一系列富有争议的影片后,其《我心狂野》又一次扰乱了当代影坛。有很多评论说这部电影不想林奇的作品,没有之前的作品带给大家的惊喜,但其实“林奇主义”在这部电影一样一览无疑。 一、神圣爱情 《我心狂野》这部影片制作之后不久,一个记者问林奇是什么激发了他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林奇的答案很明确,他说他几乎完全被塞勒和萝拉之间的热恋所吸引。他认为这是完美契合的,但是翻阅大量网络影评,不难发现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有多热烈,甚至认为两人只是在展现情欲片段而已,此部分将分析两人的爱情发展。 (一)冲破枷锁的爱情 影片的开篇第一场戏就介绍了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马里叶塔,一个20岁充满欲望的女儿萝拉,一个捍卫自己个性自由性格暴躁的年轻人塞勒。马里叶塔用钱这个方式控制了李蒙让他去破坏女儿的爱情,使得自己重新可以掌握女儿的生活。但结果失败,杀手被塞勒打死。 塞勒因为杀人入了监狱,出监狱的那一天给萝拉打来了电话,马里叶塔不让他跟女儿再有接触,萝拉听到了电话站在走廊上与母亲对峙。母女两的衣服设置是一黑一白,母亲站在楼下,女儿站在楼上,萝拉的前景是围栏,背景是紧闭的窗户,体现了萝拉的状态是被禁锢住的,而且萝拉在尽力反抗母亲对她的限制。

萝拉带着蛇皮衣服接到了出狱的塞勒,塞勒说这夹克代表了我对个人和自由的信仰,萝拉说我听过999次了。然后他们就一起开车上路,开始了影片的真正的公路爱情片部分,开启了冲破枷锁的过程。 (二)性爱与谈话 他们的性爱场景主要在影片上半部,一共有四次,都逐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朝热恋发展。 第一性爱发生在萝拉接到出狱的塞勒之后,红色覆盖了做爱的片段,两人欢愉之后塞勒点燃了一根烟。两人处于两个空间,塞勒在床上躺着,萝拉在厕所里站着,口中在夸耀着塞勒的技术,两人的交谈也对不上号,萝拉还欺骗了塞勒,说起自己当时被强暴的时候妈妈不知道,通过镜面的阐述向塞勒制造了一个假面的萝拉,一个无辜受伤需要被保护的女性形象。此时的两人还处于追求性爱的阶段。

第二次的性爱发生在塞勒对萝拉唱了《MY LOVE》之后,红色和黄色覆盖在做爱的片段之上,欢愉之后相比第一次展现不同的是火柴的场景点起了两根烟,两人和谐在床上进行了一番谈论,塞勒向萝拉说了自己痛苦的回忆,对母亲的回忆,萝拉表示自己都会站在他身边,不论多艰苦都可以。此时的构图也是很有意思的,女性不再只是欢愉的对象,有一种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爱情在此时初露头角。

第三次的性爱是在他们来到了新奥尔良之后,刚进入城市两人就开始享受了此时的自由,两人的谈论话题没有之前两次的痛苦,反而是单纯的性爱话题和食物,食色性也回归到了一种充满自由和个性的生活,逃离了母亲掌控的两人第一感受到了完全的自由和欢愉。但是表现危险的红色和潜在伤痕的火柴仍然参与这个片段。 第四次的性爱是在表现母亲已经完全进入疯狂状态,杀手真正开始行动之后。两人通过一次对性经历的交谈很快的就投入到了又一次的性爱之中,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没有枷锁和控制的爱情让他们两人真正的进入到了热恋状态,所以在覆盖性爱的颜色镜头里出现了彩虹一般的颜色,这个是本片有意在互文《绿野仙踪》,后面会做以分析。这里出现的彩虹色的变换体现的两人的真正不仅仅只有肉体还有精神上的互动。

所以在这次性爱之后,两人并没有点烟,而是点起了一个烛台,想寻找一种真正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塞勒更是允诺自己不再做任何亏心事情,这是既之前萝拉表白说自己会一直陪伴之后,作为塞勒的表白。在这期间穿插了一个马里叶塔正在用口红涂抹自己脸的画面,之后萝拉说了一个自己表哥的奇怪的故事,表哥每天都在渴望过圣诞节,惧怕自己身上抽出来的黑色手套,最后他消失了。这个故事告诉了观众:一个人如果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会与外界隔离,无法感受到快乐的存在,最后也会消失在世界上。这是萝拉奇特世界里的故事,其实也暗示了她自己母亲过渡控制欲的一种反思,是一种寓言性的展示。

两人的爱情通过这四个段落来展现,背后所隐藏的是不为人知的过往,在马里叶塔的追杀下,在这个世界充满着不好的世界里去寻找爱情。 (二)公路的作用 《我心狂野》在网络上搜索的时候有人给它的定义是公路爱情片,这样片名的组合看出来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公路片类型下的电影,而是借用了这一种模式,但是不可否认,公路在电影里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影片三十分钟主人公开着车要违反假释条例准备去向充满阳光的加州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启了上路模式。 第一次的公路是塞勒决定带着萝拉离开,逃离的第一个枷锁就是假释条例。两人在音乐中欢快的结束第一个上路片段。 第二次的公路在加油站加油,背景的牌子写着“不要抽烟”两人却依然抽烟,随后两人上路,在黄昏里开车的这场戏很好的说明了两人在这条路上的目的,那就是逃离这阴暗充满凶杀的社会,寻找音乐里的欢乐,寻找一种神圣的爱情,而不是像马里叶塔,或者其他人物所展现出来的畸形的爱情世界,甚至表达出的一种对女性的玩弄想法。但这也是本片中塞勒和萝拉的最后一次的和谐相处,他们正在去往德克萨斯的路上,萝拉想找音乐听,找到之前那场戏在车里享受音乐的欢快,可是找到的都是折磨、疾病、谋杀。两人停下了车,最后找到了音乐,然后在希望下相互拥抱,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公路上去守护自己的爱情。 第三次的公路戏出现在了晚上,第一次在夜间开车。在这场戏里,塞勒坦诚自己认识她的父亲,并且在房子外看到了房子烧毁。过后不久,他们就发现了一起车祸,一个年轻的女性还幸存着,这个女孩恐惧在母亲的控制之下,觉得找不到东西回去妈妈就会杀了她,最后失去意识吐血死亡。这件事情对萝拉的影响很大,仿佛就是自己的映射,如果不逃离母亲的控制,最后结局也会如此,临死都在母亲的控制之下。

公路这一模式在这里是一种不同于《雌雄大盗》或者《末路狂花》一类公路电影的救赎主题,反而是个逃避现实和揭开现实的空间,这是一种对经典类型的挑战,这是“林奇主义”的表现。理解林奇的电影不在于去寻找其中的二元对立的设置,《我心狂野》里关于“爱情”的理论不是在用阴暗混乱的世界去对比自由的恋爱有多伟大,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影片的后半部所体现出来的破碎之后又重生的世界。这样的爱情不仅仅只是放荡主义,也不是简单的享乐主义,是一种冲破了枷锁的力量。 二、现实与幻境的崩塌 塞勒和萝拉进入到了金枪鱼镇之后的,两人正式进入到了属于马里叶塔布置好的危险之中。萝拉本来以为的“黄砖路”却不是通往家的路,而是一条危险的路。旅馆的环境都变得和之前的旅店不一样,颜色上也以暗调为主,百叶窗的设置更是有着一种黑色电影的模仿。窗外的红色更是暗示了危险的靠近。

萝拉和塞勒在这个部分里也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爱情誓言的背叛,因为杀手波比的介入,引起了萝拉违背了自己要一起跟随塞勒的表白,因为波比粗鲁的引起了她的性欲。波比同时也让塞勒违背了之前说不再做违心的事的誓言。两人因为波比的出现都有了各自要向对方隐瞒的事情,破坏了爱情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忠诚,两人也各自都有一个单独的镜面的镜头来显示了他们的反思和定位。

两人再度回到床上休息的时候,已经不同于上半部在影片里的欢愉,萝拉和塞勒被囚禁在一个有着谎言和恶心呕吐味道的空间里,再也没有火柴的燃烧,这也意味着两人的爱情在消亡。萝拉和塞勒背对着背睡觉,萝拉对于肚里孩子的焦虑,以及对这条黄砖路的怀疑,把一种无限的生命激情放到了一个有限的生命中去思考,这样的片段不禁会让我们联想起《绿野仙踪》中桃乐丝被女巫所囚禁在城堡中,用沙漏来计算生命的情节。 三、属于林奇的互文与恶搞 林奇的电影里常有一些标记常常出现,比如梦境,幻想,舞台演出,杀人,呕吐等等,这些标记在林奇电影中很常出现,但是因为如此,林奇有些电影会被认为是在幼稚的模仿,比如在《我心狂野》里大量出现的《绿野仙踪》。 林奇的互文和通常的导演手法并不一样,《我心狂野》和《绿野仙踪》之间的互文并不是一种参照,致敬,回忆等等作用。《我心狂野》是在挑战《绿野仙踪》原有的秩序,建立一个新的观念,这是一种属于对于电影模式在互文中的挑战。就像之前分析的本片的公路片模式,也是一种对于类型的挑战。 萝拉像桃乐茜一样,希望沿着那黄色砖石路找到自己真正的家,或者是找到真正的爱情。在这一路上却遭到母亲的追捕,母亲正如邪恶的女巫,不仅仅要控制住他所居住的乡村,还想夺走她的小狗。她通过对片中出现的侦探强尼、桑托斯、波比的控制,马里叶塔享受着类似于女蜗的水晶球和飞天扫把的快乐。就像《绿野仙踪》里的女巫一直追踪桃乐茜一样,女巫脸的绿色,正好对应了母亲用口红画的脸。一种过度的控制欲使她欺骗了身边所有的人,以此获得自己的世界。母亲最后消失的方式和女巫也是一样的,也是因为水的泼洒而蒸发。 这不是一种对于《绿野仙踪》友好的借鉴,本身这样的引用就是一件可笑的事件,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这是“林奇主义”的体现,一种讽刺观念的体现,对于好莱坞虚伪的娱乐进行讽刺,一种对于老电影中乐观精神的反讽。其实林奇的电影里和《绿野仙踪》相似的地方并不少,《穆赫兰道》中戴安回忆起自己在导演家里的晚宴的时候,里面出现的很多人其实在她的梦里都出现了,戴安在回忆和梦境的交织里感觉到了一种恐惧感。这样的故事就像桃乐茜从梦境中回来看到身边的三个熟悉的身影时候表现出来的恐惧。这是一种对好莱坞梦的重新审视。 本片中还有一个大量出现的标记是“猫王”,塞勒的造型不同于萝拉是桃乐茜的回归,马里叶塔是女巫的回归,这个猫王的的造型充满着叛逆,当发型很像,个性很像,唱的歌也是猫王的歌的时候,塞勒成了一个小丑一样的角色。当这些流行文化在一起冲击组合的时候,呈现的故事多么荒诞。当猫王和桃乐茜相爱,儿子的名字还叫做pace(和谐)。这样的组合是一种属于林奇式的诡异。

影片的结局部分塞勒在空旷的街头走着,这样非人的空间让人不禁觉得他也进入到了梦境,一个非真实存在的世界,那群打他的人是他心理的自己,因为再次出狱的自己缺少了当年的勇气,所以自卑和懊悔使得自己在梦境里被打,最后是《绿野仙踪》里的女巫出来拯救了他,让他随着自己的信念,不要去拒绝爱情,最后塞勒跑向了萝拉唱起了猫王的歌。这样的设置损害了这场爱情的严肃性和内心的内涵部分。 《我心狂野》里林奇不仅仅杂糅了很多属于流行文化里的形象,还恶搞了自己很多的影片。比如杀人时候的变态的暴力,还有头颅的掉落在《橡皮头》里也有出现,比如不断呕吐的情节在林奇的处女作《六个病人》还有《橡皮头》里出现,关于舞台的表现在《象人》中也有演出,在《橡皮头》里一直在舞台上表演的古怪腮帮女,还有之后的作品《穆赫兰道》里的独角歌剧,在《我心狂野》里不仅仅出现了主人公相拥的抽象的舞台化场景,还有一个举手投降的女人,还有一个独自唱歌的黑人女歌手。这种对自己典型的林奇式“诡异”的重复使用,更加证明了林奇相比于说好一个故事以外,更喜欢的是创作一部“林奇式”的电影,而非要真正通过杂糅去创作新的潮流电影。

在这种充满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中,是一种和《关于和我母亲的一切》相似的后现代手法,一种非戏剧性的散漫的甚至拼贴的叙事结构合超现实的手法,展现的是一种后现代的景观,其中当然就包涵了大家常提到的林奇的反类型、弗洛伊德或者拉康、后结构主义等等现象。 四、毁誉参半的尴尬 《我心狂野》这是一部并没有真正有着内心世界的电影,因为恶搞的存在,使得外部的堆砌感大于了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大家看完电影说感受不到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也是由于影响感情这条线上的外在因素太多了。 林奇在一次采访中,他称自己的电影对想法和影像的关注多于情节和角色,以此来抵制好莱坞,所以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他讽刺观念的体现。劳拉和塞勒的爱情也没有那么的浪漫或者说并不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容易获得观众的欢心,影片最后的超现实手法仿佛在传达说真正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只有电影中的人才有爱情。 这样的逃离电影本身的叙事,变成了“电影的电影”时候,对于市场,对于观众是很挑剔的,所以才会在或者金棕榈大奖的同时收获不到票房。所以《我心狂野》可以被定义为一部杰作或者也是一部垃圾,让观众处于茫然状态,这是影片的失败之处,却也是林奇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威尔逊.《大卫·林奇的奇异世界》[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10.1

 6 ) 爱情最初是基于性还是基于情

中午午觉时候看的这部电影,无间是一个精神暧昧的时刻,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最想睡觉又最不想睡觉的时刻,今天选择了看这部电影。
刚题目就已经吸引人了,主要还是昨天有人提起这部电影,里面包含有不少的性爱镜头,还是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今天一看已经是老片子了,还是想看看。
严格上来说我还没有看完电影,前面的看得认真,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就边看边快进地看完,加上后来补充了一下剧透内容,基本把电影播放完。关于导演因为对他实在不了解,关于电影的背景以及背后的意义,我也无法知道太多,整部电影充斥着性爱与暴力,女主角为和男主角在一起,激怒里妈妈,妈妈派人追杀男主角,男女开始私奔游玩,这是本片最 令人兴奋地一段,有点像《九首歌》,每隔一片断就会有两个人的性爱场面。关于整部电影,不想谈太多,我只有一个不明白,主要就是关于爱情是基于情欲还是基于情感,里面有个镜头,曾多次出现特写:就是女主角,在做爱过程中,手掌不由自主地张开,放松……还有就是女主角很容易让别人激起她的性欲,尼古拉斯在说一些性爱的场景时,都能引起她想回到旅馆做爱的欲望,刚开始还以为这是电影故意或者不经意的一些玩笑。后来出现了那个牙齿很丑的人,进来她的房间借用卫生间,完后要求和她做爱,女主角是很明显的抗拒,我当时在想可能能会有两种结果,一时她一直拒绝,丑牙男仔得不到手后离开,另一种结果是丑牙男会不顾一切想占有她,刚好尼古拉斯回来看到,凑他一顿。最后情节没有往我想象的发展,丑牙男的手开始在她身上游走,手从她脖子一直往下摸,并要求女的说“操我、操我”,一直到胸部,一直往下到了女主角的私处,女主角在极不情愿的状态,又仿佛控制不住似的说出了“操我”……
我突然想起在此之前镜头有过这样的特写。这是导演想表现人无法抗拒的欲望吗,或者欲望只是在身体之间发生,而人是无法控制的?
社会之所以有婚姻、社会道德的约束,才不至于产生太多的乱伦,出轨吗。在爱情上有身体出轨和灵魂出轨一说,男人容易身体出轨,女人容易灵魂出轨,灵魂出轨就是一个人他有爱人,也没有真正的有属于自己的第三者,但是他的心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这往往是无法控制的,也是无法让身在其中的几个人解开心结的。
可是,灵魂出轨也是往往无法控制的。
这是否可以和电影里的身体欲望混为一谈?显然人的思想控制着人的行为,当人的行为在思想矛盾中出现时,这种权衡往往就只有在实际环境中看主人的约束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对这个问题是有疑问,很多人说看这个导演的电影总要看第三遍才能明白,也许是吧,我才看一遍甚至不完整的一遍,不明白是正常的。看了不少这部电影的影评,发现很多人把目光都是停留在性爱与暴力、枪支、公路片等关键词上。不知道是否有人还有其他的想法?
这样的爱情是疯狂的,也是真实的,这个我是最欣赏的,他们摆脱所有的世俗,法律、社会规则,独自飞奔在他们的公路上,电影还有别名叫《野性难驯》、《不羁的心》,《我心狂野》显然比较贴切。
情欲基于身体,而所有的爱情都是基于心灵。

 短评

这是林奇最好的爱情片 是我最喜欢的凯奇

7分钟前
  • 远の音
  • 力荐

又看了一遍,尼玛有条评论笑死我了:“我记得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烂片是尼古拉斯凯奇演的。他最后会唱love me tender。结果直到我刚刚看完,又唱这个歌。我才知道自己是又看了一遍。”

11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2.5 无论肥皂剧、公路片或者黑色电影亦或任何形式,都不能靠近作者真正心中所想,那所谓作者恐怕不是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借口,不被人拒绝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拒绝别人,但Love Me Tender的温柔又间接暴露了林奇老师希望说心里话的内心,真是别扭的萌.....

14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还行

美学上噱头压倒了剧作吧。这个片子似乎很适合用作者论来辩护,一位作者最差的电影也要比一个平庸导演最好的作品,来得“有趣”。。。1990年戛纳主席是贝托鲁奇。

18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大卫林奇一部比较少见的按常规叙事的电影,斩获戛纳金棕榈奖。依然是林奇代表性的风格:各种黑色元素、性、暴力、精神错乱充斥其间。尽管过程给人恍惚和荒诞的感觉,结尾突如其来的童话仙子和美好的大结局却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林奇的作品。很多线索未展开,但凯奇和劳拉邓恩的演技很出色。(8.0/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爱、欲、谎言、阴谋、罪恶、死亡、控制与反抗,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被卷入混沌的漩涡;浓烈的色彩、乖张的表演和狂暴的风格化其实是面哈哈镜,倒映的就是这个世界,不过呈现出更加异样的形态。

2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风格极强,结尾俗艳得几乎艺术

2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不要惧怕有颗狂野的心,因为我也期待与你在金色的麦田中热舞。爱会让我们回归,Just love me tender

30分钟前
  • 光子
  • 力荐

这次大卫林奇没有如此诡异了,凯奇和女主的身板一分,达福叔叔强大气场一分虽然最后自己爆自己的头了,德州小镇绝望的气氛和新奥尔良the house of rising sun一分,音乐一分。其它做的是一般。我出生年的坎城金棕榈呐。

32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威廉·达福在挑逗戏里不断通过言语唤询劳拉·邓恩的性意识和受虐幻想(她和凯奇做爱时那种满足溢出身体的模样可见),并强迫她用言语表达(说"fuck me")。在她说出口的那刻,即幻想即将被唤出的那刻,达福突然转向说“下次”,将幻想强行掐断并塞回去,创造了一个如何给人毁灭性打击的方案。

35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那些坏人,梦,公路,幕后的黑手和女歌手,舞台,性爱,死亡,幻象那些噪音,那些变形的摇滚,那些梦幻般的女声,呓语和咒语已经谙熟了所有元素,lynch你也疲软了吧~~

3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儿童片,讲爱情讲邪恶力量都跟圣斗士星矢差不多。狂野啥?除了爱得太童话,其他啥子都看不出来。另外女主角长得太讨厌,看《蓝丝绒》的时候就觉得她惨不忍睹,怎么David Lynch那么爱用她,真欠揍的一张脸。

42分钟前
  • 思阳
  • 较差

林奇一贯的迷幻,却没有一贯地难懂。异常纯情,令人吃惊。还有各种向绿野仙踪致敬。他拍了几十年电影,是不是就认识了那么几个演员。。。双峰各种客串。。。

4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大卫林奇无聊。两个女人太丑。威廉达福的扮相还能更恶心一点么。擦

51分钟前
  • Mr.D
  • 很差

大卫·林奇执导的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异色之作。这是一部暴露美国阴暗面的公路电影,内容充满色情、暴力、血腥各精神错乱的幻想,映象处理天马行空,极尽狂野之感。本片着重的是一个狂乱的心灵如何因爱情的浸润而被“驯服”,结尾尼古拉斯·凯奇演唱猫王的金曲也很是深情。

53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D+ / 是依然有那些林奇的元素,但是爱情故事尬到结尾实在是受不了了。所谓的美国社会讽刺也不过是青春年少眼里的浮光掠影。比类似的天生杀人狂优秀的点在于整体维系着统一的风格与表达诉求,但还是宁可重看前者十遍吧。劳拉邓恩依然一哭起来就成表情包。目前最不喜欢的金棕榈和林奇。

55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过于玩票,让这部片子看起来不伦不类。

59分钟前
  • 邹小樱
  • 较差

“那私家侦探有多聪明?他能在华盛顿找到一个诚实的人。”……其实这是一部“反新黑”。过往的好莱坞新黑叙事总以私侦为尊,故事几乎完全由其行动和视角展开,角色塑造也几乎由他包办。至于其探侦目标,诸如豪门千金失踪之谜,从来只作为旁支或结论给出,简单追溯原委了之。林奇颠覆了这套模型。片中私侦,一式两份,却沦为配角甚至龙套,故事主线布设在我心狂野的浪子富女这边,且持抑旧扬新的立场,其间穿插了林式风格的各种奇景怪咖迷幻梦境……可即便如此反讲,新黑框架仍在,这故事的头绪脉络还是过于规矩清晰,以致很多观众感觉混搭得不够协调过瘾。林奇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不再以传统架构作为故事载体,而是改为朦胧混沌之筐装扑朔迷离之料,最终达到了调性意境的统一。妖夜慌踪,穆赫兰道。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大师都是心中有爱的,但这是我私人的五星,绝对不推荐给所有人。

1小时前
  • 水木丁
  • 力荐

尼古拉斯·凯奇和劳拉·邓恩两个飘男荡女,像沙子般散乱,像风一样抓摸不定。才知道原来是大卫林奇,怪不得如此黑色奇迷。“这世界内心狂野,头脑发热。须在山穷水尽前潇洒走一回。”7.9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