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1949

HD

主演:王龙基,关宏达,林榛,高依云,汪漪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4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2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3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4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5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6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3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4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5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6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7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8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9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毛流浪记194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解放前的旧上海,大资本家、军阀、投机商人、洋人、流氓、骗子横行于世,他们过着养尊处优、挥金如土的腐败日子,而底层人民则穷苦不堪,生活艰辛。  大头、圆鼻子、三根头发、瘦小身材,这个外貌滑稽的男孩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三毛(王龙基 饰)。三毛自幼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他终日在上海街头流浪,身无分文的他饿极了甚至吃刷广告的浆糊,困了就睡在垃圾车里。为了生存他送报纸、推黄包车、捡烟头,然而霉运却总尾随其后,所有的事都以失败告终。他好心做善事,反遭到诬陷和殴打。不过,生活在黑暗底层的三毛始终保持着诚实善良的性格,他从不愿为一口饭而沦为他人做恶的工具……  本片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同名连环画改编。我们的星球第二季重来2009闪电奇侠刚达拉六月六日登陆日你是我的美味爱如风过风云决失忆大状国语夺舍克洛伊2009异形魔怪3性生活第一季废柴上路海之岸海街日记(粤语版)观世音传奇探索大脑思维少女打擂台神风刀之丝路少侠 下部鬼屋欢乐送美版焚情Scarlet Hill(越南剧)塔克洛班的困境叛徒因为谷桂花自然城市一万年以后鬼邮轮:玛丽皇后号SICK'S霸乃抄~内阁情报调査室特务事项专从系事件簿~过来抱抱我国语1983 板球世界盃不良关系之如果没有你恶搞之家第四季恐惧史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二代目乾隆皇君臣斗智晚秋断·桥追捕银幕上的展览:塞尚遗留搜查SP10

 长篇影评

 1 ) 热度不如日本的萤火虫之墓的气愤!

刚从萤火虫之墓来,那里影评很多,这里却少的可怜,都在同情日本那两个兄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同时期中国的三毛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可能影片受限于当时的创作环境,只能披着喜剧的外皮来表达吧,其实这是部讽刺剧啊!三毛三毛,流浪流浪,赤脚走过弄堂。对比作为侵略者被打击后的日本的孤儿兄妹,中国们的孤儿过得凄惨多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关注了?怎么就不能再让老艺术作品焕发新的生机了?人家就那点苦难还时不时的出来那么多感人的作品,我们名副其实的苦大仇深怎么就不能再出一些优秀动漫了?影视机制应该真的再宽容一点,那时候光是挖掘老作品的内涵都够我们拍出好作品了。忆苦思甜。

 2 ) 三毛流浪记 观后感

上小学的时候看张乐平的连环画三毛流浪记,觉得他好惨,天天披着长满虱子跳蚤的麻袋片四处游荡,好不容易遇到好人,不是被抓就是被杀,要不就是在骗他,那么大的上海,哪里有天理。

电影中的三毛正直,善良,勇敢,又孩子气,他天不怕地不怕,敢和地痞流氓一决高下,他同情弱者,把偷来的钱还给了用钱救命的失主,为了谋生,他愿意做任何事情,他又十分独立,重情义。宁可舍弃富贵生活也不愿意抛弃小伙伴。这些特点让他脱离了上海街头混混的形象,成为了有希望的年轻人。

现在看起来,很难把上海街头混混和正直的小朋友联系起来,他们之间似乎有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孩子。电影中有两次游行,一次是六一,一次是解放。六一的时候,三毛看到别的孩子能够敲锣打鼓庆祝,于是他也把自己的小伙伴组织起来,准备热热闹闹的庆祝一下,结果被警察无情的驱散了,到了解放,人们载歌载舞,三毛看着热闹的场景,又按耐不住,但有了上次被驱赶的阴影,始终不敢上前,但经多方鼓励,他终于融入了大家庭。这一段表演同在解放前看儿童游行那一幕一样令人印象深刻,他跃跃欲试,但又小心翼翼,他充满希望,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这一段电影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在解放前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但心中仍然充满童心的孩子的形象。

三毛是一个令人同情,喜爱的儿童形象,是当时上海街头小混混中良知的代表。

 3 ) 六十八年前的上海啊——与今朝倒也并无两致

果然大陆人的思维是一脉相承,要比香港1980版的三毛流浪记看着要舒服许多,尽管这部电影拍摄于1949年。(大陆和香港的文化断层原来都已经存在这么长久且这么大了嘛?突然意识到1980年香港还是英属) 感慨于上海在五六十年前许多配套设施变便已齐全,内陆中西部城市要想追上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领先于其他城市不是一点半点。但一百年后,五百年后又是什么样呢?谁也说不准。曾经的西安、开封、洛阳、南京不也是风光无限吗?这也才仅仅过了几百年而已,但那近的来说东北工业基地便可充分说明风水轮流转的定律了。 结局现在看来很是突兀而哭笑不得,硬被导演加上去的上海解放的结局,有骨气的三毛及他的一帮朋友迎来了春天。三毛大闹Party时,弹幕里很多人都在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三毛活该要饭。明明都已经成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了为什么还要和自己的那一帮狐朋狗友交往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然而,那个年代的人们或许完全不这么认为吧,他们觉得资产阶级的腐化生活即是社会的毒瘤,哪怕身体上受冻挨饿,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现在的我们却不这样认为,觉得三毛的行为愚蠢之至。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是社会在倒退?阶级依旧存在,普通人与上层社会依旧有着看不见的藩篱。 六十八年前的上海啊,与今朝倒也并无两致。 弹幕蛮有意思的,截取了几句: “我现在比三毛还惨” “三毛太可怜了,我好想进去帮帮他” “小孩子就是好,笑一笑什么都过去了” (所谓不打不相识,又是友谊从冲突开始的情节) 看到爷叔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演员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身板很是壮实,然而那时他正值壮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后我查了查这位演员,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关宏达。191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是满族人。35岁,正值壮年,他饰演的爷叔很有感染力。我想看看他如今的模样查找岁月留下的痕迹,却未曾想到他却愿意亲手断结了自己的生命。文化大革命中,因不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与1967年跳楼自尽,将生命定格。 源于满族人血液中流淌的骨气吗? 1967年,要知道这时候文革才刚刚开始呀。 还有老舍,还有穆旦,还有郭沫若那个最疼爱的儿子。 今朝依旧有,不叙。 你与我,也只是时代大潮当中一颗小小的沙子啊。 今朝有酒今朝乐,罢了。

 4 ) 什么汤壶夜壶~!

饿急的三毛仰着头,看着那高高挂起的大喇叭,传来了大分贝塑料党国语“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要好好爱护他们!”
这现实的残酷讽刺着谁呢,三毛,刷广告的浆糊是个什么味道?

“什么汤壶夜壶~! 老子三毛~!”
“走就走,我还是睡我的马路去!”披着破席子就敢出门,
你有挣脱枷锁的勇气,敢舍,敢于不惧权威与财势。
即使这只是部太主流明显偏向的电影,

你不俗,让我等惭愧汗颜。

 5 ) 蛋疼一下 我只看了十分钟的预告片

人的行为不仅是其心理状态的产物,而且也受到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这就是说,人的行为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些镜头:
1. 黄包车上的夫妇给三毛钱
2. 乞丐B帮三毛推车
3. 三毛追着要钱
4. 三毛捡钱
5. 流氓收保护费
6. 三毛数钱
7. “我的钱为什么要给他”
8. 分烧饼
9. 混进小学被轰出来 “这个地方不是你能进来的地方”
10. 庆祝儿童节的游行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我们要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反差
11. 自己组团参加游行,被警察轰走
 

为什么三毛要流浪?为什么三毛成了上海街头的一个小乞丐?他没有家庭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因此被迫去当了一个小乞丐。但是再往下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他去当了乞丐而不是别的什么。三毛完全可以去当童工,但是可能是由于蒋委员长提出的“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我们要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导致那些工厂以此为由拒绝了三毛。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可以说是因为社会习惯让流浪的三毛不得不去当乞丐。社会习惯一方面是有意识教育和灌输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模仿的结果。模仿是人类的重要特性之一。蒋委员长的那段话可理解为一种有意识的灌输。

另外,从模仿的角度来看,当时(也包括现在),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人,一般选择了当乞丐的这样一种做法。同样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三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便随着他们一道当了乞丐。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城市里看到这样的行乞的儿童,但是他们行乞的原因恐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三毛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虽然也有社会福利机构,但是和现在的水平比起来差距是相当大的,当时的儿童福利院主要是由教会和慈善家所办,收容能力有限,与大批需要救助的儿童相比规模实在不够。而现在,根据一些调查和媒体的报道,在街上行乞的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骗而来,作为一些成年人的获取财富(当然是不义之财)的工具来使用。时代在改变,社会的习惯做法也在改变。在三毛那时,社会对于这些无法收容的流浪儿童,也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只得让他们行乞。而现在的习惯做法,一般则是将他们送到社会福利院。但送到社会福利院之后他们的处境也只是相对改善,万一他们被送到邵阳某福利院的话……

大的方面说完,让我们把视线再聚焦到这十分钟短片里面的一些细节上吧。短片中出现的场景我分为三类,一类是施舍,比如一开始黄包车上的夫妇给三毛钱、小乞丐B分给三毛烧饼吃。二是互助,如小乞丐们帮三毛推车,其实分烧饼也可以看作是小乞丐们间的一种互助。三是最主要的冲突。三毛反抗流氓向他收取保护费、进小学被赶出来、参加儿童节游行被警察追打……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的话,都可以认为是由于社会角色与社会功能的不同所引发的。举参加儿童节游行被警察追打的例子,作为一名小乞丐,三毛们的身上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儿童的属性,一种是乞丐的属性。作为儿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在街上开心的游行,自己当然也想参与进去,这是他们作为儿童的社会角色所具有的一个权利。但同时他们又是乞丐,当时语境下的儿童当然不包括乞丐,因此作为维护治安的警察,当然要这些破坏了大型活动和谐的他们进行驱逐,警察拥有执法权,这同样也是其社会角色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功能。

 6 ) 《三毛的投资门路》

《三毛的投资门路》

硬盘里很久以前的一部片子,昆仑电影公司1949-12由赵明 / 严恭导演的《三毛流浪记》,重看,发现三毛老人家其实是投资家!


三毛初到上海滩,混日子!
一穷二白,叮当赤佬,要吃要喝要钞票!

开场,我们看见他老人家积极尝试!可惜短线不是银,都是伤痕!

得包子,是狗食;
喝浆糊,遭训斥;
抢冷饭,吃生活;
卖报纸,没本钱;
捡烟蒂,被火烧;

一夜过后,好运似乎来临!
外白渡桥帮推车,加入一群小瘪三!这下入了道,散户也有帮啊!可惜QQ群的群主居然收取100%佣金,三毛老人家还敢反抗,直接over,被踢出群!

彷徨间,想偷入中正小学,换群投身价值,未得逞!
又想趁国际儿童节之际混迹主流接班人群,亦未得逞!

瑟瑟之中,路边拾遗,反遭“空头”诬陷,幸得庄主搭救,于是刚刚意图踏入价值投资道路的脚,一拐弯,去了偷儿铺!
之后一段日子,衣食倒是无忧,技术也练得可以(热水夹肥皂之类),空空妙手之外,差点就波浪齐舞了!
只可惜,永安百货再失手,一夜回到想当初!

提起洋铁桶,当只盯疤;竞争激烈,出卖自身!
不料因为没有档案,不知来路,上游清爽,反倒获得既得利益集团亲睐,领入豪门!
跨国普通股东、资深股东和大股东等等台阶,直接成为董事长亲妹妹的养子!大有承接一份财富之可能!
哦!要飙升为富二代吗?

这也不易,经过各类财报面、数据面、基本面和逻辑面的养成,三毛恰似Tome了!
可惜,他很快又不习惯上述这些“面”的束缚,不愿意在框框里进行长期价值坚守,放进旧时一帮“小瘪三”K线散户畅谈理解,引发行情大起大落,更被利益集团误读为意欲在市场发布不利讯息!
被----扫地出门!

最后:
又是一穷二白的三毛,大概已经自认是那99%不适合独立投资的投资者了!
不想大炮起,解放军大规模入市,改革红利涌至!
就~~~翻身了~~~~



这是说三毛吗?这是说老上海滩股市吗?这是说胡雪岩当年沪上股市吗?
就当今而言,随着现代化遮蔽全球,当代人的几乎一切都所谓投资化了!
生存实然,生活实然,养儿实然;
买楼实然,买车实然,旅游实然!
战争实然,资源实然,政治实然;
国家实然,冲突实然,呼啸实然!

还有不是的吗?
连三毛都是啦!


文外:
这年头,还有什么不能扯到“投资”上的吗?
我没想出来,您呢?

 短评

拍得相当有意思的一版,叠印神马的有点儿魔幻的感觉。可惜虎头蛇尾,如果时间线能拉长到十七年电影之后,就更有趣了

9分钟前
  • 到哪哪倒龙经理
  • 推荐

建国后第一部儿童片,小演员实在太有灵气了。把经典的漫画形象转化成了难忘的银幕形象,电影也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带有漫画感。是喜剧但格外令人心疼,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三毛也能坚守最基本道德底线,为此甘愿放弃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让片尾欢庆解放显得极为真诚,因为孩子们真心盼望新社会的到来。

12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完整重看这部1949年黑白老电影《三毛流浪记》,猜想:要么是小时候看过但如今印象模糊了?要么可能儿时就看过2006年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和1996年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故事片。影片于1949年开拍,摄制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制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准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创作人员日夜加班,昆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制作。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百度百科 —— 来自导演的自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545760/

1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很经典 而且给我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 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太小了 里面三毛的遭遇很让我同情 但是我又没有办法帮助他 所以内心一度很难过

19分钟前
  • 🇦🇷🇦🇷
  • 力荐

49年昆仑厂还没合并,大名鼎鼎的《武训传》还没问世,战后左翼电影的基地。剧情和漫画一致的辛辣,和谐圆满结尾。

21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饿着肚子看三毛流浪记真是别有一番同理心啊~那么多粗口的儿童片怕是再也没有了~PS.上官云珠母女好灵!

25分钟前
  • lilac
  • 推荐

其实,放到现在,孤儿也不见得能活得多好~看到了赵丹~剧情上有些小漏洞,富婆既然真心想领养个孩子,怎么会打发佣人随便上街找个孤儿来?不会去孤儿院挑?四分之三都是实景拍摄,可以看看当时的老上海~

28分钟前
  • 蝉影
  • 推荐

很经典的一部剧,反正了当时的现状

30分钟前
  • 苏幼
  • 还行

小时候看到三毛屡次被欺负又不屈的反抗,当时我就哭了。实景街头,太具新现实主义了,这应该是中国的《偷自行车的人》,伟大的左派电影。8.2

3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特别经典的一个剧,看的让人很心疼,很感动!

36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故事长片,竟然还是漫改题材,而且还是儿童做主角的电影。拍摄过程拍摄新旧两个时代,故事本身又切实贴合时代背景,属于中国的新现实主义作品。

4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在别人地头上讨食吃上交点钱就一副谁都欠他的跩样,这都是遇上好脾气的哦...吃饱了穿暖了到该干活的时候还敢一脸理直气壮"我不干!". 无言。又脏又白痴,苍蝇一样往人家训练好了的欢庆队伍里钻,他命也是大.

42分钟前
  • [已注销]
  • 很差

解放前夕国内腐朽的资产阶级分子、流氓恶霸的代表,和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下层人民。一边是衣食不愁大鱼大肉,一边是露宿街头饿得眼冒金星。现在看来结尾直接切GCD确实比较突兀,但内容直指旧社会残余的压迫和丧失良心的人性,特别是在喜剧效果之下格外被放大。

47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新现实主义在战后的上海,可平行对比文华的流浪儿童题材影片《表》,得益于张乐平的原著漫画,表达更本土化和有地方特色。漫画改编片,自带一种重回吸引力电影的原初魔力,如此纯真,如此动人,带领观者再次回到童年的大千世界。昆仑出品与左翼的显露,最大的讽刺是儿童节那一天蒋介石放送的“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广播演讲。这不是一个儿童乐园,在中正小学的校园里,这是一个儿童的炼狱。客串阵容强大,能认出来的有刘琼、黄宗英&赵丹夫妇、汪漪、上官云珠。最后的一个“流浪儿攻占大公馆”的桥段,仿若一个政治的预言。

52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推荐

在心疼三毛的同时也会为他微小但不放弃的信念感动

54分钟前
  • Robin
  • 推荐

喜剧的涂层下是漆黑的现实,虫豸般努力活着的孩子们映射着比晚宴大闹剧更荒唐的世界。

5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儿童社会问题片的巅峰之作了,小演员演得非常棒。此片诞生于新旧中国交替之际,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好电影也正是诞生于这一阶段。一来由于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再苦大仇深地拍摄说教味浓的电影,二来政府尚未稳固,审查相对清明,因此,49年前后的片子艺术成就都非常高。此片改编于漫画,通过一个流浪儿童的经历,揭示了底层社会的残酷与无奈。同时也表明了,贫苦人民对善良与正义的崇尚,以及社会将他们推向罪恶的深渊。最值得反思的一段是,三毛参加儿童节游行,漂亮的口号与残酷的现实对称之下,令人悲愤。解放军的来临,让该片有了完成度。

1小时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虽然画质很渣,现在也大概忘了具体讲了什么,只记得每次看都特别心疼三毛,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毛的大鼻头。

1小时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一点都不喜剧,都看哭了,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三毛好可怜。

1小时前
  • 翻牙膏。
  • 推荐

宁愿睡大街,不做富二代。并非自觉的阶级意识,而是儿童间最质朴的情谊,这种情谊却也是一种江湖侠气。三毛这个看似可怜的小孩,因这种不卑的侠气而让人同理让人欢喜。party场景中的众人都演得极好,整个场景设计相当完美。

1小时前
  • xī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