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HD中字

主演:艾伦·阿金,马丁·鲍尔萨姆,理查德·本杰明,阿特·加芬克尔,杰克·吉尔福德,巴克·亨利,鲍勃·纽哈特,安东尼·博金斯,宝拉·普林蒂丝,马丁·辛,强·沃特,奥逊·威尔斯,鲍勃·巴拉班,苏珊·本顿,诺曼·费尔,查尔斯·格罗丁,奥斯汀·潘德尔顿,彼得·博内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2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4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5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6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4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5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6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7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8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9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如果你不想回答,模糊就是很好的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如果你不想再履行飞行员的义务,你要证明自己是个疯子,可是如果你可以证明自己是疯子,那么军规规定你不是一个疯子!
  另外一个情节,同样黑色幽默,同样像军规22:
  军官:我要娶你
  妓女:你疯了,这不行
  军官:你觉得我疯了所以不能娶你?
  妓女:是
  军官:可是我只有在疯了的时候才想要娶你

 2 ) 自相矛盾

选择看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因为对catch-22这个单词的兴趣。
一本以《catch-22》命名的数成就了一个术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
到底catch-22是什么呢?就是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也就是逻辑学上的“两难”命题。
不明白是不是?
看看这段原著对话吧~~
Yossarian looked at him soberly and tried another approach. "Is Orr crazy?" "He sure is," Doc Daneeka said. "Can you ground him?" "I sure can. But first he has to ask me to. That's part of the rule." "Then why doesn't he ask you to?" "Because he's crazy," Doc Daneeka said. "He has to be crazy to keep flying combat missions after all the close calls he's had. Sure, I can ground Orr. But first he has to ask me to." "That's all he has to do to be grounded?" "That's all. Let him ask me." "And then you can ground him?" Yossarian asked. "No. Then I can't ground him." "You mean there's a catch?" "Sure there's a catch," Doc Daneeka replied. "Catch-22. Anyone who wants to get out of combat duty isn't really crazy."

说回电影本身,实在有点让人也有着catch-22的感受,有某几个镜头不断的重复出现,例如史在飞机上死掉,例如旭被刺杀……
当你看到最后一刻前你都不明白它在讲什么;
然而,当字幕升起,你又突然明白了,原来全剧说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一个军人他厌倦了无休止的飞行和军队里面卑劣的面孔,所以他一直思想着逃离,然而却不得逃离,catch-22阻挠着他,没有人可以帮助他,除了他自己。最后,他只能自己就自己!crazy?why not?于是他用一只橡皮艇去逃离战争……

 3 ) 黑色幽默,现在他们管它叫无厘头了

看看这张1970年的海报,你花了几秒钟才联想到周星驰《功夫》那张著名的吊打海报?
 
原著小说我是在高二的时候读的,当时是几十本现代文学里我自己最喜欢的。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唯一能记得的是“尤索林”这个名字,还有那可笑之极的第22条军规的内容,其他的全忘了。记忆是个可耻的背叛者,它正在悄悄抵消我之前的人生经验,无奈,最近我已经开始重新读自己读过的书,先从余华开始吧,一本本来,我固执地认为这比我去看新书更值得。
 
看这部电影,也属于我重温经典书籍的助兴活动之一。一开篇就飞机大炮,觉得这导演牛啊!想起姜文说自己拍阳光灿烂时:“开头要飞机坦克,一上来就把观众轰晕了算!”原来是打这里学的。导演Mike Nichols,觉得名字有点儿熟?晕,这是《毕业生》The Graduate的导演啊,差点把我最喜欢的大师都忘记了,记忆这个王八蛋!我就再骂一句。他给我的感觉是江郎才尽,最近的《偷心》Closer我特没感觉。《毕业生》差不多算是他的处女作,位列我个人前十大名单,他一举成名,三年后拍了这部《第22条军规》。
 
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看的,加上我一路上不断被唤起的记忆,更是越看越亲切,原著本来就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所以本片完全不缺笑料。我还发现了很多被后人竞相模仿的东西:杜琪峰《一个字头的诞生》里的倒置镜头,刘镇伟《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还有刚刚提到的姜文,原来都从这部电影里学了不少东西啊~记忆空间的跳跃和梦境般空旷的构图,让这部电影充满着Mike Nichols的个人色彩。
 
演员我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最可怕的是居然有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这位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居然在本片中出演Brig. Gen. Dreedle(将军)这一配角,Mike Nichols的面子还真大啊!Gen. Dreedle是个类似咱们这儿土匪头子那样的空军中将,来不来就是把谁谁谁拉出去给老子毙了!这时候就有一副官出来劝:将军,您不能随便枪毙部下。老糊涂就接句:哦?我不能啊?
 
还有个知道的,是Martin Sheen,当年30岁,那叫一个嫩啊,现在他儿子都多老了?主角Alan Arkin,最近是在《爱神》Eros里看他演一个老色鬼心理大夫。

 4 ) 当人不再被当做人后

非常值得回味二刷的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某种奇怪的体制吧。这种体制它没有固定的要求,它服务于指令发出者。“你发财了,但我们都死了。”对于想要赚钱的大资本,它服务于其对利益的贪婪;“每接近执勤完任务他就增加通勤数。”对于长官来说,它服务于官僚的控制欲……

而对于被摆弄者,底层的受操纵的人民,各种各样对于制度威压的刻画表现本片也是展现得非常到位。各种强迫症般士兵列队、飞机升空,乃至于在妓院门口等待的大兵们拍摄时的构图,无不是在提醒着你,这都是“井井有条”的“体制”控制下的场面,所有被害者的不幸,也都是源自于这种自私荒谬的制度——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而任何试图背离它遵从良知、本心本性的人,都会被制度乖乖遵从者视为疯子。但事实上在荒谬制度下的那些乖乖仔们,其实才是彻头彻尾的疯子,他们思考毫无逻辑可言,他们只是行尸走肉。

那位活了107岁的老头的死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各种人类的追求,极端的或者进步的,老头都顺从,也都能顺利活下来。但只有一种追求,他活不下来,那便是一种不把他当做人看的追求。把他视为这种单纯为了资本利益的制度运转下的一个阻碍后,自然而然的,他便是需要被铲除了的了。

 5 ) “你可以想象你是我”“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是谁”

今天在iqy上看了这部与英美文学有关的电影,关于黑色幽默,关于一些不能当作标签宣传的事情。当我看到质疑权威的言论时,我在惊讶这居然能在许可的范围下看到这样的片段;当我看到人被螺旋桨削成两半时,我在惊讶在许可的范围内居然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当我看到飞机上的战友的内脏全都扑散出来时,我在惊讶在许可的范围内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我看到男女在床上交流时有明显的删减片段,我在想,这才对嘛,这才是在这里看电影的样子吧。

我也想撑着充气小船,逃离这些荒谬。逃离一个连文学连真实都不敢直面的地方。

 6 ) 疯是啥

战争题材很多见、个人视角诠释战争也不少。这个世界还是正常人多,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益于社会、人类、地球,而是因为他们是居于统一思想、价值观、信仰的大多数。当男主怜悯于垂死的伤员(抑或是他自己)时,他可能不是孤独的,他可能是被人性肯定的。当男主为了坠亡的意大利女孩而怒斥战友(抑或是整个战争)时,他终于还是孤独的,渴求疯狂吞噬他。戳入他后背的那一刀是提醒他:每一次逼近他心之所向亦是徒劳。此片让我想起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和鲁迅《狂人日记》。站着死还是跪着生,各有各的原委。引村上春树“我们最正常的地方,就是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

 短评

(7/10)虽然两小时无法还原小说的篇幅,但电影版的情节取舍还是很有问题的,主线也不明确,每个角色的篇章都引用了一点,但却都引用不全,导致每个角色都个性不突出、戏份不完整,其中米洛的形象比小说版更差(19版电视剧虽然有美化米洛的成分,但至少人物塑造是非常好的)。氛围也没有还原黑色幽默,相较之下19版就做得比较好了。总的来说这个故事看19剧集版就行了,虽然19版存在过度删除牧师、奥尔等人戏份的弊病,但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8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影片一切的优点全部来自于原著,剩余的便全是垃圾。《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无法拍成电影的,这是Mission Impossible。不过既然要拍,至少可以从一个角度给出解读。很不幸,这片什么也没做。前一小时很搞笑,后一小时很沉重,so what? 指挥官很蠢某些领导很小人战争很残酷——每一部战争片都这么说。

12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真的很乱跟书不能比…算了反正我就是来花痴又甜又娘炮的塔普曼牧师而已( ̄y▽ ̄)╭ ~~~♥

14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冲着小说看的电影,总不如小说好

15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推荐

没看过原著,也不喜欢荒诞片,这玩意真是充满诡辩做作无聊。

17分钟前
  • 小黄豹
  • 较差

6/10。叙事沿用小说将闪回、联想杂糅拼贴,开场别具特色地在朝阳升起、山水显露的生气中展开,经过的飞机一阵黑一阵白的阴影笼罩着约塞连,此时约塞连为回国与上校同流合污又被荒唐的刺杀昏迷,飞机阴影暗示约塞连的良知被吞噬,多次闪回战友濒死时的白光,约塞连良知苏醒发现遵守与官僚的协议只会葬送生气勃勃的战友,身穿白裤、划着小艇纵情大笑,在斗志昂扬的乐声中逃离了光荣的欢送队。晦涩的视听形式极大渲染了荒唐气氛,譬如梅杰少校来回渡步的背景墙照片由罗斯福变换成丘吉尔和斯大林,而米洛说服上校做鸡蛋生意,高举的鸡蛋占据构图主体吸引了上校的势利眼,远处坠毁的飞机成为谈话的陪衬,对士兵的生死视而不见。当空荡荡的屋子里老妇解释为何军警有权无理地带走全部姑娘,她埋藏在烟雾阴影的脸猛然转向光,扯下了‘‘军规’’和官僚的遮羞布。

2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

22分钟前
  • yes girl
  • 力荐

首先从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 很大程度上还是很好的保留了原著的内涵 再说作为1970年制作的电影 在镜头的剪辑上能够将人物的意识作为线索的 将这个故事以非正常顺序讲出来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少见的

26分钟前
  • Manchild
  • 力荐

名著改编战争片。以喜剧形式讲述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很黑色,很讽刺,也很悲哀。有很多宏大壮观的长镜头摄影场面,尤其是开场。跨时间线支离破碎的剪辑一度让人不知所云,但同一场景、台词反复出现作为转场的处理十分绝妙。首尾衔接呼应。军队变成伪君子、贪官谋利的商场,左右逢源者方得生存之道。而正义善良之人则成为人人另眼相待的疯子。荒诞不经,也发人深省。可惜目前并无较好版本的中文字幕。三星半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黑色幽默,演员选的比较中性的喜感,不得不幽默。

34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还行

“墨索里尼在台上,我是法西斯主义者,德国人来了,我挺德国,现在我支持美国!你会发现整个意大利没有比我更忠贞的党徒了。”“机会主义者,有点不知羞耻。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生。”“你说反了,应该是最好站着活,不要跪着死。”

3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跳跃,回闪,恶搞,荒诞。不是很好看。

41分钟前
  • AP
  • 还行

3.5 怎么会这么奇怪哈感觉19剧版跟这个岔着来的这个拍了的剧版全没拍这个没拍的剧版全拍了...电影质感还是高级很多,至少乱序的剪辑跟不时出现的意识流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老yo的内心活动,与插叙的原著相称,而且也保持了整体喜剧的基调。删减和整合还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多多少少因此缺了情感的沉淀和交代,没看过原著的或许觉得情节人物混乱。摄影不错。演员阵容很强大,鲜肉马丁·辛虽然戏份少但是把我迷死了!!Tony的戏更多一点就好了,没有着重点出老yo跟牧师love at first sight还是挺遗憾的。Arkin和Abbott各有千秋,风格不同。Orr两个版本都是我的最爱,鲜肉巴拉班太棒!最不满意的是删掉柴斯科夫和克莱文杰,以及我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一个把yo和露西安娜拍得好一点的版本叭。

43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还行

原著是我大爱!

46分钟前
  • hildgard
  • 推荐

单个的荒诞情节可能稍显用力过度,可是数量的堆积导致了质的变化,从军营的轰炸开始,这个upside-down的世界的一切逻辑标准和世界观都真实且令人作呕起来。你甚至会喜欢上这个严肃起来有点像教父里的阿尔帕西诺的男主和他消极的表演方式。另:奥森威尔斯气场太强。

47分钟前
  • 落水狗工作室
  • 推荐

“你不想为国家捐躯,做点贡献吗?...你不想为我跟X上尉捐躯吗?” “你俩跟我的国家有什么关系。” 不陌生。国家想要强权,就用悖论建立所有的社会规则,也不陌生。

52分钟前
  • +Rae
  • 推荐

8.5 尼科尔斯这一部采用闪回拼贴的结构组织叙事,转场多沿用上一部作品《毕业生》的剪辑方式,它通过荒谬的充满黑色幽默色彩的情节设置刻画出了战争丑恶的一面,揭示出战争的金钱本质,其剧情之荒诞讽刺性之强都可以与同年奥尔特曼的MASH一起被称为最好的反战电影之一

56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荒唐一荒到底,黑色幽他一默。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重量级的文学名著改编电影,几乎不可为之作。战争片版的飞跃疯人院。这样一部黑色疯狂的讽刺电影,你可以把它当作对所有封闭系统的隐喻,作者巧妙地控制了故事中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界限,混乱的气氛构成了独特的文学气质。看完电影便有了阅读文学原作的冲动。

60分钟前
  • 门房大爷
  • 力荐

发现上次看是06年。。可能当年期待太高,电影没留下啥印象,这次二刷倒觉得挺好看的。。可惜没看到我期待的Orson Welles跟perkins对戏>< 话说刷了二十多个perkins片包括psycho的三部续集,只有这里像norman bates,无害的那个,十年后的样子。。

1小时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