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

完结

主演:宁静,张博,富大龙,邢佳栋,杨志刚,沈佳妮,赵龙豪,吴连生,王小毅,王梓桐,张译文,宁露,王绘春,霍青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剧照

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2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3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4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5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6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3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4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5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6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7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8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9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秦帝国之崛起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前305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一位君王——秦昭襄王嬴稷继位。其后五十六年期间,秦王嬴稷在其母宣太后和其舅魏冉扶植下,从一个稚嫩年轻君王,成长为了一位坚毅沉着,威震天下真正王者;而秦国也由一个势力一般二流强国一跃崛成为傲视列国的超级大国。昭襄王在宣太后、纵横家范醀、“战神”白起协助下嬴稷采用“力交利交”“远交近攻”之国策,率领秦国子民先后灭义渠,修长城,重创齐国,攻陷楚国都城,迫魏韩两国俯首称臣并以极其惨烈战役。长平之战毁灭性地打击了当时剩下唯一大敌赵国,最后更一举消灭西周收纳九鼎!自此秦国雄傲中原无人能及,八十六年后嬴政统一中国之霸业也由此已经拉开序幕。帝骑馆的死亡游戏正义的慈悲超能外星人冲撞2009新豪门恩怨第四季禁域魔怪她自林中来死亡飞车4:混乱之上动画未来2015:音乐少女逃山黑客2018世界奇妙物语 2016年春之特别篇现场清理人第四季先生,你哪位日落家园第五季动车侠未来高铁城古宅老友记 第二季一屋两火主席我的爱对你说妻子的味道网络杀机我们的家园非你莫属(2015)城里城外东北人第二部鬼怒川恶灵春梦功夫熊猫:神龙骑士谁的青春不迷茫恶果之家爱笑种梦室之龙在江湖夺旗2012: 冰河时期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 第2期仁医莎姆少女椿斑马一家历险记:死亡与新生训练日国语缪斯2017无罪证明与弩哥同骑 第二季悠哉日常大王 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白起 赵蔓】战乱时期的爱情

前几天撸完大秦帝国之崛起,在烽火狼烟的历史中,我却很想把这一段改编的爱情故事记录下来。
(前方多图预警!!!)
他,叫白起,是当世战神,秦国上将军、大良造,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她,叫赵蔓,因被继父玷污了贞洁而出逃秦国的一名寻常赵国女子。

第一次见面,她在人群中吵着嚷着要入秦军,凭着一腔热血想和值班的军士比武来证明自己可以入兵出征。他听闻喧闹走过来问道

他说,你若是能像普通女子一般缝补绣花就能在咸阳做工生活。她却倔强地说自己不会手工,就要和他比试一番。他于是给了她一把剑:“你若赢了边上这个士兵,我就让你加入秦军。”她拔剑便刺但终究不敌,边上的人劝她住手作罢,她却固执地一次次从地上爬起继续进攻。最终,士兵也被她的没完没了弄得不再耐烦,下了重手,她终于倒地负伤。

醒来后他问她,你是赵人却想入秦军,若有一日秦赵对决你该如何。她终究只是个天真热血的女孩,一时答不上他的问题,只得嘴软说来秦国只是想凭自己的劳力吃饭。面对他的坦诚相待,也不再继续编造之前在人群前说自己杀过匈奴的豪言壮语,坦白了自己不堪受辱杀了禽兽继父出逃秦国的事实。他见她性格直爽坚强,便好心表示可以让她到自己府上谋个差事,她也随即应允。

他之后立下屡屡战功,但终究是肉身之躯,在一次战争中被敌国围了城,最终突破重围,身负重伤回到秦国。这时,她已是府中侍奉他的丫鬟,在他昏迷在床的时候,日日悉心照顾。终于,他好转醒来,看到了眼前这位在自己病时照顾侍奉的女子,坚忍的内心也起了波澜。

秦王听闻他有所好转,随即前来看望,关心之余,劝他找个妻子在生活上相互照应。他似乎从未有过感情经历一般,呆萌耿直地就向秦王表明了自己要娶她之意,还说请王上不要为他的家事费心。不等人回应就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拜托给了她。

但秦赵这两个独占一方的大国之间终究是因秦王一统天下的野心而有个结果,前线将领久攻不下,僵持了三年,又逢大旱之年,两国国库都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战事日益焦灼,他当仁不让,受王命披挂上阵。

战神自非浪得虚名,出神入化的用兵之道又碰上纸上谈兵的马服子赵括,他断绝敌军的粮草,数次分兵包围敌军,却遭四十五万赵军誓死抵抗,终于,在赵军战损二十五万兵力后,他将剩余的二十万赵军困在了泫氏谷底整整一月半,赵军无粮可吃却又难以从谷底突围,从开始吃树皮,到无奈杀战马充饥,最后甚至吃同伴之肉以求活命。赵军将领不忍看同胞相残也终于意识到赵国已不可能再发兵救援,无奈之下最终率二十万士兵降于白起。三年大战终于分出胜负。

虽然他一直主张降兵不杀,但秦军也再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这二十万降卒。他立刻上书秦王请求更多的粮草。可嬴稷东出的愿望实在是太强烈了,他的年纪也不允许他再等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把这二十万降卒放归赵国也就意味着秦国的统一大业将要付出更多秦人的鲜血。没有粮食了,嬴稷下召不给白起任何多的粮草。

赵国大败的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听到王上的召命还天真地认为胜负已出,降兵得以归国。但粮官说出的事实让她再也难以接受:不放降卒,无粮可供。意味着逼迫她的丈夫做出屠杀二十万自己国家士兵的残忍决定。她只身奔赴王上寝宫,以死相逼请求王上收回召命。嬴稷自然是知道白起的仁义之心和对眼前这个女子是赵人事实给他带来的顾虑,但他也知道白起身为秦将定能明白自己的态度。他应允赵蔓给白起一道空召,让他自行定夺,更准许她前往前线与白起汇合。

看到自己的妻子和王上的空召,他已经明白王上的意思,可她还蒙在鼓里以为事情在她夫君下令之前还有转机。他难以做出决定更不忍直面她的询问,他叫手下看好她却一个人坐在帅帐一夜未眠。第二天,秦军杀了猪给所有的赵国将士吃了一顿久违的饱饭,他更是一个人登上高处大声告诉所有赵人放他们归国的消息。赵军一时都不敢相信,直到有个副将问道:“ 武安君,此话当真? ”。他把佩剑举过头顶,大声喊出了“白起可信”这四个字。整个山谷都沸腾了,二十万赵人欢呼着回家了相拥而泣。可谁能知道他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回到营帐,他看到她趴在瓦罐上用体温暖着里面的粥睡着了。她看到他进来,说要替所有赵人向他下跪,感谢他的放归之恩。而他,只用了一句“他们都活不了”就冻结了她的所有希望。坦诚他骗了所有赵人是为了让他们安心,方便在半夜动手。得知这个真相,她一瞬间泪如泉涌,向他下跪磕头求他饶这二十万人一命,最后更拔剑欲刺。他红着眼眶说只因他是秦王之臣,秦国之将。

万人敬仰的战神白起,从不愿杀一名降卒,更不愿做出违背诺言遗臭万年的事情,但是因为这八个字,他做出了决定,看着瘫坐在眼前的她,他只是说,尽管如此,你仍可以选择做白起之妻,亦或是做一个普通赵国女子。



他终究还是不忍,放归了几百名年幼的赵国童子兵。而她,选择和这几百个孩子一起,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尸横遍野的地方。


他向秦王禀报,应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国都邯郸。可秦王同意了赵国割地求和,否决了他的建议并命他撤兵。燃眉之急解除,赵国有了喘息之机,并没有按约定割地于秦,反而与韩、楚组成联军,合纵伐秦。秦王大怒,命他重新发兵攻打赵国,可他这次拒绝了王上的指令。二十万降卒的屠杀、提出攻赵却不被王上采纳的心寒,再加上数十年戎马征战的经验对再次出兵必落败而归的判断,他倒下了,也不愿再领兵出征。秦王恼羞成怒,派了好几任将领出征却无一例外地败了。于是,朝野内出现了有白起在,秦兵并不能为秦王所用的声音。秦王知道,自己有负于他,但在统一大业面前,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他也知道,白起是个忠心耿耿的秦将,但他已不能再掌权了。他亦明白,自己说出出兵必败的话已将自己置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和秦王之间的嫌隙也已不可避免。终于,他不再受宠,他们之间也不再是同心共力兄弟之谊的君臣了。

在赵国的日子,她把这些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照顾。打饭的时候,听到边上赵国妇女说:“好好吃,一口一块白起肉,长大了好去杀秦人”的话,她只能愣在一旁任凭自己的丈夫被每一个赵人辱骂却还要假装习以为常。

贬谪之命终于来了,一生败敌数百万,为秦国赢下无数战役的他,终究没逃过这命运。他身负重病仍跪下接诏,得知自己已为庶民贬至阴密的事实,他只问了一句能否在咸阳多住一些时日再走,因他剩下的全部愿望就是能再见她一次。

她从赵国回来了。

他呆呆地望着他,口中只吐出两个字“夫人”。随后他转身就接过诏命,“罪臣白起,即刻便离开。”


秦王终究是没有放过他。去阴密的小车停靠在杜邮的时候,他似乎就感觉到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看着她的模样了吧。“夫人,早去早回。”可她还像当初那个傻姑娘,向他露出一个微笑就转身离开了。“赐王剑,命其自裁。”,他只询问了她的情况,“别让她太难过了,也不要让他看到我的尸首。”这就是他最后的要求。


在这部大部分依史而拍的剧里,我被很多为尽毕生志愿的君王臣子的隐忍牺牲所打动,却不曾想到单单因为这条编剧自我发挥的感情线而半夜缩在寝室的被窝里留了眼泪。这段爱情不仅仅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超越了生死,更超越了家国存亡。也许是现实和背景把它衬托地太过美好,美好到不能相信和理解在家国之仇后这段感情仍然美好如初。但或许真正纯粹的爱情的确有这样的魔力。
赵蔓好美!!!


历史上白起真正的妻子是秦王嬴稷的舅舅(也就是芈月的弟弟)的女儿,并不是赵人,他们也并没有剧中的旷世之恋。白起也或许不是一个剧里那样处处完美令人惋惜的人。但我希望他的生命中确实曾存在过如夏花一般美好的瞬间。

 2 ) 说说大秦三不为人知的故事

2月9日,大秦三历经艰难终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开播了,官方来不及反应,几乎无宣传,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平心而论,相比前两部在故事饱满性和其他方面有很多不足,但这些问题有许多不可抗力的原因。大秦帝国第一部拍摄于2006年,直到2009年才在四大卫视上星播出,若不是之前在网络上和海外的热度估计上星还要更往后推。到第二部上星也是磕磕绊绊,收视也很惨淡。
其实第三部早在2011年就拍完了,可其中历经艰难,包括经费原因,某演员作死,不得不重拍,所以导致有白起的部分很别扭。加上某局严格的审核,许多东西不能完整表现,所以才导致如今大秦三的许多瑕疵。
但瑕不掩瑜,大秦三仍是当下这个古偶仙侠小鲜肉当道这个特定时代下的优秀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因为如今的好作品确实凤毛麟角,只有观众的支持才会让这个系列继续下去,因为我们还想看大秦四、大秦五呢。

 3 ) 剧情确实有正剧范 但就是武安君白起气质有些像廉颇没有那种锐利的气息

央视开头放出的两集从第一集看就知道删减了很多可是这并不妨碍 我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毕竟等了两年多了 加上现在等等烂片的恶心 后来才到b站观看了完整版 从季君之乱作为切入点 讲述秦昭王成为一个真正的君王 王族的血是冷的 这是宣太后对昭王说的 身为王者要有王者担当 要使国家强大 人民安居乐业 这一部就是讲述秦国如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 崛起的过程是艰辛的 因此需要众多人才辅佐 白起自然应运而生 他辅佐昭王开创了大秦的霸业 但可惜这个剧不可能完全反映白起完整的性格 毕竟是央视的剧 白起的残忍一面因此会被消除掉

 4 ) 苏秦----一位纵横家身份的顶级间谍兼谈纵横家之人性观

苏秦,字季子。一位从没落周王畿崛起的倾危之士,以纵横家之名流传千古,其间谍之名倒渐渐淹没在了其身佩六国相印,使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载的盛名之下。遍览史书,苏秦实乃事燕灭齐顶级间谍,以纵横捭阖为手段,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以十余载之光阴,终成灭齐之大业。

苏秦

《孙子•用间》说离间之法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那么舍命灭齐的苏秦便属于死间者

杜牧解释说:“诳者诈也。言吾间在敌,未知事情,我则诈立事迹,令吾间凭其诈迹,以输诚于敌,而得敌信也。若我进取,与诈迹不同,间者不能脱,则为敌所杀,故曰死间。” 苏秦的死间灭齐之计----盟燕连赵伐宋攻秦

盟燕连赵

一是为了保护燕国与齐赵止刀兵,当时燕昭王正在厉行变法图强以灭齐,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是为了齐国合纵伐秦。表面上是为了齐国之霸业,实际上是苏秦下的一盘大棋,把齐国一步步往绝境推。

伐宋攻秦

苏秦对这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认定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兵锋强健,再加上有白起此等不世出的名将,对抵住这合纵伐秦的六国联军有信心;同时又看透了齐闵王此人,无远见,不识大局,只图眼前之力,不顾身后之患。正如大秦帝国之纵横张仪所说:本可为盗,偏要做贼,豪夺天下不敢,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地高兴万分。

因此,苏秦料定齐闵王很有可能会在六国合纵伐秦之时,独自抛弃六国联军,独吞齐国西边的宋国。这便是盟燕连赵之后的灭齐第二步-----伐宋攻秦。 这是一场亘古未见的豪赌。

输了,燕秦国危矣,齐国霸业可成;赢了,齐国危矣,乐毅伐齐可成。 最后就是灭齐了。 苏秦,赌赢了。 六国联军被白起打得溃败,燕韩赵魏损兵折将,徒耗国力,正在气头上,不想齐国却在背后灭了宋国,更加恼怒。然后乐毅率秦燕韩赵魏五国合纵伐齐顺理成章,齐闵王身首异处,齐国仅存即墨、莒城二城。

然而,苏秦却未能活着见到伐齐胜利的号角,五国伐齐,事情败露,苏秦已被齐闵王处以车裂。

但是,我想苏秦此等洞若观火之士,早已在心中将齐国山河之破碎,伐齐之胜利演绎了千万遍。

季子,可瞑目矣! 2017年2月19日更新!!!! 纵横家的人性观----趋利避害,人同此心。这一点在秦二秦三中皆有体现。 《战国策》中 《齐策四》记载,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孟尝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 一朝得势,门庭若市;一朝失势,门可罗雀。这都是人趋利避害之本性所致,这样的事一定会发生,也是理所当然的。 趋利避害乃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必产生怨怒, 也无所谓善恶。“同欲者相憎, 同忧者相亲” ( 《中山·犀首立五王》 ), 不在人天性的好坏, 关键点不过是利益罢了。 这一点亦可从纵横家的理论著作 《鬼谷子》 中得到应证:《鬼谷子 ·决篇第十一 》曰 : “凡决物 , 必托于疑者 。善其用福 , 恶其有患 。善至于诱也 ,终无惑偏 。有利焉 ,去其利则不受也 ; 奇之所托 。若有利于善者 , 隐托于恶 ,则不受矣 , 致疏远 。故其有使失利者 , 有使离害者 ,此事之失 。” 人们都希望遇到有利的事,不希望碰上祸患和被骗诱。“故观蜎飞蠕动, 无不有利害, 可以生事” ( 《揣篇》 ), “人之情, 出言则欲听, 举事则欲成”( 《权篇》 ), 连飞蚊虫子的行动都是因利而动,这是因为 “生命本是一切福利的总和” , 也就是庄子所说 “至乐活身” ( 《庄子·至乐》 ) , 所以,人的行为也不可能违背这个自然原则。在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 的战国, 竞争与生存是最大的两个主题,对于个人而言, 能保存生命就是最大的 “善” , 虽然有退回到礼仪之下的趋势, 但 “上下交征利”的局面可以说是这种 “生存” 之善的极致诠释。 所以,苏秦说自己乃是趋利小人。

所以,张仪说自己为名利而来。

然而,世人虽然对势利趋之若鹜,但却以之责人,实乃虚伪。

纵横家不同于儒家为了仁义礼智信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鬼谷子·捭阖》提出的 “捭阖之术”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好利基础上的引导、阻滞的技巧: “故捭者, 或捭而出之, 或捭而内之。阖者, 或阖而取之, 或阖而去之” , 以此为用, 则出、纳、取、去无不可成,可以说, “捭阖”这种纵横家实现转形造势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 就是以人性为 “用” , 来实现其目的的。“捭”迎合的是人们喜利的心理, “阖”则抓住了人天性避害的特征, 一正一反, 两下施力, 则事可成矣。

如此,苏秦才能如此左右逢源,最终得灭齐国。

 5 ) 他是战国时代最大的人屠,阬杀40万赵军,今天万人坑依然存在,为何会被君王赐死?

欢迎阅读刘焕解读星座名人,通过十二星座来解读名人。

白羊座:刘裕宋太、岳飞

金牛座:诸葛亮萧衍骆宾王杜牧康熙(其中诸葛亮、骆宾王和杜牧为转载)

双子座:辛弃疾成吉思汗蒲松龄曹雪芹(其中辛弃疾、蒲松龄和曹雪芹为转载)

巨蟹座:曹操杨坚李治李贺刘伯温

狮子座:汉武帝拓跋焘欧阳修完颜阿骨打(其中刘备、欧阳修和完颜阿骨打为转载)

处女座:刘义庆宇文邕窦建德李商隐(其中李商隐为转载)

天秤座:元宏陆羽范仲淹忽必烈乾隆

天蝎座:柴荣柳永陆游王阳明多尔衮

射手座:黄巢、李存勖、皇太极、雍正(其中皇太极和雍正为转载)

摩羯座:刘邦刘秀高欢苏轼杨一清(其中苏轼为转载)

水瓶座:秦始皇兰陵王唐太宗杜甫努尔哈赤(其中兰陵王和杜甫为转载)

双鱼座:白起、杨广王维李清照秦良玉顺治金庸(其中王维为转载)(已完结)

其他星座仍在连载中,欢迎关注。

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根据碳十四鉴定,距今2000多年前,应该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的遗骨,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了战火烽火的战国时期。

当我们阅读《史记》的时候,见过这场战役的介绍,秦国大败赵国,坑杀40万赵军降卒,这里的坑杀未必就是活埋的意思,但肯定是屠杀了40万,尸骨堆积如山。当冰冷的文字化作鲜活的图片,我们不由深受震撼,想到了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场中国统一的灭国之战,有着怎样的故事,白起,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初出茅庐

白起的出生年月不详,那么,他的生日如何查询呢?讽刺的是,记录他生日的,不是他的国家,也不是他的同乡司马迁,而是他的敌人,对他恨之入骨的山西高平人,至今依然把吃豆腐说成是吃白起,甚至在一些地方,豆腐还要蘸着红油调料吃。对于山西人来说,白起激起了他们无比的仇恨,民众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有的乡镇,豆腐不是一般的豆腐,而是白起的脑浆;调料也不是一般的调料,而是白起的血。他们就是要蘸着白起的血,吃他的脑浆。不过这个传说还是存疑,因为我们都知道,豆腐是汉朝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战国的人是不会有豆腐的,但这个习俗极有可能是汉朝的山西人,在有了豆腐的前提下,想到曾经的苦难后发明的,那应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对白起恨到这种地步,再看看高平的尸骨坑,一切都理解了,那真是跨越千年的仇恨,而白起的生日,根据高平当地人的活动是2月23日,这一天都要踩高跷,狠狠地把白起踩到脚下,根据这个传说日期,白起应该是双鱼座的,但也仅仅是传说而已。

对于秦国来说,东进一直是几百年的既定国策,而与秦国接壤的魏国、韩国、赵国和楚国就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更别说堵在东边路上的韩赵魏三晋,是主要的攻击对象,而这恰恰也是白起主要的进攻目标,虽然白起嗜杀,那也是因为秦国按照人头算军功,而不断地打仗,则是秦国站稳阵脚,进而稳步东出的必要条件。

白起是秦人,地道的陕西人,世代居住在陕西宝鸡的郿县,白起的祖先虽然世代是秦人,也要参加秦军服兵役,但没有做到太大的将军。

事实上,虽然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强大起来了,但是秦国人不是超人,不是所有的战役都能取胜的,六国当然知道这一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六国没有嫌隙地合纵在一起,秦国也无能为力,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联军第二次攻秦,征战三年,最终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承认战败,退还韩魏的土地,与三国讲和。

堂堂秦国,割地求和,这是莫大的屈辱,而这在战国的秦国来说是家常便饭,秦国是经常打胜仗,但也经常打败仗,甚至一直到秦始皇即位之前的3年,公元前241年,赵国庞暖还率领联军几乎攻入函谷关,逼得秦国割地求和。

所以,秦国经过此番战败,一定要发誓夺回失地,四年之后的公元前294年,秦国任命白起为左庶长,率军攻打韩国的新城,这是白起崭露头角的第一次出击。

那么,这一年白起多大呢?白起的出生年份没有记载,只知道他自杀于公元前257年,如果按照他去世的时候60岁来算,那么公元前294年,他才只有23岁,可谓少年英才。

这一次战役没有悬念,白起获胜,大败韩国。

但是随即韩国请求魏国援兵,双方的军队来到了伊阙,就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地方,魏国不断增兵,最终联军达到了24万之多,而秦国仅仅只有十万士兵。

韩魏联军虽然人多,但是各怀鬼胎,这就是六国为何总是被秦国各个击破的原因。

初出茅庐的白起决定派出一支军队,假装是主力,进攻韩国军队,而他自己则率领真正的主力,绕到旁边,攻击战斗力更强大的魏国军队。

最终,和魏国短兵相接的白起亲自砍杀,击败魏国防线,伊阙之战大败联军,这是白起初出茅庐的第一仗,就歼灭了韩魏24万联军,白起树立起了一辈子善打大兵团歼灭战的特点。

当然了,韩魏联军是不是真的实打实的是24万人,这24万人是不是都被集体屠杀了,这些史料不会讲这么细,估计不会跟后来的长平之战一样玩真的,但是白起确实击败了24万韩魏联军,凭借着军功,白起当上了国尉,成为了军官。

初出茅庐的白起就立下了军功,但他并不狂妄,更不骄傲,而是脚踏实地,踏实做事,赢得了秦王的好感。

两年之后,白起领兵攻打魏国,夺取魏国黄河边数十座城,就此,魏国被全部打残,本来如同马蹄形“U”形的国土,失去了一半,仅仅只有汴梁附近的领土了,白起升任了大良造,是军官中的最高军爵。

战国七雄地图

后来白起一起领兵打仗,打过韩国,打过赵国,但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役,转眼间,时间到了公元前280年,这距离白起伊阙之战的时候已经14年了,如果按照白起伊阙之战只有23岁时期算起,这个时候的白起已经37岁了,快要人到中年了,虽然长期的军旅生涯让他率军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没有太大的战役,没办法,战国也不是天天打仗的,能过日子,谁愿意天天屠杀。

机会来了,公元前281年,楚国突然跟秦国闹僵了,秦楚大战,又给了白起大的舞台。

二.肢解楚国

公元前281年,楚国出现一位善用弓箭射大雁的人,楚顷襄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

此人不能弯弓射大雕,但是可以嘴炮,他居然也是一个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鼓励他振兴楚国,跟秦国开战,楚国也有这个意图,就此和秦国撕破脸皮,秦楚开始冲突。

如果此人不是秦国安排的间谍,那这个人足够愚蠢,楚国自身不图强,却和秦国撕破脸皮,还不断地进攻韩魏齐,人家又不愿意和楚国联合,那楚国只有被秦国暴打的份了。

但是对于当时的楚国国王顷襄王来说,这也无可厚非,他的父王就是那位蠢笨如猪的楚怀王,被秦国相国张仪哄骗,张仪让楚国跟齐国断交,说可以割地600里给他,后来,张仪到了楚国,楚怀王跟他要地,张仪却说:

是的,600里,我的封地有6里,封地名字叫做六百,你要的话,可以给你。

楚怀王这才知道被张仪戏耍了,后来又被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不仅放了张仪,还与秦国结盟,却被秦国骗到了咸阳软禁起来,最终楚怀王客死异乡,所以作为楚怀王的儿子,他当然要报仇。可是,楚王自身昏庸,楚国朝政一塌糊涂,这个时候要复仇,那真的是送死。

听说楚国要和秦国开战,秦国也知道不能多线作战,于是,秦国稳定了东方的赵国,秦昭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集会,约定双方息兵言和。

公元前279年,秦国派大军南下,猛攻楚国。

这一次的将军,就是39岁的白起。

白起指挥人马,经蓝田,出武关,然后大军乘船沿汉水南下。这样方便行军不说,还有利于大军就粮:汉水两岸丰饶的土地,必须成为秦军的粮仓。白起命令部下,每经过一条河,就拆除河上的桥;军士登岸以后,战船全部烧掉,坚决不留后路。很像100年后的项羽破釜沉舟,白起也不留后路。

白起带领了15万大军南下,经历了几场小规模的战役后,秦军又消失了。

不仅是楚国人,秦国人也很疑惑,这个白起要干什么,他带领大军孤军深入,想送死吗?他的目标究竟在哪里?

可是,白起足够清楚,他知道,楚国强大,无法蚕食其领土,只能通过一战让它屈服,而最有效果的就是进攻它的首都。

孤军深入?进攻首都?白起是疯了吗?事实上,白起知道,楚国腐败,当时流放了屈原,群臣都很寒心,整个国家早已经丧失了斗志了,果然白起长驱直入,到达了鄢城。

鄢城是湖北襄阳的宜城,在它的背后,就是郢都,湖北的荆州市,楚国的国都。

这下子,傻子也知道白起的目标了,楚王赶紧集中大军守城,秦军用云梯攻城,果然秦军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城,居然攻击了2个月也没有攻下。

如果是昏君,这个时候已经下令白起撤兵了,孤军深入,两个月攻不下城池,早点回来吧,但是秦昭襄王足够信任白起,他知道白起有办法。

但是就连将军也不知道白起的想法,白起命令秦军在鄢城旁边挖了一条河,等到秦军挖到头一看:

万里长江。

原来白起要借用的就是长江,那天夜里,秦军开闸放水,滔天的长江水进入了运河,一下子冲向鄢城,不亚于夏天的洪水泛滥,鄢城的东北角被冲垮,一下子陷落了。

关羽的水淹七军

白起只留下少数人守住鄢城,他自己又消失了。

等到楚国人意识到的时候,白起已经顺流而下,占领了夷陵,这座500年后陆逊火烧蜀汉大军的地方,也放了一把火,把楚人的宗庙陵墓,烧得干干净净。

陆逊的火烧连营

这下子,楚国人全慌了,白起大军攻打郢都,猛攻之下,郢都陷落,就此,楚国的西部地区全部被秦国占领,楚王一路逃亡,从河南南阳逃到河南淮阳,最后定都安徽寿春,八百里楚国被肢解掉一半。

当年的战国形势图

白起此次孤军深入的鄢郢之战令战国人震惊,经此一战,楚国元气大伤,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再也不敢跟秦国对抗了。

白起立下此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武安君是战国时期比较大的军衔,赵国的李牧也曾经被封为武安君。

这场战役之后,楚国消停了,三晋又开始了互相攻伐。

六年之后,公元前273年,魏国和赵国联手,攻击韩国。魏赵联军数十万人马,将华阳团团包围,华阳在今天的河南郑州,就在韩国首都新郑旁边,可以说,不争气的三晋,不想着跟楚国联合跟秦国对抗,却在自相残杀,活该最终被秦国灭亡。

可是搞笑的是,这个时候的韩国居然是秦国的盟国,韩国跟秦国求助,秦国居然真的派兵帮助韩国,当然了,迟早要灭亡你们,先击败赵国和魏国不好吗?

这一次,又是白起出场,白起23岁的时候就在伊阙之战击败过韩魏联军,如今的白起45岁了,22年过去了,秦国和韩国居然成为了盟国,可是白起要对抗的还是魏国。

白起领兵的消息传到了赵魏联军那边,曾经肢解楚国的白起,联军有点害怕,可是知道秦国一旦到达这里需要一个月,他们就准备速战速决。

白起也知道,他命令士兵只带10天干粮,轻装出发,十万大军用了7天就到了阵营。

秦军只剩下了三天口粮了,但是一想到白起,士兵就有信心。

之前面对着韩魏联军,韩国弱小、魏国强大,白起命令先攻击魏军。

如今面对着赵魏联军,魏国弱小,赵国强大,白起当然命令先攻击弱小的,但是跟伊阙之战不同的是,这一次白起亲自率军攻击魏军,经过了一天的激战,秦军的骑兵发挥了奇效,魏国老旧的战车显得十分笨重和缓慢,秦军快速的骑兵冲锋下,迅速切割,魏国大败,13万人被歼灭。

赵国12万人看到这个局面,心想还是退出吧,白起的秦军追击穷寇,俘虏了两万赵军。为了震慑赵军,也不方便携带俘虏,白起下令把2万赵军俘虏扔进了黄河。

为何白起要这么做呢?在那个前提下,携带俘虏,就要给他们粮食,所以白起也不得已,更重要的是,白起还有一招,仗还没有打完。

就在赵魏联军战败的消息还没传到魏国的时候,白起早已经率领大军,日夜兼程,用了一天一夜来到了魏国的首都汴梁,面对从天而降的秦军,这一下魏王震惊了,不得不割地求和,把南阳割让给了秦国,秦国设置了南阳郡,南阳成为日后进攻魏楚的前哨基地,对于日后统一全国意义重大。

这一战,彻底打服了魏国,魏国被拦腰截断,再也振兴不起来了。

三.长平之战

华阳之战让三晋至少消停了十年,而这十年的时间里,白起还在继续领兵,但是已经失宠了,秦王最宠幸的人,叫做范睢。

范睢是魏国人,他本来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出使齐国的时候,能说会道,齐王非常喜欢他,给了他十斤黄金。这使得须贾非常嫉妒他,回国之后,须贾跟魏王告状,说范睢是齐国间谍,所以齐王给他黄金,昏庸的魏王果然毒打范睢,丞相魏齐也十分痛恨范睢,又将他打了一顿,打掉了他的牙齿,用草席子裹着扔到了厕所里,还让宾客轮番在他身上撒尿,范睢跟守卫说,你放我走吧,我已经快死了,日后一定报答你。

范睢就这样,投奔好友郑安平,最终逃到了秦国,他知恩图报,但也睚眦必报,对于魏国极为痛恨,发誓要报仇。

可是范睢却被冷落在了使馆中,秦王根本不理睬他,他也没有展露自己才华的机会。

后来,秦王鼓励他们上书,范睢也上书,却石沉大海。

直到一次,秦王来到了他们门客的住所,范睢立马往前直闯,太监说,大王来了,你还在往前走。

范睢说,哪里有大王,我大秦只有太后,大王在哪里?

这句话闯进了秦王的心里,朝政一直被宣太后把持着,他想要自立,于是立马请范睢来到内宫,请求对策。

范睢首先说,宣太后专权,大王不好受,但是宣太后是大王的母亲,大王不能废除她,却可以拿你的舅舅魏冉开刀,只需要废除他,他一旦失去势力,他的姐姐、大王你的母后一定失去了支持。

秦王深以为然。

随后,范睢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对策,他说,秦军总是越过三晋,攻打楚国、齐国等,可是得到的领土跟秦国并不相连,也不可能总是管理这些飞地,最终有些还是便宜了魏国,不如以后交好楚国和齐国,集中全力攻打魏国和韩国,这样得到的土地就完全是和本土接壤的,本土就会越来越大。

秦王听说后,立马废除了舅舅魏冉的相国位置,任命范睢为相国,范睢从一个普通门客,在厕所被打的人,一下子就成为了秦国相国,同时,下令宣太后不得干预朝政,把母亲提拔的很多元老重臣全部罢免,就此夺取了全部权利。

而白起,就喜欢孤军深入,跟远交近攻反着来,但是虽然没有夺取太多土地,却有利地削弱了别国,比如说楚国。况且白起能够做将军,就在于和魏冉是好友,也得到了宣太后的举荐,如今魏冉和宣太后都被打倒了,白起自然会被冷落,果然,此后数年,王纥等将军更受重用,白起则已经赋闲,这个时候的白起,51岁,准备退休了。

当年的形势图

公元前260年,秦国将军王龁统率秦军进攻上党,上党居民为了躲避战火,纷纷逃向赵国,赵国立即派出军队赶到长平一带,安抚接应逃难的百姓。秦军和赵军,就此对峙于长平,也就是今天山西高平西北一带。

赵国名将廉颇下令坚守不出,秦国渐渐后勤吃紧,六十万秦军就那么耗着。

秦国也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也动用计谋,就像50年后,秦始皇派人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那样,范睢派人带来大量财宝,贿赂赵国贪官,说廉颇是老骨头了,怂包一个,不敢出战。

赵王也觉得廉颇太过分了,带着40万大军在边境,不出战,还消耗那么多粮食和钱财,他下令廉颇必须出战,倔脾气的廉颇直接拒绝。

于是,赵王撤换了廉颇,换上了乳臭未干、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作为将军。

听说赵括作为将军,秦王也请来了白起,命令他火速赶到前线接替王龁。为保密起见,他同时设置了一条高压线:“谁敢泄露这个机密,斩!”

就此,57岁的老将白起,再度走上了征途,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

赵国善于守城,秦国并不善于攻城,善于野战,于是白起决定引蛇出洞。他派一支弱旅,天天到赵军营门前挑战。

一开始,赵括都知道,这是陷阱,不能出去。

后来等久了,他觉得士兵也需要吃肉,就出来,把这支军队打得大败,秦军逃跑了大多数,赵军大笑,原来秦军也不过如此。

后来秦军又来了几次,每次都被赵军打败,每次利用赵军出营帐的时候,白起就派大军切断赵军后路。

最终,赵军四面八方都被切断,只剩下了大营和方圆几里的地方。

公元前260年农历八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赵括一直想打次大的战役,秦军开到赵军大营前挑战,这一次赵括率领大军走出了营帐。

10万赵军走出了营帐,秦军似乎在败退,赵军大为兴奋,越来越多的赵军走出了营帐,最终走出来了40万大军,谁也想不到,他们是走出了营帐,走向了鬼门关!

40万赵军走出大营之后,秦军一直在败退,甚至败逃得狼狈的几千人都被赵军消灭,赵括见秦兵如此不堪一击,越发来了情绪,越走越远。

就在赵军行进途中,突然有人来报,背后出现了一支秦军,截断了赵军跟大营的联系。

赵括也知道情况不妙了,但是他也知道,两军作战不能退缩,带领大军猛攻那支秦军,这一支秦军跟之前假装败退的完全不同,各个战斗力极强,40万赵军一下子居然打不退这10万秦军,10万秦军就这样堵在了赵军和大营中间。

就在此时,不断有人来报,就在赵军和秦军大战的时候,前方关口已经失守,被秦军攻下。

不久,有人来报,就在赵军和秦军大战的时候,左边山谷居高临下的关口已经失守,被秦军攻下。

又有人来报,就在赵军和秦军大战的时候,右边山谷半山腰的关口已经失守,被秦军攻下。

就此,秦军完成了包围,四面八方全部包围住了赵军,40万赵军就这么被完全堵在了此处,一个叫做泫氏谷的谷内。

赵军几次突围,都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半夜突围,当面守住他们的十万秦军是主要担负堵截任务的,白起不断地轮换,把40万秦军分成四批,一批批守住,各个战斗力极强。

此时,赵国才知道,秦军的主将居然就是几十年前纵横魏楚的白起。

到九月,赵括被包围已经整整四十六天。赵军粮草几乎没有了,赵括居然还不气馁,一次次组织赵军突围,但是白起不断地轮换,10万秦军永远保持战斗力,各个吃饱喝足,就等着作战。

赵国听说这消息,赵王下令组织增援。赵国最终又派出了10万大军,负责从外围打开包围圈。这已经是极限了,因为赵国需要有大军把守北部边境,防范匈奴。

秦王也组织了增援,下令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赐民爵一级,然后编组成军队开赴长平,负责截断赵军与国内的联系,彻底切断他们的粮道。就这样,长平包围圈之外,还有10万赵军和20万秦军在小规模地摩擦。

这个时候,长平这片土地上,有包围圈内的50万秦军、40万赵军。包围圈外的20万秦军、10万赵军,如果这个数据没有水分的话,这片土地上有120万军队,真的叹为观止。

同时,秦国外交路线一直没有停止,范睢派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去楚国、齐国等国,要求他们不援助赵国,这也是远交近攻策略发挥的奇效。从公元前279年白起攻克郢都到现在的公元前260年,秦国和楚国20年没有打过仗了。从公元前284年五国攻齐到现在的公元前260年,秦国和齐国也几乎30年没有打过仗了。所以这两个国家都不援助赵国。

而韩国已经是秦国的附庸国了,魏国则被秦国打残了,还在恢复元气,没有能力援助赵国,只有一个孤悬关外的燕国,但是赵国经常欺负燕国,时不时攻击它,燕国恨死赵国了,更不可能援助它。

就此,赵国成为了孤家寡人,全天下一个救它的也没有。

最终,赵军决定突围,倒霉的赵括冲在最前面,身中数箭,被射死了。

主将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主将都死去了,赵军一下子溃败了,40万赵军全部投降。

那么,怎么处理这40万赵军呢?

按照解放战争的理论,都是中国人,自然是收编。但是那个年代,虽然同属于周天子,赵人未必会愿意跟从秦军,而且更要命的是,白起称秦军伤亡过半,为了防住这赵军,秦军几乎战死了20多万人,现在也只有30万人了,30万人要想看住40万俘虏,很有难度。

秦王也不知道怎么办,把这个皮球踢给了白起。

最终,白起作为一个军人的素养,知道战争就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一个夜里,把40万赵军杀死了,尸体堆积如山,扔进了万人坑,这就是所谓的“坑杀”,只放掉二百四十个年轻的士兵回邯郸报信。

今天的考古挖掘

这个消息震惊了战国世界!

平心而论,我们不能用现在价值观苛责他,但是白起这个举动确实造成了一个恶果,那就是本来浑浑噩噩的六国一下子惊醒了起来,他们本来如同一盘散沙,现在却不得不为生存而战,拧成了一股绳子。

此后秦军再想作战,六国几乎没有投降的人了,既然投降了也是死,那只能死战了。

之前在华阳之战,白起处死俘虏,是轻装出发,长驱直入攻打魏国首都汴梁。

这一次也是如此,白起处死俘虏后,轻装出发,正是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的良机,他下令大军日夜兼程,准备直捣邯郸。

战国列国纷争数百年,虽然宋国等国被灭掉了,但是战国七雄还从来没有被灭国的,连齐国快被灭了,还剩下三座城。

赵国会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吗?

这个时候,或许天命还没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秦国也没有真正强大到能灭六国,赵国立即派出使者,学着秦国,也带着大量金银珠宝,送给了相国范睢。

那个使者名叫苏代,他非常会说,说灭掉了赵国,武安君白起功劳就太大了,那么相国你一定屈居他下面了,白起和魏冉是兄弟,相国你罢免了魏冉,白起会不会报复你呢?

范睢心想有理,就劝说秦王退兵,秦王也同意了赵国割地求和,召回了白起。

将军在外作战,正好一鼓作气的时候被召回,应该就只有三个人,白起、檀道济和岳飞,这三个人最终都死于非命,也都功高盖主。

白起心里非常痛恨范睢。

不过实事求是来说,秦国那个时候能灭掉赵国吗?

也未必。

在秦始皇灭国之战中,名将王翦攻打赵国,赵国李牧还多次击败王翦。

直到秦国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王翦才能打开赵国漳河流域,攻克了赵国首都邯郸。

别的国家攻克首都就投降了,顽强的赵国还在公子赵嘉的带领下逃到了大同,重建了代国。

一直到后来伐燕之战的时候,代国才最终被灭。

秦始皇时期的秦军尚且用了四次大战才灭掉了赵国,50年前的秦国有可能吗?未必吧。

对于范睢,白起很是痛恨。这点和廉颇很像,他对于求和的蔺相如也很痛恨。但是就像之前完璧归赵时期冰释前嫌一样,廉颇和蔺相如又冰释前嫌,赵国终于保住了。

可是,赵国实在是元气大伤,更别说割地了,这下子不用别人灭亡,本国人也会起义。赵王毁约,拒绝割地给秦国。

这下子秦王觉得被耍了,他派王陵作为主将攻打邯郸。元气大伤的赵国却十分顽强,秦国攻打不下。

这个时候,秦王突然想起了白起,还请他。

白起非常愤怒,之前是秦王听信谗言要自己退兵,如今又要强行作战,问题是,攻取邯郸的时机已经失去了。

四.自杀身亡

白起拒绝出战,秦王也很愤怒,君臣很不愉快。

这个时候,少年英雄信陵君魏无忌崛起了,他愤怒于魏国的无能,看到秦军攻不下赵国,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

信陵君置生死于度外,借魏王的宠妃如姬之手取得了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到了魏国的邺城,这座日后著名的六朝古都。

信陵君拿来了虎符,取代大将晋鄙的军权,晋鄙依然怀疑,信陵君的门客,大力士朱亥直接拿起40斤重的大铁锤,锤死了晋鄙,就此信陵君带领30万魏军来到了赵国首都邯郸。

来到不久,楚国的援兵到了。

不久,齐国的援兵到了。

赵国邯郸集中了列国至少百万军队,就算有水分,也是远超秦军,王陵没有军事才能,几番攻打下失利,最终赵国大获全胜,歼灭秦军十万,这是秦军近几年最大的败仗。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下子名扬天下,成为列国的偶像,甚至后来,祖籍大梁的刘邦,最崇拜的也是信陵君,年少的时候还曾经专门去大梁拜访过,却得知,信陵君早就死去了。

信陵君不仅保住了邯郸,后来还率领韩、魏、赵、燕、楚五国联军攻秦,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打败秦军,联军一直追到函谷关外,秦军闭关不敢出,割地求和,这一战后,信陵君名扬天下。

这一年,距离秦始皇亲政仅仅只有9年了。

然而,邯郸之战的时候,白起确实惹怒了秦王,秦王大怒,下令革除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贬为士兵。

不仅如此,范睢还落井下石,跟秦王说白起满腹牢骚,一直在骂秦王。

秦王痛恨之下,命令使者带上宝剑,给白起自杀。

白起很不服气,他接到宝剑,想了很久,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意思就是,我犯了什么罪过,非要落到今天的下场?

不久,又自言自语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吾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白起知道,自己杀人太多,尤其是长平坑杀降卒,这点是必死无疑了。

白起就此自杀了,后来秦始皇感念他的功劳,给他的子孙恢复了爵位。

但是六国对秦国的恨没有消除。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降兵40万人。

公元前236年,长平之战24年之后,秦始皇灭六国之战,派王翦伐赵,经历9年的战争,才攻克了邯郸,赵国残余势力建立了代国,公元前222年,王翦的儿子王贲才灭亡代国,这个时候,距离长平之战38年。

公元前209年,秦国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秦王朝轰然倒塌。

公元前207年,项羽带领诸侯义军与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名将王离的20万秦军在赵国的巨鹿爆发大战,项羽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杀死王离。秦国大将章邯带领20万秦军投降项羽,项羽在河南渑池,活埋秦军降兵20万,六国一片叫好。

这个时候,距离长平之战53年。

都说一个甲子是一个轮回,秦国的命运真的轮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坑杀降兵的项羽,也在前202年自杀,又是一个轮回。

硝烟散尽,虽然秦朝为统一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白起也是如此,不过历史不应该只有冰冷的文字,所以看到今天挖掘出的万人坑图片,才会那么震撼。

 6 ) 关于《大秦帝国之崛起》,三两言

这大秦帝国之崛起,也看了十多集了,慢慢怀疑以前对它期望有点高,看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说说。

一是时间不连续,跳的太厉害,明明感觉才过了几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实际呢,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年了。那个小优伶前一会儿还是个小女娃,后面突然就变成大姑娘了,看上去好几年了吧,可是秦王这些主演们一点都不显老,没什么变化;那苏秦再次见秦王,说等了十四年了,连个铺垫都没有,苏秦作为间谍,天天担惊受怕,那么竭心劳力,居然不见沧桑,长相也没有变化。这种情况剧中还很多,看得很脑补。

还有就是故事不连贯,场景切换生硬,有种按照史书生搬硬套的感觉,一篇一篇一章一章分界明显,前后不搭边,集与集之间都不说了,一集内部都缺少承前启后的场景。巴蜀之地粮食大丰收,向秦王朝贡,李冰治水这些情节是怎么冒出来的?后面如何?没了…

再就是故事只有其脉络筋骨,没有血肉,情节没有舒展开,就像一个史官作为旁观者记录一个事件,没有个人观点立场还可以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却也是一笔带过,事件参与人的心理,私底下做了多少事,遇到什么问题,压根没有。还是巴蜀之地,作为秦国的粮仓,李冰治水,历史上开始有太守这个职位,出场的来自赵国姓赵的公主,都是用力太少,不知道究竟想表达什么。我就在想,导演究竟想让观众知道什么?还是把有名的历史典故过一遍就算了?

最后,剧中虽然涉及人物众多,但除了主演,打酱油的群演实在不上心,职业道德,职业水准都没有,楚王死了,仪仗队的小兵还能笑,不止一个,这楚王该多不得人心?秦王差点被下毒,场面严肃紧张,后面的妃子虽然努力想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出来却是满脸的麻木。群演也是演员,好么!群演演的也是戏,好么!这是导演的驾驭能力和敬业精神有问题。

与群演呆板的表情相比,主演的表情太过丰富,嬉笑怒骂随意发挥,言语措辞句句经典,编成语录可作为警世恒言或者励志佳句。群演与主演的反差太大,从整体拉低了这部剧的可观赏性。

综上所述,作为历史正剧,这部大秦帝国3仅仅是一部有画会动的历史书而已,作为电视剧,它是不合格的。如果你只是单纯想了解历史,或者爱想象喜脑补,看看也无妨;如果你逻辑思维比较强,又真想看,心态一定要放好;如果你是处女座的,还是远离此剧吧。

 短评

其实问题很大,洗白路线也尊崇原著。但!还是那句话。都是同行衬托的!

4分钟前
  • silencer
  • 还行

现场收音啊!怪不得小花小鲜肉演不了,念不了123456。

5分钟前
  • 武条
  • 力荐

终于开播了,喜大普奔。

8分钟前
  • 个成吃饭嘎
  • 推荐

宁静一直是女神!

9分钟前
  • 桃小谷
  • 力荐

我永远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央视追剧。

10分钟前
  • 三千月相
  • 力荐

为什么每一部都看?可能这就是正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服化道和演技没的说。

11分钟前
  • 沈维安
  • 推荐

对不起各位,在下在此叩头谢罪!刚开始的时候我被央视版第一集的尿性给蒙蔽了,导致我对本片发表了很过分的评论,在此郑重收回之前的评价,看过优酷的无删减版之后才知道本片实在是国产佳作!但央视的第一集毕竟恶心到我了,所以,恕我无法给它5星,抱歉

14分钟前
  • 反叛者鲁路修
  • 推荐

看了一集,一般吧,大吹特吹什么良心剧的大概都不看历史书的,或者只看中国史不看世界史的,老实说我不大喜欢这种历史剧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历史糟粕多于精华,所谓的大秦帝国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中国历史真正的精华在春秋时期,拍历史剧不要总是盯着崛起,统一什么的,多样化才是我们缺少的

16分钟前
  • neptune1125
  • 还行

宁静真的甩了孙俪几条街好吗!

19分钟前
  • 袁圈圈
  • 力荐

现场收声比后期配音好一万倍!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23分钟前
  • Cyan
  • 力荐

太粗糙了,群演一塌糊涂,严重影响观感。台词不知道什么鬼,太白,演员念得也不行,“啥”“啥”“啥”的简直气死人;当然宁静除外,第1集里两大段独白音质气息绝了,气势如虹。背景音乐各种唐突,谭晶的片尾曲倒是很好听。说这个比《琅琊榜》更能代表国产剧我是不服的,虽然某榜剧情硬伤多。1集弃。

25分钟前
  • Raaachael
  • 较差

微博看到有人吐槽这剧“那时候就有韩国了啊!靠”只能深深感叹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30分钟前
  • 建文朱允炆
  • 推荐

喜欢邢佳栋。这部剧打开就浓浓的一股年代感,真正的历史正剧应当如此。

34分钟前
  • 凌枫
  • 力荐

给1分的那位,给了鬼吹灯5分好评,鬼吹灯是还不错,但大秦帝国没有鬼吹灯好?还差4分??笑了

35分钟前
  • Chaval Sexto
  • 力荐

刚刚看完琅琊榜,豆瓣是9.2,大秦帝国我觉得应该可以到13分!这样的历史剧是良心要支持!!!

40分钟前
  • 小狗扎克斯
  • 力荐

裂变经典,纵横优秀(得益于宁静和富大龙),这部只能勉强及格。当然它的现场收声和服装道具,以及对历史的尊重都让人欣赏,只是剧情人设确实让人比较尴尬。

45分钟前
  • 木偶
  • 还行

这个比什么芈月传好太多了,孙俪版的宣太后整天就是洒狗血、喂狗粮,恶心得不要不要的,拜托不要那么多感情戏,请尊重历史好嘛。宁静版的太后真是大气磅礴,又腹有块垒,倒像是一个智谋双全的女政治家。赞赞赞,继续追下去~

46分钟前
  • 南宫云
  • 推荐

秦强非一代之强,秦亡非一朝之亡。

5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这就是正剧的恢弘大气

55分钟前
  • 尴尬癌晚期患者
  • 推荐

鸡蛋里挑骨头者退散,阴谋暗搓搓者滚蛋。大秦光从剧情一个方面来说就足以碾压各类滥竽充数的伪历史正剧,服化道也是考究非常,更别说主角的演技们了(就是杨某刚也比现在的所谓流量们演技好)

57分钟前
  • 猫耶耶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