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2015

HD

主演: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路易斯·席尔瓦,杰里科·蒙蒂利亚,卡特琳娜·卡多佐,豪尔赫·路易斯·博斯克,格美尔·阿科斯塔,阿佛尔·卡马乔,伊万·培尼亚,乔塔斯·伊瓦拉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2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3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4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5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6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3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4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5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6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7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8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19来自远方2015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童年阴影

最终,
Elder成为了和“父亲”Armando一样的人,人们口中的“变态同性恋”;
Armando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侵犯了自己的“儿子”;
Elder也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帮朋友杀人去坐牢;

最终,
Armando打了那通报警电话,作为“父亲”,他不允许Elder再犯下这种错误,于是将他送进了监狱;他也不允许自己再犯下这种错误,和自己的“儿子”发生禁忌的关系。

 2 ) 《来自远方》观后乱讲

坚持观影胡话系列~
依然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叨叨一下~~
父权,父爱缺失甚至来自父亲的直接伤害,弑父情结……说好的LGBT单元呢啊喂?怎么是这类经典命题扑面而来哇。
画面,干净柔和,让人抽离的浅焦和逼视感爆棚的特写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阿曼多跟踪埃尔达(是不是这么翻译的啊,我把男主们名字忘了)时的自然光线,还有海边儿的各种构图。
剧情,我喜欢的那种八百六十个留白的风格,处处需要脑补一万字。
音乐,木有!静静讲故事,生日会那段的喧嚣和耳光的响亮才显得特别突出。
演员,美手面瘫脸略有小腹眼神复杂忧郁的中年大叔,好吧,我的菜~勇猛暴躁单蠢明亮的街头少年,嗯嗯,也接受。我想说大叔眼神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电梯上看父亲的时候、从男孩肩头露出一双眼的时候、以及影片终了那个无限深意的渐红眼眶!两个演员之间的契合度,生日宴段落,晚餐段落,海边段落……最近被用烂了的三个字——性张力,我终于有了具象的认知。然后就是两人间无休止的感情拉锯战,互换的抖m模式,先沦陷的那个输的命都不剩~
留白部分,我的赶脚如下,一是关于对父亲的恨:阿曼多兄妹小时候应该都被父亲猥亵(至少)过,并被逼死或气死了心爱的母亲,然后父亲现在事业有成社会地位也不错还有幸福家庭。佐证是,晚餐段落关于当了父亲打不打孩子的聊天,两个人应该是都选择了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下一代,或者说用父亲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那么看看阿曼多是怎么对待男孩的,也就大概知道他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在迷恋年轻男孩的同时心里也不能接受同志这个概念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是关于埃尔达去找阿曼多父亲说了什么:我猜对方根本不承认自己有这个儿子并说了侮辱阿曼多的话。埃尔达看到过阿曼多内心的痛苦(或者说是阿曼多想让他看到的痛苦)并感同身受,于是决定替他杀掉父亲。三是阿曼多为什么报警:埃尔达已经完成了作为杀人的刀这一使命的问题倒在其次,关键是再发展下去埃尔达会成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这个事情彻底刺激了他。独自一人、看上去木讷老实其实心怀恨意、用钱解决自己的小秘密而不是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老玻璃,这才是阿曼多的生活,他不相信感情和婚姻(哪怕并没有婚姻)的那一套。当埃尔达光着身子穿过客厅跟他讨要早餐的时候,他对正常生活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算中途动过真感情,就算之前的船戏很动人(导演你赔我的感情损失,明明一路看来都是年下啊,怎么大叔就反攻了呢!),他依然要红着眼眶完成自己的计划,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
最后,真正的观后感部分,就是整个观影过程中都特别想告诫青少年,不要跟中年人谈恋爱,你玩儿不起也玩儿不过!!!整个故事逼得我教导主任上身了都!中年人知道你在经历什么、需要什么,甚至想什么~阿曼多替埃尔达结车款的时候,少年眼里的光直晃人眼。先低头的是埃尔达,先吻上去的是埃尔达,先把人推倒的也是埃尔达……被大叔牵着鼻子走,主动说出“我要杀了你父亲”,甚至都不是“我要替你杀了你父亲”。在阿曼多的引导下,埃尔达对自己的sugar daddy死心塌地的迷恋。细思恐极……
困了,就叨叨这么多吧,晚安~

 3 ) “无父者”的阶级游戏

2013年的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为《东方男孩》所得。两年过后,有着相似题材的《来自远方》则拿下了金狮奖。
 
两部电影都讲述了干净的中年男人与相对邋遢的年轻男孩之间的买春故事,而别有用心的后者往往给前者带来暴力伤害与情感挫伤。然而即便有如此激烈的冲突,镜头语言却都很节制,淡然的光影下,一切娓娓道来。
 
当《东方男孩》走向温煦结尾时,《来自远方》有了截然不同的去路。
 
父权的迷失
 
中年男人阿曼多对自己的父亲有着极深的怨念。在电影模糊不清的陈述中,性侵与遗弃两个关键词隐隐起伏。对他而言,父权所带来的,只有灾厄与伤痛。
 
在与父亲无可调和的现状中,他把眼光对准了许多陌生男孩。他花钱请他们回家,让他们脱掉上衣,褪下一半裤子,然后在观摩中自我满足。借助这些仿似父辈的命令,似乎可以疗治内心的缺失与恼恨。
 
然而他遇到了看似桀骜不驯的艾达尔。这个对钱有着莫大需求的男孩,凶狠而且暴怒,在咒骂中砸晕阿曼多并抢钱逃离。
 
往后的发展乍看之下很让人感觉憋屈而且不解。阿曼多竟会千方百计找回他,并施以慈父般的爱,直至艾达尔逐渐倾心,并报恩似地除掉了阿曼多的父亲。而非要到最后一刻,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复仇。
 
在这过程中,所有的父权都已坍塌。阿曼多的父亲死去,多年来的阴影似乎也能随之消散。至于自小遭父亲打骂的艾达尔,痛恨之余却牢固树立了这种威严的父权观念,表示若有孩子,也要通过打骂让下一代看清世界。
  
如今他父亲身陷囹圄,父权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缺失状态,而在和风细雨的阿曼多身上,他却找到了父权的另一种表现模式。但正当他想躺倒进去时,一切瞬间消失。
 
在这个圆整的故事中,被不同的父权文化挟持的两个主角,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抗着父权,瓦解着父权。在特殊的“弑父”圈套中,道出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凉。
 
阶级的冲突
 
阿曼多是个生活无忧的中产阶级,优雅恬淡而且有品位,相对应的脾性也是温和而不动声色。相反,来自底层社会的艾达尔天天混迹街头,干着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勾当,所表现出来的性情则是暴戾易怒。
 
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并不具备相遇的可能和必要。结果两者却因为一件相对不那么光彩的事情结缘。艾达尔的恼怒固然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羞愧与气恼,但在更大程度上,则是对阿曼多的敌视。
 
一是敌视这个有钱阶层(或说是有闲阶层)在经济上的独立甚至宽裕,因为这使对方拥有了采买自己身体的资本,甚至发号施令的条件。二是敌视这个阶层里,似乎更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遵循自己心中的欲望。
 
而当他折服时,虽与母亲的唾骂、同侪的离弃相关,但未尝不可视为对看起来更美好的另一阶层的投诚。正是利用了本身具有迷惑性的优势,阿曼多在拉拢艾达尔时迟早会有得手的一天。
 
所以,与其说《来自远方》讲述了同性恋情的迷思,不如说它更侧重于身处两个阶层的父爱缺失者的一场搏斗。
 
毕竟,从镜头展示的容量来看,阿曼多从未与花钱招来的男孩有任何身体接触,而艾达尔更是有着一个货真价实的女友。
 
虽然“恐同即深柜”的理论以及二人最后发生的关系都能旁敲侧推一二,却显然只是撬开这一社会问题的视角罢了。
 
换做一男一女,所有结论都可成立。
 
说到底,能够在威尼斯上被认可,也许还是因为对深层次关系的探讨触动了评委。
 
只是,这部野心十足的电影所采用的推进手法并不全然令人信服,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引力稍欠火候,偶尔会让叙事产生唐突的感觉。
 
而且,艾达尔的行径有着太多大众不齿之处,以致于阿曼多最后的“制裁”虽然称不上大快人心,却也并没有全然让人深恶痛绝。电影在分拨观众情感的同时,有可能岔开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情感共鸣。

(原载于《看电影》APP)

 4 ) 没有硝烟的爱情总是来自远方

"深情若是一桩悲剧,必定以死来句读。"有些故事你从开头就可以预见结尾,而你却心甘情愿的任由飞蛾扑火,是因为火焰的炫丽而让你目不转睛吗?其实你的内心也不敢承认,你只是想让那只傻傻的飞蛾靠近你,就算只是自私地靠近一会,就像你会亲手结束飞蛾的生命一样,这难道就是爱吗?

我向来不认为简洁是评价一部好电影的标准,但是《来自远方》让我觉得或许这种无声的白描才是这个故事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屏幕外的焦急和疑惑从头到尾都没有等来一个解释,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目的的侵略,一场没有理由的战争,你从受害者变成独裁者,他从侵犯者变成情迷者。细微的变化却带来了雷霆万钧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为这段关系早已渐渐失控了。

爱情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不敢触碰,因为你知道有些东西一碰就碎了,而你的东西本来就是碎的,它不能再碎了。你给了他最想要的欲望,然后亲手打碎了他。毁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爱上你,就算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结局,就算你最后也变得支离破碎,就算是屏幕外的人过度解读,但是我承认你赢了,你让我在这段扭曲的感情中窥探到自己的情感轨迹,我和你一样,都在不知不觉中红了眼眶,变成了一个压抑的野兽,狂怒而无法释怀。

不管你是否承认,影像的力量都是无穷无尽的,你可以因为一次欢爱而目瞪口呆,那种感觉就和你第一次和你爱的人做爱时那种情不自禁的生理反应一样,羞怯而珍贵,美好而铭记;你可以因为绝望的凝视而痛哭流涕,那种感觉就像洪水终于决堤、大坝终被冲垮一样,你不用再掩饰和忍耐任何情感,因为终于把它们释放出来了,你不再是一个懦弱的人了,你开始正视回忆的尸体,然后亲手把他埋葬。

 5 ) 不算影评,只是标注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1.Armando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有一个稳定的店,值得注意的是他家的环境设置,充满了怀旧和雅致的文化气息,精神追求的物质化体现,与混乱肮脏的街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2.Armando的父亲出现的场景,全部是极为现代化的高楼,包豪斯式的豪华别墅,西装革履标准化现代文明的人群,资产阶级政治阶层的影射如此分明。更是与混乱的旧城市强烈的格格不入,似乎是两个世界。

3.Elder不用多赘述,偷打抢杀的社会最底层。在电影里他更像是一头“兽”,最终被armando驯服的一头兽,然而他的角色终究是兽。被驯服后成为中产阶级报复的工具,用完弃。

社会关系明确:资产阶级父亲,中产阶级儿子,底层的一头兽。


关于欲望的关系:

1.故事并没有交代armando的父亲对他做过什么,通过剪辑和层层的故事推进让观众默默的代入了与“性侵”有关的心理暗示中。(不露声色和本意全靠电影语言的推进植入观众的联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之一,同是导演显露才华的地方)

2.最复杂的是elder和armando的欲望关系。除了性欲之外还有物欲,eder的底层人生没有出路,结局很可能会像他父亲一样走入犯罪锒铛入狱。中产阶级充当了怜悯和拯救的角色。物质上的勾引以及文明生活的诱惑,让elder也彻底跟曾经的生活决裂(elder的小伙伴离去、母亲的排斥,并没有阻止elder“变成gay”,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armando)

这里面最冷血的可能是资产阶级父亲,被暗示的性侵以及对孩子的遗弃(电梯相遇甚至都不认识自己儿子)。其次冷血的才是armando,最有人情味的反倒是elder,这也是他被利用的地方,“还钱包”这一个动作暴露了他良知的突破口,让armando看穿抓住。所以后来才有了Armando自己刺伤自己的情节,armando知道这盘棋他一定是赢的。最后他也赢了,因为elder确实怀揣报恩的为其弑父。(但是此处关系并不简单的报恩,elder也被对armando的爱恋欲望征服)

3.他们究竟是不是gay?armando到底爱不爱elder?elder到底爱不爱armando?

我的想法是,他们俩个都是gay。armando第一次找的男孩他只看却不碰他,一方面他的精神洁癖让他不想做像他父亲一样的禽兽,也同时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而心理上无法面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此时的“宁可自慰”也显露出他性上的压抑。这也是为何他后来一次次拒绝elder。他其实心理上没有把自己定义成同性恋。当他最后终于“上了”elder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gay取向。

elder也是gay。掰弯只是情节的假象设定,elder的底层社会秩序是更接受不了gay的,骂人时他们的口头禅都是”死玻璃“。在这种环境下elder也是被压抑的,所以他的种种愤怒的日常表现也有了一定的来源。或者说elder的天性只是缺少一次”被激活“,但是这也是我认为这个电影不足的地方,他的”激活程序“太突兀,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elder一下子就弯了,而且弯到爱上了一个年老色衰的肉体。此处如果对elder的人物设置再做一些有意无意的暧昧铺垫会好一些。当然也许导演怕这样会太容易引导成一个”同志电影“,或者就想要这个突然的转变效果来增加电影的情绪感染力。

目前来看阶级隐喻部分+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关系是电影的精彩点,不多做总结,日后想起什么会再做补充。


 6 ) 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异常/变态)和性取向有什么不同?

看完《来自远方》后,发现这是一部科普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变态)的绝佳机会。其他电影方面的标准我不懂。但从性心理的角度上,我能认同为何此片斩获大奖。片子风格似乎波澜不惊,但却可以让人一直玩味。看了几篇评论,发现如不从性心理障碍(也称为性心理异常或性心理变态)和性取向的区别来解释这部电影,很多人会看不懂或是造成对片子主题误解。

目前,最新的精神科诊断来看,美国的《DSM-V》和《ICD-10》先后将性取向(同/双性恋)完全地从诊断中去除了,就是你在其中查不到任何同/双性恋这个词的出现,连因此引起的认同焦虑都没有列出这个词,目的就是让大众和医学人士认识到同/双性恋就是正常的,避免引起误解和对同/双性恋的污名化。影片中涉及到了老头Armando和年轻人Elder对性向的探索和接纳的过程。但这条不是电影的主线。

电影的主线是主人公中年男人Armando的性心理障碍,以及社会底层年轻人Elder如何从街头混混变成了老头Armando的猎物,暴力给年轻人Elder带来的力量感,在阶层的差距和心理变态者的控制力下逐渐变得不堪一击。

需要解释什么叫性心理异常。性心理异常有我们常听说的如:窥露阴癖、窥淫癖、恋物癖、恋童癖等多种类型。但异性装扮和变性已经被一些国家和诊断标准认定为不属于精神障碍了,细节不表。如对此不想详细了解,可以直接跳到下下一段看我通俗的解释。

想要非常权威就自己查查最新科研文献综述吧。为了尽量接近于科学地科普,复制了维基中文的解释。找到的是性偏离的词条。性偏离(paraphilia),或称性变态(sexual perversion)、性偏见(sexual deviation)、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和性反常等,是对非典型对象、恋物、情境、幻想、行为或个人的强烈性唤起的体验。也有性欲倒错或性倒错、性偏好障碍之说,是一系列心理名词,指对于特定人、事物或情境产生性欲的偏好。并非所有的性偏好都是精神病,因此将性偏离与性偏好做定义上的区分很有必要。性偏离的定义必须在该性偏好出现导致个人痛苦或损伤,以及涉及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性满足。意即,性偏好是性偏离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性偏好本身非属临床必要介入的理由。对于不寻常的性兴趣和性偏离之间的准确边界没有找到共识。关于是否应该在诊断手册中列出,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或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都有争论。关于性偏离的数量和分类正在讨论;有一个来源列出了多达549种类型的性偏离。DSM-5有8个性偏离障碍的具体列表。性偏离的几个分类已被提出,有些人认为,完整的维度、频谱或以投诉为导向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证据。这些词常用于不同领域,可能带有强烈的负面意涵和偏见。对于性偏好和性偏离是否能明确界定并无共识,对于性偏离是否应列入精神疾病手册成为争论不休的议题。1981年美国精神病学期刊描述性偏离是对于下述对象有强烈的性冲动:非人物体、性伴侣的羞辱或痛苦、儿童、强迫性行为。

现在开始说电影的主线。现在我们从名词定义的不同层次来解析。

1.性心理异常:异常abnormal指的是一个人的表现和多数人不同,在统计学上出现偏离。

电影从主人公Armando从街头小混混中选人花钱窥探其背面半裸的场景开始。Armando未婚,有钱的牙医,认为自己不是同性恋,但他没有常规的性伴侣和性生活。他只能靠这种猎奇偶遇的方式找寻对象,通过自慰来解决自己的性需要。中年人Armando无法接受一个正常的性关系,他只能在窥探时候得到安全感和满足。之前我了解过一个公园暴露癖的老头的情况,一个年轻人希望用爱来改变他,但经过三年,年轻人是在控制不了老头去公园暴露才能性高潮的做法,年轻人离开了老头。

2. 依恋丧失:影片开始穿插他去寻找自己父亲的镜头。几次,他去找到一个白发老爷爷,他只能在旁边跟随着去看,对方却从没有认出或搭理他。Armando的渴求的眼神非常明确。所以他恨不接受自己的父亲。

3. 幻想式的依恋关系:中年人Armando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正常的亲密关系的。所以他在不断地挽留每个街头男孩。而街头男孩Elder对他的侮辱和攻击及抢劫,未能让中年人Armando感到害怕,他反而想持续地用钱和挽救去联结街头男孩Elder。但几次努力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效果。街头男孩Elder还是只想搜刮中年人Armando钱财的野兽。最后一次在中年人Armando把被殴斗打昏死的街头男孩Elder精心地治愈后,街头男孩Elder还是本性不改。中年人Armando使出了最具改变人大脑神经通路的招数:自残,用刀割自己的大腿两道。当场让街头男孩Elder死心塌地地爱上了他,成为了一条驯服的家畜。

4. 父子般的同性恋关系:两个人有相同点,都是被父亲遗弃。少爱上老是因为得到了关怀和依赖;老找少一是为了玩弄,二是怜悯过去受伤的幼小自己。两个人在开始时候对同性恋都是排斥的。但通过创伤互舔的方式焊接成功后,都彼此爱上了对方。街头男孩Elder被周围的人认定为是个同性恋后,失去了过去的一切社会关系:女友和孩子、街头朋友圈。街头男孩Elder却愿意成为中产Armando的爱人,幻想着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小资高雅生活。街头男孩Elder带着中年人Armando见过自己的母亲后,想吻中年人Armando却被拒绝。街头男孩Elder希望可以和中年人Armando白头到老过上小资生活,但他却没法了解一个性心理异常的人的心思是什么样的。同性恋关系本身没有任何的问题,问题出在了中年人Armando的性心理上。

5. 性心理障碍:障碍disorder则是指功能性的,一个人无法完成并维系长久的正常的性生活。

中年人Armando没有接受一个舒适的亲密关系的能力,性行为也出现了障碍,在驯服了Elder后,他反而在一直拒绝Elder想要亲密的想法,让Elder非常困惑。

6. 性心理变态:变态perversion是指当事人的行为失去情感基础,对他人冷漠残忍。

Armando对年轻人Elder表达出:“我希望自己的父亲已经死了”想法。街头男孩Elder没有意识到中年人Armando的性心理异常可以对自己操控的可怕之处。Elder毕竟不是精神科医师,无法判断Armando被性心理障碍伪装后的潜在动机。街头男孩Elder的仅有能力就是像他父亲一样仗义地去帮朋友杀人。中年人Armando提到了希望自己的父亲死后,街头男孩Elder得到了中年人Armando的默许,持枪杀死了中年人Armando的父亲。他以为帮助Armando杀死父亲后,他就能得到Armando的爱。所以他替中年人Armando杀死了其父后,两个人似乎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回归到了彼此的性吸引,两个人终于合二为一,圆房成功。但中年人Armando却接受不了这来之不易的性福生活,他肯定是不能平和地接受后果,也许他也想到了法律层面的危险,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马上报警甩掉了这个“包袱”。

结论就是:此片是一个性心理异常/障碍/变态的案例。但其中人的同性恋关系并不是重点。也没有证据说中年人Armando是因为受到了父亲性侵才变成同性恋,遗传和性侵都不是同性恋的成因。但幼年受到创伤会形成依恋障碍,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行为出现各样的暴力特征;而两个人都有同性恋倾向,经过探索和磨合就要归于正道却被性心理障碍强大的破坏力给一刀斩断了。

 短评

老爷子先后用了反间计、空城计、苦肉计、关门捉贼、欲擒故纵、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笑里藏刀、釜底抽薪、借刀杀人、美人计,对付鲜肉直男完美指南,机遇比钱难得,然而金狮早已看穿一切

2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还行

其实是关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情结。导演很会用柔和的画面和细腻的光线误导观众,各种背影镜头把情绪隐藏得很深。从“恋老症”到“东方男孩”再到“来自远方”,威尼斯究竟是有多喜欢同志老少恋~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也太鬼扯了,a片都比这个有逻辑

8分钟前
  • Marni
  • 很差

帕索里尼式的主题,身体、思维如何被金钱、知识驯化,可以说是一次超越年龄、阶层、性向的驯化事件。形式方面非常强调视线的匹配与身体在景框中的位置,二者不断的在调整角色之间的主奴关系。结尾是无可挽回的宿命悲剧。最强力的批判。

11分钟前
  • LOOK
  • 推荐

爱与骨气、掰弯直男的故事。别以为老了会更好,孤独终老是常态,相伴是可遇不可求的生活悬念。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场猜不透的权力游戏,身体强势与心理弱势,后劲十足。镜头很沉得住气,每一镜的长度近乎临界,注视良久,看到的都是假象。

1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叙事极简之后,留下一堆符号,电影节系艺术电影的标准拍法,完全的很漂亮。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後座力有點強。一段扭曲關係的微妙變化。一直想起最後男主Armando冷酷決定後,他靜靜躲在旁邊觀看的面容與眼睛。明明動搖有可能愛了,但敵不過早已滿目瘡痍的殘缺靈魂。

20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谁是送上门的待宰羔羊,谁又是披着羊皮食肉的狼。捕食者在街头寻觅到猎物,用刀把自己割伤。猎物让自己赤裸,却忘记把对方脱光。一场聚焦在老少男人间的情感拉锯,温情而冷酷,你以为这叫感情,其实是父权的嫁接。镜头隐忍克制,故事简洁流畅。少年斗得酣畅,爱得痴狂,用三颗子弹,踉跄跌入情感的网。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非常隐忍的大叔(拉丁版的梁朝伟!眼睛都这么会说话)负担起了整部隐忍的影片(好喜欢电影的节奏)。大量留白的叙事方式真是太有意思了,影片外的世界无限大。摄影和剪辑港真美到惊人!之后发现同性恋群体常常成为人性探微的一个有效切口。

22分钟前
  • Monochrome.🌈
  • 力荐

21年前的《爱情万岁》显然更高。

27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看起来颇像两年前的《东欧少年》,但明显比后者要好。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和少年间张力十足的情感拉锯战,试图探讨男性性心理的主题,并将视角投射到“父亲的缺失”对男性成长所造成的阴影上。定焦镜头用得赞,色调画面也极美。(补:看时,主演坐身旁,和小鲜肉握手了呢,没想到就金狮了,醉。)

31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北京电影节第一场。白先勇有几篇写老男人对少年迷恋到绝望,尤其是《DANNY BOY》很赞,老人将死,唯有吸纳少年的生猛活气,才能暂时逃避死亡威胁。这部影片清冷老年与野性少年无爱,唯有权力欲望的消涨,大量留白,多近镜特写,有一种逼视感。

34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来自远方的第三世界导演的自我修养——如何拍一部合乎标准得奖片给欧洲电影节爸爸交上一份满意的毕业设计作品

3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近期看过最好一片同志电影。这明显是一个政治隐喻电影,大概这就是它捧得金狮的原因。殖民者的弃儿家里有许多美丽的东西,他代表的旧世界生活,迷倒了新世界的街头混混。可他并不想和小动物般的男孩平等的相爱。男孩替他杀死了抛弃他的父亲,他却把男孩举报了。他的真爱是父亲/旧秩序,男孩只能是猎物

38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这么抓马昆的一个故事这么故作平淡的讲 电影哪能只靠隐喻和解读来撑

43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还行

同志猎艳的故事,光线和构图自成一派,多段手持摄影,以男主背影聚焦,镜头晃动,焦距有度,静谧中怀有燥郁,不安里寻求舒逸,隐忍而克制,故事并不出彩,节奏也慢半拍,然而主题却值得玩味,爱情亲情的情感交织,内里复杂,外在冷漠,结尾的大转折真是一剂毫无预警拳脚相向般的击打,人和人还能多冷漠

48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一开始总觉Armando不值当甚至犯贱——干干净净的生活,非要被一个恶意相向的惯偷Elder钳制。但当最后一幕出现,才觉心术之重。一切谋算都能如此不动声色,要反攻,也要榨得如此干净。只是果报的出现,却并没有太让人快意,即便Elder实在难让人喜欢。

5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最后一幕来自远处几欲动摇的注视,让他成为了男孩从此缺失的“父亲”形象

52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放映结束后,导演上来互动,讨论要点如下:1.最后Armando为什么要告发Elder?为了摆脱他,防止感情的进一步复杂化?还是这一切最开始就早有预谋?2.父亲曾经对Armando及其家人做过什么导致其如此仇恨?可能性侵过,因此也影响了其性取向。3.南美电影共同的”父亲缺失“主题,想起了另一部《中央车站》

55分钟前
  • 上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