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之舞

HD中字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Pamela Flores,Jeremias Herskovits,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Bastián Bodenhöfer,亚当·佐杜洛夫斯基,阿克塞尔·佐杜洛夫斯基,Francisco Pizarro Saenz de Urtury,Andres Cox,Felipe Pizarro Sáenz De Urtury,Alisarine Ducolomb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现实之舞 剧照 NO.1现实之舞 剧照 NO.2现实之舞 剧照 NO.3现实之舞 剧照 NO.4现实之舞 剧照 NO.5现实之舞 剧照 NO.6现实之舞 剧照 NO.13现实之舞 剧照 NO.14现实之舞 剧照 NO.15现实之舞 剧照 NO.16现实之舞 剧照 NO.17现实之舞 剧照 NO.18现实之舞 剧照 NO.19现实之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现实之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睽违影坛23年之后,尤杜洛斯基将压箱底的奇诡珍宝一次放大绝,以自己的人生作为蓝本,让亲儿子成为生命的化身,从童年阴影到成长追寻,所有情慾歌舞信仰仪式,全都化为华丽繁複的视觉元素,展演出一场又一场荒诞幽默、诡魅不安的心灵探索,宛如Cult版《八又二分之一》,比《圣山》更光怪陆离、比《鼹鼠》更直探灵魂。这是一部实验传记电影,绝非虚构,因为所有的角色、场景、事件都是真实的,但却也在尤杜洛斯基的生活导引叙事中,逼迫我们拓展想像力、逼近极限,攫取掌握所有转型衍化的可能性。致命螳螂天使与龙的轮舞午睡公主胜地美味小姐与爆笑先生疫起2023破局 2014小谢尔顿第一季阿瓦提和阿凡提爱无国界金银滩孤独地躲在墙角画圈圈夏威夷冲浪女孩这十年报应念书的孩子2药神皇太子:龙之刺关人七事粤语缘来爱上你毕业舞会2020蛤蟆神功毕业给他们一个机会杜鹃的婚约我的性爱玩偶人间烟火第二生命1966婚礼上我们讨厌的人100万个约定明天我们好好过我在等待女仆的露天咖啡厅手足情1988皎月流火捍卫者闯关东大刺客之夺命戈屋顶1956杀戮演绎人类资金杀手信徒第二季任务大师天才嘉年华

 长篇影评

 1 ) 我坚信我的信仰

我坚信我的信仰 我坚信一个男人应该坚强 孩子,你向我证明了你是强大的 我无法保证我一生的政治正确 最后,还是神救了我 以爱之名 aj的电影是一种深层意识的探索,我惊艳於他有办法把这麽多的议题融为一体。关於回忆,关於归属,关於父权,关於战争,关於共产,关於种族,关於认同,关於表象世界,关於上帝,关於成长,关於爱。 在戏里他追求的不止是模糊的意境或是精神,而是一场极端私密的自我对话,甚之自我救赎。 重点台词 1“金钱如同血液,流动时赋予生命,金钱如同基督,分享时受到祝福” 2“感知那个孩子吧,困陷在你胸口的孩子,眼中是永恒的迷失,一直是局外人,永远的局外人” 3“赤手空拳打吧,像个男人一样” 4“一颗小石子就足够杀死海里所有的游鱼”,“别为不属于你的东西感到痛苦” 5“男人懂得自我控制,我挠你脚心,你要是不笑,才配做我儿子” 6“你不合群皮诺曹,走开吧” 7“我不想活在一个乔装打扮的狗的世界,它让我恶心” 8“我的母亲融入了黑暗,从此我再也不惧怕夜晚”

 2 ) 踏上佐杜的步点

两大妖孽再续前缘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一直以来就是浩瀚电影世界中的一棵异端歪脖子树。有一位影评人如此评价佐杜倒是中肯:披着亵渎神灵的宗教外衣,在用下半身拍电影。此外,佐杜只拿纯粹的艺术价值来衡量一部电影,丝毫不管投入产出商业上的考量,而且他是一颗永不妥协顽石。自他的野心之作[沙丘]被所有资方回绝之后,每每拍片,资方总会派个监督天天跟着他,以防其天马行空思维乱蹿。1990年的[彩虹大盗]佐杜称被人摁在导演椅上喊“Action”和“Cut”,拒绝承认这是他的作品。受不了这气不玩了,佐杜放下导筒投身于漫画创作之中。
    时光荏苒,2011年,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邀他出镜,讲述那些年[沙丘]的那些事儿。拍摄期间佐杜又遇见了当初的一起捯饬[沙丘]的制片米歇尔·西多克。35年没见,此番相见两人畅聊颇多,再次一拍即合,筹拍这部[舞蹈现实]。[舞蹈现实]的上映对影坛的影响,无异于乔丹玩了两年棒球又重新捡起篮球对NBA造成的冲击。一个隐居多年的老妖怪再次出山祸害人间,先甭管法力还有当年的几成,就冲着佐杜洛夫斯基的招牌大名,去影院观摩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开启记忆的潘多拉

    千万不要抱着仰视[圣山]的眼光去评判[舞蹈现实]。这一次佐杜没有讲述荒诞狂人梦呓般的弑神旅行,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自己,聚焦自己的童年往事。寺山修寺曾经借[死者田园祭]和12岁的自己展开了一次穿越时空关于往日琐事的探讨追问。每个人的记忆都不是完整的,每个人都有不愿提起和不愿和外人道的私密记忆。导演能从镜头之后走入银幕,本身就是极具需要勇气的表现。开启记忆的潘多拉魔盒,跟随佐杜探访他碎片化的童年往事。
    佐杜生长于智利海滨小镇托科皮亚,这只是是一个看似祥和的小镇。马戏团里的怪人林立,给小佐杜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阴影。一群矿难余生断胳膊断腿的矿工在街边唱着悲伤的歌谣,诉说着命运的不公和矿主的无情。儿时的玩伴卡托利斯穿走小佐杜的红胶鞋,在礁石海滩打滑而意外身亡。因为是犹太人出身,佐杜和同学们也玩不到一起。小镇远方,黑死病的人群黑压压走来,警察将他们隔离于海滩之上,父亲驾着驴车去给他们送水。饥饿的灾民没有感恩,反而卸磨杀驴分食了驴肉,大叫着“今天吃不饱,谁还管明天!”……一幕幕的画面通过影像呈现,托科皮亚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留下的全是佐杜黑色阴郁的童年伤痕。
    影片的前半段多以小佐杜主视角呈现托科皮亚的悲伤往昔,后半段则主要表现其父贾梅·佐杜洛夫斯基诡异征程。与其将这段历史理解为父亲的回忆录,不如将父亲引申为智利人民的典型,揭开智利的国家之殇。
    高压政治环境下的军权伊瓦涅斯政府,管制学生、管制工会、管制能管制的一切。贾梅·佐杜洛夫斯基是一名激进运动分子,他离开了托科皮亚前往首都圣地亚哥,与同行的无政府者预谋刺杀总统。千载难逢的机会,无政府者拔枪瞄准伊瓦涅斯,贾梅挡住他面前大喊:“这种人不配就这样轻易死去”。杀死一个人最残忍的方式是杀死那人的最爱,让他痛苦地活着。贾梅获得看护总统爱马的马夫一职,看护过程与爱马产生了感情。下毒后,总统到场痛哭流涕,而贾梅扣下扳机的手指却始终不能弯下,双脚被钉在了原地。
    贾梅浑浑噩噩沦落街头,噩梦中醒来,他的手指还是无法弯曲,手臂已被涂上了颜色——左手血红,右手白搭蓝,上面还有一个五角星。对,就是智利国旗的配色。回家是他唯一的动力,他被好心的教会木匠收养,而牧师的伪善让刚皈依上帝的贾梅瞬间心死如灰。轰隆的坦克碾过街道,贾梅如有神力般阻挡了纳粹的来犯。随后他又被神行太保关押密室拷问,受尽虐待欺凌。贾梅挺了过来,终于迎来了人民解放阵线的救援。在年青人的帮助下他回到了故乡托科皮亚,手也得到了复原,受尽了苦难与伤痛的一家人,最终渡船离开了托科皮亚。
    这段荒诞的旅程早已偏离了小佐杜所处的那个年代真实的历史背景。贾梅在真实的生活中只是一位商人,不是一位激进分子。但这些军政府、法西斯主义、解放运动等等给智利人民造成的创伤是实实在在的,画着国旗却又无法弯曲的手指也是实实在在的。佐杜洛夫斯基13岁离开了故乡托科皮亚,18岁离开了智利去到法国巴黎,之后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回到祖国的土地。飘渺的儿时记忆,构建了一个不美好、充满悲伤的托科皮亚。

邪典疯魔渐趋温暖

    不疯魔不成活,佐杜没有变,即使已年过80,邪典荒诞的气息仍无消减。佐杜惯用的三件宝——异装癖、同性恋、侏儒自然不会少,出于题材的特殊性佐杜还尝试了许多新鲜的元素。
    人物的塑造充满着乖张的戏剧性。佐杜将影片中自己的父亲塑造得格外蛮横强硬,作为一家之主,有绝对的权威。他训诫着年幼的佐杜,要做一个坚强的男人,挠小佐杜痒痒不允许他笑,掌掴小佐杜不允许他喊疼,这样才能得到他的认同。父亲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拒绝神明和一切信仰。他把小佐杜的三枚勋章十字架(基督)、星月(穆斯林)、六芒星(犹太)统统扔进了马桶。无神论的信仰决定了他激进的政治理念,激烈反对军权政府伊瓦涅斯,对着满嘴跑火车的收音机尿尿,参加聚会寻求变革之道。他时常如此教育小佐杜:神不存在,人死亡后只会腐烂,父亲永远不会骗你!
    相对于父亲极端的弑神形象塑造,母亲则是一个完全的神性的承载。母亲曾是乌克兰的一名歌唱家,佐杜让母亲在片中开口说话便是歌唱形式,她用完全不同的理念教导小佐杜。母亲教会小佐杜承载思念之心,融入黑暗的静谧,远离世俗的唾弃与不公。强硬的父性对应着宽容的母性,神性母亲也会每每在危急时刻拯救弑神父亲。父亲感染了黑死病,母亲唱诵灵与肉的赞美诗,显现神迹令父亲康复。当父亲承载着全智利人民的创伤回到家中,又是母亲点化了他,崇拜的斯大林、痛恨的伊瓦涅斯其实本源就是他自己贾梅·佐杜洛夫斯基。开枪射向自己的照片,一切消解,手也得到了复原。神性母亲最终包容感化了弑神父亲,这也契合着佐杜自己的价值观。他本就是个彻底的大神棍,通晓基督、犹太、禅宗、萨满、塔罗等各种理论的宗教学者。
    佐杜从来都是一个天生的表演者,憋不住走到镜头前秀一段也是常有的事情。[舞蹈现实]佐杜本色出演,每当小佐杜犹豫彷徨、迷茫害怕的时候,圣洁的导演便会出镜,辅以舒缓的音乐念诵诗意旁白,安抚幼小的自己。当然也不是每次表演都如此端着,父亲要去刺杀总统,伸手做了一个要枪的姿势,佐杜自己贼溜溜跑上去递上道具枪,难掩其老顽童本色。除了小佐杜代表的自我,自己出镜饰演的本我,影片同样设立了弗洛伊德自我认知理论的超我形象。超我在电影中只出现过一次,小佐杜称他为圣徒,即神佐杜洛夫斯基,赤身裸体身上绘满了各种宗教流派的符号。小佐杜在海边看风景时,神佐杜跳大神一般的出现,教小佐杜诵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给了他三个宗教徽章(被父亲仍进了马桶的那三个),告诉他宇宙永恒的生命哲理……小佐杜断然不会理解其中深意,而谁又能真正认识潜意识中的自己呢?
    对比佐杜的其他几部CULT经典[凡多与丽丝]、[圣山]等,这部一点不失其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脑洞大开,甚至在摧毁宗教摧毁信仰上丝毫不差分毫。然而,影片主基调经过30年的时间积淀,由刚烈生猛蜕变为宁静诗意,完整的叙事结构也降低了影片整体的理解难度。寺山修寺在[死者田园祭]说过,“如果谁不从自己的记忆中解放出来,那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佐杜无疑是最自由的人之一。在关于影片的一个采访中,佐杜洛夫斯基全身赤裸出镜,只用手人工打上马赛克,说道:“在我看来诗歌和电影没有区别,亦如我认为赤裸的身体和赤裸的灵魂没有区别。这就是我,完全诚实,赤条条的身体,赤条条的灵魂,充满着诗意和现实起舞。”愿上帝让这个老顽童再多活几年,踏上佐杜的步点,合着音乐,让诗意舞蹈电影吧。


原载于《看电影周刊》2014年11月上 有修改

 3 ) 寫給非藝術人士的現實之舞影評

想必很多觀眾在看了現實之舞之後一定對電影內容毫無頭緒,上網查遍所有的電影解析讓人一頭霧水,但整體評價都良好更讓人將信將疑。但似乎沒有人發現一件事(圖下)










一堆拉哩啦哩哲學、神學、藝術、政治、愛啊,浪漫等等的我是不太懂,但我也沒蠢到分不清楚軍人和礦工,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水準。不過如果礦工在藝術家裡的形象真的如同電影裡是戴軍盔、穿迷彩服,那還是放棄吧,這部電影不適合一般社會大眾。

 4 ) 岁月积淀后的超时距演绎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大嘴巴,但对有料的大嘴巴,似乎又网开一面,因为人家真的牛逼,说白了牛逼要靠作品说话,当然,作品很牛逼,人不牛逼,则更讨喜。但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注定是人和作品都显得很牛逼的老怪。这几年,双料牛逼的这位80岁的爷,每每亮相都要恶心好莱坞一把。

他说:好莱坞只能是毁灭电影,我就是要拍不赚钱的电影。我的电影与智利电影没关系。我的电影制作基本上都在墨西哥。我同时拥有法国和智利护照。《现实之舞》(2013)至少一半属于法国,其它呢,分属于墨西哥和我自己(幸亏他不是华人,要不就会被人骂成卖国贼)。《现实之舞》全程属于秘密拍摄,现场甚至没拍过一张照片,更不要说其它花絮。我的家人全部都用上了。大儿子演我爸爸,我呢,也客串了一把。我的小儿子是个音乐家,为电影谱了曲,还饰演一个政治角色。我的爱人是设计师,所有的服装道具都来源于她的妙手。

虽然说这是我打小的经历,但我对父母亲还是得重新塑造。我母亲来自乌克兰,一直想当音乐家,她歌唱得很好。电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灵魂的重塑。我拍了一部并将继续拍摄属于我内心的影片,它就是要不赚钱。

这位爷的电影,冷静想想,肯定不是我最喜欢的光影,闹腾了点,但想象奇特,足够诡异和魔幻。它应属于现代表象下的传统构建,虽然它很是敢露、敢疯、敢说。说它传统,虽不乏游离的部分,但主体叙事,仍在线性的主轴之内,充盈着光和希望。反传统则不一样,它必须始终是散淡的、无序的、出人意表的乖张。但《现实之舞》包含他之前的那些光影,趋同性地走在常态的轨道上。

当然,我所说的传统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或者说,距他上次电影30年后的《现实之舞》,乃一部融合了现代性的诗意传统之作。毕竟它是要呈现一个儿童成长的经历,过于现代性表现则有失分寸。因而,老爷子的电影叙事,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大儿子饰演的父亲贾梅·佐杜洛夫斯基,一个纯属斯大林与伊本尼兹这两个专制独裁者的混合角色,最后,当他折翼而归,变得懦弱不堪时,妻子及时帮他重构了这一身份,烧掉了斯大林和伊本尼兹画像后,也烧掉了他自己。因为他所做的全是他自己。他专制的无以复加。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他十来岁的儿子。首先必须摘掉妻子强加于儿子头上的假发,说是怀念外祖父,扯淡。

更荒唐的是,他用烟头烫自己的手掌心,告诫儿子要用意志战胜痛苦。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儿子被他一巴掌打落下来的牙齿真空,就不得打麻药,忍痛填补吧。然后,他带着儿子去海边,看看大海,吹吹微风。他说男人要懂得如何自制。

搞怪的神棍告诉儿子,这些石头不知从何处来,又去往何方。但可当作珍宝,你看这些缆车就像我们的身体,承载着人类的灵魂,上帝就在我们的灵魂当中,将它们融化掉,就可以融为一体。于是神棍给了他三枚十字架、星月、六芒星勋章,可打成项链,就能时时听从上帝的旨意,但他儿子带回家后,却被他当成了垃圾扔进抽水马桶,一把冲掉,咆哮着喊道上帝是不存在的。

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他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的他,却忍不住恋物癖一把,然后需要从生理上解决本我。这是他的痛苦与矛盾之处。他是一名冲锋在前的消防队员,但被同事嘲笑为不可理喻的犹太人,如同他儿子一样的难堪。

当然,他必须主持参加秘密会议,准备发动反抗独裁者的行动。他带着手枪,放在自称不会查到的裤裆里,却有人为报父仇,真的来到了圣地亚哥,居然走到了他的前面,要对独裁者进行刺杀。

他摆摆手,不,不要这样,一切由我来。结果是,不听劝告,刺杀者刺杀无果,自杀了。贾梅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奖赏,但他不要钱,他只想做一个马夫。

好吧,就到我的皇家卫队,去照看我的那个叫阿基莱斯的白马吧。那是独裁者的最爱。埋掉了老马夫后。他让独裁者最爱的马吃了有毒的黄色小花。伊本尼兹抚着快死了的爱马哭成了泪人。

正当他颤抖地从背后掏出枪动手时,伊本尼兹顺手拿了过来对着爱马就是一枪,以减少它的痛苦,让它命归西天。伊本尼兹起身说,你是我见过最忠诚的人。这次你不要推辞了。他接过一沓钱,魂飞魄散后,他竟然莫明其妙的失去双手功能。

他迷失了方向,不知游荡到了哪里,离天边只有一条河的距离。有好心的女人救了他,给他双手画上了红蓝白的智利国旗,但他同时也丧失了记忆。在家的母亲看到了儿子思念父亲。于是,她带着儿子到了海边,让白气球带着一块石头飞上天空。她说一块石头会带他回家。

飘飞的石头,不偏不倚地砸在他破落的屋顶上。他惊醒了。记忆恢复了。救她的女人说我写了一封信,当你醒来的时候我就会离开,因为我永远爱着你。女人真的离开了。

他再次无路可走。一位老木匠救了他。老头信仰上帝,为教堂免费做了百把木椅。老头说你就在这给我打磨椅子吧。他获得了重生。可在教堂祈愿时,老头突然去世,这让他伤心不已。偏又遇到了独裁者的法西斯游行。

他反专制的怒火重新燃起,在被关押中被折磨得几乎皮之不存。他简直就是不想活了。好在独裁者迅速被推翻,他终于踏上了返乡的归途。

神性的妻子萨拉拯救了曾经无比专制的他。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父权最终臣服于母性。这才是人间正道。关键时刻都是母亲挺身而出,用她的纯美的歌声给老公给儿子以切实的指引和慰藉。

踏上圣地亚哥前,小城托科皮亚来了一批黑死病人,没人敢接近他们,唯有他驾着驴车前往送水,但这些奄奄一息的人,居然连他送水的驴都一块宰杀吃掉。他说你们把驴都杀了,我明天拿什么给你们送水。他们说我们都快饿死了,还管什么明天。

这对于他来说是第二个大挫折,第一个是他做消防队员时救火,屡被同事嘲笑。他的症结点在于,虽然他自称共产主义者,却处处鄙视穷人、侏儒和残疾人。偏偏儿子喜欢那些人,他却去打骂他们。儿子富有同情心,把红胶鞋送给了擦鞋童,结果那孩子兴奋异常死于海滩上。儿子只能赤脚回家,当然免不了受到他一顿暴打。

说白了,他声称反专制,他却比谁都独裁,哪怕对于妻子,他也是要来就来,从不考虑妻子的感受。他就是一个家庭的暴君,却硬要把自己装扮成至高无上的勇士。

当然,他的确也“英雄”过一把。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那次送水是他唯一的一次照顾穷人的举动,却让他魂飞魄散。还是妻子用歌声唤醒他,甚至用尿冲洗他。因为只有让他回归正常,才不会被屋外的警察当作黑死病人处理掉。

妻子无疑是神圣和智慧的化身。儿子在穷人酒吧挨了打,母亲裸着身子带着他进去,如入无人之境。儿子惧怕黑暗,她就给他涂满黑泥,跟他玩起躲猫猫,以锻炼他的胆量,告诉他黑暗中也有上帝,因为黑暗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须害怕。

片头,金币哗啦啦散落,老爷子煞有其事地说:“金钱如鲜血,流动的金钱能赐予生命,金钱如耶稣,分享的金钱能赐予祝福,金钱如佛祖,饱经苍桑的你,才有资格拥有,赠与他人鲜花者,金钱予其光明,反之摧毁之,富人见其自省。金钱与良知并无区别,良知与死亡亦并不遥远,死亡与财富只有一线之差。”

小丑轮番登场表演,看似滑稽,却是智利小城托科比亚的真实场景。只是老爷子你太神通广大了,你小时遭人羞辱,爬上临海悬崖,你当然没有跳下去,因为每每死到临头,你总是会搭救自己。

这倒让我想起贝拉·塔尔,东西两半球,有这一对大咖,便足够热闹。所谓现实之舞,只是一种岁月积淀后的超时距演绎。贾梅总是歇斯底里地如是说,“上帝是不存在的,人死后都会成灰,仅此而已”。老爷子醉心于自我的超现实想象中,可谓袒露无遗。这正是他牛逼之处。

炫目之中,他从不遮蔽,用看似荒诞手法,让各色身心残缺不全高矮胖瘦的人于一起,活色生香的构建了一部看似闹腾杂耍喜乐的影像,却深入到人类的内心与灵魂深处。他的画外音与他从头至尾的不时出现,成为了一个他宣导主旨的代言形象。

这的确很是另类。无疑他铸造的光影,犹如一枚光闪闪的硬币,叮当作响,并在未来终会发出历史的回声,这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小菜一碟。

2016、5、19

 5 ) Origin

亚利桑达在采访里这样说到:"If I die tomorrow, it's my last will. But if I continue, it's my comeback."

这部影片是导演的童年,是他梦里一遍遍勾勒的地方,是他离开却必将回去的巢。如果快要死去,他会再将这个梦温习,如果有来世,一生还会在这里开始。

人类一生都在分析解剖自己,我们能分辨金星和月球,却无法明了本性是善或是恶。所以人们钟情于解读自己的童年,不被教条约束行为,不被琐碎钳制幻想,自然而生的童年。

 6 ) The dance of reality

片头的诗

ODE TO MONEY
Money is like blood,
it gives life if it flows.
Money is like Christ,
it blesses you if you share it.
Money is like Buddha,
if you don’t work,
you don’t get it.
Money enlightens those who use it
to open the flower of the world,
and damns those who glorify it, confounding riches with the soul.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conscience and death.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death and wealth.

佐杜洛夫斯基接受的采访时谈dance

To me, this film is like a mental atomic bomb. I have written books and invented a therapy called “psychomagic” that involves acts to heal family-related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DANCE OF REALITY is not just a film, but also a kind of family healing because three of my sons act in it. I am go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my childhood, to the same place where I grew up, in order to reinvent myself. It’s a reconstruction that has reality as its starting point but which does not allow me to change the past.
Your visual universe is very baroque and crazy but the directing remains sober, frontal and almost theatrical, with fixed frames which perhaps stem from your experience in comic strips. I told my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Jean-Marie Dreujou, that I wanted a “clinico-photographic” image rather than an esthetic one. I wanted beauty to spring from the content, not the form.

 短评

老爷子带着三个儿子 可真牛逼啊

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莫解明日渴,只图今日驴;圣水治鼠疫,蜘蛛爬板凳,群魔送别愚人船;列宁离家闹革命,耶稣归乡求宽恕,这种故事已经太多,两者颠倒过来就神作了啊

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对于艺术家而言,故乡和童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敏锐的感受力和诡谲的想象力,是创作的不二法门。

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家国的魔幻现实,故土与人的荒诞历史。肆意而张扬的奇诡想象,绚烂亦阴冷的如梦之境。对政治的憎恶与对信仰的绝妙皈依,疯癫的倾向和残缺的理智,悬若游丝的善及最后梦醒般的平静祥和,让人捉摸不透又爱之有加的神奇土地与民族性格,暴力阴暗乐观憨朴皆是芳香的花,孩童老者先知故人也似若真真的神。

9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7/10,母亲太生猛

11分钟前
  • WilliamOsborne
  • 推荐

共产疯父亲,犹太家族史。长发小儿郎,拉美魔幻诗。。

16分钟前
  • 无鬼斋
  • 力荐

非常独特的自传体作品,童年、父权、疯狂、脆弱、母爱、神性,有如行为艺术,却是一次救赎之旅,并充满了仪式感。这是佐杜洛夫斯基84岁的作品,很担心他会像很多大师一样晚节不保,昏庸懒散,但没有想到竟然还是一部极富先锋性与创造性的作品。影片的父亲由佐杜洛夫斯基的儿子亲自出演。

18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自传:性与神。少年时的夸张,其实是另一种真实。

23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佐杜洛夫斯基以佐杜洛夫斯基的方式拍摄了佐杜洛夫斯基的成长经历,而佐杜洛夫斯基的佐杜洛夫斯基式成长经历才是佐杜洛夫斯基成为佐杜洛夫斯基的关键。如果你觉得拗口,就跟我一起喊声:佐杜洛夫斯基,你丫真屌。

24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去年从《罗马》开始,到《痛苦与荣耀》,加上最近观摩较多的老塔和安哲,发现这些别具一格的导演总会在有生之年用一部作品来告慰自己的父母。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常用的“三板斧”都会编织出属于只有自己与自己共鸣的组曲。然后,我发现,他们都恋母,都弑父。母引申出了祖国,父映射出了政权。

2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到了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手里,这样的传记会有几分真实,你不禁会去想这个问题,他是诗人,他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这是他最简单易懂的一部。你不能要求那种日常中行为的真实,而是艺术上情感的真实,就好比童年的纯真,美丽的乡愁,历史的印记,可惜这些的重点不是我,而是父亲。★★★☆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四星半;看到费里尼和安哲的影子,追寻父亲,验证身份,还原偶像,歌唱的母亲治愈了黑暗中的恐惧与童年噩梦,尤利西斯之旅最终直视自身;从“神不存在”到领袖的消失,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在佐杜洛夫斯基影片中,一切肆意夸张荒诞都是被允许的。

2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反复同一个场景 同一个主题 结合了圣山 圣血

31分钟前
  • Santa 紫霞仙子
  • 推荐

神是你的父亲、儿子、朋友、邻人,是你、是我,也是我们。Your mind is a fractal of the Universe。电影指出了一条灵魂的求索之路,向着北交点而行,悲悯的人学会了勇敢,而勇者褪去了肉身与“自我”的牢笼。死亡和痛是永恒的,又因爱与希望而颤栗哀恸着。我们只能学着将它们一齐研磨成粉末,扬尘入空无。

34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如果库布里克是电影上帝,那么左杜就是电影撒旦。

35分钟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力荐

4.5 与《诗无尽头》相比现实了许多,打算去看下佐杜那俩纪录片,“电影有疗愈的功效”,他这两部个人传记太像心理治疗了,在痛苦时刻出来引导的老年佐杜,重新审视童年形成新的认知。暴戾的父亲的自我探索之路,将宗教、历史、政治杂糅在父亲的故事里,四两拔千斤。佐杜不停在表达灵肉分离,客观世界是幻觉,神棍但是我喜欢。他拍片有种魔力,以及刚刚好的幽默感

39分钟前
  • Persona
  • 力荐

导演在逼自己 也在逼观众

42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推荐

奇幻荒谬的一生,心底最恐惧的也会呈现在意志支配下的每一个举措和话语。借由父亲的经历、传记题材形式来表现法西斯的独裁,也深深影响着自己。

47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回归的佐杜洛夫斯基癫狂超现实魔幻大尺度童年往事又名父母的两泡尿,无神论共产父亲撒爆资本主义纳粹,歌唱的巨乳母亲治愈瘟疫涂黑隐身,子与父视角转变开启救赎。不管三大宗教还是被崇拜的领袖可爱独裁者或者糟糕野民都有屡现神迹的庇护,只有死亡是真实的,正如杜导与家族出演的轮回指涉。尤伦斯蓝光

50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影片的结尾让我想起北岛先生一首诗:一个男孩,越过界河去送信,那是诗,或死亡的邀请

51分钟前
  • 巴斯特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