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厂女工

HD中字

主演:卡蒂·奥廷宁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2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3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4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5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6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3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4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5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6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7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8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19火柴厂女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火柴厂女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艾丽丝是一家火柴厂的女工,每天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她和继父、母亲住在一起,却相处得并不融洽,在家没有个人自由,甚至会因琐事遭到继父殴打。而工厂麻木、枯燥的生活也让她心情烦躁,她唯一的乐趣是到酒吧喝酒、听歌,并因此遇见了一个男人,且匆忙草率地以身相许。而第二天早上,男人留下了一张钞票。对于这一切,艾丽丝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却一厢情愿以为这是爱情。不久,艾丽丝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找到了这个男人,但他并不想负责任。可是,艾丽丝还是想生下这个孩子,但随后的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最后的梦想。悲伤和羞愧让艾丽丝失去平衡,她到药房买了灭鼠药,对所有曾经亏欠她的人进行冷酷无情的报复,直至警察的来到才结束了这一切记忆重现炎神战队轰音者 10周年的汽车大奖赛神奇女侠国语冰血暴第四季香港小姐写真急诊室的故事 第十五季世界神圣奇观如何众叛亲离茅趸王惊吓返老还童(原声版)阿里的婚礼马略卡档案第二季美梦成真1998爱情缺乏对两个男人的影响军情五处 第一季我与沃尔特家男孩的生活活在当下第二季太阳滴血天黑黑如果你离我而去谍战古山塘骇人命案事件簿 第四季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 第九季歌手第一季可爱的你(粤语版)月亮花爱无界我们的1944华丽的外出哈里·布朗光猪六壮士熄灭的日光继母与女儿的蓝调2022年谨贺新年SP合租屋的恋人 シェアハウスの恋人阿浅来了女王2011精灵宝可梦:就决定是你了

 长篇影评

 1 ) 零的戏剧

这世界上的偶像实在太多了,整个高速运转的文化工业无时无刻不在流水化的生产和包装这各种偶像,而人们却又念叨着:“这是个没有崇拜的世界。”多尴尬!被各种个性娇惯的现代人越来越不容易为某种价值观买单,别抱怨哪个姑娘一掷千金买件西太后的飞行夹克,却对你的人生嗤之以鼻,没办法,icon全死了,只剩物质包裹的阿弗洛迪忒。
    
所以大家全部都缅怀起过去,所以各种传记电影这几年火爆到不行,导演们在致敬之余多少有对现世的不满和对盛世的缅怀。看那些海报吧,卡波特挽手腆肚,站得藐视一切,标志性的圆眼镜后面,那双小眼睛极尽轻蔑嘲讽之能事,仿佛对站他面前的全世界狗仔晚辈们发话:“小样儿,你们现在干得真挫!” 《factory girl》里的伊迪•塞奇威克的回眸一瞥,却是意味深长的看透,这是种温柔的“空”,站在factory大门口说再见,毫无留恋。

提到波普,沃霍尔是个怎样也无法跳过的人物。全球单幅画作拍卖桂冠属谁?毕加索?也许前年是,去年开始,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绿色撞车》接过了这把交椅,也许过几年会是金宝罐头汤,会是玛丽•莲梦露,会是电椅,他的,都是他的,这个酷似鼬鼠的小个男人站在艺术史坐标的次近端,淫威波及中世纪。

关于沃霍尔的八卦太多了,多半围绕他是gay的主题转,看多了反而见怪不怪,我总抱着无风不起浪的心态看旧戏,臆想andy和lou reed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潜规则”的原型朋克版。这次轮到伊迪•塞奇威克,这位“icon”了40年的传奇女子,加入的猛料是“三角恋”,这是个挺不靠谱的噱头,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压根儿构不成三角形,连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有待考证,花絮里伊迪的闺密如是说:“那个民谣歌手绝对不是bob dylan!”时隔40年,两死一生,不知老bob无端被卷入陈年花边,还被塑造成主流价值观的卫道士,作何反应?那就释怀地把整个电影当成一部纽约波普的房内考,结果我发现还是上当了,“没什么,根本没什么,艺术除了无聊,就没什么了”,似乎印证了沃霍尔的这句话。我想得到的些许“对我有用”的内容压根儿没有,不过,谁在乎对你有用?再说了,“有用”就是你思想落后!

既然关系不可靠,资料不诱人,我最后只好转向关注伊迪和沃霍尔本身。这么心无旁骛地介入角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才是普通观众的良好心态。偶像可能是一系列综合推力的结果,但有一点我却坚信,那就是“风格”,一个人的精神气场它不等同于潮流,后者只与服饰有关,而风格却是以个人魅力为中心的综合体。若不是伊迪殷实的家境,童年的遭遇,剑桥的学习,时刻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她怎么穿衣还只是模特,她的“符号化”是有理由和时代背景的,甚至需要某些“毒害”来促成颓唐。这些“好时候”都已经过去了,所以,姑娘们,黑眼圈、糖果袜、连身裙和缎发带拯救不了你们中的大多数,因为你们再也回不到八岁被生父性骚扰,再也抽不到那么棒的麻烟卷儿,所以,姑娘们,如果还能做自己,你们照样可爱。

必须承认,沃霍尔是个狡猾的家伙,当时混迹于factory的龙尼•卡特龙后来回忆道:“在工厂里根本没人吃药,除了安迪,他吃懊百错(obetrol),一种橘黄色的小药片…别人都在楼梯间扎针…只扎脱氧麻黄碱,我们都有纯正癖…我只扎脱氧麻黄碱,因为你必须发神经,‘发神经’意味着一种好内涵。”是啊,发神经意味着一种好内涵,而沃霍尔本身却从来不“发神经”。工厂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地方,这条艺术流水线上,沃霍尔是唯一的制造者,而那些“发神经”的人们(当然包括伊迪)却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生产原材料。“工厂”之所以为工厂,其中深意也就那个不“发神经”的人才明白。

回到伊迪身上,影片中当沃霍尔第一眼望见她时,他震慑地有点失去大师风范,好莱坞式的充分放大内心活动的剪辑方式让这一幕带上引人发笑的情感喜剧的味道,表现方式上的错位还真会让人以为当时的沃霍尔一见钟情于“纯正英伦风味”的伊迪,错了,沃霍尔只是突然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完美的表达方式。

沃霍尔的自卑是外表带来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情绪是他自恋的源头,这种自卑很强大,以至于他的思想满溢出身体充满了侵略性,这时候,伊迪出现了。整部影片没有一处让人感觉伊迪真的是大众所谓的沃霍尔的灵感缪斯,也许伊迪本身的展示已经够诱人了,也许工厂的艺术生产促成和稳固了伊迪的icon地位,也许沃霍尔给伊迪的启发与催化要比伊迪给他的多得多。沃霍尔只是他自己的缪斯,他的自卑促成他的强大和不可侵犯,他源自丑陋的自卑需要漂亮伊迪的缺陷补偿,在她身上,他找到了自己最优雅和到位的表达方式,他充满侵略性的思想(而不是阳具)进入伊迪身体,结合成完美的艺术。他这么做了,并取得了成功,他的自卑在他自己的艺术中得到了最好的抚慰,要是非说伊迪是缪斯,也说得通,伊迪所给予的是沃霍尔认为自己几近完美的幻想,大多数艺术家为这种幻想而活,而通过作品获得幻想的肯定回声。

伊迪离他而去之日,便是沃霍尔幻想遗失之时,可以想象这种失落对于沃霍尔是多大的痛苦。自卑之人的强大之处在于他重拾幻想碎片之后还能重组坚实外壳,太早到来又匆匆而去的名声与地位却给这位二十出头的女孩以毁灭性的打击,最后选择脱氧麻黄碱和海洛因来超脱。这场游戏里,安迪丢失的是幻想,伊迪丢失的是梦想,也不知道谁更可怜。

“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潮流的寿命还比不上用尽即弃的纸尿片和安全套。”这位波普大师规定了流行的保质期限,但讽刺的是,“15分钟定律”却完全不适用于沃霍尔经手的任何人或物,他的作品成了谁都舍不得扔的高价收藏,而伊迪也成了至今拜膜者甚众的长青偶像。用脱氧麻黄碱和生命换回来的永久流行是不是代价太高?也许沃霍尔现在还在嘲笑所有人的太当回事儿,把艺术太当回事儿,把生活太当回事儿,把死亡太当回事儿。影片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的忏悔构成的环形结构让人生厌,忏悔室太逼仄,根本容不下沃霍尔巨大的讽刺,他不需要导演自作多情为他寻求正当的道德出口,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无情嘲笑。伊迪年轻桀骜的另一面是韧性不足,在主流与边缘的撕扯下,不小心就断了。成名、暴富、陨落、贫穷都来得那么纯粹和突然,那是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年代,在纽约,沃霍尔是好些戏剧的导演,伊迪就是其中一出,而他自己,正如比利•内门所说:“连反英雄都不是,他根本是零。”

 2 ) Factory Girl

伊迪·明特恩·塞奇威克,美丽的艺术家及演员,无所不能的疯子,因纵火烧毁世界及逃离家人魔掌而名垂青史,朋友遍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鸡飞狗跳。离婚和结婚的次数一样多,她死后只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

是Andy与Edie聊天时为她想到的讣告。这个有纯美笑容的女孩子,如同妖娆的花出现在Andy面前,她是他工作室里闪耀的星,是他的superstar。他们联手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时尚界和电影界的滔天巨浪,他们肆无忌惮地享受滚滚而来的名声,财富,谄媚和镁光灯。然而,他与她的感情,并不能算作是爱。她仿佛是他所寻获的猎物,是具有他所喜欢香气的花。她在他的工厂工作室里,是那么美丽妖娆而堕落。神情散漫地吸烟,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仿佛世界上只剩她一个,或是回答他的提问,“谁是你最好的男友?”“你的初吻给了谁?”……工作室里散发着腐烂奢靡的气息,有同性恋,有海洛因,有各种变态者,有她,Edie。这是个梦幻的艺术世界,亦是一个纵身跃下边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们一同出入各种场合,有那么一瞬,让我想起了萨特和波伏娃,也是那么闪耀地出现在镁光灯前。但绝不相同。萨特和波伏娃是彼此的依赖,而Edie对于Andy,更多的是工具,是激发他灵感最后被弃置的工具。也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在摄影机前,在Andy的身边,已不再是Edie,而是别的女子。Andy仍旧问着相同的问题,“谁是你最好的男友?”“你的初吻给了谁?”……谁又能记得那个总是抢着付账单,总是笑着说“我爱你”的女孩?谁又能知道在她破产之后,是怎样躲在小公寓里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她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众人的嘲笑,以及Andy淡淡的一句话:“我已经给了你,五十美元。”

与Andy这个银色头发脸色泛青的诡异形象相比,Bob Dylan则显得充满阳光。Edie与他的相遇让人觉得温暖。在Bob的演唱会上,他们初次相见,他把手臂搭在她的肩头,略微腼腆地笑着,而她则错愕继而是欢喜的笑容。她看着他登上台,吹口琴,弹奏吉他。像是甜蜜的情侣。他在她的楼下喊她的名字,带着她出去,她环着他的腰,格外开心。一起放肆地笑。而她终究还是离开他,她舍不得Andy,或者说,她舍不得她的流光溢彩的生活。尽管她也明白,她已经失去这世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她爱的人。

故事以1970年Edie的叙述开始。那时的她已回到老家圣芭芭拉的一个医院接受强制戒毒。脸上没有脂粉,穿着连衣裙,除却眼神里的沧桑,依旧是年少时的干净模样。在工厂工作室的画面始终是昏暗不清的,而与Bob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阳光溢出的样子。据说,这部电影有两个版本。一个更倾向于关注工作室的日子,而另一个则着重于他们的情感。我所看的,应该是前者。

在最后,Edie因为吸食过量毒品而死。当采访Andy的记者问起是否还记得Edie时,他仍旧是淡漠的表情,我们已经很久没见,而且我们并不了解彼此。此时影片回放他们的对话,是曾经在一起时,为她写的讣告:

伊迪·明特恩·塞奇威克,美丽的艺术家及演员,无所不能的疯子,因纵火烧毁世界及逃离家人魔掌而名垂青史,朋友遍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鸡飞狗跳。离婚和结婚的次数一样多,她死后只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

故事终于划上句号。最后显现的,是那个微笑着对人们说“我爱你”的女孩。那个在死后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的工厂女孩。而爱情,并不重要,也毫不相关。

 3 ) 自卑者的刀鋒

觀影隨記:Factory Girl.
本文中包含同性戀、性、性格扭曲的內容,容易引人反感,請慎入。
并且请注意:文中所写的是纯粹针对电影中的三个角色,请完全独立于真實人物之外来看待。

他無可救藥的自卑同時也肆無忌憚的,傷害著週圍的人。

抛卻歷史,抛卻那些icon們的形象,這是一部關於三個人的電影。女主角Edie,男主角Andy,他們中間的第三者,billy。
在我眼中,這只是一部關於Andy的電影。關於一個自卑者如何傷害他身邊的人。
(第一眼看到取下墨鏡的Andy我就忘記了這是一部有歷史背景的電影。這個演員太出彩了,以至於我無法把他當成一個“Andy Warhol”的架子。)

一、Edie的美 和 Andy的醜。
這無疑是個悲劇。Edie的悲劇是屬於她自己的。Andy和Edie的悲劇則是源自Andy的自卑。

關於Andy的醜。
Andy在電影中的形象,就是一個蒼白孱弱的同性戀男青年。
他無時無刻不在煩惱著自身的醜陋——甚至於在教堂懺悔。
兩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一、電影開頭Andy試戴假髮;二、Andy的母親說兒子皮膚上都是斑點,此時Andy正拿粉底試圖掩蓋牠們。
直到電影結尾都沒有嚮觀衆展示拿下假髮的Andy會是何種模樣。很難解釋這是一種仁慈或是更加的殘忍。

關於Edie的美。
Andy被Edie的美吸引,只在一瞬間。隨後他便讓Edie作了電影的女主角。Andy有句臺詞:“Edie太美了不能作藝術傢(too beautiful to be an artist),藝術傢須是醜的。Edie是超級明星(SUPER STAR)。”
這句臺詞中隱藏著兩點:
1. 自卑者對美的敵意。
在承認和愛慕著Edie的美的同時,抹殺了她的思想,她是個空殼明星。這也爲以後Edie被輿論打入“庸俗”的囚牢埋下伏筆。
Andy的心中藏著對Edie的強烈嫉妒,這種嫉妒,又是他無法說出口的。

2.自卑者對自己的敵意。
“藝術傢須是醜的”Andy在無路可退的自嘲著,鞭打著自己的自尊心。Andy與Edie在公園閑遊時也有類似的臺詞:“我太醜了,所以幹不了別的事”(Edie稱贊Andy是個藝術傢)。
此時再回溯到電影開頭,Andy的初登場:他在教堂忏悔,說著自己沒有一件粉紅色的外套一段。便可知相對於成爲一個“藝術傢”,Andy的內心更想成爲一個“因爲迷人而被世界銘記(他稱贊Edie的話)”的美人。
在一個年輕人心中,肉體的“美”是高於一切的。

二、美 和 性
年輕人愛美,也希望自己是美的。因爲美是關於性的。

關於性,有兩個場景直擊這個話題:一、Andy和Edie在天臺,爲billy的事情發生爭論。Andy說:“性對我而言只是太抽象了(too abstract)”。二、Andy獨自對著猛男的裸照自慰。(BGM是Velvet Underground的音樂,配得好~!)

第一個場景中,Andy一句話便將自己與性撇清了關係;第二個場景中,他卻從行爲上膠著其中。這一幕直接揭示了兩點:1、Andy並非沒有性需求;2、Andy只對男體有性慾。
自慰是自卑者唯一解放性欲的途徑。
“自慰行爲”也包含了Andy拍攝的那些色情意味電影。(和《鋼琴教師》中女教師的偸窺癖和自殘下體本質上是相通的。)

Andy和Edie,如果沒有“性”這個敏感的因素間入其中,也許他們將是一對相處愉快的好朋友,甚至靈魂伴侶。“性”是Edie引人註目的關鍵,也是Andy自卑、自閉的緣由。
Andy嫉妒著擁有美貌的Edie,隨時能獲得性滿足、隨時能擄獲美男的心。

而直接引爆這個因素的人正是billy。搖滾明星,美男子,週身圍繞著性感的氣場。他是Andy和Edie兩次關係惡化的關鍵。他的出現暴露了Andy對Edie的妒嫉,也凸顯了Edie的幼稚無知,和Andy在自卑中的煎熬。Edie以爲Andy的妒嫉是指嚮billy的,卻不知道自己的年輕美貌才是兩人關係破裂的最終原因。

Edie和Andy兩次關係惡化:
1.Edie和billy初見,他們的照片被登載在報紙上。Andy怒形於色。
2.Edie請billy來和Andy合作拍電影,billy大肆羞辱了Andy。Andy並沒有當場發作,但緊接著就與Edie決裂了。

寫到這裏已經很長了,不是我習慣的篇幅,先休息一下吧。

 4 ) 她打动了我

看完后的感觉就是难过,一种贯穿始终的悲伤。
情节等说不上十分出色,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觉得好难过,也不是想哭,就是眼睁睁看着一个天使离开,很无力。
她的善良,她被背叛,都深深打动了我。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说的大抵就是这种感觉吧。

 5 ) 我们同一天生日

常怀疑大家对 Edie Sedgwick 之死心怀愧疚,今天才对 Kate Moss 如此寛宏大量。若不,怎么同是 it girl、各路大师女神缪思同样滥药但却有着如此回异的下场? [话分两头,说实话自咸丰年前莫斯小姐搭上尊尼特普 (是为特普先生的黑暗时代) 已对其好感全无]

1. Edie Sedgwick 与 Andy Warhol

透过反映导演主观的电影来评定 Warhol 的价值是我的轻率,我委实是不懂 Warhol 的成就;但就其物化身边人事物、把自己调整成产品的卷标再作商业销售的技巧而言,今天的 Tom Ford 实在不过尔尔。

Hayden Christensen 的角色说 Warhol 不过是利用 Edie 而她根本从未看清世上事物的真实面,Edie 所受的冲击直是不能言传。由成长经历慢慢培养建立起来的 ego,很大一部分来自外界的肯定与同辈的认同。一个自己很爱,另一个自己一直崇拜仰慕并倚赖 (也给了她最重要的肯定);他们却都不理解 Edie 对万事万物抱持完全信任态度背后的危机,也没有爱她爱到完全拥抱她所有的地步。看不出此其中的撕裂与挣扎而双双放手的两人,完完全全毁了 Edie 的人生。

爱 Edie 的心疼她一下子失掉对她而言不可割失的二人,爱 Warhol 的会辩护说其情感与 Edie的同样脆弱而纤细因此才严重地保护自己完全抽离。Edie 跟 Warhol 走在一起,根本是极端相似的因子聚合。

2. 敏感足够杀人吗?

把 Edie 看作容器,她对身边人的爱与信任从无所谓的半满或半空,她只想有更多更多的人跟她在一起,在得到的同时她也乐于分享彼此宠爱着的感觉。如此的女子,放着她不管任由她如形随影声嘶力竭都视若不见,她心中的痛慢慢就变成黑洞吞噬意志。抑郁患者不见得全都管有自杀倾向,倒是,更常感到无能为力而逃避现实不求苟全。

对药物的倚赖与沉沦在另一角度看恰是放纵感官从而麻木自我。头痛管吞阿士匹灵,胃痛管吞胃药,情感上的痛却是无药可治;只有迷乱所有的感官让思考都进行不了她才悄悄感到宽慰得到一刻安宁。她不是不要救自己,只是实在无能为力,无能为力于找到能堵住黑洞的温热大手。

3. 电影的社会意义

看戏总是无法抓住电影的重点,或脱离影像表面阅读更深一层的意义,我看到的只是我想看的东西而已。Film as Social Practice 就曾指出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取决于他们对理解电影的经验或技巧,是以才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的电影门类。Factory Girl 无疑是靡烂有余内容不足,但就反映 Edie跟 Warhol、男友、家人以致朋友关系的不圆满所造成的抑郁后遗,在我看来倒是有令人印象鲜明的描绘。


Background Music: Hated Because Of Great Qualities – Blonde Redhead

 6 ) 若你也愿意用漫长而重复的生命去换取一场奢华的梦

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不要脸。
如果把每个人最内核的东西挖掘出来再扩大看,都是一个独特的样本、就是一股潮流、甚至成为一个明星。
执着于自身理想或者幸运的人可以自己找到那个点,去成功、去毁灭。
但还有更多的美丽是借助别人来发掘。
edie是幸运的,她拥有异于大众女子的美貌与灵性,于是一出场便赢得了潮流制造大师的倾心。
后来她们都红了。
后来她被抛弃了。
后来剧情急转直下。
到底是她太过慷慨?不懂算计?还是混错了圈子?

影片末尾时候有一个镜头是edie刚离开艺术学校时候sid为她拍的照片。
那时的edie完全是一副踏实未开化的样子,她就是那种一心想要变坏的好女孩,身上有着生涩的努力,眼神里有令人担心的火苗。
还记得第一次为了见到andy而细心准备的妆容,这场悲剧到底是无意识的蝴蝶效应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飞蛾扑火?
命运被把握在别人手里,而且是一个也不是很能把握自己方向的、不够男人的男人的手里,那么,从她成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陷入迷失自我的深渊。

如果她从一开始只是安心地画画,或者后来随某个摇滚歌手找到生活的意义,摆脱那些流行的、虚伪的、吞噬时间生命乃至美丽的毒又会怎样。
但是她没能及时清醒,于是她成为了一个每个年轻女孩都梦寐以求的标志。
像红白相间批量生产的可口可乐易拉罐、梦露或者其他人五颜六色大幅版画海报、一代又一代供人娱乐、崇拜、窥探的神奇偶像。

但是如果不去疯狂的挥霍,我也想不出edie那样明耀的美丽又该如何消耗才能老得其所。
美丽的好像天生就该毁灭,在最美的时候作为一道无法挽回的伤被封藏起来,再加以时间的酝酿就拥有了传奇的沉香。

话说,看了太多美丽人儿香消玉殒的故事,让我一度以为奥黛丽赫本也理所应当是死于非命的。。。

电影毕竟就是电影,比如真实的edie与某个摇滚歌手的爱情并不像电影里描写的那么纯真无暇。真实的她经历的或许更多,再想了很久才终于觉得已经没有可能再挽回什么了。
不喜欢女主角脸上自带的悲苦的表情,很多人觉得她缺乏edie的灵和洒脱,但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电影里讲述的除了女人的故事,还有令人兴奋的美国梦,当然还有美国梦的阴暗面。
反正,但当字幕映出,电影落幕的时候,我听见我的心对我说:梦醒了。

 短评

so cruel

2分钟前
  • 科华北路街溜子
  • 推荐

缘分。真是神奇。原来《鸭子与野鸭子的自动存放柜》里的bobdylan就是这个呀~~~~哦,my god~

7分钟前
  • 薇啸
  • 还行

我是来看天才的 天才在哪里 我找了好久找不到 伊迪是个大傻妞 沃霍尔成了同性恋

8分钟前
  • Frank
  • 还行

非常好的电影,其实我身边也不乏Edie这样因为进入某个圈子而开始发生质变的姑娘,大多是被那些表面光鲜的东西迷了心窍,她们也许也早就忘了那张旧照片里的女孩是谁。PS:演NICO内女的真丑!

1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看的时候不停地想到Jude Law

15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推荐

SO,I know

16分钟前
  • T.L.P
  • 推荐

女神

20分钟前
  • 滋滋滋
  • 推荐

顯得B好俗啊哈哈。B和E做愛拍得真美~

24分钟前
  • 胖丁
  • 推荐

这个Dylan巨像克隆出来的么

27分钟前
  • luc1en
  • 还行

十分想了解60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28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beautiful

33分钟前
  • GOGO Dr.Gore
  • 推荐

具有意思

35分钟前
  • 教主饶命
  • 推荐

事实证明,西耶娜·米勒演伊迪·塞奇威克再合适不过。

39分钟前
  • 妈渴-瞪啃
  • 推荐

星光熠熠啊

42分钟前
  • 胖纸史蒂文森
  • 力荐

如果单纯去看 即在不知道那个同性恋是安迪沃霍 不知道那个摇滚歌星是鲍勃迪伦 那么 这就是一部败家女的堕落史 但是 她都让我们看到了美丽都让我们抑制不住的悲伤了一小下

46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great acting from guy pearce~

47分钟前
  • ling
  • 推荐

http://www.56.com/u24/v_MzE1OTI4OTM.html,http://www.56.com/u86/v_NDkwMjI0MTE.html,http://www.56.com/u89/v_MzQwNzU1MjY.html

51分钟前
  • 果酱☮
  • 还行

好伤感。

54分钟前
  • Gaby
  • 推荐

又一个缪斯女神,两者是谁成就了谁.

58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还行

安迪+伊迪·塞奇威克

1小时前
  • 蕾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