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991

HD中字

主演:三国连太郎,永濑正敏,和久井映见,原田美枝子,田中隆三,浅田美代子,山口良一,浅利香津代,高峰凯希,浜村淳,梅津荣,井上千蔵,中本贤,小仓一郎,村田正雄,松村达雄,中村芽衣子,音无美纪子,奈良冈朋子,佐藤B作,碇矢长介,田中邦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儿子1991 剧照 NO.1儿子1991 剧照 NO.2儿子1991 剧照 NO.3儿子1991 剧照 NO.4儿子1991 剧照 NO.5儿子1991 剧照 NO.6儿子1991 剧照 NO.13儿子1991 剧照 NO.14儿子1991 剧照 NO.15儿子1991 剧照 NO.16儿子1991 剧照 NO.17儿子1991 剧照 NO.18儿子1991 剧照 NO.19儿子199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儿子19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日本岩手县山村,浅野家迎来了母亲绢江(音無美紀子 饰)的周年祭典,子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沉寂已久的老屋重新焕发了生气。祭典过后,子女们商讨赡养老父亲昭男(三国连太郎 饰)的事宜,可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解,固执的昭男始终不愿意离开老屋。  此后不久,昭男为参加战友聚会来到东京,并顺道看望了在这里辛苦打拼的两个儿子。长子忠司(田中隆三 饰)虽是个体面的公司白领,却为了供养家人和房子疲于奔命;次子哲夫(永瀬正敏 饰)辞去酒馆工作,进入一家钢铁厂,更邂逅了心仪的女孩征子(和久井映見 饰)。  两个儿子虽各有辛酸,然始终为了幸福不断努力。望见于此,昭男的忧子之心总算略略放下,而甘于一个人的寂寞……  本片根据椎名诚小说《仓库作业员》改编,并荣获1992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男主角奖(三国连太郎)、最佳男配角奖(永瀬正敏)、最佳女配角奖(和久井映見)和最佳新人奖(永瀬正敏 & 和久井映見);1992年蓝丝带奖最佳男配角奖;1992年电影旬报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和最佳女配角奖;1992年每日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永瀬正敏)、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导演奖;1991年报知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永瀬正敏)和最佳影片奖;。星武神诀 动态漫画 第2季谎言使用法则逃跑的新郎寄宿学校疑云第二季龙门镖局之为2归来奇诺之旅石棉第一季米奇妙妙屋第二季幪面大侠孤夜寻凶海盗2014异常睡眠碰撞白发魔女传2020案中案大唐重案组我的男人是丘比特校草是女生消消气第九季变相黑侠天外有天 Insiders东之伊甸剧场版1:伊甸之王警视厅零系: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爱与泪的告别美眉校探第二季空中浩劫第二十二季谁可相依屋顶野兽之剑落笔皆是想见你小赖儿生活Vlog其实,我乃最强?听我的电波吧星舰复国记第一季悍妞万里追东京生死恋请将我遗忘所有女生的offer蓝色情人节鬼玩人 Evil Dead (2013)忠贞2022傲骨贤妻第一季回来的女儿世界奇妙物语2019秋之特别篇

 长篇影评

 1 ) 儿子

山田洋次拍了一辈子的《男人之苦》,虽然票房大卖,还让松竹面对日本电影的数次危机屹立不倒,但即使是做了把系列电影拍成国民电影这样一件近乎于奇迹的事,实际上却还只能算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山田洋次自己并没有得到评论界太高的评价。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山田洋次确实功力老道。日本电影在50年代的黄金时期过去之后,能让人持续体会到电影魅力,还能感受到日本低下层生活趣味的,在我看来也就只有他老人家和深作欣二两人。

除了那套《男人之苦》和渥美清一起成为日本文化的宝贵遗产之外,山田洋次其他独立成篇的电影,从77年的《幸福的黄手绢》,到86年的《电影天地》,再到91年的《儿子》,最后到2002年的《黄昏的清兵卫》,每一部电影都堪称是那个年代的经典。

之于《儿子》,能拍这样一部电影据我推测应该算是偶然,因为拍摄本片的91年,正好是《男人之苦》中饰演车寅次郎的渥美清被查出患上癌症的年份。因此这也是自70年代以来首部没有渥美清出演的山田洋次电影。

没有了渥美清,但三国连太郎的表演也很精彩。故事最感人的三个闪光点,几乎全都是三国连太郎的独角戏——

第一个闪光点是在次子哲夫在母亲忌日回家后然后离开的时候,老人独自一人玩机械鸭子;

第二个闪光点是突然知道次子哲夫交到女朋友,而且亲眼看到是个又聪明又可爱的乖女孩的当晚,父亲激动的睡不着觉,又是唱歌又是喝酒;

第三个闪光点是独自归乡后,看着漆黑的屋子突然产生全家团聚的幻想,一切都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

这三个闪光点其实分别对应了日本影史上的三大名片。第一个点是《东京物语》,第二个点是《无法松的一生》,第三个点是《雨月物语》,对应的镜头构想也正是那三部电影最为感人的地方。可就算明知道是向经典日本电影致敬,但山田洋次的引用却是浑然天成,太了不起了。

说起来和渥美清也有相似之处,三国连太郎和西田敏行(西田敏行虽然没有出演《儿子》,但他是在渥美清死后山田洋次纪念渥美清所拍的《抓住彩虹的男人》的主角,那同样也是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两人,正好是山田洋次参与编剧的另一套松竹国民电影《钓鱼迷》的两名主演。《钓鱼迷》演到今年,据说将在12月发行最后的终结篇,电影虽然完了,但愿西田敏行、三国连太郎和山田洋次能够长命百岁,拍出更多不失以往水准的电影。

 2 ) 一辈子的“父亲”

片子的细节很好,演员也很到位, 喝生啤找店家的时候很有生活场面;泷先生彻底的演出了那一类人。

      片名是儿子,但我认为其实父亲才是主要,或是说以父亲的角度来写的儿子。老父亲总是说他不需要被照顾,但其实他是真正感到寂寞的,当知道儿子哲夫要娶妻的时候,他的兴奋难以言表,他说“等他们生了小孩,他来照顾”,他说“反正老房子闲着也是发霉”,虽然他嘴里说麻烦,但其实是想抑制自己表面的需求。
       他唱歌的时候,我真的是大哭,即便在战友那里,也话少的可怜的父亲,在知道儿子将会有个安稳的家后,快乐地将毛巾绑在头上,像孩子一样的唱歌,他的寂寞和他对儿女关心,只在那一刻终于不再以隐忍的方式倾吐。哲夫也是感受到了的,看他听父亲唱歌时的眼神…
       第二次的大哭,给了老父亲回家后的幻见,他在空荡的老房子中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围坐着吃饭,灯光温暖,妻子在喂儿女吃饭,锅里煮的饭还冒着热气…他喊一声“喂,我回来了”,大家的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然后,一切烟消云散,只有他自己在冰冷的房间里回忆。取景在冬日,更加强这种萧瑟的效果。
      我想,与其说他是在老家更自在,不如说是他是不想拖累儿女,不想成为日后被埋怨的对象,同时,老父亲渴望的是儿女来看看他,而不是他到城里去,他希望的是“被想念”。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是不允许自己有这种期待的,他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渴望是什么。
      他觉得只要看着儿女过的不错,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死去也是好的;他认为作为一个父亲,永远应该是儿女口中“顶天立地”的存在…这是我感觉真正悲伤的地方——当了一辈子“父亲”,在自己寂寞的时候却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父亲”,需要偶尔懦弱,偶尔不完美,偶尔也会有想念。

 3 ) 细节里的美好

影片真实、质朴,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包括沉重的劳动都成为了一种美,父亲对儿子的内在、深沉的爱令人内心一阵阵地发颤。影片似乎是要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是存在的,只是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了,而当你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就是你感到幸福与自足的时候。淡淡的生活,淡淡的美好,淡淡的诗意,这就是影片所带给我们的。

 4 ) 观《儿子》电影有感

去年十一假期,和好友在街头闲逛。

景田以咖啡为特色,而鹊家茉莉花dirty 更是独树一帜。我们慕名而来,细细品尝,惬意而满足。喝完咖啡,我们一路闲聊,漫无目的地轧马路。兜兜转转,不知不觉拐过街角,来到一家书吧。

书吧光线不甚明亮,内部摆设也十分随意。有几只大花猫,或懒洋洋霸占在沙发上,或大摇大摆地穿行于大堂,或在阁楼上睥睨着下界一众凡夫俗子。

昏暗的灯影将木质书架上的书藏在阴翳里,灰扑扑的,感觉有点脏,有点油腻。这些书安处一隅,似乎并不想被人翻阅,它们沉默着,拒客人千里之外。反倒是书架底部胡乱堆叠的盘盘碗碗,时不时反射出点光泽,逗着客人前来交流。我们跳过书籍,直奔碟罐,挑挑捡捡,择了一些可爱物件,打包付账准备离开。

老板温言挽留:书吧马上就要播放电影了,如果不忙的话,可以看看。想着确实也没有什么非走不可的安排,我们便依了老板的意思留了下来。

在这样的一个老旧的、有一堆猫的、不怎么收拾的书吧,会播放什么样的电影呢?我们在阁楼上闲聊了一会,谜底就揭晓了。

这是一部日本亲情电影,名字叫《儿子》。这家母亲去世后,留下80来岁的老父亲独自守在山中,看管着老田、旧屋以及逝去的回忆。

老人有两个儿子,老大名牌大学毕业,留在东京,成功买房,过着世俗意义上成功人士的生活,是老人的骄傲;小儿子学习不太好,从小也没有哥哥听话,老人总是啰嗦着小儿子不够踏实听话,要多学学哥哥。小儿子虽然本事不大,但对山间的生活也不感兴趣,他拒绝父亲的邀请,进了小县城,干着体力活,忙碌却也快活。

平静的生活因为一件意外而掀起了涟漪——同村一个孤寡老人独自死在家中好久才被发现。两个孝顺的儿子觉得不能继续放任老父孤身在家,商量后安排父亲去东京的大儿子家安享晚年。

老父执拗不过,便去了东京。

来到了大儿子的家,父亲的拘谨与不适应一目了然。原来,因经济局促,儿子精挑细选买下的公寓,远在距离公司4小时的郊区。而这个花费了天文数字的公寓,孤零零地挤在立交桥下,那小片独立空地里。小楼卑微地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轰隆隆、永不停歇的噪声、白惨惨、晃人眼目的高层反光以及早出晚归、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老人独自一人待在家中。他向窗外看去,看见的是没有生命的钢筋水泥,和无尽的天空,看得久了,这份虚无与漂浮,让老父心里慌个不停,他畏缩地收起目光,把视线锁回到电视机上。电视里循环播放着孙儿幼时的录像。这是怎样的一个没有生机、冷冰冰的、令人窒息的牢房啊!

晚上11点,大儿子终于回家了。父亲惴惴不安,问儿子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儿子说,今天是因为父亲的到来,同事帮了忙,自己还早回来了两个小时呢!父亲听后沉默了。

大儿子忙得脚不沾地,说起话来一副火急火燎、没时间听也没时间解释的模样。面对忙碌的儿子,父亲十分沉默。老父亲有限的语言,都是留给了并不熟悉的儿媳妇。

早上,父亲5点坐在楼下长椅上,看着儿子急匆匆离去的背影,问儿媳妇:他每天都这么早离开吗?儿媳妇说:是啊!

父亲离去前,和儿媳妇谈话:我一八十多岁老头,就算死在家里过好久才发现,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你们生活十分辛苦,要互相帮扶。你的母亲也是一人在家,身上有病,我走之后,你把母亲接来,一起过日子,好好照顾老人家。

交代完这些,也不管大儿子的反对,老人离开东京。在回老家之前,老人前往小儿子的县城,看看老二过得怎么样。

县城的生活不像东京那样绷得那么紧,沉默的父亲,在小儿子这里找回了快乐和话语。从东京回来后的父亲,再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总是对小儿子不满意了。也许是看到了大儿子的生活,父亲意识到小儿子虽然成绩没有哥哥好,没有哥哥有“出息”,但是这样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吧!

一日夜晚,父子俩躺在出租屋的榻榻米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得知小儿子有心仪的姑娘时,父亲开心极了,问了几个问题后,父亲仍然不肯睡觉,爬下床来,打起拍子,唱起了歌。看着父亲开心的模样,小儿子笑得幸福而知足。

这是一部情节缓慢,剧情简单的电影,但是不知为什么,剧中的老父、忙碌而空虚的城市家庭、贫穷却幸福充实的小儿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隔一年,回忆起来,依旧清晰,依旧温暖,仿若昨日。

 5 ) 淳朴单纯美好的爱

看完心有点空空的,又有点暖暖的,还有一点脸红。
心空空的是因为年迈的爸爸为了成全儿子的幸福,又回乡下过上了独居的生活;暖暖的是因为至少看到子女还是孝顺的,希望为老人养老,大儿子的媳妇是剧中我最喜欢的演员,不知道为什么不在演员表中,她是那么美,那么善良,即使有点小埋怨,也只是随口说两句,行动上语言上对家庭对丈夫对老人都做的无微不至,让我很感动。对日本女人的好感进一步增强,是男人的贤内助;为什么脸红?因为那是一个多么淳朴的年代啊,爸爸是那么的淳朴,只要儿子过得好,即使找了个聋哑人也很开心,让儿子一定要好好珍惜,对她负责,还感谢女孩照顾自己的儿子,感谢她接受自己的儿子。在爸爸眼里,有家才是完整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想想现在,想想身边的人和事,那么单纯美好的爱情真的只存在于物质匮乏和物质无忧的两个极端。于我,好像亦免不了世俗,有一点恨也有一点无奈,更多的是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慨和对那些错过的失去的遗憾。

 6 ) Everybody's Fine

家庭轻喜剧及反应家庭关系的剧情片一直是山田洋次先生所擅长的,“山田洋次是一个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儿子 息子》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小津安二郎先生的《东京物语》(1953),日本导演对这种家庭人物关系刻画反思的作品其实很多,对于欧美的话,能想起来的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Everybody's Fine》(2009)以及她的原版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的《Everybody's Fine》(1990)。东西方人对感情的刻画手法不同,我这个菜鸟是不能详细解读的。

本片主演是三国连太郎,影片中的父亲胡子拉碴、精神颓然,真的很恍惚是不是现实中的三国连太郎先生也是这个样子了,又想到《Everybody's Fine》(2009)中的罗伯特德尼罗,以前的黑帮专业户,真有种“廉颇老矣”的感觉。

影片一开始就在母亲周年祭,浅野家的子女们都纷纷回到岩手县老家的山沟沟里。小儿子在东京懒散的活着,要不是父亲的催促可能也不会回去。周年祭这段时间,空寂落寞的老房子有了生机,在东京辛苦打拼的大儿子一家、女儿以及还是不求上进的二儿子,围坐在一起看着老照片怀念以前的往事,这样看来还真的是很久大家没有团聚在一起了。当然,孝顺的儿女们担心父亲一个人住会有危险,请求父亲去东京住,不过固执的老父亲不耐烦的拒绝了他们,我想这个是很多家庭面对的事实。姐姐临走前告诉弟弟多待几天陪伴父亲,这一段我想起了我的哥哥,每次从东北老家临走前,他都是这么跟我说......

大儿子老婆从家走的时候,在车上对长子说“嫁给长男真的是错误的选择”,两人默默无语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但是我们心中好像也是欲言又止般猜想着各种原因又不愿继续在想,因为生活已经很累了......

陪伴父亲的几天,小儿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和父亲的摩擦一点点升级,他讨厌父亲对两个儿子不同的态度。这里好像没办法解释太多,但是在东方人的世界里,如果父母把你当孩子、替你操心,他就会经常要唠叨你训斥你。但是你的家庭、事业稳定了、成熟了,他们反而会像小孩子一样的怕你。所以现在想想,山田洋次先生还是很厉害的。

影片进入第二部分:儿子的恋情 瘦弱懒散的儿子回到东京,开始了新的工作—一家金属公司的搬运工。所有人都认为他坚持不过第一天,但是他告诉同事他喜欢这种大汗淋漓的充实感,但是其实更多的是,他喜欢上了一个仓库管理员。由和久井映见饰演的一个聋哑人,不过真的是一个气质极佳的美女。遇见爱情的浅野努力工作、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勇敢又羞涩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就算得知她是聋哑人也义无反顾,很显然,小儿子这次真的长大了。山田手下描写的小儿子的恋情,羞涩又真实,很可笑又很感动,比起现在那些影片中的“高大上”的恋情不知道要好看多少。当然,最后两人成了幸福的恋人。

影片的第三部分:Father comes to Tokyo

老浅野去东京参加战友会,同时看看两个在东京打拼的儿子。老浅野在东京做过20年了劳工,此次行程一开始很高兴。来到大儿子家,虽然不习惯钢筋混凝土的生活但是看到一家人生活还不错也算欣慰。对于公公的到来,外人会对媳妇说受苦了,两代人的代沟,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将长辈接来住都要受累,不过老浅野一开始就没想住在这里,所以让给所有人都做过思想工作的大儿子大为不满。

虽然心疼辛劳的儿子,但深知无法适应软、硬环境的老浅野,还是离开了大儿子家。去参加战友会,面对同样和自己遭遇差不多的战友,更是不能选择继续留在大儿子身边。所以,他临走前还是要去小儿子那看一看,当然临走前还不忘对儿媳妇说能照顾好他们的家庭。

来到了小儿子简陋的住所,老浅野还是不忘对儿子一阵唠叨,希望儿子能早早将生活步入正轨有个稳定的生活,所以老浅野一开始就没好脸色。同样,小儿子也是一脸的不耐烦。

此时,女友的电报来了,小浅野若有所思一下,然后叫上父亲一起去泡澡及买食材做晚饭,他想给父亲一个惊喜,同时告诉父亲自己的态度,自己要与这个女人结婚。

老浅野看到了儿子的女友,有点手足无措。同时儿子在爱人面前的担当,要建立家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让老浅野内心激动和满意,不过还是满脸没有准备的惊慌失措。

缓过神来的老浅野,一晚上激动的睡不着觉,像孩子一样和小浅野唠叨,迫不及待的开始张罗以后的事,甚至给儿子唱歌,让儿子有感受到了许久未有的温暖,此处真的很感动。

老人开心的从东京离开,脑袋里一直想着和小儿子及儿媳在一起开心的时光。两个儿子在东京虽然辛苦,但是都为了幸福坚强的生活,老浅野很欣慰。“望见于此,昭男的忧子之心总算略略放下,而甘于一个人的寂寞……”

影片的最后,在孤独的老房子里,老浅野幻觉般看见了以前的家,从东京打工回来带着所有人的礼物回到家里,老婆儿女及长辈看到老浅野回来开心幸福的围绕着他并开心的把玩着礼物.......这一段看的真的是眼镜温热。

本片感情细腻、真挚又贴近现实,三国连太郎演技精湛将老父亲刻画的丰满传神,两个儿子性格各异,也刻画的细腻真实。剧情、人物的矛盾合理,节奏、结构都很好,用真挚的演技及完美的细节将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是一部难得的佳片。BGM有点怪怪的,不似其他平常那样催泪、柔情,让人感觉神秘又贴切,就如人心一样难以全部揣摩。

在豆瓣上一个短评上看到一句歌词富士山下的“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 ,虽然与电影没什么关系但是觉得挺有味道的。

 短评

从父亲向征子说谢谢一直到结尾,都是含着眼泪看完的。父亲在两个儿子面前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在中产大儿子面前感受到的是无助和拘谨,而在不成器的小儿子面前才找回父亲的尊严,从而放松任性,山田洋次对这种心态的把握太精准太动人了。结尾真是让人既心酸又温暖,守护着留有最美好回忆的地方,孤独地活下去,三国连太郎演得太好了。

4分钟前
  • 麻绳
  • 力荐

日本家庭剧,如果说小津安二郎数第一,那么,第二把交椅非山田洋次莫属,甚至,山田洋次近年的家庭剧,渐臻化境,如果他能够拍到百岁,说不定足以比肩小津。一个家庭,三个儿女,都客居东京,一个“东京物语”结构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是90年代,22年后,山田洋次又拍了《东京家族》,更胜一筹。

5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1.山田洋次是继承小津安二郎最为成功、最为传神的一个导演。2.他们的特点就是都是开豆腐店的,原材料就是那个,永远不变,但是你要是细品就会品出不同,但不要期待浓烈,刺激,他的基调就是温暖、节制、有礼。

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太多小津的影子,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獨生子,父親在世時。只是這次的“致敬”卻顯得舒服和恰到好處,最後的幻境的段落很棒,嫁女兒和送兒子出去其實都是一樣,人生在世最後總孤獨,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

10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没有想到处理方式会这么冰冷刺骨,没想过会如此让人难过痛心。虽说是继承了小津的衣钵,但已经冲破了牢笼走进了现实,触及的是人人都会经历的种种问题,街上看到的各种人,遇见的各种事情。包揽了社会万象,同时也能稳住叙事的主线。再配上精巧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配乐,一切都能一下子就打进心里的。另,三国连太郎诠释的父亲角色真是我见过最好的了,所以所有情绪的转变都会合理起来。还有一个冷酷的结尾,正中我下怀了。“有灯,就有人” 5.0

15分钟前
  • 下落不明
  • 力荐

我一直在想,如果拍一部中国式的父子关系,不知道要看哭多少年轻人。因为这部电影太太像现在的中国了,城乡之间的流动,一边是无处安放的城市奋斗,一边是难以回归的家乡,这种两难取舍纠结着多少90后青年。

19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勉强及格。山田洋次在90年代,再拍《家族》《故乡》二部曲涉及的主题,讲述在东京谋生的岩手县一家人的故事,剧情分祭典、纯爱、上京三段,搬演了不愿离开旧屋的老父亲、成家立业身不由己的长子、心性散漫但爱上聋哑姑娘的次子(女儿的戏份不知为何少得可怜),这一家的故事时至今日仍然能让处于城乡分隔现实的观众若有所感(看着三国连太郎我想着怎么伺候自家老人——即便他们并不在乡下,以及我作为老人如何劝自己子女来老家一起生活)。电影准备了不少细节,一直在吐槽生活的田中邦卫、亲自上阵送货的钢铁厂老板、三国连太郎参加的老兵聚会(还有一直跟他道歉的伍长)、嫌弃三国连太郎口音和放屁的小孙女……这些生活细节被安置在恬淡的电影基调里,虽没有惊喜但也不让人厌烦。永濑正敏演得有点毛躁。片尾三国连太郎独自回家看到的幻像是个好设计

2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导演今年的<东京家族>可谓是本片的扩充版,但比较之下,本片里缩小了人口的家庭,反而对角色塑造更有帮助,两个儿子性格各异,刻画的更细腻真实。老父亲的形象演绎的非常出色,平实叙事是最容易打动观众的~

2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真是好电影,有点像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很贴近现实生活,不分国界哪都有的养老问题,说实话看了日剧这么多年,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日本的农民,工人,劳动阶层的生活,并没有电视剧里的风花雪月,只有平淡而真实的生活,亲情。儿子有一天会变成父亲,会老去,一代一代,终将面临一个人一个老宅。。

31分钟前
  • 李哥
  • 力荐

日本九十年代的城乡流动正是中国当下年轻人所经历的阵痛,而我们仿佛缺少这种记录时代人心家族变迁的朴实温度作品。新中产的大儿为生活所磨只是把尽孝当成道德包袱,故无法理解父亲。而还在踉跄生活的小儿反而离老人更近。儿媳见面、隔路手语、一沓恋爱传真订在墙上、父子夜话、几幕感人。得知女孩情况哲夫走出库棚面部却从暗到明了,父亲回老屋的超现实暖光与冷清现实对比。光之考究。摘几句对白①年轻就是好啊,还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工作,跟姑娘开车兜风。而过了五十岁就只能做高楼里的夜警了②他明天还会来这儿吗?不会了,这对他就像是一天的惩罚③每天扛着沉重的货物大汗淋漓,那汗水洗澡时一冲,啊,今天也有好好工作,这种想法油然而生④老怕我一个人在家出什么意外,我觉得一个人死掉也没办法。活那么久了,死掉三四天没人发现也没什么关系的。

35分钟前
  • 顾小山
  • 力荐

老父亲与征子相见那场戏,真是太好哭了。各自有各自的忐忑,又各自有各自的安心。山田洋次导演太会拍亲情,不经意的暖意。最后的超现实也是很暖心了,当然,也有些许落寞。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与小津的一场盛大互文,处处含情。工业化褪去最初的蓬勃,小津高耸的烟囱变高楼,阡陌变高速,蒸汽散去,零落一地的时代碎屑。房价奇高、环境污染、养老问题、战后老人,像一本暴露现代性的教科书,对小津图景致敬并告别。从此,传统面临被解构,青山难再,老人群集,父之话语更为式微,父子关系在风中飘,从此结构二分,弟弟有他的劳工爱情,哥哥面临资本与经济的倾轧,《东京物语》的热海之夜开始显现,《独生子》的软弱与恻隐讲完之后就藏埋进天台之上的尘霾中。看到征子就想到《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女孩,看到小红车就看到了樱桃园和那輛驾驶中的车,日本电影在系统中循环又循环,循环进一个甜馨的迷梦,长幼尊卑,谁先入浴,慈母在侧,映画乃永久之温柔乡。

43分钟前
  • 放荡小熊
  • 力荐

「父之爱」亦如寻找每家每户中每个人的父亲那样显得平凡、真诚、隐忍又感人。能够在电影故事中让每个观众都感同身受几乎就是电影作品的天花板了。

48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低于预期……不过想看的都看到了👌顺便永濑正敏角色在老家听音乐身边放了张你团二专绝壁是私货|让那谁唱歌了吗?唱了

50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山田洋次版《东京物语》,老三国连太郎演得极好,难忘那执拗的摇头。前面略平淡,最后一幕突然进入温馨的超现实,催人泪下。

54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大叙事偏理想主义,小细节又面面俱到地贴近现实,一种无比心安的正向的力驱动着画面。

56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难怪家族里要把二儿媳给改成小儿子,太驾轻就熟了。父亲演得好,聋哑女角色设置也好,尽管还是有煽得过度的毛病,但生为子女,没法不感触。

60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集大成之作,每一帧都充满着对老一辈电影工整的致敬,细腻绵长,耐人寻味。平成年代对昭和年代的追思,羸弱的父权形象与已瓦解的传统家庭,都市/乡村二元化对立描写与70s的反思相比,有增无减。春花秋叶,夏虫冬雪,孤独行旅道,生命本无常。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搜狐视频。小津嫁女儿,这里嫁儿子也是一样的心酸。都是琐事,儿子的戏份一开始多,老爹后半部分多,结尾的幻境实在太凄凉(高野八诚是长子的儿童时代哦)。吐槽永瀬跟三国长得一点也不像可真准啊orz

1小时前
  • paradiso
  • 推荐

哎呀,原来是山田洋次的作品,惊喜!そのー-母の一周忌:找工作不难,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却不易,庆幸自己的坚持让我的几份工作都称得上喜欢!そのニ-息子の恋:一次喜欢,一次爱,希望下一次是在一起一辈子!その三-父の上京:比起让父母到外地看我,我还是更喜欢回家乡去看望父母!重阳节观影记忆!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