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遗嘱

HD

主演:屠育玮 ,龙一一 ,郑家榆 ,汤镇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人到中年之我愿意

《奇葩遗嘱》拍摄于疫情之前,但上映却正值疫情期间,值此院线为求生都改外卖爆米花之际,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走心之作,可谓生不逢时。不过,也许恰逢其时,它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从片子聊开去,谈谈疫情之下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记录经历着时代巨浪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下去,成个系列,甚至成册,因为值得如此。 ——题记

从优酷热播《奇葩遗嘱》说开去,疫情下的生活和爱情

马条 阳光下的向日葵

这天清晨是从4:30开始,因为要去赶早班飞机,跨越祖国东南到西南的2500公里,去丽江和闺蜜蚌埠二姐赴约。自疫情以来,这是我被迫常驻厦门之后的第一次远行。雨后清晨的街头,行人寥寥,但是空气里透着清凉,让我不由得深吸了几口,回想大都市雾霾的那种混合重口味的灼热感,如临仙境。

去机场还有些路程,于是顺势和出租车司机攀谈了起来。这位师傅来自河南,相当健谈,一听就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讲到自己来自周口,曾在北京发展,历经过生意场的不如意,如今选择在厦门安度晚年,开出租纯粹是为了有点事做。言语中,他透露出对这座城的喜爱,幸福感似乎爆棚,问其故,答道,45岁时,爱妻意外身故,北京成了他的伤心地,届时,一双孝顺儿女均已成家立业,河南北京也都有置业,衣食不愁的他选择南下,择一地,愿颐养天年。厦门是第一站,而这座干净有序而透着文明的港口城市顿时将他吸引,就此驻足。

谈及这次疫情的影响,他很是感慨,除了出行减少导致收入锐减之外,他却提到疫情带来的诸多好处,生活被迫变得简单,切断了昨天和明天,每天只活当下,简单中不失纯粹,甚至让人感受到一种阔别多年的美好。那些奢华浮夸之风不复存在,朴素自然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诱人味道。回想当年在生意场骗过自己的那个合作者,他说,这位老板堪称是三妻四妾,身价过亿,但是曾在他面前痛哭失声,自称压力山大,周围人都在算计自己,远不及他这般幸福。车子驶入空港,他给出了自己这多年来的人生智慧作结,钱不要太多,够花即可,房子车子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欲望越少,越快乐。

认识的一位长春姐姐也曾对我讲过类似观点。选择了独自生活的她生于60年代,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身居闹市的她会常常从桂林路自家画室的窗口向外看去,往日里熙熙攘攘的街头几乎空无一人,她禁不住暗想,如果疫情发生在二十年前该有多好,那样,当时的夫君应该就不会受到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终日不愿回家,生活会多了许多陪伴,也不会有了后来的分道扬镳。

在路上,我还邂逅过一位宁夏姐姐,办事利索,家里家外全部一人搞定。性格火热刚烈宛如宁夏红枸杞,敢爱敢恨,敢做敢当。谈及自己的婚姻失败,归结为都是钱闹的。当初和丈夫白手起家,共苦却未能同甘,为了孩子而勉强维系的婚姻,十余年来徒有其表,她的微信头像是一席红纱半遮面,却挡不住一脸的释然,那是摄于她走出暗黑的婚姻,决心开启新生活的那天。当时,出落的一表人才的女儿也是争气,刚刚考上大学。

再来看国产电影《奇葩遗嘱》讲述的是个挣钱能力一般,家境一般,各种条件一般的屌丝男的故事。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他,突然获悉有望获得父亲留下的200万遗产,可谓喜从天降,诸多因缺钱而引发的种种麻烦似乎就要从此有了了断。但是要想落袋为安,还要兑现一系列奇葩的附加条件,于是,他不得不在人到中年的40岁,完成结婚生子的一条龙的事业,从而上演了一出搞怪、无厘头的黑色荒诞剧。影片拍摄于疫情之前,但是片中所述的爱情与生活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在现实当中并不鲜见。人到中年是危还是机?是如老鹰活到40岁时会拔毛断喙,然后重生?还是手捧枸杞保温杯,以油腻大叔/大婶的形象示人,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繁琐日常?

疫情让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过死亡,当生活中被视作理所当然的拥有突然被告知了有效期,当我们一次次失去,一次次面对生死别离,被置于死地的我们,还要继续随波苟活,还是活成自己的喜欢的样貌,决定在自己。

接风宴安排在丽江白沙镇一家有名的火塘餐厅,老板看到疫情后的我们这首批游客颇有感触,道“你们有幸看到了白沙古镇最纯真的一面,现在的街巷才是我们小时候的样貌,这种灯下古巷的至美已经有几十年未曾见到”。突然想起了什么,我翻看手机微信,原来早在去年12月,一位北京的蒙古音乐人曾力荐我前往一个神奇的地方,居然就是“白沙古镇

 2 ) 疫情之下,我们仍有开心的权利

2020年的开端并不轻松,科比意外坠机辞世,澳洲山火蔓延,数月不绝,更有疫情爆发,导致武汉等地被迫封城,仿佛一把利刃,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生拦腰切断,未经过渡环节,我们陡然出现在另一个平行空间:连夜排队抢购双黄连,四处打听口罩的货源消息,不得已禁足在家,一遍遍刷朋友圈到深夜,透过一条条朋友圈消息,判断时局和外面的世界。一度是每日忙到不可开交,到突然间有了大把时间有待挥霍,奢侈地陪父母孩子,有闲暇照着app做各色糕点和地方小吃,挖掘自身各种潜力。随意就可以睡到自然醒,这些原本是梦寐以求的愿望,托疫情的福,就这么轻松实现,除了心里有根弦一直在紧紧地绷着。看着每天不停变化的疑似病例数字汇总,令人心惊胆战的死亡数字。打开小程序,了解身边多少公里半径内又有几人中招……就这样在煎熬当中,送走一个个日日夜夜,也不知何时这一切能过去,在等待中无奈,在无奈中等待。直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了外出自觉戴上口罩,习惯了昔日的闹市变得门可罗雀。电梯里偶遇,大家也会彼此小心地保持距离。

疫情之下,曾经人头攒动的厦门中山路步行街空无一人。

《奇葩遗嘱》是我在之前不会轻易碰的题材,在那些恨不得把时间按照分钟精细划分,应对没完没了的To-Do-List 的日子里,但凡有片刻喘息之际,我也更愿把自己扔在床上睡个昏天黑地,或是突击连日来积攒下的家务,将硕大的冰箱再度续满,为下周的忙碌腾出些许喘息之机。对,其实我能腾出来看片子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但不知从何时起,疫情的出现,让我不由得开始反观和思考自己的过去,内心似乎也变得柔软,喜欢的音乐和影视作品,风格也更为多样,似乎能理解很多以往未能品出的深意,一度眼中容不得沙子的我,也开始学着宽容和体谅。

这部小制作的影片完成度还不错,虽有些槽点,但却屡屡让我会心一笑,那些多日没动用过的笑肌,初初扯动,甚至感觉有些僵硬。恍惚间,那些令人揪心的人和事儿,仿佛并不真实。是啊,太阳还在照常升起,生活还在继续。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春天已至,活着并且还要活下去。

 3 ) 雪山脚下的精灵

《奇葩遗嘱》拍摄于疫情之前,但上映却正值疫情期间,值此院线为求生都改外卖爆米花之际,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走心之作,可谓生不逢时。不过,也许恰逢其时,它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从片子聊开去,谈谈疫情之下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记录经历着时代巨浪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下去,成个系列,甚至成册,因为值得如此。 ——题记

秋子和蚌埠二姐

我有时会想这位不让须眉的蚌埠二姐难道前世曾是策马行天下的盖世英雄,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她都可以迅速将各路才俊聚在麾下,那架势俨然是给她一杆枪,她就是穆桂英。接风宴席间,我见识了来自川赣云贵等地的女子,虽然性格各异,但各个眉宇间透着英气,尽管学历不高,却都是在市场中跌打滚爬,真刀真枪地搏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其中就有一位精灵般的女子——秋子。

秋子痴迷于苗绣,那些深入苗岭四处搜罗来的经年古老绣片,在她手里仿佛焕发了生机,点缀在各色衣装的袖口、衣领、肩头上,别有一番韵味。说起苗绣的历史,她更是如数家珍。也正是从她这里,我了解到,在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之外,还有直到近50年才逐渐走出大山深处的苗绣,它以针法精巧,古秀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各色纹样除了审美价值之外,其古老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内涵也日益得到世界认可,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刺绣。秋子每天的时光大部分就是与老绣片为伍,在手作中度过。她有着一双善睐的明眸,仿佛就是为了发现美好而生。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她将苗绣上的古老符号加以提炼,同时融入时尚元素,设计出民族传统兼具现代时尚美感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四季轮动,岁月沉淀了生命的厚重和安静。

“那年,我和老公初次来到丽江白沙古镇,在一家小店门口,偶遇一位素衣男子在窗外专注地一针一线刺绣,我登时把行李箱往地上一扔,道,‘我走不动了’,老公以为我是太累,其实是眼前的场景让我怦然心动。因为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就是属于这里,于是当即决定就此住下。”三年前,初到白沙古镇时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

丽江虽然以走马、观花和遇见而闻名,但选择留下的更多是有故事的人们,他们就像秋子一样,怀揣梦想,不愿在千城一面的大都市苟活,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玉龙雪山脚下,在孕育了西南古老纳西族文化的源头,仿佛是得到了三朵神的护佑,他们扎下根来。从白手起家,到开枝散叶,枝枝蔓蔓,顽强生长。

秋子

即便是由于疫情影响,古镇游客寥寥,秋子依然如故,她认真地生活,在手作中安然度日,泰然接受生活中的变数。春光烂漫,似乎与世隔绝的古镇露出自己纯真的样貌,依然静好,但无处不在的生命力量,让人感受到万物正在慢慢醒来。雪山路的樱花正开得灿烂,她院子里的樱花却已经开谢,今年的樱桃也许会分外的甜……

反观影片《奇葩遗嘱》讲述的却是另一番生活样貌。步入中年的男主历经婚姻不幸,经济窘迫,还要托起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巨大的压力竟然导致他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自身生理出现的问题。虽然是喜剧,但在观片的同时,黑色幽默的搞笑场面又屡屡让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酸楚。这些窘迫场景何尝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历的真实写照。当被迫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被业绩、房贷、车贷等等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在下班进屋前,关上车门,吸一支烟,让自己得以片刻的喘息。

前不久,朋友圈有个话题频现“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什么?” 除了去享用美食,去共赏樱花之外,我们却迎来另一个意外答案,全国多地现“离婚高峰”,广深近一个月离婚约满!疫情期间,爱情居然也发生了熔断。一个月宅家的四目相对,也是疫情带来的一次大考。在生活和责任当中挣扎的我们,似乎不经意间早已迷失,只顾一路疾驰,却在不知何时起跑偏了方向。

 4 ) 逆境成长之回头看•向前走

纪录片《回头看·向前走》片尾 《绽放》 词/唱:红日 曲:朝洛蒙

从《奇葩遗嘱》说开去 疫情后的生活和爱情

阳光穿透你的心房,
影子斜挂在林海中央。
有人说经历才有彼岸,
满是冰霜颤抖的心上。
有多少人是为了生活,
有多少人是为了承诺。
有多少人是为了理想,
有多少人是为了苟活。

——纪录片《回头看•向前走》片尾 《绽放》

早就想给红日写点什么,只是迟迟没有提笔,似乎是需要一个契机,或是别的什么。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了,直到一个寒冷凄清的午夜,正值疫情的迷雾最浓重暗黑的时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压抑的味道,不知道何时何处是希望。毫无睡意的我,误打误撞进入红日的直播间。他那透着苦闷和沧桑的歌声,回荡在那间小木屋,听者寥寥,却与此时此地的心绪完美契合。身为主播的他与我一通礼貌寒暄后,我提到了北京北锣鼓巷的那些酒吧和小店,安定门内大街的河南烩面,方家胡同热力猫,那是他为纪录片《回头看 向前走》举办首映式的所在,当时的我同样也是误打误撞闯入现场,他顿时知道了我是谁。一首激扬走心的《在北方》让那个午夜阳光明媚。

后来才知道,那天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而同样是受到疫情重创,回乡省亲的他无法从内蒙古大兴安岭多布库尔返回打拼多年的帝都,不得已退守人迹寥寥的当地鄂伦春旅游区,巨大的落差和漫无边际的无形压力下,他继续隐忍,默默支起了自己的直播间,听任屋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四下里寂静无人,面对浩瀚星辰傲然放歌,是他排遣寂寞的出口,也是深夜不眠的理由。像很多生活在蒙地的人一样,他不善言辞,却洞悉人世薄凉,音乐是他与世间的交集,无论遭遇何种境遇,他总是人如其名,不改初衷,心存感激,温暖着照耀着四下里。从少年犯,到歌手、唱作人、再到纪录片导演,他早已活成了一个传奇,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那日,在《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见到一个问题:你记忆中最难熬的时间或日子是什么时候?我不假思索地祭出答案:当向前走,看不到方向;而回头望,没有过往。

也是在直播间,偶遇另一个音乐人,无意中聊起了红日,结论是,他不是个会选择捷径的人,正如攀登珠峰,他会毅然决然选择从北坡登顶,全然不顾其陡峭艰险,只会闷着头,一门心思往上冲。

#有多少人是为了生活 逆境成长之回头看 向前走 从《奇葩遗嘱》说开去 疫情后的生活和爱情

无独有偶,反观影片《奇葩遗嘱》,它讲述了一个落魄中年男子的故事,与前妻离异后,桃花总是绕行,医院的那份护士工作,又让他注定与大富大贵无缘。令人尴尬的40岁,难道往后余生都要这样度过?父亲的离世可谓是雪上加霜,但是突如其来的巨额遗产,又瞬间引爆众人的欲望,为满足领取遗产的条件,各种逼婚催他速配接踵而至,闹剧迭出,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是他的日常,分分钟都好似度日如年。尽管故事的背景是在疫情之前,但是这并未让男主的境遇有什么本质改观。亲情、爱情,难于取舍,也难两全。不过,好在经历了种种,男主还是幡然醒悟,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并终有幸抱得美人归。正所谓,生活中的那些温情让你柔软,而那些磨砺和逆境,让你内心愈发笃定而强大,不畏艰险。

红 日 独立音乐人、纪录电影人、网易音乐人等

1977年07月08日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 1991年动迁鄂伦春自治旗,现居北京 1993年-199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少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 2000年来到北京做音乐至今 2011年开始独立记录电影工作至今 2014年纪录片《回头看·向前走》入选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 2014年纪录片《回头看·向前走》入围 第4届传媒大学 光影纪年 学院奖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16MFA作品 纪录短片 红日的《心声》和《争论》 2018年 《我爱这土地》词:艾青 曲:红日 2019年 《多布库尔》内蒙古卫视草原音画栏目

 5 ) 人到中年祭 写在《奇葩遗嘱》之后

同样是关于中年人的故事,1982年拍摄的《人到中年》的镜头很文艺,节奏缓慢,就像木心所言,一生只够爱一人,慢成诗般的从前的日子,不但影片节奏与画面文艺范儿十足,连台词都带着甜,男主对女主说“您就是一句最美的诗”。反观《奇葩遗嘱》的前半部分,大量运用了无厘头风格,其大团圆结局也充满了欢快调子,正好适合目前团结抗疫的国人,因为那许多不敢出门,不得已禁足在家的人们,已然承受了太多的沉重,太需要这样一抹亮色。但它又是一部黑色荒诞剧,用让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来叙述沉重的话题,也许是人到中年普通的家庭都有着共同的困窘,压力之大,对于责任心颇强的男主来说都难以维系。当然因为经济的困窘,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直到父亲的遗嘱带来了希望。故事的重点在于片中一家人齐心做包子的情节,即使所用馅料完全一样,但还是难做与父亲的相媲美,几多反复,主人公终于细品出内在滋味,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并非出于爱,而是责任使然,所以难免内心积下怨气。制作过程如果缺了“爱”这最关键的食材,那个中滋味势必有别于有爱的包子,会让味蕾感受到不同。

但编剧显然不会这么简单铺就,虽然叙事流畅,一气呵成,然而很多情节的设置都把握住了泪点,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呈现出最贴近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图景。当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一家人初初听说有200万遗产在望时,不禁为这笔意外之财欣喜如狂。为得到父亲遗嘱所提及的神奇秘方,众人不惜一再违逆男主的意愿,恨不得连婚姻大事也代为安排,让他险些因此痛失真爱。此举也许会引来观者的不解,甚至忍不住要指责一二,但当一切都是为了活着和生存……。正如,疫情之下,复工第一天,上班高峰时的北京地铁再度拥堵;丈夫揣着妻备好的便当,戴好口罩,毅然迈出多日未曾出过的房门……。

磨难与坎坷会教育人,爱与温暖也同样,片中人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最终靠着互相治愈,互相取暖而活下去,最后男主也终抱得美人归。对于曾受挫于爱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好样本,真爱无敌。因为爱,男主终能放弃最初对的金钱的狂热与重负下的怨气,也感化了自己的家人。同样是写人到中年的尴尬,《人到中年》就伤感得多,以悲剧收场,也许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整体经济水平有关,也许当人们不再担心温饱,内心深处的爱才会被点燃。

更多相关内容请见公众号 云端奶茶馆

 6 ) 200万能否将亲情和爱情砸得稀碎?

“突然有一天我中了500万,

啦啦啦……

突然有一天我丢了500万

我还是一个卖艺的小青年”

——郝云《500万》

在门口的彩票店,每到开奖前,无论晴雨,附近的彩民都会按捺不住忐忑,从不知何处纷纷冒出来,或是用各种姿势盯着手机,或是将店铺里的电视团团围住。开奖的那一刻,只见各种表情争相登场,简直可以凑出一整套表情包来。

那么,当一个经济并不宽裕家庭被从天而降的200万遗产无征兆地击中,又会怎样呢?《奇葩遗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已步入中年却还孑然一身的男主突然获悉,故去的父亲竟然留给自己200万遗产,不过还有必须结婚生子的附加条件。原本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强斗狠的一家人忽然因此而有了全新的生活目标,近乎强迫地为他安排各种速配式相亲,男主的个人意愿以及婚后生活是否幸福,早已被众人抛到九霄云外。黑色幽默的笔触,荒诞的剧情,仿佛一则成人寓言,让人忍俊不住之余,又不由得陷入沉思。有朋友看过后,不禁发问,“难道区区200万就可以让一家人反目,洋相百出?我估摸着怎么也得再加个零吧?”

看过一则笑话,有个年轻人偷窃厂里的财物,结果被抓了个现行。领导痛心疾首地教育他,“你看看你,就为这百十来块钱的东西,值得吗?” 小伙子若有所思,祭出灵魂拷问,“那您觉得多少钱才算值呢?” 200万也好,2000万也罢,难道是有什么复杂缜密的公式可以算得出来?

1989年,7分钟的德国剧情动画短片《平衡》//movie.douban.com/subject/1408100/ 一举拿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影片讲述了在超现实空间中,一个悬浮半空的方形平板上,有5个人力图在神秘箱子和自身之间寻求平衡。每个人貌似都有能力打破平衡的局面,但同时却也无奈地被平衡所左右。当平衡关系受到来自外界抑或内心的诱惑(神秘箱子),人心开始变得叵测,欲壑难填,甚至怒从心中起,平衡被打破,世界混乱不堪,最后留下的只有孤独、落寞、失败,甚至崩溃。

如果内心不够笃定,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所谓的平衡不复存在,更何况是在疫情之下,承受着时代巨浪的凡夫肉身。无论这潘多拉式的神秘箱子里装有200万,抑或是2000万,亲情和爱情都不会幸免,而且被砸得稀碎得又何止这些。

(北京北锣鼓巷 北京侃爷winder对此文有贡献。)

 短评

哪里喜剧?

5分钟前
  • SX
  • 很差

从妇产科男护士到一无所有到追随父亲的脚步卖包子,印证了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分钟前
  • 灿儿o0
  • 还行

励志、亲情、爱情

9分钟前
  • 豆友213149195
  • 力荐

什么奇葩剧情,什么玩意。

10分钟前
  • ChoGath
  • 较差

关于钱和和欲望 关于失去和拥有 关于现世的寓言

11分钟前
  • Zuma36
  • 力荐

。。。

13分钟前
  • 花开小茉莉
  • 较差

什么鬼

15分钟前
  • 它的鱼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