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HD中字

主演:汉纳·盖茨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8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2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3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4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5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6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3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4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5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6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7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8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剧照 NO.19

 长篇影评

 1 ) 你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就像脱口秀的前半部分汉纳一直给观众抛出的都是笑梗,她把自己所遭受的伤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说出来。每每讲起她作为女同所遭遇的故事,她都得在内心经历一遍又一遍的痛苦。梵高画向日葵是因为他遭遇了精神的痛苦,你能讲笑话是因为你遭受了被性别歧视的痛苦。去他妈的,难道快乐就是建立在别人遭遇的痛苦之上吗?“贱男毕加索”在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又一次被颠覆了,在我们先前的印象里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开创了艺术发展的新道路,通过不同视角在二维空间里来绘画。但他同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四十岁已有妻室的他伤害了17岁的少女,还标榜这是两个人纯洁爱情的火花。他的那句名言“每当我离开一个女人,心里就想烧毁她和有关她的一切故事。”这是极度扭曲和病态的心理,从女人身上获取创作的灵感,然后再将她们抛弃。这就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也是为什么汉纳如此痛恨他的原因。大家会说但他创作了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应该和作者本人混为一谈。是啊那咱们换过来思考,如果将他的名字从画作上抹去,大家还会歌颂作品的伟大吗,都只不过是对名利的向往。在脱口秀接近尾声时,汉纳说出了曾经所遭受的一系列隐藏在笑话背后的真相。这一次他没有用笑话来作为调和剂,而是把所有压抑在她内心深处几十年的痛苦传递给了观众,她压抑了几十年,但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仅仅是感受了一个小时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作为独立的个体,应给予彼此基本的尊重,不应该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男人可以发声,女人也可以发声。我们能看到梵高的向日葵,就是因为他弟弟对他的爱,而不是因为精神病的缘故,这个世界的美好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平等和爱。

 2 ) 没有经过过黑暗的日子,就没有办法理解明亮的意义

机缘巧合,老师让我们在课上观看了这个演讲,虽然很多词汇还是不太明白,但是大致还是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的,图片是我写的观后感。

2019.06.26

Without experiencing the dark days, there is no wa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brightness.

那天看完视频,发现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事情其实大同小异的,不管是作为同性恋的人们被歧视,还是“重男轻女”的年代的女生们被忽视,甚至“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文化传统下孩子们的成长,还有“父母都是为你好”的初衷下一代又一代人的被强迫和理解……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伤,精神与肉体的折磨,没有不同,哪个,过了“度”,都会要了命的。

曾几何时,我总是哭着叙述我的过去,每一次都感觉心力憔悴,身心疲惫……每当此刻都会觉得自己是个极度“委屈的孩子”,渴望着有人来“关爱”和“理解”。而现在,我可以笑着跟别人讲这个故事,就像讲的“别人”的故事一样。而我跟大家讲我的故事不是为了让你们可怜我,只是分享这些经验教训,给大家一个警戒。不要再发生和我一样的事情了,也希望你们未曾或不会也陷入“那样的困境”了。也希望,你们知道,原来我们“这种人”并不孤单。庆幸的是,你看到了或者听到了这个故事,给了你新的力量,让你不在孤单害怕,不知所措,你可以笑着面对现实,你可以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打气,你可以大喊:我也可以这样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我在豆瓣一个原生家庭话题里发表完自己的感概,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群”一样,让我发现,原来我们真的都一样,而且我们也都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感谢他们留下只言片语给我。)

以前还不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呢!现在,我学着看到自己的内心,跟自己沟通。没有人教的,就自己去学。被伤害后学会的,就多长个心眼。因为真的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我若不想长大,旁人能奈我何?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可能让问题更糟糕。(比如我那卑微到尘埃里的自卑性格,让我接二连三的爱上了不同类型的渣男。时至今日,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根基”不对,才导致遇人不淑。也不是说都怪人家有问题,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自己,做错事没关系,知错就改就好了,学会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和产生的后果负责。多看书,多了解自己,总会“拨开云雾见太阳”。)

演讲中她讲到作为一个自由言论者,绝对不可以散播盲目的仇恨。她是理智的。我也相信她绝对有资格感到愤怒,但是她却有自己的方法去释放或化解它。这是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大多数我感觉自己并不是足够的理智,当我讲述我的故事的时候,愤怒促使我带有偏执以及攻击性的言语去形容当事人,这是不公平的。这点确实值得我好好反思一下,作为一个当事人的我,也不能总觉得自己就是“受害者”。

仔细想想更多时候,我也不是想放大仇恨,也从未想过要报复他们。我只是不知道怎么真正的释怀。我想我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故事,来修复那颗受伤已久的心。

她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自己一生的故事,感概受过伤的人(无论男女)都不容易。突然间明白,也许我一直寻找的“坚强”,何尝不是“软弱”的那个我呢?

(希望大家都能走出困境,解开心中疑惑,释怀和放下,好好享受活着的每一天。一起加油💪)

 3 ) 把自己写在工号的搬过来好了

很早就知道Hannah Gadsby,几年前看LGBTQ题材的澳剧Please Like Me的时候就对她颇有印象,只是才了解到她已经是讲了十几年stand up comedy的老艺术家了。这一期单口,是Hannah在悉尼歌剧院的告别演出,Netflix放出的中文版本给出了‘最后一击’的标题。的确,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Hannah对于喜剧的本质、边缘群体的处境、父权社会的问题和女权、以及最重要的,对自我的直视都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和质问。

整个表演看下来,觉得Hannah是一个特别聪明而深刻的人,在这场个人表达欲极强的告别演出中,她始终把telling jokes 和making a speech平衡地特别好。前半段的埋梗和后半段演讲式的掏心掏肺也衔接地毫无痕迹。从形式上来看,她把营造笑点的tension和引发思考的anger,不多不少恰如好处地融合在了整场表演中。

特别精彩的地方在于,整场演出中穿插着非常多的艺术史知识,她用梵高来驳斥人们对于“艺术家就应该感受痛苦”的错误认知,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就像Eat Pray Love的作者Elizabath曾写道,“too many artists still believe that anguish is the only truly authentic emotional experience”(太多艺术家仍然认为痛苦是唯一真正真实的情感体验)。

她也用毕加索的misogyny(厌女症)来打击直男霸权,用艺术史的角度来抨击艺术与权力的密不可分,来批判人们看中名声而大过保有人性。

作为一名西方艺术史的学生,她说,艺术史让我懂得了生存之道,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一席之地,因为整个西方艺术史,就是一本直男霸权。

她反思单口表演中常用的self-deprecating humor(自嘲式幽默)对于社会边缘人士的伤害,以及造成self-loathing(自我贬低)的根源。

在表演的结尾,她通过讲出自己的故事,来重申多元化的力量和女性崛起,以及‘feel connected’(共情)的重要性。

其实除此之外,Hannah还讲了很多很多,反刻板印象、精神创伤、教育环境、恶意的内化...一个小时的内容丰富而深刻,金句迭出,发人深省,看完真的有种想说很多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上面所提到的只是我看过一遍之后印象最深的片段,其实在找素材截图的时候又发现了很多深刻的点,如果全都写出来的话可能得把整场都以截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了。

特别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期单口,或者是将其当作TedTalk来看,一定能找到引起你共鸣而去思考的点,即使没有,这期单口也一定能为你提供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4 ) 摘抄

前情提要,Hannah Gadsby生于澳大利亚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她本人是同性恋。这场演出是她的告别演出。

原文来自于//scrapsfromtheloft.com/2018/07/21/hannah-gadsby-nanette-transcript/,以下翻译了原show 50分钟之后的部分,但还是建议有条件原来的视频。文字难免断章取义,有些翻译也失去了原词句的词义。演出本身则非常、非常、非常有力量。

“脱口秀一般都是关于神父恋童癖或者川普摸了哪个女人的段子。我没时间讲那些。你们知道吗,莫妮卡·莱温斯基曾经是喜剧人最爱调侃的对象。如果那时候我们没有调侃受害者,而是把火力聚集到那些滥用职权的男人身上,今天白宫里或许就可以坐着一个中年女性,有着相关的政治经验,而不是看着一个男人公开宣扬自己的性侵史。“

Comedy is more used to throwaway jokes about priests being pedophiles and Trump grabbing the pussy. I don’t have time for that shit. I don’t. Do you know who used to be an easy punch line? Monica Lewinsky. Maybe, if comedians had done their job properly, and made fun of the man who abused his power, then perhaps we might have had a middle-aged woman with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experience in the White House, instead of, as we do, a man who openly admitted to sexually assaulting vulnerable young women because he could.

“还有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调侃的对象?对名誉的沉迷。我们太看重名誉了,认为名誉高于一切,甚至高于人性。名人毫无疑问崇尚名誉,喜剧人也一样,川普、伍迪艾伦、毕加索……这些男人不是例外,他们是规则本人。他们不是个体,他们是我们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核心是:我们根本他妈的不在乎。女人或儿童?关我屁事。我们只关心男人的名誉。“

Do you know what should be the target of our jokes at the moment? Our obsession with reputation. We’re obsessed. We think reput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including humanity. ... These men are not exceptions, they are the rule. And they are not individuals, they are our stories. And the moral of our story is, “We don’t give a shit. We don’t give a fuck… about women or children. We only care about a man’s reputation.”

(Hannah讲到这里很激动)

“我道歉。我知道有些人会讲,‘你看,她失去控制了‘。很对。我的确不擅长控制愤怒,尤其在舞台上,我也不应该愤怒。我原本是应该讲一些自嘲的段子的。

男性愤怒的时候观众就会放松一点,他们才是这种风格的主导者。我愤怒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女同性恋斤斤计较。

男性愤怒的时候,wow,言论自由的英雄!我很喜欢白人男性的喜剧,非常好笑,非常有魅力。问题是:他们有什么可愤怒的?小朋友啊。他们好像是笼子里的金丝雀。如果他们也觉得生活艰难,余下的人大概已经死掉了。“

Look, I am angry. I apologize. I do, I apologize. I know… I know there’s a few people in the room going, “Now, look… I think… she’s lost control of the tension.” That’s correct. I went on it a bit there. So, I’m not very experienced in controlling anger. It’s not my place to be angry on a comedy stage. I’m meant to be doing… self-deprecating humor. People feel safer when men do the angry comedy. They’re the kings of the genre. When I do it, I’m a miserable lesbian, ruining all the fun and the banter. When men do it, heroes of free speech. I love… angry white man comedy. It’s so funny, it’s hilarious. They’re adorable. Why are they angry? What’s up, little fella? What are they angry about? Gosh, can’t work it out. They’re like the canaries in the mine, aren’t they? If they’re having a tough time… the rest of us are goners.

“别人一直说我是厌男症。我不讨厌男人,真的,我也不相信女性比男性更好。我认为当我们给予女性无上权力之后,女性和男性一样会堕落——但男人们,你们不能拥有不可撼动的权力,尤其在人性问题上。但如你所见,权力对于你们来说与生俱来,而如果你们不能接受批评、接受玩笑、或者不动用暴力来解决矛盾,你应该想想你还想要这个权力吗?“

All my life, I’ve been told that I’m a man-hater. I don’t hate men, I honestly do not. I don’t hate men. But… there’s a problem. See, I don’t even believe that women are better than men. I believe women are just as corruptible by power as men, because you know what, fellas, you don’t have a monopoly on the human condition, you arrogant fucks. But the story is as you have told it. Power belongs to you. And if you can’t handle criticism, take a joke, or deal with your own tension without violence, you have to wonder if you are up to the task of being in charge.

“我不讨厌男人,但我惧怕他们。如果我是一整屋男性里唯一的女性,我感到害怕。如果你觉得我这种害怕只是少数,那么你根本不了解你身边的任何女性。

我不讨厌男人,但我好奇如果他们处在我的位置会作何感想。因为是男性性侵了我,是男性在我17岁最好的年纪里殴打我,是男性在我童年的时候性侵我,是男性在我20多岁的时候几乎强奸了我。为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你们不如直接把我拖去后院然后击毙了我——如果那是我作为主流群体之外的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I’m not a man-hater. But I’m afraid of men. If I’m the only woman in a room full of men, I am afraid. And if you think that’s unusual, you’re not speaking to the women in your life. I don’t hate men, but I wonder how a man would feel if they’d lived my life. Because it was a man who sexually abused me when I was a child. It was a man who beat the shit out of me when I was 17, my prime. It was two men who raped me when I was barely in my twenties. Tell me why is that okay. Why was it okay to pick me off the pack like that and do that to me?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humane to just take me out to the back paddock and put a bullet in my head if it is that much of a crime to be different!

“我不想说这些,是因为我不希望你们把我当成一个受害者。我不是受害者,因为我的故事有它的价值。我今天把这些故事说出来是因为我希望你们知道,失去了权力不意味着失去人性。你的韧性才是韧性。只有那些认为他们有权力欺凌权力下端的人才丧失了人性——他们才是软弱的人!”

I don’t tell you this… so you think of me as a victim. I am not a victim. I tell you this because my story has value. My story has value. I tell you this ’cause I want you to know, I need you to know, what I know. 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The only people who lose their humanity are those who believ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nder another human being powerless. They are the weak.

“生长而不夭折,这需要惊人的力量。你摧毁了一个女人,你也摧毁了她所经历的一切。我无法接受我的故事被毁灭。我把我的故事讲出来,不是为了被谴责,不是为了保护名誉,不是为了钱和权力……我希望我不是一个人。我希望感受到连结,我希望我的故事被听到。毕加索很可能是对的,如果我们从各个视角来看问题,我们的确可以画出更好的画。多元是力量。差别是老师。如果你惧怕差异,你什么都学不到。“

To yield and not break, that is incredible strength. You destroy the woman, you destroy the past she represents. I will not allow my story… to be destroyed. What I would have done to have heard a story like mine. Not for blame. Not for reputation, not for money, not for power. But to feel less alone. To feel connected. I want my story… heard. Because, ironically, I believe Picasso was right. I believe we could paint a better world if we learned how to see it from all perspectives, as many perspectives as we possibly could. Because diversity is strength. Difference is a teacher. Fear difference, you learn nothing. “

没有什么比一个被摧毁的女性重新站起来更强大。

"There is nothing stronger than a broken woman who has rebuilt herself. "

舞台下的男性——你们一定觉得我整晚都在针对你们吧。没错。但这只是舞台,我的故事只持续一小时,我的人生却有一辈子。我所受到的伤害太严重了,我无法完全愈合。这就是,我为什么必须离开脱口秀舞台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毫无畏惧地表达我的愤怒,因为我有任何权力去愤怒!

To the men in the room… who feel I may have been persecuting you this evening… well spotted. That’s pretty much what I’ve done there. But this is theater, fellas. I’ve given you an hour, a taste. I have lived a life. The damage done to me is real and debilitating. I will never flourish. But this is why… I must quit comedy. Because the only way… I can tell my truthand put tension in the room is with anger. And I am angry, and I believe I’ve got every right to be angry!

但我不应该做的是,传播这种愤怒。因为愤怒和笑声一样,可以把整场陌生人联系在一起。但不一样的是,愤怒无法解决冲突。愤怒本身就是冲突。愤怒是有毒的、可以传染的冲突。愤怒除了盲目传递憎恨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不愿意传播愤怒。

But what I don’t have a right to do is to spread anger. I don’t. Because anger, much like laughter, can connect a room full of strangers like nothing else. But anger, even if it’s connected to laughter, will not… relieve tension. Because anger is a tension. It is a toxic, infectious… tension. And it knows no other purpose than to spread blind hatred, and I want no part of it.

我视我的言论自由为一种责任。仅仅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并不使我的愤怒更有意义。愤怒永远没有意义。笑话不是我们的解药,笑话只是把苦涩的现实裹上了糖衣,故事本身才是最终答案。

Because I take my freedom of speech as a responsibility, and just because I can position myself as a victim, does not make my anger constructive. It never is constructive. Laughter is not our medicine. Stories hold our cure. Laughter is just the honey that sweetens the bitter medicine.

我没打算用笑声或者愤怒连结你们,我只希望把我的故事讲出来,让大众听到。因为,无论你相不相信,我的故事就是你的故事。我没有力气再美化我的故事了,我也不愿意用愤怒来定义我的故事。我只希望你,可以和我站在一起,理解我的故事。

I don’t want to unite you with laughter or anger. I just needed my story heard, my story felt and understood by individuals with minds of their own. Because, like it or not, your story… is my story. And my story… is your story. I just d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take care of my story anymore. I don’t want my story defined by anger. All I can ask is just please help me take care of my story.

你知道梵高为什么画出了向日葵吗?不是因为梵高经历了痛苦,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他的弟弟。在他经历的所有折磨之外,他还有爱作为和世界的连结。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故事。谢谢。

Do you know why we have the sunflowers? It’s not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suffered. It’s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had a brother who loved him. Through all the pain, he had a tether, a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And that… is the focus of the story we need. Connection. Thank you.

 5 ) “超前于时代”,只是后人浪漫化历史的一种修辞

如果说《回归故里》Didier把自身成长放在社会学中理解,Hannah Gadsby则是通过单口喜剧解构她自己和社会议题。

自我贬低的幽默self-precating humor、自我羞耻shame/自我厌恶selfhatred self-loathing/自我价值感selfworth、厌女misogyny、羞辱humiliation、敏感sensitive/感受feeling、man/woman、边缘人群、性别/身份认同、众所周知/偏见等——对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些话题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中渗透着,复杂交织,具体到Hannah Gadsby,一位成长在相对保守环境中的lesbian女性,她对前述经历与感受如何讲述?

1、以前看单口喜剧 总觉得笑点抛出的背后也是演员的心酸,真实痛苦经创作成为表演素材,看着台下哈哈大笑 对演员来说是不是一种化解和疗愈?悲伤化成幽默,演员主动把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上;在更多人面前摊开,相比独自消化/跟朋友倾诉,仿佛和这么多人吐槽后 难过被稀释了。

就像面对外部攻击时自我防卫的不同方式,有人流泪、有人吵架、有人写作/健身/大吃,单口演员用幽默进行自我疏解,目的都是为了分散内心痛苦。

2、故事有三幕:营造张力(build up),释放张力 (release tension),结局 (resolution);单口喜剧有两幕:一个设题(set-up)、一个点睛之笔(punchline)。

但punchline需要trauma,因为trauma可以提供tension,只有tension氛围才能让punchline生效。

个人理解是:单口喜剧中的trauma,相当于在故事里提供“结局 (resolution)”,满足对why和how的疑问,就像社会学去探究为什么,记者追问为什么,心理咨询师问为什么,朋友听你倾诉后问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

观众想听“为什么”吗?似乎不想。看喜剧目的是花钱买快乐,想大笑放松,“为什么”太严肃,要分析思考皱眉头、要产生困惑且很可能没答案。

演员对待自己的trauma,要做的是:把trauma给当时自己造成的紧张/愤怒/困惑/吐槽,转移给观众 创造tension气氛,然后抛出punchline,结束。也就是:trauma的内在细节 留下给演员,trauma的外在感受 渲染给观众——对观众来说,trauma是一个隐形介质,他们只要感受到经由trauma引发的情绪传递,trauma的作用之于观众就在此。

不能给观众明明白白听见看见trauma具体是什么、为何形成,毕竟台下坐的不是听你倾诉的朋友,所以留在妙语为止,所以trauma在舞台上被阻隔。

3、Hannah不仅把故事、单口喜剧的幕后思路剖开给观众,就像当场给魔术步骤揭谜,“哦原来逗乐我的秘诀是这样 步步为营 原来我是这么中套的”。

在观众笑过后,她揭晓结局 (resolution)、揭开了刚刚隐藏其中的trauma——在punchline之后 本该结束这一波 衔接下一个——但此时观众感到的是“引起我刚刚大笑的 原来背后有这么痛苦的trauma 我笑的原因竟然是她痛苦的来源”,观众被强迫去知晓trauma、感受演员的痛苦强度,然后去质疑自身发笑的立场。

十年表演让Hannah厌倦了tension,她要把tension背后的trauma呈现出来。

4、她生活在一个70%不支持同性合法化的地区,当她小时候知晓自己是les但尚未come out,她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造成了tension;她青春期被男性raped;她在路边被男性因外表而恶语相向;她在工作结束后被男性观众言语攻击且暴力致伤——所以她学会用幽默来疏解自己,起初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身边常见的自嘲自黑的人;后来幽默成了她的工作,逗乐自己也愉悦观众。

"I built a career out of self-deprecation, and I don't want to do that anymore, because you do understand what self-deprecation means from somebody who already exists in the margins? It's not humility. It's humiliation."

十年喜剧职业,她sealed it off into jokes like it was no big deal,现在她need to tell her story properly。因为当她还是个孩子、无名打工人,她的发声没多少人在意。“有类似经历的人多了,为什么偏偏要考虑她的感受 听她倾诉?为什么要为一个无名之辈的女性受伤害 而道歉而反省?”似乎只有当一个女性,从普通人变得有地位有名头,她的声音才值得考虑才被听见。

“what i would have done to have heard a story like mine,not for blame,to feel connected,i want my story heard。”

现在她只想自己的故事被听到。选择悉尼歌剧院讲出自己的故事,也是种为自己扩音的载体。

5、“when you soak a child in shame,they cannot develpope the neurological pathways that carry thoughts of selfworth。selfhatred is only ever a seed planted from outside in,it becomes as natural as gravity。”

羞耻感,在中国家庭太常见。“要不是你 我早就···你看看你能干什么···丑八怪···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通过贬低/打击别人让自己得到优越感——通过让未成年孩子感到羞耻、贬低孩子,转移父母自身的羞耻感、低自尊、无用感,屡试不爽,因为孩子无力反击,毕竟孩子还得靠父母才能够让自己生存下去,经济依赖让孩子无法逃离有毒环境,渴望情感依赖的阶段 却只得到忽冷忽热、情感忽视。

所以孩子会在“恨ta-恨自己,爱ta-爱自己”之间产生双重自责、双重困惑——“我恨ta,因为ta让我总是恨自己/她让我感觉自己不值得/她让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可书上说的学校教的不是应该爱ta吗?”;孩子会自我厌恶“连父母都嫌弃我 是啊那我还有什么用”。

如果父母再责备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开朗大方 看看xxx人家大大方方 你连见人打招呼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整天窝着憋着闷着”——可是,作为父母的你们 并没让孩子体验过 什么叫礼貌啊?孩子懂事,是应该懂事,只是通过压抑自己满足父母,孩子礼貌,是应该礼貌,也是为了满足父母要求,不然就招来诉苦和打骂。但孩子内心其实很委屈 并不情愿,孩子的自我说服都来自书本大道理伟光正、课外书的“人生哲理篇”、学校里一看就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孩子只是知道学着那么做是对的。

此时的父母,只是依附于未成年孩子的寄生物。他们吸食孩子的情感,口上却说“还不都是为了你 ?这么大了都不知道替父母着想”,对此孩子的反驳是动作慢吞吞、倔强、神情恍惚、夜里咬着被角流泪。

当同学说“不想长大”,是说想沉浸于哥哥照顾、姐姐送礼物的美好甜蜜;这孩子也说“不想长大”,其实是在说:我还没体验过什么是小孩,什么是被照顾?被哥哥姐姐惦记关心是什么感觉?这孩子是在“照顾自己是懂事、照顾父母是懂事”的想法循环中长大的。八九岁的时候,孩子心想:自己怎么像个双重家长,一边要照顾自己,一边要照顾父母。孩子知道像父母这样教育方法不对,可是应该怎么教育呢?有什么讲教育的书呢?这孩子想着可以拿来自学,自我教育。

6、关于毕加索、梵高。

之前对毕加索的了解是,“学着像孩子一样画画”、《午夜巴黎》美好年代的一员、用《格尔尼卡》表达西班牙内战的艺术家之一。“you destory the woman,you destory the past she represents”。如果把misogyny作为男性的mental illness,那女性自身的misogyny呢?

说梵高超前于时代,说波伏娃超前于时代,多解释为当时他们不被大众理解、不被权威重视,但吊诡的是,催化他们思想及表达的,正是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大众环境——“超前于时代”只是后人浪漫化历史的一种修辞。

 6 ) 改变父权规则?

我深深感到羞愧,当我利用“女性特权”获得一些特殊对待的时候。我甚至曾享受它,享受这份默认的歧视下的特殊对待。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标准会讨男性的喜欢,我是指,成年直男,而且我总会在需要的时候,成为他们想看到样子,以获取我想得到的东西。而在青春期刚开始的一段时期,我有很严重的厌女症。我厌恶一切女性化的事物,认为它们十分恶心。我讨厌裙子,讨厌梳妆打扮,讨厌粉色,这个被社会标记为女性化的颜色。我痴迷于粗鲁的男性气质,努力变得"man",与其他男性一起,站在上方,对女性表示不屑。而后才意识到,我这么做不正是以男性自居。正如Hannah Gadsby所说,毕加索倡导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却始终少了一个17岁少女的角度。

我很喜欢她的特辑里的一句话,“怪异的不是男人穿裙子,而是在宝宝的光头上套上粉色发箍。”

父母以这样的行为告诉他人,这是个女宝宝。因为这些跳脱父权社会规则的“不正常”,让规则的受益者感到不安。受益者会对这些被认为“不正常”的个体施以惩罚。

而新生一代的孩子们,拓宽视野的孩子们,其中的某一些,是不是有机会看到了那位17岁少女的视角,是否会唤起良知,为弱势群体,为社会边缘的人们,做出一些改变?去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丛林法则,去改写父权的规则,去看到,一些美?

 短评

Hannah Gadsby : Angry white lesbian. 前面糖衣,后面见血 。以梵高和毕加索的野史来拆解男权话语下的正史,重新诠释私人叙事学以及知识考古学。后Louis CK时代的Anti-Louis CK,宣告不再靠自贬来引人发笑,真是激浊扬清。IMDB 8.5分。

6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第一次听comedy难过到大哭不止,爱她的敏感细腻和坚韧理性。“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The only people who lose their humanity are those who believ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nder another human being powerless."

11分钟前
  • 非编码Postdoc
  • 力荐

头一次看单口哭成傻逼。每一个字都打在脸上,讲遍差异认同和文艺怪象,但更重要的永远都是爱与理解。Hindsight is a gift. Can you stop wasting my time?

16分钟前
  • PortaBubbleJoe
  • 力荐

难过,这么坦诚这么vulnerable,字字血泪,还是有人追问为什么不好笑。

17分钟前
  • 小叶子
  • 力荐

The socially conservatives in Ontario opposing the new sex ed curriculum should all watch this. Hannah Gabsby, empathetic, courageous, brutally honest, and such a tender heart.

22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如果只能用自贬自嘲制造段子和笑料,那对不起,爱笑笑不笑滚。姐累性恋,累不觉姬。Art history也“高眉”不到哪去,拿开art还是history,高人早说了,我翻开历史看...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直男霸权。

25分钟前
  • 朗姐🌈
  • 力荐

她告诉我性少数不一定要张扬外放整天Party, 大家都是人,It is ok to be a quiet gay. It is ok to be yourself. 五颗星。

27分钟前
  • Luka
  • 力荐

很少见到在艺术史上有不错的延展的脱口秀,对于脱口秀自身的批评恰如齐泽克对于犬儒主义的批评,当我们愤世嫉俗地展开反讽的时候,其实只是内化了自身的恐惧,甚至包含了对批评事物本身的承认,能够见到一位能够站出来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的人真是太少了。

32分钟前
  • 七分靠菲力
  • 力荐

这是一部“反单口喜剧”,当作TED TALK来看可能更好。选择不再做这一整个话语体系里的一环,而是去过自己的人生,这非常需要勇气

34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4.5 压力喜剧法,对喜剧本质的又一次剖析。思考非常严肃和有力道,最打动人的不是受害者的故事和女权式愤怒,而是喜剧本身的局限性和悲剧性。虽然表达够私人和原创,但仍然逃脱不了“意义、深刻与真理”等男性词汇的审视,一审视又假了。女性创作真难,尤其这里选了最难的一条路,最直接的路。

35分钟前
  • 610
  • 推荐

第一次看澳洲单口竟是谢幕之作,这场愤怒控诉几乎摧毁了所有对Louis c.k.式的崇拜啊

40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当脱口秀看,4星。演讲的话,5星。看之前不知道是告别秀,反复地讲“quit”喜剧界,以为是开玩笑。直到看到她直接在台上愤怒到崩溃……有点儿吓到了。还有那些一口气说出的人生悲剧……

41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Witty, sharp and appropriately philosophical. "Comedy" of pain. Extremely well done.

42分钟前
  • Mercury
  • 力荐

句句含泪,字字泣血…如此赤诚,完完全全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活活把单口说成TED,刷新认知……当年追《请喜欢我》的时候就觉得汉娜的那种低落有种莫名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是根本没有办法演出来了,今天才知道背后藏着这么多的痛苦……哭崩了好几次,真心控制不住……值得一看再看、一哭再哭,多种层次、多种角度,反复观赏、反复解读……

47分钟前
  • 20个小明≯
  • 力荐

塔斯马尼安静老拉拉的良心

51分钟前
  • 无尽的玩笑
  • 力荐

我不希望通过笑或愤怒来团结民众。愤怒没有建设性,笑也不是良药,故事才是解药。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能看见那些向日葵吗?不是因为梵高饱受精神病折磨,而是因为梵高有一个爱他的弟弟,这才是我们应该讲的故事。

53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There is nothing stronger than a broken woman who has rebuilt herself."

58分钟前
  • 杜若
  • 力荐

只想看一场脱口秀收获一点快乐,结果却听了一场内容极其沉重的女权演讲的观众疯了

1小时前
  • 王大根
  • 还行

六星。太精彩,超出了我对 stand-up comedy 的认知。"Laughter is not our medicine. Stories hold our cure."

1小时前
  • Fornever
  • 力荐

看完真的是说不出话来……又想很多话想说,甚至想写信给这个演讲的人……听她说到她自己曾受到的伤害时我心里一直在哭着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这个世界这样对你。比起你来我为我们的群体做的太少了,我以后会努力去做。你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不会让你白白讲出你的故事。

1小时前
  • 三狗大将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