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喋血

HD国语

主演:谢君豪,江若琳,廖启智,温碧霞,曾志伟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英雄喋血 剧照 NO.1英雄喋血 剧照 NO.2英雄喋血 剧照 NO.3英雄喋血 剧照 NO.4英雄喋血 剧照 NO.5英雄喋血 剧照 NO.6英雄喋血 剧照 NO.13英雄喋血 剧照 NO.14英雄喋血 剧照 NO.15英雄喋血 剧照 NO.16英雄喋血 剧照 NO.17英雄喋血 剧照 NO.18英雄喋血 剧照 NO.19英雄喋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一样的献礼片《英雄喋血》

       9月14号,有幸参加了《英雄喋血》的首映,现在气氛十分热烈,说一说这部主旋律献礼片。
    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这部电影还是显得有些非主流的。主要角色几乎都是香港演员,操着广东腔,再加上相对鲜明的人物设置都在以往的主旋律中看不到呢。
    当然这部电影也还没有完全摆脱主旋律电影的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节奏稍显缓慢,剧情张力略显不够。赵导在现场说人物设置的时候,谈到了几点,高剑父是外放,潘达微是内敛。而我觉得人物性格上还是有点符号化的,高剑父全是外放没有收的时候,潘达微一直内敛到最后也没有放开。而罗仲霍也太冷静,机智,勇敢了,简直成了侦查科长曾泰了。这让的人物性格还是有点符号化,又有点回归到高、大、全。还有其中对经脉的运用和那个美女杀手我恍惚见有了《武侠》的影子。
    最后,影片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场面,导演呢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想通过令一种方式来表现。但我觉得还是很可惜,我看过令一部相关题材的《百年情书》,最后的战争场面描写还是很让我动容的,尤其是当同盟会成员和要一起起义的新军兄弟们错打到一起的时候,我也是扼腕叹息,心中大呼,可惜,可惜。
    最后,抒发一下我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来我只在课本中对广州起义有匆匆一瞥,经过《英雄喋血》和《百年情书》我感触颇多。高剑父,潘达微、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壮士,那是什么样的情怀。明明知道自己是送死,明明知道这一次起义还改变不了格局,可是依然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中国,用这战场的枪炮来当自己葬礼的礼花,用这一个个炸弹来炸醒沉睡中的中国。
    可再看看现在,“官二代”“富二代”嚣张跋扈,仇富,贫富差距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地铁,公交上因为一点磕碰,互相谩骂,打架。

 2 ) 不应该忘却的一段历史……

      《英雄喋血》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片子,可我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就认为是主旋律的片子就是空洞的说教,显然该片并走不出这种俗套。但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我们的生活恰恰是这些人用生命换来的一点都不假。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忘记?!!!
     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想用片中潘达徽和罗仲霍的一段对话来铭记该片。

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失去
失去童年,失去青春,失去爱人
只到失去生命
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我们活过吗
一场用炸弹做礼花的葬礼
不是谁都有机会赶得上的
起码在这个充满闹剧的年代里
我们能证明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闹剧

    说的多好,我们怎样活着才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是一场闹剧呢?他们是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为了民主,为了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那我们呢,拥有现在的一切,我们是否有更高的理念值得我们去追寻?

 3 ) 《英雄喋血》黄花岗72烈士

《英雄喋血》:观影时间:2011年9月14日,个人评分:8分(满分十分)
2011年有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特别纪念日: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以及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关于这两个重大的纪念日,我们的大荧幕当然不能落后,上映了好多主旋律电影。六月份基本上都是迎接建党的电影,而到了国庆档,就是辛亥革命的天下了。除了著名的史诗大片《辛亥革命》以外,今天又看到了另一部纪念辛亥革命相关历史的电影《英雄喋血》。
看电影之前我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电影的导演和主要演员,开演之后,我才发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学的历史书里曾经讲过的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的故事,而且是全港班出演。
印象中这还是首次看到全港班的主旋律电影,所以很是好奇。整部电影刚开始轻松幽默,还不停的穿插着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还有年轻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那种热情。随着电影的进行,观众一直期待的高潮终于到来了。本以为是一场场面宏大的大决战,谁知导演用了另一种手法来处理,通过男女主人公那种难过绝望的表情烘托出了当时悲壮惨烈的起义场面。
当一个个活生生的青年人明知是去送死,还甘愿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坚定不移的进行这场没有归路的起义,生命在这一刻比什么都宝贵,能有今天幸福的日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影片结束后,主创都来到了现场,其中有儿时喜欢的明星温碧霞,现在依然风采依旧。郁闷的是现场灯光不给力,所以照出来的效果有点花,只能发两张给各位朋友将就将就了。

 4 ) 主旋律拍成了文艺小清新~

今早1030的场次。手里攥着票根入座,听后头两位退休大叔聊刚刚的早茶点心和多少年没有进过戏院吧啦吧啦的,直至戏终偌大的场子一共只有我们三个人。

开场,史坚如暗杀失败被斩。后头大叔蹦了句:“顶!做乜讲普通话架!”

作为小成本投资的主旋律,成品变成文艺小清新确实让我小有惊喜。时间不多资金不够嘛大场景欠奉,换个角度从侧面讲述革命者人性的那一面,反而更贴近平凡百姓,对自由的远大理想不过是希冀改变现状,通过改变而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是这样。

故事平缓,波澜不惊,准确来讲是沉闷有余,偶有亮点。开场不久的小枪战戏竟然已是最激烈的戏码了,最豪华的场景帮会老大的家就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倒是那些岭南印象的构图,巷头街尾,锦鲤荔枝,画面是挺有爱的。

谢君豪。吃素信佛的副会长潘达微,隐忍内敛贯穿全片,最后为烈士收殓那段可以更放一点。他勉强算是男主,从戏份看只能是串场的男二,画画黄菊,演技嘛是没话说的,只是本来还期待能有更多的发挥。当年南海十三郎的美好印象深刻,真巴不得他能多拿几个影帝。

廖启智。广东同盟会会长高剑父比较起来就是豪放派的了,画画老虎。多亏了他这老戏骨,不然中段做起义准备的陈冗连亮点都没有了。

赵炳锐。完全不认识,男一哎,几乎和每个人都有对手戏,是个有发挥的角色。演槟城教书先生罗仲霍,沉稳多谋。搜了下资料,原来还是广州美院雕塑系03级的。只是他那太北方人的脸孔,连后头大叔也说“咁似黎明0既”。

江若琳。演帮会老大方弘治的女儿方惠如,也是个用来串场以推进情节的角色,起义时她不能参与的焦急难过悲伤,把气氛就托出来了,可谓戏里的掉泪点。眼睛又大又水灵,超上镜。嫁一个少一个的香港女新星里她和薛凯琪算有潜力的。

温碧霞。演帮会老大方弘治的“情人”姜美熙,这个应该是杜撰的角色新潮有亮点,一会儿弹钢琴泡咖啡学英文,一会儿做裸背模特,还凄美地因爱而死,绝对是大有可为的,我也确实被她带了戏。只是美人迟暮,当年的火玫瑰现在连花瓶都做不了——脸颊是垮的!!!

曾志伟。友情客串水师提督李准,也就真的客串而已,如果起义那段能加戏就更好了。

谭咏麟。友情客串黄兴。挺肚子粘胡须,莫名地一出场就喜感迸发。

吴友静。又一个莫名的角色,做个女保镖摆摆酷杀杀人。看的时候就觉得她长的不合群,原来是个韩国人。

结尾有点憋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哎,宏大战争场面没有就算了,前头小家到最后总该大气点儿吧,怎么弄个2011年大妈们在公园舞操的远景呢?

PS. 忘了说造型的事儿,设计简单,但恰如其分,和摄影构图一道确是文艺小清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搜了下造型设计吴宝玲——噢原来懵懂少年时看的《青蛇》就是她的经典作,至今那些绿的白的飘逸裙摆仍在脑海飞扬。

 5 ) 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手法,但内容却有些超越主旋律

刚刚看过《英雄喋血》。喋血的镜头几乎不见,但英雄的气概还是得到比较好的诠释。
之所以说它是主旋律电影,我个人认为跟它的拍摄风格有很大关系。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属于平缓叙事型的风格,把黄花岗72烈士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形象以小桥流水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还是让人感受到了那时候革命人的淳朴情怀:为了中国民族的未来,牺牲自己又算得了什么?里面的高剑父和潘达微刻画得都相当不错。

之所以说有些超越主旋律,是因为主旋律通常是歌颂党的,但如果比较那时候的社会背景,你会感到和今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高剑父和潘达微他们可能革命的对象是现在的党。可能,党在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想到有的观众(像我这样的)能有这样的体会。

里面的温碧霞很搞,不知她和广东省的领导们有什么暧昧关系,能逼着导演选她做第一女配角。她扮演的帮派老大的“情妇”(老大一直把她当妹妹看),15岁被老大从妓院赎身,跟了老大15年,也就是说应该30岁,但里面的扮相至少50岁!尼玛,看起来比帮派老大都大,怎么被人赎出来的?

 6 ) 喋血=狗血

我觉得赵导的影片还是不错的,《一路有你》拍得有范。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可这部喋血片的剧情实在是狗血,一群辛亥革命的誓死之徒成天只会嚷嚷,并未有精心的准备,这只能怪导演未将它展现出来,而展现出来的只有黑帮片(辛亥革命烈士帮广东第一黑帮收拢丐帮),爱情片(辛亥革命之徒与与黑帮夫人搞暧昧,结果黑帮老大杀死夫人,却被辛亥革命之徒的一番话给感动),演员们表演很另类(影帝们演的很癫狂,妄图演出革命烈士的铿锵热血,男主角从头至尾表情淡定,语气不变,唯有偶尔一笑),我想说好的演技得有好的故事作支撑。该片从剧情上实在是狗血,轻重不分,什么都要,结果什么都没。虽然有这些缺点在里面,但导演贯穿整片传达的那份对自由的渴望的主题并没有在这残缺的故事里凋零,感动了部分观影者。还有作为港片导演的赵导,该片的片名好像有像《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致敬的意味在里面。希望革命烈士们能像发哥一样热血豪情?

 短评

這段歷史剛好跟敝人的研究有部分重疊,個人覺得考究不夠也就算了,編導也挺馬虎的(拜託,有人會在信封上寫「與妻書」三字嗎?你要寄給誰?)。唯一合格的,大概就是攝影了。謝君豪國語不錯,趙炳銳演馬華人士非常不像。江若琳那個角色比起前傳《夜.明》的李心潔,差多了。

6分钟前
  • 侯二六
  • 很差

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失去,失去童年,失去青春,失去爱人,直到失去生命。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曾经活过吗?——《英雄·喋血》

9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还行

广州根本又红又专....擦

11分钟前
  • 旺仔小馒头
  • 较差

港腔普通话听起来非常不严肃

14分钟前
  • 浓油赤酱
  • 还行

雖然人物形象性格有些單一,但比《辛亥革命》好看,哇哈哈哈

15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还行

在高剑父纪念馆看到片段,翻来看看。画面还不错,可惜很好的一个辛亥革命故事题材,还是被编剧霍霍了,看前半段就有点昏昏欲睡(后半段倒开始有意思了起来,结果也是烂尾)。演罗的演员的台词有点劝退,还好坚持下来了。这片子最感人的地方,是革命烈士明知此次起义会失败还慷慨赴死的那种乐观,临起义前还一片乐呵呵的场景。

16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还行

你们哭了吗?大家都笑了~终于见着酒剑仙了,貌似很痞啊

17分钟前
  • 庹博雅
  • 还行

海报、片名,严重不靠谱,但片子不错,命题作文,作辛亥革命文章,却比《百年情书》《秋之白华》《秋瑾》伍的,都要好些。好得多。

21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本来想给4星的,但是国语配音真差,还有男主角那个扑克脸就应该减1星

26分钟前
  • 封一掌
  • 还行

后面半段怎么突然就阳痿了

3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某某某是江南水乡上回眸一笑 某某某却是黄花岗喋血~~~~~~~~

34分钟前
  • PROMISE921
  • 力荐

片名太不着调了,片子十分清新,摄影调子优美,岭南风情地道。为谢生去看的,却发现赵炳瑞出乎意外地好,年轻人能这么沉稳练达,难得。剧情虽然完全是侧面描写,但快两个小时下来并不觉得闷,人物鲜明,一个都不二。片尾有烈士们的照片,看装束个个家境不俗。革命者都走了,剩下的,只有流氓无产者了。

37分钟前
  • yuanhan
  • 推荐

没看完

41分钟前
  • 小忧伤
  • 还行

又是一部以同盟会为题材的影片 在那个特殊时期 辛亥革命之前的那段时间大伙为推翻帝制 为了三民主义以后的推广及衍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造就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 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个片子看的热血沸腾 新一代的青年有着新一代的思想 而赵崇基导演的作品均已细腻而著称 从小小的一幅画就入手了

44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好雷人的片头

45分钟前
  • 老左拍岸惊起
  • 较差

不见一兵一卒的革命主旋律,侧面展现黄花岗起义全程,拍出了些不同以往的味道。散文化叙事,偏倚构图,戏剧光效,几小段剪辑很喜欢;场景漂亮,浓重的岭南腔。比看标题海报之后想象的要好,这礼献得还不算违心。@望京点映&主创见面会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主旋律拍成了小清新

49分钟前
  • 熊的孩子
  • 还行

那个年代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明知看不到革命胜利之时,燃尽自己的生命之光只为了点燃革命之火,72烈士中随便拿出一个罗仲霍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淡化了起义之日的残酷可算是别出心裁,可是黑帮的戏份有点喧宾夺主。PS:不管谁是主角,与妻书总是无法避开的泪点

53分钟前
  • 芒果
  • 还行

作为讲述广州起义的影片,却除了枪炮声没有任何正面描述起义战斗的过程,将重点放在了前后人物的心路变化上,虽是主旋律,却并不刻板说教。最大的问题只是男一号的台词功力实在不敢恭维,从头到尾的照本宣科

56分钟前
  • 洛梦蝶
  • 还行

文艺气息好浓...这个男一从相貌到声音都让我反胃...温阿姨都老成这样了...

60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