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男孩

HD

主演:汤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Andreas,Schröders,Katharina,Hauck,马克·霍泽曼,弗雷德里克·坎普特,阿诺德·克拉威特,伊嘉·比肯费尔德,乌尔里希·诺登,Leander,Modersohn,马丁·布拉姆马赫,罗尔夫·彼得·卡尔,Lis,Böttner,西奥·特里布斯,Alexander,Altomirianos,斯特芬·金斯,弗雷德里克·劳,雅各布·比伯,蒂姆·威廉姆斯,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安妮卡·恩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啊,男孩 剧照 NO.1啊,男孩 剧照 NO.2啊,男孩 剧照 NO.3啊,男孩 剧照 NO.4啊,男孩 剧照 NO.5啊,男孩 剧照 NO.6啊,男孩 剧照 NO.13啊,男孩 剧照 NO.14啊,男孩 剧照 NO.15啊,男孩 剧照 NO.16啊,男孩 剧照 NO.17啊,男孩 剧照 NO.18啊,男孩 剧照 NO.19啊,男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啊,男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黑白画面,慵懒的爵士乐,不求上进的主人公和无伤大雅的小笑话,影片一开拥有某种伍迪·艾伦电影的气氛。这部来自德国导演杨·奥雷·格斯特的处女作叙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柏林年轻人生活中的琐事。成名于《希特勒的男孩》的汤姆·希林已经是而立之年但依旧长相天真,他饰演主人公尼克·菲舍(Niko Fischer)是一名法律大学的辍学生。尼克瞒着自己的父亲,每月依旧从父亲哪儿领取生活费。除此而外,他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事事。为此女朋友和他分手,之后尼克搬到了新住处,在那里遇到了深陷中年危机的新邻居(尤斯特斯·范·多诺尼)。诚然,尼克时常感到无聊得很,他却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直到被父亲发现了辍学的事实,尼克的生活来源就此中断。尽管如此,观众却对银幕上无所事事的尼克充满了同情心。尼克有位死党马特泽(马可·豪斯曼)是一名不太成功的演员,他正在演出一部二战题材的煽情剧。影片的...纪念品商店青少年哪吒埋葬纨绔子弟电影版第15条探亲记我的男友是甲方怪談雪女郎26种死法2.5:M号档案我们的滚烫人生第二季·骑行季笑比哭好维克雷提头文字D第四季I DO I DO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江城1943欢迎来到东莫村图雅的婚事北佬参军记绝对控制2002列兵查林斗牌传说第三季熟悉的陌生人(2016)富江5最终章:禁断的果实老爹们我的冤家是条狗冷面杀手蝴蝶你并不特别无胸无天堂第一季X射线营地保鑣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飞侠哥顿1980过江倒霉性爱,发狂黄片通宵绝世神偷亚特兰蒂斯号爱情与信仰之第三者救急消失的1945

 长篇影评

 1 ) 幽怨

77分开始,70秒空镜,其实可以更长,比如100秒,可能更符合影片风格且深化了风格。片尾出现较欢快的音乐有点意外,可能导演或片方怕太冷艳影响市场或者世界观本来就不是那么幽怨。
    本里一边放着,脑海一边放着另三个版本,一个是WoodyAllen的快乐式解读幽怨,一个是RichardLinklater话唠式,一个则是QuentinDupieux无厘头顽主式。

P.S.时不时短评写着写着就写成长评,但是页面上却没有转换键。需要改进的UI。

 2 ) 听我来分析

这个片子的调调我很喜欢,小幽默,小荒诞。一生的思考,不说教。黑白片子的深刻感。

说成喜剧一点也不夸张,都是很好的演员,但是片子的基调是写实的。
那些荒诞的出现让人感觉合情合理。
 导演给了我一分惊喜,让我好好想想怎么把影评写下去,感受到了,但是组织逻辑不到位。。。。

大家都说男主角无所事事,实际上我感觉他遇到了一个迷茫期,这个迷茫期的是由于社会给他的,而且社会的荒诞行为(比如邻居的行为,咖啡店老板娘的行为,地铁里面2个人的荒诞有趣的行为)让他不知索然,就如酒吧里面的老人说的话,虽然同是德语但是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实际上人人都是迷茫的,但是看别人却是正常的,就如同那个演当代戏剧的女孩看男主角在学生时代是那么有主见,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样。但是其实男主角也是迷茫的。
 男孩子是善良的,善于思考的,也是随波逐流和无奈的。
至少男孩子在这个迷茫的时候思考,其他人没有时间思考,实际上是可悲。
最后导演给了一个happyend,他找到了他的咖啡。如同导演说的,当他有责任有担当的时候,他就成长了。
不错的片子,幽默的调子。 如果是我,我会把那个最后的老人设计成那个演员演的纳粹军官,最后说出名字的时候居然就是那个电影里纳粹军官的真人。来为片子增加一些偶然性显示社会的荒诞和故事性增加观众的惊喜。

 3 ) 当你错过第一杯咖啡,你有可能就此错过很多杯

1,第一杯咖啡
第一杯总是从不经意的时候开始。说不经意有点儿假,我只是不愿去要。不要的后果倒从没想过,只是给我的时候,我并不需要。我要的是走,是离开,而不是咖啡。

2,第二杯咖啡
那时候我尚算乐观。总觉得该有的时候自然会有。有时我问,这到底是乐观还是愚蠢。或许愚蠢是乐观隐意的一个部分。置身事外时,所想的一切都明晰可辨,某些时刻你觉得自己简直聪慧过人。可事实总能证明,你理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总是理所应当。你的聪慧过人也只是愚昧的假象。

3,第三杯咖啡 酷的头发和身体
我知道自己紧张起来了。追求表象的东西完全源于深层的渴求。表象是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这我见过,许多人也对此深信。可要我说,终究也变不了什么。卑微的总是卑微,一如冷漠和厌倦,你能压制它,却始终无法更改。

4,第四杯咖啡 你总能猜到
那又怎样。猜得准出处和结局,又能怎样。轨迹是很可怕的东西,它不进油米,不由分说。它制造假象哄骗你,制造巧合惹怒你,即便先行猜到,也一样没有好下场。我想起一个要我拎包等他的男性,那个黑色的空包丑陋不堪,我要忍受的是提着毫无重量的东西等在太阳底下。太阳是我人生逃避的内容之一。他说,腰带坏了,你在外面等我。我还记得他发黏的声音呢,我一再模仿,却学不像。

5,第五杯咖啡 过期
想要的时候已过期。没关系,让我们来杯烈酒。烈酒尝得多也能变柔和,人可不一定。他们说,你喝它干嘛。我说,睡觉啊。五年前的事情了,也或许更久。回忆的时候我总不经意把恶劣的情况归结到一个年份里。林林总总掐一个头,转眼又是另外一个垃圾袋了。该扔就扔吧,你总要学得武断一点儿。

6,第六杯
这一次,我只要酒。酒能让我保持善良。保有一颗赤诚的心。我见过那样一些老人,可我见过的老人终究还不够多。我希望你能变老让我看看。嗯?那个时候,我愿意跟你交换我的惭愧。我会对你说,晚上好。

7,第七杯
也有可能我已经放弃了咖啡的念头。可不是说了,绝处亦逢生。我半眯着眼睛装绝望,希望能够骗过你,为我开启另一段生活。这样寄望于人,死了也是活该。

8,最后一杯
见过奇形怪状的人,不愿再听他们讲话。看到你的神情,我觉得连油腻腻的头发都赤诚起来。赤诚这个东西你没丢过,你只是埋了它们,满皱眉头轻轻地埋。即便暴尸荒野,即便貌若醍醐,即便最后也没有什么答案,咖啡,请来一杯。

 4 ) 《啊,男孩》他辍学去思考人生

之前未听说过德国导演杨.奥雷.格斯特,但看到他的处女作《啊,男孩》,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挺有想法的,当然,未来有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这也取决于99%的努力坚持与1%的运气。总之,电影除了多几个故作深沉的空镜头以外,故事讲得当然漂亮。整部剧给人的感觉都是变中充满趣味的,不断地在男主人公与接力登台的群像戏间转换,台上一个人的脱口秀,台下芸芸众生相。屏幕外的看客又会觉得自己参与其中了,至少情感上是能够交接,有认同感的。

有时,电影就像一个人,它有些先天与众不同的气质,那么它的吸引力是可以穿出来的,即便没多久便被发现了,给人以深度魅力的感觉是一种错觉,而且不堪一击,但最初的惊艳寻味之感必定是否定之外的肯定之处,否定不了。就像黑白化的影像,这种处理法在一个比较菜鸟的导演的作品里,能呈现像《啊,男孩》的质感与张力,就是加分点。就这部电影而言,我不愿想象,画面突然着上色,花枝招展的模样。此般变化,最好也不过小清新的感觉,要不就是柏林的《大城小事》栏目剧范儿了。

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快一个世纪了,汤姆大叔都从“迷茫的一代”里破茧成蝶好几次了,我们才开始发昏发懵陷入了迷茫,努力寻找着作茧用的蚕丝的源头。好在,残酷给予了经世的人更多的眼泪,这些泪珠又都能汇集成河,四处寻找着同赴大海的溪流,所以看到别人迷茫时,总能低眉忧怜自己的悲哀,貌似彰显了感同身受的爱心。

问题是,我们困惑的仿佛是另一档子事儿,可能只是为一个利己的小愿望,找个好工作,赚钱买房子生儿育女,然后在同学会上俯视各位,为欲望报仇。所以我想迷茫与迷茫还是不一样的,尼克.菲舍放弃了安逸过活的路,走在迷茫的流浪汉行列,他应该有不同于俗人的追求目标,否则他用牺牲自己未来的代价装十三,那就入戏太深,愚蠢之极了。事实上,菲舍迷失在了他梦想的入口前,我们呢?可别谈什么梦想了,现实还没搞清楚呢。

不说我们了,我说电影里的菲舍。并不高大威猛,也谈不上帅得一塌糊涂的男主人公一入境,就让人看到了真实的生活。在他与那个做临时演员的好朋友站在一起时,就更能看到这部电影贴近生活的强烈诉求了。没有可供花痴犯病的气氛,生活就是一把雕刻的刀,挨刀的过程不会甜蜜浪漫。

所以,我从电影里看到熟悉的一切。一个落魄看似羸弱的小男人,住在隔壁的出租屋内,只放着一张床,偶尔看见他坐在窗台上抽着烟,望着街巷,他是逃离了这座城的游魂。他的故事其实很乏味,每天进出公寓,游荡在被无视的世界里,并不有趣。听说,他中途退学但对家里隐瞒了实情,为的是生活费,他没有工作,有一些境遇和他差不多的朋友,都为各种的缘由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其实,人们不知,这样的人里面少不了理想远大的人物。而最后之所以成就不凡的自我,都是克服了某种东西,那个可能就是恐惧与自卑。

从菲舍身边走过的形形色色人物,他们相关联或无交集的五六个小故事,诠释了电影的主题。我挺喜欢开着破车来接菲舍的临时演员,他一边开车,一边背诵《出租车》里的台词,剧情虽不新鲜,却挺合我的心思。特别是他在小剧场笑出声,继而被该剧编剧演员围攻时的样子,这段设计太赞了。剩下的故事,仍然是细节赢得了我的好感。倒霉催的时候,活得就是那么滑稽,乞丐都比自己看起来坦荡自如。一路看下来,看的就是这样一群困在枯井里的人,自救,或等着被救。

小S说,胖人没资格吃饭,这是为美可走的捷径,省力省钱。不道德绑架,小S的调侃是很友善很真诚的。现代的审美就是如此,胖人会面临各种问题,不分国界。曾经爱慕过菲舍的女孩不再是被人厌恶嘲笑的胖子了,成功逆袭成美女,常被人搭讪,做了演员,人生貌似脱胎换骨。但当菲舍与她互生好感,情投意合时,女生突然出现歇斯底里的状况,说的就是精神创伤不会被时间弥合,受到刺激,裂口处就会流血的事实。而摧残过的“自信心”与迷失自我的“自卑感”似乎不得治愈,即便从胖妞变成瘦美女,一切看起来美好之极,但问题一直存在。

如果说那女孩儿是用自己的精神世界证明了这是个黑白相生相斥的社会。那么,那位极端怀念纳粹的老夫,与安度晚年的老妪,他们恰是最好的对照形式。老夫还活在过去,激进的纳粹情结依然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60年的漂泊或许只留下了碌碌无为所致的愤怒。所以,导演给了他一个归属,当他表达完自己不肯埋葬历史的激情后便离世了,而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这也是一种人生,60年无处安放的岁月。电影讲到这里,已接近尾声,却也是最高潮。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记忆是疼痛的,刻画出淡忘或反思或无谓的态度,构筑了现代德国人的生活一角,格斯特知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于是他把自己的心声抛进了德国这个民族欲寻新未来的吵杂声中,这也算小我上升到了大我。

我想,从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里,可以了解到他所在这个国家正面临的困扰。似乎,在民族强大自信心的庇护里成长,人对自我的认知会更纯粹更自由一些,因为不需要同担“匹夫有责”的丑陋与不堪的国际形象,对己负责,管好自己就好了。于此,才可能产生某种特别奢侈的迷茫与困惑,像菲舍那样不在乎肉体所受的折磨,却要时时思考精神归属的困扰。

世界上很玄的东西很多很多,格斯特用一杯咖啡道出了整部电影的内涵。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若无缘,你无力扭转,可能你一转身离去,续满咖啡的壶便端了上来。而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之时,那才是你的时态。想喝咖啡,找个多情的早晨,去咖啡馆。酒馆里等你的是威士忌。再问一个问题,你会辍学去思考人生吗?


 5 ) 论咖(姿)啡(势)的重要性


“Es kommt nicht drauf an, wie alt man wird, sondern darauf an, wie man alt wird.”
 
“真正重要的不是人的年龄,而是人老去的方式”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不喝咖啡的,原因有点复杂。在那个自已为是的年代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泡妞失败的事实呢,所以只能说是咖啡让我心跳不稳。但这种强迫症似的心理暗示马上就被环境所战胜了。一般来说这边的空气是没有味道--除了早上。城市里每天一到上班时间,那股无孔不入的咖啡味,充斥着所有的地铁站火车站面包房图书馆,让人觉得不来一杯都对不起自己的鼻子。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人一旦有了习惯,便会多此一举的给自己的习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困了,累了,来一杯!紧张,迷茫?来一杯!早上啃完面包总觉得缺点什么?来一发!啊来一杯!其实我一直很怀疑咖啡是否真正能醒脑。我常年跟德国同学复习功课,他们喝咖啡的时候总是给我一种喝shot的感觉...这种坏学生的考前颓废范儿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一度觉得只有这种自动咖啡机里卖的咖啡才是真正的咖啡,星巴克那种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所以我可以理解Niko, 即使他是一个典型的柏林颓废小青年,我还是能理解他。因为早上起来你必须来一发,呃杯,要不总感觉自己没洗脸刷牙穿衣服就上街了一样。仪式感是很重要的,这是成(变)熟(老)的标志。我一直觉得欧洲是个老气横秋的地方,不单单是从文化上来说。就是那些在别人看来多此一举的细节,充满了仪式感,即便是在可以用“土了吧唧”来形容的德国人身上仍然是这样。《无耻混蛋》里 Chiristoph Waltz 把这种调调演了个淋漓尽致:他在农夫家里打开墨水瓶给钢笔吸墨的小动作、坐到餐桌上时大力刷桌布、吃点心时还把盘子中间落下的点心碎片用叉子扎起来一个个吃了,走的时候还特别没素质的把烟掐在没吃完的点心上...这种东西你可以叫它贵族气质(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好土),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深殖于人们心中的那点老气横秋的仪式感。珍贵,有意思,并且没活力。

Niko他爸给他说的那句话:态度对了你就能打准!就是这个意思吧。泰然的打完球坐下,点上三杯Schnapps,把儿子训的体无完肤,每句话都像是已经说过一千遍一样,冷酷无情,三观霸道。说完把酒一口闷掉再咳嗽一下。这他妈才是成功人士,完全我有姿势我自豪。

但是怎么样,再霸道你也已经老了,人总是会老的。在还没来得及感叹时光飞逝的时候如果能发现仪式感的乐趣,那这也是一件值得用来闷骚的事情。

不知道里边的arabica 或者columbia是不是真的像那个贱贱的女服务员说的那么好喝,我想如果我的姿势对了,那它的味道一定不会差。

 6 ) 他只需要一杯咖啡,世界却总给他烈酒

  这是一个德国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拍摄一个百无聊赖的男孩对人生的思考,纠结着历史的疼痛与社会生活的匆忙。我们也有青年导演,处女作拍了四个女孩。没有思考。我知道这种比较几乎没意义,因为在我们这里,是无法想象一个男孩会拒绝非常“实用”的法学课程,辍学去思考人生。
  德国就可以。这个懒惰的男孩辍学了。是的,他是懒惰的,他感觉到累,觉得有必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懒惰”的成因在影片慢节奏的展开中逐渐显现出来。因为世界在怀着善意给他一些他根本不需要的肉丸子;世界在翻看他装私人物品的纸箱;世界毫无理由的刁难他,让他拿不回驾照;世界停掉了他的信用卡,告诉他要学会独立;世界坏掉的售票机,却又苛刻的检查;世界无法忘记自己肥胖的过去,对他极度热情又敏感的将他推开;世界是一部矫情的电影,将历史含混在媚俗的情节当中;世界是一个猝死的老人,是在“水晶之夜”痛哭的男孩;他只想要一杯清醒的咖啡,世界却总递过来疯狂的烈酒。从结构上说,《啊,男孩》更像是一部公路电影。
  不难看出导演的一些隐喻,父亲对应当今的德国,胖妞舞蹈家和猝死的老人对应不能忘记的历史,德国的情况和我们这里有点相似,都有一个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但是又有不同,因为我猜德国没有几个人会怀念希特勒时代。很多年前,一个孩子在街头摇晃地掌控着一辆比自己大好多的自行车。眨眼之间,这孩子已经白发苍苍,满脸褶皱,听不懂青年人的话,刚出门就猝死于街头。从石头砸碎窗户开始那一刻开始,整整一代人走失了。
  在影片纷繁的现状中有过一丝短暂的宁静,那是巴赫的《教堂赞美曲》。德国人总绷着“不能让别人嘲笑你”的弦儿。但实际上谁敢小看德国?是的,德国出了希特勒,但德国也出了巴赫,出了贝多芬,出了黑格尔,出了马克思,出了尼采,出了爱因斯坦,出了歌德。这是导演给出的答案,然而这个年轻人,他不能像那位孙子贩毒的老奶奶那样,躺在音乐与宗教的安乐椅上等死。还有他租房处的邻居,那是与男孩父亲截然相反的中年男人形象。浑身布满了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困境,在积重难返的中年,他只能将自己的残余的激情浪费在地下室里。男孩不能帮他,甚至连吃掉他送的丸子都不能,因为那确定不是美好的婚姻生活产生的。
  片中男孩的境遇,也是今天全世界青年人的境遇。普里莫.莱维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中说道:“对于80年代的年轻人,这些只是他们爷爷的事情:遥远、模糊、‘历史性的’。这些年轻人被当今不同的、紧迫的社会问题所包围:核威胁、失业、资源耗竭、人口爆炸,他们必须调整自我以适应疯狂而频繁的技术革新。这个世界的结构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从男孩父亲身上,我们也能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在着急,对年轻人缺乏足够的善意和耐心。上一代人永远把自己摔打出来的世界观当做教科书,强加给下一代。如果你不按照他的规定做,那就是不可理喻。和当初的父辈一样,年轻人生下来也是赤子之心,可两代人所面对的世界完全不同了。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充满了根本的隔阂。
  “这不是我要走的路。”男孩对父亲说,但是他要走什么样的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和咖啡一样,有太多种选择,令人无所适从。影片的结尾,男孩终于喝上了他想要的那种咖啡,最简单的咖啡。这是一个明媚的结局,在这清晨,男孩喝着他的咖啡,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已刊发于《看电影·午夜场》

 短评

这部德国导演的处女作不仅没有模仿无敌老头子成功,而且黑白色调用的有点没必要。查了下资料发现导演还蛮帅的。

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真是拍出了[甜蜜的生活]的味道,横扫2013德国学院奖。

1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老早之前看的都忘了标记了,这个片子蛮好看的,处女作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稍微有点话痨但影响不大,也不是特别闷。

15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还行

这种小丧片蛮合我的胃口,颓废,优雅,黑白影像,城市街道风貌,情节上没有大起大落,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铺陈开来,让我联想到了贾木许的《天堂陌影》。尼可在老奶奶的躺椅上不小心睡着,随后被叫醒与奶奶拥抱告别的情节意外地触动我,松弛,柔软,不设防,像个小孩,短暂地抛开一天的阴霾。尼可也许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状态,迷茫,敏感,困惑于存在的意义,与整个社会之间存在无法消弭的疏离感,但善良,有原则,这也是他很吸引我的地方。老头临死前讲的故事非常迷人,“不知何时我开始流泪。你来猜一下,为什么我会哭?因为我想,在这些碎玻璃渣上,我再也无法骑自行车了。”喜欢结局的处理,一组空镜头蒙太奇之后,天亮了,糟糕的一天过去了,尼可终于喝上了咖啡。

19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油头男孩倒霉的一天》我觉得不是黑白的话也挺好的Q_Q,文艺片嘛,拍来拍去都那样呀。汤姆的头发有削减的趋势=口=。。。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了。。。以及,啊,这孩子终于喝上咖啡了_(:з」∠)_

21分钟前
  • 豆友35496190
  • 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喝咖啡的故事。味道很好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类型贴个喜剧是有多黑···算是感同身受+1,新晋导演的拍摄手法,黑白底,无所事事的德国Boy在生活中不断的迷失。。迷失的来源不可能是清闲的日子,往往自己越忙才更焦虑,不知怎么搞的,总是在遭受周边人的质疑,但当回顾一下仔细考虑时,会发觉其实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问题

25分钟前
  • Brutal Ivan
  • 力荐

这电影可以叫“咖啡和香烟”,片子稚嫩了一点点,好在这本身是一个有话讲有共鸣的故事,年轻人的青春迷茫,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己是谁,拒绝主动的容易得来的,想自主其实却又被动的生活。如果是一位更成熟出色的导演,这片子保不准可以是男版的【弗朗西丝·哈】。★★★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活着是件奇怪的事,不管你从胖丫头变成行为艺术表演者,挑战一切;还是你的老婆得了乳腺癌,从此你再没有了性福;还是天才或非天才的演员;你觉得别人都奇怪,最终发现自己才奇怪。碎片、活着、笑点。二战在当代人的表演和最黑暗的回忆中,在Sebald一般的图像中。听不懂的语言,虽然说的都是同一个母语

32分钟前
  • Adieudusk
  • 力荐

假如德国电影都按照这种自由的思路来做,何至于总让人觉得都在套模板走亦步亦趋的路呢?[Oh Boy]是个太惊喜的存在,它做到了很多德国片没做到的一件事:气氛塑造。整片慵懒的叙事节奏被这种迷茫而逐渐坚定又不失幽默的步伐一步步带着,最后迎来了一个令人动容又发人深省的尾声,而且其内核十分牢固。

3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这样的时代,年轻人迷惘,无奈,随波逐流,没有理想,没有爱欲,最可怕的是,他们丧失了愤怒的能力。

38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四星半。奇怪我就是喜欢看这种闷到犯困的电影。黑白、小语种、处女作、咖啡、一个人的一天流水账(其实剖析出来是好几段人生)。喜欢的元素都齐全了。枯燥但是对我有极高的治愈力。

41分钟前
  • fiona
  • 推荐

谷子和鲻鱼里面还有挣扎,虽然近乎徒劳,这里是连挣扎都懒得费力气,陷入了虚无。太致郁了,说它是喜剧的人都是诈骗犯。

43分钟前
  • 秋熙
  • 还行

没高潮 而且无聊

45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与这个世界不太匹配而每天都在艰难生活着的小人物们,还好有人把这样的故事拍成电影,让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I don't understand people anymore.” 同样的语言并不是通向相互理解的大道。“那时的你还是水手眼中的一抹星光。” 柏林是下一个想要生活的城市。

48分钟前
  • Line
  • 推荐

我只是想喝一杯咖啡,然后却总是遇到喝酒的人。我需要一杯咖啡来提神醒脑,却总是遇到一群喝酒的年长者给我讲大道理,讲那些无人问津的历史。我漫无目的游走在柏林的角落,却总是与同龄人格格不入。有一天我突然对身边的人感到陌生,或许不是他们变了,而是我变了,变得不认识自己了。

5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男孩数次想喝咖啡结果都未能如愿,一个个害怕孤独又拒绝靠近的心灵,百无聊赖又不去改变的生活,波澜四起而又平静。黑白摄影和慵懒爵士,情调和味道。

58分钟前
  • 戴泰德
  • 推荐

Interesting yet not impressive enough. 迷惘的人做无聊的事,油头少年平凡与不平凡交织的一天。论RP和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1小时前
  • Andrew
  • 还行

2.5 不开心就去死好了,不要浪荡了,浪费大家时间。

1小时前
  • vivi
  • 还行

邻居的余生将困在地下室里,老太的晚年将躺在按摩椅上,老头将在柏林的叹息中死去,今天将在没有咖啡时结束。驾照在别人的结论里失效,财富在银行的侵吞中清零,好友的才华在龙套中被挥霍,女孩的自尊在呻吟时被点醒。我会不会咽下无爱的肉丸,吸入麻痹的粉末,骑车经过满地碎渣,靠饮下烈酒了却此生?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