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球星

HD中字

主演:大卫·克劳斯,弗雷娅·梅弗,约翰·亨肖,哈利·米尔林,迈克尔·索恰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火球星 剧照 NO.1战火球星 剧照 NO.2战火球星 剧照 NO.3战火球星 剧照 NO.4战火球星 剧照 NO.5战火球星 剧照 NO.6战火球星 剧照 NO.13战火球星 剧照 NO.14战火球星 剧照 NO.15战火球星 剧照 NO.16战火球星 剧照 NO.17战火球星 剧照 NO.18

 长篇影评

 1 ) 真实历史上的特劳特曼

对人物感兴趣就特意去查了一下

1.电影说特劳特曼加入纳粹是自愿的,实际上,他10岁就加入了希特勒少年团。

2.电影中提到的特劳特曼颈椎骨折的比赛是1956年英格兰足总杯,他骨折5处,依然坚持比赛并扑出了关键球,最后球队夺冠,他也成为首个以守门员获得“英格兰足球先生”的人。

3.颈椎骨折之后两周,儿子就在车祸中去世,但是,1956年底,特劳特曼又再一次重返赛场。

4.1964年特劳特曼退役,退役之后都在四处漂泊,1971年,与妻子离婚。

5.特劳特曼退役后当过缅甸、利比亚、巴基斯坦很多小国的教练,执教缅甸队时,带领球队获得了总统杯、东南亚运动会冠军。

6.2005年,特劳特曼入选英格兰足球名人堂,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有意思的是,他是唯一一个既获得了纳粹铁十字勋章,又获得了“盟军”帝国勋章的人。

7.2013年特劳特曼在西班牙去世,他的雕塑至今还在曼城俱乐部博物馆

 2 ) 一个真实和传奇的伯特·特劳特曼

伯恩哈德·卡尔·特劳特曼(英国人称呼伯特·特劳特曼),可能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门将之一。当然,绝大部分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至于很多人也不了解布冯是谁,就更不要说门神雅辛。所以特劳特曼不为人知很正常。然而在英语的体育世界,这却是足球史上躲不过去的一个大人物。他最著名的两点:第一是他在所处大时代中有趣的人生经历;第二是他足球和职业生涯 最广为人知的顶峰,1956年足总杯决赛的“断颈英雄”!

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好的体育传记片,当然,一个历史真实的特劳特曼跟电影有点差别,但瑕不掩瑜。

伯特·特劳特曼1923年出生在不莱梅西区工人区,父亲是修船工人。他出生那年就是恶性通胀最严重的那一年,小时候又赶上1929年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危机。被迫卖了小房子搬到一个公寓租房住,在这里他一直住到1941年入伍。

他的家庭应该是那种支持纳粹上台的普通德国工人家庭。因为魏玛末期的经济动荡让他们蒙受了巨大打击,他们希望希特勒能够到来一个新世界。这也是小伯特1933年10月就加入希特勒少年队(希特勒青年团的预备组织)的原因——一个10岁孩子做这个家庭肯定是不反对的,其他小朋友也应该是一起的。

伯特最喜欢的还是体育,他什么球都玩。后来还加入基督教青年会,对于里面活动不感兴趣,就对大家一起踢足球感兴趣。

纳粹统治的三十年代基本上还是和平的,伯特岁数也够不上服兵役,所以他一直在本地的一家机械工厂当学徒工。是个技术人才。但1939年战争爆发打破了这种和平,到了1941年,巴巴罗萨开始启动,到了年龄的伯特志愿加入了帝国空军,本来分到无线电操作,但他实在没啥天赋,所以调到伞兵部队去了。在这里他一直呆了下去。先在波兰占领区驻防,10月被调入第35步兵师,扔到东线战场上去了,白俄罗斯。

伯特是个不错的军人,他在东线打了三年仗。拿了五六枚勋章,特别是一枚一级铁十字,真是难得。他还升到了中士军衔。当然,他最大的优点还是机灵。曾经战斗中被红军俘虏,但后来居然跑回来了。

1944年诺曼底登陆,伯特随同部队被调到西线,到法国战场跟盟军作战。结果又不慎被抵抗组织内地军俘获——然后他又跑出来了,躲过了法国游击队的报复。到了1945年,战争移到莱茵河和德国本土,伯特的部队撤到没啥装备的齐格飞防线,被盟军在克莱夫炸得七荤八素:伯特决定当逃兵,北上回家(电影中说他的连队在那里被英国人伏击结果被俘,其实不是)。他一路上要避开双方的军队,但最后还是被英国人抓住了。这次伯特不逃了,跟着英国人走吧。

伯特先跟其他战俘关在比利时奥斯坦德,然后统一转运到英格兰。先后辗转到曼彻斯特、利物浦多地的战俘营。最初他是被列为C级(纳粹分子)的,但后来英国人重新甄别:降到了B级(非纳粹)。

伯特在战俘营重拾了他的爱好:这里定期有足球赛。电影里刻画他本来就打门将(后来去曼城的新闻发布会也说自己小时候因为赶不上小伙伴分组就打没人干的门将)。这也不是事实:他本来打左边中场,但有次受伤了,就跟门将换了下位置。以后就在这里呆着了。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确适合打门将。

其实这片子除了上述的一些小错误外,整体上挺写实的。伯特跟圣海伦斯小镇业余球队经理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长子约翰五岁时因车祸身亡(玛姬虽然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但始终没有从长子身亡中走出,1971年两人离婚,这是电影中没有展示的)。这次事故正好也是在1956年足总杯后没多久,导致当时受伤的伯特好久心情低落,加上伤势缺席了下赛季诸多比赛。

伯特加入曼城时的确受到了很多攻击,影片中曼彻斯特的犹太教拉比和犹太社区领袖的公开信给了他关键的支持,尽管如此,他去打客场还是常被人攻击。最初他有点不能接受——客场表现差劲,但后来第一次作客伦敦的比赛(对阵富勒姆),伯特决定性转变了他人的观点:那场曼城会被灌五六个,但只是0:1输球。比赛结束很多人的嘘声变成了掌声,为的是精彩的扑救。

其实伯特加入曼城的首季,球队水平太差结果降级了。但第二赛季就打了回来。然后就越打越好。当时曼城的中场核心就是未来英格兰著名教练唐·列维(60-70年代利兹联队的传奇主帅,曾带领利兹1975年打进欧冠决赛)。特劳特曼在球队中不亚于他的地位。1955年曼城曾打进足总杯决赛,但1:3输给纽卡斯尔(1951和53的足总杯得主)。随后赛季的蓝月亮打出来最近几年的最好成绩:联赛第四收官,足总杯连续第二年打进决赛,对手是伯明翰城俱乐部。这次人们觉得曼城应该稳了。

曼城的确实力更强,首先破门,但伯明翰扳平了。半场平局后,曼城在下半场进了两个。3:1,就像去年决赛输球的比分一样。但伯明翰不甘心失败。猛烈的反扑来了。然后就是伯特的高光时刻:他跟伯明翰的前锋彼得·墨菲撞到一起:墨菲的膝盖把他胫骨撞断了。差一点他就得瘫痪!但是当时他竟然只是觉得脖子疼,坚持一下。后来又扑出对方一个好球。终场哨响,曼城捧起足总杯。这是俱乐部历史上辉煌时刻之一。但其实真正更吸引人的是在两天后——因为那个德国人实在脖子太疼去看医生,X光显示了真实情况。这下伯特·特劳特曼彻底成了大名人——这就是英式体育观最喜欢的那种人。

伯特是个好门将,就在决赛前几周,英格兰足球记者协会的年度最佳球员就给了他——第一个门将,也是第一个外国人。但如果没有这场决赛,伯特最多也就是曾经的一个出色球员。这场决赛——特别是其后检查——决定了他成为足球史上一大传奇。

他的偶像、匈牙利黄金一代的门神格罗西斯(他从后者那里学到手抛球进攻的习惯,这在英格兰是第一次),英雄一世但在1954年的伯尔尼决赛毁在一脚远射上。相比之下,伯特幸运地多,当然也有不幸之处——那场决赛的胜利者是德国人。赫贝格尔之前跟他解释过“因为你在英格兰踢球,你别去世界杯了。国家队只要本国踢球的”。如果不是这个理由,赫贝格尔可能真的会带上他——伯特跟他的老乡阿道夫·达斯勒是很好的朋友,赫贝格尔让达斯勒的钉鞋在伯尔尼大放异彩自此全球扬名,伯特则是在英格兰第一个穿上阿迪球鞋的运动员。

话说回来:要是他去了,可能就不会有那个神奇的托尼·图雷克了。要是伯尔尼的决赛是他守门,普斯卡什和希代古提们不一定开场就两球领先。

就江湖地位来说,伯特在五六十年代的欧洲足坛都是名声响当当。传奇门神雅辛是他后辈,后来这个俄国人说的是“我那时候就两个世界级,我跟他”。英格兰的传奇门将班克斯也是他后辈和粉丝。

在未来他成名后的日子里,这位赢得元首铁十字勋章的前德国国防军伞兵中士还将获得女王颁发的OBE大英帝国勋章(他的祖国也会再给他一枚联邦大十字荣誉勋章,当然这是联邦德国)。在历史上,能够同时拿到铁十字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的——可能伯特·特劳特曼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了。

当然,回到电影: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家庭和个人的生活。电影中主要集中展示了第一段婚姻,后面的没有提及。其实伯特后来又有两段婚姻,他去缅甸执教的时候跟当地的一个德国女侨民结了婚,1986年离婚后又第三次结婚,这位妻子还是“特劳特曼基金会”的创办者。实际上,甚至在跟玛姬结婚前,伯特还有个私生女……电影里把他拍得很正派,其实这人是个精力旺盛的运动员:他一直活到了90岁才离开人世,2013年——次年德国人在巴西第四次捧起世界杯冠军。

回到电影:饰演玛格丽特的演员很漂亮,典型的英国美女(我的印象中上一个是凯特·贝金赛尔)。这可能是我最深刻的印象了。

 3 ) 战火星球

影片从他成为战俘拍起,特劳特曼在战俘营中逐渐展现出他的运动天赋,凭借多年当守门员的经验,很快被当地球队相中。特劳特曼的传奇也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传记片,影片中当然会有艺术加工成分。为了强化特劳特曼角色形象,充分利用了他痛失爱子的经历,让这起悲剧有了更深刻的意义。犹太小男孩代表着他的个人成长和救赎,特劳特曼能够以此激励自己,拼尽全力弥补自己可能犯的错。

 4 ) The Keeper: the trauma in neutral

For the beautifual and stubborn heroine, who is especially attractive for her smile with raised corner of the mouth, the keeper is the trauma that Englishman wants to keep under the water. And the film is about what will happen when the trauma under the water surfaces.

The trauma, ,who is kept shoveling the excrement in the toilet in the prisoners' camp, appered in the spotlight, that is, on the English football court, and deep into the English country, the typical English idylic country landscape. Therefore, what test the man's power is not the ability to fight in the war, or battle on the football court, but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trauma, which is neither good or bad in itslef. Rather, it is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and considered to be the trauma even though it might be something eles all together.

The trauma maybe the Nazi who volunteered in the German army and earned the iron cross for his cruel and barave cime of war against the Jew; it may be also the joyfulness of a child who finised his dinner with the presence of his parents and finally got the change to rush to his companion waiting outdoors. The trauma, that is, the keeper and the war criminal, is also the strong and invicible line of defence and also the child under the surveilance of his parent. In a word, it can be powerful and destroying as well as weak and dependent. However, the trauma is trauma, which is the incident that you stays with you and will torture your nerves, either bring about the sadness or joyfulness, the jouissance. It might be something that you should have done and it burdens your guilt ever since. And this trauma will strike back, causing the loss. It is all about the loss and gain, anger and peace. When you get angry, you burst into the action, and then you will loss. Therefore, the trauma is about the balance.

What decides the nature of the trauma is the subject's attitude towards it. "We move on, or we bury outslef". That is right the attitude toward it. It is this something that moves still that keeps us on the right track, and pay back the courage to forgive and accept. Abide with me, in life or in death, that i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it, toward the trauma.

 5 ) 和平之初 要开个好头

意义非凡 战争带给他们的一样是人性的禁锢或释放 随之带来了痛苦与仇恨 但他们争论后 大多数人选择了原谅和解接受 我羡慕他们的操作方式 他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我们从小被教育就是要仇恨另一方的 正如他们所说 正视那段历史接受真相 才能原谅 宽恕才是最难的 他们对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关系的头 起的不错

从小到大 没看过几场足球 98年世界杯 我也欢喜的在电视前鼓掌 但只是喜欢赢的感觉 足球还是看不懂的 这部片子里感受到了足球的氛围 人们对它的疯狂热爱 赛前互相激励 赛后男人们光着上身在更衣室里尽情欢呼 那种纯粹的感觉刺激到了心底

 6 ) 足球先生

「特劳特曼」传记电影,通篇看完再回溯主人公传奇的一生,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由于看了太多二战题材的电影,我对德国人一直是没啥好印象的,但「特劳特曼」从一开始,就给人感觉,是个有点可爱的德国人!🤣

一边是德国的「十字勋章」,一边是英格兰的「足球先生」,很难想象,二者竟然可以兼得,他用自身的球技和钢铁一般的意志,达到了共赢……

冒着颈椎骨折的危险依旧坚持比赛,战斗到最后一刻,当然是他职业生涯最值得称道的事迹,但之于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早期,因为德国人的身份,在球队,不被认同,球迷一片嘘声的境况下,依旧坚持上场,我不知道是什么给予他勇气,是对足球的热爱,还是德国人骨子里的倔强,或者是什么?总之,他的茫然又坚定,让我看的心酸又振奋……

至于,他个人生活方面,总是被过往没能救下犹太小孩的梦魇纠缠,最后痛失爱子后的一度消沉,又让人看到,世人皆有的人性脆弱一面,战争创伤可能真的会追随人的一生,没战死,反被良心“折磨”的生不如死!

好在,结尾处,他重振旗鼓,再度回到球场,仿若新生👍

 短评

相比德國人的贖罪,更偉大的是英國人的寬容。

7分钟前
  • 横丫肠
  • 还行

真实的力量,经历一次次伤害,一次次爬起来,除了坚定的自己,也需要坚强爱你的身边人。这几乎是战争年代能产生的美丽童话了,依然看得人心力憔悴。尤其是最后在墓地和英国战俘营军官一遇,算解了大结

9分钟前
  • 费纸姬
  • 推荐

与其说被电影打动 不如说真人真事实在超乎想象 战争虽然结束了 很多人心底的伤痛和阴影却远没有结束 足球无疑成了消弭所有恩怨纠葛最好的载体 “更衣室里没有战争”教练很了不起 普通的曼城球迷也在德国守门员坚持不懈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良好结果上选择了接受 这很传奇 这也很符合人性

10分钟前
  • 🥗
  • 推荐

三星半,电影很工整,真人事迹很传奇

14分钟前
  • 向上游的鱼
  • 还行

有种误解,看传记片或者运动片就是励志的,其实不是,因为这部电影包含的精神层面冲突太多。在英格兰踢球的德国人并不少,但特劳特曼是第一个,也是战俘,更是一个德国人。这其实也是宽恕的先驱者,英国人接纳了他,也即是在那个时代的文明升行。足球哪有人生重要,孩子却更大于天。

15分钟前
  • 熊仔饼干
  • 力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关于二战德军俘虏成为英国足球明星的故事。内容比较丰满,讲述得还算流畅有趣。让观众了解了二战后英国当时的情形。

17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好久没看过那么温暖的二战战后疗伤治愈片。我看这部片就一直想到沉静如海的男女主战后如果在一起了会不会像男女主一样?这部电影我觉得前可以有希特勒的男孩铺垫,中有沉静如海过度,最后以此片男女主两个战时敌对国家结合的夫妻所面对的流言蜚语,身体和心理的伤痛,就像女主说的"要么move on, 要么bury ourselves"。我真的很高兴看到他们之后又有了两个儿子😢

20分钟前
  • Jifferney
  • 推荐

这个故事不是连贯的啊,老板说服球员,全靠嘴炮,球员别扭一会都出去了,不应该把支持者要退出镜头放在这里吗?男主面临困境,犹太社区发言,中间不得有人疏通关节,不是亲人至少也要有人有展现啊,这些纠缠都很重要啊,没有中间过程后面的振奋看起来很悬空

21分钟前
  • mimo
  • 还行

为了英格兰足球,为了蓝月亮,必须五星。

26分钟前
  • 北西南东
  • 力荐

真实故事比电影更动人。二战后很多德国老兵并没有走出战争,有些跟着法军去了印度支那,有些去了罗得西亚,还有些参加了美军又去了越南,这些是属于被放逐者的故事。但留下来融入另一个国家里的正常生活,这会更难吧。

29分钟前
  • YourUncleJules
  • 推荐

the keeper

34分钟前
  • laurenⅢ
  • 推荐

真实事件改编,战俘在敌国成为球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J411R7S5

38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补标。可以做为编剧教材。

40分钟前
  • Ben笨熊
  • 力荐

过于平淡,传记片这么拍没问题但离优秀还有很大的距离

45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还行

体育确实不该和政治挂钩

47分钟前
  • 依然奥德彪
  • 推荐

名演员不少,保证了在表演方面的质量。整部影片的完成度都很高,但带来的缺陷就是过于四平八稳,实是标准的传记片格式,每一个转场都拿捏得很精准,从而缺失了一些影像上的个性。

50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这个故事潜力巨大,只是当中最关键的一些转折点都处理得过于仓促和浅显了。可惜。

5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3.5 怎么讲呢,“Der Fall Collini”也是3.5,或者它的题材还更震撼一些;但Trautmann身上有真人真事本身的力量,加上Elyas M'Barek实在太喜感,便是一上一下。德国电影总是在教我们如何反思和面对过错和现实。

5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取材很好,拍摄的也很流畅,跌宕起伏并不大,但是平淡中透露着人生

58分钟前
  • Putin 547
  • 推荐

高中时从《足球俱乐部》上第一次知道断颈门将伯特·特劳特曼。当时还不知道后面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大卫·克劳斯演特劳特曼还是矮了点,站在球门前完全不够看。

1小时前
  • SleepyPin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