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人(原声版)

正片

主演:保罗·路德,迈克尔·道格拉斯,伊万杰琳·莉莉,寇瑞·斯托尔,迈克尔·佩纳,大卫·达斯马齐连,朱迪·格雷尔,鲍比·坎纳瓦尔,约翰·斯拉特里,伍德·哈里斯,T.I.,海莉·阿特维尔,瓦内萨·罗斯,马丁·唐文,乔·克里斯特,艾比·莱德·弗特森,安东尼·麦凯,加勒特·莫里斯,尼尔·汉博格,鲁德·哈利特,斯坦·李,克里斯·埃文斯,塞巴斯蒂安·斯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2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3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4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5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6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3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4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5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6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7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8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19蚁人(原声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试一试去爱 伤害也比悲哀来的爽快!

以前在饭桌上结识过一个圈内人,他有句话我记得很深:“其实娱乐圈跟普罗大众的世界一样,脏乱差有之,真善美也不缺,只是这个圈子在聚光灯下,所以行为不论好坏都被无限的放大了,卧薪尝胆干干净净成名的绝对不在少数,甚至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已经被媒体妖魔化很严重的艺人,说出名字你都不会相信。”

我不知道还有谁记得曾轶可的那个夏天,铺天盖地的质疑责难嘲笑。

绝对有炒作的成分,但那又怎样?看客们,你们难道就没有因为这些新闻而贡献收视率吗?

那一年过去后,我也曾再去听了曾轶可的歌,突然就很感叹,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好。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其实要说到推动中国原创音乐那绝对是扯淡,在选秀浪潮最火的05年都没能实现的事,如今想要实现绝对是难上加难。

可以想象,里面的歌手一定会受到非议,一定又会有“知情人士”跳出来揭露种种阴暗。其实在我看来大可不必,这种事就像是魔术表演。舞台上的歌手让你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我喜欢的好声音开开心心的听歌就够了,他的身世背景故事,姑且听之姑且信之,你非要上赶着给我揭秘,有意义吗?我一点也不care,它就是让我看看美女帅哥找找偶像闲暇娱乐的一段时光而已,反正舞台幕布落下的瞬间,除了快乐我什么也不会带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把选秀看的太严肃了,这样一个舞台根本承载不了我们的严肃。

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位,名字不大记得了。

一位应该是第二期开场的一个小姑娘,唱的那叫一个欢乐,一首很简单的口水歌愣生生的掀起了全场的高潮。四位嘉宾也跟着摇嗨了,这些个老男人老女人(最年轻的居然是32场哥)几乎是同一时间转过来的,手舞足蹈兴奋异常。你告诉我这是演技?那我只能说可以去奥斯卡了,即使屏幕前的我听到这样的声音也想站起身来更何况现场的人。如果只需要一个理由的话,那么技巧气息这样的专业理由统统可以省去,欢哥有句话说的很好,有一种青春活力感染到了我们所有人,这就是声音带来的魅力……

就是这种魅力,如同打喷嚏一样,让人无论如何也忍不住。

还有就是那位38岁的全职妈妈,淘汰后依旧是满脸笑容的拉着32场哥合唱《里约热内卢》,场子整个都被她轰起来了,俨然成了小型歌友会,她笑起来眼睛眯成了月亮,然后特开心的说,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力。

无论是那个欢蹦乱跳的小姑娘还是追求自己梦想的全职妈妈,即便你告诉我这是节目设计好的台本,我也绝对照单全收。因为她们太开心了,让我从头笑到尾,让我开始无比的羡慕舞台上那位姑娘的青春和那位妈妈的潇洒。我无比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勇敢登上这个舞台,然后不断的开始希望和幻想,但愿自己到了38岁能活出这位妈妈的自由。

那些歌声中流淌的都是我最艳羡的破茧成蝶!

在舞台上找到梦想中自己的样子,这应该就是选秀节目让全宇宙人民疯狂的原因吧。

当然还能看看自己喜欢的歌手,我真是害怕招黑,所以喜欢多亮这件事能让你们知道吗~(此处再插一句,到底是我喜欢的那姐,忒混不吝了,大庭广众对着人家骚年说~多帅啊,走近点姐瞧瞧,咱们在哪见过吧~女流氓啊女流氓~)

能少一些苛责吗?

没有废话没有冷场,四位大师级的评委跟小孩子分糖似的插科打诨多好玩,难道还没娱乐到你吗?

 2 ) 数字化盘点中国好声音

喜欢《中国好声音》,这是近年来少有能把我(及家人)一起拉到电视机前观看的节目
在观看过程中对节目中与导师、选手、歌曲等相关的一些数据也产生了兴趣,所以不自量力的尝试着量化一下这些数据
先此声明,任何量化都有其不足之处,不可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所以仅供参考……

●节目篇

●导师篇
分组战力量化
量化标准
每位导师为学员转身计1分,以此类推,四位导师都为该学员转身计4分。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34614.jpg
刘欢组综合战力最强(38分),遥遥领先于其他三组
那英组(33分)次之,庾澄庆组(30分)以微弱的1分之差排在第三,杨坤组(29分)垫底


分组男、女学员性别比例
http://img5.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37789.jpg
由图表可见,杨坤组、那英组、刘欢组均为阳盛阴衰,只有庾澄庆组呈阴盛阳衰状态(所以导师选择战后庾澄庆组四强均为女学员倒也不足为奇)
注:刘欢组中的“佳宁组合”男、女两方各计0.5人。

刘欢不止一次表示:我这个的队里,有太强大的女歌手!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40598.jpg
真是一数吓一跳,徐海星、刘悦、袁娅维、刘振宇、郑虹、吉克隽逸,其中4人获得四位导师同时转身,1人获得三位导师转身,1人获得两位导师转身。
量化总战力21!人均战力3.5!故此四强中三席被女学员占据!
相比之下
庾澄庆组女将量化总战力18,人均战力2.6,主要是靠王韵壹、金池、魏语诺和阿蜜丝女孩拉高数值。四强全数被女学员垄断!
那英组女将量化总战力为14,人均战力2.3,主力为张玉霞、黄鹤、赵露。
杨坤组女将量化总战力仅为8,人均战力1.6,果然光靠丁丁一人是撑不住的。

再来看看男歌手方面,与女歌手的战力成逆转态势
那英组男将量化总战力为19,人均战力2.37
杨坤组男将量化总战力为21,但人均战力略逊于那英组,为2.3
刘欢组男将量化总战力为13,人均战力1.85,和女将相差甚远
垫底的是庾澄庆组,量化总战力仅为10,人均战力为1.67
所谓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然也……


接下来是对四位导师个人的战力检定!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47023.jpg
刘欢老师不愧是重量级人物,不过44%这数字……会不会意头不太好呢?嘿嘿
那英老师屈居第二
本来印象中杨坤转身最多,谁知一算竟然庾澄庆才是滥拍王,共转身回眸39次,回转率近70%,即每三名学员就有两名可以获得哈林哥的垂青……哈林哥你也未免太博爱了些吧!
杨三十二郎以0.57%的劣势惨遭垫底……且单选次数最多,即有半数学员是在无他人竞争情况下得手的。


导师之间PK抢人的胜负关系如下: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46364.jpg
杨坤除了和那英打成平手外,对刘欢和庾澄庆均处下风
那英一英战三雄,平杨坤,输给刘欢,胜庾澄庆
刘欢则是一家通吃三家,如果是打麻将的话就赚死了哈
庾澄庆仅压制住杨坤,输给那英,惨败给刘欢(综合胜率主要就是被重量级对手刘欢给活生生压下来的!)


杨坤说:第一个拍的永远是对你是真心实意的
    为什么我第一个按,所有人都不选我呢?
庾澄庆吐槽:通常第一个都没有好下场……你也知道的……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50951.jpg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首先,杨坤的确是抢拍王,共有13次是第一个转身的,其次为庾澄庆10次,那英9次,沉稳到家的刘欢仅有5次
(说明:只有一人转身的情况不计入抢拍,如两人在相近时间内转身,以剪辑次序作为先后标准,毕竟剪辑师对谁先谁后更有发言权)

接下来,真相只有一个!
在杨坤参与的25次争夺战中,抢拍战绩为6胜7负,胜率达46%。
但在其余跟拍的12次争夺中,仅有一次得手!在非抢先转身的情况下,其胜率低至8%!
也就是说,按晚了,基本也就没你三十二郎啥事了!

那英参战26次,先拍5胜4负胜率56%,跟拍17次4胜13负胜率24%。
刘欢参战25次,先拍4胜1负胜率80%,跟拍20次7胜13负胜率35%。
庾澄庆参战35次,先拍6胜4负胜率60%,跟拍25次4胜21负胜率16%,居然,居然还是比杨三十二郎高一倍!
很明显,无论是哪位导师,先发制人的成功率都远远高于后发制人
所以,不存在哈林所谓“通常第一个都没有好下场”,这是错觉!

在此要补充的是,庾澄庆转身的次数明显比其他三位导师要多的多
但明眼人都会发现,哈林在节目中不只是做好导师的本份,他还兼了半个主持人的工作
如果某个学员只有一个导师拍的话,场面就会不够热烈,气氛也不会好,这样就缺乏了看点大家可以看到,部分成功晋级但未能获得完整播放的学员,基本上都是只有一位导师选择
所以个人觉得,庾澄庆的滥拍,可能只是为了配合节目的需要


杨坤说:《中国好声音》从开播到现在,32是一个神奇而又强大的数字……
庾澄庆吐槽:你只要提这个数字,你就选不上!你选上的都是你没提的……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52552.jpg
真相是——
杨三十二郎在节目中一共对10名(组)学员诱之以32,包括:
黄鹤、黄勇、张玮、李维真、王韵壹、刘悦、王乃恩、丁少华、阿蜜丝女孩和吉克隽逸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的
而唯一一个例外,还是选手本人主动提及32场的,他就是关喆……


杨坤:我在这四个导师里面的年纪是最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你跟他们在一块,你会跟他们产生强烈的代沟的……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66091.jpg
估计大多数人当知道四位导师中最年长者竟然是庾澄庆而不是刘欢时都会风中凌乱了吧
话说港台艺人逆生长的例子还真是不少,年过半百还能如此卖萌而不显做作,怕也只有哈林哥才有如此魅力了
言归正传
四大导师按年龄排序依次为庾澄庆>刘欢>那英>杨坤
而四人各自的战队的年龄为——
杨坤组:学员平均年龄26.9岁,与40岁的杨坤间代沟为13.1岁。
那英组:学员平均年龄25.1岁,与45岁的那英间代沟为19.9岁。
刘欢组:学员平均年龄25.4岁,与49岁的刘欢间代沟为23.6岁。
庾澄庆组:学员平均年龄25.8岁,与51岁的庾澄庆间代沟为25.2岁。
也就是说,各队导师与学员的代沟值与导师的年龄是成比的
虽然杨坤组学员的平均年龄比其他三队大了1至2岁,但仗着他自己看得出来看不出来都年轻的优势,还是成功缩小了与学员间的代沟!
随便一提
所有学员中年龄最小的是黄一(18岁),年龄最大的则是张玉霞(36岁),两人之间整整差了一个黄一的年纪……


●学员篇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选手是一家……
哦错了,56个选手分给了四家
据说原版或美版中,每位导师收生并未规定是14个
不知道为何到了中国就选了这么一个传统上认为不详的数字
而14×4的总收生人数是不是又太过巧合?莫非真有什么内涵不成?
http://img5.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5747379.jpg
言归正传,都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但本期56名(组)学员之中,少数民族共有7名(组),占比12.5%
看似不多,但就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来说已经足够强大
7人(组)之中
庾澄庆所收的李维真是哈尼族,阿蜜丝女孩是高山族(阿美族)
刘欢所收的吉克隽逸则是彝族,刘昊霖是满族
杨坤所收的金志文是朝鲜族,关喆是满族
那英所收的多亮是回族
也就是说,每支团队里平均都有2名(组)的少数民族存在
你说那英团队不是?哦,叶赫那英氏本人就是满族的呀
只是身为满族却不知道满足的那族老师竟然没能收到一名满族同胞,这!不!科!学!

注:
学员中疑似少数民族的还有来自贵州苗族地区的王琪玮和新疆地区的大山,但由于个人资料欠缺,还望知情者指教


56名学员中最多最显眼的形象符号是——眼镜!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5762020.jpg
在收生战阶段中以四眼仔或四眼妹形象示人的共有13名学员,占比23%,也就是平均每四名选手中就有一个戴眼睛
而实际近视的当不止此数,估计有些学员为了形象起见戴的是隐形(主要应该是女生)
56名选手中男女比例相近(约26:31,佳宁组合两边都算)
可以看到,虽说是以声取人,但明显女生中愿意以四眼妹形象出场的还是少数,仅占1/8
而男生则没那么纠结,该戴的就戴,所以多达1/3人以四眼仔形象登场
而所有四眼仔四眼妹中除徐海星戴的是副较为夸张可爱的眼镜外,其他戴的都是黑框眼镜……
在导师选择战第一场,刘欢组的内战中
又冒出一名四眼妹——刘悦,而原本的四眼妹郑虹则反其道而行,摘掉了眼镜
这也只说了学员之中实际上是四眼仔或四眼妹的只会多不会少

下面再分别统计一下各组的中四眼仔四眼妹的分布情况
杨坤组:平安 丁少华 金志文
那英组:歌浴森 张赫宣 王琪玮
刘欢组:徐海星 陆虹 李行亮 权振东 (编外刘悦)
庾澄庆组:褚乔 葛林 陶虹旭
各组的四眼基本上均衡,杨坤组、那英组的都是男性,而戴眼镜的女生则基本集中到了刘欢的队中
难道是因为刘欢老师是家长会的不是外貌协会的?

http://img1.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54064.jpg
所以,56名参赛选手中三个姓刘的:刘悦、刘振宇、刘昊霖,都被刘欢一二三收入旗下……
喂,这些本家选手,不用避嫌的吗?
(话说刘欢、刘悦这两个名字,真的好象是一家人呀……)

●歌曲篇
四位导师不止一次挽惜地对某个落选学员说过:你选错歌了……
可见选歌对于歌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参赛选手选歌时都有些什么倾向性呢?
入围学员所唱的56首歌中,港台歌曲垄断半壁江山,31首占比55%
(说是港台歌曲,其实应该说是台湾歌曲更为贴切些……)
中国大陆歌曲共14首占比25%,欲崛起挑战港台,还是任重而道远……
欧美歌曲共9首占比15%(吉克隽逸的歌前半部分是民歌故计为半首,《我和你》也计为半首)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东北那旮旯的学员,走国际范儿的比例较大
余下剑走偏锋的还包括民族歌曲及红歌各一首。

在盲选阶段《小情歌》和《爱什么稀罕》分别被选唱两次,到底是节目组买下版权的歌曲太少还是这两首歌特别受欢迎呢?
而作为原唱最受欢迎的当属张惠妹,除《爱什么稀罕》外,还有《一想到你呀》、《听海》被选唱。(加上落选选手的话还有《别在伤口撒盐》
而作为导师之一的那英也多次被选手凭歌致敬,
包括《征服》、《不管有多苦》、《白天不懂夜的黑》
但只有《征服》成功征服那姐,唱其他两首歌的学员则苦涩着黯然出局……


说到选歌,其实也挺讲究策略的
一般而言,在这种选秀节目中翻唱别人的歌,很容易造成两种情况:
一是被拿来和原唱相比,容易被觉得不如原唱(先入为主的影响很大)
二是模仿原唱太象的话又会被认为是模仿歌手,没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不少选手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来规避以上两个弊端
男学员选女歌手的歌,或反过来女学员选男歌手的歌,共22首,占比39%,包括:
张玮  《High歌》
李代沫 《我的歌声里》
赵露  《我是一只小小鸟》
葛林  《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刘悦  《寂寞先生》
王乃恩 《Listen》
丁少华 《我要我们在一起》
汪洋  《天天想你》
陈俊彤 《爱什么稀罕》
金志文 《为爱痴狂》
金池  《夜夜夜夜》
关喆  《领悟》
王克  《开到荼蘼》
刘昊霖 《干杯朋友》
歌浴森 《征服》
魏语诺 《花房姑娘》
黄一  《城里的月光》
候祖辛 《Love Me Tender》
赵可  《我要你的爱》
曹寅  《会呼吸的痛》
李昊瀚 《如果没有你》  

如果再算上大山版《千年之恋》(原为男女合唱)、多亮版的《小情歌》(虽说苏打绿主唱青峰是男的,但那嗓音,大家懂的……)、邹宏宇版的《What a wonderfl world》(原唱为纯爷们,但邹宏宇那嗓音连导师们都迷糊了)
这类反串选歌的占比将超过四成!
想想也很正常,无论是男歌女唱或是女歌男唱,都很容易和原唱区分开来,唱出不同于原唱的味道
这也就难怪有如此多的学员都用了这个讨巧的手段


还有部分学员在选歌时特意选择了导师的经典作品,用意嘛,大家都懂的
但必须要说,向导师致敬很危险!
正如歌浴森在采访中所说那样,在原唱背后唱他/她的作品就是赌!(原句:在那英背后唱《征服》就是赌!)
对于原唱本人来说,不管承不承认,他人翻唱好过自己肯定会不太舒服,而翻唱得不如自己,那还有什么好选呢?
而对于其他导师来说,则很明白那个学员就是冲着原唱导师来的,所以一般不会做那种横刀夺爱的事情
就算转了,也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来转的,就如争夺袁娅维时,其他三位导师也都转了,庾澄庆直言:唱你的歌我们还有欢吗?杨坤则说:其实我觉得我们三个人是特别勇敢的,转过来了……
而在倪雅丰在唱《我和你》的时候,其他三位导师先是对着刘欢各种张望各种手势各种口语,最终要唱完时杨坤忍不住拍下来了,之后还要问“为什么不转呢欢哥?”庾澄庆则直指:“你来抢人呢,这摆明是欢哥的人嘛!”杨坤还得解释:“我看见他不转,所以我着急了……”

节目中播出的导师原唱歌曲有六首,涉及三名导师
袁娅维 《弯弯的月亮》(刘欢)
倪雅丰 《我和你》(刘欢)
歌浴森 《征服》(那英)
王崇  《白天不懂夜的黑》(那英)
齐雯  《不管有多苦》(那英)
沈漫雨 《大眼睛》(庾澄庆,有网友指教说最早的原唱应该是高凌风,但感觉应该是庾澄庆的版本比较广为人知吧)
(杨三十二郎恨恨的对着张赫宣说:我恨你!)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3772525.jpg
两个成功的案例,一个是袁娅维凭《弯弯的月亮》勾动了刘欢,一个是歌浴森一曲《征服》了那英
都是改编出色唱出个人味道,且如前所述,用了讨巧的男歌女唱或女歌男唱的方式演绎
而失败的案例中,两首那英的歌曲,一来都是女声演绎二来和原唱仿的痕迹较重,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6首歌中,成功失败各半,看起来机率均等(其实倪雅丰被杨坤拐走也应该算是失败)
但别忘了还有很多没被播出的学员(照节目的说法是共有150名学员参加盲选)
在没有播出的学员当中,照6/56的比例推算估计还得有十名八名学员选唱了导师的歌而被淘汰
所以说,选择导师的歌来当敲门砖,还真要好好想想掂量掂量自己才行……

另外
翻唱《春天里》的黄勇,在那英团队成功与原唱汪峰接上头
翻唱《自己》的徐海星,则与加入杨坤的原唱李玟失之交臂

●杂项篇
以下是广告乱入时间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5753227.jpg
在第一期节目时,广告中说“本节目学员如果获得 两位 以上(含两位)导师认可,即可获得由苏宁易购提供的1万元音乐梦想基金。”
但第一期播出,广告商一看:我擦!你们四个导师也转得太起劲了吧!
10个学员中转了9个,而且9个都是获得两位以上导师认可的,一下子就派出去了9万大元!
照这样下去还不得破产了!
所以由第二期节目,梦想基金的派发标准立马提升到了需三位及三位以上导师认可
至收生战结束时,成功节省下了14万元(节省给谁了?)
而派出的数额则为25万!
第1期里的双李——李代沫和李维真算是赚到了(如果广告商没反悔的话)

 3 ) 八一八好声音

本着吃到好菜见厨师的原理,查了些好声音的前世今生,发现还有些意思。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对的请指正哈。

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但节目的制作其实没有浙江卫视什么事,是由星空华文传媒旗下的灿星文化制作。咱先来八一八这个星空华文传媒。看名字就知道与星空传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星空传媒1990年由李泽楷创立于香港,1993被传媒大亨默多克收购大半股份,后全部收购,成为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后也成为亚洲最大的卫星电视台。旗下频道覆盖大中华印度等地,也参股凤凰卫视,大家耳熟能详的Chanel V也属旗下。默多克想进入大陆市场野心勃勃,但现实是残酷的。针对大陆地区的星空卫视频道仅在广州局部可以播出,始终无法拓展到国内更多城市。经过与广电总局长时间的磨合,甚至还变相收购了青海卫视晚间档又被紧急叫停之后他大概也崩溃了,2010年将星空卫视以及Chanel V中国频道控股权售予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自已还保有近半股份,共同成立了星空华文传媒。

这个莫名其妙跑出来的CMC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国内第二大传媒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知道一个公司是什么样,可以看看他家老大是什么人。“CMC成立于黎瑞刚主政SMG期间,但其并非SMG下属子公司,不过从黎瑞刚彼时一人身兼两家掌门人仍不难看出CMC与SMG的紧密关系。帮助国内文化产业‘走出去’成为黎瑞刚制定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之一,而CMC目前较为重大的几次投资也都是奔着这个方向:控股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四项星空电视业务,和好莱坞梦工厂合资成立东方梦工厂,以及与TVB的联手。”(来自凤凰财经)现在黎瑞刚已从SMG总裁离职而担任CMC董事长。

再说回星空华文,现任CEO田明曾任SMG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等,他也兼任灿星文化传播公司总裁。据说他的理念是借用国外成熟的形式表达中国的文化内涵。最早制作的“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等都有这个特点。这些都是在东方卫视播出。至于这次“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跑到了浙江卫视。这大约是更彻底的制播分离。目前国内综艺比较普遍的制作方只负责制作,拿到有限的制作费用,而成本和收益均由播出方承担。这样制作方总会考虑限制成本,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无法保证。而现在“好声音”前期制作由灿星全包,包括版权费用等等,播出方需要承担一些硬件相关成本,后期根据收益与播出方分红。正是这种形式的创新使得“好声音”不再留在东方卫视,谈了很多台拖了很久最终找到浙江卫视这个婆家,当然现在看来两家都赚大发了。其实这里我不太明白,后期分红这一项看上去并没有给播出方造成很大风险啊,为啥这么多台都很犹豫呢。多八一句,这个制作团队也是从东方卫视转会到星空华文,完成了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正是由于这种后期利益共享的形式,如果节目不够好,那么制作费都血本无归,这也使得整个“好声音”的制作追求极致,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购买The Voice版权,调音,乐队,导师,学员等等。这些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也许参赛者确实优秀,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平台才能让他们的声音得到最好的发挥。

 4 ) 无需惊艳,只是回归

       原来,没有各种歪瓜裂枣,没有各种恶俗炒作,没有一堆赚泪故事,没有亦真亦假的投票···没有这些,足以让一个综艺选秀节目好看。
    不用说一大堆恭维的话,中国好声音好看的原因很简单,选手和评委都够TOP。这甚至是一个闭上眼睛光听歌都会觉得很好听的节目。我已经厌倦了选秀节目评委和选手的哗众取宠,这时候一个纯度很高的唱歌综艺节目的出现原来是那么清新。
    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从选手的衣着中也透出这个节目简约的风格。
    是简约,不是简单。
    选手个个都精挑细选,没有走音王,也没有忘词哥,更没有自信姐,他们都是来唱歌,而且会唱歌的人,没有冗长的自我介绍,也没有鸡肋的低泪点落选感言,唱完歌能留就留,不能则祝福之。
    选手会唱歌,评委是会唱歌中的会唱歌。四个重量级boss,没有一个是不懂音乐的,有时候我也想知道“好听”和“不好听”是为什么好听,为什么不好听。(你有没有一点不解,有些个比赛明明是比唱歌的,硬是找一个唱歌不专业的演员当评委,就算他是国际巨星又怎样,都不是一路的。)大家就是大家,一点都不扭扭捏捏,说唱就唱,脱了鞋子就上,无须用毒舌去打击新人以凸显自己的高度,也无须用离场来证明自己的权威。不管是不是作秀,不管boss们的承诺能实现多少,但至少那个画面很和谐,那个蓝图很美好,毕竟是三十二场个人演唱会啊!!!
    不能不说,这个场面太梦幻了,四个大牌明星争着要你当他们的门生,并承诺给你个美好的前程。是不是撩动了你埋在心里多年已经瘫痪的梦想?
    看完中国好声音,我最强烈的感受是···突然好想唱K哦。
    其实,这只是一个回归。
    唱歌选秀本来就应该以选手的歌声为本,唱歌选秀本来就要有专业的评委,唱歌比赛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故事。
    用别人的文化产品,本来就应该购买版权。
    有好的歌声足矣,有好的评委足矣,再去卖故事,就显得画蛇添大腿了,或者说想用卖故事去代替好歌声和好评委的做法已经让人厌倦了。
    不用专门出一本书去讨论这个节目为什么火,不用专门开一个讲座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因为,这不是创新,不是出格,这只是最正常的策划,最正常的做法,这仅仅是一个回归。

 5 ) 好声音与真声音

先闻其声,再观其人。“好声音”转椅的设计,打破了种种选秀的窠臼,试图回归音乐本质,来做评判。但是娜拉出走后,却没有走到应到的归宿。当第三、第四阶段,媒体陪审、手机投票介入,似乎一切又回到无谓的喧嚣。当一个最缺乏争议性的人,站在了好声音之巅,是否说明,真声音已经超过了好声音,成为了这场秀的主宰?接下来,我们不妨透过部分学员在这场秀上的命运,来细看这个故事。


徐海星:首先要说的,就是在整个“好声音”中,场外争议性最大的徐海星。“花儿朵朵”上撒谎退赛、夜店照与装纯形象的反差、以亲人离世为噱头。亲情是中国人的宗教,也是很多人拿来标榜政治正确的牌坊。在孝字上,中国人往往一反常态的高调。欺骗“花儿朵朵”,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装纯,很多人会反感;但只有借父亲之死作秀这件事,会掀起轩然大波。整个好声音的进程,是一个从单纯的音乐评判,到道德审判比重越来越大的荒谬回归。在这种情况下,徐海星的晋级其实是一种不幸。因为她取得的成绩越高,她的道德负分就会被放得越大。平心而论,我也不喜欢她,但单就她在四强的音乐表现,和其他人相比,真的就是28分和八十多九十多的差距吗?刘欢关于“好声音是唯一标准,徐海星是好声音”的善良而冷静的辩护,淹没在场外因素愤怒的介入里。最后的结果是,她没有出现在最后汇演和澳门巡演。

吴莫愁:哈林曾私底下说,16强里所有的选手风格,歌坛里都有对应的人,唯独吴莫愁,是独一无二的。不做“第一”,而是做“唯一”,哈林激情的表象下,思路无比理性清晰。“好声音”就是璞玉,品质上的打磨非朝夕之功,但是独特的风格,却可以迅速定调。另外的考量,就是丰富音乐世界。好声音学员,哪怕再出来一个刘欢水准的,对音乐世界的版图,都不会有吴莫愁的影响大。她一个人,完成了8首歌8种风格:《Price Tag》摇滚,《Bad Romance》狂野,《美丽笨女人》风骚,《痒+天涯歌女》迷幻,《爱是怀疑》怪异,《改变世界》热情,《流星雨》安静,《一个人生活》感伤。吴莫愁是一种崭新的存在,无法定义。说是一场梦想秀,但有多少人能够实现梦想,名成利就?超女浩浩荡荡那么些年,现在还能继续的寥寥无几。还不如选择一个超新星,对音乐负责,或许怪异的潜能将来能转化为不一样的未来。在这点上,哈林要看得更远。

张玮:好声音是这样一个舞台,像张玮这样特点明显的歌手,输得早反而是输得好。因为越到后面,相对于明显优点的明显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张玮的特点,是技术高超,尤其高音如巨浪奔腾,详见high歌众导师的点评。缺点则是,对歌曲理解不够,用情不深。这就让他局限在技术含量高的歌曲才能发挥好,他自己所言的“歌路窄”。不知道是那英教导不给力,还是张玮对自己风格的过于坚持,事实上他的进步和改变,并不明显。大概只有哈林这样音乐功底深厚,而又不失开放的导师,知道怎样去拿捏。回想转椅阶段,刘欢说张玮可能有静的一面,哈林则要让他更狂野,从后面的表现而言,哈林的判断是更准确的。张玮的特点就是如此,何必要让他跟权振东比深情呢?

吉克隽逸:政治正确是双刃剑,他可以给你意外的名利,也可以给你意外的毁灭。关于吉克隽逸最大的责难,是她刻画的深山、单亲、少数民族的形象,和私底下时尚、名牌满身的形象的强烈不符。这个事情上,我觉得是节目组所谓的故事性要求害了她。坦白讲,我不觉得一个深山的女孩子,就一定不能追逐名牌。但过于强调身世来达到故事性的要求,就会与之形成强烈反差。就赛果而言,央视的星光大道怕是一个更适合她的舞台。其实我们更应该问自己,为什么少数民族就一定要保持一个淳朴的刻板印象呢?演唱上,以一般的水准而言,是个惊艳的歌手。但相比于她肩负的把民族风以国际通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任务,她的歌声还有待提高。不过要真能完成这个任务,成就就是天后级别了。

梁博:梁博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挑不出什么毛病。当这个万众瞩目的音乐秀,把一杯白开水捧上最高宝座,凌驾在其他各具特色但富有争议的果汁、酒、咖啡之上时,不得不感叹中国音乐环境的保守。这种白开水的特性,会让他在转椅阶段缺乏亮点,只收获一个转椅。但随后稳定的发挥,对本质纯粹的坚持,以及身边对手因为各种争议被拖下水时,白开水一路高歌猛进。值得一提的是,以梁博的年轻,表演的熟练,以及仅次于吴小姐的对歌曲内容的思考和表达,他夺冠还是有一种鼓励意义的。

平安:一个悲剧英雄,一心冲着刘欢来(事实上刘欢也是最适合他的导师),却只能跟杨坤走;杨坤后面不地道的40分打分,让他没能进决赛。以他34岁高龄,单纯程度却和梁博差不多。而在表演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行与美声混搭的新可能。如果杨坤想赢,其实应该让平安去决赛,因为他兼具梁博的纯粹和吴莫愁的创新,再加上99票媒体评价的超高人气。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杨坤几乎把初选阶段攒下来的好印象给败光了。不过证明过自己后,名次倒也不再重要,平安以后前景看好。

丁丁:唱功上没什么太特别,但就是有一股清新有活力的舞台形象,很有台型。选择杨坤组可谓十分明智,在别的地儿她进不了四强。风传的32娘事件,实在是一群龌龊的人,看到漂亮女生的下流联想。奇怪的是,平时好举道德大棒的人,对这种毁人声誉的事情却毫无反应,似乎女生长得好看,就活该被人当成妓女来闲言碎语。女生长得漂亮,就是天生的道义缺陷,就得三贞九烈立牌坊,如竟敢撒撒娇卖卖乖,那真是造反了;若是有什么成就,必定是床上换来的。喜欢抢占道德高地的人,在这点上常露出猥琐的狐狸尾巴。

金志文:流言一出,良苦塑造的草根形象尽成虚伪。唱法感觉太直接,有点欠控制,就这么赤果果地来煽情。

关喆:在媒体那里的形象出奇的坏,大概是比较油滑的人。我倒不觉得已成名歌手来这里有破坏规则,不也没说不可以专业歌手来嘛。效果上成名的目标已达成。

李代沫:在与徐海星pk时没把持住,可见功力尚待提升。不过人气却出奇的旺,决赛透露已经在给电影唱主题曲了,有如此发展还苛求什么名次呢?以人气歌手的身份早早被淘汰,不必接受更严苛的比试,实在是不错的结果。

王乃恩:又是一个被过度塑造导致负面影响的选手。主要争议在于王乃恩丰富的演出履历和涵盖声乐、乐器乃至主持、体育(汗一个 - -b)的成就,与他台上的自闭形象想去太远。我觉得这个应该怪节目组过度追求故事性。不过话说回来,没有故事性,就没有关注,除了权振东、梁博这两个能撑到后期的,有很多入选学员至今大家只记得他们叫“炮灰”。我个人认为适度的夸张还是可以接受的,像王乃恩这种,拿自己的性格做点小文章,也不算太离谱。

郑虹:争议性仅次于徐海星。但过早被淘汰,大家心里似乎也平衡了。所以决赛汇演和澳门站也还能出场。不过她有一点让我比较愕然,就是唱英文歌很顺,唱中文歌却要努力找感觉。作为对音乐外行人,不由感慨文化上的租界依然强势。这次决赛一律不唱英文歌,也算是好声音的一点点回应。

黄勇:争议性仅次于徐海星、郑虹。能在四强前离开,避过媒体的愤怒可谓幸运。

邹宏宇:又一个中国怪声音。不过怪的挺有调调,如果是在哈林组,可能开发得更好。

权振东:非常擅长苦逼深情,但是其他方面的表现呢?

多亮:名次恰如其分。唱得不错,欠缺突破。

王韵壹:虽然是孤儿,但不拿这说事。处理歌曲是所有人中最细腻的,加上天赋的具辨识度的低音。诚如刘欢言,是可以出唱片的人。从选择哈林上,就看出师太果然有慧根。

袁娅维:另一个小众歌手,极具才华。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这些相对小众的声音,走到大众面前。袁娅维也出色地完成任务。

张赫宣:初选阶段大亮,后面因为那英的力保,反而让他在媒体环节折戟。事实上结合现场其他导师的评价,张赫宣那一轮,唱得比张玮和多亮要好。

金池:平均实力很强,但缺乏独特亮点。和魏语诺组队什么的就太有爱了。

魏语诺:颇有特点,但是过早出局了。不过后面获奖了,可见还是颇受重视。

张玉霞:音准极佳,而且谈吐很有修养。可惜属于已开发完成的歌手,潜力上是最弱的。希望这次一举成名,以后可以跑跑场子,不必辛苦地街头卖场。

刘悦:大嗓门,但中国大嗓门实在太多了。

李维真:嗓音得天独厚。小王子的高音是中国人最受落的,似乎能飙高音就是有能耐。刘欢的“杂技说”可以一驳。

汪洋:书记卖得一手好萌。

大山:现在女孩子的名字都好有地理风,又汪洋又大山。高音太尖太扁,人倒是挺不错一姑娘。




 6 ) 抗议大众评委举牌方式

抗议这种举牌方式,相当于合议了,前排举牌结果会影响后排判断,是不公平的,应该一起举牌,虽然结果不一定改变,但是缺少程序正义

 短评

东北好声音

6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我跟你讲 我今年有三十二场全国巡回演唱会 你要是选择我的队伍 我保证你每一场都是我的演唱嘉宾 .......我选择那姐....

8分钟前
  • 南風℡
  • 推荐

节目初衷是好的,可是演出来是中国好悲惨吗?

11分钟前
  • 鬼才是个处男呀
  • 还行

哈哈,我是专程看四评委捣乱的

15分钟前
  • oriyao
  • 力荐

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欢迎收看由凉茶领导品牌加多宝为您冠名的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喝启力添动力娃哈哈启力精神保健品为中国好声音加油!

20分钟前
  • psycho DC
  • 还行

先来点实在的,我今年有32场全国巡回演唱会。ps:其实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是哈林,华少是个卖凉茶的rap高手。

21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个人喜欢的两个歌手名列前二,虽然梁博赢了莫愁,但梁博拿下冠军还是很难让人信服⋯⋯心中的冠军永远是“吴莫愁和金池”!

2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几位嘉宾的戏有点儿过了。

28分钟前
  • 船长
  • 还行

四个可爱的评审老师都是各种激萌!

31分钟前
  • 鹿菏
  • 力荐

明年换个电视台吧

34分钟前
  • Roii
  • 力荐

我爱吴莫愁和哈林

37分钟前
  • ✺◟(∗❛ัᴗ❛ั∗)◞✺
  • 力荐

大陆目前唯一一档算是上乘之作的选秀。各种优点就不说了,其中背对选手仅凭唱功做取舍这点非常赞!我倒是想批一下那些说评委做作的人:哪儿做作了!真心爱音乐、真心欣赏别人唱功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会言辞激动,会举止夸张。难道你听摇滚不打拍么?你若真心痴爱音乐,就会理解这些音乐人的赞许和激动。

40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你仔细地看着我 我是个创作型歌手 我今年有32场全国巡回演唱会】

42分钟前
  • 萌系少年假发子
  • 力荐

最后这一晚梁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还有我同样爱的褚乔以及全中国的好基友。晚安,国庆节快乐!

44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最后一集让我想起2005年的超女。很棒!!

47分钟前
  • J
  • 力荐

没有做作的背景什么的,就更好了。你既然都只在乎声音了,何必再画蛇添足呢

50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第一集五星。第二集四星………因为有很多我觉得唱的不好的人入选了啊比如那个红帽内向哥………

55分钟前
  • 颜小兽
  • 推荐

赢了一夏天,一晚上输光。

58分钟前
  • 修十一
  • 还行

前两阶段好看。

1小时前
  • mmhh
  • 力荐

MOMO WU !!!!!!!

1小时前
  • yubel lat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