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伦

HD

主演:董子健,李梦,尚铁龙,李大光,唐小然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7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8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9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年巴比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董子健 饰)在一家糖精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牛魔王”(尚铁龙 饰)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钳工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也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迟到、打架、翻工厂的院墙,也结识了一帮兄弟们。直到某天,路小路遇见了一个叫白蓝(李梦饰)的厂医,他的人生由此发生了改变……光杆乐队护法为民第一季鬼镇事件簿娇宠画家恋上我山女2022生命的奇迹沙漏情人诚信黄桷树下的孩子们爆笑悲剧王:笑着笑着就哭了第二季最佳损友闯情关伏妖开封府之御猫展昭蒙面舞王第三季大蛇4:迷失世界美丽曲线火女龙卷风(下)速度与爱情凡人烦恼第一大案毒液:致命守护者当一天爸爸国语白发魔女传缘来花开北海鲸梦新版贱女孩大上海2012班级郊游下一站路口革命者2021天堂口美丽人生1997梦幻狂杀南海风云黄金鱼大佛普拉斯超人和露易丝 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少年心事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初恋的记忆吧。
有些初恋被写成了小说,有些被拍成了电影。
而有些则在写出小说后被拍成电影。

《少年巴比伦》是一部如此特别的青春片,不同于以往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些:关于大学的、高中的青春故事,这部青春和学校几乎毫无关系,甚至带着一些的农业重金属的味道,所以会显得和观念里的青春电影如此不同。

因为《少年巴比伦》里的青春对观众而言,过于陌生了。于是,这种陌生带来了奇妙的反应,那就是一种将观众和电影时代分开的间离感。这是一种特别的感受,就像恋人之间的挑逗一样,引诱着你的欲望。

以前的青春片,你对剧情太过熟悉,所以,你丧失了新鲜感,好像那些故事都在你意料之中。而这一部青春电影,变了一下味道,不再是你熟悉的青春记忆。这样一种奇特的转变,对你而言,不得不说是另一种吸引。就像人们心中洋溢的征服欲望一样,这部电影对你而言的,似乎也是个等着你去观赏和征服的目标。

《少年巴比伦》的故事背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路小路是一个刚刚毕业,走入工厂的学徒。他在戴城糖精厂上班。在路内的小说中,戴城是苏州的一个小县城,离上海很近,戴城糖精厂是那所县城最大的工厂。

路小路是一个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少年,他漫无目的地生活着,没什么理想,也不知道规划。他在戴城糖精厂这个地方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钳工班的,电工班的,他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拧螺丝,修水管,换灯泡。他就像是寺庙里的小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打卡,下班回家。这生活,谈不上舒服,也没什么羁绊,倒落得一个自己身心愉快。

人生就像是一条预设好轨迹的航船,但你知道这方向时刻在修订和更改中。
有时候,风吹会改变方向,有时候,一些事情,也会改变航向,有时候,因为遇到一些人也会改变方向。对于,路小路而言,那个人就是他在工厂医务室里遇见的白蓝,白色的白,蓝色的蓝。路小路在见到的白蓝的第一眼就喜欢上白蓝了,想想你的初恋的第一眼吧,大体感觉总是差不了,感觉对方身上有光,举手投足间都像一首诗。

于是,从那以后的时光里,你所有的奢望就是能让时间慢下来,和姑娘多呆一会儿。

和路小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态度正好相反,白蓝是一个入世颇深,对这个社会人情世故了解颇多的姑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在白蓝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但白蓝并不因自己了解这个社会就变得世故老练。
她只当自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样,克制的看待着她生活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和路小路反讽嘲笑着虚伪的工厂里的那些人一样,她或许无法逃离,但她选择不和这种虚伪的生活为伍。这也是一种自我人生的胜利。

《少年巴比伦》就是关于路小路和白蓝,两个人之间的初恋故事。
更是路小路的少年心事。

所以白蓝让路小路去读夜校的时候,本来对学校就头疼的路小路会选择去读书。所以,一个姑娘才会为了你的将来考虑,奉劝你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路小路考试成功的晚上,他才会喝的酩酊大醉,然后来到白蓝家里如此那般毫无风度的开心庆祝,甚至连打扰了白蓝也不知道。可是,路小路这样做,只是希望白蓝和自己一起开心而已啊。

说白了,这就是比喜欢多一点的爱吧。
从对方的考虑出发,所做的决定也只是希望对方能更好而已。

而路小路的表现,只能说明,他在白蓝面前是多么的稚嫩单纯。
但这并不能怪路小路,毕竟遇见的白蓝是路小路的初恋。

生活是一棵倒长的树。
在这成长的过程里,女孩往往比男孩早熟,更早的明白社会规则和生存逻辑,就像恋爱中的路小路和白蓝一样。那时候的路小路,幼稚单纯,也因此显得可爱,而白蓝则成熟练达,似乎早已看透这个生存着的无法逃离的社会。于是,在电影《少年巴比伦》当中,这两个人物之间既有着亲密的关系,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白蓝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她勇敢地对自己的追求做出选择;路小路用一副不屑来面对这个比较操蛋的社会。一定程度上而言,他们都属于生活中的强者。至少,他们都勇敢地为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与这个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独善其身。

既然是一个初恋故事,那么终归是要散场的。
而路小路和白蓝,终归是要再见的。
在来不及道别的站台。




说点题外的话,原著小说中,戴城是苏州附近的城市,但影片开端有一个镜头显示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字。查资料显示,其实,这部电影是在青岛拍摄完成。其次,电影中晚上有一处镜头里,能看到到“WI-FI”字样,算是穿帮吧。

 2 ) 专访 | 相国强:《少年巴比伦》中的青春、梦、工厂

90年代,刚刚毕业的戴城青年路小路进入工厂当学徒,跟着师傅混生活,在小世界中时而清晰时而迷茫的生活。直到遇到白蓝,多了一份苦涩的少年心事。 几年前看路内先生的小说《少年巴比伦》,就被这个南方小城市的青春故事所打动。小说里有很多精致的描写,比如:“她(白蓝)就是那个样子,仿佛一个嫁接过来的果实,在无花无果的季节,独自挂在那幢昏暗的小楼上。”当时就在想着,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今年年初,相国强导演终于带来他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少年巴比伦》,按他的话说就是,把小说“翻译”成电影,给更多的人看到。 《少年巴比伦》是不一样的青春片,它试图领着你去经历,却又时不时的戏虐、调侃、间离,就像白蓝一样引诱你,又疏远你,你不太能够得到她,又有时笃信你们的感情是真的。 最早看到《少年巴比伦》的成片是在2015年的上海电影节,两年之后才上映,期间做了哪些调整,又有哪些关于拍摄的记忆呢?我们跟导演相国强和制片人刘扬足足聊了三个小时,领你进入少年的世界。 【开篇一段老师的戏份是有在还原或者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吗?】 相国强:看起来很像,但其实不是。小说里面就有一场戏跟《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像,写完剧本我们就决定把那个长得特别像冯小刚的演员佟磊请过来。之前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他演过一个角色,叫冯裤子,就是以冯小刚为原型做的角色。我觉得让他过来演的话观众会觉得亲切。他演得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台词基本都是他在现场基本编的,效果还不错。 【《少年巴比伦》是一个相对抽象的书名,为什么会选择保留了它作为电影片名?】 相国强:这个片名确实不太好懂,现在大家都想要比较直接的片名。上映之前《少年巴比伦》还曾想要改名为《路小路你有种》,以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后来还是送审的时候广电总局挡了下来,说你的片子已经两年多了,还去参加了电影节,现在改名不通过。这是比较幸运的一件事情。如果改名的话效果反而不如现在。 【小说中有一些非常情绪又很精准的描述,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比如“觉得他像一棵发疯的树。”,还有对白蓝的感情独白。这些的保留是怎样筛选的?】 刘扬:小说人物众多不好改编,我们请到了香港的导演陈建忠,想要一个能完全不被小说气氛所吸引的状况外的人来大胆重建一种结构,所以整个结构其实是香港导演给我们的。 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2014年年初陈建忠拿着小说回家过年,用了15天的时间确定了一个很商业化的结构,是一个封闭空间中的公路片。 【封闭空间中的公路片?】 刘扬:是的,以路小路的身份进入厂区各个车间,不断接触各种不同的人,类似闯关打怪兽的结构。我们觉得这个结构很有趣。小说是很南方气质,但我们选拍摄地选了青岛。因为投资方是青岛人,当地有一些扶植。而且我们在看景之后对这里很满意,大工业生产的气息还在,产区很符合小说中“一个工厂就是一个社会”的感觉,有幼儿园、商场、学校,就是一个小的戴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发生地)。 相国强:有时候电影就是一种总结,把原著里很长的描述还有诗意的部分翻译过来。主要保留路小路的心态,还有回忆青春的口气。比如中间有路小路在墙上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相当于电影在转化文字的东西。原著里写路小路翻过一道围墙,但是我在看景的时候发现让他在围墙上走也挺帅的,就做了新的设计,台词也是当时他的心境。还有在结尾也加了很长的总结性的旁白。 【您最想保留的是故事还是情绪?】 相国强:都有。情绪也是比较重要的,是最打动你的。论情节的话,它不是最好的情节片,没有完整的讲述一件事情的主线,它是散文化的。这是很冒险的一件事情。剪完第一个120分钟的版本,所有人都觉得太过于散。但我自己觉得还OK吧,电影本来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尝试。 【现在的节奏是有段落和章节感的,每段间甚至有稍许断裂。尤其长脚的一段,音乐用得特别满。这些是为了效果的调整还是剧本阶段就已经想好?】 相国强:音乐满是因为录音师认为片子要俗一点。比如你看张艺谋的《英雄》,音乐都是从头到尾不断,让观众在读解得枯燥的时候,还能沉浸其中。这一点我也能接受它。 【但其实音乐选的并不是很俗。很多青春片都是大量铺垫所谓的怀旧通俗歌曲以引起观众共鸣。《少年巴比伦》很克制,甚至路小路演唱的段落也处理得很短。】 相国强:因为都是自己写的配乐。歌曲我们只用了《姐姐》,这也是原著中的因素。 【黑白的段落是想做一种视点的转换吗?】 相国强:没错。这个片子是路小路的第一人称视点,中间需要客观一点,就用了黑白,讲了很多配角的结局,是他们对那个时代最后的记忆。上映版本在这部分已经剪了很多。 【这里有个小小的矛盾。刚才导演也说,想要把片子做得俗一点,所以其实完全可以不做这类视点的转换。】 相国强:现在的观众已经是非常聪明的观众了,都能看明白这点。在手机上看各种小视频,圆形方形画幅都见过。对创作者来说就可以进行很多的尝试。 【特别喜欢结尾一场在影院的戏份,这是导演特别做的吗?】 刘扬:我们在青岛全程拍了40多天。原计划结尾是要去西藏拍,后来也是预算的问题,换了很多种结尾方式。 相国强:结尾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结尾方式,后来拍在大学的那场戏,午饭时间我自己在学校闲逛,发现了那家电影院,是个正在装修中的特别老式的建筑。我们也联系不到负责人,就进去偷偷拍了。后来被人赶走。 【片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形象设定都非常有意思。是怎样找到这批演员的?】 刘扬:路小路和白蓝这两个人物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董子健的角色我们做了很多备选。我很感谢王金花,花姐,第一次见到她,她就对我们表示了很大的认可和支持。当时董子健还在云南拍《德兰》,虽然还没见面,他就已经说你对外宣传和找女演员都可以说我已经进剧组了。我们都还没有谈片酬和拍摄周期。花姐也是我们的投资方,董子健是我们的出品人,在资金方面给我们了特别大的支持。董子健那时还没有在大学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那个状态跟路小路特别相似。后来他去演了《少年班》《六弄咖啡馆》《山河故人》,我们这部反而成了他的电影中最后一部上映的。 相国强:配角都是选角导演的推荐。有几个人是他力推的,比如电工班的班长李大光。李大光原本的造型设计是西服里面穿着背心,试完造型后他没穿背心直接贴着胸毛就出来了,问我这样是不是更牛逼点。于是这个造型就留下来了。王明也是他的力推,原本我们希望路小路是有点肌肉的,但是董子健刚从《德兰》的剧组出来,没有时间锻炼,我们又想有些反差,就找到了王明。还有阿瑛那个女孩,我希望一定要比路小路高和大只很多,找到的演员也非常合适。 【能看出每个人出场都是有精心设计的,比如抽水烟、贵妃躺等等。】 相国强:抽水烟是我们自己加的,原著里只有喷云吐雾的香烟,我们觉得劲儿不够大。但水烟是现代的,在90年代还没有,我们觉得这种穿越也影响不大,就拿了水烟。比起时代真实感,更加想要这种造型感。 【演员也谈到,您对他们的表演都给了很大的空间。】 相国强:对配角的表演指导比较多,对董子健和李梦都没怎么管。主演最重要的是符合角色,这样几天以后他自己就能进入状态,变成角色本人。好的演员做完造型,放到布景里面去,基本就已经OK了。配角周期短,每个人只有三四天拍摄时间,进入状态比较难,就需要使劲的调。 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能够多揣摩人物,明白人物的心理,知道他们每个行为的动因。像白蓝,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什么离开,对路小路的情感是怎样的,最好是做人物小传的工作。简单之处在于这个片子不需要用明星,演员符合角色就好。如果一定要用明星,就得再引导和演绎,反而比较累。 【两个主角中,我们可以说路小路是比较平凡的,但白蓝代表的是几乎每个少年青春期中的一个异类女生。除了原著小说的参考,怎么去树立这个人物?】 相国强:白蓝反而比较好处理,因为她整体就是比较游离的状态,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什么的。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她非常容易非主流掉。】 相国强:台词少点就还好,哈哈哈哈,造型在那儿,就还好。 【旁白比较多的电影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会“不说人话”,让观众不寒而栗,怎么把握台词呢?】 相国强:都是剧本阶段就已经写好的。剪完之后又加了两处,都是情节比较拖的时候,出于节奏考虑得给观众一些可接受度。 【刚才也说到,工厂的造型是没有完全还原那个年代,比较后现代的,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相国强:我觉得对于工厂每个人都有记忆,所以也不用完全的去还原它。原著里面是糖精厂,真的还原它就太难了。现在找到的是一个碱厂,我们把大门直接搭到了生产区的入口。这是为了开头的一场戏做的,觉得一定要牛逼,路一定要特别的长,之后长焦镜头调过去,大门和人物和工厂之间的挤压感要出来。费了非常大的劲儿,但是效果还不错。这也是奠定影片整体视觉奇观的重要镜头。 刘扬:电影中全部的内景都是自己搭的,比如澡堂和家里。还有很多写意的东西,像抽水烟、吊床、打麻将,都是用了戏剧化夸张的手法,也是对那个年代的戏谑调侃。做了很多大胆的美术改造。我觉得在现有成本下,已经是很讲究的了。 【导演是摄影和调色出身,在这部分有做更多的工作吗?】 相国强:以前给别人做得都很复杂,自己反而是“去调色化”。我在做调色的时候就发现很多时候问题都不是出在调色技术上面,而是前期设计不够,美术和光线设计不够,摄影对画面处理不够,这样后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们这次在前期下了很大的功夫,尽量做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后期就比较简单了。 摄影则是追求纪录片的东西,比较尊重情绪。我们大量运用了手持的方式,在狭小空间里解放摄影师,让他自由拍摄手持长镜头,这样就增加了动感。比如白蓝和路小路的正反打就跟别人的不太一样,增加了那种飘动的感觉,其他人则不用这种方式,更加四平八稳一些。 【电影制作完成已经两年了,除了剪辑上的调整,还有哪些是比较不满意的吗?】 相国强:可能就是有件事没想明白。这种电影的高潮戏份不像动作片类型片那么简单,而是特别难处理,为这件事纠结了很多。在108分钟的版本已经把高潮戏份剪出来了,但是到96分钟版本为了结尾又牺牲了高潮。高潮前提变成了澡堂一场戏份。导致白蓝走之后我觉得片子就有点零碎。这个在当时也没法处理,很费劲。其它制作上的粗糙我觉得都是OK的,反而糙一点好。 【现在依然能看出,由于经费的问题,特效做得都不是很到位。】 刘扬:我们后期有段时间经费非常紧张,都是我跟导演在电影学院的机房一点点自己抠出来的。 相国强:长脚的戏份做了浓缩,变成一分多钟的小短片,像卓别林的默剧一样。还有牛魔王上天那场戏也是刻意仿效了老电影的制作工艺,特效lowlow的。我觉得这些也算特色吧。 【这几年有不少国产片都关于工厂生活的,比如《黑处有什么》、《八月》等等,您觉得工厂生活有什么特别的魅力之处吗?】 相国强: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好看,有独特的视觉风格。很颓废又有仪式感。工厂又是制度化的东西,先天就有种象征意义。反而没什么个人的成长经历。 【您怎样定位自己和之后作品想要做什么风格呢?】 相国强:肯定还是在视觉上要有想象力,在故事上要有高概念,还要有电影的叙事质感。 【听说下一部作品是软科幻的穿越题材,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呢?】 相国强:大纲和分场都写完了,它是商业的东西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的穿越类型口碑都不是很好,自己有自信做好吗?】 相国强:起码现在从剧本阶段来看它已经很不一样,应该说是不通俗的穿越,不是毫无理由的回到过去,而是有巧妙的逻辑,甚至是在讲一个哲学的问题。 【期待下一部作品。】

 3 ) 我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

1. “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我为这种爱而羞愧。但假如无路可走,那不是罪过。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像我这样,自认一开始就毁了,其实是一种错觉,我同样被洗得皱皱巴巴,在三十岁以后,晾晒在我的记忆里。” 这是《少年巴比伦》的一段台词。 这部2014年就拍完的电影,拿过2015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却在前几天才真正上映。 时隔三年。 当年刚刚出道的董子健已经因为主演《山河故人》《少年班》而名声大噪,他参与主演的韩寒新片《乘风破浪》即将上映。少女李梦也因为《白鹿原》等一系列著名电影的配角而受到关注,还得到过岩井俊二的盛赞。 再回头看那个时候的他们,时间带来的疏离感,本身就非常具有魔力。 在去电影院之前,青春、热血、工厂、女神的关键词,莫名其妙的宣发主题“就是有种”,和灰扑扑的海报风格。种种迹象都让我以为,这是一部苦大仇深痛述时代命运的电影,或者,一部矫情讲述爱情幻灭的青春残酷物语。 事实上,它更像《少年维特之烦恼》,却带着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感。 2. 一个20岁的普通男孩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干活打架调戏小姑娘,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追求她俘虏她,然后失去她。 很熟悉的套路。 很多人看完之后都觉得像《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如李梦映后谈提到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原小说作者路内写的,的确是一个青春性启蒙的故事,时光里的片段。 他大量使用文艺气息十足的语句,跟他曾经是暗地病孩子小说版主的身份相得益彰。导演延续了这种文艺腔调,延续了他幽默和刻薄的口吻,又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将这种自恋式的故作悲情打碎。 钳工师傅牛魔王,师姐阿瑛,电工组长鸡头,小人倒鸡,滑稽的长脚,把守水泵的地方布置得像闺房的阿骚……每一个配角都妙趣横生。 还带着一种早年香港电影和台湾青春电影混合的神神鬼鬼的气质。 3. 我喜欢电影《少年巴比伦》体现出的趣味。 如导演所说,他使用喜剧的手法消解文本的悲剧性。 我们真切地在观影过程中大笑,而在某个时刻,心里忽然涌上无尽的悲哀。 电影标签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汇,是“黑色幽默”。 从影片的开头,老师傅被炸上天空,趴着大锅盖落在水里却毫发无伤。我就知道,这不会是我见过的任何一部青春片。于是我在椅子上端正身体,专注进入少年路小路的工厂奇幻旅程。 导演相国强在采访中提到,这其实是一部公路片,封闭空间中的公路片。以新晋工人路小路的身份进入这个围城一样的化工厂,班组和空间像是不同关卡,形形色色的人是NPC和小boss,还有美女和若有似无的大boss。 明明是部小成本的怀旧青春片,却模拟了闯关打怪兽的商业片结构。化工厂,小镇,大烟囱,工人群像,熟悉的元素,重塑和赋予新的意义,摄影和调色出身的导演把工厂拍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如他所说,视觉奇观。 而男主口中“香甜而腐烂的青春”,因为他所在糖精厂的现实对应显得格外有趣。 4. 李梦长得很特别,像周韵和余男的合体。有周韵那种不谙世事的梦中情人感,因为肿唇的缘故,又有一点余男的风韵,眼睛里比周韵多一点狠劲。这种女学生的气质,又很容易让我想起董洁。那三个女人的共通点,都是骨子里的倔劲儿。 她的五官稍显寡淡,但上妆造型和有了表情之后,可以展现万千模样。 用前辈的话说,是张电影脸。 查她的资料时,我发现她是《万物生长》的小满,《解救吾先生》里华子的叛逆女友。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印象深刻,即使我没有记住李梦这个演员。 而对于解读李梦饰演的白蓝,非得结合她在映后谈的分享不可。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白蓝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城市,你就不会理解白蓝种种行为和这个角色的意义。 那未在影片里被提及的:她因为89年某个不可说的事件而被退学、下放工厂。 你会明白这么一个独特的和乡村格格不入的城里姑娘为什么会呆在工厂医务室,她为什么要考上海的研究生又为什么退学。你会明白为什么她对路小路格外青眼,也会明白为什么她会在路小路反抗新厂长、在主席台上唱歌的时候,说了一句很严重又不知所云的“你的政治生涯完蛋了”。 白蓝不仅仅是一个性启蒙的符号,也不仅仅是男主路小路人生的一个重要印记。而是路小路的镜子,两人互为映照。 他们都是少年巴比伦,都是迷茫的一代。 你以为只有工厂少年路小路茫然吗?只有他想要冲破工厂的围城却又像在沼泽中越陷越深吗? 大学女生白蓝,拥有知识和更广阔视野的白蓝,似乎已经走过了那段茫然的路,却依然茫然。 白蓝鼓励路小路考夜大、读书, 跳出化工厂这个牢笼,结束日复一日重复的腐烂的生活,可是那外面,就真的是自由吗? 5. 董子健的戏是真好。 虽然传说已久,但我是第一次看他的戏。 有一个词叫少年感,就是那种干净明亮,即使脸上有时光痕迹眼神清澈一如少年,自由自在毫无心机的男性。 一如大叔并不单纯指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少年感也不是14到20岁的年轻男孩子就可算拥有。 董子健演绎的是真正的少年感。 近年已经鲜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种躁动不安的青春浮现在面目上,对性充满干净直白的渴望,但是内心又坚守一些传统的良善观点,非小鲜肉,也不用故作热血中二。就是粗粝的小城男孩,带着最原始的生命力和那一点点思索的怅然。 最动人的情话在那场地震中的床戏里。 一句是“你也会想起我”,当白蓝说每次地震都会想起妈妈和妹妹。 一句是“我在上面吧,我怕天花板砸下来砸死你。” 比那些文艺得要命的独白都动人。 我一直以为,董子健,或者说路小路,最后会失去这种少年感,变成一个庸俗的中年人。所以在影片的前面,他一遍遍回忆20岁毫无意义却一点不觉得失落、躁动着迷茫着的青春。这种用现实打碎过去的方式,在青春片中屡见不鲜。 在书里,是30岁的路小路与女朋友谈起这段过往,他留在上海,白蓝去了美国,他们相遇不相认。 但影片戛然而止于他去上海寻找白蓝。 当路小路坐在电影院里,突然看到荧幕播放他与白蓝的过往,一切恍然如梦。 导演似乎拿定主意将悲伤妥帖收藏。 6. 《少年巴比伦》片尾曲是张楚的《姐姐》,导演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标记。 事实上,我也并不觉得这是一部个人的怀旧青春片,而是一部时代的青春片。 只是男主,刚好20岁而已。导演用他的视角借了一张青春片的画皮。 进工厂的小姑娘从小姑娘变成小阿姨、再从小阿姨变成老阿姨,像流水线上一路奔向末路的商品;工人长脚在澡堂泡得全身发皱,只是为了偷偷看书准备高考;钳工师傅差点死掉因为唯一的车子领导拿去送娃,保卫科长巡视工厂的时候得了皮肤病,路小路差点死在毒气里;小毕顺利从毕干事到毕局长,路小路从小愤青变成劳动模范标兵;路爸爸为了给路小路一个工厂金饭碗到处送礼,后来被卖断工龄后叹息早知道该同意儿子卖香烟的愿望;小噘嘴的悲剧只以一声惨叫和一句交代一笔带过,工厂的工伤赔偿是去拆一台空调…… 每一个细节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时代悲哀。 尽管看的时候我和电影院里的观众一起笑得前仰后合,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对少年路小路,少女白蓝是,对大时代环境和观看的我们,也是。 7. 在小说结尾,路小路在工厂附近看到一只狗咬了一个小孩,于是他捡了枯枝和钢管,追着狗跑,又被狗追着跑,在化工厂门口来来回回跑了数次,被很多人围观。 “那一瞬间,我与这条野狗心意相通,它在问我:你到底想干什么?我对它说,老子就是要打死你。后来我觉得,它问了我一个更深奥的问题:你到底为什么活着?我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由一条疯狗向我提出,也不知道究竟谁得了狂犬病。我扔下钢管,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如此荒谬的,在这个世界上跑过来跑过去。” 我曾经一度想对导演提问,究竟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述一个什么主题,但当我看到这段话,我认为一切不必再提。 尽管这部处女作也有很多叙事和剪辑上的问题,但它几乎完整体现了那种荒谬的迷茫感。 很多人的青春,并不如很多青春电影一样,有俊俏完美得过分的校草,有撕心裂肺互相亏欠的爱情,即使是白蓝一般的美好,也许也只生活在我们的幻觉里。 大多数人,只是躁动着躁动着,就度过了那段时光,被回忆美化为“青春”。 8. 路小路爱白蓝吗? 饰演白蓝的李梦说,那不是爱情。 白蓝爱小路吗? 她是一个理智清醒的人,她知道这是一场路过,小路是她自己。 我无人可爱,所以我只能爱你。 与其说白蓝是梦中女神的化身,不如说她是现实困境的一条路径。 而我们挣扎着,从迷茫的少年,变成迷茫的中年,再变成迷茫的老年人。 如此而已。

 4 ) 1990年代的小城女神

1990年代的小城女神

诗/碎岁

因为梦里有你

我用一年时间做一个梦

然后我醒来

用一生时间尝试回到梦里

烟囱是倾斜的,车间是漂浮的

压力表针的抖动有点过快

下班路上,我把自行车骑到飞起

我的心跳也有点过快

属于新人的高楼盖起来了

属于旧人的矮房铲平了

脱缰狂奔的时光前

曾有我们螳臂当车的青春

你穿着白裙子从夏天走过

你的芳香是没有出口的迷宫

 5 ) 人生何必步步为营——专访《少年巴比伦》董子健

2016年10月20日,采访董子健。


一开始是怎么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
董子健:主要是因为小说。我记得第一次拿到剧本的时候不是特别喜欢,后来他们寄了小说,我觉得特别喜欢,就接了。

那去拍电影之前还做了什么准备?
董子健:提前在工厂待了一阵吧。

电影展示的是90年代初,你对那个年代有没什么想象或理解?
董子健:应该不会跟大家出入太大吧?想象就是从父母口中、书本之中,还有纪录片、那个年代的一些电影当中得到,其实是有很多途径可以感受的。

虽然电影展现的是90年代,但放到现在也有不少能引起共鸣的地方。你觉得这共通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董子健:有记忆,有热血,而且有与正常人不同的青春。其实路小路不光光是你们的人生,还有一些你们想象不到的,比方说,你有试过地震后跑到一个女孩家跟她上床吗?(笑)

在这么一个特别年代里,路小路与你之前演的青春片有什么不同?
董子健:我之前演的角色可能都是偏闷一点的,而路小路是一个跳出来的人。

他在那个年代这样做挺不容易的,尤其有那么多束缚。
董子健:其实我觉得那个年代真的好多这种人,就是看似吊儿郎当,其实内心比谁都清楚,比谁都善良。看似与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是世界已经变了。

路小路有时候很反叛,不顾一切。你是怎么看待人物这种冲动呢?
董子健:我觉得路小路不光是反叛的,他更像是那个年代的诗人,但是是反叛的诗人。诗人其实很反叛。(笑)他浪漫,他长情,他不顾一切,看似有冲突,好像他想象的浪漫场景会是那种乖乖的,其实不是。每个年代都有这样的,只是在那个年代你会有不同的方式去演绎。

路小路常有一种彷徨、迷茫的感觉,你是怎么看的?
董子健:他就是彷徨,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样。

那你觉得路小路哪一点是和你真实性格比较像的?
董子健:我算是一个喜欢浪漫的。但我说的浪漫,不是给你一朵玫瑰,不是说帮你把天文台包下来,而应该是一种长情,一种深情,很不要脸地说,我觉得我跟路小路是很像的,都是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去面对人生。我觉得现在演这么多片子,路小路是跟我最像的一个。其他都不是本色出演,这个才是。

对于路小路这种看到第一个心动对象白蓝的反应,你表演起来有什么考虑?在《少年班》里也有这种情况。
董子健:青春片不都这样吗?(笑)不会想太多演绎上的,想得更多的应该是人物性格。之前演的所有片子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人物不同,年代不同,各种背景不同。不是说看待第一次恋爱的事情,而应该是这个人物在当下面对爱情是怎样的状态和选择。

路小路被稍微年长一点的女孩子吸引,而《山河故人》里也是喜欢年纪比自己大的。
董子健:《山河故人》不是姐姐了吧?(笑)我觉得爱情并没有说要分得这么细,你是姐姐,你是谁,你是谁,现在大家不是男的跟男的,女的跟女的都行嘛,而且大家都挺认同的。这些都不重要,爱情本身是最重要的。

每次看你演这些的时候都特别真。
董子健:我觉得就是因为考虑到人物的爱情应该是,爱上谁,不用去讲什么道理的。可能有些东西就是,讲太明白了你反而没有办法去诠释。

这次跟李梦合作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吗?
董子健:我记得不是太清楚,时间已经太久了。就记得我骑自行车不断摔倒的那场戏,她一直在忘词,这我印象最深。

相对而言,你文艺片拍得比较多。
董子健:都是商业片。(笑)

那市场上相对文艺的电影,你是怎么看的呢?
董子健:我自己没有太细分。有非常独立的电影,如毕赣的《路边野餐》,还有《黑处有什么》,越来越多这样的片子出现。我并没有特别去看待它,这不是我目前考虑的。我现在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喜好。

之前选片是角色到那了就去拍,还是说有意给自己一个规划?
董子健:没有,我对人生没什么规划,特别不喜欢规划。其实还是选择,但不是选择未来的路,而是当时挑剧本时选择喜好的。当时没有比这个好的片子,接这个是合情合理的。

现在挑戏主要是看什么?有没比较喜欢的类型?
董子健: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热爱文艺片的人。我还是比较喜欢强烈的戏剧冲突,喜欢一些新颖的结构。

开头的爆炸有点非现实的感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基调呢?
董子健:电影本身就不是现实的,你在看小说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那里有非常多的空间可以做出这些魔幻现实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尝试,应该是一个观众会非常喜欢的方式。

你觉得电影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董子健:表达这种东西是见仁见智的,每人看这片子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热血,有人看到工厂是个江湖。(笑)有人看到了说,这是一个人物在衰落时代的悲伤结局。有人看到这个片子有诗意,有人看到这个片子很搞笑。对我来说,它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但我觉得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落寞的惋惜。

与春夏合演相对商业些的电影,戏路比较不一样吧?
董子健:对,那个是纯喜剧片。(笑)我尝试用对表演不一样的理解去演一部戏。像《少年巴比伦》、《德兰》、《青春派》这些,其实都是同样的表演体系,所以这次完全是一个颠覆。

那可以跟我们的读者推荐一下《少年巴比伦》吗?你觉得什么是值得你花钱进来看的理由?
董子健:我觉得既然没有什么不看的理由,那就来看吧。那就是真实的我。(笑)来看成长之后的我。

还有什么想跟读者说的吗?
董子健:注意身体,雾霾天大。(笑)

(原载于《看电影》)

 6 ) 经典之作

这片子老牛逼了。随便拿出三分钟出来都是个预告片,一个预告片接着预告片。随便一个一分钟都能无缝转到快手。但合起来压成一个文件就是导演不地道了。怎么能这样呢?明明是一小本故事会,就是要上厕所打发时间看,叭扔你腿上一个两斤的半年合订本,它不压腿吗?它翻着不累吗?那粉嫩的调色,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导演还有调色师的Title,绝对经典,粉到和白蓝报夜大那场,董的嘴唇都偏成了死亡芭比粉。但愿是我的屏幕显色不准。我当初看这片子就是从B站上的剪辑吸引过去的,觉得挺有意思。看了全片我发现我错了,我看的不是电影剪辑,原来是成片片段。我现在就去举报那个Up主,居然发原片,不说明是剪辑。刺激~

 短评

要拍小镇青年,贾樟柯笑了。完全像知识分子下乡体验民情。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2015.6.18 @上海影城 #SIFF# 近年来最喜欢的国产片,没有之一。看之前还有点怕毁了原著,结果却是惊喜。演员相当到位!

13分钟前
  • Shane
  • 力荐

没觉得差,比韩寒的好不知多少倍。董子健有少年气,90年代复刻得精准。配一堆群魔乱舞的群像,讲一个疯傻暗黑的时代。有使不完的劲,挺好。“你会记住我的。”

18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作为新人导演作品,影片还是蛮多惊喜的,整体都有一种玩的心态。加上文本本身的基础很好,那个下岗之前的狂欢期,闲汉们的桃花源。虽有瑕疵,仍值得一看。另外,片中蛮多阳光灿烂的影子,虽然较之阳光还差了太多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衔接、调色、特效等细节上略有稚嫩和瑕疵,不过作为处女作已经相当不错了。张猛的工厂情结,姜文的生猛浪漫,再撒点文艺和幽默佐料,是一部个性观赏性兼备的年代小片,观众阵阵发笑。这已经是董子健在本届SIFF上亮相的第四部新片了...这孩子演戏确实有悟性,艺二代嘛,怕就怕这种既有门路又有本事的。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个周韵还不够吗!还来了一个和周韵一模一样的李梦,一模一样啊!!!

22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2.5;加半星给“走了几千里路都忘不了你”,作为原著粉,无论如何都触动不到心弦;90年代的厂区生态,内地小城的闭塞破败,时代孕育的独有特征,曾让我们欢笑哭泣的纯净梦想与理想幻灭,皆展现得局促生硬,台词尤其欠佳,拿腔拿调得犹如舞台剧,改编失败。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喜剧的部分多了点,关于转变中的九十年代所带来的失落和一类人群的青春描写略有缺失。天未明的时候,骑着单车穿过锅炉和烟囱的蒸汽,去看那条延伸至或许此生都无法抵达的远方的铁轨,追一个不属于相同世界的人,确实是种粗粝又动人的诗意。

2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意想不到的惊喜,粗糙但有灵气,甚至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喜欢。即便台词不接地气,也因为有了路内出色的文本打底而不显得造作。董子健真是90后演技之光(再次对于国产片中把娘炮角色当丑角的作法竖中指

28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不难看,但难称优秀。整体略矫情,虽然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去自找情感的戳点的。笔墨都在主演身上,所以主演都还不错,只是其他人你刚有了个印象,忽然就没了。情节有点分散,歌有点不搭,以及白蓝的胸罩有点太不合身了。

30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好的方面只是拥有原著基础,主要演员靠谱。改编剧本却没能提炼原著,出来一盘散沙,一种火急火燎赶的感觉。表达国营体制的衰落,缺乏底蕴,工人也脸谱化,青春又苍白无力。喜剧处理也用力过猛,与《钢的琴》等中国工厂特色魔幻现实主义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最后那位伤心的阿姨拦住他们冲向领导的步伐,劝说:“别动,你们还年轻,别动。” 那是全片最沉而锥心的一句话。少年他眼尾线条的走向,和在夕阳下空无一物的橘色虹膜 太好看。

35分钟前
  • 推荐

整部电影就像工厂大爆炸后的青春碎片,有类《阳光灿烂日子》的片段,也有天马行空的联想,工厂里奇形怪状各种人写画得不错,但受限于各种因素,没能汇合成一股齐整,有力,喷薄而出的90年代情绪。董子健和李梦都很OK。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咱家小董真是会演

42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时间,把我所爱的人、所恨的人、所在乎的人,都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背影,我们曾经在一起制造的那么多快乐与浪漫,细节虽已经说不出、感觉却永远忘不了,而现在的我们,却各自在这世界上孤独的行走,永不相见。。。

46分钟前
  • 狐狸修炼中
  • 力荐

原来是在青岛拍的,电影里的青岛老城,熟悉又亲切。看时一直在想工厂的戏份是在哪选址拍摄的,后来看到一个镜头,“戴城糖精厂”后面四个大字——青岛碱业。

51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青春片。一个关于初恋故事的少年心事,用戏谑而有调侃的口吻,从路小路遇见白蓝开始,用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以小见大,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工人故事。董子健作为旁观讲述,李梦最出彩,她用超出实际年龄的表演演活了白蓝这一初恋情人的角色。忠实于原著小说,是一个不错的改编。

5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8.0 奋不顾身,横冲直撞,时常闷骚也能明骚,想硬的时候就硬,害臊了就捂着。李梦的小粗腿,董子健平和无侵犯性的脸,舒服。不挑拣,看完畅快通透就挺好。

57分钟前
  • La~jum~bo
  • 推荐

剧本和剪辑有很大问题,全片碎片感太强,场景转换生硬,叙事和镜头较弱,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对原著党来说男女主里里外外还是差了点意思(女主应该一直穿着长裙,有两幕穿短裤露出的粗壮小腿实在不忍直视)。另外可能尺度关系,人名和台词都改温和了,不爽啊!还我老牛逼,倒逼,德卵。。。

1小时前
  • Heisen
  • 还行

没那么失望,人物情绪,戴城糖精厂、90年代空间还原是对的,选角也还行,驾驭上稍微脱线了,放大喜剧缩小了内心,路小路、白蓝交流不够,有佳句无佳章。路内是这几年青年小说家里,每部作品都想读的,语感独特气质迷人,外冷内热,偶尔买文学杂志就为第一时间看他作品,细想,他的小说没适合导演去改。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