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120击

HD中字

主演: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阿诺德·瓦卢瓦,阿黛拉·哈内尔,安托万·赖纳茨,阿里尔·博伦斯坦,费利克斯·马利陶德,阿罗伊斯·索维奇,西蒙·博尔加德,梅迪·图尔,西蒙·古拉,科拉莉·吕西耶,凯瑟琳·维纳提尔,莎迪娅·本太耶布,让-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塞缪尔·丘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2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3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4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5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6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3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4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5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6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7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8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19每分钟120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每分钟120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彼时艾滋病肆虐,一个名为“ACT UP”的民间公益组织走到了公众的视线之前,其中汇聚的除了同性恋群体外,还有身患艾滋病等待着医疗救助的病人们。组织希望能够通过一些过激的社会活动来激起民众和政府医药部门的关注。 内森(阿诺德·瓦卢瓦 Arnaud Valois 饰)是刚刚加入了组织的新人,在这里,他结识了名为西恩(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饰)的活跃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西恩身患重病,病情在不断的恶化,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积极的投入到了抗争的潮流之中。在此过程中,内森的角色从一个情人渐渐向照拂者转变,他对西恩,以及对ACT UP组织的感情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家幸福是什么江苏卫视2024跨年演唱会恋爱中的梵高主厨的餐桌第一季追鬼七雄退休万岁!王者神剑蝶之力学杀人分析班逐爱天堂香水2006幻影车神3:魔盗激情永别了霍夫曼先生超机智生活加载中成长不容易第一季天国大魔境魔法有罪2015国务卿女士 第三季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哈姆雷特Racionais MC's::来自圣保罗街头的嘻哈传奇你好倾城屠夫2甜心巧克力神秘拼图国语黄飞鸿与林世荣监禁风暴登陆日:猛犬连危险方法科学怪狗日日是好日恶魔城 第四季苦果1981无人驾驶怦然心动(普通话)无尽的爱京美的世界间谍亚契第六季甘田一豪宅谋杀案草根王

 长篇影评

 1 ) 不想起题目

许久没听到法语了,今日看这部电影时竟然有点怀念,当然,我的法语水平直线下降。
这部电影令我开始反思的点其实是,不同的语言所配合的肢体动作外加面部表情,可以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甚而这种感受可以上升到文化层面。
以前在法国的时候,总觉得法国人给我一种天生的骄傲感,令我很不舒服。这种骄傲来自于很多方面,我相信大部分在于他们文化艺术层面的历史。法国人讲话自带一种腔调,一种无所谓的气质,搭配一种天然的臭脸,真正是让我随时很想给他们来一拳(脑海里浮现他们说mais ouais 这句话时的表情,搭配白眼)。不过说实在的,我倒是也很喜欢用那种惯有的冷漠脸与白眼对待别人。
我学法语时,老师说法语的语法十分严谨,所以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才选择使用法语,学习法语可以使你思维更加严谨富有逻辑,事实证明,个体差异太大,至少我没觉得自己逻辑能力有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是令我佩服的,不会按照既成的逻辑和你给出的东西去随意相信,而是对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有怀疑。
法国人随时都可以跟你辩论起来,他们太容易不屑于他人的想法了,他们拥有自己的逻辑,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更难试图用他人的逻辑思考问题。这种固执让我厌烦,但这种执着甚至可以说是偏执,的的确确更容易让很多事情显得自然,是东方文化达不到的自然。东方文化注重含蓄婉转,偏爱“犹抱琵琶半遮面”,重要的是没讲出来的那半句。东方文化更在意不去驳人面子,不激辩倒显得尊重。
我看这部电影时,我明白这是东方人拍不出来的片子,只有法国人拍的出来,并让其不显得别扭。我甚至觉得很多个片刻根本不是在表演,只是真实流露罢了。比如性爱,我从来只在西方人的性爱表达中看出真实;比如当他们站上街头狂欢时刻激情的流露,再比如他们因为观点不合愤而挺身彼此剑拔弩张,那些微小的面部抽动,时刻令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看客,明白这根本像是一部纪录片。这一点上,我明白只有西方人做得到,东方人拍出来,只能用“表演”这个词,但放在法国人身上,就只是表达情感而已。此时又让我想起与这部片子拥有相似的剪辑手法的另一部电影,《阿黛尔的生活》。

再来,我想到激进者这件事。
我不是一个喜欢暴力手段与情绪表达的人,常常明白太过于激烈的情绪表达,最后结局往往是无用,继而后悔。片中这群青年,他们冲进研究所,用血袋砸向人群,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刻,我内心在想,是不是可以换种方式,是不是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用情绪,他们的表达方式,才招致越来越多的污名,以为这个群体总伴随着混乱,反复,甚至肮脏不屑。同时我更明白,拥有我这种想法的人,自然是当不了改革者的,往往先驱们都不太会自我反驳,激进者们是坚定不移于自己的信念的。

这样的片子,可以多拍一点的。

 2 ) 《每分钟120击》:熊熊烈火,焚我残躯

《每分钟120击》作为LGBT题材的电影,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它不同于同期大热的《call me by your name》,也不同于25年前的《费城故事》。它是一部典型的杠杆片,通过一个抗艾组织的内部对冲与外部抗争,折射边缘群体的个体处境和公共命运。小切口,撬动大问题。

纪录片式的摄制手法,两段式的剧作分割,平实的叙述,渐进深入,沉郁的激情,悲亢交错,细密的思辨,涤荡理智与意气。既有90年代群体运动的汪洋大海,又有时代大幕下个人情感的潺潺细流。

对生死爱的叩问也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让一个个努力活着的人讲述自己为何濒死,又为何依旧上紧发条捍卫权利,依旧在死神的追逐下贪恋简陋却深沉的爱,直至被病毒全面侵蚀,风华陨落,犹如片中畅快漫舞时涌动的浮游尘埃,那是闪光又渺小的生灵。生于愤怒,得于天真,死于幽寂,熊熊烈火,焚我残躯。

结尾,也是让人最为动容的段落。抗议者冲进觥筹交错的上流social场合,将男主sean的骨灰当作武器洒遍全场,灯光渐暗,肃穆的抗议场变成纵情开怀的蹦迪趴。悲愤的人,飞扬的骨灰,痴缠的情欲,律动的身体,在音乐中合成一支死囚之舞,那是每分钟120击的心跳,必须这样跳,才能将剩余生命的勃发张力与放浪形骸,喷薄净尽。


 3 ) 亲爱的,在我死去之前,给我打最后一次飞机。

1 亲爱的,在我死去之前,再给我打一次飞机。

当生气渐陨的Sean在躺在病床上,对Nathan说,我感觉很不好。

仿佛空气都飘满着叹息。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我们超越不了生物的本能,依从着生与死的规律,但有时候,我们却又似乎能战胜一切,即便在最绝望的瞬间,生命的意义依然可以恣意地张扬开去,在黑暗的夜空中绽放出刺目的绚烂。生命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化的初始预期,不再是为了繁衍而延续,我们自己谱写了它的意义,尽管这意义最终将落入虚空。我们知道如何造一个幻梦,并以此而生。

性原本只是什么?而事到如今,高潮意味着什么?也许它可以还原为生物的本能,但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快感早已与性器官上的感官神经末梢解绑,尽管不那么彻底。而此刻,它变成了一种生对于死的宣战。

没有生可以战胜死,但却可以蔑视他它,否定它,超越它。射精原本是指向生命延续的喷涌,此刻他已不屑于繁衍自身,也就意味着生命并非被囚禁在无限的循环中必然的将要一次次被死亡消灭。无数的基因在此刻灭绝,走到了绝对的终点,生命脱离了轮回,射出来的DNA也许将不再重现,却同时也不会再面临被死亡再度征服的可能。延续生命的动作在自我否定的同时,也变成了一场宣告死亡无效的仪式。

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真正的尽头。这是每一个生命都将要抵达的场所。

然而有的人那样早的到达了终点,正如Queen所唱到的:life had just began。这只是一个事实,不是一个应该被用来盛放任何一种情绪的容器。

他死了。死后的一切,也许对于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他用自己的尸体,多铺设了一段道路,人们踩着他,离光明更近了一些。

2 死去之后

死去之后的人,人仿佛变得很小,却又同时变得很沉。他变得很小,就在那里,在那逼仄的房间里狭窄的床上,好像要沉陷到凉薄的床单里去了。他不再拥有生命,也失去了一切其他的可能。他变成了一种物,不再具有人的身份,失去了这种资格。人们看着他,想到他曾经活过,他的一切特征变成了过去时,他不再是生命,成了一个故事,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回忆。他是一团燃烧过,但熄灭了的火,不再朝外释放能量,成为了冰冷的石块,人们需要更多的力气才能搬动他。

他不再呼吸,不再流变,不再发展,就算他处在静止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他在坠落,在坍缩。

但我想起了那个巨鲸陷落的故事。巨鲸落,万物生。一头鲸的尸体,成为了海底的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无数的生命因此而得到繁荣。

尸体变成了武器。成了一面镜子。尸体被当做游行队伍的先锋,成为了活人的保护神。尸体被撒在精致鲜美的食物里,撒入满嘴道貌岸然者的嘴里,令令人作呕之人作呕。

人看到他人的尸体,想到自己的宿命,一种始终在逃避的想象此刻终于无法避免。每一个对立者此刻都和尸体坦诚相见,面面相觑,合二为一。在尸体面前,所有的活人终于找到了一种共同的频率。又或者是,在死者面前,生命具备了某种耻辱的印记。每一个活人都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杀死他的共谋。便也在无声之中,多了一丝妥协、退让与媾合的希冀。

活人们龇牙咧嘴,撕心裂肺,叫喊,争吵,扭打,却如同一处哑剧,活人们听不到一点对方的或自己的声音。尸体沉默,阴郁,却像乌云深处传来的雷声,活人们听到了尸体的语言。

而有的变化,正是人们从尸体中看到自己开始的。

 4 ) 虽然光芒转瞬即逝,然而发着光的我很美丽吧

油麻地的百老汇中心是HK小众影片的汇聚地,每年都会有LGBT电影的集体展映,这部片子跟朋友已经因为各种原因错过几次,正巧元旦放假,朋友一大早从深圳跑过来,就为了这一场电影。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部电影的上座率非常之高,我们旁边有异性情侣、有只身前来的50岁大叔、有头发花白慢慢悠悠坐在第三排正中间的奶奶……

这是一部艾滋病主题的电影,却哀而不伤,极尽物哀之美。
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在虽不多见但也不乏涉及的艾滋病主题电影中,罕见的把镜头对准了艾滋病群体和社会/运动,对我而言,这是第一部让我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窥视、去了解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

影片给我的感觉,是疏离而隐忍的。即便片中大家的抗议方式看起来非常的激烈,可影片始终带着一种礼貌而克制的疏离感,用理智的态度辩论、平静的展现死亡,生活中残酷的部分轻描淡写,只是用尽全力的去生活、去为他人争取活下来的机会……一如带菌者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也是让人心痛和肃然起敬的。

片中用很大的篇幅来展现协会的内部会议(旁边的大叔打起了响亮的鼾声),可这看似冗长的内容,却成为了影片的内核:既借会议这个场景刻画人物群像、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人物心态状态的变化;又用辩论这种方式极尽可能的展现了群体内部的每一种观点、把事件相关的各方(如药厂方、艾滋病协会方)放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立场上。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设置,一部电影想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细致刻画多个角色是很难的,想要尽可能的展现所有观点更难,这个场景解决了同时刻画多个形象的问题,还最大程度把所有想表达的观点淋漓尽致的吐露出来,而且调度、镜头、构图都无需挑剔,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巧思。
另外辩论这个形势,不但突破了我们对于带菌者既定的想象角色,让我们知道他们是不仅是客观理性的,还是充满生命力和积极自救的(包括为了看懂实验报告自学医学);更让人感受到影片的客观性:它给予药厂代表跟群体成员们面对面接触的机会、给予他们“说话的权利”而不是仅通过成员的激烈反抗去单方面的、侧面的描绘药厂方的形象。

除此之外,影片的美体现在了方方面面,画面、色调、符号都不无亮点。看完电影情绪和思维都是乱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镜头大概有6个:

第一,成员们在迪厅蹦迪,灰尘甚嚣而上,镜头推进、再推进,模糊的背景一片深蓝,而灰尘的鳞片却闪闪发光。在迷幻的画面中,纷飞的光斑似乎汇聚成了一朵花,再次变焦叠化以后定睛一看,却是病毒的显微画面。多么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镜头啊,他们肆意挥洒着汗水的同时,病毒也在悄悄的感染着他们为数不多的T4细胞。在那里跃动着的每一个人都是散发着光芒的浮尘,他们的生命之花美丽却危险。

第二,面对高中女生说出“我不会得艾滋病,我又不是基佬”的歧视性言论时,在阳光灿烂的广场上,Sean没有任何的反驳,只是微笑着吻上了他面前的Nathan,这是这段阳光下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无声的反抗。

第三,同性恋游行上,身穿粉色短裙手拿粉色彩球的Sean,在漫天飞舞的喷花中一边喊着口号一边起舞,慢门下他的笑容极富青春和生命力,美得让人不由得跟Nathan一样炫目。

第四,Act Up成员之死(实在记不起名字了)仅用2个场景数个镜头就带过了,对于这样一场死亡,没有着力去刻画角色的痛苦,只有一句“我不能呼吸了”的台词和他平静地躺在病床上的镜头,而直到叠化出来Act Up举着他的遗像游行的镜头,我们才知道这个人物已经去世,镜头里只有肃穆的人们、黑白的遗像、车里的鲜花,镜头非常干净却充满了张力。

第五,Sean入院后,有一个蓝天的空景,看到的时候还在奇怪构图怎么这么歪,看到的蓝天都不是完整的,还带一部分墙壁,但镜头一转给了Sean一个近景才知道:这就是躺在病床上的Sean看到的蓝天,对他而言,外面的世界只剩这一方不完整的晴空,天空的颜色蓝得刺目。

第六,艾滋病日当晚,Nathan和Act Up的成员集体躺到,身上盖着十字架样的标语板,这是一场安静而肃穆的抗议,仿佛一场大型葬礼。躺在地上的每个人都面临着死亡,而他们在人间炼狱中用生命去争取活下去的救赎。那天晚上,垂危的Sean的眼中,塞纳河被染成了红色。

影片的最后,Act Up冲进宴会撒着Sean的骨灰,电光火石间,又回到影片前面大家蹦迪的画面,鳞片折射出光芒,光斑影影绰绰,这次再没有病毒的出现,大幕一黑,戛然而止,没有任何的片尾曲或音乐,演职人员表的字幕就这样滚动出现了,静默地、肃穆地滚动着,虽然语言不通几乎看不懂,可是它仿佛成为了一种哀悼和一种警示,敲打着我们的内心。这也是我第一次被片尾字幕震撼。

影片结束后,我跟朋友一边哭着一边走出影院,她说:最后那一幕是不是就是他们在死亡来临时的最后的感知。
我不知道死亡来临的感知是什么样子,但如果真如画面这么美,那一定让人能够获得瞬间的满足。而我百感交集到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哽咽跟她说,这太美了。

哪怕是甚嚣尘上瞬间灰尘在灯光下折射的光芒,都让人感受到生命之美。
突然想到我喜欢的野田洋次郎的《萤》的歌词:“虽然光芒转瞬即逝,然而发着光的我很美丽吧”。

最后,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观众,可是在资本遥控产业的现状下,这部无冕之王的影片给了我一个归属感:这才是我学的电影,这才是属于我们的光影世界。

 5 ) 他们无暇他顾

【跟这部电影没啥关系,我就看到一文,然后瞎说一通,豆瓣能设置浏览权限就好了。】

豆瓣上,九只苍蝇撞墙“2017十大最想喷的电影”说这部片子乃至于当代同性电影最大的问题是重视事件,忽视人本身,容易沦为政治新闻专题片或意识形态的的战场。

我想了想,这么说也不能算错。同性电影的内容指向、人物上向来都薄弱,立意较窄。这部片子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代表的一大票纯爱电影,立意更窄;《周末情人》这一类电影试图将这群人还原为普通人,讲述生活;《湖畔陌生人》、《阿黛尔》一类以各种方式探讨人性。后两者似乎是一条出路。

但问题是,无论哪一种,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政治性。艺术来自于生活,目前世界上,或者说国内吧,同性恋人群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我的经验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姿多彩”,没有丰富的人物价值取向。他们的实际生活的面向其实真就这么窄。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放同性婚姻政策、二次元、腐文化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看似十分宽容,但这都是糖衣炮弹。且不说这些是否只是一种对这个群体的“消费”,就说群体内部,只要下凡到各大聊天软件里,唯一的主题只有约炮,约炮只有颜值和金钱。无论是北上广名媛,还是大山里的人民,无一例外。

在一个同性恋跟社会接触时,他选择要隐藏自己,还是凸显自己?当同性恋内部接触时,他们谈论什么?在我的这将近十年的经验里,他们正在”退步“(或许用词不准确)。现在在各个聊天软件里,包括微信QQ,gay与gay谈论的一切都会带上“男色”“性”和“gay”的标签,而没有自己。他们并不真的在乎你的工作、专业、生活、人生等等,他们在乎的只有一个:我们是gay,约吗?在同性群体内部,性,几乎是交流唯一的目的和推动力。在我小时候常常听到一些朋友因为家庭社会的压力深深为自己的性向痛苦,也常听到gay友失恋后反复叙述的难过,跟所有的恋爱并没有什么不同,而现在,这些都已经近乎绝迹了。

这样来看,同性群体跟社会接触、跟自己人接触时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话语体系。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自我内化,还是同性群体在社会位置上的变化使然,但这确实是同性恋群体的现状。

在激烈的所谓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同性恋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来过的”正常“,或者凸显自己的特色,要在同性恋大游行、某国开放婚姻政策时保证自己的gay性如同党性,严格的政治正确。不客气地讲,同性恋群体的问题本质上是性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政治问题。

这也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同性恋群体与社会的关系。歧视到底还存在多少?每一个跟基友勾肩搭背的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同性恋,他们如何看待同性恋,这些问题都被遮蔽在流行文化里,遮蔽在”腐”文化里,作为一种消费现象出现。你们gay其实只能配合表演。

本质上的同性人群与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得到任何的进展和解决。法律允许结婚,只能解决某些人群的社会性问题,在根本的“人”上没有任何改变。当然这也是一种进步,一种微乎其微的进步,然而许多人尤其是gay还是沉浸在这里享受巨大的胜利喜悦。我也不知道他们是真傻,还是自我安慰。

所以,一个同性恋在社会生活中可供选择的面向其实十分狭窄。要想不孤独就要融入群体里去,但群体的“政治性”与个人的属性是不相容的,所以你必须要换一种语言;恋爱在同性异性里都是无解的问题,目前更多同性选择满足身体一时的空虚;这就构成了同性群体内部生活的主调。而在外部生活上,要么斗争、要么隐藏、要么凸显自我。他们并不会有太多的多面性,他们只有两面性:人群中的他,和同性恋人群中的他。

社会只是看似开放,同性群体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自洽”,没有太多的选择。当我们批评这类电影人物扁平,事件大于人物时,是不是存在一个“现实正是如此”的问题。是不是应该想到,我们所期待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或者“复杂深刻的人性”背后的故事,是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的一种想象,一种来自异社会的猎奇式的期待,而这部电影只是拒绝了这种想象。

电影如果来反映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如果把他们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更好的展现某些主题、某些人性和生活的断面,这似乎可以成为主流。但这只是把他们当做一个较为特殊的素材,而不是关注他们本身,“同性”成为万千标签中的一个,这到底能不能被称为“同性电影”?如果来探讨这个人群的的深刻处境和心理状态,或者说他们与人群的关系,那这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问题,虽然他最终可以指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主题。如此一来,电影得以丰富的余地到底在哪里呢?

归根结底,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抛却政治性,他们的生活会多姿多彩吗?他们这个群体或个体身上会更有冲突性吗?他们有可能更加复杂而深刻吗?

答案怕是否定的,大多数情况下,像这部电影一样,这些事件便构成了全部的这个人,他们无暇他顾。说到底,他到底首先是一个“人”,还是首先是一个“同性恋”呢?放大来讲,到底是人类的一致性和个体的特殊性到底谁先谁后?

我们经常质疑艺术作品的真实,但是你真的认识“真实”吗,你试图去了解过“真实”吗,你敢于面对“真实”吗?我们知道,一切艺术作品都来自于真实现实,但为什么某些你不了解的“真实”被包装成艺术作品后,你就可以形而上的评论它的真实性呢?

而当一个同性恋染上艾滋病,他本就狭窄的生活里重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对于艾滋病本身,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话题,它几乎是唯一一个能预知自己生死的疾病。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十年后会死去,而为了这十年不得不严格按时吃药,他的心理乃至整个人生观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恋爱几乎是不可能的,约炮是被唾弃的,隐藏也是藏不住的。似乎就只剩下了为了生存而斗争,为了斗争而极力强调自我的存在和尊严。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问,真的只剩下这些了吗,或者说他们真的想这样吗?如果没有社会的歧视,如果他们能较为心安的把艾滋病看做一种“慢性病”而得到大部分人友好的态度,他们是不是就没有必要成为一名斗士,而做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呢?像普通人那样上班、聚餐、读书,而不是只想到自己孤独而冰冷的、秘密而“肮脏”的死亡。

《每分钟一百二十击》里,主角张牙舞爪的宣示自己的权力,他们诉求的只是得到像普通人一样的对待。为此他要小心翼翼的放肆,就像电影里阻止的老大;或者索性放弃对社会的幻想,只为了生存斗争,拒绝一切对于他们的来自于距离的“想象”,拒绝一切虚假的认同,袒露令人恶心的伤疤。但无论如何,他都要面对预知的死亡,并且要在来自社会生活的所有压力之下,处理自己作为“人”的一切欲望。他也要处理他原本的梦想,他可能想要人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一个老师、一个空气动力学家,一个普通的白领,一个文采好的人,一个拾荒者。他的全部努力就想说明,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然而为此,他却必须首先得放弃自己,去变成一个“斗士”。战斗时,他也不能哭丧着脸,他还需要笑容。

 6 ) 尘埃与光斑

(文/杨时旸)

《每分钟120击》错过了戛纳金棕榈,让很多人惋惜,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那舞曲的强劲节拍以及血液敲击心脏,每分钟120击的鼓声——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故事,有关于权利、政治、斗争以及摒弃偏见与身份认同。“同志”和艾滋病题材的佳作屡见不鲜,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泛起的是涟漪般的柔情,更多的甚至是无关性别的爱恋与初见,那么《每分钟120击》则粗粝得多,它只注视“同志”内部的激情,间杂着死亡和绝望,其实,由于题材原因,这部电影有时会让人想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同样的与艾滋病斗争的故事,同样有关争取权利与打败偏见,但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以直男的眼睛从外部向内打探,而《每分钟120击》最典型的特质则是从内部窥探内部,同志圈子内的视角,圈子内的故事,圈子内的隐秘心事与外界不知的细节与况味。所以,有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这像是一部纪录片,有人举着摄像机不加干预地走进了他们的集会现场和活动中心,看着他们赞同时打起响指,反对时响起嘘声,在街头高声呼喊,对着他们认为虚伪的人和公司扔上一包猩红的假血。从这个角度上讲,与其说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次让外界得以目击他们真实境况的机会。

这个故事被分割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展示群像,后半段聚焦个人。1990年代初,巴黎的抗艾组织Act Up努力用各种方式唤起公众对于艾滋病的重视,他们和药厂拉锯,到学校宣传,在街头呼喊,而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的新加入者Nathan与其中的激进成员Sean相爱,并且陪伴着Sean在斗争与爱恋中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绝大多数人对于“同志”只有态度,而缺乏细节上的认识,徒留下政治正确语境下的虚泛口号或者偏见驱动后的极度鄙夷,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一群“异己者”,最多只不过是供自己表态的客体,而不是一群和性多数群体有一样欲求的普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分钟120击》并没有故意介入某种态度,而是选择让细节轰然而至,它客观、真实地描述那些人的炽热,努力,而与此同时,也不加掩饰地展现他们的幼稚和自私,所以你能看到他们在骄傲游行中的大放异彩,也能看见他们在平日会议中的怒目相向,甚至,在很多拉锯和表态的场合里表现出了反理性的态度——他们也是普通人,和异性恋一样,时而勇敢时而懦弱,有些人秉持理性,有些人会被情绪控制,当然,同样,他们的爱情中有专一也有谎言。

相较于描述个体故事的后半部分,它的前半段看起来更像是某种政论片,用正面强攻的写法直接描述Act Up的一系列活动。影片开场,他们吹着哨子闯入了一个演讲现场,那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基调,一群年轻的、穿着牛仔裤的HIV病毒携带者,冲着一群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体面人”发起了攻击,他们想拆穿遮蔽物,想发出声音,一切由此开场,它在总体上关乎于一个少数派群体与社会坚固现实与长久惯性之间的对决与对峙。

这个伴生着疾病、痛苦与死亡的故事,却有着昂扬的节奏和高饱和度的色彩与光亮,它极少出现那些晦暗和灰白的时刻,即便某个人在叙述自己染病的过程,即便最终还在讨论一场丧礼,但呈现的方式仍然是平静的,它少见沉郁和哀婉,也没有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更多的却是饥渴地享受生活与当下,以及竭尽所能的为权利斗争,这些随时可能走到生命终点的衰弱者却有着难以想象的蓬勃生命力。而在群像之外的个体的爱情故事中,能读到的也和那些男女爱恋毫无差别,衰弱的Sean对恋人Nathan说,“很抱歉让你成为了那个人。”那个人,指的又是什么?或许是说,那个看着自己的恋人走向死亡的人。他们的每一天几乎都在爱欲与死亡的边界上,而他们却愿意高举起彩虹,狂欢和呐喊。

这故事中那几段跳舞的桥段中闪烁灯光下到处是光斑与尘埃。这几乎就是这群人的写照,散落在各处,沉默无闻,却时而闪烁耀眼。

 短评

这条路太难太艰辛,何时我们才能像说发烧感冒一样谈论它。想到我的hiv好友,在得知他生病后我们依然亲密如常,同食一碗饭,而他至今都不知道我知道他患病,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

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一部自信的电影,拍得沉稳自信,演得诚实自信,自信地面对疾病,自信地面对身体,自信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自信地去激辩,去抗争,去生存,用陈丹青的话说,里面每个人都长了一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很惭愧啊,别人的电影在自信地关注自信的问题时,我们的电影还在猥琐地关注猥琐的话题。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我看到的是民主最纯真的一面

9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还是那个寓言:猎犬追捕一只兔子失败,猎人责怪猎犬追不上兔子,猎犬说我只是为了饱餐一顿,而它却是为了生命在奔跑。

10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赶在这个时候看了这部电影,感受到无尽的青春和生命力,虽然是关于艾滋病和人权,但片子的基调没有一丝沉重,反而能让人感受到这群年轻人的活力,在死亡面前,越发凸显出那份残酷。影片的第一幕非常完美,从一群人到一个人的生与死,一部非常同志的同志电影,可以入年度十佳了。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还是熟悉的「墙壁之间」或「东方男孩」的味道……比类似题材「平常心」拍得好,但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稍弱。重点其实是社会运动和群像,这片处理的得还是有点散。但剪辑是真好,全靠剪辑提气。感觉影帝应该没跑。

1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今年最重要的同志电影,完完全全拍给同志看的、让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乐章。激荡的群体运动和个体的爱、病、死交缠在一起,以每分钟120击的强度澎湃敲打心脏,灵活多变的剪辑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在抗议还是在开趴体。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也是HIV阳性。真正该得金棕榈!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些转场真是花哨而巧妙,让人叫好!被高中女生叫fag的时候拉过Nathan的一吻,吻得尽兴而骄傲

16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A Celebration of love, sex and life 把疾病处理得如此沉重、愤怒和紧迫但又毫不悲伤,反而像游行像抗争像夜店像爱情像性一样充满了生命力,这群人就像被历史遗忘的尘埃,如此精彩且有意义的活过,个体死亡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悲剧,更多的是继续抗争/生活下去的动力。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与其无声消匿,不如直面迎击,无畏面对是最后的骄傲,携手抗争,你并不孤独;前半程肆意飞扬,后半段沉郁悲哀,病痛的吞噬被寸寸放大,揪心的叹息飘扬在红色塞纳河上,处理死亡的细节剜心,结尾甚感人;特别喜欢几场夜店戏,飞舞在尘埃里的光芒,纠缠在阴影里的爱与死,受损的生命亦在倾力渴求自由。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非常有尊严和力量的一部电影。对于没看懂最后在家里吊唁场景的朋友,直到2017年6月20日,在法国因为艾滋病去世的人都没有权利得到殡仪服务...

19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力荐

看完全场没有掌声,只有响指。抗艾之路像一条血之河流,染红了巴黎的天空。每一个每一个死去的人,连灰烬都在对无视之人呐喊。同志题材电影的标杆。

2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舞池里的浮尘遇冷凝结暴风雪,浴缸中的血水外流染红塞纳河。19岁的欲望烈火干柴可以点燃暴风雪,26岁的骨灰扬清激浊翻涌塞纳河。绚烂的彩条中,舞动的啦啦操好似欢庆我19岁的骄傲;躺倒的队伍里,怀抱的十字架如同哀悼他26岁的早夭。会前宣布肖恩的死讯,大家打起响指假装若无其事,只因战役尚未终止。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电影放完,大家打了响指

23分钟前
  • bressanone
  • 力荐

新鲜的内容,独特之形式,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无愧。按我的看片感受,它比获金棕榈大奖的《方块》(又译《广场》)和或评委会奖的《无爱可诉》都要更胜一筹,因为表情精彩,达意清晰。只是明显两段体的结构影响了主角与主题的深入和丰厚。法国人的风格、品味着实特异!

2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前半段堪称惊艳,然而跟导演前作《东方男孩》相比,影片的节奏掌控力在后半段尤为让人失望。影片在第二次夜店特写尘埃时觉得要结束了,在集体躺尸抗议而且响起一首疑似片尾曲的英文歌的时候也觉得要结束了,在塞纳河水变血水又觉得要结束了。尽管最后的死亡段落冷静克制,仍然觉得累赘。

33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又一部即将在戛纳载入史册的LGBT电影

37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三星半,前半部分更好,社会运动拍得特别热血,剪辑,摄影与配乐全面配合。不提主题,它也是一部很好的社会运动题材。后面逐渐从面进入点,个体情感描述之后,反而落俗了。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6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

4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开年第一部。当多数求新的同志电影都在力图把“同性”回归到“爱情”时,BPM回归到了更本质也更同一的“生命”。格局上虽由大变小,实际却完成了从集体到集体组成、从抗争到抗争意义的递进。飞舞的尘埃诠释着散落个体的灵动魅力,血红的塞纳河一如群体运动逝而不息的壮丽。多次以瞬间提升整体,观感非常法式多兰。

47分钟前
  • Ocap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