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艾达

HD

主演: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阿伽塔·库莱沙,大卫·奥格尼克,杰吉·特雷拉,亚当·斯齐斯科斯基,海丽娜·斯戈贞斯加,尤安娜·库里克,多罗塔·卡达克,纳塔利娅·拉基夫泽克,阿佛洛狄忒·维瑟拉克,马里斯兹·贾库斯,艾萨贝拉·达布鲁夫斯卡,阿尔图尔·贾努西亚克,安娜·格泽斯斯卡萨克,扬·沃西奇·波多斯基,康斯坦蒂·斯文贝格,帕韦尔·伯克齐克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丹麦,法国,英国语言:波兰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修女艾达 剧照 NO.1修女艾达 剧照 NO.2修女艾达 剧照 NO.3修女艾达 剧照 NO.4修女艾达 剧照 NO.5修女艾达 剧照 NO.6修女艾达 剧照 NO.13修女艾达 剧照 NO.14修女艾达 剧照 NO.15修女艾达 剧照 NO.16修女艾达 剧照 NO.17修女艾达 剧照 NO.18修女艾达 剧照 NO.19修女艾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修女艾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2年的波兰。安娜是一名在修道院长大的孤儿。在宣誓正式成为修女之前,她离开了修道院,去见世上剩下的唯一亲人旺达。旺达告诉安娜,她是犹太人。两名女子踏上了一段旅程,不仅将发掘属于她们家族的悲剧,而且将找到她们自己真正的归属。她们开始质疑之前的信仰,质疑之前生活中所信任的一切。安娜和旺达都想继续活下去,但是当中只有一个人能做到。家庭学校无双伊娜:初生之犊短柄斧2十号公路爱在旅途染血王国老鼠也能上天堂疯狂艺术村怪物史瑞克单身男女变形金刚:领袖之证第二季周四至周日乡村爱情小夜曲英雄时代死亡监狱夺魂连线复杂的爱飞虎队2015恋恋情深梦回鹿鼎记骆驼客2之箭在弦米佐的复仇人偶师诚实房地产2疗养院相棒第十六季三十而丽芝拉克2015战火爱火学园救援团开播!情景喜剧第二季爱情综合症女人心海底针THELIMIT创造奇迹第一季死于枪战球来就打钱断情始抱紧我2021火影忍者剧场版:血狱四时好千尸屋

 长篇影评

 1 ) 完美影像的灰色叹息

本科蹭电影课的时候,有个老师在形容一部电影不好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片子差到两个小时的图像都找不出一帧可以做海报的!”我想如果他看了《伊达》,一定会把这句话反过来说:这是一部影像的奇观,随便哪个镜头抽出来都是一幅完美的静像。其他片子虽然也会放出很多剧照,但是媒体翻来覆去用的也就那么两三张。《伊达》可不是,不管在欧洲还是美国媒体上,不管在平媒、网媒还是影院门口,在看片子之前我已经发现无数张绝美的剧照,但始终固执地认为这些都是精挑细选过的特例。直到在影院里目睹一帧帧完美的镜头像一幅幅凄美的印画抒情般地展现一个个视觉效果精美到让人潸然泪下的黑白片段。 也许正因为此,在超长度影片大行其道的今天,这部还不到九十分钟电影经典格式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如此精致的影像,若是持续两个小时,怕是人财两方面都吃不消。对话的精简是该片另一个极简主义的方面,不但是缄默的伊达/安娜,就连片中台词最多的汪达,每一句的信息量也都巨大,几乎没有废话。 这样沉默与素净的美丽中,展开的是一个挖掘往日悲剧的故事;公路电影和侦探情节的表象下,是一场心灵与灵魂的清算。而清算中浮现出的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图景,犹太人、基督徒、无神论者,纳粹、斯大林主义者,罪人、受害者,弱者、强者,转变也许就在弹指之间。这毫无疑问是波兰历史的一个隐喻,是一位旅居国外多年的艺术家(导演Pawel Pawlikowski)对祖国历史的追溯,对故乡历史的清算,对集体身份的再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罪孽深重,每个人都伤痕累累。影片虽然用了黑白技术,但其色彩的真正基调却是忧郁而暧昧的灰色。 Pawlikowski一九五七年生于华沙,《伊达》的故事开始前不久。十四岁随母亲在西欧各国辗转,最终定居英国。他大学里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来为电视台拍摄纪录片,此外还是研究德语诗歌的学者。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拍电影不是一个职业,而是随心所欲的游戏,人生很宽广,电影只是其中一小部分。Pawlikowski四十出头才拿出自己第一部剧情片。他的第二部虚构作品《最终归宿》(Last Resort)讲述一位俄国母亲带着孩子去英国会情人未果的故事,有很强的自传性,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二〇〇四年的《爱的夏天》(My Summer of Love)展现出这位纪录片出身的导演对画面超强的驾驭能力。二〇一一年,他把Ethan Hawke拉下水,演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五区女子》(La femme du Vème)。 创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定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共产主义理想与革命作为统治模式的巅峰时期。片中人物就在这个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稳定的台风眼中追寻二战的记忆,仿佛一切都会像这样继续下去。观者眼中定能看出些许讽刺,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时代之后的东欧发生了什么。当我们以眼下的情况作出选择的时候,谁会想到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在日后的社会政治风暴中重新洗牌呢?一九四二年出卖汪达犹太亲人的波兰基督徒到了一九六二年会畏惧她手中的党国权力,可是一九九二年时又会怎样呢?所以汪达的纵身一跃看似有些惊人,甚至突兀,但却是影片叙事逻辑的必然。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再也经不起一次次的血腥清算。这样剧烈的社会变迁,反应在每个个体的生活里,便只能是片中那沉默般的自然过渡。哪怕是最血腥的罪行,也能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被抹去踪影。“反正没有任何证据”,作恶者说,而受害者也默默接受。这是一场灵魂的清算,不能再提其他要求。 饰演汪达的Agata Kulesza是波兰老戏骨,在戏剧舞台上把演技磨练得炉火纯青。汪达的最后一天是她最震撼的表演,从浴缸里绝望的面容,到纵身一跳那自然的突兀。饰演女主角的Agata Trzebuchowska则完全相反,任你穷尽所有电影资料库,《伊达》就是她货真价实的处女作,之前再找不到其他作品。有好事者挖出报道,说Trzebuchowska是Pawlikowski在街头咖啡馆挖到的宝,并力劝她出演此角。事实证明这个努力很值,Trzebuchowska用眼神代替了台词,把这个最易脸谱化的“天真少女”刻画得棱角分明。她怯怯的声音、怯怯的步伐、怯怯的存在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而能将此演绎出来的能力,几乎只能是天生的。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巨变中被深深撼动的可能并不只是性命,还有身份认同。身份的悬而未决、模糊不清以至于焦虑难耐是贯穿全片的线索。天主教修道院中长大的女孩忽然发现自己是犹太人,而在发誓献身信仰前有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神性和俗欲的焦虑进行了一场八十二分钟的拉锯战。共产主义的信徒试图用未来而非过去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从革命斗士到精神幻灭的物质女郎,汪达俨然是东欧乃至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缩影。 影片的原声挑选也是用心良苦,从波兰爵士名伶Maria Koterbska到莫扎特的交响曲,从节拍乐名曲《Jimmy Joe》(正好是六二年的作品)到巴赫的颂赞曲《主耶稣基督我呼唤你》。圣与俗、天真与世故、原谅与记恨、未来与过去,当我们以为一切又要陷入无聊的黑白二元格局时,导演狡黠一笑,把一切恩怨情仇、高雅低俗都化解在了暧昧不清的灰色中。伊达的情人里斯是一位爵士乐手,主攻萨克斯风,他对伊达说自己最爱的乐手是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1926—1967)。这也不是一个随便的选择,柯川的后期作品受“灵性”(spirituality)文化影响很大,到了六十年代甚至有很强的宗教意味。这或许是创作者有意放置的宗教线索,或许是人物本身灵性一面的暗示,又或许只是为了取悦女孩的小把戏:里斯的名字Lis在波兰语方言词源中意为“狐狸”,有狡黠的意味,他还自称有吉普赛人血统。 但就是这样一个将虔诚的修女诱惑到初尝肉欲禁果的精灵般的男人,还是无法回答伊达关于永恒的问题:“然后呢?”相爱相许、结婚安顿,然后便是生活的繁琐和烦恼。这不是伊达想要的答案,她的答案没有人能给她——只有神才能给她想要的永恒。影片在构图上大量使用主要人物的去中心化,而美仑美奂的图像竟能成功地让视觉注意也从演员脸上移开。也许是出于谦逊,也许是无能为力,人将自己从生命的中心拿下来,供上其他事物,或是耶稣基督,或是香烟美酒,或是仇恨愤怒,或是歌舞升平。可重要的是,“人”都不在中心。而不管我们放在这个中心的是一个什么偶像,它的名字都一样,不过是一种让人虚脱的无力,一声无奈的叹息。

个人微信公号PostCoitum

 2 ) 《修女艾达》为什么是黑白片?为什么构图不成比例?

《修女艾达》为什么是黑白片?为什么构图不成比例?
森森大军
森森大军

//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 百集奥斯卡电影讲评系列
刚刚
《修女艾达》(艾达的选择)

解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为什么电影要用黑白片呈现?

2 关于画面构图不成比例的解释

3 大量镜头语言全解析,如:马拉汽车

4 编剧功课:酒与性的深层解读,艾达与姨妈的类比分析

5 片头 修女雕塑像 片尾,艾达在小路中行走的镜头语言全解析

以下内外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奥斯卡金像奖(2015;第87届) 获奖:1

获奖·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欧洲电影奖(2014;第27届) 获奖:6

获奖

观众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

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

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



女:这个电影故事不错,我看懂了,但快给我讲讲,为什么要用黑白片呢?

我们还是先找主题,先跟我分析一下剧情和人物:

咱先说这姨妈,你看,她也是犹太人一个女法官,但其实她没什么信仰,经历过战争,国家的各种政治斗争,私生活混乱,却懂得及时行乐。姨妈对美食好像没啥诱惑,除了酒精之外。

女;我感觉她现在的生活其实也并非她真心想要的,她也很矛盾。

你想,她内心真的希望艾达选择自己这条路吗?你看,最后她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从画面也可以看出,当时她选择自杀很果决的,生无可恋。


我们要从画面中体会到姨妈对法官工作有多么厌恶,咱看看她经手的案例,判决一个割草的人……可以想象,之前指不定还有多少这种令人齿冷的案子交给这个女人,其实就是让她做国家的刽子手……



看艾达,美丽的长发,多迷人!吸引男人的部分,难道永远被头巾遮住吗,所以哪怕打开过一次,这是世俗的定义,在常人看来,人生也就完整了。

看过大海吗?开演唱会吧……然后呢,不过如此!对于男人,是艾达最的大诱惑也是姨妈的心愿,姨妈总是替艾达惋惜,有时看着艾达,内心os:你看,这么端庄标志的女孩,长那么大咪咪,没尝过禁果,太可惜了……

女:你怎么知道?

大家注意一些潜台词,姨妈想的基本也是观众考虑的问题,因为导演画面就提示出来了呗!


再说说艾达,她一直在修道院长大,根深蒂固了很多东西,包括性情和习惯……世间这点诱惑,想改变艾达其实很难的,有一件事,也就是对于男人遐想,唯一的心愿未了,即真正为自己开启一次头巾,夜晚独自冥想,也是艾达煎熬难耐的时候。


女:我问一个问题,姨妈和艾达告别时候,很奇怪,可以看出艾达突然生气了,头也不回的走了…

本来很温馨的告别,当姨妈提到男人,其实两人的分歧就在这一个点上。咱们分析,姨妈虽然不检点,男女关系问题比较突出,但其实也没从男人身上找到快乐,艾达应该也看在眼里,最后几天,抽烟喝酒,性,能做的都做了,姨妈不也是这三样东西嘛!

女:恩,世俗的生活真的对艾达没有太多诱惑。


我给大家解读一些经典的镜头语言

马拉汽车,大其实蕴含两种意思,一种倒退,但我们要结合剧情找到这里的隐喻,单我们还要再深一层思考,我们仔细看,车头的方向可是与马头对立的。

女 :对对,你看的真仔细,那如何解读?

说明马车和汽车同样也是在撕扯和博弈:历史vs现在,社会包括人们混乱的意识形态,还有女法官对于自己的工作,都出于这种矛盾和挣扎中……

哦,明白了!马拉汽车,既是倒退,也是博弈。

关键还要让观众思考,我们现在到底是不是某种倒退?

咱们要从艾达的角度看,追溯历史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根本也是一种倒退,她并不是很在意过去祖辈的恩怨情仇,她选择原谅。

我们看,她离开修道院这几天看到的事情,首先是姨妈,艾达内心她很讨厌姨妈的生活,放荡。还有艾达之后去农村老家,发现村姑的粗鄙,对人的不信任,你看,又想利用修女,最后杀害亲人,但为了房子后来又急着想和修女立誓,两口子都这德性,这些人看中修女纯洁善良于是就动起这些脑筋……这些都是人性,小市民,俗不可耐的东西!

所以艾达多次避开姨妈,因为她真的不愿意看到那些世俗,人性丑陋,宁可独自一人,寻找外面世界的精彩,但她真能找到吗?

慢慢发现,艾达的生活与社会确实格格不入,加上她的姨妈,艾达看不上的多了,眼前满是灵魂的肮脏。

注意,不是艾达高冷,而是社会令人失望!


大家留意。姨妈死的时候播放的音乐,播放的什么曲子?而同志们为姨妈送丧采用的什么曲子?这些要对比看才能看出门道!

哦 ,明白了!姨妈自杀的时候为自己选择的音乐才是她内心想要的。

对!两首乐曲对比潜台词就出来了:口口声声亲爱的同志,你真的了解你的同志喜欢什么吗?

女:恩,体制内假大空的东西,难怪姨妈反感这些东西这样的生活,其实她早腻味这一切了。


要看懂镜头语言,经常要通过对比的手法

看姨妈吃东西,又撒盐又撒糖,可见她口味厚重,因为什么?如同嚼蜡呗!你就是给她吃大餐她也早就腻味了,一个是年龄到了,但主要还是体现她对生活的这种厌倦和不满,不加作料是真没劲,难以下咽!

而艾达在教堂吃饭,你看,一边吃一边偷着乐,我们可以用来对比,艾达此时应该已经品出生活的味道。



女:我有一个疑惑,关于影片构图,完全打破了传统摄影美学框架,也远离的主人公这个本体,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所有影迷都关注的问题,因为太明显了!

那我就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镜头:总有一种上方很大空间的感觉,时刻提醒,人的渺小,我们的声音,倾诉,上帝会听到,还有包括楼梯的场景使用,还要有一个更具艺术的解析……


修女下凡人间,能体会吗?

等等构图都说明这点,上方要留出足够空间,才能体现这些含义!

女:哇塞!你这个解读太有feel了,色彩构图,全解释出来了!

我从来不搞那些不明觉厉的解释和定义,都是些忽悠人的东西,真要看不懂我宁可不说,我既然提出问题就要给大家解释清楚。

女:没错没错,我也感觉,很多东西说完,估计他们自己都不懂,哈哈!听不懂那些鸟语……





姨妈躺在床上,艾达仿佛面对尸体给她祷告,这画面很搞笑,潜台词:说明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住在一起本身就不和谐,所以画面就搞笑了呗,另外也为以后姨妈的悲剧做了暗示。


再看镜头,修女胸部的特写,隆起的胸部,注意一些潜台词:这可不是罪恶,是发育,是本能。

我们要关注导演的这些提示,选择拍什么不拍什么,都是有讲究的。


大家注意一些细节和动作,并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看挖坟这场戏,既然特写尘土沾染在衣服上,那为什么不抖下去呢,修女不都是很爱干净吗?

女:如何解读?

此时毫无不洁净之感,就像雪片一样,那是埋葬父母的土,里面有爱,怎么会脏呢?



艾达爱过了,也满足了。人生就是不同选择,向南向北,修女过着清贫的生活与世俗截然不同。



女;片头抬剧情塑像什么意思,如何解读?

典型镜头语言,这就是艾达和修女们的选择啊,她们的任务就是让上帝归于本位!

哦,明白了!

女:对了,赶快解释为什么这个电影拍拍成黑白片?

人家大师可不是为搞什么噱头才拍黑白片,有人可能觉得黑白片就文艺了,那不是哗众取宠嘛!

女:本片采取黑白镜头,始终给观众一种素雅,宁静的感受,教堂嘛!

这只是一个理由,那是不是所有涉及到教堂的电影都要这么搞?

女:但是黑白片确实也很文艺啊!

你说的这些道理不足以服人,人家大师可不是为搞什么噱头才拍黑白片!


关键要结合主题去理解为什么药采取这种手法。

首先导演要是说明:艾达走出修道院,但发现眼中的世界远没有那么色彩斑斓,不过如此嘛!是不是所有剧情都是这些内容?

大家看,即便彩色玻璃也要黑白色彩来呈现,因为在艾达的眼中,在艾达的内心,这世界不过如此,这人性不过如此,看不到善和真的世界,能叫做色彩吗?艾达这才是真正的心如止水看透世相啊……

女:我记得对白中有重点提到这玻璃窗。

其实导演和剧本都会对白中会暗示这些内容,提示观众来寻找答案。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影片采取黑白的,艾达就去了这么几天,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能诱惑到她吗,看看眼前这些人,他们自己都厌倦了,还有这些村民,能让她感到温暖,感到善意吗?

她想做这样的人想过这样的生活吗?充满了世俗与人性的罪恶。从战前到战后,人性真有多少进步,你的社会真的在进步吗?


想一想,能挑起波澜的也是因为音乐唤醒了她在深夜的一些想法,这应该是本性的驱使,毕竟少女都有梦想,少女会怀春,这是罪吗?这是人性啊!艾达最后面对并实现这些想法,发现不过如此,最后做出最终选择!



我还要再谈一谈编剧功课,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大篇幅地介绍姨妈与酒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包括她酒驾等等这些剧情,看,连艾达也要醉上一回。难道仅仅只想描绘姨妈是个醉鬼吗,再想想和性又有什么联系。

女:哈,确实如此,但我没有深入考虑过!

我着重说这场戏:姨妈跟一个胖子喝酒问,我来翻译一下:有车吗?晚上跟你睡,但不急,咱先喝酒。这说明什么,选择啊!因为对于姨妈来说,性的诱惑远没有酒大,咱说酒是什么,那是多年养成的,是瘾!而性是什么,只是本能发泄,一夜情。这两样可就不一样了,多年养成的这种人生经历和本性已经锻造了一个人,和酒瘾一样,这些东西远远大于一夜情的诱惑,关键我们要看,这些内容与艾达的联系!

导演其实想说,艾达正是如此啊!艾达在修道院这么多年的虔诚修身,她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价值观,这是不能改变的,和酒一样,摆脱不了的情结。而性呢,艾达一夜情之后,也把那个男的甩了吧?

女:哇塞!难怪导演让艾达最后也喝酒,太绝了,原来是类比。这里面的门道可真深,不愧是大师级剧本,奥斯卡级的!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在姨妈喝酒这些情节做这么多铺垫,这就是重点和亮点剧情,但如果你找不到主题,这些你都不可能看到的!姨妈之前所有的酗酒,饮酒驾车的情节尤其这场戏都是做为主题做铺垫,

女:没想到这场戏短短两分钟,却蕴含这么丰富的哲理

所以你看,酒与性的展示,再通过姨妈与艾达的类比,故事将这些剧情和元素全都有机的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融入一体。你看不出这里面的关系,肯定挖掘不出这些亮点,跟人家导演都没法对接知道不?


为什么让你们学习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看有多重要!不仅是为看电影写影评,导演编剧等等学习都要靠它,这是电影的理论基础,你们有几个人重视了?

女:罪过罪过,这次明白了!

什么叫拉片,怎么看大师级剧本,现在明白了吗?塑造人物,选择哪些剧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要被剪掉,怎么就是写飞了,而怎么就是亮点是艺术……这些可不是教什么剧本结构,类型电影,起承转合,节奏,构图……乱七八糟能告诉你的!

女:对,我也觉得那种水平教不了编剧。可是有人就觉得您的解读他们能听懂,于是就认为这些内容很low……

那我也没辙了,这就是jian,也属于人性吧!哈哈


女:本片还有个片名,艾达的选择,我觉得这个译名也很好。

没错!其实我想说,本片最关键就是选择二字,

那么这个电影全部剧情围绕什么来写,就是选择,那么首先就要观众理解艾达的选择,这才是本片能成功的地方,假如演了半天,你都不理解艾达为什么这样还要选择做修女,你说这样看电影是不是创作方向本末倒置了?

现在更明白为什么是黑白片了吧,因为在这个修女他们的眼中,外面的世界,带颜色的东西真的不多,不用看,一定也是黑白的!

女:对,其实咱说姨妈,她对生活早已经厌倦和疲惫,总是呈现出一种病态!



国家的刽子手,你认为谁真愿意做那种女强人呢?姨妈肯定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她也会理解艾达的选择!

女:所以你的意思是本片也在揭露波兰的现状,导演发泄对其不满?

本来就是啊!我们要从画面读出来这些你才算理解这部电影!

所以,当我们从各方面剖析这部电影,总结梳理剧情发现,导演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很多东西,他从来没有失去主观思想和宣导,这也是我说的,电影不在乎观众的选择,电影只是让观众思考,并让他们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已达到导演传到思想的目的!

女;所以你才总说,电影是传达思想,观众是思考问题。

对!观众看到永远只是导演的选择,导演心中的哈姆雷特!


女:片尾的镜头语言如何解读?

大家注意:艾达静静地走路,一两辆车从她身边反方向驶过……

这可就有哲学思考了:人生之路,有走着的,有开车的,谁能更快到达终点,而终点又是什么,人生要不要品味思索,还是透支生命闹剧收场?

人生之路还是应该用双腿去丈量吧,细细品味,不要心急,静下心来聆听,来自上天的的答案。

艾达和修女们做出她们认为最好的选择,而作为普通人,偶尔也去一下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听听上帝的声音,也是不错的选择!

女:这意境真美,确实能引发一番哲思。


我每次都强调,片头尤其片尾,必须重点关注!都必须做出很好的艺术解读才算看懂电影,因为大师级导演都会在这些最关键地方施展才华,提示主题。


内布拉斯加剧照
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解读,让观众去了解,看看人家大师是什么搞艺术的,奥斯卡哪个奖不是实至名归?

为什么《大艺术家》,《艾达的选择》,《内布拉斯加》要用黑白来讲述,我们要说出道理才才叫看懂电影!人家大师可不是为搞什么噱头才拍黑白片,有人可能觉得黑白片就文艺了,我也只能呵呵了……

女:好啊,那赶快给我讲这几部电影吧!我太想知道这些答案了……

文章收录于奥斯卡百集电影讲评系列 //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

 3 ) 小津的反面

这个微评写在从Film Forum回家的路上,只能算一篇长微博,也就展开说了一点,但用手机写还是写到手快抽筋。。。

天主教,犹太人与波兰共产主义被巧妙地集中在了一起。导演与摄影的处理方法非常值得一说。对风景的构图处理与Nebraska类似,主要通过黑白粗细线条、光区与暗区的对比与布置这种经典方法,美得就不用说了。但对人物主体的切割是无情的,带人的大特写与中景即便人物处于故事中心,但在构图布置上多处都是在最突兀的地方切割、最边缘的地方放置,比如只留半张脸的大特写与只留上腰、上胸以上部分且置于画面最下端。尤其是后者这样的构图,让人之外的场景永远都占有格外大的空间(以致好些镜头英文字幕都是打在画面上方的阴影处,不然人都看不见了),于是借助这个空间又凸显场景本身的构图,往往都是仪式性的十字架(窗框)构图体现宗教气氛与压抑的肃穆。这种双构图模式可以说是保留经典三分构图的前提下完全打破了传统摄影美学框架。表现了导演极力远离叙事主体的意图,就像一个想尽量减少观测对观测物体本身的影响的科学家一样。除此之外,有几处在祈祷的修女Ida与在床上熟睡的阿姨形成的十字架构图也是极为精彩,这个属于基督教的十字架的本身就是象征着矛盾,竖是虔诚的被动信仰了天主教的犹太人孤儿,横是虽然是犹太人却具有无神论特质的共产主义前prosecutor,这个十字架必然是不稳定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两人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力,唯一的犹太亲人不仅“数典忘祖”信了天主,她那芳龄下美丽的长发也都藏在了修女的帽子里,这份虔诚让阿姨怀疑了,对她一直以来的愤世嫉俗与空虚一夜情的生活方式;同时Ida也怀疑了,她喜欢上酒吧男音乐家的才华,偷偷在厕所镜子前摘掉了自己的帽子。而这些在寻找被告密屠杀的Ida的父母亲与哥哥的遗骨的旅程中慢慢升温。直到最后十字架解体,一横一竖再也无法同时出现。在冷静到极致的室内镜头下与洋溢的留声机音乐中,阿姨打开窗子跳了下去,如同《灿烂人生》中马迪奥在烟花狂欢中跃下阳台一样,强烈反差让人几乎窒息。Ida在阿姨的葬礼后打扮成都市女郎的模样,偷尝禁果饮酒作乐。“跟我去海滩吧,那里特别好玩”“然后呢?”“然后我们就结婚,组成家庭。”“然后呢?”“然后…就普通生活呗。”她沉默了,因为正是这普通生活,让她的阿姨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回到电影本身,这种处理方式我认为是小津安二郎风格的一个反面。同样是固定机位,小津永远通过膝盖机位来观察人物,镜头高度是绝对的,而Pawlipowsky却是以人为绝对标准放镜头,把对人物的观察打碎在背景里。前者让人走近人物,家长里短;后者让人离开人物,冰冷隔绝,比擅长此道的贾木许(静止镜头,通过对白与表情来营造疏离感,可以参考《天堂陌客》,这部电影也是有对小津的致敬成分的)做得更绝,人物整个都好像找不到了。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这个故事的人设与基本矛盾要说清楚都可以贯穿整个二战波兰史了,文本很开放 ;还有波兰电影中对神性探讨的传统的延续,虽然并不是Ida的主题,但里面的一群修女十字伏地仪式令人想起年初还在林肯中心看过的波兰宗教经典《修女乔安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修女依然体现了电影风格的一致——她们也被置于画面边缘。

 4 ) 修女艾达 Ida, 2014

自从《修女艾达》进入公众视野,“欧洲学院派”、“欧洲传统”就成了谈论这部影片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简单地用一句所谓的“传统的欧洲风格”来概括显然忽视了《修女艾达》超越“清新”的、对特定电影作者的扬弃。事实上,《修女艾达》从各个层面来讲都体现出某种“超验性”(虽然也许是不完整的),亦即某种基于生活本身的神圣,而影片给人带来的疑惑和震撼也无疑来源于此。

美国学者保罗·施拉德在其作品《电影中的超验风格》(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一书中界定了电影艺术里一种与传统不同的独特风格。这种所谓的“超验风格”可以传达神圣者的在场,但并不诉诸于观众内心对神圣的体验,而是建基于信仰的对神圣者在场的确证。超验风格的完成必须经过三个步骤,即日常生活、疏离和静观,但同时他也指出,德莱叶的作品当中存在着某种断裂,一种“‘信念’和‘不信’之间酝酿着某种蛮力”使其作品并未彻底完成超验风格。正如一些评论所提到的那样,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在器物层面对德莱叶作品(尤其是《圣女贞德蒙难记》)的借鉴都是比较明显的;然而它们并未指出的是,更进一步看,《修女艾达》其实是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所谓的“传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修女艾达》和它的导演并非如某些评论中提到的那样,“站在了小津的反面”,而恰恰是站在了小津、布列松和德莱叶等导演的身后,排成了一条阵线。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修女艾达》与这些导演的影片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帕夫利克夫斯基并不是一个假恶丑的抄袭者,他也有着自己的艺术考量和艺术直觉。比如说,影片几乎所有的固定镜头都将人物置于画面一角,从而为每一帧画面留出了极大的空间,这样的设置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被一些评论称为“故意”、“做作”,实际上却与沉默的人物个性和电影文本本身高度契合。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影片各处存在的“留白”和“沉默”并不意味着虚无,动作间的沉默中实际幽隐着巨大而又引人入胜的力量:艾达和旺达的缄默一再让人想起布列松电影中的每一个默不作声的、“木偶”般讷然的演员,同时也让观者心中生出各种各样的疑惑——当艾达脱下修士服还俗时,她到底想了些什么?在旺达纵身跃出窗户之前,她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是什么让看似没有灵魂的人物做出如此非凡之举?仔细体味便能发现,所有这些脆生生的动作带来的都不是终结,而是意味绵长、同时也永远无法解答的难题。

当然,与其说这些“难题”深藏在艾达和旺达的心里,不如直接说它们躲进了波兰历史的雾霾当中。法西斯清洗犹太人,波兰人清洗“异己分子”,一波又一波清洗没有滤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来面目,反倒洗得红里透白、遍体鳞伤;罪愆和被害人在时间的沉淀中统统湮灭,留下来的反倒是沉默不语的刽子手。尤为可笑的是,刽子手与刽子手之间的决斗和更替竟然成为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于是,再没有人可以口述历史,真相逐渐变得虚无缥缈,原本稀少的词句不经意间化成了一个个缓缓升腾的烟圈,变成了一个个深蓝呜咽的音符;如果还有什么灵魂的话,也都在一呼一吸之间缓缓消失殆尽。

帕夫利科夫斯基对政治和犹太族群如此精准犀利的直觉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他本人的经历。在接受《电影人》杂志的专访时他提到,虽然他的父母都没有过深的宗教背景,但他却在某个时刻“自己重新发现了宗教的意义”。帕夫利科夫斯基还在采访中提到他并不了解父亲,但知道祖母是犹太人,并且“发现她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里,几度出现的“发现”(discover)一词和始终缺位的“沉默”二字两相关照,在帕夫利科夫斯基的内心留下了某些连他自己都并未觉察的痕迹,而这也为《修女艾达》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最终体现为艾达这一角色波兰人身份、天主修女身份和犹太人身份的交织、碰撞和融合。

性格严肃却私生活放荡的旺达和同样遵循着严肃生活准则的艾达在“严肃”二字的末笔处分道扬镳——这无疑告诉观者,所谓宗教的严肃和世俗政治的严肃完全就是两码子事,天壤之别。从根本上说,艾达理应不为所动并且完全有资格对这种花天酒地的“假正经”嗤之以鼻,然而艾达并没有这样做,甚至还找寻到了某种对放荡的认同,一种敢于在众修女面前咯咯讥笑的叛逆,尽管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寂灭。艾达终究属于一个神圣纯洁、没有世俗和杀戮的地方。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天生不是圣母,也非贞德;只是于花花世界,她还是希望浅尝辄止。毕竟,短短几日的院外生活已经使她洞悉了那些永恒不熄的爱恨情仇,也了解了看似动人的政治理想。再炽热的东西还是要流于平淡,再崇高的信仰也不过是要打打杀杀。

不过到底是归于犹太教还是天主教?到底是归于宗教还是归于世俗?三岔路口上的艾达有些犹豫,但她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无非如此。

———————————————————

除了由衷的叹服之外,我也必须提出任何评论对《修女艾达》进行描摹时都要遭遇的“文字的苍白”,因为任何文字只能描述片中所“有”,而对于“无”或者“空白”,我们非但无能为力,而且一无所知。恰如小津安二郎在其墓碑上仅只刻下一个“无”字,恐怕非要立于碑文之前细细体味,才能略解其中深意吧。

 5 ) 《修女艾达》虚无的世界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视觉享受,波兰电影《修女艾达》,2014年我看到的最令我心动的电影。它的故事、画面、音乐,还有任我自由靠近、自由远离的灵魂,无一不带有捉摸不定的魔力,有时它像一簇一簇望不到边际的洋甘菊铺满我的整个思绪;有时它能发出刺鼻的来苏水味道,魔幻出穿戴防护服、按压喷雾器的身影正走在战后的废墟中;更多的时候它像想要呼吸想要生命的静物,从屏幕里折射到我的瞳孔上,再反射进虚空的世界。 鲍勃迪伦用《My Back Pages》唱出嬉皮士心头越聚拢越沉重的阴影,在六个思想境界里自我搏击时,二战之后的迷茫的一代把道德、传统、政治、宗教塞进垃圾袋,换上紧身短裤、甩着长发、卷上大麻烟,正在虚无的精神世界里买醉。同一时期,在波兰,刚刚从战后的惊惧与狼藉中缓过神来的老百姓,也在红色帝国为其营造的有序管制的“安全社会”里行尸走肉般“偷欢买醉”着。 事实上,具体到电影《修女艾达》所标注的时间1962。从1944年到1989年,波兰这个国家由这串数字所引出的一种政权一种体制一种社会即波兰共和国,它在波兰人的记忆里并不是美好的。如果战争把波兰扔进了炮灰漫天飞扬的惨烈里,像个遗孤站在欧洲的版块上等待庇护;那么在追随苏联大哥的红色大道上,他们披着棉芯是一堆腐烂黑心棉絮的二手被子,流浪在没路标的苍穹下,始终是流离失所的。 修女艾达就生活在这样的波兰,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把她作为故事主角请进电影里时,她刚满20岁。她对她自己的了解,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儿一样一无所知。也不全对,她知道她有一位从未谋面的阿姨,是她妈妈的姐姐,她是从小生活在天主教修道院里的孤儿,“绝财绝色绝意”是她信守的誓言,爱与情感的意义对她来讲就是耶稣与修道院,她还能确定的是,不久她会在发愿仪式上宣读誓词,由准修女变成正式终身愿修女。就这些,差不多是一无所知了。 遁世的日子仿佛波澜不惊,但最终还是被一粒小石子击乱了。出于一种人道、善意,修道院的院长给艾达放了没有期限的假,让她去寻访姨妈,做一次寻根的旅行。理由她不讲,因为她知道很多有关艾达的秘密,知道艾达是幸免于大屠杀的犹太女孩儿,知道艾达的姨妈人称红发旺达的“大人物”是个社会主义的大法官,她还认为旺达对外甥女艾达是冷酷无情的,认定旺达是放荡的,而“大法官”的无神论者身份更是罪孽深重的。然而,这些所思所想,修道院的老院长对艾达是缄口不言的。 无法否认这样一种事实,犹太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教派间的相互仇视与冲突,使得迷途知返者在选择其信仰时,所谓的“自由”也必定是相对的,它需要被庄重庄严地对待。院长需要向修女传递来自天父的最宽厚最公正的慈爱,所以,她必须做出一个决定,要艾达自己去揭开犹太裔这个身份,如此,顺理成章的转折点便出现在了“宣誓”之前的某一个下午,接下来的故事表面看,便循着如下的轨迹行进着。——走出修道院,艾达是要继续做修女?还是会选择滚滚红尘?这个问题相当实际,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艾达这种不知“社会”为何物的婴孩?洪水猛兽、莺声燕语,需要见识的,她躲不过。就像明知糖块蛀牙,但对没尝过甜味的人来说,蛀牙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由表入里,艾达拜见过姨妈之后,在一种“延迟满足”的突变中,寻根的路变得越来越坚定,了解的真相越来越血腥,来自上帝的保佑越来越不确定。战争与战争前后,人性与人性之别,生死与生死方式,这一系列理不清的事实、真相、问题通通狂泻出屏幕,灌入了看客的脑海里。 而这里我所说的“延迟满足”是指编剧导演设计剧情时,为故事的推进,所编排的几个同一手法的桥段。他要表现姨妈旺达的冷漠,还要表现她的内热,于是会在艾达与旺达礼貌道别之后,在以为没有交集的境况里再排一场戏,促成第二次的相遇,故事继续讲下去。 再比如,艾达与姨妈一同寻找重要人物线索时,“阴差阳错”简直成为了电影的叙事时态,重要人物不是要等到傍晚时才出现,便是不在家去了医院。除了在空白的时间框架内填充丰富的感情戏外,或许还是要借此表达明灭、矛盾的人性,表达战后错乱、颓然的生活面貌,表达国家命运因依附、站队所要承受的变故与隐痛。 艾达的世界从修道院的一张穹顶变成了整个波兰的一剪天空,她抱着梦幻似的懵懂心情而来,从悠悠褪去的车窗风景里向外张望,她流露出对神秘世界的好感;最后她却在逃离的疾步中,用坚定的步伐一步步重归修道院,“活”的活动结束,凡尘体验告一段落。 不是无病呻吟的造作,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没有前生,又看不清未来,飘渺地消失,不如在神的怀抱里存在。总之,80多分钟的电影,用没有阳光没有色彩的画面,能如此细腻独特地刻画出一个人物的完整人生,并用有条不紊的拉长的慢节奏叙述出一个庞大又有趣的人性主题,我真是没理由不喜欢《修女艾达》。以下,简单地归纳出这部电影在我心里留下的深刻的印迹。 遁世: 遁世听起来总有点不怀好意的意思,把它叫做信仰或许更能让人心情愉快。我要为电影《修女艾达》的高度唱颂歌,就不得不提宗教的“遁世主义”,凡尘的“虚无主义”,二战后的“新保守主义”。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在《修女艾达》里都有其踪迹可循。毫无疑问艾达追求灵魂与上帝交融的精神境界,在经历了一系列突变,包括伊甸园的诱惑,包括亲情的失而复得、得而再失,她的精神动荡得以恢复平静,重拾“苦行、禁欲、服从”的生活态度,这是高贵的信仰,这也是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逃避。 海德格尔定义虚无主义,“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出生的意义,不过是为了结束的死亡。“以为自己是个“虚无主义”的旺达,她不长不短的人生是波兰战前战后的缩影。没心没肺地生活,这不代表没心没肺是所向无敌的武器。假装无视民族差异,假装否定历史遗产,旺达用生活方式解构尼采的话,本想这么自欺欺人地活着,等着痛苦风轻云淡般飘走。直到“寻根”尘埃落定,她抱回儿子的头骨,她骨子里萌芽的”新保守主义“直接把她送进了激进的遁世结局里。她从家族老照片里回顾过往,自豪的犹太民族意识复苏,然而她要直面的过往人生已经不复存在了,她亦对破烂不堪的波兰的未来绝望透顶了,以小映大,说的也是遁世。 在单纯的生存博弈状态里,趋利避害的从众法则是绝大多数人信守的。他们看似在积极迎战变幻莫测的人生,实际上,他们是以彻底放弃“自我”的方式换取木偶世界里的利益与安全,是一种思想的遁世。带领艾达偷尝禁果的萨克斯先生,一位边缘的音乐艺术家,不管他爱不爱艾达,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要与艾达结婚生子,他最后说出了最真实的生活蓝图,“养只狗,买房子,过普通人的日子。” 若战争像龙卷风再次席卷而来,萨克斯先生就会沦为一种人,像咖啡馆里漠然的老板,像霸占了艾达祖屋的那家人。在没有利益纷争时,他们都是普通人,或许还是街坊邻居嘴里的好人,但侵害到个人利益时,他们的灵魂便可以自然地游走于地狱与天堂之间。作为战争之外,有根有据的“杀人凶手”,在电影中没有透露姓名,只用“他”“我”“父亲”“儿子”来设计的那一家人,他们住回到艾达父母生活过的房子里,在挥不去的愧疚与掩耳盗铃的释然里,人性里的道德审判便显得浑浊了,这也是一种混世遁世的方式。要求艾达放弃祖屋,这是抛去历史,还要苟活下去的最执着的信念。 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在《修女艾达》这里表现得华丽又极致,姨妈旺达的死法最有震撼力,那场戏把电影从不凡之作的高度推进到了神作之列里,以后一段又一段应接不暇的高潮,完全是灵感大爆发,是神来之笔。 艾达父母的遇害过程,旺达之子的被害原因,躺在病床上等待召唤的老人,艾达的幸运与不幸,死以“生”的方式存在着,被剥夺的也好,被拣选的也好,自戕的也好,气数将尽的也好,奉献给上帝的也好,死是一个复杂又深刻的哲学命题。死亡对应的另一个名词是“审判者”,电影为此提出思辨,它隐含在一段并不起眼的对话情境里,姨妈旺达对艾达说,“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人物红发旺达就是我,我作为国家检察官,参与大型公开审判,还判了一些人死刑。” 与一些反法斯西题材的战争电影不太一样,《修女艾达》是彻底把讲故事的视角放在了战后重建的“和平时代”,它用一种继续模糊犹太民族身份的方式揭露种族屠杀的罪恶。波兹南事件的阴影还存在着,令人失望的波兰政府还在等待时间创造奇迹。二战的前后,波兰一条赫赫有名的大街,从命名为希特勒大街,到苏联红军大街,可解读的是一个国家的存亡,它从一种邪恶轴心转入到了另一种。最后回到以波兰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命名,那条大街便是生死交替的见证者。 视听: 《修女艾达》的镜头与剪辑风格是这部电影彰显独特的另一要素。画面构图采用洗练的留白布局,不是点缀于电影的个别桥段,而是通篇如此,桢桢图画都流露出景深虚化的背景中,聚焦的主题人物他醒目的残缺之美。这样的画面对我太有吸引力了,关键在于它运用合理毫无违和感,与黑白色调,与电影主题,是交相辉映的存在。 对焦的画面总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人物之外,三分之二的留白,抑或是二分之一用来遮掩的虚化的空镜头。有时你看不见人物的下半身,看不见脚,看不见某一侧的肢体;有时画面只留在脖颈之上,然后再定位成中镜头或全镜头;有时只有身体的部分结构入境,摄入手,摄入头发与额头,摄入胸部与腰身之间的区域。 不是极致的特写镜头,也不是讲究平衡之美的极简画作。用不干扰视线的大片背景,营造出的是强烈的对比效果。固定的镜头,长期消失的光源,偶尔闯进来的自然光,逆光中的人像,静镜头的背景里运动着的物体比如自行车、马车、汽车,反复入画的“神像”“烟”“酒”。 不难想象,这些画面就是来定义战争的。有趣的是,我看到艾达与萨克斯先生跳舞时,她的那双漂亮的脚丫子,用黑白色调出柔和的线条,好看极了。 当镜头架在车后座的正中央,一边摄入旺达与艾达的后背,一边探照着前面漫长的路时,镜头便成了我们自己的眼睛,是我们在一起走,这朝前的人生路在所有人的脚下。与之对应的,拍摄艾达走回修道院,是回应之前目送的镜头,晃动的画面努力锁住艾达的人像,从艾达身旁反向走过的人,他们仍在朝前走,走向未来。而艾达是逆向而行,她前方的路没有被隐匿起来,看不到但清晰可见,她走的是一种不要未来的“回首”“回归”之路。 像电影的血液,贯穿全片的配乐,把波兰这个音乐大国它擅长用音符传递情感的传统继承了下来。唱片机里流淌着的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狂野不羁、时而黑暗危险的旋律是对姨妈旺达情绪变化的最直接表达。莫扎特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自由爵士乐之神John Coltrane的《Naima》《Equinox》,Maryla Rodowicz演唱的歌曲《Serduszko puka w rytmie cha-cha》,这些有生命力的声音是一场盛宴最纯粹的助兴者。

 6 ) 波兰的人生很打脸

1

上帝呀,请抚愈我的伤痛吧!

看这部杰作是无数次想起红蓝白三色的基斯耶洛夫斯基,《十诫》、《浩劫》。

戛然而止的莫扎特,叫人次次心痛。

剧情不能再简单了,将要宣誓的修女,院长命她回去与大姨妈叙叙感情。

那时的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可以信上帝。

这孤儿很想找到自己的父母。谁不想搞清呢?说着法官姨妈便开车载她去了波兰东部的大草原。那儿就是纳粹设置灭绝营、成百上千万犹太亡魂安眠之所。有的反复像咸鱼干一样堆层埋在树林里,有的挫骨扬灰投到湖里。他们找到了当年犹太父母住的农村房子,以及杀害并抢占他们房子的波兰人。几经周折,带她们找到了埋藏点,挖出一个头骨。从皮亚斯基再埋到自家卢布林的坟地之后,姨妈不堪痛苦自杀了。艾达也一度中止了修女的宣誓,在人间摇晃摇摆了好一阵子。

这是在波兰成千上万人的惨痛经历,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曾经十年下乡一样。

这也许就是刺激波兰人,在40年代初华沙历史街区完全被炸掉以后,逾40年后重新修建的原因吧。这是他们的灵魂家园,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那么多黑白画面,也让我浮想联翩。

同质的历史之痛也浮现。

2

片子把二战以后波兰人的那种颓废,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姨妈,嗜酒,放纵的性生活,说话尖酸讽刺。为艾达开车的时候,还醉驾出了车祸。晚上无可事事,就去歌舞厅爽。

喜欢审问别人的人,自己却经不起审问。

这也就是大姨妈为什么10多年来不去接艾达的原因。觉得跟着她过,肯定不幸福。

很能理解这种一个人做不到慎独的感受。不知道该做什么。

孤独,比死还难受。

大姨妈死了以后,艾达也体验了一把。

这种颓废,家族遗传。

也成就了欧美几十年见不到的好电影。

雕刻时光。

3

马一角式的构图。

强化了这种孤独。不管是和上帝,还是唯一的姨妈在一起。

不仅是自然的光影,车窗上倒映的景色,60年代华沙的城市面貌,大姨妈家里的陈设,玻璃工艺品,路边的十字架,都让我极度着迷。

白色的小轿车轧过皮亚斯基石子儿铺的路上,一个水坑溅出了好多水。一个说明问题的ok镜头。

4

上帝在,还是不在?

宁静与喧嚣,纯洁与污染。

仿佛艾达从天国降世到人间,看到了人间猪种原罪。

看到了亲人头骨以后,上帝好像水印一般消失了。

一个许在遥远的身后,另外一个就是眼前的现实,小女孩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当然,这只是故事的背景而已。

希望上帝回来。

 短评

摄影美呆,无论是比例划分还是精心构图都已做到了完美的极致,就像是由无数顶尖经典的黑白照片组合而成的动态影像,每一帧画面做起壁纸来真是绝了。残酷战争遗留的伤痛,以及对神圣不可侵犯富有救赎意义脆弱信仰的质疑,看似轻描淡写,实际内敛流露,脱俗→入俗→脱俗的过程很有意味,看完久久回味。

4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力荐

把摄影只局限在了“构图”的概念,而且大量出现的顶部空间其实并无意义,纯粹为了好看、耍酷而已(本来还以为只在修女空间出现,后来发现是随便用的),基本无新意,装腔作势倒是一流。

5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TIFF13#真的快看够拿屠犹和社会主义说事儿的波兰片儿了,但这部确实不一样,4:3画幅,时不时让人想起布列松的电影。虽然睡着了但是4星一定是有的,找机会补吧。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最精华便是构图与最后的运动长镜,叙事一般却仍然能让人被安静悲伤氛围所笼罩。滚滚红尘,皆被留在身后。

1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HKIFF# (1) 4:3画幅、构图极美的黑白电影,平视角度,人物经常出现在银幕下半部分(以至于有几条字幕打在了银幕中间的窗框上)(2)修女找寻过去和身份——反思历史的变迁 (3)姨妈像出门一样从窗口跳出去那一幕大赞,仿佛是圣人/婊子的反转 (4)某种意义上的成长电影

16分钟前
  • btr
  • 推荐

转变没处理好 但摄影太棒了

2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波兰。纳粹与共产主义双重切割后,世俗快乐才凸显出它的可贵。安静、沉稳,镜头推动叙事,可以成为电影构图的范本了,其实没必要整成黑白的。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典型不透明的电影。和固定镜头使用一样,镜头里有什么,镜头外有什么;你听见什么,没听见什么;导演拍了什么,而历史里又有什么?或许,结尾两位女主在世俗性-神圣性上互换有些操之过。但众口一词批评“摄影喧宾夺主”,让我觉得必须打个五星。换位到创作者角度,与其说“刻意”不如说“雕琢”。

25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黑白四比三是我很喜欢的风格,但出乎意料地是这个片让我意识到,这样形式感过于突出的摄影是会影响电影本身的。看片过程中我常常感到被画面打扰,难以投入剧情,视线总是需要在不断变化的视觉焦点中寻找人物。这是以后自己创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30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有種叫做「篤定」的氣質籠罩了全片,包括片子本身,女主角人物,以及電影的創作者們。他們都很清楚他們要什麼。

34分钟前
  • 小溪笑嘻嘻
  • 推荐

讓人驚喜的構圖,放在大銀幕上太好看了,但真的不大喜歡天主教題材的電影,看着那些服裝和十字架就覺得沉悶,反而是Ida哭泣和她阿姨跳樓開始才覺意猶未盡。

35分钟前
  • l.m.
  • 推荐

几乎每个观众看完都会称赞本片构图与配乐的精巧,黑白摄影很有韵味。艾达的挣扎是在特殊时期下,身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在和姨母经历了寻根之旅后,本以为她坚持的信仰会轰然坍塌,却在最后当她一脚踏进红尘体验过人世繁华后,仍能够抽身而退,在宗教里得到心灵的平静。平静的镜头语言中满含张力。

40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这片子其实对观众背景知识要求不低,首先最基本的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是一名犹太妓女,这是理解艾达人物弧光的必要条件,其次是二战期间波兰的排犹风潮和战后对犹太人资产的抢夺,这是理解艾达自我重构的必要条件,但要是还了解社会主义下波兰的领导人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下能有这么腐朽的歌舞真的惊呆我)。片子是淡化叙事的公路类型片,艾达通过对自我认知的重构和欲望的了解和体验,完成了最后作为个人如玛利亚一般主动拥抱基督。所有的叙事都是起因-结果去展现,省略中间完成的过程,配合将人物放在偏离画面中心的位置的构图,文本上提示黑白色调最难表现的红色,让全片带有禁欲系的美。而到了最后的奔放的手持镜头,就打破了一直不表现过程的这一模式,无论放荡还是皈依上帝,都是艾达作为个体成熟的表达,是集体主义威权下难得可贵的自由。

42分钟前
  • Dirtydung
  • 推荐

完全回到六七十年代的东欧丝鹅绒电影高水准,甚至更好。精妙的剪辑,让故事形成那种牵引角色情绪和行为达到最合理逻辑的漂亮节奏。国家公诉人和立誓修女、荡妇和贞女的角色设置,在冲突中又殊途同归的进入家庭悲剧,只是代际差异而非宗教能量导致着忍受力的差距,并进一步巧妙诉说可能被遗忘之平庸的恶

4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摄影真是美~

4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摄影构图真是美得让人窒息,找到了很多旧片的痕迹,可是剧情寡淡如水。

50分钟前
  • 胖胖
  • 推荐

人物刻意安排在画框下面三分之一处,大量的空白造成视觉和情绪上的荒凉和肃穆;构图相当讲究,甚至有强迫症倾向,时时呼应宗教隐喻和时事指涉;黑白画面中的自然光线看得非常舒服;剧情苍白什么的我就不追究了。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扭曲的人物构图堆积出视觉上的异世界感,与浅出文本之间形成难以协调的矛盾,以个体及跃丈量历史回流,两切面共生形成精致的多边体,却只是单维度的拉伸,宛如游弋于城市废墟的垂死魂灵,摒弃广远的故土情怀,转而培养普世的思维温室,是选择的失策;在拒绝与观众交流的同时,也拒绝解释救赎与暴躏。

60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一部含蓄、克制却内涵深刻的杰作。黑白摄影+4:3画幅,除结尾外均为静止机位镜头;构图绝美,人物偏离中心和边缘化成为常态,既映衬了历史与现实重压下人心的脆弱与渺小,又有水墨画留白韵味;配乐极佳;节奏缓慢,对白少但信息量大;建议先了解波兰61年历史背景,更好体会身份与信仰的危机。(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导演确有投机的嫌疑,亦有赤裸裸的隐喻,但成片效果还不错:黑白摄影的构图与打光都经过了仔细的琢磨,如同静物摆拍一样的固定机位,直到最后用两个运动镜头收尾,有些平地惊雷的意味;战争的创伤和愈合,信仰的崩塌与重建,镜头内外的故事互有所指;而且能把这种电影拍得不闷,也算是大功一件。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