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与朱莉娅

HD中字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艾米·亚当斯,斯坦利·图齐,克里斯·梅西纳,琳达·伊蒙,海伦·凯莉,玛丽·莱恩·莱杰斯库,简·林奇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2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3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4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5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6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3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4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5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6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7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8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19朱莉与朱莉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朱莉与朱莉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对工作感到灰心沮丧的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员工茱莉•鲍威尔(艾美·亚当斯Amy Adams 饰)决定用一年时间实践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名厨茱莉亚•切尔德(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第一本食谱《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中的全部524道菜,并写博客记录每日进展。与此同时,电影平行穿插茱莉亚•切尔德随美国新闻署任职的丈夫保罗•切尔德(斯坦利•塔奇 Stanley Tucci 饰)于1948年来到法国巴黎居住,学习烹饪,并历经十年艰辛出版厚达七百多页的《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过程。茱莉•鲍威尔在模仿茱莉亚•切尔德的历程中终于找到了自我,而随着博客浏览量的增加,就连茱莉亚本人也得知了茱莉的存在,但结果却在茱莉意料之外承诺不准掉头1997秘密访客暴风情事追逐珊瑚新精武门边陲老三追债记背锅船长唐顿庄园 第二季卷土重来门第醇美人生阿什丽·加西亚的扩阔宇宙第二季史诗尾巴基督山伯爵侠探锦毛鼠之血弥东京银幕背后曲面冲天小子国语版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第2季·动态漫春色一箩筐玻璃樽(粤语)畅游中国父子裂痕第四季瑰觅武逆 第1季·动态漫生日女郎无声歌手(普通话)回到未来3机界战队全开者(粤语版)失恋联盟秋日之路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2偷听的女人雪国列车(剧版) 第二季1941之春岛剑客2幸存者2015马丁麦凯恩版三艳嬉春异教峰 第二季降魔传龙咁威国语

 长篇影评

 1 ) 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

这部电影太可爱了,无论是茱莉亚说话的腔调,做菜时的欢乐,不在乎的哈哈一笑而过还是她与老公的蜜里调油,都让人由心底的觉得欢乐、愉悦。 365天524道菜,这种数字听着好像没什么,可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至少对于我这种厨房菜鸟是这样的,那可是要非凡的毅力跟勇气的,尤其是你发到网上,有那么多网友无形的监督你,从茱莉跟她老公的对话里就知道每一次失败打击重重,最后她能完成给自己定下的约定,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茱莉与茱莉亚的两段美食烹饪穿插得非常好,一点都不突兀或让人跳戏,配乐棒极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让人胃口大开,连茱莉烤糊了的牛肉我都在想那会是什么味道,看起来也还可以啊。 这部戏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非常非常推荐。

 2 ) 主妇万岁

写下这个题目,觉得很有点意思,上一期刚刚为读书写作的女人说话,这一期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要高呼主妇万岁,好不自相矛盾。作为前者,曾经有读者写信问过我,女作家是不是都鄙视世俗的生活,瞧不起做饭这种事,我回复说写作的姑娘里有很爱做饭的,不写作的姑娘里也有很讨厌做饭的。做饭这种事,和读书写作根本不是对立的。当然很多人并不这样想,比如《朱莉和茱莉亚》中的主人公朱莉,作为生活在美国曼哈顿下城区的一名普通政府文员,家庭主妇,刚过而立之年却庸庸碌碌。她原来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可是她一事无成,于是在沮丧和赌气之中,决定要在一年之内完成美国最受欢迎的名厨茱莉亚·切尔德的那部《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中的全部524道菜,并把这期间的点点滴滴的感受用博客记录下来。用现在话说,就是做一名美食达人和草根名博。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在自己的坚持和大家的鼓励下,朱莉还是将它胜利完成了,她把她的这些经历写成了书,并且最后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在电影中,穿插着的还有茱莉亚·切尔德夫人在1949年定居巴黎后,用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精通法国烹饪艺术的艺术》的经历。我个人认为这是整个电影里更好看的那部分,看着茱莉亚带着珍珠项链,头发温丝不乱的在厨房里做饭,看她为了学习厨艺切了跟小山一样高的洋葱,让人不禁心生感慨。前一阵曾经看新闻说,有政协委员提议家务劳动工资化,结果媒体到民众中调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笑话。在论坛里经常看到有人讨论,女人要不要回归到家庭中去,身边也有很多女性动不动就感慨,外面的世界太无奈,还是回家当家庭主妇,找个老公来养比较安逸。还有人拿西方,拿日本来做例子,觉得人家经济条件好,男人在外面奔波,女人都不用工作,在家享福,那才是最理想的家庭模式。
 
曾经读到过一个娶了日本太太的中国男人讲述的故事,他在日本生活,结婚不久之后,太太就提出要辞去工作回家做全职太太,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会被人说老公养不起,于是他也就同意了。太太回家后,每天尽心尽力,把家里拾掇的很好,一点家务活也不让男人干。但是你知道在中国,男人有时候也是干干家务的,这个男人是很好的人,有时候就觉得回来也给太太帮把手,一来二去,太太有一天就很委屈的对他说,你是不是觉得我的家务做得不好,工作做得不好,所以才要自己动手的,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嫌弃我了。结果把中国男人吓了一跳,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干家务了。读过这个故事,我也恍然大悟,再联想到看到其他国家的主妇,让我对主妇这个职业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以前我也曾一度认为女人回家做全职太太就是吃男人的喝男人的被养起来,是社会富裕的表现。现在才知道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对家务劳动的尊重。而这位太太的反应,其实和职场上对待工作的反应一样:我的工作都被你干了,那我岂不就可以被老板炒鱿鱼了吗?
 
事实上,做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经买过一本日本主妇写的关于收纳的书来学习,看完之后,对日本家庭主妇们的敬重之心也油然而生,她们勤劳而有智慧,有经济头脑,把家里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得甚至用牙刷来清洁厨房的瓷砖缝,一丝不苟的态度,一点不比在外面工作的丈夫们差。小家庭的主妇勤劳节俭,大家庭的主妇精明能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的主妇,能够那么心安理得的呆在家里不出去工作,出了什么问题,还能够理直气壮的跟丈夫据理力争,离婚的时候全社会都认可家庭主妇也要分一半财产,不会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毫无贡献,比人矮一节的原因。因为不出去工作,并不是做依赖丈夫的寄生虫,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她们同样为这个世界创造了社会财富。也理所应当得到社会和家人的尊重。而我们有些人,显然是学到了人家的皮毛,并没有真正的学会尊重,年轻的姑娘连煮饭放多少水都不知道,就口口声声的说要去做全职太太,不过是觉得凭着漂亮就该去让男人供养,过舒服的寄生虫的日子罢了。而某些男人老想把女人轰回家,但是他们从心里鄙视家务劳动,从来不认可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所以对于这个国家大多数的女人来说,回家做家庭主妇是一件被剥夺了社会价值的事,成了一件危险的事,这不仅仅是经济原因所致。还有对家务劳动的态度所在,所以才会出现调查的时候,男人和女人都认为,家务活不应该算作社会价值。
 
中国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的价值观,注定了我们没有了不起大的,成功的主妇,因此电视电影上凡是和家庭用品相关的广告,都是找漂亮的女演员,模特儿来假模假式的演一遍。这也使我怀疑中国观众在看《朱莉和茱莉亚》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否终究会有点隔膜。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家庭主妇,茱莉亚·切尔德夫人的例子是非常典型的,她就是凭借她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天分,将家庭主妇这项工作做到了极致的,十年默默无闻的主妇生活,没有现在这样的博客可供她进行生活秀,没有读者,没有观众的鼓励, 524道法国菜,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是她一丝不苟的研制成品,也同样是艺术品。出版商曾一度嫌她的书太不像家庭主妇的小食谱,但是她坚持,凭什么主妇就只配看傻瓜烹饪手册?最后,这本七百多页的烹调书在美国再版了将近五十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她最后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爱。包括我们这部电影的另一位女主人公,刚刚三十岁的朱莉,开始的时候,她想当作家,却只写了半本书就半途而废,讨厌自己的工作,也讨厌自己,她开始想到做这件事,也就是因为无聊和郁郁不得志所致。但是到最后,等她真正完成了切尔德夫人的五百多道菜,她对自己的过去也开始重新审视,她学习到的不仅仅是524道法国菜,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无论做什么,哪怕是一道菜,都不能空谈,也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不懈,注意细节,勇于实践,永远珍视自己,相信自己,热爱生活。所以在最后,她虽然没有得到切尔德夫人的承认,但她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爱着心中的偶像,因为她已经教给自己太多。
 
2004年秋天,茱莉亚·切尔德夫人去世,享年92岁,她一生喜爱厨艺,热爱生活,友善待人,与丈夫保罗彼此相爱,相互支持走过近五十年的岁月,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女友LOOK》专栏,平媒勿转

 3 ) 他们不懂女人的心

  早在八月份的《看电影》上,我就对《朱莉与朱莉亚》兴趣盎然。后来得知此电影票房收入一般,梅丽尔·斯特里普对此的反应是:“男人永远不懂得女人的心。”我也深以为是。男人如何能欣赏这本来就起承转合得琐碎又诗意的生活呢?她还说,女人懂得男人却很简单,只要跳起脚来大喊“我要看《特种部队》”就可以了。她真是个聪明有趣的女人。就如同电影中的朱莉亚一样。
  和璐璐曾经探讨过,电影很难把握女性题材,顶多只会反复描摹她们的寂寞与欲望,要不就是她们的疯狂购物,很少能切实表现她们纯净简单却色彩艳丽的内心世界。作为女人我不知该觉得好笑还是好哭。可能诺拉·伊芙隆这样的女导演,才能拍出真正吸引女性的电影。《西雅图夜未眠》的浪漫,《电子情书》的精巧,以至于这部《朱莉与朱莉亚》的精彩,“七十八岁的诺拉·伊芙隆依然宝刀未老”。
  一位是享誉美国的年迈名厨,一位是年轻抑郁的纽约小白领,三本书,一个博客,365天,524道菜。电影内容给人莫大的猜测兴趣。只要对生活仍保有热爱,人们就还会喜欢美食,喜欢和美食有关的文艺作品。我很为电影中的朱莉亚所动,她四十多岁与外交官丈夫一同来到美丽的巴黎,百无聊赖下开始用心去做自己喜欢的烹饪,作为一个职业厨师从头开始,与法国烹饪界那些眼高于顶的男性厨师一起。她勤学苦练,剁了一大堆洋葱来练习刀工,以使那些男人不再小瞧她;在她的带领下更多女性来到专业的烹饪班级来学习,她和两个女子开始为美国人介绍法国的美食……她总是笑呵呵的,天真浪漫,面色红润而声音高昂。她有很爱自己的丈夫,有自己专注的烹饪事业,她常常兴致勃勃地逛菜市场,比对服装店帽子店都更有兴致;她在烹饪班领先让她无比的幸福。每天都早早起来到烹饪班学习,削土豆皮,给鱼去骨头,煮高汤,用很多的黄油做蛋糕,烹饪鸽子……这一切都让她的生活快乐得像在金色的池塘中跳跃的水珠。因为“我一直在男人中遥遥领先,他们对我很不友好,直到发现我是无所畏惧的”。朱莉亚与丈夫的爱情也充满如奶油一般甜的浪漫心思,即使是睡个小小的午觉,夫妻俩都寸步也不离开对方。她知道,乐趣,开心,这些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就像在烹饪中一样。
  朱莉对于烹饪的诉求却来源于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她是政府文员,每天负责接许多牢骚满腹的投诉电话;生活平凡,住在比萨饼店的上面一间窄小的公寓里。她想通过美食和毅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当她喜欢上烹饪节目中那个乐天又热爱烹饪的朱莉亚后,就开始翻着朱莉亚厚厚的菜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工作。她想做的是把朱莉亚的菜全部做一遍,并发表在博客上。“有人会看的。”
  朱莉手中的食物越来越美味,朱莉的博客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朱莉的丈夫因为红烩牛肉与她大吵一架并出走,朱莉躺在乱糟糟的厨房地板上哭泣……朱莉在做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着朱莉亚做菜的技法,也在学习她的信心、快乐和对婚姻和生活都充满热爱。她终于可以像朱莉亚一样了,做出让心爱的丈夫爱吃的美食,终于完成了一年的守候与希望。她回到了原点,她用法语说,祝好胃口!即使最后朱莉亚不认可她,她还是会说,我爱你,朱莉亚!

  电影交错着两个女人,两个女人的爱情,事业,烹饪,与生活。它给人带来许多生活上看似平常但是却滋滋有味的美丽细节。朱莉亚的厨房最后被收在了博物馆里,一切陈旧的物什都仍熠熠发光。厨房是最体现女性化的地方,我真愿意一直住在厨房里。导演诺拉·伊芙隆说,我希望每个人看过电影都想马上出去大吃一顿,因为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她达到目的了,我真是热爱我的人生,更何况还有《朱莉与朱莉亚》这样美好的电影。
  男人怎么会懂得女人呢?他们不懂女人除了美好的家庭和爱情,还需要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事业——他们连女人要什么样的爱情都不懂得。也许还有男人真的认为,会有女孩子喜欢看《特种部队》呢!

 4 ) 美味人生

记得很久以前在柏邦妮的一片文章中看到,她写家里祖传的一道菜,说人是会消失的,但是味道却是可以流传的,那带着家族的气息通过食物来代代相传。

    今天这个日子,窗外的雨下得一阵阵热闹。冬日里的天气,似乎让这雨渲染得格外寒冷。窝在被子里,借由这食物的温度来驱赶这寒冷的天气。《茱莉与茱莉亚》,爱美食的人定不可错过的一部片子。

    似乎美食本身就具有一种魔力,这魔力不仅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让相隔几个世纪的人都能互相亲密,更能够在人们疲惫,沮丧时,赐予某种特异功能,让之迅速振奋起来,投身到食物的革命中去。

    也许女人的伟大,首先在于做母亲,还有就是与厨房打交道。我一直认为,能够下得厨房,拥有一手好厨艺的女人,她也是一个相当懂得生活的人,生命苦短,吃是当头,何不好好地善待自己的胃呢?

    光是那食材的挑选上,再加上各种调味料的比例调制,还有你在酝酿食物的过程中,那些原材料在你的精心烹制下,变幻出的各种美妙无比的滋味,光是想象这个过程,就让人兴奋不已,更何况它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怎不令自己颇增自豪之感?茱莉在万般沮丧的时候,遇到了美食,遇到了令她颇有兴趣的一件事,打起精神,鼓足勇气,加倍干,这食物怎么不赐予你一场奇妙之旅?

    看美食,想起《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厨房成为了一座秘密花园,药方都在这神奇的食物配料中,跟随她的配方一起在脑海中进行一场想象之旅,这食物仿佛真的色香味俱全,还热气腾腾地出现在你眼前,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若手头有一切工具,恨不得立马跳起来,也做上那么一番。

     就是有这种冲动。爱美食,爱吃。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光凭兴趣,那么人人个个都是天才料理家。茱莉成功的一点还在于,她的坚持。
 
     也许到了而立之年,与周边的朋友相聚,你发现他们个个在社会上混得比你出色,与你聚会,你就成为他们嘲笑和安慰的对象。你面对自己的平庸与平淡也相当地不甘心,你也希望受到万千关注,你也希望人人个个都能向你投来羡慕的眼光,至少,我们得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

     茱莉开了博。期待别人关注,期待别人留言。收到第一个留言的时候,她欣喜若狂。这不正如你,我么?我们在漫无目的地敲下这些字的时候,不也期待着别人的关注与回应?若你永远只是自言自语,你还有多少热情和勇气来继续喋喋不休呢?

     这是个励志片。我知道她到最后是铁定成功的。但是成功的路上肯定要经历一系列的失败,挫折与沮丧,这样才让故事一波三折,更吸引你。但是我更欣赏她的真实。她的博不仅仅停在我又做成功了哪一道菜,图文并茂地接受一番表扬与羡慕。而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失败,尽管她会在写下自己与丈夫吵架的事又用delate键,至少她诚实面对自己。而我们不能。我们小心翼翼地掩饰失败与不安,我们大声宣告那小小的快乐。仿佛就此就可以自以为是地自我麻痹。等到某一天,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真的快乐?还是假装的?

     丢失了真实,丢失了自己。

     食物很美味。人生还是值得期待的。真的好希望自己也拥有一间厨房呀,用热气腾腾的食物来抵抗这寒冷的冬天。

 5 ) 勃艮第炖牛肉

牛肩断小块用红酒(据说勃艮第佳酿为宜)、碎香叶腌渍。化开黄油、煎黄培根片、洋葱、口蘑。倒两匙橄榄油,捞出渍透的牛肉两面煎好,薄铺一层面粉(也有做法肉裹粉先一起腌),然后加胡萝卜条、水及红酒一锅端,随口感撒盐、胡椒粉、香料、葱蒜,置入热烤炉,闷罐两小时即成。味头重的人,出炉后可再添番茄茄汁少许、热黄油及炒熟香叶。这是电影茱莉和茱莉亚(Julie and Julia)里反复提到的一道法式名菜:勃艮第炖牛肉(Boeuf Bourguignon)。厨艺爱好者茱莉.鲍威尔(Julie Powell)循着教导美国人做法国大餐的名厨茱莉亚.切尔德(Julia Child)的秘方,精心研制此菜以欢迎媒体品尝。第一次,她睡过钟点,肉汤收缩至黑炭,第二次,色味俱佳,可是食客以天气太差为由放了她鸽子。我一边观看步骤,一边琢磨,很难吗这道料理?也不过乱炖罢了,搁中式餐点,绝比不上米粉肉、糖醋排骨之类家常菜更琐碎,细节上,那位大厨大抵舍不得使用速压压力锅,可能也不晓得节能焖烧锅,后者热循环,比烤炉温和而持久,根本不必顾虑会否忘了操作时辰。

又有茱莉神神叨叨煮龙虾的喜感片段,以及40年代,茱莉亚随夫初到法国在卢昂吃那一条她赞不绝口的黄油香煎鳎鱼(Sole à la meunière);前者完全跳过清理程序,且“煮虾”这种傻瓜菜,一点儿也不值得惊诧,后者所欢呼的鱼,涂了点sauce淋了几滴柠檬水,法餐里司空见惯的清淡味,好像也没有大力欢呼的理由。换做一位中国厨师或吃客,都算很低温、刺激不来孟浪的小case吧。

我对隆重的法式大餐、工作餐、食堂餐、速冻餐还略有记忆,我比较喜欢类乎中式的制作,其余的,就不敢高估了。几个月前去法国南部,小住阿维尼翁几日,早晚必去住所街拐角面包房,买羊角包、棍面包,游玩回来就削土豆切洋葱,点兑普罗旺斯草,炖豆焖肉(Cassoulet)或烤鸭酱(Confit du Canard),临走则去家乐福搬空相关货架、叮叮咣咣一气运走。我并没有彼得.梅尔(Peter Mayle)那样一顿六道菜的法餐爱好,只有一次在尼斯附近迷了路,又累又饿只得投奔店家时终于吃了顿乡间小煮。都快打烊,大厨先生还郑重地为我们依次奉上开胃菜、主餐、冷点。其中小虫吃一份碎牛排饼,我和老王各一份牛肉汤饺。老先生细致地为小虫准备奶酪丝,又问我他们的ravioli比起中国的水饺如何。我虚晃说不太一样,他误以为“差不多”,引之为豪,对我们咪咪笑。再就是走疲了歇进福柯吕活泉上的地方小店,试了试法国人做的熏肠。

我印象里的法国料理,最出色的,其实无关乎味觉,而正是不得不慢下来的享用过程。一餐分隔好几步,想快起来的心早被剥落羽翼,由躁动沉淀为关注桌上的每一样细节配备,回复伺应生的温文照拂,以及一声Bon Apétit碰杯之后静静缓缓的切割、咀嚼、散漫赞叹。

电影茱莉和茱莉亚站在厨师而非食客角度,做这样慢调(且勿论滋味如何)餐饮,自然也要有一颗慢工出细活、恬淡而耐久的恒心。穿梭于急速纽约,应付繁冗工作的茱莉将厨房视作一个解压神经、缓释情绪的治疗室,受丈夫鼓舞,她开了一间博客,与其他Serventless American Cooks分享对茱莉亚.切尔德名作法式厨艺要诀(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每一段落的实践和心理感悟,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内完成五百二十四种菜。好好夫君自然首冲白老鼠,陆续扩大到朋友圈,再后来开始了博友互助,媒体往来。

她老公的一句话:茱莉亚.切尔德也并非生来就是茱莉亚.切尔德,提携了影片的一条平行叙事线,刻画半个世纪之前茱莉亚从一名普通家政主母自我提升为知名大厨的蜕变,有点“成为茱莉亚.切尔德”的意思。新时代的茱莉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快节奏而成就感菲薄的工作,每天必须守足钟点--不时外加上级讽刺,方可于狭小厨房里勉强施展手脚。写博客当然又另外费时,以至于夫妇关系日渐冷落而紧致,她自己也疲惫不堪。

相比起来,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茱莉亚.切尔德的目的感没有这样强烈。她一开始和任何一个迷恋法国文化与美食的旁观者并无太大分别。丈夫牌仙女棒同样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使她从“喜欢吃”投入到“做来吃”。她去莎士比亚书店打听英文版法国菜谱未果,别处问路,对方以请讲法语堵她,老公于是送给她一本原版拉鲁斯美食大全(Larousse Gastronomique),一切钻研也就从最初的识字起步。她后来拜名师学艺、辗转遇到知音、授徒讲课、颠沛生活中不断研制及编撰菜谱、寻找出版商、到终于名满天下,前后总共十余年。这之中不可排开那个年代固有的处事节拍,个人际遇,然而十余年坚持比起一年拣现成菜谱、拼点击率的博客,总是漫长得近乎无望的。

茱莉亚.切尔德这个人物触动我的地方,大抵也就在此。她很随遇而安,为人喜气宽容,没有职场女性的硬派武装,话语幽默而高频,笑起来仿佛她的夫姓 Child一般烂漫纯真。她可以游戏似地化解讲授时的瑕疵甚至失误,著书几度不顺笑一笑也就带过沉闷,她让持久与努力溶解而非对抗生活的细水长流。而当代茱莉的耐磨力、抗压本领明显略逊一筹,虽然她的成长也同样令我感动。

电影沿着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两种轨迹前行,镜头彼此照应,除了咸淡适度、直杵杵的美式幽默,倒并无特别花哨讨巧。梅戏骨的表演自然可圈可点,影后我找了找切尔德的节目录影对比,连微妙表情和语气都如出一辙。另外,温情丈夫戏也可谓一大看点,比较忠实地活现了那句肉麻话: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you are the breath of my life. 尤其老反派斯坦利.塔奇(Stanley Tucci)诠解保罗.切尔德(Paul Child),身量悬殊于高大的茱莉亚,爬到凳子上为老婆定制厨房架栏,既喜剧,又很动人。

拍出来做范本,当然必须是铁板钉钉的成功女人。我倒也想到或曾获益于切尔德大厨或鲍威尔博主的家庭主妇们,无不是自素手佳人进化至铁臂女超人吧,她们堡慢调法国菜的经验恐怕也非寻常,却仅止于于经年累月打理固定的食客群,抽不得版税,上不得电视,忽凉忽热、杯盏交互之间磨砺自己的一颗心,这其中,有很深的爱意。

包括茱莉亚.切尔德在内的许多主妇,处置勃艮第款牛肉大概不会犯“睡过头肉已柴”的重大错误,文火一样陪在锅子边上,闻着肉香静静等待。甭管这是不是口感一流的好滋味,抵消了时光与心情,最后还编录入册,也不算一般货色了。

原博文详见:http://ciyunw.blogbus.com/logs/43814567.html

 6 ) 论为什么老朱不喜欢小朱

这部电影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我爱厨房,老公爱我。
当然,按体育总局于副局长的教导,应该是:妇女同志首先热爱国家,其次热爱生活,最后热爱厨房,至于热爱男人么,这么西方的表达,还是算了吧。
梅姑演的那个Julia Child,高高胖胖,咋咋呼呼,在外头买个菜嘻嘻哈哈,回家来做个饭叮铃当啷,别说毫无外交官夫人的范儿了,简直就是马大嫂和小燕子的二合一灵魂附体嘛。
可她傻得还真可爱。看着她在美食学校里把一把菜刀舞得呼呼作响,从切洋葱山到卸龙虾甲,硬是把起先瞧不起她的男同学们活生生比了下去;看着她有板有眼地和女伴谈判不肯纵容她的捣糨糊,看着她用打字机咔嗒咔嗒一字一句地打菜谱,看着她在电视里从容淡定地做美食,她的开朗、较真、正直、坦率、孩子气,就像一只不断加温的煎锅,把你的心变成一块黄油,迅速而温柔地熔化,还要滋滋冒着香气。
所以,我们终于理解,她那个温文儒雅的外交官老公,为什么可以永远温柔地看着咋咋呼呼的她,可以在她一低头时就发现她的伤心并马上给个肩膀to cry on,可以深情地当着一大桌人大声说:“You are the butter of my bread, you are the breath of my life.”
(不过得插一句,她老公的凝视常常让我发毛,因为他在lovely bones里演那个变态男演的实在太入骨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同龄人Julie的生活就不那么愉快了。她上一份枯燥无聊的班(公司接线员之类的),住皇后区的一小破房子,还有一群个个混得比自己好的女朋友,连她老妈都数落她“一件事儿也没做成过”。她这个looser的生活,全靠一个脾气好的男友,一个残存的作家梦,和一个爱烧菜的兴趣死撑着。
一次和女友聚会受刺激之后,Julie小姐决定做点什么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男友的启发下,她决定按照自己偶像Julia的烹饪书,在365天之内做完其中的524道菜,并用美食博客来记录发布。
接下来当然是她天经地义理直气壮顺理成章一发不可收拾地红了,成了徐静蕾、梅子和林无敌的三合一灵魂附体。
这样一个idea是多么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胃口啊:美女、美食、博客、自我挑战、全程直播。我觉得Julie和她男友可以直接去芒果台当编导了。
估计看电影的人都在等着Julie红,即便我们知道她欢呼雀跃地奔向老公“床庆”是迟早的事儿。等看到了looser女变身徐静蕾,我们才舒坦。好比啃了半天烧饼,等出个响嗝儿才舒坦。
其实商业电影不就是个大烧饼嘛,导演一口一口地把我们喂饱,不就是等着听我们惬意地打个嗝嘛,这才两情相悦皆大欢喜和谐社会嘛。
这部电影的“意义”被定义为,当代女性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我。
可我觉得,这就是教当代女性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名人效应、和广大人民的窥私癖来自我炒作来走向“成功”。而我们时代对成功的定义,就是出名、有钱、下次和朋友聚会时有资本可劲儿得瑟。
不信你看,在电影里Julie几乎一直哭丧着脸,唯一开怀大笑的时刻,就是家里电话不断响起约她出书、拍电影、上节目的时候(徐静蕾她们家估计就这样)
而Julia最开心的时刻在哪儿呢?是当她在市场上发现了新鲜的菜,当她在厨房里把锅碗瓢盆敲得叮当响,当她把大龙虾大卸八块… 这个女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沉浸在做菜本身里。
电影没有解释为什么Julia前辈不喜欢Julie这朵后起之秀,这事儿经不起解释。
我想是因为那个后起之秀,不是“优秀”,而是“真人秀”。
事实上,除了没有孩子,Julia的生活都是幸福快乐的。
而我们的现代女性Julie,除了出名,她的生活没什么是快乐的。
当然,我们作为现代女性还是有优势的:不会像Julia那样闲得发慌,咱们有工作啊;不会像Julia那样因为没孩子而伤心,咱们能丁克啊;不会像Julia女友那样没老公而五雷轰顶,咱们能单身能二婚能打官司要赡养费啊;就算没有Julia老公那样的绅士来表达爱慕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抢先表白啊: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
妇女解放运动这么些年,就是把我们从附加品黄油变成了必需品面包。所以牺牲一下黄油的香滑有什么关系,面包才是王道,才是那个噎得你说不出话打不出嗝儿来的东西。

 短评

Julia的乐观,Julie的坚持不懈,她们的丈夫的默默的支持都散发出一种柔软的温馨。故事的架构和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没有拖沓和沉闷,色调和配乐都很温暖。除了美食和浪漫,还有感动和励志。真是一部好片儿!

5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成为一个家庭煮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你身边的男人会像一只完全没脾气的拉布拉多一样温顺忠诚,善解人意

9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Streep阿姨的表演无人能及啊!

13分钟前
  • Rocinante
  • 力荐

真正美味的關係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愛,在愛中擁有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以真心相伴,餘味自然無窮。

17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好亲切,第一次做coq au vin就是用的Julia的菜谱呢。一直觉得烹饪并不是家务,而是在与世隔绝的小空间里的专心做一件事的自我满足过程,就在前几天对朋友说了和Julie一模一样的话,“cooking is a way that i get away from what i do all day.”

18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重温一遍被治愈哭了呜呜,原来AA的男友现在就是Mindy的Danny嘤嘤,还有打了酱油的Casey Wilson,让人想起当年看了这个后我也开了个博客,虽然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另外今晚就想拾起前几天偶尔淘到的Julia Child自传了。

2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茱莉与茱莉亚的两段美食烹饪穿插得非常好,一点都不突兀或让人跳戏,配乐棒极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让人胃口大开。

23分钟前
  • 慕詩
  • 力荐

电影院里都是老头老太太~

25分钟前
  • Lauren
  • 推荐

Julia和Paul的关系如此完美,就像世间上从来不会存在。一度觉得,对于他们没有遇上对方以前的往事,电影语焉不详得像潜伏炸弹。例外,这是部喜剧片,所以更省略掉了。或许这片也可叫,美味与情爱的完美关系。如果没有他,一个人是否会孤独地煮食并乐在其中?

27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令人惊叹的Meryl Streep的演技! 其他都一般般!

30分钟前
  • Jean
  • 推荐

挺好看的。。梅姑的语音。。真强大。。=。=

32分钟前
  • 7!1107us!0Ro0n
  • 力荐

烹饪版《时时刻刻》,温暖的女性故事,一口气看下来心情大好。梅姑太可爱了,“Bon appetit.”!

34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我喜欢的结尾是,偶像终于知晓自己,却说并不喜欢她。梅姑可以为她扮演过的众多角色不停改变口音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挺美好的故事整罗嗦了,斯特里普算合格吧

3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很成熟的女性电影。

44分钟前
  • Minjie
  • 推荐

美食太棒了!老公们太棒了= =!

49分钟前
  • 浑浊儿
  • 力荐

最后留点遗憾好,两个时空不必相遇,敬仰和误解才是常理。

52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WOW~影后。

53分钟前
  • 在废土扫垃圾
  • 推荐

Nora Ephron的片子,怎么看都能找到些女性主义的解读脉络,是自我女性主义么?anyway,她毕竟不如我们这代人理解网络。

5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她一生喜爱厨艺,热爱生活,友善待人,与丈夫保罗彼此相爱,相互支持走过近五十年的岁月,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水木丁。时过境迁,还容不容得下一个乐观,并将喜欢的事儿持之以恒的胖子。出乎预料,被片中好几幕击中泪点啊

1小时前
  • shu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