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

HD中字

主演:张寗,林哲熹,林微弋,张承喜,郑人硕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自画像 剧照 NO.1自画像 剧照 NO.2自画像 剧照 NO.3自画像 剧照 NO.4自画像 剧照 NO.5自画像 剧照 NO.6自画像 剧照 NO.13自画像 剧照 NO.14自画像 剧照 NO.15自画像 剧照 NO.16自画像 剧照 NO.17自画像 剧照 NO.18自画像 剧照 NO.19自画像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自画像》:要活着,成为活着的艺术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144.html

一个人,一间屋子,一片海滩,一本书,一部电影,1994年的冬天是如此的安静,如此的富有诗意,64岁的戈达尔在一个单数的世界里,抽烟,行走,看书,或者带着低沉甚至气喘的声音说话,然后透过那透明的玻璃,目光穿过树林和天空,遥望没有天际的大海,在阵阵涛声中,世界越发显得静谧。

经历了新浪潮,经历了“五月革命”,经历了爱情和婚姻,戈达尔似乎开始面对那幅“自画像”。立在那里,是黑白的少年,目光中的倔强和坚毅似乎是戈达尔生命的写照,这是少年的自画像,而当外面传来孩子的声音时,他突然问了一句:“谁的孩子?”仿佛是一个唤醒他的梦,少年时光已经远去,在人生已经走向暮年的时候,那种叫回忆的东西会突然袭击过来,“谁的孩子”似乎就变成了“我是谁?”那是年轻的记忆,那是生的证明,但是在一帧如画的旧影里,看见的是不是另一个自己?

“死神来访,人要穿上丧服,可是为什么我穿上了丧服,但死神却没有来?”生的记忆却带着死的质疑,对于戈达尔来说,那种二元对立的生命状态似乎变成了一种被人们传说的“规则”,目睹一张少年的自画像,在变老的时候是不是一定会想到死?死已经发生了,因为穿上丧服的时候,是参加了朋友的葬礼,葬礼指向死,却不是一种自我体验,所以在生与死的对立中,戈达尔却转过身,把可能的死看成了持续的生——生与死的对立消解在艺术世界里。

宛如另一部新的电影正式拍摄:“已经决定角色了,开始排练吧!”于是开始检讨演员的各种问题,于是演员们进场和退场,于是“深深理解进入角色人物的条件”。房间里正在放映着电影,他们在说话,他们在表演,他们在生活,一种影像持续发生着,即使循环,即使回放,也在一种有声音有动作的世界里传递着艺术的生命。所以戈达尔仿佛又变成了一部电影中的人物,甚至他自己就是一部永不喊停的电影:依然和电影一样说着:“水晶和烟,使人想起死亡的悲剧。”依然引用着句子:“性爱最悲哀的是肉体的纯洁。”依然记下:“精神支持力量,把否定的食物看成是正面的。”甚至,那个剪辑室里还挂着自己曾经导演的《男性,女性》、《悲哀于我》的海报。

“不,要活着,成为活着的艺术。”戈达尔自言自语着,他说出“再见”搁掉了电话的时候,说:“他们把文化和艺术混为一谈,如果说拉丁文会好些。”他对着窗户的时候说:“恐怖在临终的枕头上。”活着不是忘记死亡,而是要向死而生,于是取消对立,让生和死成为一体,就像否定而成为正面,而电影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电影是纯粹精神的制造,是被结合两个事物的隔阂……”隔阂不是分裂,而是重新结合,甚至在破坏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所以从少年的画像变成电影的海报,从曾经穿着丧服的葬礼到死神没有到来的生命,从枕头上的恐怖到新决定角色的电影,他们就是在对立中成为了一体。

一种规则的破坏,戈达尔依然在影像诗学里建立自己的“例外”:“有规则,有例外,他们全部说规则,却不说例外。”规则里有绘画,有音乐,有文字,也有电影,甚至,“欧洲的规则在我们那边,还盛开着。”那边仿佛在戈达尔以外,甚至变成了美国T恤,变成了“美国制造”,但是戈达尔心中的艺术,心中的电影永远是规则之外的例外,就像那把在暗影中的椅子,“椅子不单纯是椅子,它是一种惊人的构造。”构造也是创造,突破了规则,突破了物注意,突破了生与死的界限,在期待被人坐下的位置里独自说着自己的故事。

椅子不仅仅是椅子,当然戈达尔也不仅仅是戈达尔,一个导演,一个演员,一个老人,一个名字缩写成JLG的人,但是在一种“例外”的惊人构造中,戈达尔也应该是那一同一性的符号,“JGL是电影史上的第一章”,那么叫安德鲁的人在那边说着,是的,他是被人命名的“愚蠢的JLG”,他如1933年欧洲“巨大的幻影”,但是,“JLG是谁?”——就像在那个孩子的声音出来之后,戈达尔问的问题一样:“谁的孩子?”一种不确定,一种可能,其实是把符号的指称消解在符号自身里。

自身消解符号,是一种穿上丧服的死,而当戈达尔面对广阔的大海,面对被雪覆盖的大地,他仿佛又变成了另一个持续活着的象征,“艺术就像火灾,在燃烧中苏醒。”阅读一本书是苏醒,写下日记是苏醒,在激烈地打网球也是苏醒,但是对于戈达尔来说,苏醒不只是个人的醒来,不是个体意义上的活着,而是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实现”。不是他一个人了,有正在整理影像的安德鲁,有为那些书拂去灰尘的卡珊特鲁,甚至还有找工作向他学习剪辑的女学生。仿佛大家都是进入角色的演员,都在检讨演员的各种问题,都在理解角色的条件,而那个叫戈达尔的人,那个被命名为JLG的人,成为了照亮他们 的艺术之火。

橘红色的台灯开着,影像剪辑机里闪烁着光亮,戈达尔伸出手臂,向卡珊德鲁展示着说:“那儿都是攀登艰难的镜子。”卡珊德鲁则打开书柜上的书,阅读句子,关于生命,关于夕阳,关于诗人;而那个开始剪辑的女学生,一边用手势坐着拉胶带、剪辑的动作,一边已经开始和戈达尔一样喃喃自语:“我的左手碰到了右手,右手碰到了别的东西,手和手相碰的感觉和手碰到其他东西的感觉一样,是没有界限的,他不是两个实体的结合。”就像戈达尔在自言自语,关于感觉,关于传递,关于投影,是戈达尔影响诗学的阐释——他在本子上话下三角形,然后又画上倒立的三角形,这种帕斯卡尔所说的“六角星型”的结构就是一种相互投射的图式,它不是固定的点,不是单一的方向,在相互交织中阐释着多种可能,“德国投射到以色列,以色列投射给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又投射出去……”

而女学生在说到触碰的感觉,也超越了实体,超越了固有的感觉模式,于是那一个自我变成基点,在无限的投射可能中建立了“普遍性的实现”可能:“可以看见的东西,是通过我成为看见我的东西,不是我制作,是制作了我的世界,然后注入灵魂,发生在我身上。所以对面看见的风景是我的风景,是和时间里的风景不一样的风景。”我是一个基点,是一个媒介,就像电影,不是电影本身,而是透过一种个体成为更普遍的东西,甚至在这种普遍里,我也成为另一个我。

所以生不仅仅是生,是不仅仅是死,椅子不仅仅是椅子,电影不仅仅是电影,JLG也不仅仅是戈达尔的缩写,在一种超越了自身意义的普遍实现中,投影世界才会变成可能,“我在消失,我是传说。”戈达尔划亮一根火柴,在黑夜中这样说。火柴会熄灭,在他书写日记的过程中慢慢变成灰烬,如水晶和烟雾的死亡,但是可以继续划亮,“这是千真万确的自画像,但不是自传。”戈达尔的这句话或者就是电影最后进入的钥匙,不是只是关于我的自传,而是在普遍的实现里成为“自己的画像”,成为投射出可能的我的画像,“过去也没有死,并不只是过去。”

水还在流淌,雪已经融化,坐在那个老妇人旁边,戈达尔听到她说:“我的活一直持续着,人只是相信诗人说的真实而已。”一个更老的老人还在持续活着,一种冬天在走向更新的春天,所以戈达尔也说:“我会继续生存下去。”走向树林,走向道路深处,仿佛走向那个被投射了无数点的世界,即使最后的书页上没有了文字,在一页一页翻动的过程中保留着活着的证据,“牺牲自己,让爱拥有真正的意义,这是地上的爱。”大地和天空,大海和树林,以及电影和艺术,都成为大地上的爱,永恒不绝,如自然,如宇宙,如内心,“一个人,跟任何人一样的人,只是自己的人。”

 2 ) 最后 最好 的爱

最后 最好 的爱
老头子给姑娘工作
去剪辑自己的片子
关于自己的事业给一个女性工作
而女性问工资
无奈

空空的屋内只有自己
与创作

还有摄象机
那是他的手段
孤独的爱是必然的

空镜头
空空的场景
雪天
雨天等多感的场景
还有导演自己的漫步
好似一个伟人
当然他是一个相对的伟人

我明白了爱是什么
一个人
和任何人一样的人

共产主义

 短评

一间屋子,一张纸,一只笔。

3分钟前
  • new angel42075
  • 力荐

是臻于完美的“电影化的论文”,通过书写短语和单词的方式,加入长篇大论的解说,实验性的影像,戈达尔的童年自画像和现实的戈达尔不断重叠出现,固定镜头和静止的画面,抽离的背景声音,戈达尔再次打破了第四面墙,用电影写论文的极端手法已经登峰造极。

5分钟前
  • Novan
  • 推荐

@FA "image is a pure creation of the spirit"

7分钟前
  • sonoko
  • 力荐

JLG里的JLG是什么,死神来敲门意味着要穿上丧服,巨型超长剪刀剪掉胶片,臆想碎念踏过水里海边.坡后的雪厚厚几层,翻一页笔记又是不懂的词句,摄像机始终对着对面蓝色的窗外,谁也不知道是一直在录还是从没按下录制键.

12分钟前
  • Jin
  • 推荐

戈大湿的自白,看的我筋疲力尽

14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还行

#Essay Film 14

16分钟前
  • 陈好康
  • 推荐

人老了吧,也该豁达点了

20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戈达尔现象学教程

22分钟前
  • 折叠兔
  • 推荐

从影评到电影,从电影到电影史(S),又从电影史反射到了自身,实际上从《电影史》以来,高达一直在拍同一部电影,是自身的河流与电影的河流的并行;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认为《周末》和《一切安好》中的平移长镜头是“意识形态的具象化”,如今我们看到了高达自己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便是电影本身:胶片线性的运动。

27分钟前
  • TWY
  • 力荐

逝去的和尚未逝去的一样美好,一个人还是一个人,枯燥且只有自己看懂的风景

30分钟前
  • 灰狼
  • 力荐

自画像.JLG.JLG-autoportrait.de.décembre.1995.D9.MiniSD-TLF.mkv 一个人最后还会是一个人。

34分钟前
  • 冰与火之歌
  • 还行

我没太看懂,但表示大为震惊!

38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推荐

84/100 #第7700# 公寓:一座电影史的堡垒

41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7.5/10。戈达尔自传性质的诗意型纪录片,充满孤寂、沉思、温柔等情绪。影片通过摄影、台词、声音(以及声音与声音间,因为有不少多音轨)、剪辑(叙事结构支离破碎)等影像元素互相之间的「对位」(类似声画对位那样)谱写了一种超越理性的、完全旋律化的诗意(具体来说:一种平静而忧伤的诗意)。但本片有些地方叙事脉络太具体,有些地方却又抽象地如同后期戈达尔电影,这种拼凑导致影片“四不像”,一会儿信息过载一会儿不知所云(而且程度上比《李尔王》严重)。

42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the reference for our 3nd term documentary

46分钟前
  • 七元
  • 推荐

reference 实在太多。。。。

47分钟前
  • lya
  • 推荐

在自己的家中拍摄剪辑制作自传性的电影,这一极端私人化且自恋的创作行为的另一极端是,95年的本片回应着电影发明以来的第一百周年,宏大叙事着绘画文学音乐电影哲学的古往今来。这一小一大的蒙太奇冲撞下的张力是戈达尔的魅力和野心。Jean-Luc GODard。

50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戈达尔的“九首歌”:他生活的碎片、哲学文本、孤寂但富有活力的风景、不断带来声画间离的琴键重击……

54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纪念戈达尔。

55分钟前
  • 哲燊。
  • 推荐

《自画像》,戈达尔自传性质的纪录片。影片十分平静,听不懂戈达尔的话语,也看不懂影片的故事,但这绝对是戈达尔最具深意的电影。黑暗之中,只有一根火柴照亮了戈达尔枯瘦的面容,烟雾之间,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我知道了爱是什么”。戈达尔或许是影史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他早已成为一个关于新浪潮的符号,而也被人们永远定义为了符号,不被世俗理解。“一个人,跟任何人一样的人,只是自己的人。”

56分钟前
  • 一个影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