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

HD

主演:摩根·弗里曼,布拉德·皮特,凯文·史派西,格温妮斯·帕特洛,安德鲁·凯文·沃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七宗罪 剧照 NO.1七宗罪 剧照 NO.2七宗罪 剧照 NO.3七宗罪 剧照 NO.4七宗罪 剧照 NO.5七宗罪 剧照 NO.6七宗罪 剧照 NO.13七宗罪 剧照 NO.14七宗罪 剧照 NO.15七宗罪 剧照 NO.16七宗罪 剧照 NO.17七宗罪 剧照 NO.18七宗罪 剧照 NO.19七宗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七宗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发生的连坏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凶手故弄玄虚的作案手法,令资深冷静的警员沙摩塞(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和血气方刚的新扎警员米尔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都陷入了破案的谜团中。他们去图书馆研读但丁的《神曲》,企图从人间地狱的描绘中找到线索,最后从宗教文学哲学的世界中找到了凶手作案计划和手段的蛛丝马迹。凶手前来投案自首,这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案件就此结束,怎料还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杀人逻辑,这次凶手瞄准的目标,是那个犯了“愤怒”罪的人……男人追忆潸然咒怨禽兽1953不可遗忘第五季卧底1000萧十一郎1978极限挑战第六季美国甜心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197837褓姆惊魂撞机终极突破青春大反抗祝卿好谋杀似水年华寻龙秘境三体(剧版)樱花树下的时间胶囊借口Go功夫棒球恶战(粤语版)双推磨2012: 冰河时期舞随心跳爸爸的朋友破坏者2014一梦浮生我的鲛人殿下画师奥特银河格斗 巨大阴谋 普通话版看门人2020食戟之灵 贰之皿童年的终结末日危机:绝境求生蚕花姑娘骆驼客2之箭在弦叛谍追击律师本色第七季猎狐

 长篇影评

 1 ) 很操蛋的电影(偷换概念)---约翰罪不在嫉妒,而是走极端

       影片看完感觉很操蛋----难道约翰有点对?--你看,miller不是中其下怀么。

    细想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影片引导向错误方向。

    结论:miller确实错了,不该冲动开枪,但绝对不能以此误认为约翰有哪怕一点点对的成分而加以想象,恰恰相反,根据影片阐述的本旨,约翰才是影片最应该讨伐批判的对象,他比可怜的miller错100倍还不止---一个彻底的人渣。

       影片最大的恶心之处在于将矛头指向了以皮特为代表的大众

-----可爱的人民警察皮特是如此的情绪不稳定,如此的偏激神经质)
-----丑陋的人渣约翰是如此的蛋定祥和,描写的像个菩萨)


    首先要明确概念,七宗不算罪,罪的是“走极端”,才能成为犯罪动机。影片名字有点偷换概念了。好像有了七宗本身都是“罪”的感觉了。其实应该点明当罚的是“走极端”。

 
   爱吃不是暴饮暴食, sxe不等于滥交, 骄傲不等于骄横。 早上爱贪床也不是极懒惰。影片展示的是正是走极端的情况。但应该明确,极端化作为一类病态现象是小众,不是主流。主流化的爱吃和胖成那样是彻底的两回事的。

   凡事要有度,别说这七个缺点,就算是优点,比如说辛勤工作,如果你过度了,拼命工作一天16个小时一周100个小时,过劳死了。 那也不是辛勤工作的错,错在过度。

    事物现象的极端化才是值得批判的,而不是事物现象本身。
极端化是质变了,是不同的事物,完全两个概念。

    实际上影片导向有误,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那个变态约翰,嫉妒ok,看见旧情人幸福美满自己落单,谁心理不酸酸的没点嫉妒啊,人有了这些感情,才称其为人。 但如果你嫉妒的偏激去杀人妻了,那就是约翰自己的错了---走极端。 很多人会嫉妒,但很少人会这么办,或者我估计天下除了他没别人会这么干了。 约翰错在做事病态的无度,而非嫉妒本身。

    向走极端走的变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约翰竖起中指-----fuck!










 2 ) 人性不是罪

整部片子的调调很阴郁,讲的就是一个高举道德审批旗帜的变态杀人狂如何“替天行道”的故事。七宗罪以及“罪人们”遭到审判的恐怖方式,昏暗无望的纽约大街,阴雨绵绵的天气,老警官对人情冷漠的失望,悲剧的宿命式结局,这一切都让人不禁开始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人类是不是逃不脱这七宗罪的宿命。从这点上看,影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可是本片的想表现主题思想在我看来实在是苍白无力。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些其实都是基本的人性,要说这些都是罪,其实就是在否定人性本身,是一种“人生而有罪”的谬论。片中的“罪人们”看似有罪,应该受到审判,但是这些都是那个变态自己一厢情愿的极端偏见而已。胖子贪食罪以致死?律师无良真的只是他个人的贪婪?贩毒者如何懒惰了?女人爱美就算是骄傲?妓女真是放纵自己的淫欲而来干这些人肉买卖的?变态你怎么忽然间就嫉妒其男孩的生活了?故意激起别人的愤怒来完成自己“完美”的审判这算什么狗屁?这些罪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做作了,人的罪行怎能是一个词语就能简单贴上标签,怎该他一人来承受。
人性不是罪,而走向极端的人性才是罪的根源。我们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实在是离那种极端的人性还很有距离,还没有必要上升到对自己进行审批的高度。反过来,有时候我们应该试着去体谅这种本性。Pitt悲愤之下将变态杀死,我觉得是人之常情,很多人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发泄自己的愤怒,反而控制住自己不开枪的人实在不是常人,甚至有点冷血。我是法官的话,我不会对他判刑,或者从轻处理,因为如果神经病出于无意识滥杀无辜都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为什么一个热爱生活极度悲愤一瞬间丧失理智的人杀死一个恶魔就该受到惩罚呢。
老警官对人性淡漠的失望也许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但并非没有希望去改变。毕竟人心向善,人只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和缺乏信任才显得冷漠。南京假摔老太婆的事情,让向本想帮助老人的人心生戒备;大街上乞丐十有九骗,人们便没有耐心去辨别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流入腐败官员之手,人们便不想再浪费自己的同情心。人性冷淡非一日而成,也非不可救药,有些事情做好了,人性向善的一面自然而然会发扬光大。

 3 ) 行而上的意义

    1.暴食、贪婪、淫欲、懒惰、骄傲、嫉妒、复仇,有种宗教上的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
    罪犯严密的犯罪逻辑,是本片的线索。从前五种罪来看,罪犯没有过错,起码是在替天行道,要说错也是社会的过,而最后的“嫉妒”和“复仇”正是本片的争议之处:在罪犯看来,大卫枪杀自己就是完成了救赎,最后的环节如果完成不了,那么类似的循环就不可能被他人重复,从这个角度讲,罪犯是无罪的,他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大卫及一些观众看来,罪犯不能以任何理由害死无辜的生命,特别有孕在身的翠茜,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这样,一个解决不了的矛盾就产生了,法律上是罪犯杀了人,但是伦理上他又没错,杀了翠茜,又是为了完成使命(当然,我说的伦理不是指杀人偿命一类的问题,再说“嫉妒”也算不上罪行)。
    哎,真是一个好BT的问题呀。
    转一下其他人的评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想像或者宿命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7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淫欲。
    在电影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着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分开来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构成死罪(上帝只告诉我们,犯下这七宗罪者,必下地狱,强调的是死后而非现世的惩罚)。所以电影中由杀手施行的7罚,仔细分析看来也是很遵守规则的:他并不直接动手杀人。胖子被迫进食过多撑破血管而死;律师割下自己的肉--只是1磅,不多也不少;毒贩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过多而死。凶手自称犯下"嫉妒"的罪行,但嫉妒本身是不构成罪行的,只有当他因此杀害了无辜者翠西,才成为米尔斯狂怒的报复对象。
    照这样的思路,凶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实,这里有一个圈套。《圣经》十诫中说:"不可妄呼圣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说,圣主只有一个,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传道。只要抓准了这一条,凶手的立场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论"也就烟消云散。威廉其实已经找到了这个漏洞。在第7天(放晴的星期日),3人在汽车上时,威廉问约翰是否认为自己在替上帝做事,而约翰无法正面回答,只说"上帝的行事是玄妙的",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天国与地狱的形象,才有"历尽七层洗尽死罪,以致人间天堂"的说法!
哪里是什么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像罢了。
    
 
    2.现代文明造成了人类某些领域的“缺失”和某种“程度”的退化,但难道就如影片所表现出的那么黑暗吗?威廉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假设威廉的命题成立:正因为这个世界不如意,才值得我们去奋斗。
    而我相信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值得我们去为了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而奋斗,而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4 ) 《七宗罪》

《七宗罪》这个片看了不止于三遍了。一直想写点什么的,手痒痒,但总也觉得写什么都不过一个关于基督教的七宗罪和一个连环凶杀案的警匪电影,就搁置着,今天忽然想着这部电影还同时讲了“七宗罪”以外的第八宗罪——一个愚蠢而奸诈狡猾的,有点神经质和精神错乱的,一相情愿替天行道的家伙(JohnDoe)被正法的故事。   西方的精神祖训天主教认为人遭永劫有“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这些就是本电影的主线。但本电影有一条根线,那就是一个一相情愿替天行道的家伙的连杀犯了“七宗罪”的七个人,加上一老一少两警察的精彩配合,使得美国电影史又多了一部勉强可为人称道的电影。   在影片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的暗示。7“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到十六世纪后,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sevendeadlysins):傲慢(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以及淫欲(Lust)。   DavidFincher显然不是要拍一部讨论宗教意义的影片,他只是想凭借七宗罪来表达对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下日渐沉沦的人性的痛恨,和由这些人性的沉沦诱发的精神危机。导演“解决”这些痛恨和精神危机的方法,就是把犯有这“七宗罪”的人统统“消灭干净”,于是就精心编导了一出巧妙而惊心动魄的连环杀人案和破案故事,而巧的是破案的警察(那个脾性暴躁)也成了连环杀人案的最后一目标,这个神经质的杀手(JohnDoe)活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一相情愿的替天行道一次,完成了替天行道(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义的施暴和谋杀)的“伟大杰作”,他反倒觉得自己完全解脱了,因为他已经亲自“查办”了“七宗罪”。他觉得自己就是卫道者,殉道就是自己最大的命。   影片里的城市整天不停的下着雨,遍地流淌着湿淋淋而肮脏的城市污水,城市笼罩在严重污浊的烟雾中,城市嘈杂肮脏,现代工业一片混乱乱七八糟,生活在这个晦暗的城市的JohnDoe则是个极端而虔诚的宗教狂徒,也就成了这个晦暗的世界的发光点和耀眼的牺牲品。   影片最后,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老警官William引用了海明威的一段话: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它奋斗;事实上后半句较为真实,前一句就当自己是个半瞎子好了,世界的黑暗是需要揭露在阳光下才能遏止其黑恶的继续深化的,但是不是就要一个一相情愿的替天行道的人,就需商榷,至少这个时代有某些必要的规则,虽然这些规则只适合某些人跳舞,也让某些人视“七宗罪”而不见。

 5 ) 绝望的《七宗罪》

昨天深夜看完了《七宗罪》。 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他这种心理在一次和大卫的酒吧谈话中被大卫揭穿,大卫还表示自己不会如此,知道这个世界的罪恶,但仍然坚持下去与它斗争。威廉没有反对,他的想法的确如此,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积极面对这个世界,不能再逃避,所以他回家后砸掉了那个让他更感孤独的闹表。并且最后警官问他退休后将要去哪里时,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可是,大卫的坚持不是盲目乐观,是因为他有动力有信念,那就是对妻子的爱。片子中,可以看到大卫结束和威廉的内心对话回到家后,抱着妻子说:I love you,very much…但是威廉的坚持就有些不得已,而且仅仅是种个人行为。 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tracy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tracy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tracy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这个结尾太没有说服力,这个世界不是个好世界,如何值得人们去奋斗? 此外,在这个片子中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复论述的观点,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老少警官威廉和大卫,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响的两代人。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环境里成长的,他应该出生在20,30年代,那个时代电视还没有普及。而大卫显然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以他们处理案件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印刷品是有字符构成的,阅读时需要大脑不断的解码、记忆、呼应、总结、抽象,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逻辑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细节,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遇到问题甚至会翻阅古典著作,表现了沉着谨慎的侦案风格。电视是光影和声音组合物,看电视不需要动脑子,人们不费任何力气就能理解电视上的通俗语言和画面,从小就看惯图像偏向视觉体验的大卫的表现是狂噪、冲动、易怒、油腔滑调、满嘴脏话,侦案时也是对着几副现场图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的看个不停。老威廉给他的几本但丁的书,被他诅咒并扔进抽屉里。 另外,老威廉去图书馆查资料时,遭遇一拨无所事事的同事。他们整年呆在图书馆,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习知识时,他们自嘲自己有文化,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还有,就是morgan freeman这个老黑人演技实在太棒了,尤其最后回答警官提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时的表情和声音。第一次看见他是在《肖申克的救赎》,当时就觉得他演的那个黑人犯人真特别好。听说他还演过《冒牌天神》,以后一定找机会看。再有就是pitt啦,狠帅,虽然扮演的年轻警官冲动鲁莽。

 6 ) 关于结局 关于7sins的些许

   看完了影片,影片却没有结束,老Somerset最后的一句“I'll be around”不是像一般电影一样甩尾式的一个解脱,而是在短短一周后7sins对他出租车上“far away from here”的沉重的改变,这种改变交出的代价是血淋淋的血,和黑漆漆的黑。编导用十几月精心安设每一处细节让我们在127分钟内心灵遭受了一次浩劫。相信每一个认真看了这部影片的人在看完后心头都被蒙上了一层湿旧的纱布,上面还有血丝和斑点。想要使劲地甩开它却觉得我们的精神上的臂膀是多么的短小,远远不能触及它。上豆瓣看了Se7en论坛中大家对结局(包括sara的生死)的一些看法,又带着疑点看了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这部影片的台词之精妙,每一处都对后面即来的一幕幕进行着暗示。每一句都是反复定夺而来,如同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在灵感迸发之际洒落的乐章,不能找到章节多加一个音符,也不能去掉任何一个,一切都是刚刚好。

   下面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七天的七宗罪:
            罪行 --> 罪者 --> 受害者
暴食(Gluttouy) --> 胖子 --> 胖子
贪婪(Greed) --> 律师 --> 律师
懒惰(Sloth) --> 毒贩 --> 毒贩
淫欲(Lust) --> 妓女 --> 妓女
骄傲(Pride) --> 美女 --> 美女
嫉妒(Envy) --> JohnDoe--> Tracy
愤怒(Wrath) --> Mills --> JohnDoe

   可以看出,前五天,也就是在老So和Mil找到John以前的五桩罪行,都是John惩罚了他认为有罪的人。胖子为自己的饕餮付出了肠胃血管撑破致死的代价;律师贪得无厌地赚黑心钱让自己被着实地威尼斯商人式的黑色喜剧了一把;毒贩被当成植物玩弄了一年;带着病毒的妓女被嫖客用John定做的皮具戏谑般地杀害了;美女在被割掉鼻子之后还是选择了药瓶,因为她低不下她高傲的美。前五桩罪行应该说都很好理解,他们死于他们的“有罪”。

   第5天,老So和Mil找到John家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原本应该按照前五天的思路进行连环杀人(可以从医生的话听出毒贩已没救,况且他这种活着也早没有意义了),但计划的打乱让他决定在最后两天做出改变,可以从他打回自己家的那个电话听出来。他当时没有选择杀掉Mil就是已经想好了后面怎样结尾。所以可以看出第6、7宗罪行的罪者和受罪者并不像前面那样统一,就是说不像前面犯了了罪行的人会直接受到惩罚(所以大家按照前面的定势看后面的事就会觉得不好理解),而且其实这里的受害者也不像前面的那样简单,我们不妨重新列一下7sins表:

            罪行 --> 罪者 --> 受害者
暴食(Gluttouy)--> 胖子 --> 胖子
贪婪(Greed) --> 律师 --> 律师
懒惰(Sloth) --> 毒贩 --> 毒贩
淫欲(Lust) --> 妓女 --> 妓女
骄傲(Pride) --> 美女 --> 美女
嫉妒(Envy) --> JohnDoe--> Tracy & Mills
愤怒(Wrath) --> Mills --> JohnDoe & Mills

   可以看出Envy和Wrath两个罪行连在一起,纠缠地连锁地对Mills进行了惩罚,这大概是本片的最大看点。所以有的人说Tracy到底有没有死,要我说很清楚,一定是死了。前面法医检查出John手上第三个人的血和那个纸盒上的血都充分暗示了这一点,大家觉得Tracy不会死的主要考虑还是在Envy不像前面一样罪者受罪者对应,这一点如果按上面的想法看,也就好理解了。另外一点就是Mil会不会死,在我看不会,但是由于他射杀了嫌疑犯会受到严惩。

   老So在力劝Mil不要开枪的时候说“若你射杀嫌疑犯,就上了他的当,前功尽弃。”这时老So已经看穿John设的局,所以老So会强调说“他想要你这样,他想要你射杀他”。但是John打出了Mil的BB的底牌,当时老So绝望地向天看了一眼,就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前面在来的路上John对Mil说“你是否很想揍我,又不用受罚”就能看出Mil一直有所顾忌的原因。John自己性命已经无所谓,从表中可以看出他虽然当时对Mil手下留情如今却双重惩罚了Mil,这也是John认为最后的结局能让Mil被人们记住的原因。但Mil犯得罪行不至于死罪,从警长说“我们会照顾他”就能看出来(甚至可以说警局对Mil的惩罚会依法非常轻,但是为什么老So坚持不让Mil开枪,就是不想让John连环计划最终得逞,从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最不愿看到的情形),同样在来的车上John说Mil会因为他放过他而度过余生,然后又说不是余生,是残生,这句话解释了关于Mil的一切。

   罪孽,赎罪,洗罪。沉重的字眼。影片中阴暗灰冷的气氛让人有一种时刻想逃离的感觉,孰知就像寂静岭中灰雾爬延的公园中男主角对镜中自己所说的,我们的罪孽都在我们心里,你到哪都带着它们,每个人不停地赎罪,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不被镜中的自己吓倒自己。

   最后不禁要赞一下Morgan Freeman和Brad Pitt精湛的演技,让影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实在是一部好片,与大家分享。



 短评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胖子

7分钟前
  • 毛利
  • 力荐

其实John Doe杀害Mills的妻子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作品,因为她没有犯任何一宗罪,她是这个作品里不和谐的死亡,纯粹是为了引出暴怒,而暴怒者最终也没有死亡,但是他得到的是更长久的惩罚 每天陷入妻子与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的死亡当中,也为自己莽撞杀死嫌犯而自责,活着的每一刻都是惩罚,正如John Doe对每一个受害人的折磨一样,漫长细碎,生不如死,从这一点来说,这一系列七宗罪的作品是完成了,只是其中出现了Mills妻子这个意外:一个纯粹怀有爱情,母爱,善良的人,一个无罪无辜之人。John Doe错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罪人,而这样纯粹美好的感情,也是我们为这个世界奋斗的动力。

8分钟前
  • 星辰Loni
  • 推荐

结局让我喜欢这部电影

13分钟前
  • ⒹⓎ
  • 推荐

大学时导演课就拉片看这个,彻底被分析灯光机位之类的理论伤透了,突然发现我还这电影的盗版蓝光DVD,我定会梦游买的,准备再伤一次!★★★★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说暴怒也是一种罪,就算我牢底坐穿,也要让你得偿所愿。

18分钟前
  • 不露齿的路痴
  • 力荐

结局真的很惊人。惨绝人寰……

21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好看好看好看。老头儿和皮特都无可挑剔。画面和故事也不错。但是我其实很想给4.5星。私以为最后杀Tracy关于嫉妒一罪略显牵强(虽然前面几宗也有一些John故意制造罪刑的嫌疑)。不过他终于还是成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martyr。虽然开始会某种程度上认同John的做法,但后面会越来越发现,其实他只是想做上帝

24分钟前
  • 後進青年王舒克
  • 力荐

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我们为它奋斗。(后半句我同意)

29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为什么拍出来十几年我才看到呢?

34分钟前
  • 蛮爷
  • 力荐

没觉得有多经典。一来因为没有读圣经信基督的文化背景,二来就像那篇最热门的影评说的,它展示了一些很糟糕的东西,却没有给出解答。这没有什么意义。

37分钟前
  • 某猪·坑坑洼洼
  • 还行

从它开始喜欢上摩根弗里曼

41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那么,学会克制,远离se7en sins

44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力荐

里面的布拉德皮特帅的掉渣……

48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力荐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与色欲七宗罪我们都有,只不过,傲慢变成了尊严、嫉妒变成了讽刺、暴怒变成了性格、懒惰变成了悠闲、贪婪变成了进取、暴食变成了美食,而色欲,自然是人人喜爱的性感。罪从来都是非罪。七罪在身,我们反而觉得七罪傍身。”影片不足在于过多悬疑而没有深入探讨罪。

52分钟前
  • Fionn
  • 推荐

故事看多后的后遗症就是一般最后半小时就知道结局了。。。

54分钟前
  • 催眠药
  • 推荐

决定永远不暴食

55分钟前
  • 毛驴哥🔒🔒🔒🔒
  • 推荐

重点不在于约翰·杜是如何预谋并成功实施杀死5人最后造成七宗罪的悬疑,大卫·芬奇把整部电影提高到对整个社会的沉思和批判,甚至是绝望。片中人所在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功利、自私、纵欲、贪婪、堕落、淫欲高傲等人性的弱点与罪恶,在这里一显无疑,借的是宗教说的就是人性,可是人性本来如此。(比如我戒不掉,比如此时年轻精壮时尚有的好色)。8.7

5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弗里曼和史派西 神演技。就是通过查图书馆借阅记录来找到犯人有点二。犯人那么有钱,就不能买书么?结尾探讨箱子里的内容其实无意义。不过个人还是倾向是头颅。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阴沉而绝望。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以及淫欲。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做魔鬼的行径更为恐怖的吗?台词:“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1小时前
  • Lan~die
  • 推荐

色调太深沉,纽约的雨一直下,混乱的街区,血腥的现场。有些画面好恶心,分2天看完的,特别喜欢老警察,演技台词都是一流的。还有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