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大海

HD

主演:安娜·帕奎因,蒂根·克罗夫特,克利夫·柯蒂斯,约什·劳森,托德·拉桑斯,艾莉拉·布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逐梦大海 剧照 NO.1逐梦大海 剧照 NO.2逐梦大海 剧照 NO.3逐梦大海 剧照 NO.4逐梦大海 剧照 NO.5逐梦大海 剧照 NO.6逐梦大海 剧照 NO.13逐梦大海 剧照 NO.14逐梦大海 剧照 NO.15逐梦大海 剧照 NO.16逐梦大海 剧照 NO.17逐梦大海 剧照 NO.18逐梦大海 剧照 NO.19逐梦大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所以容易,这是一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电影剪辑打乱时间顺序,不做评价,重点是背后的原型人物的启发。

一个9岁就知道自己的梦想的年轻人,在16岁时候实现了世界最年轻环球航行记录。 210天航行,7次翻船,整船沉入海底4米又浮起来了。 澳大利亚总理接见,杰出青年。

这居然是2010年真实故事,netflix拍成了电影

这个原型学到9件事:

1.难而正确的事!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无限大。 她只花了210天,在16岁就做了一件‘奇迹’,得到了‘奇迹’般关注度,电视台210天跟踪报道,8万人在悉尼港迎接。

2.共识与稀缺 那些美好又伟大的事情是一样的。 人人可以,又人有所不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引起每个人内心的纯粹的情感共鸣。

3.像创业者一样行动。 9岁有目标做最年轻单人全球航行水手,12岁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行动步骤,又自己用行动感染了最好的教练训练了4年。 她把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分解,在自己青春期身体发育成熟时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越早越好。

4.最短努力,无限复利。 16岁,只花了210天。写了2本畅销书,今年29岁被拍成电影还在复利。只要有人航海没有超越她,就永远会被提起。太划算。

5.最重要的不是起点有多低,重要的是一直向前。 一个新出生的婴儿能做什么?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就可能是奇迹。

6.但是真正让女孩绝望的是数日无风。 无风,帆船只能静止在大海上。 电影里女孩1次主动迎接风浪,真实情况肯定不止1次。 危险、让人产生多巴胺,是兴奋。没有变化,就缺少希望。

7.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她生在澳大利亚,冲浪或者航海,这种念头并不奇怪。金融危机还没缓过来,她有她的时代共鸣影响千万人。 2010年,传统电视媒体的巅峰;youtube、facebook、3G网络普及,她有DV、卫星电话、卫星网络,她的传播红利。

如果在今天,有更低廉成本的无人机、手机、卫星通讯传播。 8.少要持重老要狂 面对巨浪风暴,她的决策和教练刚好相反。 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无知,无知让你敢冒险。有知让你知道概率、最佳决策而选择保守收益而不是最佳收益。

但是教练策略并没有错,在他这个年龄,造就成功过,保守复利、马太效应就是最佳。16岁的孩子,选择冒险,熬过风暴里的3天,一辈子就成了,这也是最佳策略。

实际上,生命危险,再迎接巨浪时,并没有。

因为她的帆船定位是联网的,船沉入海底4米深时家里就已经收到自动报警。 加上国家电视台全程跟踪, 所以从船里爬出来,海上漂流48小时之内会被救援。 所以就算因此全球航行失败了,唯一的损失就是船没了,仍然是传奇复利。 所以迎着巨浪风暴,其实是风险和经济损失相比,收益划算。 国家电视台的直播,也是靠自己挣来的。

9.我们所需要做的挑战,其实越来越小就可以,因为复利的放大效应越来越大。 16岁的孩子出海。保障是这艘船,已经足够质量好和先进。

上一部关于海上航行的真实事件电影,是《孤筏重洋》,2012年的拍的1947年5个挪威人在纽约融资,从秘鲁出发,使用简易木筏历时101天和4900英里到达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以此证明,1400年前远古时代的秘鲁人就是通过乘坐这种简陋的木筏,穿越太平洋而到达波利尼西亚定居的。

他们5个人在纸媒时代出发,第一天电台就掉进海里,没有现代通讯设备、没有长保质期食物、没有娱乐设施。度日如年,活下来真的是奇迹。 这个女孩与当时的5个成年人相比,难度大降,但是依然人人可以,又人有所不能。 在今天,她的复利收益远超1947年的5人。

我们所能所做的那些轮得到我们做的,共识与稀缺,那些所谓挑战自己,足够复利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

我们在一个超级基础设施+超级社交网络+最完善工业体系+富媒体传播的时代里。

 2 ) 寄蜉蝣于天地

真人真事改编,我看了一眼纪录片,细节很还原,包括她返航那天的发言,最后字幕写她经历了七次翻覆,不敢想象这位16岁女孩是用多么坚定的心智来对抗巨大的恐惧的。

电影中的女主好幸福,她拥有和睦的家庭、无条件支持她决定的家人、倾囊相授的师父、世界各地人类一致的祝愿,以及勇敢、坚韧、自由的灵魂。女主是想象力丰富的人,只有会想象的人才会做梦,会做梦的人才会圆梦。她完全把小船当作生死之交了,到最后甚至不愿离开她的伙伴。七个月独自在海上的旅程,天地孤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人类相通的情感,而她历经险阻将这样的想象变为了现实。

印象最深刻的是度过暴风雨后小船航行在雨中的画面,呼应了母亲在出海前对她的祝福,“欣赏晚霞、庆祝里程碑,在雨中跳舞,”还有途中翻出海面的鲸鱼、随船前行的海豚、水中倒映着的漫天星河都令人不禁动容,自然是永远美丽鲜活的话题。

不足之处是可以少强调杰西卡作为“女孩”的刻板印象,比如梳子、指甲油,粉色就当是还原现场吧,多强调她作为女孩的坚定勇敢。中间无风期情绪崩溃比较突然,可以借记者之口向观众解释一下她面临的困境作为过渡,比如在海上停留时间过长缺少补给等等,至少给她一个崩溃的理由,否则大家以为在海上随便看看电视剧也能打发时间呢。

 3 ) 故事是个好故事,拍也确实没拍好

网飞真的很会找故事,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少女,独自跨越大海,进行环球航行——故事确实真的是个好故事

但我想真实故事比这电影要惊险多了。列出个人认为没有交代清楚的几点。

第一、210天的不间断航行,就靠出海时的补给就够了?而且还有几次风暴我想也会损失不少食物,不学点钓鱼捕鱼的技能靠罐头食品就够了?

第二、几次主要的危机化解都是“天助我也”的感觉,女主只需要做出决定,女主光环就能带她渡过险境。女主的粉红女郎号感觉比路飞的桑尼号还要厉害。

最后,这样的人类壮举,不是单单靠梦想和坚持就可以的,需要更多的技术,电影里对女主航海技术的描写真的少之又少,我相信故事原本的16岁少女一定是经过很刻苦的训练,航海技术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不过通过这个电影也了解了,阅读障碍可以通过标颜色来解决,也许在万千头绪的繁琐生活中聚焦也能解决我们的大部分问题吧!

 4 ) 我缺梦想吗?我只缺一艘粉红号

看到片名和介绍,真人真事,16岁女孩,独自帆船环行地球。眼前的画面就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逃出生天、憔悴褪皮的面容、衣衫褴褛的鲁滨孙、绝美的风景、浩瀚的大洋……这必须是张力十足的大片。

结果影片到1/3才出现巨浪滔天,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各类工作人员,以及杰西儿时的温馨画面占了多数时间,顿时感觉自己是不是对航海有误解?

我以为即使今天,这种行为绝对还是人类壮举,何况一个女孩。我以为的主线是按女孩航海日志或纪录片顺序来讲述。严格训练、按清单准备器材給养,认真规划路线,提前制定各种应急措施,严格实施,然后就是途中的各种意外、困难和挑战,女孩如何与大海搏斗,克服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中间插一些成长、父母的情节把动机和愿望交代清楚即可。

看完电影,感觉环球航海这事原来挺容易。随便就说服父母,随便就准备好一个粉红小帆船,随便说走就走。船上环境也不错,女孩妆容一直保持,经常换换时装,秀秀身材长腿,唱歌跳舞,精力旺盛,闷了就煲煲海事卫星电话粥,随便拍拍视频,淡水食品蔬菜不是事,然后随便斗斗恶劣天气,随便在大洋过个相当不错的圣诞节,无风时期随便发发小姐脾气,最后随便就完成了航行。200多天海上漂泊,金发依然那么飘逸,妆容依然耀眼夺目。

过巴士海峡时,有大型风暴预警,女孩随便选择挑战风浪不靠港,家人随便就同意了。看来太平洋风暴天气不算什么事。

滔天巨浪把小粉红拍入深海,人家自己翻身上来了,桅杆船帆甲板设施一点事都没有,绝对是科技与狠活。

剧中说女孩是不间断航行,遇到风暴天气都绝不靠岸。那么、修补、淡水给养是如何补充的呢?

看完电影,感觉过去那些航海家的恐怖描述基本都是吓唬人的。只要有一个小粉红,全球大洋任我游。

 5 ) "少女的奇幻漂流":16岁怎么了?有梦就去追啊!

昨天看了日本电影《鱼之子》,也是关于热爱,关于梦想的故事。今天又看了这部《逐梦大海》。我发现这种关于梦想的电影,不管剧情怎样,不管是俗还是套路,我都会感动、我都会热泪盈眶。

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6岁女孩想要完成环球航行的故事。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点还是主人公的父母对她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面对记者的质疑,她的妈妈表示16岁怎么了?凭什么否定别人的梦想。是的,我们国家现在就是缺乏这样的教育理念。为什么16岁不可以逐梦大海、扬帆远航,难道要等到36岁甚至46岁吗?趁现在,正青春,我们还心怀赤诚,干嘛不去追梦啊?尽管梦想听起来遥不可及,可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我相信一定会实现。

就像片中的主角,是她的梦想让她一路坚持,也是她的坚持让她成就了梦想,最重要的是,她背后有家,有支持她的人

愿我们也能不惧风浪,追随自己的梦想踏浪而行

看电影是随便截取了两张美丽的图片,大家随便看看吧

 6 ) so

抛弃别的不说,这个导演的手法和镜头就好像小学刚毕业还在老师指导之下一样,我要是投资人就打死它了🙄为啥需要140个字呢,豆瓣老板弱智了吗,它需要更多的文字才能学习不落伍嘛,140140140140140140110120111119911,我去年买了个表,我一直在想这个表送给谁,送给140吗,140sb,and for ever

 短评

一家子好温馨好有爱,女孩的航海历险几个场面惊心动魄,看到真人时突然很感动,真了不起!!

5分钟前
  • 阳光清清
  • 还行

十六岁女孩无间断环球航海的故事。我觉得电影可能还是拍得太轻松了。看最后的字幕,女孩遭遇了七次翻船,可想而知整个过程非常地不容易,可是电影中只有一次,给观众的险象环生的感触并不深刻。电影里展现的女孩最大的困难是无风的几天,可能完全没法前进确实给女孩不小的打击,内心也遭受了很大的折磨,不过我觉得每一次翻船对身心的历练不会小于无风的几天。难道每一次翻船都是靠运气活命?把整个航行的努力归功于运气,应该是对女孩技能和坚韧品质的不尊重吧。片尾看见女孩的原型才觉得真的太不容易了,原型比演员看起来小太多了,才十六岁,真的厉害。

8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没有什么亮点,拍的平平

13分钟前
  • 本尊神灵
  • 还行

典型的主旋律片,所有情节都在预料之中,太一般了,最多两星,多给一星是因其基于真事,难得一小女子孤身完成帆船环球之旅。

14分钟前
  • 天D行者
  • 还行

感谢影片让我了解了一位16岁女生的经历。如果再让我回到十六岁,我能否坚定的去实现梦想?

18分钟前
  • 成为个农民
  • 力荐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是故事本身很平淡,没有什么剧情上的起伏。还是不值得。

20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一个普通女孩,一颗勇敢的心

25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星空里那一幕好美,永远佩服有梦想能坚持的人。

28分钟前
  • JoJoLa
  • 还行

16岁女生环海,7次翻船,真人真事。这么好的题材认真拍成合家欢阳光励志,有些可惜。

31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主要因为真人真事,片子拍得平淡如水……

33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女主漂亮。

34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还行

影片采用了雙線敘事的拍攝手法。第一條線從傑西卡試航失利開始,依次展現了她挑戰環球航行的全過程。而第二條線,則是回顧了兒童時期的傑西卡情迷大海、立誌航行,以及和教練布萊恩特相識的經過。兩條線索相互交織,依次展現,有效地控製了影片節奏,並使劇情的展現更加完整。整部影片從頭至尾都洋溢著積極向上的精神,在關鍵部分所驟然響起的配樂或插曲,也都輕松歡快,從而將影片打造成了一部典型的青春勵誌電影。雖然影片有美化過度之嫌,敘事也略顯平淡,但影片中所傳達出的不畏艱難,挑戰自我,追逐夢想的精神,還是打動了許多人。雖然我們不太可能像主人公那樣去駕船遠航,但我們卻可以憑借這種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克服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去追逐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夢想。這或許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所在。

35分钟前
  • 豆乳玉柏麟
  • 推荐

me: spent enough time/energy on things/ppl that never felt right.

37分钟前
  • 🍄
  • 还行

挺不错的,但同类片看太多了,己无感。

40分钟前
  • 还行

小粉征服大海

42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澳洲从不缺少冒险精神 但作为电影 还是应该多交代一下梦想产生的过程

43分钟前
  • 地球流浪者
  • 推荐

作为被社会毒打的成年人,真的需要看这种追逐梦想的少女的电影。尤其是,它实际上上真实发生过的。

48分钟前
  • 李格非
  • 推荐

一个16岁女孩,独自航海全球,经过几十米高的巨浪,巨浪这场戏还可以,船都直接被浪打翻沉海了,但是后来又自己冲出海面了。

49分钟前
  • 梅洛哥
  • 还行

一个16岁女孩,独自航海全球,经过几十米高的巨浪,经过几天无风的停滞,经过多个月孤独,战胜恐惧、战胜沉船、遵循梦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怀抱,为不屈不挠的精神热泪盈眶!

50分钟前
  • 凌风
  • 力荐

励志

54分钟前
  • 阅尽千帆拭风尘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