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HD

主演:约翰·库萨克,阿曼达·皮特,切瓦特·埃加福,坦迪·牛顿,奥利弗·普莱特,汤姆·麦卡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法语,藏语,汉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2012 剧照 NO.12012 剧照 NO.22012 剧照 NO.32012 剧照 NO.42012 剧照 NO.52012 剧照 NO.62012 剧照 NO.132012 剧照 NO.142012 剧照 NO.152012 剧照 NO.162012 剧照 NO.172012 剧照 NO.182012 剧照 NO.19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饰)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生一连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些伟大的鬼魂将脱颖而出,而一些自私的心灵将无所遁形,当千千万万个生灵通过各种方法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纳数量引发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终,仅存的人们用互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渡过了难关。 本片被称为《后天》的升级版,投资超过2亿美元,是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最新力作。外貌协会100%地球大战蜘蛛龙出生天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侠盗联盟国语版冰临险境玩命大师梦回唐朝加美拉对宇宙怪兽拜拉斯伊娜:初生之犊寅次郎的故事5:望乡篇重创的伤口水舞萨利姆鬼屋事件我可能遇见了爱情寻味贵阳美国之声第二十三季另一半2022青春向前冲说谎者游戏新最佳拍档咖啡风暴水中真相横沟正史短篇集金田一耕助登场恋情告急粤语版篮球兄弟第七季毒舌上司校花妹Reaction!街舞情报局超级细菌女孩冲冲冲爱之目光外来女婿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2再见语言绿水青山带笑颜军列杀出重围天王助理我被沐总宠哭了大小谎言 第二季女王牌我的朝圣之旅安息2龙日一,你死定了第二季白蛇:情劫

 长篇影评

 1 ) 寻找中国元素归来有感

007第一集,大反派诺博士是个中国人,这部电影上映于1962年的10月5日,之后15天,中印边境冲突爆发,4年之后,文革中的中国进一步封闭了自己,谜一般的红色风暴自东方而起,席卷了整个世界,而那些嘶喊吼叫着的左派学生们其实并不知道当时的中国在发生着什么。

文革过去33年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始终挑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我们就如同一个少年,有着让人自豪的成绩,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缺点,毛躁地期待着,期待着所有人都为那些成绩喝彩,所有人都放过那些缺点。我们在每一部大片中寻找着中国的影子,在每一个应该有大国出现的大场面中寻找那红色的旗帜,在每一次世界面临奇思异想的灭顶之灾时都期盼着中国的出现。我们等来的是什么呢?是破旧野蛮如集中营一样的监狱,是中国熊猫的美式减肥之旅,是旧式的军服和冷酷的军人,是挥金如土的黑帮富商,是质朴善良却吃不饱的人民。我们是如此在意西方媒体对我们的看法,所以《参考消息》销量甚高;我们是如此在意好莱坞镜头里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所以在失望后我们愤怒,我们谩骂,我们沮丧。

好像一个少年,用穿着球鞋的脚踢着街边的垃圾桶,发泄着他看似有理却其实无关紧要的愤怒:这一切,都是成长的烦恼而已。

何必在意好莱坞镜头里的中国是什么样呢?不需要在陨石撞击地球之前拉着中国也发射核弹,我们知道自己能毁灭世界;不需要让蝙蝠侠在香港跳来跳去,我们知道自己有摩天大厦;不需要一个外国导演的感动,我们知道在2008年的5月,汶川、映秀、北川闪耀着怎样的光辉,那光辉足以在人类不长的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点。不需要,其实我们从来都不需要好莱坞的肯定和西方世界的赞赏,我们有《南方周末》,有简光洲,有卢广,有×××,有×××(请随意填空,只要可能被豆瓣删除的人名都符合条件),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也有有勇气说出这些问题的勇敢同胞。

但是——是的——没错,如同那个少年一样,我们希望那肥大的校服能够衬出自己一下子蹿高了8公分的身材;我们希望那千篇一律的、人人一样的发型能够有点变化;我们希望自己成为同龄人中最有魅力的那一个——尤其是和西南角那个黑乎乎的表弟相比;当然,我们最希望的是那些前辈们能够说一句:小伙子,不错!

哪怕那些前辈们虽然有的富可敌国,有的学富五车,却已老眼昏花,跟不上时代,也泡不到美眉了。

少年中国啊,少年中国,当我坐在电影院中,不可免俗地费力寻找你的身影时;当你的名字出现在那张地图上,我惊呼出声心中暗爽时;当我和所有观众一样,看到直升机上那八一星徽会心一笑时,我们都是你的一部分——你的少年心性,你的故作深沉,你的不成熟,你的早熟,你的活力,你的不完美,你的冲劲,你的不自信,你的勇敢。

好莱坞的镜头里永远不会有我们眼中的中国,我们眼中的中国只会出现在中国电影的镜头里。西方媒体的笔下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中国史,中国历史的记录者永远使用汉字,那汉字从前存在于史官怀中的竹简和市井小民的传说中,今日则被坐在电脑前的每一个你和我敲击,那些西方记者们漏掉的每一个欢笑和每一场苦难,都被我们忠实的记录。

所以,无需费尽去寻找“中国方舟”了,无需为那一句“只有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而受用无穷,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中国“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不是吗?在那些白皮肤的老朽们已经爬到山顶的时候,等待着他们的只有下山的路,而攀爬未半的少年中国,抬起头,前方是久违300年的绝顶风景。

好莱坞,不如遗忘中国吧,不当大反派,也无意成为救世主,更不想如你们镜头中俄罗斯的寡头、沙特的王储、印度的科学怪才那般脸谱化。如何编排你们的配角由你们自己高兴,但真正的中国,存在在中国人当主角的电影里。

好吧,善良的中国人民都同意了,以后俺们的灾难片里,也给你们美国人留一艘船。要减肥哦。

——瞎写于UME华星憋尿两个半小时之后,目睹中国电影欣欣向荣,作为影迷有感而发,BTW,拍《三体》吧!

 2 ) 一个自由派的良心

      世界末日,谁会想着和前妻的新家庭呆在一起?答案是,一个被离婚的中年男人,一个好莱坞的二流编剧,一个无名氏作家。他是幕后枪手,为某些电影编剧,但很多时候银幕上的演职表没有他的名字,例如这部讲世界末日的灾难片。
    实际上,世界末日是被他召唤来的。因为这个世界里,他已没有翻身的机会,他渴望来一次大毁灭,把自己从碌碌无为中解脱出来。他曾经那么相信“人人平等”,没有谁比谁优越,没有谁歧视谁,但现实却告诉他,世上并无“平等”,作为一名失意者,他只能忍受煎熬,眼睁睁地看着成功者名利双收,并且掳走了自己的欢乐。是的,世上已无平等,只有“死亡”才能实现平等,让高贵者和卑贱者都变成一小撮齑粉。他对世界的这份绝望,变成了对末日的极度渴望。他欢迎它,他不恐惧它,他需要它,那是他的梦想舞台,他要在上面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并且一次过挽回自己的雄性尊严。
    每个被离婚的男人都不愿看见前妻的新任丈夫,因为这个男人注定比自己优秀。前妻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在为前夫的无能作证。但世界末日这一天就不同了,这个潦倒男人非常愿意和他们全家共同渡过,原因是他知道今天是自己的幸运日。他开着名贵的房车,虽然是他老板的,但多少挣了点面子。唉,在好莱坞这个淘金宝地,他这种写稿子的,就相当于富豪的司机。他的两个孩子,由于经济原因,抚养权都判给了前妻。两个孩子都对现状很满意,也很喜欢继父,这种情形令他心痛。但他有信心,一切终能挽回。他带两个孩子去郊游,竟被一个有权势的科学家认出来,说看过他的作品,并当着孩子面夸奖他,令他先拔了头筹。接着,他从一个散布“阴谋论”的疯子口中,得知了世界上最大的秘密。作为一个文人,他身边常有这类怪胎出没,这也是前妻厌弃他的理由——物以类聚嘛。但这次他终于洗刷了自己,他喜欢与神经病为伍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智者,掌握真理,洞悉一切。这就像听信股评家的网民竟买中了黑马,他这个走了一辈子霉运的男人,死到临头居然也中彩了。他提前知道了世界末日的消息,及时救出了前妻和自己的孩子。
    关键在于,这个男人把前妻的丈夫也救了。不过千万别以为他很大度,他只是想利用对方而已。失意的文人是很自卑的,除了爬格子,他一无所长。要开飞机逃离一座坍塌中的城市,他还没有足够的自信。但他相信前妻的丈夫可以,优秀的男人总是能人所不能,整形医生会开飞机的机率总比作家大吧。于是,他让自己的情敌坐在驾驶座,当起了司机,负责飞渡艰难险阻。其实,这个角色更像苦力,而不是英雄。这一点让他颇为满意,尤其想到前妻拒绝和这个男人生孩子,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完好的,自己的人生依然充满希望。他乐观极了,下决心除掉这个男人。在登上诺亚方舟的前夕,他期盼已久的美事发生了,前妻的新欢终于死在自己的面前。真痛快啊,这个落魄半生的文人像打了鸡血,浑身是劲。接下来该他扮演孤胆英雄了,飞船出了严重故障,但千钧一发之际,又被他修好了。而正当所有人以为他已经殉难,为他失声痛哭时,他突然从水里冒出头来。那一瞬间,全世界都沸腾了,全人类为他欢呼。不分职业,有政治家、科学家、富豪、将军等等;也不分种族,白人、黑人、黄种人等等。总之,全世界的精英都在这里,一起庆贺他的辉煌。小人物一夜之间成了救世主。最让他爽翻天的是,前妻和孩子见证了这一切,眼睛里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他们何曾想过,世上最优秀的男人就潜伏在他们身边。
    不过,假如这个故事只是讲述个人恩怨,未免太小家子气。像美国大多数媒体人一样,这个编剧也是自由派,他还要讲政治。在美国,自由派即左派,道德良心挂帅,处处讲求政治正确。他们本质上就是失意者,哪怕靠拍弱智的科幻电影赚了大钱,他们仍然表现得很失意。失意本身是一种政治态度,意思是说他们不满足于物质生活,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资本主义美国就太物质了,所以世界末日来临,它第一个灭亡。近两年的金融危机,更让自由派对美国失望透顶,他们甚至相信世界经济将由极权国家引领。这些家伙忘记了,当年他们曾将同样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了苏联身上,结果一败涂地。这个编剧显然看了太多左翼的宣传品,他相信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已经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印度的科学家最先发现地壳的异常,并且制定全球性的拯救计划。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技术建造水平一流,不懂建航空母舰,却能建成诺亚方舟。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次党和政府竟然杜绝了腐败,没让“豆腐渣”悲剧重演。如果有起码的现实感,或者来中印两国游历一番,就不可能相信这类神话,但这个自由派文人却深信不疑。他太颓废了,已经到了良莠不分的地步。也许美国真该毁灭,因为这样的糊涂虫太多了,他们对现实只有一点可悲的了解,可他们愚蠢的见解却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
    这个神经脆弱的自由派,他对物质文明的厌倦,已经盼来了世界末日,但他仍然不肯放弃道德说教。爱与牺牲,在东方体现在宗教精神里,由西藏人的听天由命演绎了出来。而在西方,它们令人惊奇地体现在了政府首脑身上。这个美国黑人总统,是奥巴马影帝的化身,在关键时刻他把求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不是共产党员,却胜似共产党员。这种政治倾向表达得十分露骨,在另一个场景,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被描绘成了小丑,当众撒谎,遭到天谴。众所周知,施瓦辛格是共和党人,而美国自由派绝大多数是民主党的拥趸。幼稚的自由派,虽然常用“阴谋论”抨击政府,但他们仍坚信世界的最后一天,政府将承担起延续物种的使命。在他们眼里,政府几乎就是上帝,只要足够民主。片中有一幕极具代表性,充分反映了自由派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打开舱门救人可能错过最佳的逃生时机,不打开舱门就会让外面很多人白白死去。在一位永远正义的科学家的慷慨陈词后,各国政府首脑迅速民主投票,一致决定打开舱门展现人性。民众的良心唤醒了政府,政府做出了民主的决定。利他主义战胜了自私自利,这是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世界末日,谁会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人类的良心上面?答案是,一个自由派。在醉眼朦胧的人生里,他看不到光亮,一直积攒着对人类的怨恨。为此他渴望世界末日来临,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刻,他来亲自演示良心的拯救力量。他先施加恐吓,再给予希望,继而唤醒昏睡的心灵。你相信这套说辞吗?他说:世界太堕落了,不如毁掉它,由那些真正有良心的人来重建。我不相信,因为我看到背后有一个伪先知的身影,一个思想猥琐的文人,一个家庭破碎的中年汉。你相信他懂得什么良心?我不相信,我只知道“良心”是标签,贴在了他贩卖的东西上面。这种东西总能卖得出来,这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良心,他们也需要告诉别人他们有这种东西。或许,世界末日就是这么来的,人人都成了自由派,拒绝相信理性的力量,一味追求神秘主义的体验,他们拥有的全部,就是那一点点可怜的良心

 3 ) 精英——大众的敌人!

这部电影的本意,决不是仅仅想表达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同舟共济,自我献身的精神;相反,在整部电影里充满了精英对大众的背叛,精英已然成了大众的敌人。

在印度学者们发现了由于太阳的异常活动导致地壳运动失常开始,这个社会的精英们就用那些他们已经驾轻就熟的惯用手法来封锁了消息。他们将大众看作需要监护者的未成年人,他们不相信大众,认为不成熟的大众在知晓这些消息后会变得无法控制自己,会发生暴乱,会损害那些所谓的文明。所以,他们会让那些地质学家和经手此事的工作人员们三缄其口,同理,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封锁另一些在他们看来会让这些愚民发狂的“谣言”。03年某国作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进一步延伸了那些精英们令人发指的行为。在预测到毁灭性的后果之后,他们采取了更加严密的措施控制这个精英共同体的利益。任何敢于向大众揭露真相的人都被暗杀。在这个共同体中,强力领导者们自然是肆无忌惮的履行着自己的信念,他们是获选者,他们将延续人类的文明。然而,那些表面上看来被强硬派裹挟的温和派精英们,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可以原谅的吗?他们即使只是从犯,也背叛了大众。特别是和那些深具牺牲精神的无畏者们相比,他们同样也应该感到汗颜。

于是,精英们利用大众的劳动成果,利用纳税人的资金,建造了2012年的诺亚方舟,并自我推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最后,他们满怀“悲伤”的生存了下来……他们最后会说:死去的人啊,你们的死是有意义的,你们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而献身的。这一幕是如此的滑稽,就像一个肉食者对这盘中的火鸡,说:火鸡啊,你死的是有价值的,你的死使我活了下去,另一个更高等级的物种得以存在。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是什么使精英背叛了大众?精英必然是大众的敌人吗?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答案也可能都不禁相同。在此,我想说出我的粗浅看法:导致精英背叛大众的原因是代理人道德风险和信息的不对称。由于种种原因,大众和精英之间形成了公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便利用种种的便利条件和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福利,甚至不惜以损害大众的利益为代价。在灭顶之灾面前,他们竟然团结一致,抛弃了大众。

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或者说是怎样使精英不必然变成大众的敌人呢?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抑或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体系,等等。无疑,这些都是有所助益的。但是,作为一个目睹了现代信息传输革命性的发展的人来说,我更加倾向于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方面进行努力,我们可以善用网络,手机通讯,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信息传递形式。试想:当时如果可以流出可考的信息束,以网络的传播速度,被精英控制的当局是无法封锁的了的。因此可以这么说:网络就是大众监督精英的有利武器!

但是,现在某国政府的所作所为……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最后,再次回到电影本身,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结局。我心中的结局应该是这样:所有的灾难都如以前一样的发生,所有的精英们也如期登上了方舟,而且强硬派们始终控制着局势,那些由于故障而没有登船的“精英”,最终被更加优秀的精英所抛弃……最后,洪水如期而至,但是方舟没有抵抗住洪水的冲击(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建造的),所有的精英全死了,洪水退去,在西藏的角落,在非洲的角落,抑或这在其他什么地方的角落里走出了劫后余生的人们,他们将延续人类的种族——最后的选民不是由于背叛而产生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4 ) 美国真好

美国科学家走进飞船,看到逃生用的豪华标间,他怒了:这里至少能容纳10个人。我不得不嘲笑他没见过世面,兄弟你要是站过西安的公交车,这里至少可以放一百人,你要是经历过中国的春运,这一艘飞船放100万人没问题。

最早发现人类面临灭亡的是一位印度科学家,但是收获成就的不是他,是他同为科学家的美国朋友。因为国籍,印度科学家和他的家人都挂了。他是承受恐惧最多的人,因为他最早知道人类的命运,最早开始等死怕死渺茫求生的痛苦历程。

相反,印度科学家的美国朋友活了下来,而且成为了人性光荣的典范。飞船重开舱门的刹那,解救众生。他牛逼的像个耶稣。在美国科学家动人的演讲里,印度科学家全家的罹难只是一个背景,衬托美国科学家人性的伟大。

阿拉伯人卖石油有钱,买得起船票,可是卖船票的人是哪的?是政府的,所谓G国家里哪个国家的政府买票时候说话最算数?我猜测是美国,因为没见选举美国官员就成了诺亚方舟的船长,因为美国总统的女儿不用掏钱就天经地义的得到了那张船票,然后正义声称,人和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中国人是干活的,即使这是个拯救地球的工程也需要我们的农民工来完成。拿到工资的工人也许还舍不得花这钱。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民币再不花的话,就去掉人字成为冥币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工钱应该在被拖欠当中。

最后走后门的也是中国人,这后门还险些害得人类彻底玩完。幸好拍电影的是美国人,如果我们中国拍这个部分,人类是断然要玩完的,

玩完的瞬间是这么个场景:甲:你先走,我是党员,我留下。乙:不,你先走,我留下,你还年轻,我们祖国需要你。甲:不,我不能走,你还记得三个代表么? 乙:不,我不走,八荣八耻,我不能走… 最后海啸扑来,飞船没开,人类和地球拜拜。

海啸漫过喜马拉雅山顶,为人类送终的是一位相貌形似达赖的喇嘛。可是人类没有玩完,火种还在,还有大象,猩猩和有其他为活下来的人进行马戏表演的动物。

结尾,一个因为中国人走后门,破镜重圆、家庭圆满;一个因为印度科学家的发现,功成名就、抱美人归。他们都是幸运的美国人。

做美国人,真好。

 5 ) 灾难拒绝加法和美国梦

  

一,艾导的手艺

 

艾默里奇这个导演,基本上就是一个好莱坞的王晶,跟风能力有余,创新意识欠奉。甚至从某种角度讲,还不如王晶。王胖子至少还开创过赌片潮流,为香港影坛贡献过牌局斗智这种新桥段,艾默里奇……谁记得他有什么手法是别人没玩过的吗?

 

艾氏是个很擅长做加法的导演,早期的《星际之门》是科幻加冒险,《独立日》是《异形》加《星球大战》加《世界大战》,《哥斯拉》照搬日本怪兽片和《异形》,《明日之后》是《活火融城》加《龙卷风》加《天地大冲撞》等等,《史前一万年》是各种怪兽片和蛮荒冒险电影的集合。至于《2012》,不用再说了吧?只需要指出一个事实:最后下水找钥匙那场戏,是卡梅隆在《深渊》里先设计出来的(有趣的是,这次艾导最忌惮的也正是卡梅隆的新作《阿凡达》,这就叫李鬼怕李逵)。

 

足如果把导演比作厨子,那么艾默里奇这个厨子的作品有如下几个特色:

 

第一,份儿大,量足,每次都把抄来的特效和场面压得结结实实,让你都不好意思再要第二份。

 

第二,各种食材多半拌不匀。抄来的终究是抄来的,艾氏并无意也没那闲功夫把各种场面勾兑在一起,烹煮出新的味道来。他的电影里地震就是地震,火山就是火山,空战就是空战,一场完了再来一场,投资额并不是与影片质量成正比,而是与影片长度成正比。

 

第三,味精味儿大过食材的原味儿。因为元素太多,因为艾导总是在赶工,所以每一种元素他都无暇深究,战争中的人该有什么反应?地震呢?世界末日呢?通统放到一边,用一个模式化的故事框架往里一装,人物性格和情绪合理性之类萝卜须都还没理清楚,就端上台面来了。

 

说白了,他的电影就跟麦当劳里的巨无霸一样,甭管多少鱼肉蔬菜,统统叠起来,两头面包一扣,齐活儿!

  

二,灾难可以做加法吗?

 

商业元素堆砌并不是艾导一个人的嗜好,然而拍灾难片,他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要处理。那就是面对灾难,纯粹机械的加法行得通吗?

 

两场地震是不是就比一场地震更可怕呢?全球倾覆,是不是就比一次隧道事故更值得哀悼呢?对于生者而言,或许如此,可是对于不幸罹难的人来说,并无区别。因为面对灾难,每一条生命都是无价的。

 

波兰斯基说过,“《辛德勒的名单》并不是关于百万犹太人被杀的故事,而是关于一小撮犹太人逃出生天的故事”。此话确实点出了电影反映灾难的一个困境,那就是此类电影的重量来自对灾难的重现,但恰恰灾难的核心——那些受害者的视角,电影是无从反映的。即使如此,仍有底线:关于受难经验,电影如果无法深入,至少应该保持敬意。

 

不能说《2012》里缺少这种敬意,只能说太过稀薄。在洛杉矶倾城天翻地覆的时候,镜头牢牢对准的,始终只是逃出生天的那一家人,他人的受难,看起来只是在反衬这一家子的幸运而已。其他的场面,亦大体若是。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个照抄《真实谎言》的镜头,艾默里奇又一次剽窃了他心爱的卡梅隆桑,让飞机晃了几下掉下悬崖,可是他愚蠢地忘了,这种冷血玩笑根本不适合灾难片。艾默里奇史无前例地把灾难扩大到了全球,而他的胸怀,却并未提升一点点。



好莱坞电影无论再大的题材,都会有个个人视角,这很好。然而此片中,影片的个人视角并不是为了把一个“全人类不断受伤”的故事具体化,而是另外讲了一个“白人中产阶级男性不断获得”的故事。这种荒谬的错位感要对后半段的剧力崩溃负主要责任。



批评好莱坞电影不够严肃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大概是最常见的评论了。然而我这里要说的却并不是这个,把戏份全部集中在逃出生天的一小撮人身上,最后产生了一个很奇妙的戏剧效果。那就是观众彻底抽离出来了,逻辑很简单——几十亿人都死了,剩下这几万人死不死有什么关系呢?这一家人逃出去又能如何呢?——不是观众无情,而是导演的逻辑太过混蛋。

 

最后看到镜头撇开汹涌的人群,对准那只求生的小狗的时候,我终于被这种“紧张场面”逗笑了。

  

三,世界毁灭,然而美国长存

 

一般来说,灾难片体现的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多半是白领家庭一家躲避灾难的故事。这没办法,谁让他们是票房主力呢?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地震和海啸不但让失意的男主角重新当上了老婆孩子的家长,还稍带着帮他清理了情敌和老板,简直比他家养的召唤兽还乖(想想地震在他前妻和情敌之间画出的那条“鸿沟”)。《倾城之恋》里说,一个城市的沦陷或许只是为了成全一对情侣,同理,《2012》里的“倾球之灾”,也只不过成全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白领家庭而已。

 

这个家庭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叔伯兄弟。尽管核心家庭在今日的中国,尤其是城市里已经大幅上升,中国人看起来还是会觉得有些怪异——为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其他亲戚?好像他们在世上只有彼此似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核心家庭是美国从拓殖时代就开始牢固确立的基本社会单位。往更远一点说,是西方从工业化时代就开始确立的家庭模式。父母和未婚子女构成的关系被认为是个人世界的中心,决不容侵犯,这是典型的美式价值观。




很多人激动于《2012》里的中国元素,其实是自作多情。“这样的工程,只有中国才有可能完成”,这是在夸中国吗?从世博会到奥运,再到60年庆典,世界终于意识到,社会主义并不必然意味着效率低下,在“举国体制”下,中国可以有最高的效率。然而这种赞扬下面的潜台词,还需要说出来么?

 

除此之外,在《2012》里,你还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美国对于这个世界的刻板印象——印度那地方就该遍地饥民,意大利总理就应该乞灵于祈祷,俄国人就应该唯利是图……当然,美国总统就应该为民牺牲。然后让一个美国人的壮举拯救所有幸存者。美国电影的特效可以把灾难扩张到全世界,可是美国人的眼界,似乎始终还停留在自家门口。



四,好莱坞的劝善文

 

有心人或许留意过寺庙里的劝善文,内容是用地狱里的种种惨状来提醒善男信女,今生不修善业,死后必遭天谴。好莱坞灾难片不问来生,也不认为人的善恶与灾变有什么关系,但是却通过面对灾难凸现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其功用与劝善文是一致的。所以片中人物才对着街头劝人悔过的教士发出感叹:“归根结底,原来他们是对的!”

 

只不过,因果也好、启示录也好,宗教的果报仅限于己身,顶多不过“淫人妻者,其妻必被人淫”之类,祸及妻儿。而现在仅仅为了在银幕上造一个美国梦,就闹得天下无辜都来陪绑,《2012》这玩笑未免开大了。

 6 ) 《2012》:末日的七个启示

       在厦大讲了两年的商法课,都是用《后天》作为开场白,原因很简单,末日总能让人们想清楚很多平时想不清楚的事情,本来苦苦纠缠的恩怨,可能遇到末日,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傲慢的人开始懂得谦逊,没有信仰的人开始忏悔罪过,不懂得珍惜的人开始重拾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美好,如果还有逃生的机会,或许还有厮杀争夺苦苦求生,但如果末日到无法拯救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剩下的也就只有爱了吧……

    《2012》的视觉效果当然做到了现有技术和投资的极致,故事内涵却逃不出《泰坦尼克号》、《天地大冲撞》和《后天》的范畴。“公平”和“人性”话题,说来说去总没有太多新意:对于有限逃生的名额,是公开民主抓阄的公平,还是精英秘密遴选的效率,二者不可得兼;对于爱恨情仇,互助还是相残,逃避抑或承担,割舍与牺牲,煽情煽到乏味,不过如此。

    但是,对于那些淹没于日常琐事过得机械麻木、斤斤计较、失却目标的行尸走肉,对于那些行色匆匆却无心驻足流连、欣赏风景、仰望星空、思考意义、拥抱爱人的生命过客来说,末日题材本身,总是一剂再好不过的强心针和清醒剂。总结七条末日启示如下:

    (1)别做什么房奴了,几十年辛苦,就可以毁于一旦。

    (2)别当什么政客了,做一个意气风发的科学家吧,对人类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3)别为钱财斤斤计较了,十亿元也买不回一条命。

    (4)离去的恋人就别苦苦纠缠了,把每天当作末日来相爱,珍惜身边爱你的人吧。

    (5)老百姓都多读点书,有点文化吧,说不定哪天就剩下其中几个人,也不至于沦落到原始社会。

    (6)趁你还活着,多做点精彩的事情,多做点好事,好好爱生命,爱地球,好好活着。

    (7)面对自然,人类很渺小;面对灾难,人类很脆弱;面对宇宙,人类很孤独;只有团结如一家人,只有爱,能让我们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力量,多一点瞬间也能永恒的生存意义。

 短评

末日毁灭的巨制不敌弥漫全片的那种洋洋自得的伪善与说教。结局灿烂的夕阳染红幸存者灿烂的笑脸,你完全想象不到这些人是踩着60亿人的尸体活下来的,罪孽感没有像末日洪水一样吞噬他们?没有,他们中有些人还欲火焚身地亲上了嘴。

8分钟前
  • 海居
  • 还行

以前经常在说,2012快要来了。2012,那时候是世界灭亡的代言词。然而,2012还是来了,当然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以前厌恶这种造谣的人及其相关言论,但现在想想,如果这个言论曾经让人们更懂得珍惜眼前。那么,它或许可以罪减一等。

9分钟前
  • bekey
  • 力荐

终于把《2012》看了,老美真是想不明白,宁可把10个亿砸到河里,也不愿意花1000块钱请个正常点儿的编剧,是不是这些编剧也都是混单位里的,好多场景让我想起了咱们的《超强台风》,比如那只怎么整都死不了的狗。

12分钟前
  • Zong
  • 推荐

电影院午夜场2012首映看的我蛋疼,主角光芒从头到尾笼罩进行时,我看见了各种飞机和加长型汽车躲避各种弹幕,我感叹史上最卖座宅难电影看完后只给我留下大型打飞机飙车游戏CG效果的印象。抱歉,我真不会欣赏灾难电影,因为各种弹幕效果以及老套的亲子剧情还有美帝国主义万年不变的救世英雄主义瞎了的我的

15分钟前
  • 南 瓜 子
  • 较差

做到这么极致的灾难片,它就属于那种我们明知道会看到什么,但当你看到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震惊。

1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其实片子里我最欣赏的,是美国黄石公园里面的那个家伙,以及我们西藏的那个智慧的喇嘛,在大难临头前的那种疯狂和镇定,殊途同归,其实都是人类极高的智慧所在。

20分钟前
  • X
  • 力荐

灾难片中最爱的一部,确实吓人特别是当地震海啸来到跟前的时候,那种压迫感太压抑了,其中最深刻的还是那个藏族的喇嘛,那种淡定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太了不起了

23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推荐

俩字:震撼。仨字:没深度。四个字:硬伤太多。

27分钟前
  • jiyun
  • 推荐

好大的飞机!俄国人造的……好大的船!中国人造的……好灾难的电影!德国人拍的……等等,美国在哪?……美国成南极了。

2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有多少人2012年的时候担心过世界末日?反正我没有,哈哈,真的算是一部好电影,灾难片中的战斗机,画面震撼人心

32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推荐

看个灾难片,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是为哪般╮(╯▽╰)╭

34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就为看特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要配角都会死的特别特别惨;2、高原反应是值得的,今后除了太空能避难的就只有中国;3、女皇长寿;4、当年卖船票的都是骗子。

36分钟前
  • 石头星
  • 推荐

好好的灾难片被拍成了家庭冒险片

37分钟前
  • SUN
  • 推荐

故事俗套,表演平庸,情节狗血,硬伤不断,但都无法影响特效的无与伦比登峰造极。这是我们从刘慈欣小说中才能想象的画面,居然有人真的做出来了,而且是这样淋漓尽致的表达。

39分钟前
  • 正刚
  • 力荐

Jackson一家是不死的小强...如果Gordon不死的话我会加颗星。

44分钟前
  • OS君
  • 还行

这特效也是没谁了,看的时候好震撼,虽然2012我们安全的度过了,但是看完电影应该会有很多人反思吧,会不会有一天地球真的就这样毁灭了。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这句话连小学生都懂,但是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还有就是,有机会存活下去的不是有钱人就是国家的人。那我们呢……?

47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灾难片的经典之作之一。记得当时因为这片子多少人信誓旦旦2012就是世界末日,甚至出现了很多邪教(估计导演也没想到关于玛雅预言的营销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吧)。为了讨好中国票房把诺亚方舟整成了中国制造。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所以务必过好活着的每一天(๑•̀ω•́๑)

50分钟前
  • amelin
  • 推荐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51分钟前
  • with
  • 推荐

2009-11-13「很好很强大,绝不仅仅只是灾难片!」2012-12-02「情感与特效完美相融的灾难大片!只有字幕是3D就算了,我还看的是配音版。」

55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印象最深的一句:这活果然应该交给中国干,只有中国才能完成

60分钟前
  • 二手磕学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