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

HD

主演:丹尼·格洛弗,乌比·戈德堡,玛格丽特·艾弗瑞,奥普拉·温弗瑞,威拉德·E·普,阿科苏阿·巴西亚,德斯雷塔·杰克逊,阿道夫·恺撒,蕾伊·道恩·钟,丹娜·爱薇,伦纳德·杰克逊,贝内·吉约里,小约翰·巴顿,卡尔·安德森,苏珊·博宾,劳伦斯·菲什伯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紫色 剧照 NO.1紫色 剧照 NO.2紫色 剧照 NO.3紫色 剧照 NO.4紫色 剧照 NO.5紫色 剧照 NO.6紫色 剧照 NO.13紫色 剧照 NO.14紫色 剧照 NO.15紫色 剧照 NO.16紫色 剧照 NO.17紫色 剧照 NO.18紫色 剧照 NO.19紫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紫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09年的美国,西丽(乌比·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 饰)和南蒂(阿科苏阿·巴西亚 Akosua Busia 饰)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姐妹,虽然作为黑人女性她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有了彼此的陪伴,尚可苦中作乐,直到西丽被迫嫁给了黑人男子亚伯特(丹尼·格洛弗 Danny Glover 饰)。亚伯特性格粗暴,对于他来说,西丽比一个女佣好不了多少,动辄拳打脚踢,他真心爱着的是一个远在他乡的叫做夏戈(玛格丽特·艾弗瑞 Margaret Avery 饰)的女演员。南蒂前来陪伴西丽,亚伯特却因强暴她未遂而将她赶出家门,这一别,西丽彻底的失去了南蒂的音讯。迷城 (粤语版)星球大战煤气灯辣手保姆东北往事之大叔真帅当我跑步时我什么都不想阿尔塔米拉披沥迷丛林野兽你在这里我心狂野1997你房里有人七年厄运人生七年8火星1号平衡法则浪漫天堂菜鸟老警:联邦调查员 第一季消失的劫机客长大高校奇女子好小子7:打通关怪谈新耳袋 绝叫篇 左 黑衣人你逃我也逃蓝色妖姬樱时无国之殇唐伯虎点秋香国语版止杀令冲浪英豪月孩东京贫困女子芝加哥警署第八季一吻定江山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四季早安1959女兵外传2预知感能九门提督又见女王蜂爱有天定另一个美丽妻子艳娃传反正都快死了退休流氓欢乐多王家坝

 长篇影评

 1 ) 过期小学生观后感

西莉觉醒的三个重要的人——南蒂,索菲亚,夏格。

南蒂是西莉的妹妹。继父在需要一个替代妻子做“她做不了的事情”的时候,选择了不那么漂亮的西莉,是因为西莉比妹妹南蒂更温顺且不反抗。南蒂上学,有保护自己、反抗的意识,就像在继父要对她动手时,她离开家投奔了自己的姐姐;就像阿伯特想对南蒂下手的时候,她狠狠踹了阿伯特的下体一样。南蒂给西莉的,是一份深深的亲情的爱,并且是教了西莉识字阅读,给了西莉等待的希望。可以说南蒂是西莉对幸福的期望。

索菲亚作为西莉继子哈勃爱上的女人,强壮、强势且敢爱敢恨。哈勃受到周遭男性的“理应如何对待妻子让妻子听话”的观点的影响,产生了要降服索菲亚的想法。在他尝试示威的时候,被强势的索菲亚一把“打败”。当哈勃面对西莉的时候,西莉给出了“打索菲亚”的回答。西莉一直以来被继父、阿伯特暴力、残忍且无感情地对待太久了,可悲地产生了默认这样被对待的方式是可以的想法。当索菲亚怒气冲冲个地走得到西莉面前,告诉她自己一直在打架,一直在反抗,西莉当时的神情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索菲亚的刚强,对她一直以来的隐忍,是截然不同的冲击。但是索菲亚太刚强了,也因此遭受了后来的苦难,被白人围攻,被白人警察击倒,在监狱里受虐待,出狱后成为傻逼市长夫人的仆人。如果她当时听从了吉他手的建议,不去顶撞,也许一切苦难都可以被避免。但是她选择了坚持自己觉得对的事。在做仆人的时候,索菲亚一直深刻记得自己在杂货店被西莉帮助的情景。也正是西莉的善良给了她支撑。而在最后西莉爆发,在餐桌上顶撞阿伯特的时候,索菲亚也彻底的开怀大笑,重新回到了那个开朗热情的自己。

夏格,西莉丈夫阿伯特深爱的女人,一位美丽的歌手、传道士的女儿。因为不爱阿伯特,西莉对夏格的出现使她能够接纳、包容,并对这个美丽、但是忧伤的夏格产生了好奇。夏格也因为西莉的善良给了她回应。那首在酒吧里为西莉唱的歌,实在令人感动。夏格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且美丽强大的,她既有南蒂的聪明美丽,也有索菲亚的顽强和主张,但既不像南蒂那样弱了一些,又不像索菲亚一样刚硬得不柔和。也因此,她不会像南蒂那样不得不离开西莉,也不会像索菲亚一样去质问责怪西莉。但是她有自己的痛苦,作为传道士的女儿,她不被自己父亲接纳,如她所说,她的父亲是爱自己的,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周转于男人之间,她选择了一个能真正尊重并爱自己的人结婚,她的丈夫愿意陪伴他,与人和善,愿意与夏格去流浪。夏格惊诧于西莉对性的无感,她们在床上的对话,是女性和女性之间的关怀、理解。夏格用自己的智慧牵引着西莉意识到自己的美好和自己的值得,在最关键的时候阻止了西莉杀死阿伯特。她见证了西莉的觉醒、获得幸福,也见证了阿伯特的自我救赎。

西莉一直在看见别人的离开,直到最终她自己离开。 第一次是南蒂被赶出庄园时,但是当时的西莉她太小,而且没有意识知道自己可以和妹妹一起跑走,对她来说,留下就能生存。第二次是索菲亚受不了哈勃离开,当时的她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可以离开。第三次是夏格的离开,西莉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想要跟着一起离开的冲动,甚至收拾了行李,但是面对丈夫的质问、夏格在车上问她有什么要说的时候,她选择了吞下了想要一起离开的话语。第四次,也是夏格结婚后归来再次离开时,她义无反顾地跟着夏格的车走了。她所一直顾忌的,始终还是生存。最终妹妹的信,使她坚定了要离开这个剥夺了她唯一的幸福的希望的人。

西莉一直在忍耐一切,在缝隙里想方设法地活着,那种看到阿伯特慌慌张张去见夏格时候的偷笑、夏格公开对她吟唱后对其他女人吐舌头,在我看来,就是她没有因为遭遇悲惨而陷入绝望的表现。她的觉醒,就像所有从闷炖的牢里刚跑出来的人一样,是长久的被压抑的情感的强烈爆发,幸运的是在她每次拿起刀的时候,都有人阻止了她。现实里,很多时候这样的觉醒者没有那么幸运,拿起的锋利的刀刃虽然隔断了与过去牢笼的链接,但是随后而来的又是刀刃划开的新的牢笼。就像索菲亚说的那样,他不值得,那是怎样的痛苦经历才能得出来的感悟呢。人们还是会被愤怒牵制。

阿伯特和儿子哈勃是两个悲剧角色,被大男子主义、被父亲摧毁的失去了好好去爱人的可怜存在。

不难猜想,阿伯特深爱夏格并一心想娶她,可是被父亲轻蔑地反对,随后娶了别的女人。就算后来又娶了西莉,还是会把夏格的照片放在床头。他把西莉当做了佣人和工具,在暴力和责骂中,从而确定自己的地位。而他面对真心爱着的人——夏格时,永远像少年一样小心翼翼、紧张兮兮。西莉离开前在餐桌上对他的辱骂和反抗,使他意识到了自己长期以来面对的是一个有感情的、真实的人,西莉对他的父亲的指责,也仿佛是在替阿伯特说出了内心对父亲的不敢说的敌意。阿伯特失去夏格和西莉后,一度酗酒消沉,他的父亲又出现了。这次他没有听父亲的,再找一个年轻的女人服侍自己,而是温和地把父亲推出了自己家。这个行为,无疑是阿伯特从一个懦弱的老男孩成长为了一个男人的关键。他最终选择帮助西莉的妹妹回到美国。在夕阳下,他远远看到西莉一家人团聚,内心一定是获得了平静和救赎的。

哈勃则更幸运一些,索菲亚的强势使他在离开父亲的时候,更有行动力。尽管他身上充满了和父亲一样的软弱男孩的影子。哈勃比父亲更强大的地方,在我看来,是他愿意吃苦头,离开家里住到了一个破房子中,与索菲亚一起生活。离开索菲亚以后,也顽强地“折腾”着,开了一个酒吧。后来他有了新的恋人,但是重新遇到索菲亚以后,还是义无反顾地与她相拥而舞。故事也给了他一个好的结局,就是和索菲亚又在一起生活。哈勃自由看到西莉被父亲打骂,也曾像看热闹一样对西莉遭受的一切嘲笑,但是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在被父亲责骂。内心软弱的他,虽然深爱索菲亚,却用了错误的方式——像父亲一样用暴力、控制——来获得自己的尊严和被认可。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不是更温和版本的电影呢? 我们有没有能力离开自己所在的笼子,去争取紫色的花圃;我们有没有阻止自己拿起尖刀去割破的理性和智慧;我们有没有能力用好的方式去爱,强大地去爱,温和地去爱。希望每个人都能像电影结局一样有自己的平静。希望我自己被深爱,希望我自己不是替代品,希望我自己能随时去流浪。希望人们都能有西莉透过镜片喜出望外、拥抱家人的时刻。

 2 ) 《紫色》和《末路狂花》

    《紫色》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我是在论坛的推荐帖里看到这部电影的,当时发帖的人是用“苦难”来形容这部电影的,但我觉得更适合这部电影的词应该是“觉醒”。因为虽然电影的主人公西丽经历了被养父强暴,并生下两个小孩;被迫与唯一爱她的妹妹分别;被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干农活,照顾家庭,还要时不时的承受丈夫的暴力。这些的苦难使一个没有什么文化、长相一般甚至是难看的女人为了生存只能逆来顺受,可是到最后,西丽终于觉醒了,知道自己的权利只能自己争取,要勇敢的反抗那些恶毒的加诸于她身上的苦难,于是,她反抗她的丈夫,离开她的所谓的家,终于寻找到她的幸福和自由。这种“觉醒”是震撼人心的,也是鼓舞人心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之内可能都会习惯性的接受一些苦难,只有在难以承受之后才想起反抗,可是往往这时候要不没有了反抗的勇气,要不没有了反抗成功的机会。

         还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其他几个女性也都非常有特色,让人很是敬佩:勇于抗争的索非亚,虽然一度被白人关在监狱中,惨遭迫害,也曾一度低迷,对自己抗争的是否有意义表示怀疑,可是终于她还是在西丽的影响下,重新找回自我,重新成为一个善良、勇敢、自尊的女性。还有西丽的丈夫一直爱慕的女歌手夏葛,她也是一个生活的鲜明的女性。
 
        《末路狂花》想看她的原因是因为有布拉德皮特,可是看过之后,才知道皮特在影片里只是两个女主人公旅途中的过客。两个本来普通、甚至有些软弱的女人因为一件意外,最后成为坚强的、 自由的女人,虽然最后两个人是开着车冲下了悬崖,可是,那一刹摆脱了那些冷漠的、漠不关心她们的人,摆脱了那些生活中为了取悦别人的那种压抑与难过,她们真正的自由了,像是破了茧的蝴蝶一样的炫目。

         之所以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有共同之处,作为一个女人应该自尊、自爱、自强,我想这就是两部片子告诉我的吧。

 3 ) 你有什么资格谈伤悲

       如果你正在成天寻觅爱情,或是在爱与不爱中要死不活,抑或是已经失恋离婚,那你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你有再次选择自己快乐的权利;如果你正在和父母冷战抑或争吵,那你还是幸福的,因为是他们的宠爱才会让你拥有如此的权利;如果你正在为工作,事业,家庭,爱情,压力奔波,享受抑或是无休止的烦躁,那你依然是幸福的,因为你有绝对支配自己的权利。。。。。。如果。。。。。。还有无数个如果。。。。。。。,幸福抑或不幸,快乐抑或伤心,失败抑或成功,更甚生存和死亡,人生就像一个道路数不清辩不别的大迷宫,你身在其中找不清自己的方向,迷失,彷徨,清醒。。。。。。不管怎样,你总是幸福的,因为你生在了现在的时代,一个前辈付出惨痛牺牲代价后的时代,而如果你恰恰又正好是个女人,所以请一定要对着精致的镜子即使流着泪也别忘记了大声告诉自己:“我是幸福的!”
    因为下面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至少可以证明你是智慧的有思想的女人。
    这同样是一部拍给女人的电影,区别于另一部号称女性电影巅峰之作的《The Hours》的是:1.暂且抛开肤色不谈,这是一群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最普通最平凡的女人的自我反省自我斗争之路,前章充满着苦难,血腥,压榨,歧视,幸运的是后章有了觉醒,反抗,争取,继而改变自我,改变制度,男人,生活,环境,结局的过于完美延续了导演对原作本人的尊重,也赋予了时代一定的进步意义,更满足了观者惯性思维里“先苦后甜”意淫式自我安慰的思想体系,至少悲伤沉重的基调被镜头的推进和故事的发展一点点不留痕迹地剥茧抽丝掉。相对于《The Hours》女性寻求精神解放的执着和牺牲,这是一个貌似顺理成章的故事情节,前者是一群物质生存环境很好渴望精神解放的女性,后者是一群自打生下来就被剥夺一切权利,即使生存也只是个工具的女人们的故事,这是两个地位悬殊的社会阶层,但是同时指向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女权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上女性的压迫是贫富不分的。如果肤浅的说前者不过是一群生活富足的贵妇人的无病呻吟,那你大可不必往下看了,伟大的女性总是指引人类上升,我想即使弗吉尼亚.伍尔夫即使没有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依然会将故事进行下去,因为她是个有绝对思想的女人就足够了,这样的女人生来就是具有不平凡的意义,生来就是影响世界影响他人的,像这样的伟大女性因为凤毛麟角可能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相对于后者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其折射出生活的权利,态度和哲理更能引起大家的借鉴。
    电影改编自黑人女作家Alice Walker小说《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导演斯皮尔伯格,Alice Walker也因此部小说获得美国文学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奖和普利策奖,也是史上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个黑人女作家,提到这个女作家,我不得不插几句,命运多舛,从小因一场事故没钱医治而瞎了一只眼睛,几经流产,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在相当孤独中成长起来,也是马丁.路德金的好友之一,她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是一本很深刻的教科书。《紫色姐妹花》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纪念她的外祖母,带有一定的自传意识,电影中女一号的原型喜丽就是她外祖母,这位十一岁就被继父强奸的外祖母,生下了她和继父的孩子后又被继父卖给了一个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叫名字的黑人男人,从此踏上更痛苦的深渊,与其说是女人,不如更准确的说是工具,连最基本的生存都被赤裸裸的剥削,一辈子努力挣脱命运却始终摆脱不了,最终凄惨死去。可是真实的故事在影片的前半段就被戛然而止,出于对外祖母凄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在影片的后半段作者有意加入了个人的感情色彩,虚构了原型的最终结果,进而借助小说和影片而使外祖母在虚构的世界里过得更好些,也让众人因为看见冷酷、丑恶而更懂得生活。
     对于女一号喜丽,这位从小就面相丑陋的黑人女人,有着一个比她漂亮许多的亲妹妹南蒂,因为她的丑陋因此也奠定了两姐妹不同的命运,由此看来,女人的容貌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阶层必要时都是保护自己的一道屏障,至少再残酷的男人也不会对漂亮的女人下太大的狠手。
     影片一开始就是两姐妹在一片紫色的花中游戏嬉戏的场景,孩子气十足,也因此奠定了姐妹情深的基调,紫色姐妹花由此而来,随之出场的父亲粗暴的打断了两个孩子的游戏,喜丽脸上的笑容并未因父亲的“你的笑容是世界上最丑陋的”而打断,此刻两姐妹在这个家庭的地位也昭然若揭,14岁的喜丽挺着不合时宜的大肚子被父亲责备,而对长相秀丽的南蒂,父亲的眼里却多了一丝诡异的笑意,暂不管这笑意里是否含着一把锋利的刀。
      随着喜丽深夜生产的一幕戏,南蒂帮着姐姐接生,父亲却对喜丽的痛苦冷若冰霜,在喜丽生下孩子刚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中,还未来及好好看一眼孩子,孩子就被父亲粗暴地抱走进而卖掉了,随着喜丽和上帝的一段独白,故事才显露真实的一角,更恐怖的是喜丽在生下孩子前都还一直以为父亲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母亲也因为喜丽为父亲生下两个孩子后抑郁而死,年纪尚轻的喜丽也因此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
      接着父亲很快迎娶了和喜丽年纪相仿的一个黑人女孩,在父亲的婚礼上,妹妹南蒂被有三个孩子的黑人鳏夫亚伯特看中而向父亲求娶,父亲怎么会放过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冷冷地拒绝了,却将已经玩够的喜丽嫁给了亚伯特,对于这样一个丑陋的女人,亚伯特采取了比父亲更为残酷的方式,喜丽奴隶的角色只是做了接力棒式的转变,压在她身上的男人只是由父亲换成了这个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只能称作“先生”的男人,在亚伯特看来喜丽不配知道他的名字,她手里干不完的家务活只是从这个屋檐到了那个屋檐,甚至也成了亚伯特的儿子哈伯取笑和玩闹的一个游戏道具,从进门的第一天就被哈伯用石头把脑袋砸伤开始,他们一家开始对喜丽要打则打,要骂则骂,要耍则耍,如何生存下去成了喜丽每天要做的一道必修的功课,这个已经被男人压榨干的女人只知道在面对责打的同时傻呵呵得笑着,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她生存下去唯一的方式。
      看到这如果你对乱伦表示鄙夷,你大可不必看下去,在那个年代,这是发生在很多黑人女性身上的真实事件,这是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是男权社会下不可抗拒的集体现象,女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她们只是工具,随意被男人践踏和使用的工具,也许你会问,喜丽为何不反抗,为何总是逆来顺受,在这里请不要鄙视喜丽的懦弱,这是无法抗拒的社会现象和体制,对于她们,如何能活到明天是每天唯一的课题,生存成了她们生活的全部主题,在卑微的表面下在狭小的缝隙中,除了此别无他路,她们的生死牌被紧紧攥在男人的手里,翻不翻牌她们说了不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文艺片,大点讲从伦理上从道德上从社会现象上从政治意义上,小点讲从亲情上从爱情上从友情上,无不包罗万象,影射折射反射意义极其深刻,如果你只是想看一出悲剧,中国大陆有很多导演的电影都可以让你哭个够,哭完拉倒,不可否认,每次看这部电影我都会不知不觉哭出来,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看这部电影,在一定的精神境界上,这是一部影响我很深的电影,也是让我有写影评冲动的第二部电影,对于写这个影评,我一直都是断断续续,始终无法一气呵成一次完成,因为太深刻了,深刻到用任何一种文字去记录都多少带点肤浅的味道,这好比阿里巴巴的宝藏,每一次都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收获,又好比圆周率永远没有尽头,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敬佩原作作者,在完成此作的同时经历的会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对此我对她无疑是顶礼膜拜的,就像尼采说过的“无法杀死你的,将使你更坚强”。
      对于南蒂,这个影片里第一个出现的长相俊美的黑人女性,在姐姐嫁人后成了父亲的下一个目标,不过相对于姐姐,因为她的漂亮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因为有了文化也就有了反抗意识,在一定意义上,有知识成了女性解放摇旗呐喊的一面旗帜,也成了两姐妹截然不同命运的分水岭,为了逃脱父亲的性骚扰,她躲到了姐姐家,在得到姐夫淫荡眼光下的首肯后,她终于留在了姐姐家,也就在这时喜丽的生活才因为有了妹妹的到来有了些许生气,对于亚伯特的不怀好意,清醒的两姐妹意识到分离迟早要来,在亚伯特还没侵犯南蒂之前,南蒂开始教不识字的喜丽学习认字,也为影片中一条最重要的主线展开了铺垫,也为喜丽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果然没多久,早已窥视南蒂姿色的亚伯特在做了一段假惺惺的好人后按捺不住了,在南蒂上学的途中开始对南蒂企图强奸,施暴不成活生生地拆散了两姐妹,把南蒂赶出家门,无路可退无家可归的南蒂从此杳无音信,临别前两姐妹约定写信成了喜丽之后生活中全部的希望源泉,可是这个希望也被亚伯特硬生生的给剥夺了,家里唯一的信箱成了喜丽从此不可触碰的地雷区,邮箱也成了影片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道具,喜丽感情寄托的归宿地,姐妹情深在这个再简陋不过的原始邮箱中得到最有爆发力的诠释。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亚伯特的儿子哈伯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带回了一个叫做索菲亚的胖女人,这个有美国名嘴奥普拉扮演的胖女人,有着和身形一样使不完的力气,她的一生都在战斗,为了逃避性侵犯,和她的父亲,兄弟,家族中的叔叔,伯伯战斗,这是片中出场的第一个敢向男权世界抗争的黑人女性,翻开奥普拉的真实历史,这位11岁就被表兄强奸的女人也因为自己真实的经历把索菲亚演绎得入木三分,在黑人的世界里,她成功了,她压住了她的丈夫哈伯,哈伯对她唯唯诺诺,可是在面对白人世界的时候,那么强势的一个女人还是那么轰然就倒塌了,在小镇上当索菲亚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向白人市长挥向那一拳的时候,为自己埋下的是真正悲剧的种子,当被一群白人攻击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哭了,一个母亲的尊严被彻底践踏,如果说之前她所努力的获得了回报,在这一刻生命因为种族歧视因为不可抗拒的体制发生拐点,再一次出现的索菲亚是在监狱里,头发花白,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瘸了,目光呆滞,行动缓慢,与之前在黑人男性面前神舞飞扬的索菲亚大相径庭,那一刻我彻底崩溃,眼泪止不住,这是我第二次哭,终于明白在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除了顺受只能顺受,索菲亚可以经受得起男人的压榨和折磨,可在强大的社会体制下,她为她的直白和坦率买了很大的一个单,她终究逃不过黑人女性命运的安排,从拒绝当白人市长夫人的保姆而因此入狱最终还是被这个白人市长夫人打着人道主义关怀的旗帜将她保释,从此成为市长夫人的司机和保姆,分隔8年后的一个圣诞节,索菲亚终于等到了可以和孩子亲人相聚片刻的机会,可是就是连这短短的几分钟也被这个市长夫人面对她的黑人家庭的恐慌给破坏了,对于这个女人,几乎每一次出场我都会心情沉重,如果说喜丽的出现只是代表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那么索菲亚的出现更上升到了政治意义,那就是种族歧视,无疑无论哪种环境女人都是最直接的牺牲品,作为那个年代最弱势的群体,这几个女人的出现所呈现出的意义也有了阶梯式的进展,不同切片下的女人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置疑的会有巨大的牺牲。
     对于夏葛,片中出现的第二个长相秀美的黑人女性,相对于喜丽和索菲亚,她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和自由,这在那个年代那个背景下是何等的一种奢侈,她是哈伯的亲身母亲,索菲亚的岳母,喜丽的丈夫的情人,亚伯特真正仰慕的女人,这个女人可以狠狠把亚伯特踩在脚下,她是黑人男性眼中的女神,这个有着甜美歌喉和性感舞姿的女性无疑表面看是活得最精彩的,但是她也为她的豪放引起了最爱父亲的抛弃,父女俩一直处于冷暴力状态中,除了姐妹情深,这是片中出现的第二场关于亲情的描写,对于夏葛,征服男人易如反掌,她很清楚对于野蛮的男人最需要的什么,所以当残暴的亚伯特在面对夏葛的时候也终于显现出男人温柔的一面,由此看来对付男人最有效的一招就是让他爱上你,喜丽最可悲的是顺其自然的成了制度下的殉葬品,夏葛虽然逃脱了男人的折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是社会体制下的随葬品,因为对女性的严格定义,她的放荡和自由违背了社会定义,因此遭遇家庭的不耻和亚伯特父亲的憎恶和阻碍,直接导致了早期她和亚伯特爱情的流产,因此当两个女人相遇的时候,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说就是当妻子和小三相遇的时候,夏葛成了姿态很高的胜利者,喜丽看着丈夫在夏葛面前层出不穷的笑话第一次有了种报复的快感,进而自己也成了夏葛的粉丝,这个叫夏葛的女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唤醒了喜丽的反抗意识,也让喜丽第一次享受到被重视,被爱,也让片中出现了夏葛和喜丽类似LES的亲吻场面和微妙感情,严格意义上,这并不是纯粹的Les情节,是社会悲剧的一个缩影而已,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女人只能通过同性间的相互怜惜相互取悦,突然让我想起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怜香伴》中的崔笺云、曹语花两个美人,因相怜诗貌,种下情根,因社会不容只能并嫁一夫的故事,可见社会体制对女人命运的压制和垄断。
      因为有了索菲亚和夏葛的出现,喜丽是悲惨的也是最幸运的,如果说影片的前一个半小时充满着悲情的基调,如果继续这么将故事进行下去,Alice Walker也自然拿不到普利策奖,斯皮尔伯格也拿不到1986年的奥斯卡11项大奖提名,后半段的一个小时是喜丽思想觉醒和反抗成功之路,其中有内因有外因,三个不同命运的女人同时指向了同一个话题,就是真正意义上解放自我进而改变男性社会,喜丽在夏葛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被亚伯特私藏的多年来南蒂的信件,看着妹妹这么多年的来信,喜丽得知南蒂在被亚伯特赶出家门后被一对好心的黑人牧师夫妇收养了并做了他们的助理,而且更巧的是牧师夫妇的两个孩子正是喜丽的亲生孩子,对于南蒂的命运,这个从小就有反抗意识的女性无疑是四个女人中最幸运的,她成功躲开了父亲和姐夫的侵害却投入了爱的怀抱,也是她对爱的全新理解让喜丽在妹妹一封封的来信中读到了希望和力量,思想的觉醒一日日改变上升,最终在面对亚伯特的再一次暴力中第一次有勇气想杀了这个男人,被敏感觉察到及时赶来的夏葛巧妙制止了,从此亚伯特也开始害怕起这个曾经被自己压迫的女人,命运就此开始发生了逆转。
     而对于夏葛,这个大家眼中一直漂泊的放荡女人也最终嫁了一个变化了的黑人,并成了儿子哈伯酒吧中的驻唱,她的热情和性感依然刺激着黑人男性的雄鸡勃勃,同时在精神上也融化了黑人男性社会的坚冰,如果说喜丽是通过谋杀改变男人,那夏葛则是通过女性魅力软化男人,对于男人面前的火辣辣,父亲面前的夏葛则是很温存的,这个内心渴望父爱回归的女人一次次的用行为去告诉父亲她是爱他的,最终在《上帝告诉你》的歌声中,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一幕父女拥抱的歌舞场面堪称经典,一句“爸爸,罪人也是有灵魂的”让亲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最大升华。
     无可置疑,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一部伟大的影片,是每一个女人都应该去看的一本教科书,相对于前辈我们是多么幸福,所有的之所以在你称为痛苦的痛苦在伟大的史诗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似乎找不到可以容身的细小空间,相对于她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再去伤悲呢,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悲伤呢?
     再次回到影片,喜丽成功离开了先生,获得了自由,并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财富,父亲的去世给他留下了遗产,先生也因为喜丽的离开醒悟,在先生的默默帮助下,身在海外的南蒂带着姐姐的两个孩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姐妹重逢,母子相认,结局的过于完美当年引起了很多影评人的不满,因为电影拍摄于1985年,那时候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很严重,人们认为故事不能这么完美,黑人的生活环境也不应该如此之好,虽然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20世纪初,再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这部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最终却是一个奖项未摘,为什么??还是因为皮肤颜色的不同,这部片中演员全部由黑人演员演出的电影,甚至连拍摄期间的工作人员也几乎全是有色人种,虽然拍摄的浑然天成,但是还是因为肤色和主题被挡在了电影界的最高领奖台上,难道仅仅是个遗憾吗?在历史文明发展到巅峰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抑或国家与国家之间能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平等吗?
     因为有了不平等,因此就有了杀戮,伤害,破坏。。。。。。无论在古代还是今朝,这个现象永远都抹不去,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小到男人和女人之间,越来越多的小三出现说明什么,暗示着一种雄性社会的回归,先辈们付出惨痛代价依然抵不过一个个的轮回,女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坚强的也是弱势的,为了继续生活,她们会清除一个个的障碍,请注意这里我用的是生活而不是生存,昭示着女性社会一定意义的进步,所以当你再次面临困扰和伤悲的时候,请想想电影中的女人,你除了感觉幸福别无他感,不要再痴迷于自我困扰的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烦恼中了,因为你生在这个时代就是幸福的。
     在结束,我想套用苏轼的一句话用以表达我对影片中四位黑人女性包括原著作者的伟大敬意:古之女性,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女人。而这恰恰是我给你的话!!

 

 4 ) 转贴

伟大的女性,指引人类上升。
  ——维克多·雨果
  
  你是富裕的,因为你有钱上网看到这张帖子——于是你是自由的,因为没有谁逼迫你
打开这张帖子——于是你是骄傲的,因为你多少会赞同或者反驳这张帖子;
  你是美丽或英俊的,哪怕仅仅只是相对的——于是你是自信的,哪怕仅仅只是相对的
——于是你也是骄傲的,哪怕仅仅只是相对的。
  ——于是,这些就是你快乐最重要的缘由:不论多寡,自由而自信的骄傲。
  那么,我们现在试着来剔除这些条件,看看效果好么?
  假如……
  假如你生来贫贱之极——而且这贫贱罪不在你,假如你生来又丑陋之极——同样这丑
陋罪不在你……
  你的自由会在哪里?你的自信会在哪里?你的骄傲又会在哪里?你的快乐在哪里?

  最后,你还是个黑人,一个黑女人,有着“全世界最丑陋的笑容”的黑女人,生活在
新大陆黑人社群最荒蛮的时代。
  ……
  
  《紫色》,1985年,剧本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艾莉斯·沃克(Alice Walker)小说《紫色
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导演斯皮尔伯格,女主角喜丽(Celie)由琥碧·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饰演。
  斯皮尔伯格的鼎鼎大名,想必众网友耳熟能详。抛开其他,单就技巧而论,将镜头、
剪辑及配乐等所有电影语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导演,相信无人敢自居此君之上(希望这
句话不要引起争议——我的意思并非指无人能与之并驾齐驱)。《紫色》一片中,浑然天
成的电影语言俯首皆是。
  然而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批评界的极大争议——几乎是骂声一片,先是老美的
“影评人士”,现在又到了中国的“影评界”。所有的骂声主要指向两个方向:美化黑人
以及禁忌题材。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80年代的美国电影界。
  《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主要演员几乎全部为黑人之外,参
与影片摄制的工作人员也大半为有色人种。关于种族问题在美国,这里我也无须赘言,有
兴趣的朋友查阅一下1992年洛杉矶大暴动的相关资料就很清楚了,顺带再强调一遍,《紫
色》完成于1985年。与黑人题材在主流文化中的禁忌类似,乱伦与同性恋在电影题材里并
无二致。
  简介年代背景后,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对《紫色》中禁忌题材的指责,回到“美化黑人
”这个问题上来。这种指责主要有两条:第一,认为《紫色》一片中对黑人生活的描述不
实,里面的“黑人过得太舒适了”;第二,认为《紫色》一片中大团圆结局有落俗之嫌,
并同时“美化了黑人”。
  首先,我认为,对影片的这种指责(“美化黑人”),本身就带有种族倾向。关于指
责的第一条,最简单的反诘便是:“为什么黑人不能有房子和田地?”难道美国的黑人就
象在今天必须生活在贫民窟里一样,在历史上最舒适的待遇也只能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种反诘看起来有点偏激,然而只要稍微地读一下美国历史(两百年而已),便会发现
抱有“美化黑人”之指责的评论家,其种族倾向昭然若揭。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的故事
,当时的美国尚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依旧处于“自由竞争”而非“垄断”阶段,而其作为
“契约”建国的移民国家美国,本身就以其地域的广袤与资源的丰富留给了“资本家”以
大量的机会。在初步完成了开垦之后,那些“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正在城市里忙着“从汗
毛孔里流脓血”地积累资本,有暇顾及的是在城市里(《纽约黑帮》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
)站稳自己的脚跟。于是留一片田园牧歌的空间给黑人,自然之极——同时当我们抛开对
美国的偏见,必须承认“契约”建国的美国,比较“当时的欧洲”,的确更为宽容,的确
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哪怕你是黑人,但前提必须是勤劳的黑人。而影片中“先生”(喜丽
的丈夫)一家以及喜丽等正符合这一条件,而且他们生活在的黑人小社区也为他们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社区对于黑人十分重要,后面将再度提及)。简单地明晰了这段历史之后,
对影片以此种指责的评论家,其态度背后的东西,大家想必不难发觉了。
  第二种指责比第一种指责专业、严厉而且更有意义,需要我们仔细起来。《紫色》一
片讲述的故事能一语概之——“一对黑人姐妹被迫分开多年,历经辛苦之后重逢,原谅了
自己这苦难的始作俑者。”故事里面涉及着家庭与宗教。这类大团圆结局题材从中国的《
哪吒》到美国版《新基督山伯爵》,歌颂亲情、爱情、友情力量的电影全世界都不胜枚举
。为什么黑人的大团圆结局就有问题了呢?假如将里面的黑人演员,黑人故事全置换成白
人故事,哪怕是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紫色》会不会免受影评家攻击?我的答
案是会!这一自问自答或者太过偏激了,有人可能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哪吒》早就
是“封建糟粕”,《新基督山伯爵》更胡乱篡改,《辛德勒的名单》甚至也不过如此(有
类似批评)。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紫色》的结局必须如此,也正因如此影片才产生真
正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下面我将会详细地探讨《紫色》的叙事,借以回答第二种指责。
  
  影片开始。是两姐妹在紫色姐妹花从中拍手游戏。基调就已经浮现出来了,是姐妹情
,扩展开来得到的便是家庭,而这家庭将继续在影片中进一步扩展开来(等我慢慢说)。

  姐妹俩在游戏之时,却被继父粗暴地打断了。喜丽与妹妹游戏之时脸蛋上的笑容还尚
未消褪,她继父没忘记评论一句:“你的笑容是世界上最丑的。”喜丽依旧傻笑着,当时
她才14岁,大着肚子,肚子里是继父的孩子,更恐怖的是——她以为那男人不是继父而是
亲生父亲。再接着的一组镜头讲述喜丽生产,接生的是妹妹南蒂,生产之后孩子却被父亲
送人了(更应该是卖人了)。——以喜丽对上帝的告白出现。
  原谅我将这一段讲得太过强调与详细,评论起来,这一段却是影片最关键的地方。

  “乱伦”之事从影片一开始便突现出来以后,会引发观众如何的情感呢?同情?恐惧
?恶心?鄙视?嘲笑?……套用“女性批评”(注:西方批评界的一个流派,不能简单地
等同与“女权主义”)的经典批评,即“以女性视角解读文本”,而不被一直以来的“读
者的男性视角”所误导,(抛开贞操、乱伦等男性以语言权利附加于女性的压迫性词汇)
,得出来的结论单纯得令人心惊(我们现在暂时不进入哲学层面):赤裸裸的对尊严的剥
夺,以嘲笑剥夺掉喜丽人的权利(对美与快乐的希望),以暴力剥夺掉喜丽“人”的权利
(两方面剥夺,以泄欲将喜丽工具化,以卖孩子将喜丽更甚一部的工具化),而这来源于
“父亲”(‘父亲’一词具有甚为巨大的象征意义,我们暂时离开这个词汇)。整部电影
的奠基完成了——对人的尊严绝对(几乎)剥夺。
  讲到这里,恕我妄言:假如由影片开始这一段引发出的感情,仅仅是同情,那么这一
部电影就会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外加大团圆结局的滥情片;假如引发的是恶心和鄙视,那么
你不要看这部电影了,斯皮尔伯格与琥碧对你来讲太严肃了,适合你的是王晶或者饭岛爱

  接着看上南蒂的亚伯特即“先生”向喜丽父亲求娶南蒂,结果娶了喜丽。如此丑女娶
来做什么?做事,泄欲。与父亲一样,先生也对喜丽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要打则打,要骂
则骂。一次偶然的机会,喜丽在商店里见到了自己的孩子,但仅仅只能抱抱而已,(这段
中注意白人老板对黑人妇女的态度)。不久,妹妹南蒂由于受不了父亲的骚扰,逃来姐姐
这里。但两姐妹自知在一切的时间不会长久,因为两姐妹同样认可了自己面对“父亲”“
先生”等人的无力。于是姐妹两为着将来做准备——识字,以便分开以后写信。最后果不
出其所料,先生强暴南蒂未遂之后,分开了姐妹二人。
  喜丽继续被剥夺——最后的,仅存的,妹妹的爱。但识字之后,妹妹的来信成了她的
希望。喜丽屈从了这个“制度”,如她和妹妹两次读的那书里的文字“……成为制度下的
牺牲品”。
  假如艾莉斯·沃克仅仅是讲述喜丽的故事,她便以此书拿不了美国文学奖与普利策奖
了,同样假如斯皮尔伯格仅仅是讲述喜丽的故事,艾莉斯·沃克也不会让电影得以诞生。
艾莉斯·沃克需要讲述的是自己祖先的故事。于是索菲娅出场了。
  作为喜丽下一代的黑人女性,索非亚性情暴烈,同时敢于反抗。她是哈波(先生之子
,但不是喜丽所生)的老婆,藐视的不单是先生,还有哈波。体格壮硕的索非亚不单以她
无畏的个性来抗争一切不公,还有拳脚。
  然而“制度化”了(这里很热评的《肖申克的救赎》里一词)的喜丽面对索非亚有些
不知所措,在哈波对索非亚毫无办法的时候,先生与喜丽都鼓动哈波以拳头来征服索非亚
,维持“制度”的稳定。
  索非亚知晓以后很是伤心,对喜丽讲明自己“一生抗争”的信念之后,引发了喜丽的
自省——自己的信念又是什么?上帝?妹妹?索非亚对“制度”的抗争,带来她与哈波的
分手。
  而下一个出场的女人直接影响到了喜丽的未来。她是夏葛,先生的情妇,哈波的母亲
,一个自由而放荡(本词不含任何贬义,万勿误会)的女人。同时也是“制度”的殉难品
,为父亲,为家庭所不齿。喜丽出于对夏葛的自由与美丽甚是尊敬、羡慕甚至几乎崇拜,
以及隐含着姐妹之情和自身的温柔善良,开始接触与照顾病中的夏葛。黑人女性所共有的
悲哀将她们联系在一起——都是“制度下的殉难品”。喜丽与夏葛哼唱着的童谣,透露出
她们共同的期待——被承认,被接受,被爱。
  但男人们却不肯看到这些,老先生(先生之父)出场了,身材矮小的他却在气势完全
压倒了高大魁梧的先生,肆无忌惮地在先生面前诋毁夏葛。为夏葛打抱不平的喜丽以其特
有的方式报复了老先生(口水),这一段又需要注意了,因为喜丽的反抗从这里开始。老
先生则又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可以认为他便是“制度”在本片里的化生。而喜丽又如
何真正觉醒呢?斯皮尔伯格娓娓道来。
  哈波在湖面上建了一家酒吧,建好之后,马上将夏葛邀请到酒吧表演。这也成为这一
黑人小社群的一个小节日——众黑人前来酒吧狂欢,女儿是狂热的舞蹈与爵士乐……父亲
则在教堂里慨激昂的布道(夏葛的父女)……
  讲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暂且谈谈其他了。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Ernst Grosse)
曾经以一本小书《艺术的起源》来研究原始艺术,书中认为,舞蹈这一艺术拥有极强的社
会功用——维持部落这一小团体的团结与稳定,同时,舞蹈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比
如音乐、美术以及文学等),它是在原始社会绝对主导而在文明社会日渐式微的一门艺术
——即它在文明社会日益丧失其社会功用,被雕刻(希腊时代)、绘画(文艺复兴时代)
、文学(浪漫主义时代)等取而代之。那么对于黑人——这一植根于原始非洲的种族,舞
蹈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地位?爵士乐的诞生于红灯区,不过是催情的音乐,但却也是从
黑人R&B、灵歌里诞生出来的音乐。黑人对音乐与舞蹈的感觉,以及音乐与舞蹈给予黑人的
,绝不是我们今天可以以自己简单甚至可以说粗暴的态度,能够完全理解的。黑人的艺术
家,并不能够草率地等同于我们的流行巨星,在这里我也很难以三言两语介绍清楚,当代
美国著名的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对此做过卓越的美学分析与评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
自己找着看看。最后,概括成一句话——即夏葛以其自己的方式(音乐与舞蹈)在黑人中
“布道”,以另一种方式歌颂与追求着爱。
  《Sister》一歌就是给夏葛的“道”最好的注解。在哈波酒吧里,她将之献给喜丽。
在夏葛之前,上帝没有给予喜丽任何的启示和任何的爱。而夏葛的这一曲歌,却承载了这
一启示并奉献出真挚的爱。
  随即而来的却是一场酒吧混战,由索非亚引起。这场戏刻画出的是索非亚反抗“制度
”的后果——虽然表面是勇敢无畏,但是内心深处深感悲哀(在影片里去找)。而喜丽则
多少有点超然物外的味道:对黑人社区的混乱习以为常,当成一幕喜剧般欣赏,因为一直
以来无人会关注自己这个“丑女人”。但夏葛拉走了她。
  夏葛以自己对喜丽的爱,唤醒了喜丽——对喜丽之美的衷心赞扬以及肉体上的爱。当
喜丽开始亲吻并羞涩矜持地抚摸夏葛之时,正如鲁迅先生(好像是)对“如花美眷,似水
流年”的评价一样,完成了女性的觉醒。悲哀的喜丽,同样悲哀的夏葛,以女性自身的姿
态相互温暖。……我一直以为,这是同性恋题材中最纯洁与美丽的一段场景……从此喜丽
再不含胸,再不掩饰自己的笑容。
  但夏葛马上就要走了,临行之前前往教堂乞求父亲的宽恕,因为“全改变了”,但父
亲依旧拒绝原谅夏葛。这一段很重要,影片一直在强调着黑人内心变化之时,还强调着他
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从邮差送信的汽车到修建铁路的黑人到后来先生的拖拉机以及“喜丽
小姐的大众裤”,而这些变化一方面源自故事(内心)之时也同时影响改变了故事(环境
)。(或者有人认为在影片此段之前,对于环境的变化少交代,但请大家注意,夏葛更多
的时间在四处漂泊,她对变化更敏感是毋庸置疑的。)
  觉醒之后的喜丽想与夏葛一道离开,但临行之前却没有勇气。目睹夏葛的离开,喜丽
心力交瘁昏倒在路上。她不得不继续过着“制度化”的生活,在先生的阴影之下。
  正如前文所言,影片不是讲述喜丽一个人的故事,还有一个极重要的角色——索非亚
。索非亚遭遇到市长夫人——愚蠢、蛮横、冷酷而又故作姿态的白人妇女。对歧视的拒绝
之后(拒绝做市长夫人的保姆),索非亚对侮辱(市长先生的耳光)的反抗导致了她的悲
惨遭遇。勇敢无畏,曾经成功地抵抗住黑人男性压迫的索非亚,在白人面前惶恐地求助上
帝,最终低头。(后文将再度提及)
  影片里有一个重要的道具——信箱。索非亚被关押之后,斯皮尔伯格单独给了信箱一
个镜头,在乌云满天的月下。简单理解,可以认为信箱代表着喜丽的信念,这镜头给出以
后,信箱被升华成黑人女性的信念——不管是上帝还是妹妹。
  接着是索非亚出狱,成了市长夫人的保姆,曾经开朗健康的女人成了沉默寡言而跛足
瞎眼且一头白发的老女人。一次在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喜丽帮助了她——算是启发的反
哺了。这段里白人老板对市长夫人的态度,一定要拿来对比他曾经对牧师夫人(喜丽女儿
的养母)以及喜丽的态度。
  市长夫人给了索非亚一个圣诞假期,黑人社区的亲情,儿女们的爱,拯救了索非亚。
可惜一切又被将黑人当作玩具的自认“一直对你们黑人很好”的市长夫人冷酷地破坏掉了

  时间继续流逝,转眼已是1936年。一个春天,夏葛重新来拜访喜丽,她极开心,因为
她结婚了,而且丈夫是一个“变化”了的黑人。夏葛对婚姻的强调又透露出“制度”的强
力,她甚至希望以此得到父亲的原谅。但这些都是小插曲,真正的大事件,是她替喜丽找
到了妹妹的来信。原来先生一直将喜丽的信件藏了起来,而喜丽一直无法接触那信箱。

  得知妹妹和自己的孩子都活着并在非洲时(因为牧师去那里布道的原因),喜丽完全
觉醒了,新的世界展现在喜丽眼前,教堂的圣歌也暗示着喜丽对上帝的感激以及新生。

  一次读信时又被先生殴打后,喜丽决定反抗——杀死先生,察觉出喜丽完全新生的夏
葛阻止了喜丽的报复,先生开始恐惧这“该死的女人”。
  一次聚餐之时,三代男人都在——老先生,先生和哈波,两代女人也在——喜丽和索
非亚。女人真正的反抗开始了。——这一段太精彩了,我简单摘几句话在下面。
  喜丽:“我现在要进入上帝的高级生活。”“这些笨蛋(指先生的孩子们)。”“你
们都是不幸的小孩。”“你父亲是狗屎。”
  索非亚:“我看到你(指商店里遇到喜丽)……我知道上帝还存在。”“这里会有很
大的改变。”
  老先生则在一旁强调自己要的是“稳定。”
  完全觉醒之后,喜丽离开了先生,也放弃了对先生的恨,只想去追求新的生活。面对
先生的打击,喜丽回答道:“我很穷,又是黑人,甚至还很丑,但是上帝,我在这里。”

  离开先生后,喜丽以自己的努力带来了自由和财富,并乐意将希望送给其他人(火车
上一幕)。而先生则日益潦倒。世界真的变了,先生开上了拖拉机,而老先生也觉得自己
家教出了问题。先生还开始反省自己对哈波与索非亚犯的错。
  另一方面,喜丽甚至原谅了自己的继父,当得知他并非自己的亲生父亲之后,喜丽完
全放开了心事——反过来证明喜丽所受的创伤。但对这一段的误解也会很自然,有人会解
读成斯皮尔伯格给了喜丽逃离乱伦的一种同情与一个借口,这又是出自他自己的三级片心
态。这一段里,喜丽想证明的或者说得到结论的,并非是自己没有乱伦,而是她真正的父
母其实在爱上并没有遗弃她。而通过继父后来的老婆“他死在我身上”,这一句并不是简
单的嘲讽与笑话,而是刻画出那一代黑人男性(延伸到了先生身上的)的枯萎与渺小。

  同样,喜丽也原谅了先生,但是与索非亚,与夏葛一样,喜丽也感觉了黑人男性的冥
顽。与夏葛讨论上帝之爱与姐妹之爱后(喜丽倾向于后者),她们等待着男人的变化。

  环境使然,黑人男性的坚冰开始消融。首先是夏葛的牧师父亲。
  堪称经典一段歌舞片断。夏葛在酒吧里演唱《Sister》,她牧师父亲的教堂则高歌《
上帝告诉你》,夏葛听到以后,也开始高唱圣歌,带着自己的听众浩浩荡荡走向教堂。最
后JAZZ与圣歌合一。牧师接受了夏葛的拥抱,“看吧,爸爸,罪人也是有灵魂的。”——
昭示着平等。
  先生也开始了自己的赎罪,向移民局解释掉南蒂的身份——喜丽的妹妹南蒂从回美国
的途中被移民之事所困。
  最后,风铃与邮差的铃铛声中,喜丽姐妹团聚——还有她的子女,落日之下,已经衰
老的姐妹重新在姐妹花中拍手游戏,先生牵着马从她们身后走过。
  几乎一口气讲完这故事(中间的议论有点迫不得以了),全因为我观看这影片的感受
:浑然天成的叙事,无枝蔓,无繁芜,精致的几乎无法加减其中任何一个片断——一个镜
头。而且这是一部经典的黑人题材与女性主义的电影——哪怕导演是白人和男人。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影片大团圆结局的必然性。在讨论之前,我个人认为,再次清
除我们对黑人的偏见极有必要——黑人不单不是走向堕落与低俗的,他们与任何民族任何
人种一样,同样是一个上升的民族。于是艾莉斯·沃克声称:“这是斯蒂芬、昆西(制片
)、我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献给全人类的礼物。”同时,艾莉斯·沃克告诉我们,“故事是
用来置疑传统神学理论。”“主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依据现代以及后现代某
些艺术批评理论,作者的意图正是解释的目的。那么我们展示依据作者给出的框架来解释
这部电影。
  艾莉斯·沃克点出的那两点,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故事结局也是必然要将归于大团圆
的。
  首先,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喜丽对上帝的告白。面对压迫与剥夺,面对如此悲惨的
不平等际遇,喜丽最初想到的也是上帝,但是上帝从来没有给予喜丽任何启示或帮助。同
样,索非亚在困境之中求助上帝,但上帝一样遗弃了她,最终是在喜丽身上发现了神性,
而喜丽也在妹妹、夏葛以及索非亚身上发现了神性。最终喜丽则是完全抛弃了上帝,在她
心里只有对妹妹的爱(但这爱并不是自闭而是开放的)。……上述这些DVD花絮里面有。

  既然上帝不救我,我又如何得救?如上所述——自助并助人,上帝并没有离开我们,
而是将神性下放到众人身上,好人/喜丽、牧师,罪人/先生、夏葛——“罪人也是有灵魂
的”。但这种宗教情绪又在本质上是与传统宗教一致的——于是有了教堂歌舞的那一幕。
《新约》“马可福音”里耶稣论最大诫命两条中,爱“神”之后第二条就是“要爱人如己
”。但基督教的爱,是义务的爱,是神训的爱,而《紫色》则将“爱”还原为自觉的爱,
由姐妹之爱扩散开来的与教义一样宽泛但更要坦诚的爱。于是这种爱必然要回归于家庭,
因为它抛弃了基督教过于虚无且更接近盲目与狂热(相对的,希望不要有争议)的爱,本
身便来自于亲情里面真实可感而又清晰与醇和的爱。简而言之,艾莉斯·沃克希望建立的
伦理体系是——从家庭出发,用亲情的爱奠基完成小世界之后,再将之扩散到大世界。这
便是“献给人类的礼物”。她直接取消了西方世界自基督教文化奠基以来到斯宾诺莎/康德
伦理体系中的“义务”倾向,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伦理单元,虽然很接近儒家,但有本质
上的区别——儒家讲的也是义务性质的“孝”。(这一个论点里,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艾莉斯·沃克取消基督教伦理体系中强制性的义务倾向。)
  第二,即“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这里艾莉斯·沃克就已经告诉我们大团圆结局的必
然了。
  索非亚作用于喜丽,喜丽反哺索非亚,这是一段最能够揭示爱的互动。先生压迫喜丽
,喜丽反抗先生最后使得先生觉悟,这又是另一种压迫与反抗的互动,假如没有喜丽、索
非亚以及夏葛等女性的反抗,先生所代表的黑人男性会最终“改变”么?正如题记所言:
“伟大的女性,指引人类上升。”
  而艾莉斯·沃克将故事的叙述中心置放在“家庭”这一结构上,自有其多重理由。第
一、黑人自身的传统。黑人社会的原始特色(非洲)使之最重要的社会单位是部落,这一
社会单位具有典型的血缘色彩。被贩卖到美洲之后,几千年根植于黑人之中的血缘色彩,
无法以部落为单位重新组成(一方面也是由于发展了的社会组织),很自然地演化成家庭
,稍广之后则是黑人社区(影片中的黑人村落以及今天的黑人街区)。第二、黑人的弱势
地位。白人对黑人的厌恶以及抗拒,将黑人牢牢地排挤在社会群体之外(至少在当时),
这又使得黑人的弱势位置进一步得以加强——社会形态的不公让黑人无法获得更多的机会
来反作用社会形态。无法形成主流也无法与主流交流对话同时也被白人主流分隔开来的,
边缘位置的黑人不得不将交流述诸于自己——家庭与黑人社区。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黑人题材的电影,无法脱离种族问题这
一框架。但《紫色》作为“献给全人类的礼物”,在超越了种族问题。
  在开展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两点准备。
  首先,是文本的解释。当代最有影响的两大美学流派——分析美学与解构主义为我们
提供了大量(甚至混乱)的方向与方法,简而言之,前者在表面层次上认同作品的有机统
一,倾向于认为作品自身的完整与可解(并不是所有的分析美学家都如此强调),解释则
是来源于作品的意向(而不绝对是作者的意向),后者在表面层次上主张解中心,无限自
由以及置换,倾向于作品无限可解。……这是一个哲学/美学争论,并不是这张帖子的主题
,提出来是为了明确我们下面所采用的解释方法在哲学/美学上有充分的立场(但不是唯一
立场),我们下面将采取分析美学的方法解释这部电影中的种族问题——即考察作品自身
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认可作品的客观性(对作者意向的超越)。
  第二,再度追溯黑人历史。暂且以福柯考古历史的方式,我们从先生入手来考察这一
个问题。影片中的先生(所有的黑人男性),有很漂亮的房子,穿着西装,系着领带,皮
鞋油光发亮,常骑一匹骏马,就外貌而言绅士得无以加复,但他却是穿着衬衫干活的农夫
,行为粗暴,家里简直……即袜子也能当成领带系的家伙。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观众
的误读——黑人的这种装束与状态现实吗?不单现实,而且从这个符号里,折射出黑人的
历史。美国自南北战争以后,黑人摆脱了其奴隶的命运——今天全世界的人都为此铭记着
林肯的伟大,但这仅仅是生理上的自由,黑人被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今天都在延
续)统治着精神。先生的装扮就是极好的例子:获得自由后的黑人,以勤劳获得了物质,
但精神上呢?他们缺少教育,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被奴隶的经历也
造成了美国黑人的人格异化,即自由后的黑人(特别是物质上有所获得的黑人),在行为
习惯上极力模仿白人——他们曾经的主人,衣着上的模仿,文化上的模仿,还有奴隶制度
的模仿——对黑人女性的压制。所以这一切造成了“狗屎”与“不幸的孩子”,白人主流
社会的不予接纳,使得黑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对白人的模仿自然成了四不象——先
生模仿绅士以风度鲜花骏马之类勾引南蒂,接着却是极不绅士的强暴。对奴隶制度的模仿
更是造就了喜丽姐妹的悲哀。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种族问题上来。
  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使得我们清楚了当时的黑人还是奴性未除的黑人。现在我们要做
的是拼接电影里的一些细节,使得主题浮现。(这些工作请网友自己完成了)
  首先是黑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然后是黑人男性之间的压迫(老先生对先生),最后
白人对黑人的压迫(索非亚的遭遇)。将这一切拼接完成之后,我们会非常清晰地看到喜
丽的位置。而索非亚的遭遇更是点睛之笔,她的遭遇将这三重压迫全还原到了最后一重上
。影片里指向种族问题的力度有多大,大家应该一目了然了。
  “制度”这个在影片里多处出现的词语也得以一点一滴地从多角度折射出来。这制度
直接来源于奴隶制。
  但是为何说这部影片超越了种族问题呢?我们从夏葛谈开。
  夏葛是影片里黑人女性的一个特例,她以横溢的才华与不羁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
了“制度”,我们需要注意她成功的原因——音乐。美国主流的白人社会虽然从各方面抵
制黑人,但也有开明之处——哪怕是源于他们自己的需要,于是黑人音乐得以进入白人市
场(《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可做注脚),这也就是夏葛意识到“世界变了”
了最有启发性的原因。白人的这种宽容(虽然还远远不够)直接导致了夏葛对“制度”的
思考。而她也将这种思考以言行传递给喜丽等一干黑人女性。
  这思考主要是:第一,“制度”合理么?第二,女人也能自立(就象黑人与黑人音乐
能在白人社会里传递一样);第三,黑人男性也需要改变,他们同样是制度下的牺牲品,
而且他们把持的心态不再适合时代。关于第三点从喜丽嘴里的“不幸的孩子”就很是明白
了。那么美国的黑人种群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重新回到了家庭。
  三重的压迫带来了三重的反抗,而这三重的反抗又将使得压迫与被压迫得以消解或缓
解。即黑人女性对黑人男性的反抗,黑人男性对上一代的反抗,还有黑人对白人的反抗。
虽然最后一项反抗在影片中尚未完成,但顺着影片的思路,这种对压迫的反抗在未来比较
消解白人黑人中的隔阂。这是因为这种反抗是非暴力的,而是以自己的觉醒,以自己的新
生获得的,是自己首先将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之上彻底清除掉奴性之后的反抗,是宽容与
寻找交流与对话的反抗(尽管偶尔也述之于暴力)。影片中的非洲对喜丽而言意义巨大,
她对先生骄傲地说:你的孩子都是狗屎和笨蛋,而我的孩子则在非洲学习不同的语言,过
着不同的生活。假如观看影片时没有遗漏这一点,那么稍加推敲之后便不难明白,喜丽骄
傲的是她的孩子没有受到“制度”/奴隶制的污染。
  最后,我们可以再度重申艾莉斯·沃克认为本片是“献给人类的礼物”,理由即,为
人类压迫与被压迫之间提供了另一种反抗方式,自我自觉之后,以温和的自尊以及爱来消
解这一切,以家庭为单位,扩展到种族,再扩展到全人类。
  有人可能置疑这一主题/思想是否太过于老套而不够现代进而影片本身不够艺术,那么
我的回答如下:
  今天(2003年)美国最负盛名的哲学/美学家之一,理查德·罗蒂曾以哲学/美学的态
度建构出自己伦理学,他坚决否认传统的道德,强烈要求“自我扩展”“自我丰富”与“
自我创造”生活。虽然罗蒂的审美伦理学中带有极为精英主义的审美情绪,但是也在一定
意义上能够当成这部电影的注解——代表黑人女性以及黑人的喜丽,从“自我觉醒”开始
,完成了“自我扩展”“自我丰富”与“自我创造”,同样扬弃了道德(神学)与传统,
相比罗蒂,只不过是将精英主义的审美替换成为平民主义的对爱的寻找与发现。现代吗?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不“艺术”的问题,恕我不予回答。斯皮尔伯格对电影语言的运
用我还没有资格批评,而电影自身的叙事,早已满足了哪怕是后现代主义的要求——统一
与复杂、互文和结构开放的多义性等(看看前文仅是开头而且极为简略的分析就够了)。
在这里我毫不顾及暴露自己欣赏水准之低劣——我从来就极为讨厌所谓的“艺术电影”。
那些为某些影评人士所津津乐道的“艺术电影”,大多数充其量拥有的仅是复杂与结构开
放的多义性,缺少统一与互文的要素,因此自然成为某些影评人士作为愚弄观众以及争取
稿酬与名头的智力游戏,也因此必然成为我眼中的垃圾,浪费时间甚至败坏电影的垃圾。

  
  最后,请允许我再将《紫色》的叙事进行一次扩张——这里利用的是解构主义手法。

  所谓解构,前文已略有提及,我在这里再简单地补充一下,作为解构主义的鼻祖,德
里达最重要的概念是“异延”,他认为所有的语言被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因
为语言本身是依赖于“语言系统的差异”。如此也带来了对作品的阅读解释的无限可能,
并带来了解释的边缘化倾向(即远离人们通常所理解——在解构主义里与‘解释’一定意
义上对立的一个词——的主题/中心)。简言之,解构主义很容易落入智力游戏之中。
  为了尽量避免下面的解构落入智力游戏的泥沼(或者不陷得太深),我仅通过一个词
语——“紫色”来完成这一解释。
  在中国五六年前吧,曾流传过一本“小资圣经”,即美国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
Paul Fussell)的《格调》(《Class》)。那本书在美国甚有影响力,而书中对“紫色”
所属的阶级做出了归纳。
  福塞尔认为,“紫色”是属于贫民阶级的颜色,经常为化纤制品,是黑人女性挚爱的
颜色(原话我不太记得了,意思是这样的)。福塞尔并为之奉劝生活中寻找格调的美国大
众,穿衣服——别用紫色,那可恶俗了。我这里并不是想证明福塞尔有着种族歧视之嫌疑
,仅仅是想指出他挖掘出紫色所承受的歧视,与之对应的自然就是黑人了。何况“紫色”
也最是接近美国黑人的肤色。(福柯所指责与反抗的话语权威,在此大肆地招展着力量。

  而“紫色”也是黑色向白色的渐变色系中最靠近黑色的——这种从黑色之中的渐变与
转移又隐含着什么呢?若将非洲黑人划归为黑色,白人划归为白色,那么紫色无疑从第三
个“异延”上吻合了美国黑人。那么美国黑人又是如何的恶俗并且竭力完成向白人的靠拢
与渐变?
  回到电影之中来,触目皆是。而且色彩自然地呈现出其代码性质——比如白人的白色
则代表了压迫,黑人的黑色则代表了被压迫,越黑越被压迫——我们就轻易地看到了一个
被我们几乎完全忽略的细节,即“老先生”的肤色,他的肤色极接近白色。我们再进一部
考证老先生的肤色之时,完全能够与福柯式的考古历史得出相同的结论——白人对黑人身
心上的侵蚀。最后这部电影重新回到种族主义上面来——然后再度上升为全人类的问题(
解构掉肤色):差异与压迫。
  当然,不可否认我的这种解构不纯粹,但我也希望解构到这里便打住——可不要走火
入魔了。
  如果将紫色的简单解构与对品位/后现代综合起来,所谓品位,隐藏着贵族似的精英主
义态度,所谓后现代,则隐藏着反继承与价值混乱,那么“紫色”则完全打破了精英主义
那种日益混乱怀疑以及自以为是,将价值观还原到了“恶俗”的“贫民阶级”上来。……
原谅我这一段讲述得极为简单,因为解构这一智力游戏,隐藏其中的无限可能会让这帖永
远完成不了。

 5 ) 《紫色》——盛开在烟囱里的紫罗兰

  一、她的一生都在打架

  索菲娅和哈泼婚后的第一次家庭战争就搞得鸡飞狗跳,盘子和镜子都被打破了,窗帘扯碎了,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哈泼想让索菲娅变得服服帖帖,不要总是自作主张。索菲娅•巴特勒漂亮、聪明、强壮,最重要的是她有不肯低头的精神,从来都像一列勇往直前的军队那样充满霸气。但是,当自己深爱的丈夫第一次打了她,她的忧愁多过愤怒:她的一生都在打架,跟父亲打,跟兄弟打,跟堂兄弟和叔叔伯伯打。一个女孩在一个男人统治的家里是不安全的。让她难过的是,没想到在自己家里也得打一架。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男人占领了社会中权势与地位,他们制定法律、维持秩序、统治国家,甚至发动战争。女人在历史舞台上只是优雅的点缀或者惊鸿一瞥、灵光一现。众多文学著作中,男人们利用金钱、权力和地位上演着一次次明争暗斗,女人则更多地挥霍着青春与美貌,而这些不过是为了盼望男人们的回顾。长久以来的无形枷锁,把她们置于社会舞台的橱窗内“展示拍卖”,幸福或是忧愁全都不由自己。1847年10月,《简•爱》出版发行,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主角不再娇艳柔弱,她贫穷、矮小、黝黑,性格执拗,不同于其他地位悬殊的爱情故事,她没有盲目沉醉于爱情的旋涡,而是昂首挺胸地追求着平等,不论是生活中的还是感情上的。舅母的无情让她懂得反抗,孤儿院的艰苦让她懂得忍耐,贵族小姐们的嘲讽轻视让她懂得维持尊严,罗切斯特先生的隐瞒与强势让她抛弃唾手可得的幸福,踏上荆棘去追求爱情中的平等。虽然早在1789年,法国女剧作家已经开始了为女性争取权力的序幕,但是《简•爱》却是让很多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启蒙小说。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就对此书爱不释手。她于1982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紫色》,跳脱了以往黑人小说中揭露种族歧视带来的痛苦与仇恨,把视点放在了黑人男女间的家庭关系和男权的压迫。这部小说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生的女作家佐拉•尼尔•郝斯顿的影响。其作品《他们眼望上苍》用流畅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位黑人女性珍妮作为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争取作为人基本的权力与尊严。在最初的几年,小说由于“缺乏种族抗议和斗争的观点”而被束之高阁,到了70年代女权运动时期才被给予应有的赞誉。抗议种族矛盾的狂热渐渐消退,人们开始探索自己族群中的文化和世界观。郝斯顿作品中的黑人不因为自己的黑皮肤感到压抑的痛苦,他们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也得面对生活中的灾祸。相对于《紫色》女主人公茜莉的悲惨遭遇,珍妮有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先后嫁给了拥有田产的洛根和发迹致富的市长乔•斯塔克斯,但是她却一次次从这种令旁人艳羡的生活中出走。因为两个男人不是把她当作泄欲工具就是供人炫耀的附属品,她不能和别人交谈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当时的社会给女人套上的无形锁链。艾丽斯•沃克也在书中写道“谁想要个丈夫所懂得一切她也都懂得老婆?”女人只是生育的工具,必生的最大理想就该是嫁个丈夫,尽忠尽职地打理家用。历史赋予男人的权势是看不见的软鞭子,驯化了女人的梦想。珍妮离开洛根是因为乔•斯塔克斯渴望生活的改变,这让她再次看到自己奄奄一息的梦想;她再次离开乔•斯塔克斯,因为他就像个巨大的车轮死死轧住她内心充沛的生命力,精神暴力让她的心一次次窒息。最终她遇见了一贫如洗的韦吉伯•伍慈(外号甜点心),他的爱情与理解让她再次复活。但是哪怕如此爱她,肯为她拼尽性命的甜点心仍旧会打她,不是为了愤怒,只是通过打她展示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他和其他两个男人一样,在内心深处都认为自己为珍妮奉献,那么珍妮就要无条件的依附于自己。

  这是社会长久被男性统治的症结,刻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烙印。勇敢、独立的女性们,用时间、用血泪、用毅力、用爱情、用一生和命运斗争。

  二、盛开在烟囱里的紫罗兰

  玛雅•安吉罗(《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和佐拉•尼尔•郝斯顿(《他们眼望上苍》)这几位颇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在小说中都谈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即黑人女性遭到奸污,罪犯的身分各异:母亲的男友、父亲、学校老师。更加冷酷的现实是那些强奸犯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甚至是指责。大多数女性对于这种遭遇的反应大多是保持缄默,让耻辱在心中慢慢割开一个洞,生活还在继续,活着才最重要,其余的都可以被掩埋。

  (1)茜莉

  电影“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5)(根据艾丽丝•沃克的小说改编)开场不久,茜莉就迎来了痛苦的分娩,那时候她才十四岁,就生下了继父的孩子。继父卖掉了出生的婴儿,还威胁茜莉说“除了上帝,你最好绝不要对谁说。”于是她只能将恼人的生活和不解的心事倾诉给从不写回信的上帝。在诉说中她很少提及男人的姓名,都是以“先生”、“爸”或者“他”来代替,在她内心深处,这些男人不配有名字,同时,这种表达也透露了她心中深深的恐惧,仿佛那些男人的名字都能伤害她。继父的打骂与侵犯让她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也让她抵触所有男性,对他们不敢斜视。后来他又像处理旧货一样把她嫁给了阿尔伯特。

  阿尔伯特更是没有把她当人看,待她还不及地上的一滩泥土,觉得她又丑又笨,倒是干起活来还有点男人劲儿。茜莉是继父的交易筹码,丈夫的眼中废物,养子们也不把她当回事儿,不管她多么温柔地待他们,他们也不会像爱母亲那样爱她、尊敬她。唯一爱她的是聂蒂,她聪明美丽的妹妹。聂蒂教她认字,教她自己认为需要知道的一切,只有有知识以后才能逃离这个魔窟。但是茜莉脑袋似乎总是不太灵光,其实不是因为那个男人说的什么天生蠢笨,而是因为过于繁重的劳作让她动不起来脑筋。聂蒂总说:“你应该斗争!你应该斗争呀!”可是茜莉不懂得如何斗争,她只懂得:“要活下去。”她就像辛勤劳作的骡子,为了不挨打,每当“先生”(阿尔伯特)发出一个命令,马上就会跳起来去执行。他不大会打自己的孩子,但是会打她,不管是谁的错都打她。正如他说的那样:“老婆像孩子,你得让她知道谁厉害。除了狠狠揍她一顿,没别的办法。”这个说法和《他们眼望上苍》中甜点心的想法简直如出一辙。他们也许受过不同的教育,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是他们对待女人用暴力统治的态度却是惊人的一致。

  (2)索菲娅

  茜莉的继子哈泼和妻子索菲娅就是典型的丈夫要用暴力统治产生的悲剧。索菲娅是个好女人,勤劳能干,只要是哈泼正当的要求她从来不会拒绝。她不自私、不记仇、不妒忌,她很爱哈泼。但是哈泼偏是不肯过安宁日子,非要性格刚烈的索菲娅变成看家狗那样乖巧。索菲娅终于厌倦了,厌倦了哈泼非要让她百依百顺,像驯服动物一样对她打来打去。她带着孩子走了,满肚子怨气的她遇见了市长夫妇,对待市长夫人的无理要求给予当面回绝,对市长的荒唐指责出拳相向,他们和哈泼一样,夺走她做人的尊严。接下来的结果自然是令所有观者辛酸的:一群强壮的白人男性把索菲娅围在中间,她孤立无援,她虽然强壮、勇敢,但是她敌不过那么多男人的围攻,敌不过社会偏见的重压,那么多人围成一个牢笼把她紧紧套牢。再次看到她时,她已经失去了生气,仿佛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亡灵,眼镜被打瞎了一只,满头的青丝染上了白霜。市长夫人再次以一副救世主的神情让她到家中来当佣人,毫无人性地隔绝她和亲人。市长夫人代表了社会上的权力,哈泼代表了家庭中的权力,虽然程度不同,但他们都希望索菲娅百依百顺,对自己的一点“恩惠”感恩戴德。

  (3)莎格•阿维里——蜜蜂女王

  第一次知道“先生”的名字是阿尔伯特还是从莎格的口中,她是众人口中传颂的“蜜蜂女王”,唱歌动听、光彩照人;她也是臭名昭著的坏女人,连亲生父亲都不愿意承认她,大家都怀疑她的孩子是和不同男人生的。茜莉第一次看到她肆无忌惮大笑的照片,就为之着迷。而莎格见到茜莉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确实很丑!”坦率且没有任何恶意,咯咯地笑声在生病的身体里发出来却像咆哮。她是嘴里装满爪子的虚弱小猫,把阿尔伯特费劲做的饭菜扔得到处都是,稍有不满意就对着他破口大骂。她是名副其实的女王,阿尔伯特没有了一丝往日嚣张的气焰,完全就是个唯唯诺诺想要讨好女王的士兵。

  慢慢就会发现,那些男人并非是铁石心肠、毫无人性。哪怕是阿尔伯特也会为了维护莎格违逆了父亲的意愿,这点上他和茜莉的感情倒是前所未有的统一——他们都爱莎格。在电影中,莎格更像是茜莉的知心姐妹,通往平等世界的启蒙老师。在小说中,她们之间则是女人间的爱情——茜莉常因为她和“先生”睡在一起嫉妒得发狂,想要尝尝她手指头的味道,亲吻她的嘴唇,吻到不能再吻。她不仅让茜莉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美丽,也让茜莉得到了爱情。对于原作中这种安排,难免有些女权主义的味道,很多女权主义者认为在男权社会里,只有女人之间才能相互支持、依靠,在许多小说中,女人都有自己忠实的同性伙伴。更有一些激进的人,认为只有女人间的爱情才能真正平等。不过,纵观茜莉备受压抑的情感生活,这种发展也不算牵强。她继父的性侵犯和殴打让她对男人怀着恐惧,从她不能生育那天起更是断绝了女人的一个部分,即爱上男人的可能。她只敢看女人,而莎格又是那么美,那么与众不同,与一切压迫她的社会都格格不入。认识莎格后,茜莉第一次冲出自己的小天地,想到了世界。莎格给了她想都不敢想的那些情感,唤醒了她身体中沉睡的梦想,让她第一次想要逃离这个家庭。当时,她以为妹妹聂蒂已经死去,莎格就变成了她全部的情感寄托。她需要爱,而莎格给她爱。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简单。

  为了电影更易被大众接受,导演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加入了更多温情有趣的细节,比如茜莉姐妹在向日葵地里玩耍,阿尔伯特见到莎格犹如小丑一般的滑稽表现。电影也让茜莉和莎格之间的爱情更加暧昧不明,也没有细述原著中对于非洲社会的追根溯源。影片的结局更加戏剧化,更加圆满,可以说是一种美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漂流在社会不同地方的女人,都有一种情感是相同的,那就是孤独。黑人被社会抛弃是一种孤独,而当家庭都要抛弃女人时,那种无处栖身的孤独让她们在彼此间寻找慰藉。莎格说,“如果你走过田野里哪个地方,而没注意到一片紫色的话,上帝就会大发脾气。”紫色是幽静的、矛盾的,是热烈的红色和忧伤的蓝色调合出来的孤独,是代表着永恒的美好的紫罗兰,是茜莉的善良、聂蒂的聪慧、索菲娅的勇敢和莎格的美丽,你若经过她们不回头看看这盛放在社会底层黝黑烟囱中的紫色,连上帝也会为之叹息。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1186927/

 6 ) 紫色是比红色更幽深的蓝,比蓝色更绚烂的红

   
   一生女性关系至上,单薄而深远。姐妹母亲女儿导师或者情人。不管是哪个角色,都仅仅抓住女人至关重要的薄弱点。细腻的手法令人叫绝··
·紫色是沉淀至深的颜色。也是朝霞雨露最后的微光
女人一生的抗争到后来成为一汪泉水。惠及之处 全开出淡淡粉色的花朵
   镜头里的每一个女人都成了美丽的女人。
   两个女人亲吻的那一段开始整个片子扶摇直上冲到文艺巅峰
   为什么是叫《紫色》我想大概是因为男人是蓝色,女人是红色

 短评

典型斯大爷作品,大气经典。女性题材,除了主角,其他各种女性的背景经历和崛起让电影还蛮饱满的。虽然是黑人女性的独立题材,也有其时代背景,某些积淀就算放在现代,也可以作为警示给现代女性敲个钟。

10分钟前
  • 画瞳
  • 力荐

斯皮尔伯格女权长篇,偏向黑人视角却又保留自己讲故事的韵律。一向对扭捏做作的同情类电影反感,但这部平淡得将我打动。夏戈高大独立的女性人格一步步感召西丽,这个过程除了外力,更重要的是西丽对妹妹永恒的追求之心。不足点就是对妹妹一线交代太少,情节在结尾跳跃得有点失去水准了。

13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从紫色到人鬼到修女系列,乌比是个神奇的演员,她不美丽她是黑人,但她绝对是个有个性的实力派。她时而胆小时而狡诈时而幽默,她的眼睛传神。西丽的命运不好,还嫁给一个家暴且不忠的男人,但她自己会偷偷的笑。她其实渴望独立渴望生活渴望爱情。老斯故意选择黑人来讲诉这个女性独立的故事,如果是白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72588/

18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2个半小时的情感大戏,简直就是一部美国近代史,感觉比相似的题材乱世佳人和相助都还要好,不愧是斯皮尔伯格。最惊喜的是主演是乌比,戈登堡和奥普拉!!十年前想看的戏,今天终于看到了。

19分钟前
  • 遇见kevin
  • 力荐

看得人好难受啊。那个时候的女性,有色人种加上性别歧视,太难太难了。索菲娅的抗争精神真的聪明漂亮强壮有自我意识,太喜欢了,后面打了白人坐八年牢整个人老了30多岁一样,太心疼了。西莉的人物刻画好饱满!就,循序渐进地能理解她地变化,胆小,乐观,做了小恶作剧地窃喜,隐忍和反抗。秀格真的是一个贵人,改变人生的贵人。十分都打不够!关于尊严、独立、平等、信念、觉醒、亲情、乐观、宽容、抗争、制度、种族、女性、男权、罪恶的故事。史诗般的波澜壮阔,两个半小时也不嫌长。

23分钟前
  • 豆子_____xj
  • 力荐

这片很长,也涉及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处理的还是很片面,电影本身还是很不错的,温情满满,另外乌比真不是一般的难看啊。。

26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有关反抗的片子。黑人女性对黑人男性,黑人青年男性对黑人老年男性,效果都是显著的。而黑人对白人的反抗,情节则有些荒谬。无论市长夫人如何执着于有色人种,依照常理都是不可能将一个出手打自己丈夫以致坐牢的黑人招进自己家当女仆,算是一大硬伤。

29分钟前
  • 啄。
  • 推荐

斯皮克伯格早期的女权电影,并且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虽然老斯所有作品当中口碑相对不高,当年十项奥斯卡提名全部没中,但我个人却很喜欢,几乎数次落泪。紫色指的是片头片尾那片美丽的花海;紫色也代表着胆识与勇气!不仅仅有关种族,更讲的是黑人女性的隐忍和觉醒。影片几个不同的黑人女性,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抗,特别喜欢苏菲娅,这个勇于反抗自己命运的女人,虽然现实给她无情的打击,也是那个时代的残暴的结果。而女主在影片大部分篇章里懦弱卑怯的,忍气吞声麻木不仁到安之若素。但是血缘亲情给了她希望,她身边的朋友也给予她勇气与鼓励。当她对着那个家暴自己拿自己当奴隶一样使唤几十年的丈夫喊出:“我穷,又是黑人,我也许很丑!但是亲爱的神,我解脱了,我解脱了。”是全篇最让人痛快的地方!

30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却铩羽而归,Oprah debut,没想到电影里土里土气的大力女人后来会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黑人女性主义,而竟然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稍显冗长的剧情勾勒出黑人族群的理想化兴衰,总归还是有值得感动的时刻。

34分钟前
  • Andre
  • 力荐

十项奥斯卡提名全扑街了,斯皮尔伯格讲人性的片子,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这些词根本不会出现,前半段还偶尔能出现点黑色幽默的镜头,后面就中规中矩了。最牛逼的女性,当属亚伯特的儿媳妇了

39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一个社会中男性跟女性社会地位的差距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差距越大,社会离文明越远。

4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刮胡子真是好戏啊。种族、性别、阶级,大方向上的觉醒都具备了,但是中断仍然有模棱两可的模糊态度。斯皮尔伯格尽力展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但是在这个题材上总还是有隔岸观火的矫情感

41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她们经历了非人的待遇,历经人事的变迁,一切都好像被命运写好,无从更改,然而人生的路还很长。奈提对西莉说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信念是唯一可以支持彼此活下去的东西,命运已然写满不公,我们唯有勇敢的正视它,在无情岁月的洗礼里,将命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43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抛开种族问题,此片讲述黑人家庭暴力的故事,三个女人,不同的命运,同样的都是对男人的绝望与抵抗,三个女人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妥协亦或是斗争,结局各自不同,但整体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影片,夏格的蓝调,就像是黑人版的玛丽莲梦露,十分惊艳,没想到是斯皮尔伯格拍的

44分钟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女性的觉醒之路,女主的服从被同化到最后的反抗,看得很过瘾。感动的是另外两个女配。一个是骄傲的反抗者,在经历被迫害后开始一蹶不振最后又重拾反抗的勇气。另一个是珍惜女性同胞,能认出被压迫的人,愿意解救被压迫的人,是一个拎得清的人。最后,很喜欢主角的妹妹,从小就是那种知道认清事实然后学会反抗,重要的是提升能力才有底气和资本反抗,她都知道,她在将平等知识对自由的追求进行传递。

49分钟前
  • 不忘
  • 力荐

1.“只有死亡才能让我们分开。” 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2.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1985年作品竟然出现女女吻戏,有点意外,然后因此联想到2018年《头号玩家》里的黑人Les角色;3.《紫色》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10项提名,结果一个奖都没拿到(话说,黑泽明的《乱》都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了,然而却无缘此届的最佳外语片?奇了个怪);……

5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我终于理解那句 每个导演在第一部作品会把他所学都用上的 感觉了

54分钟前
  • 1零一一
  • 力荐

确实和斯皮尔伯格的其他作品差别挺大,全线情感,色彩鲜艳,还有强烈抒发感情的表演风格,有点浮夸,不过放在异国风情的语境下可以接受。抗争脱离父权束缚,角色获得成长,shug父女和解(非常导演私人表达了),紫色姐妹花多年后重逢,沐浴在夕阳余晖中。属于成熟作品,虽没看过原著,但感觉电影仿佛有点生硬?

57分钟前
  • Badreamer
  • 推荐

一开始强烈的不适感——强奸、卖子、童婚、家暴,每一样都是男性和男性社会施加在女性身上的灾难和痛苦。西莉从惊恐无助的少女成长为坚强强大的女性,而Sofia和shug的人生也与她彼此交织和见证。女性有力量。

59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

不愧是大师级作品,浑然天成,很多场景堪称经典,眼眶湿了很多次,虽然结尾过于理想。经典的黑人题材与女性主义的电影——哪怕导演是白人和男人。 although i'm poor, colored, woman, maybe ugly, but dear god, i'm here.

1小时前
  • 又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