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

HD中字

主演:李灿森,严栩慈,李栋全,谭嘉荃,林洁芳,陈达义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香港制造 剧照 NO.1香港制造 剧照 NO.2香港制造 剧照 NO.3香港制造 剧照 NO.4香港制造 剧照 NO.5香港制造 剧照 NO.6香港制造 剧照 NO.13香港制造 剧照 NO.14香港制造 剧照 NO.15香港制造 剧照 NO.16香港制造 剧照 NO.17香港制造 剧照 NO.18香港制造 剧照 NO.19香港制造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香港制造》:不就荣光 残存纯真

这部电影十年了。十年后再看,觉得挺好。香港回归也十年了。
不想往大事件上扯,电影讲的不就是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吗。说到大事件,在里面随波逐流的,倒不论大小,概莫能免。不过,回归前夕的这部电影,还是觉得给小人物说了话。
电影就是中秋的旁白开场,旁白终了。电影就是讲了中秋这个黑社会的小混混怎么讲义气,把不义气的干掉了,自己自杀的故事。
挺没有希望的故事。可是看的过程里每每血脉喷张。大概那就是那种叫青春的东西。从活生生的、特别真实、特别有人味的中秋的身上,向我们逼过来。中秋就是那种青年,脑子里都是大人们教的道德廉耻、仁义厚道,可到了实践才发现,那都是说给他听的,他以死维护自己的世界不被污染,永远停留在20岁,留下我们,慢慢熬吧——女友的母亲这样说过女儿。
这一曲青春的颂歌,这一次送给中秋,社会眼里的不学好的坏蛋,黑社会的小混混,可是,看完了电影,却知道中秋才是个好人。庇护痴傻阿龙,爱上肾亏妹阿屏,中秋一直有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给”。跟社会相反,社会里的人,常想的是“得”。得不到的才是要命。而中秋,阿龙、阿屏都死了,无人可给了,就一道死了,在向这个丑恶的社会做了最后一击之后。
中秋的架势,老是让我想到许冠文,挺直的腰板,扎撒开的双臂,故作一副不可一世,其实,是内里的虚弱。这就是小人物,也要求得一份尊严。中秋说,人死了,别人就会对他评价,可是他真实的想法别人怎知呢。中秋大概以问题青年的姿态,停留在20岁。也没有机会去赶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的火辣与荣光。他杀了那个荣少,因为荣少耍他,就是先把他烘托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其实搞他没商量。好在中秋是怎样一个人,看完了,我们就都理解了。
青春又一次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做出了反击。并以死捍卫了它的纯洁。因为在青春,难免爆裂,其实生命最重要,不同流合污也可以是种选择,但青春就是这样宁为玉碎。
喜欢看李灿森的青春,爆炸头、低腰裤、露脐上衣,眼睛里是无所畏惧,走起路来是目中无人,砍起人来是血气方刚,只有到杀人,不相干的,是怎么也下不了手,屁滚尿流的逃,到为阿龙索命,又是生龙活虎,毙了荣少,直叫人得两字:痛快。
有一个镜头,中秋在屋里戴着耳机听音乐,把弄着手枪,边听边手舞足蹈,门外求救的人敲不开门,中秋屋里自得其乐,一副沉醉的模样。想不理那杀伐,得一刻平静,就像中秋此刻这样,也是难得的了。

 2 ) 我们并不了解香港

陈果的香港视角,一直停留在社会的底层。《香港制造》、《香港有个好莱坞》、《榴莲飘飘》,《人民公厕》,这些影片的风格都趋于一致。
《香港制造》是陈果的代表作,上映于1997年。这个年份来上映,我想是有他的独特思考的。1997年,我12岁,大陆人民举国欢庆香港回归,香港在我们眼中就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我们不停地在作文里写,祖国统一了,殖民消除了,香港人民终于不受英国压迫了...在这些之后,却从未想过,香港人民真的欢欣鼓舞地回到中国吗?
这个小岛和大陆早已经分裂成两种不同的文明。在我们遥想着香港的繁华与时尚之后,并不知晓高楼大厦之下的贫困和落寞,无处不在。《古惑仔》里,我们只看到了黑社会里的郑伊健很帅,他们讲义气,不怕死。星爷的电影里,我们读出了香港式的小人物的滑稽、幽默和无厘头。港剧里的香港,更是简单粗暴,只有灰姑娘与富豪,无恶不作的坏人和执法有力的警察。这些都没能触到香港的痛处,因为它们流于表面,更是大多数内陆人民喜闻乐见的香港的样子。其实,我们并不了解香港。
我不能说《香港制造》就是一个真正的香港,但他起码还原了香港在灯红酒绿的背后,草根一样的生命,也在挣扎着寻回失去的东西。李灿森所饰的中秋,是香港的一部分,也仅仅是一部分,他没有被仇敌捅死,却被现实逼上绝路。他生存的环境已然注定了他的悲剧。让人流泪的只是:他泥土一样的生命中还流动着一点真情,对爱人阿屏,对母亲,对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傻子。
他在一个少女的墓前,死得很安详。没有死于暴徒的乱刀之下,是陈果的仁慈。在他身上,泛着的人性之光,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他只是一个我们在街头都不愿多看一眼的古惑仔,即使这样的人从未和我们的生活有过任何交集,我们被他感动了。
还有,中秋的粤语旁白很好听。

 3 ) 香港制造,无关青春残酷物语



香港制造,陈果呕心之作,也是陈果成名之作。一直想看,但一直没有看,因为我知道这是一部非常残酷的写实片,也许是我一直都不愿面对这些现实的残酷。

终于找到了看电影的心境,果然没让我失望,看完电影是一种沉重的绝望。尽管香港制造似乎是以97背景下青春残酷物语为主题,可我看来是不愿意对世界妥协的注定碰得灰飞烟灭,以及对社会底层的草根的生存或是生活的关注。

整部电影充满了冷漠,门缝里冷漠的眼睛,街上趁热打劫的少年。。。在影片最后更是极致,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在墓地里,对着中秋的尸体,天真的欢颜嘻语,是对生命低微的放肆挑衅?

影片的包容度很大,片子充满了社会边缘人,中秋父亲包的二奶,一个无可奈何的内地女人;一刀就砍下父亲手臂的学生;被追杀找中秋求救未果的少年;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或者说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或者说纯粹就是生活。

中秋是单纯的,他自问看惯大场面,却还在被困扰于一些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最基本面的东西:

“这个世界很不公平,应该死的没有死。不应该死的全死了。”“大人的世界很奇怪,一方面对你说教,一方面又害你。”家里挂着天生杀人狂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海报,充噬着自以为是的英雄梦。

阿屏是单纯的,单纯的像是一个虚幻而非实体,总是挂着乐观,豁达的浅笑。天真的似笑非笑的邀请中秋和她上床,毫不做作的天真的说,“错过了第一次,你可别后悔”。“板你也看过了,要做就赶快,不然我妈回来了你就没机会了”“走廊你不敢?”;16岁,尽管面临绝症,却似全然不知生活的伤害,坦然面对生死。

阿珊是单纯的,为了那个无良的体育老师,那个甚至随手轻易撕碎了她那封满是血的遗书的人而选择了轻生。

阿龙也是单纯的,或者说是无关单纯,缘于天生的智能缺陷。

最后,他们都自主,不自主的被生活毁灭了。以活着的人看来,比如阿珊,她很傻,16岁,还不知道爱情到底是什么,劝自己的父母好好活下去,可却自私的让活着的人受苦。

但中秋自己注释了:“活着的人喜欢评价已死去的人,甚至骂他们没勇气,没有志气。其实有多少人能真正知道我、阿萍、阿龙和阿珊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我相信没有。但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就是我们现在十分开心,因为要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已经变得免疫了。”

阿屏和中秋某方面说,是幸运的,阿屏或许只是单纯的看到了中秋义气,英雄的一面,因此崇拜

的爱上了他,中秋则可能是在阿屏的直率、乐观那里看到了生存的意义和希望,他们之间或许并不是真正意思的爱情,最多就是一些FEEL而已。但他们却能为彼此付出一切,不惜代价的一切。

就算阿屏没死,和中秋真的在一起了又如何?他们会幸福?两个没钱没知识没文化没背景的年轻人,很快就会被生活打碎他们干净透彻,纯真的感情。

不长大也好,否则迟早都成为生活的奴隶。就像阿屏妈很中肯的对中秋说:“我女儿16岁,她现在死了,永远都这么年轻,你就惨了,还要慢慢熬。”

最后的三封遗书,更加证明了他们只是三个孩子,可是透过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没有归属感,看不到未来的绝望,迷惘情怀,却是充噬在每个角落。

中秋说,我知道我辜负了关心我的人,但不是我不想改变,是这个世界改变得太快,快得我来不及改变。

其实人生活就是这样子,说白了的残忍,就是一句话,适者生存。那些道理,哲学,或许本来就是人类制造出来用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的产物,只是,唯有一点是,信者得救,反之,就是灭亡。

我已经青春不在了,所以我知道,生活就是需要妥协,对自己妥协,对生活本事妥协。但我愿意说的漂亮点,生活就是充满了磨难,要么坚强的去面对磨难,更精彩的活下去,如不能,则懦弱,就死亡。麻痹自己?谁在乎呢。信者得救而已。

好吧,一点不那么绝望的,看的别人的不幸,对于自己还有的一点幸福都珍惜一点吧。生活是有很多无奈的,我们爱,却不一定能被爱;我们付出,不一定会收获;我们修行,却可能无法证道。抓住能抓住的东西,生活,其实并不是那么慷慨的。


外:

诙谐:
如果陈果认真去搞黑色幽默,功力是否在彭浩翔之下还真难讲。

“那晚,无数飞机在我梦中飞过。我没详细记过我打了多少架下来,但是我可以肯定每架飞机都是为阿屏而打的”这是中秋发现自己爱上阿屏后一个梦遗的晚上之后自言自语。

阿龙对着阿屏的三次流鼻血证明了尽管智能缺陷,但他任然是个荷尔蒙旺盛的少年,尤以在墓地阿屏掀出底裤那次最绝妙。

最后的香港电台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段地球人都知道的最高指示,用这里看起来是讽刺或是迷惑,究竟世界是我们的,还是我们是世界的?


细节:
阿屏家里挂着奇洛里维斯早期的同性念电影《不羁的天空》(男人的一半还是男人)的海报,却让我联想起那个抱着花去医院看阿屏的女孩,陈果想暗示什么?

中秋带一帮小混混去找肥陈时,一个小胖子出现在了镜头多次,表情动作非常搞笑,这是陈果大量启用非专业演员故意营造的效果?

 4 ) FIFF21丨DAY5圆桌《香港制造》:不属于青春也不属于香港

主持人@鲍勃粥

助理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果樹@杰瑞米太阳🌞@kc512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鲍勃粥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五天,首先我们讨论的电影是来自香港导演陈果的生涯代表作《香港制造》,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果樹

1星,没有不喜欢的意思,只是在我的尺度里会偏紧一点。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影片浓郁的独立气息以及对时代气质的书写的。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浓郁这个词很准确,我给的是2星,因为虽然我觉得有可取之处,但电影整体还是太粗糙,尤其是制作层面不够精细,细节会比较在我的评价体系占的位置比较多。

场刊嘉宾 kc512

我给的是4星,若干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只有对前卫风格留下记忆点,直到之后看到陈果《三夫》中婚纱飞坠的那一幕,才发现阿珊跳楼一幕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主持人 鲍勃粥

既然提到了细节,那么第一个问题我就对一个细节发问,跳楼自杀的已经死去的女孩却频频在男主梦境出现,甚至成为了男主的性冲动或性对象,这种死亡和性爱的杂糅在影片其他地方是否仍有表现?死亡和性爱分别在电影中有何作用,有何表达?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Necrophilia?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死亡和性爱的杂糅,我第一反应是墓地那场戏,女孩站在墓碑上掀开裙子。

死亡是注定的结局,性爱则是活生生的欲望,这两者是不是可以直接代入为香港以及那一代香港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不是很确定,我对这部电影仅仅只停留在一个整体的感受上,因为我前面说过影片过于粗糙的问题,会让我觉得很出戏。

主持人 鲍勃粥

粗糙指的是?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细节缺失吧。比如说,人物台词、对白逻辑这些基本的东西

场刊嘉宾 果樹

这问题指向性非常细了。我其实看的时候没有很深去想这些安排的具体动机。我反而是从更加氛围的角度去进入,我觉得自杀与性冲动都呈现了一种自毁与一种暧昧,这对全片的基调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类似情节的设计能够不断让观看者的心绪被调动起来,同时又在这部影片的大设定底下,并不过于狗血违和。我很欣赏这部影片的一个点时,它“既小又大”,小在于它很生猛粗砺,能呈现出一种关于年轻的躁动与迷离来,大在于它又映照了整个时代的不安与惶恐,影片在这两个看似极端的处理上,最后很高度统一,让人惊喜。

而自杀的冲动性,与性冲动的本能性,都能够与全片的这种年轻又粗砺的风格映照,所以是成立的。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自毁的气质,确实。

场刊嘉宾 kc512

有一场蒙太奇我特别深刻: 中秋在应徵刀店员工,店员娓娓道来自家的刀,另一边厢阿强被霸凌,逼着自己「打飞机」;我认为陈果并没有意淫死亡,即使他的角色可能如此,但他强调的更大程度是青春和死亡在某个特殊时刻的重叠,每一次的化学反应如何反映那个时代,可能以是残酷可以是浪漫。

主持人 鲍勃粥

那接下来,阿珊与肾病去世的女孩(抱歉我忘了名字)作为中秋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女性,其实还有他的母亲,这三个女性形象有何异同?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我觉得阿珊和肾病女孩,其实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果樹提到的这部影片的自毁倾向,阿珊可能是理想中那样一种方式。但是两个女孩包括中秋自己的结局都是死亡,所以我才会说死亡是注定的结局,这是否在喻示导演对香港这一代人的看法。我不知道这样理解会不会太狭隘。

场刊嘉宾 kc512

陈果电影很好玩的一个地方是,他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很明显的人物代喻,后来的《细路祥》如此,《三夫》已经是走火入魔;所以看《香港製造》会不自觉找这些代喻(我要承认这不是最合适的观影方式),但真的要说,这三位女性一位已死一位将死一位未明,不言而喻。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一位已死一位将死一位未明,说的很好,但是最后都会死是肯定的。

主持人 鲍勃粥

香港制造中塑造的香港总体上给人以什么感觉?香港这个城市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场刊嘉宾 果樹

全片以香港制造为题,所以香港必然是全片最大的初始创作动机。陈果对于时代气息的把握,一直是非常好的(后来他沉溺于各种隐喻的堆砌,不知道在搞什么)。在这一部影片里的香港其实是模糊的,也有适逢回归的点,整体基调充满了迷茫与挑战性。人物的生存似乎一直被挤压到了逼仄的地步,未来充满了不确定甚至有自毁的倾向。陈果选择了比较高级的手法来呈现自己对香港大环境的理解。

主持人 鲍勃粥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横向比较《香港制造》与同时期的(世纪末)其他青春片(包含一些犯罪的),比如杨德昌的《牯岭街》,这种青春挫折被如何不同或相同地展示?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我觉得区别在电影的风格形式,《香港制造》是非常粗粝浓烈的,表现式的,而《牯岭街》是缓缓铺开,用日常琐碎堆砌而成的。

场刊嘉宾 kc512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岩井俊二的《莉莉周》,都是高度风格化的青春残酷物语,但我更喜欢《香港制造》的黑色元素。

场刊嘉宾 果樹

我觉得完全不可以去对比。我不认为同样给人一种青春的感觉、有相似的标签,就要放到一起对比。《香港制造》看似在大谈青春,又看似在大谈香港,但其实它是独特的,因为它既没有只专注于青春也没有只专注于香港。我们如果前后看看,这几年的其他一些,“类似”的、用年轻的个体或群体的状态,来展现大环境的影片,比如《燕尾蝶》、《小武》、《长大成人》、《近郊奇情》等等,会发现它们之间都不太具备可比性,因为虽然它可能可以粗略地被归类,但是,香港制造所做到的一点是,它是高度圆融的,就连它被诟病的技术标准,也为这种生猛与动荡的氛围,提供了保障。

主持人 鲍勃粥

好,换个问题,但我又怕太细节,对于这样一部大家认为有高度自毁倾向的电影,有没有任何“救赎”的窗口,比如跳楼前看到的十字架,似乎暗指宗教,但显然片中所提甚少,影片中是否还有其他“救赎”存在?

场刊嘉宾 杰瑞米太阳

中秋最后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救赎吧,比如一枪崩了自己老大。哦还有,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粗糙还包括一点,这电影让我觉得太依赖人物独白了。

场刊嘉宾 kc512

最后的小孩子也有体现这个“救赎”的感觉。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有人聊到操场上体育老师那场戏吗?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记得,他好壮啊。

主持人 鲍勃粥

那就在两位女士的水漫金山中作为结尾吧。

#FIFF21#DAY5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香港制造】——纪念我那该死的遗精岁月

【香港制造】——纪念我那该死的遗精岁月

那是个动乱的97年
那是个迷惘的97年
那是个低落的97年

香港制造的97年,那是我们迷乱的的青春年鉴,那是我们骄傲的遗精的日子

一个漂亮的女孩,爱上了该死女校的帅哥体育老师,那份痛苦,无法摆脱,于是,纵身一跃,带上两份遗书,一份给爱的父母,一份给被爱的老师。

阿龙,那个不知道姓什么的傻子,总是看见美女会流鼻血,总是懦弱地用无力的拳头表达愤怒,却不敢打欺负自己的烂仔。捡到了2份遗书,交给了大哥中秋。

那是十年前的那个经常遗精的阿秋啊,也是此时我们的样子,还是十年后弟妹们的样子,10年了,我们的美丽的青春10年,我们的残酷的青春10年,我们只有这10年一期快乐,过期不侯。

阿屏,一个肾病晚期的女孩,总是被母亲关在家中,爱上上门讨债的混混,快乐到告诉第一次见面的中秋“你可以和我做爱,这是我的第一次。” 中秋故作老成的说道:“第一次?现在女孩有第一次?”,却轻轻的拒绝阿屏,就算晚上遗精后偷偷的洗着内裤。

陈果镜头下的香港,肮脏,贫穷,混乱,每个大人都在挣扎,却又习惯于逃避。啊秋母亲逃避着痛苦,啊秋父亲逃避着责任,啊屏母亲逃避着女儿成长的现实,那个中学生的父亲逃避着亲人。那是一个充满了霉味的地方,那是个黑社会,商界互相倾轧的地方,那些郁郁的边缘人群在这个城市里愤怒,但生活一样如旧下去。

那是我们的青春,那也是我们的青春死亡,所有青春的死亡都是这样,猛烈的鲜艳,冷酷的清淡,犹如镜头中那份 夏日午后的暴虐日光,被晒得惨白的柏油马路,山顶上狂烈的大风,他们留不住永远青春的生命,但留下了永远青春的年纪。

“我女儿16岁,她现在死了,永远都这么年轻,你就惨了,还要慢慢熬。”阿屏的妈妈对中秋说。 “是的,我们永远都这么年轻”中秋在那份3人一起铸造的遗书中写道。

啊珊一开始就死了,从她出现,中秋每晚都会梦见女子坠地的血液。从她出现,中秋每晚都会遗精。

“无数架飞机从我梦中飞过 没详细数我打下多少架来 但是每一架都是为你而打的” 。晚上打飞机的我们,犹如那滴着水的挂在阳台上的白色内裤,象征了青春的鲜嫩与直白。

阿屏,阿龙,中秋,在墓碑上跳跃笑着,呼喊阿珊的名字。阿屏快乐的展示着底裤,阿龙又流鼻血,中秋抱住阿屏的头,没心没肺的笑着,可那是我们独有的青春,快乐肆意,死亡无惧。

阿屏抱住中秋死去,阿龙死在无良的黑社会老大手中,中秋复仇着,但他成不了天生杀人狂和杀手里昂,他最后躺在阿屏的墓碑旁,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一段毛泽东语录,出现在普通话学习节目中,那份飞不走的风筝,静静的挂在树上。

我们的青春,若无法继续,那么请定格在此刻,定格在我们那该死的唯美的遗精岁月。


(我想说,那也定格在了香港回归前夕,呵呵,香港人真是坏,这么恐惧回归。对了,该电影的水果物语是西瓜,哈哈)

感情有点越来越淡漠了,很多电影也不再感慨,甚至为了看而看了,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我的青春,开始散场了吧。

 6 ) 我他妈的想跟你一起死了算了

小时候大人们说不要乱过马路,再大点大人们要你好好学习,然后大人们说不要早恋,然后大人们说未来是要自己努力的。

“我女儿16岁,她现在死了,永远都这么年轻,你就惨了,还要慢慢熬。”阿屏的妈妈对中秋说。

香港制造,这个故事并不美, 可是它残酷,我迷恋美丽而残酷的东西。

陈果电影中的青春物语带有醒目的地域色彩,那个繁华热闹的香港在他的镜头下变成一个垃圾城市,肮脏、世俗甚至带着一股霉味,是充满欺诈、下流、好斗、贫穷的地方。

然后那些郁郁的边缘人群在这个城市里自嘲挣扎,生活一样如水的浩荡下去。
我们拿什么来面对这个无力的世界,它生了病,我们也都生了病

所有青春的死亡都是这样,灰暗而生猛。影从开头就谈起死亡,从第一起少女阿珊跳楼身亡,到最后中秋靠在阿屏的墓前饮弹自尽。

我们想所有的美好免于伤害,我们拼命抵抗,我们被折磨得头破血流,我们看着那些所有的逝去无奈的微笑。

我们在陈果制造的一大堆垃圾里,找出那些精心产闪光,叫做反抗。

声嘶力竭的尖叫,我们以一种反抗的姿势站立,未来会怎样,我们提前写下YI书,等有天青春的突然暴毙,这种直白的方式,一直都很好。

 短评

自此对香港电影改观。陈果的镜头下,一切戏剧化变淡。而残酷又真实的少年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一幕戏剧。还记得栏杆外的凝望,远远冷静看着同龄人该有的生活。山坡上在夕照里散发镇定冷光的墓碑以及毛主席淳淳教诲。当然,也很作。一时竟然咧嘴笑出声来。

6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香港三部曲之一。中秋大概是港片里最心软善良的古惑仔形象了。97事件在港式青春中的意义值得反复回味。青春不是生不如死,而是你看着这个世界,觉得该死的人活着,该活的人却死了,于是忽然有一天轮到你了,便那样死掉了。

9分钟前
  • 十八爷
  • 推荐

香港最好的青春片

12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力荐

我想标记「犯罪」或者「暴力」但又说不清楚哪儿犯罪了,怎么就暴力了?可是真的好暴力啊我觉得。还有,到底怎么「文艺」了?我也想标记「文艺」。我想这大概就是青春。“年轻时死去,便永远年轻。”这句放在这个故事里真的太凄凉。林夕后来写《小聪明》没准儿就是因为看过这个电影吧

15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手里都攥着枪,只有你手里端着凉爽的西瓜”

17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当你来不及改变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全不同了。

20分钟前
  • 力荐

片子的意境从中秋杀人失败后像乌云一般弥散开来,隧道里的呕吐,是过度紧张后胆怯的嘲弄,年少时的桀骜伴着胃酸一起吐了出来。中秋的悲剧是无数少年跨越成年时必经的悲剧原型,自己低估了世界,少年的英雄情结胎死腹中,最后只好以杀戮或自杀保住内心最纯洁的东西。一封遗书,三人落笔,是三个阳光少年对人生无奈的同病相怜,是青春未遂后的以死相见。你们找的许宝珊终于找到了。

21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从没见过你,我却在梦里为你打落无数架飞机。不曾吻过她,她却在死前和我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在坟墓里奔跑,大声喊出陌生人的名字,不想听大人讲道理。我们在天台上跌落,手里握着最真挚的话语,不想被世界所忘记。这是陈果眼中的青春残酷物语,少男少女们还来不及去改变,就已经死在九七年的朝阳里。

23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窒息,影片中连续的变速镜头实在看得压抑难受。生存不容易,闲隙中的欢笑也不过是一次次的残喘。当走投无路的时候,或许自杀不再需要勇气,不过总有一条出路,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即便这条路是在和谐社会的反面。我们的青春仅仅只是需要爱,一份关爱、一份爱情,只是为什么这份爱如此的艰辛。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8/10。刺杀未遂那段很有意思:前一组镜头传来枪声,中秋顺手把枪丢进垃圾筒,后面又显示他打翻了垃圾筒,胆怯逃走,一前一后交代的信息互相冲突。陈果的空间意象太成熟,公屋的阴暗压迫、厕所的砍手、坟场的快乐隐藏着危机。青春就像一场用愤怒宣泄自己的破碎和伤的表演,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没人关心。

2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虽然我同意是部好片子,但说实话看后很难让人愉快,现实的残酷让人无语。

31分钟前
  • 犀牛
  • 推荐

被人拿来当枪使的少年,最终变成了一把不受控制的枪,杀人的时候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带着对社会的不解。

32分钟前
  • 烈焰红唇龙
  • 力荐

我的每一个飞机都是为你打的。

37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我们这么年轻就死了,所以我们永远年轻。青春的荒凉与惨绿。黑老大的覆call暗号:普天同庆迎97——如今的陈果是再也拍不出这样黑色的电影了。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独绝到极致的残酷青春片。1.镜语与影调粗粝、癫狂、生猛,故事和人物又萦绕着阴郁、自毁及死亡。时而插入的手持、慢镜、猝然定格、倾斜构图、凌厉蒙太奇与各色滤镜,盈溢出浓烈的新浪潮气息。2.聚焦边缘人群的青春,有岩井俊二之味,亦有爱与死、绝望与赎救的矛盾并置,一如自杀&十字架、尸身下的鲜血&精液与飞机之梦,还有站在墓碑上的呼唤、拥抱和接吻。3.不少隔着门窗栅栏的囚狱式构图,压抑逼仄;大量后拉镜头+结尾的后退逆行(濒死体验或游魂视点),彰显出堕退与过去不可撤销之感。4.握枪摇滚狂舞似[出租车司机]变奏,救不了门外人则凸显癫狂自傲与盲目无力的反讽。5.重复叙事+错乱交剪的杀人尝试。6.搓洗晾挂冻冰箱的内裤。7.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应该死的没有死,不应该死的都死了。| 我们这么年青就死,所以我们永远都这么年青。(9.5/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若干年后[烈日当空]、[观音山]皆有此片影子。“97大限”莫过这部直接。青春的疼痛,此片不亚于[莉莉周]。非常风格化,剪辑也很有特点,肾病略狗血。此外就是太糙,尤其声音。

4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难道只有让生命定格于最美的时刻,才能使青春免于庸常的浮世侵蚀?其实随波逐流坠入泥淖不是唯一终点,也可以自成器局游弋于潜规暗涌之上。参悟机缘隐现于电光石火之际,只是有人未待触及便已奋然扑火。【8】

45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是陈果电影,也是李灿森电影,赛亚人发型和小蛮腰特写比脸还多。这个被家人放弃和时代遗忘的古惑仔,用吊儿郎当的痞来掩盖内心空虚、畏惧和自卑,但至少还保留着对世界最后的善意,用仅有的蛮力来保护所关爱的人。香港回归本与他无关,但作为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加剧了个体的无力感。到最后还是在说孤独

46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李灿森的腰真好看

50分钟前
  • 桃尔卡
  • 力荐

回归三部曲之一,陈果的世纪末大爆发肇始。海报上赫然写着“新人类 新世纪 电影第一号”,那时的他有这样的豪气。回归二十年后,似乎港人的所有焦虑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那么虚无的青春,绝望的人生,混沌的世界。他们没有成为可耻的大人,他们死在一九九七年。他们对死亡没有思考,却永远拥有了它。

55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