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

HD

主演:张震,张艾嘉,李雪健,柄本明,伊藤步

类型:电影地区:华语语言:普通话,日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吴清源 剧照 NO.1吴清源 剧照 NO.2吴清源 剧照 NO.3吴清源 剧照 NO.4吴清源 剧照 NO.5吴清源 剧照 NO.6吴清源 剧照 NO.13吴清源 剧照 NO.14吴清源 剧照 NO.15吴清源 剧照 NO.16吴清源 剧照 NO.17吴清源 剧照 NO.18吴清源 剧照 NO.19吴清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吴清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吴清源被称为“围棋天才少年”,1928年在濑越宪作(柄本明饰)、喜多文子(松坂庆子饰)等日本朋友的热心帮助下,吴清源(张震饰)和母亲(张艾嘉饰)、妹妹(黄奕饰)东渡日本,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围棋生涯。初至日本,吴清源与日本棋院大赛刚出炉的冠军较量,并中盘获胜;五年后,吴清源与他人共创围棋新布局,掀起一场围棋革命。1939至1956年间,吴清源凭个人之力打败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十次大胜“十番棋”,被誉为“昭和棋圣”。他以“95盘擂台赛式”的“十番棋”,令当时棋坛所有大师全部降级,创造了日本围棋界所称的“吴清源时代”。然而,吴清源作为一位围棋棋手能否超越国籍、政治、战争等世俗问题?他是否有过难以承受的痛苦?与鲨同游第一季记账人第一季爸爸当家震惊世界的一天无间之战MONDAYS/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亲切的警察动态漫画·我是大仙尊暑假作业月光骑士魔偶奇谭3寒单钱不够用2陷阱的战争一夜情优昙婆罗人间地狱 下西贝尔 Sibel传国密诏理想照耀中国导弹精兵成长记天平带奥马尔回家乳牙比格斯夫人第一季警贼兄弟 粤语买定离手我爱你都市侠盗第一季女巫往事灵听血书女子的生活为了谁2016FirstClass相残安息日神奇燕尾服国语河兽忠犬奇遇记医院五日狼人杀·启源维京恶狼离魂异客

 长篇影评

 1 ) 这片儿看得我真闹心

       其实这片儿有好多我会喜欢的理由。比如有张震呀!我现在在努力当张震脑残粉啊!张震多帅呀在这片儿里还是帅啊但是我还是要吐槽啊田导啊您肿么烧那么多钱就出来一这片呢!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导演拍这片就是为了洗白吴清源的吧!入籍问题,娶日本老婆问题,宗教问题,把木谷实气吐血问题,皆是当年或者如今大家批判吴清源的重点。那么多人骂他汉奸啊,你还指望你拍个片就让人改观么!到底有木有搞清电影针对人群啊摔!而且拍成这个样子不了解情况的人绝对看不明白你在干什么啊。导演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别老让吴清源受个神启啊宗教神性闪耀一下啊濑越先生教导一下啊体会到另一种境界然后再去下棋啊。明明下棋本身才是精神力量源泉啊。所以我觉着导演就是按着这么个拧巴的思路才拍成这样。
       接着吐点细节槽。
       首先是棋盘棋子。当年听说烧了一个亿,不过不确定是人民币还是日元。今日一看果然那个棋敦棋子大华丽,尤其是那种两面都能用摔了还不碎的棋子哟看的我好荡漾。不过我不确定的一件事是那时候日本下棋的时候棋盘上不标九颗星的吗?疑惑啊疑惑。
       然后就是人第一步下了三三为啥名人木有个反应啊。为啥观战的没个反应啊。乃们不该震惊万分有人愤怒有人大喜的么!
       濑越老师煽情海关对答在哪里!吴清源和川端康成明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又关系极好比体重啊。
       木谷实和吴清源的新对局,为什么不多拍啊。
       木谷实家里弟子众多,直到片尾才跑出来嘲笑一下大竹英雄乃们是什么意思!
       好吧,我最遗憾的是,十番升降棋,实在是没拍出来啊。而且导演实在是没告诉大家十番升降棋是什么意思,对吴清源算个什么。整个片儿里就好像吴纠结国籍宗教谈恋爱才是正经事一样。十七年近百局的十番升降啊,看到这句字幕都能让我掉眼泪啊导演你居然完全不拍啊,全部把对手打到让先啊。你要拍吴清源的淡定,也不能拍成这个样啊!!!
       最后你打一句字幕,叫什么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真理和围棋。你片儿是这么拍的吗。。。你说说片中追求啥真理,怎么追求围棋了啊!还不如输棋就哭的大竹呢(咦小时候输棋就哭不该是赵治勋吗)!
       总之,为了洗白吴清源去拍这么个“纪录片",真心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在吴清源自己,不在乎他的这些”污点“,而这些当时在他的棋士生涯中,其实是顾不上的啊。

 2 ) 值得期许下一部

看完后我在豆瓣的三星与四星之间徘徊良久。三星是因为中途略有睡意(难道是最近好莱坞看多了?反省下……)四星则是因为我赞许导演的这种探索。

老实说,我觉得张震演得并不好,或者他并不适合。很多内心戏,完全是由于镜头和摄影的引导,我才逐渐地去靠近这个人物,而张震的表演,则会起到一个反效果,他把由镜头和摄影营造的氛围,又推开了。我不知这种若即若离的观影感觉,是因为我对吴本人及其哲学的不熟悉造成的,还是导演的刻意而为,张震的表演是这种刻意的一部分?从景别的采用上来说(片中极少特写,多为中远景),似乎导演要造成某种浮光掠影的效果,而要靠这种浮于表面的距离,来揭示(用窥视可能更准确)人物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是艰难的。

这是我赞许田壮壮的原因之一。显然田导陷入了这样一个矛盾:他不肯用主观的电影语言来定义这个人物,原因之一可能是吴老还健在,更可能是因为围棋哲学的影响。这使导演采取了从大局上关照的态度,而不是从细节上强行介入。然而依这样的态度,后果之一就是片中的人物面目会被某种精神所模糊,人物在几十年间的变化,以及戏剧性,甚至稍微世俗些的心理活动,都会被这种强大的精神所覆盖。所以观影快感之类的事,很难在本片找到,除非你已经完全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并感同身受。

由此,导演花了重笔在吴的信仰问题上。这是进入吴内心世界很好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具体事件与精神活动特别自然的一个交汇点,编剧不可能错过这样一个可以稍微增加些戏剧性但又忠于精神主义的点。

如果相信作者论的话,观众不会对田壮壮拍出这样的片子感到奇怪,相对于其他第五代的历史主义倾向,田的信仰倾向显得非常天生流动。这次的尝试虽然不见得有多成功,甚至可以说不成功,但会让我们有理由去期许他的下一部,因为他还在专注于精神问题,还在探索适合他的电影语言,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选择背离。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3 ) 看电影《吴清源》

说《吴清源》是一部如同清水一样的电影并不恰当,因为清水虽然淡而无味但不难下咽,而看《吴清源》绝对是对我的耐性的考验。

看演员名单上说有张震、张艾嘉,以为应该不错。但看完后发现,导演使用的几乎都是远镜头,演员只能用肢体动作去表达人物的情感,而当我远远地看着吴清源很痛苦时,我确实很难被感动。在这部片中演员实实在在是导演手动的棋子,完全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张艾嘉在片中其实只有几个镜头。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任务不外是:讲一个好的故事;表达一种思想(看法、观点);现在的电影有时候还要展现一下它们有多么牛逼的电影特效。这三点可以独取其一,也可以自由组合,只要是有一点可以看到“优”的,那么它就不失为一部好看的电影。就像多年前的《圣子降临》,故事极烂,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思想,但是我至今怀念,因为它把蒂法做得很完美很完美很完美。(不知道下一部《最终幻想》什么时候上映,很期待)

我多少是知道吴清源何许人也的,也自认是个业余的围棋爱好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在维基百科上重温了吴清源的故事,以了解电影在讲什么,再一次确信吴清源是昭和棋圣——一个独霸日本棋坛16年的了不起人物。电影完全没有交待背景、没有铺垫、没有高潮,我以为会被大书特书的新布局、镰仓十局、十番棋,都被淡处理、被弱处理、被一笔带过。不了解吴清源故事的人根本无法看明白所讲述的故事。电影更像是专门给吴清源看的。看这样一部电影还比不上看维基百科。

要说电影有表达什么思想,很不起,我没有看出来,而且我把这归究于导演给的暗示不够多。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看出来,有的话留言告知一下。

在看完电影后,我有一点感概:一个人,即使是像吴清源这样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围棋的人,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也会发现有太多的事与围棋无关。人生也许就是人跑题的过程。

电影:吴清源
(图:《吴清源》海报)

(完)


希銳亞發表於:一个人在途上 [ http://xxxcjr.blogspot.com ]
本文鏈接地址:http://xxxcjr.blogspot.com/2009/10/go-master.html

 4 ) 远远看看吴清源

如果你对吴清源一无所知,或者几近无知。那么,此片不看也罢。如果你一向以为电影就是娱乐,而不是某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省察,那么,此片会让人觉得故作深沉。如果你不知道田壮壮,那也没什么错。就像田壮壮也不知道你。
电影,有选择观众的权力,这和观众有选择电影的权力是一样的。到了现在,我们应该可以认为,电影和观众之间,能够做到互相尊重。即是,我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我,但我们都极力拒绝:对方该被消灭。
我看此片是一次美丽的误会。
误会是因为,我也不太知道吴清源,更对田壮壮所知有限。所以,看完电影,我既不明白吴清源一生追求的两件事之一的“真理”,也不明白吴清源一生追求的两件事之一的“围棋”。我只觉得,张震在很棒的摄影镜头下小心翼翼,跌倒,痛哭,空洞或者发呆,似乎与吴清源隔的老远。更何况,片子里的张艾嘉,黄弈,李雪健(李雪健那段万字会的宣教简直搞笑)等都可有可无,而伊藤步(吴清源的妻子),这个角色太过隐忍,就如整部片子意境太满,满则过,而这个妻子,似乎也是可有可无。川端康成,如果你会认出那个坐在草坪上赞扬吴清源文章写得好的人是川端康成,那么我断定,你一定是猜测。吴清源为什么突然加入玺宇教?为什么自传里说他一生都是万字会的成员,而电影里却变了?(电影中玺宇教教主说自己是神的那段,让人觉得吴清源是白痴。那么傻的一个教啊。中邪了吧,呵呵。——开个玩笑)
......
即使田导演要求我们看完此片后一一求证,要求还是太高了。如果没有一个疑问我能从影片中找到答案,我看电影还不如去看《吴清源自传》。
全片的设计,都是断片式的。或者不如说神思(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神思无需因果,来去倏忽)。田导演不交待棋局的对决。也许是无从交待。田导演只是对每场棋局的现场布置、灯光设计、机位拍摄做出精心的设计,难免让人坠入云雾里。而想要从这些断片中窥得“棋圣”一生传奇,还是难得。《吴清源》,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田壮壮的遐想:吴清源对于精神生活和内心平静的求索,他如何挣扎,如何平衡。这些遐想,以出色的画面展示出来,力求诠释吴清源的内心世界,至少,眼睛是愉悦的。
眼睛是愉悦的,也许对一部片子来讲,就够了吧。
田壮壮曾说,他的电影是拍给21世纪的观众看的,以此片看来,21世纪的观者还是寥寥。

 5 ) 《吴清源》:田壮壮走上“神坛”

文/慕鸥
我一贯主张电影应该多元化。我们知道大部分电影或者说创作者都希望得到观众认可,也非常重视观众买不买账;但也有些电影导演宣称背对观众搞创作,甚至称自己不为同时代的观众拍电影。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不管导演的姿态如何,进不进电影院、买不买碟,最终的决策权都在观众自己手里。而且,看不看一部电影,看不看得懂一部电影都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无论怎样地球照转,关键是观众享受看电影的乐趣,无论是来自视听上的愉悦还是心灵上的启发。所以对于《吴清源》这类电影,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片,观众如果乐于去主动地试图阅读它们,很好,不看,不认同,也无可厚非,因为这里不存在谁强迫谁非要去看、非要去懂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观众不承担非要为某个导演、某部电影捧场的义务。
若用通常的欣赏、评判机制来衡量《吴清源》,观众肯定会因它的沉闷而厌烦甚至火冒三丈:它完全置常规叙事电影的语法于不顾,去情节化,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线索,只是松散的片段的缀辑(廖庆松继续发扬了为侯孝贤作品操刀时的云块剪接法),人物好似不食人间烟火,时时刻刻像思想者一样处于深沉的、冥想的境地。和一般商业片因过于注重外在的热闹、节奏的跌宕而缺乏深度和内涵不同,《吴清源》又太波澜不惊、太内敛、太思想、太灵魂了。
我原来看川端康成的《名人》,深为棋士那种不动如山却又身心交瘁的智慧的较量所震撼,听说田壮壮要拍《吴清源》后一直期待他能拍出那种无形的惊心动魄来。但显然,田壮壮压根没有兴趣去展现棋盘上的风云变幻、激荡起伏。片中只有寥寥几段表现吴清源对弈的戏,但每每一开场,对手相互鞠躬,或者第一手刚落子,画面就淡出了,然后转场,戏剧化的交锋完全付诸阙如(有一场表现了木谷实高度紧张得流鼻血昏倒,仅此而已)。这既是田壮壮的聪明(毕竟大多数观众不是围棋行家),也可以说是田壮壮自觉的艺术策略。
自从因《蓝风筝》被禁十年不能拍片,重新出山的田壮壮仿若破茧重生或者说凤凰涅槃一般。无论是《小城之春》还是纪录片《茶马古道》,我们看到的都不再是一个世俗化的田壮壮,而是一个超然的进入精神层面的田壮壮。众所周知,《小城之春》翻拍自费穆的同名经典,是一部高度散文化的诗意作品。而为了拍摄《茶马古道》,田壮壮率领摄制组翻山越岭,穿行于云南西藏间的险峻山路,深入无人之境,本身就像是一次艰难的朝圣之旅;影片所表现的雄伟壮观景象以及超凡入圣的孤绝感,也不由令人想起赫尔佐格的《天谴》、《陆上行舟》等作品。不难看出,田壮壮这两部前作一是在向被遗忘的、没得到公正待遇的大师致敬,一是在向自然奇观和人文精神作虔诚的膜拜。仅从剑走偏锋的题材和卓尔不群的立意判断,便可窥见田壮壮行走在边缘地带的孤独而自足的内心。
而到了《吴清源》,我们更会发现,田壮壮完全无意通过虚构的、刻意的故事来表达主题、感染观众(也许他也不抱此希望),转而钟情于通过情绪、氛围的营造来直接地抒发感慨、传达思想。这其实反倒有点像当年的侯孝贤(本片编剧阿城向来对侯很是激赏,且曾与侯合作)了。这种创作境界和目前的陈凯歌、张艺谋等相比明显不在一个层面,至少田壮壮摆明了不向世俗低头。
因此《吴清源》中注定看不到夸张的情节、剧烈的冲突,包括民族间的斗争和吴清源把日本多位顶尖棋手全部比至降级的轰轰烈烈的辉煌战绩等重大历史背景都被大大压缩。揭穿田壮壮的用心,其实他要塑造的,不是作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而是作为执著地恪守信仰、不断追索但又遭遇现实挤压的孤独者代言人的吴清源。再说明白点,田壮壮就是在以吴清源比喻自己,吴清源就是田壮壮,田壮壮就是吴清源,两者在现实遭遇和精神境界上是相通的——吴清源对信仰与棋道的坚守,恰如田壮壮对电影理念与理想的追求,他们都是内心备受煎熬而不被外人理解的寂寞高手。这样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大量表现吴清源独处时的徘徊踟蹰、举棋不定,但又无比寂寥的苦闷情景了(如:在归国轮船上独自眺望大海;面对空袭后的破落房子垂头丧气,耳闻妻子要求帮忙收拾的恳请无动于衷;中途跳下公车却又在马路上来回盘桓,不知何去何从)。彼时的吴清源,人在异国他乡(更是敌国),作为棋手,他希望能够超脱于政治而专注于棋道,可现实环境他无力左右,身处于夹缝之中与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是面临生命威胁,他不得已寻求精神解脱和心灵安慰,可在那种历史大环境下,他发现消除斗争的和平愿望(他的夫人中原和子曾开玩笑地说,吴清源与她结为连理是因为她的名字,“中原”令他想到中国,“和”则代表了他的人生理想)始终无法实现——即便先后加入红万字会和玺宇教,因而一直饱受折磨,痛苦不已。历史与现实中的吴清源我无由评说,也不了解,但片中的吴清源,无疑具有深刻的反省精神,和不断拷问自我、寻求内心安宁平静的澄澈的灵魂。
为了衬托吴清源的“明亮透彻”的精神世界,田壮壮的影像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滤性和唯美倾向。本片摄影大做减法,大量采用浅景深,虚化前后景,又多用滤色镜和近景构图,这样一来,画面显得干净精致,亦造成人物常为局促狭窄的空间所包围的感觉,恰也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纯净和精神窘迫。本片影像也呈现出朦胧的柔光效果,带出一种暧昧的却又圣洁庄严的宗教意味。像小时候的吴清源躺在床上仰望上空的俯拍镜头,白色幔帐飘扬的情景,便似乎交代出他今后漫长一生都对信仰的不懈追索。通过影片在形式上的这些处理手法,我们不难推断田壮壮在创作时所抱持的那种端庄的、充满敬畏感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吴清源是值得崇拜的精神偶像,将他的人生拍成电影,自然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可是我想,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吴清源还是一个太过缥缈虚幻的形象。田壮壮把他拍得太纯粹,太理想主义,他仿若只是游荡孤寂的灵魂,反而失去了具体可感的躯壳和血肉。影片中的吴清源完全活在精神世界里,反而失去了人间烟火的亲切感和人情味。我们不得不说,田壮壮眼中的吴清源,已经超脱得带有了些许“神性”。因为田壮壮顶礼膜拜般的、犯有“洁癖”般的拍摄手法,人世间杂乱的、纷争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空间环境)都被尽量刨除、简化、抽象,几乎谈不上情节的剧情更显得语焉不详、含蓄模糊。我们只是目睹吴清源无休无止地痛苦,却又很难感同身受地体悟他到底挣扎什么以及为什么挣扎(如果不确知人物的真实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话),我们只是看见他无时无刻不像个入定参禅的僧人,却无法明了他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和观点。除了开场,现实中的吴清源和演员张震闲坐在自家门前聊天,让我们看到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我们通篇看到的是“吴清源”的一种表情:沉默的、木讷的、枯索的、寂寥的。将两个吴清源对比,一个絮絮叨叨且蔼然微笑,一个内向寡言且呆板憔悴,我产生了疑惑: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吴清源?又或者两个都是吧,也许人入老境,看淡世事的吴清源,回首一路风霜,已经懂得笑面人生。
我对围棋完全外行,看到片中出现了本因坊秀哉名人和木谷实(也就是川端康成小说《名人》中的大竹七段原型)这些原本只在文字世界里见识过风采的人,觉得很是奇妙。而川端康成居然也有演员扮演,其中有一段戏讲他和吴清源结伴出游,两人坐在山顶谈心,川端夸吴的文字也出人意料的好,因为有苍翠悠远的山林作映衬,拍得最是充满诗情画意,好像天地变得特别纯净悠然,岁月仿似静止一般,知音间的那种美好境界,令人神往。
《吴清源》注定是与大众趣味脱离的电影,虽然未必为大多数人认可,但看了太多下料过多、味道过重的商业片,再看《吴清源》,它就像一杯清淡的绿茶,入口清爽,回味悠长。虽不能带来感官刺激和趣味性,但那种对心灵世界的近乎偏执的追索探究,那种醍醐灌顶般的精神冲击,同样令人震颤,我个人也愿意对田壮壮孤绝的个性化的艺术坚持表示尊重。

 6 ) 跑题跑不停的电影

因为看不到,所以期待那么久的电影,6月20日在上海影城谑笑着看完了。
 
田壮壮当然有自己的节奏感,但是跑题很远,吴清源赴日前14年的经历被一笔带过,这个可能也是为了回避历史敏感人物,因为吴在自传《中的精神》里写过,他曾受到段祺瑞的赞助。回避历史,还表现在电影没有提及吴在1934年作为“日满华围棋友好访问团”去伪满洲国和当年即位“满洲国”皇帝的傅仪下棋的情节;表现在没有提到吴分别在1952年及1965年两次去台湾见蒋介石等等。
 
张震演绎的大概是他理解的吴清源的样子,有点痴痴呆呆,走路也直挺挺,而吴清源并不是这样一个人。
 
电影花很大篇幅讲吴清源入日籍前的心态和宗教的关系,其实吴清源这个人,离开棋,简直毫无价值。
 
先说1936年吴入日本籍,他本人对这种事是非常麻木的,同时也是现实的态度,电影里安排他无限痛苦,是田导演的一厢情愿或者是情势所迫。并且吴清源在自传里还说,1946年,华侨曾强迫他放弃日本国籍,而在他输棋后,又把他的临时中国护照拿走了,因为嫌他丢人。这是蛮反讽好笑的一件事。
 
他在自传里说过解放后与梅兰芳见面,当梅兰芳问他如让中国的围棋强大应该怎么办时,他的回答就是:“首先要挖掘出天才,然后让他来日本留学”。
 
再说吴清源那个“红会”,在当前中国人眼里,那就是赤祼祼的邪教,不知为什么,田壮壮刻意模糊大家的概念,把“红会”和“玺宇”的关系交待得非常不清楚,让观众以为吴清源最后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完全退出了,还特意安排在电影里让张震一直黄灰色的衣服加上一条大红围巾,用那么老土的方法旗帜鲜明地暗示新生。其实吴在自传内写得很清楚,他从21岁加入,直到写自传时的87岁,都还是“红会”会员。
 
吴清源是很现实的人,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不利,都和下棋一样计算得颇为清楚,他自己也并不讳言。比如结婚,是因为当时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准备回国,怕自己一个人生活不便,所以拜托别人介绍。并且理想是也找一个能理解“红会”和“篁道大教”(后改名“玺宇”)的人,并不如电影表现那样简直是自由恋爱了。

说些题外话,张震虽然为这部戏进行地狱式减肥,又去学围棋和日语,但说出来的日文明显不该是一个从十四岁开始就浸淫在日语环境的人。再说饰演川端康成那个日本演员,完全是走过场,张艾嘉这个角色更是鸡肋,其他人的表现也都平平。身边人认出了伊藤步。如果没读过吴清源的自传或者不了解历史,整个电影都会显得闷到莫名其妙。

片头还特为放一段完全不相关的张震与吴清源坐在一起聊天,说猴子偷抢柿子,用意在于显示这部电影是吴清源首肯之作么?看起来更像是田壮壮偷了吴清源的人生来讲自己的故事。

 短评

景色美,画面美。张震把那种细腻表现得很透彻,他真的超适合演这种文艺片。他是不是真会日语啊,台词完全不像生背的。我觉得这是田壮壮拍的最好的一部片。最后“我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围棋”很打动我。

6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全靠摄影撑(幽寂之美),连张震的表演都显得刻意,全程紧绷着;剧本单薄寡淡,流水账似的叙述,如果重点是谱写内心,那也是较为失败的,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倒是前半段与老师的对话比较好看。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摄影:王昱

12分钟前
  • 亚 南
  • 力荐

7/10。滤掉事件,仅仅描述了一种状态,师父过世、离开病床发现庆祝侵占国土的狂欢人群而跌跌撞撞,小心翼翼地对话日本棋士或坐在窗外的两人独处,缺省式的叙事信息和外部情绪写出一副害怕战争干扰、失去信仰的人物画,长焦构图将人物剥离出周围景物,这种构图精美、表意不明的感受类似侯孝贤拍聂隐娘。

1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追求这东西,真的可以改变人

14分钟前
  • TinvanG
  • 力荐

现在人已经离上个世纪很远了吧。是不是自然主义不煽情都看不下去了...张震张艾嘉表现还好,契合角色。但最好是田壮壮,那几把刷一出来,真是清汤寡水到深入人心。

1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电影跳跃性大,感觉不到衔接。对教会说了太多的内容,三星吧,张震加1星。第一次看田壮壮的电影,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导演都看重票房。谁又能明白一个人在路上不知道往哪里走只能蹲下来无助的哭呢?

17分钟前
  • 栀子花海
  • 推荐

电影不比自传体小说,十番棋下到4:1即可结束,因此够了

19分钟前
  • sabretooth
  • 推荐

慢。闷。

20分钟前
  • 一只小锦李
  • 还行

极度沉闷。考验耐心!

24分钟前
  • 夜雨打窗棂
  • 还行

再看越发觉得此片有格调……阿城,廖庆松,田壮壮

25分钟前
  • 展世邦
  • 力荐

其实是非常好的影片,张震的沉静果真没有让人失望。影片也很有田壮壮的范儿~

26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不错的

31分钟前
  • 无力-Jokmatt
  • 力荐

两星半

32分钟前
  • 斯慕奇
  • 还行

33分钟前
  • swan
  • 还行

看过棋魂,对里头的一些术语倒是了解,但电影没有专心描绘的点.最后吴清源那海边的居所倒是很让我羡慕.十分不理解黄弈只出现了两个镜头就被列为主要演员.

35分钟前
  • Seamoon
  • 还行

看完片子之后,我动作变得慢条斯理,仅此而已

38分钟前
  • 木鸡
  • 推荐

张震的调调让我很向往~向往成为他一样闷骚和精致的男人~这部片子拍出了一种气场~~

43分钟前
  • Joshhhhhhh
  • 推荐

想想《棋王》都能拍的那么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对吴清源这样的大师来说,应该会更好看,可田壮壮却又走上了另一条极端的路子,刻意回避一切冲突和叙事,只用几笔寥寥带过,呈现给观众的反而是最缓慢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时代性与诗意,但对不少观众而言,还是有点难于接受。

4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好久不见的味道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