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光

HD中字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夏尔·贝尔林,杰瑞米·雷乃,爱迪丝·斯考博,多米尼克·雷蒙,瓦莱丽·博莱同,伊莎贝尔·萨多扬,凯勒·伊斯特伍德,阿丽斯·德·朗克桑,埃米尔·贝宁,Jean-Baptiste,Malartre,Gilles,Arbona,埃里克·埃尔莫斯尼诺,Marc,Voinchet,萨拉·马丁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夏日时光 剧照 NO.1夏日时光 剧照 NO.2夏日时光 剧照 NO.3夏日时光 剧照 NO.4夏日时光 剧照 NO.5夏日时光 剧照 NO.6夏日时光 剧照 NO.13夏日时光 剧照 NO.14夏日时光 剧照 NO.15夏日时光 剧照 NO.16夏日时光 剧照 NO.17夏日时光 剧照 NO.18夏日时光 剧照 NO.19夏日时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越明媚越伤感——《夏日时光》

片名:《夏日时光》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查尔斯•贝尔林
上映时间:2008年7月18日(法国)
读家:白小顶
推荐指数:★★★★★☆
一句话评论:一部隽永的欧洲人文小品,触动内心最温柔的角落,有点疼,却很真实。

慵懒的阳光,古朴的房屋,精致的庭院,漂亮的摇椅,随处可见的艺术瑰宝,《夏日时光》迎面扑来的是熟悉的欧洲人文气息。虽然只是一段生活中看似最随意,最平凡无奇的画面,却捕捉到生活中触动人心的地方,细腻而真实的还原出生活的本质。
母亲带着不能说的秘密去世,除了完整保留了身为艺术家舅舅的大量作品的同时,还留下了家族几代人所收藏的艺术珍品,玛瑞秋的书桌,1870年的花瓶,柯罗的画——该如何处理围绕着这些珍贵遗产,摆在了三个孩子的面前:哥哥希望留下,将所有的艺术珍品原封不动保留在老宅中,作为家族的独特回忆,弟弟妹妹则主张捐赠变卖,把它们捐赠给博物馆,或拍卖,给所谓更懂他们的人。

一个关于家族艺术遗产的继承话题,却折射出对艺术,对文化的深刻反思。孰是孰非,无法定夺。相对于母亲把这些艺术品当作生活的痕迹,记录往事的美好回忆,坚持要留下作品的哥哥所要留下的是家族的责任,而并非他真的多么爱艺术,而弟弟妹妹再不想担负超高房屋维护费用的同时,更希望把通过这些艺术品让自己生活的更富足,兄妹三人,不管是谁,对这些艺术遗产其实没有什么太深厚的感情——他们并不像母亲那么热爱这些艺术品。
其实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这样的争议选择是一种必然。在巴黎的哥哥,从事与艺术事业无关的经济学研究;做运动品牌的弟弟把家定居在北京,选择在中国发展事业,当设计师的妹妹在日本工作,在纽约结婚……天各一方的兄妹三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当母亲成为了维系这段亲情的唯一纽带,而这纽带一旦断裂和消失,价值重构的必然结果就是利益的重新划分。
所以对兄妹三人而言,与其让这些艺术品在自己的手里成为沉重负担,或者被随意处理甚至无意破坏,还不如送到博物馆,至少可以保证艺术品的完整性,也许,这也是对这些艺术品最好的挽救。
虽然这样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当这些文化遗产被放进了博物馆,就像被囚禁的生命,它成为了某种主义,或者贴上某种流派的标签,却失去了这件物品本身应有的功能:那个后来被摆在博物馆中的花瓶,一大堆文字在阐述和解读它的价值,一大群观者在走马观花地欣赏,其实对于这个花瓶而言,它的最大价值就是在家庭聚会上插满鲜花的时候。博物馆只能保留住艺术品的躯壳,却没有办法留住关于这件艺术品的身世,没有办法再现艺术品负载的回忆。除了在博物馆欣赏,还有没有更好的保留艺术品生命的方式,作为一件物品,是艺术价值更重要,还是实用价值更重要?以保留艺术的方式摧残艺术,是无奈,还是幸运?

透过这些艺术品的遭遇,影片不露声色的引发观众思考更深刻的主题,该如何解决国际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和对峙。家里的孩子们在学校习惯说英语,作品只有到了美国才会更国际,祖传的房屋被出售……,法国赖以自豪的优越和骄傲,突然变得那么无足轻重,这种失落,不仅仅使法国会遭遇,每一个国家都会遇到传统文化在现代浪潮冲击下的传承和延续问题,——艺术乃至文化的危机比我们想象的来的更猛烈,更潜移默化。
影片宛若一部隽永的欧洲人文小品,导演阿萨亚斯从一个小切口进入,用最平实的镜头,却为我们展示出一种焦虑,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的焦虑和无奈,淡淡的伤感和夏日明媚的阳光形成了若即若离的反差,这一声关于文化的叹息,触动内心最温柔的角落,有点疼,却很真实。

 2 ) 沒有煽情的著墨 卻令人有深刻的感受

今年法國電影節其中一齣, 名為"L' Heure d'été", 導演是Olivier Assayas, 第一次有點欣賞他的作品, 以前的都不太喜歡.

母親七十五歲壽辰, 三兄妹回到老家替她慶祝. 女兒(Juliette Binoche)在美國生活, 有自己的事業. 幼子(Jérémie Renier)和太太及孩子則在上海的Puma分公司工作, 只有長子(Charles Berling) 在法國生活, 在大學任教, 有自己的家庭. 大家都在吃吃喝喝之時, 母親對長子提到他日不在世時怎樣處置這個老家. 就是把它賣掉, 而家中好些古董又放在何處. 兒子一心只希望把這間大屋留下來, 好讓他們幾兄妹可以回來聚聚, 又可留給下一代. 對著那些名畫, 小孩子們卻說: 都可以... 不過不怎麼特別.

喜歡電影的劇本, 關於家庭關於兄弟姊妹的電影. 也關於年老.

沒有煽情的著墨, 不過卻令人有深刻的感受.

三兄妹, 大家都對這個家有感情和回憶. 不過事實是, 一個在美國一個在中國, 未來的日子都不打算在法國生活, 把大屋留下來, 可能只會增添麻煩. 大子對這個無可奈何的決定感到非常沮喪, 卻又明白弟弟的苦衷.

人去樓空, 總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不過電影又加插了不少幽默元素, 既溫馨又令人細味.

演員都有很不錯的演出. 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Adrienne帶點美國味道, 一頭金髮, 穿著Converse. 演得自然又出色. 飾演幼子Jérémie的Jérémie Renier很面善, 原來是數年前的"The Child"男主角, 真的成熟了一點, 演技也進步了. 飾演長子Frédéric的Charles Berling戲份頗多, 值得一讚.

喜歡老家傭Éloïse一角, 還有那個價值連城的花瓶, 令人會心微笑.

也欣賞最後一幕由下一代交代這個大屋的未來, 還有一遍金黃色的草地.

有機會很值得一看.

 3 ) 这就是生活

      阳光落在鸡圈的栅栏上,我靠着小板凳试着闭眼小憩,耳朵边满是安静的鸡叫。“安静的狂躁的无力的感伤”这是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夏日时光》给我的直观感受,絮叨罗嗦但是不可避免,感伤总是继续生活的插曲,借用影片中的老母亲一句话“不能修复,很遗憾,这就是生活!”
   网上很多人表示观看这部电影需要充沛的精神和阳光充足的下午,也有幸运可以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但却在影片放映中酣眠了。因为这部电影的情节很简单,简单的就像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法国中产家庭一位老母亲去世,儿女处理母亲遗产时发生的事情。
   比起美国类型电影法国电影像是一个生活的横截面,导演们总是力求全面具体真实地表现人物当下状态,并不明显去表现人物动机,故事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带任何戏剧性的“突然就到了这部田地”连片中老母亲的死都不再轻描淡写。对以往的怀念终抵不过生活前进的必然趋势,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只用心去偶尔关照过去关照情感而不是留下老母亲的遗物去纪念过去的日子。这是一种残酷的无奈,但是这就是生活,也是导演极力通过影像想要告诉我们的。
   阿萨亚斯的作品不多但是在这一部当中却蕴含着大量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三次穿梭老房子、女仆的老房子的三种身份、电影七次黑幕、结尾摇臂升起的情感……
                老屋中三次穿梭三代人的情感
   这部电影甚至于大部分法国电影,它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感动我们却让我们在回看来时之路时找不到任何痕迹。但是电影永远需要用实在的视听元素向观众去传达信息和情感。
   影片中老母亲留下的老房子是整个家族传承的寄托。无论时代再怎么变,上一代和下一代的代沟再怎么深,人们再怎么被物质消费观念洗脑……都会怀念过去,都会拥有同样的情感。这也是导演为什么要设置孙女吸毒以及受美国青年文化影响的情节,或许这些情节看似与故事的发展没有多少逻辑推动关系,但是它却强调了孙女与父亲与外婆之间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似乎这些老古董对于孙女是绝对没有任何精神上价值的,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观众年轻一代应该对于这种具有年岁的东西是漠不关心的他们只是向往时尚和未来。其实不然,在影片的结尾孙女给自己男朋友讲述自己小时候外婆给她讲故事的情景,并很怅然地表示:“当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我奶奶死了……房子卖了…… ”影片的结尾导演才让台词不多的孙女开口袒露自己的情感,观众也才豁然明白和加深了伤感,因为最难过其实是下一代,看似叛逆的无情的下一代。
    导演很巧妙的用了三代人穿梭在老屋子里向自己的目标群去介绍屋子的情景去表现整个事件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通过三次不同的“穿梭介绍”的老房子的陈设以及在老房子里的人群变化向观众展示了老房子命运的变化,让观众亲眼地一步步地看着这栋美丽老房子的衰落,以及三代人所代表的整个家族甚至整个社会对于回忆和旧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第一次“穿梭介绍”,是老母亲向自己大儿子介绍自己藏品并且希望唯一留在法国的他将这些宝贝收藏好,因为她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第一次只有两人,导演虽然三次都采用是手持摄影但是这一次的镜头尽可能保持一种平稳的慢速的运动状态。当他们在到处都是藏品的家里穿梭,母亲平静又急切地介绍自己的珍品,像是要一口气回顾完自己的人生为得只是让儿子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尤其是回忆纪念价值。
    这次人数相较于第一次明显多了,镜头的运动也不那么平稳,其人物动作的速度与镜头的移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像是一群外来入侵者正在大举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当收藏家在老母亲书房的桌子前坐下翻看母亲收藏记录时,事实已经无可挽回,母亲的希望彻底地被落空了。
    这次来老屋子查验母亲的藏品时,二儿子缺席了,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观众会潜意识对这次二儿子的缺席进行解释并且更加理解为什么是二儿子先提出要卖掉房子,因为他忙很少机会在家,老大有母亲对其最大的期望,女儿有母亲专门为她留下的杯具,他成了一个最冷冰的角色,也告诉我们家的概念其实是互相的,越多磨合才会越有感情,没有了熟悉没有了沟通亲情也会冷淡,不是距离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沟通的欲望和频率。后来有一场兄弟俩谈到对母亲的评价可以看出二儿子对母亲也是有正常的“误解”的,不过生活就是这样,距离远了就很难在修复,生活就是这样,哪怕是一家人。而这种不明显的原因交代方式或许是导演最伟大的地方所在。
    第三次“穿梭介绍”,是老母亲的孙女招呼来只剩下一个月拥有权的老房子开派对的朋友。空荡荡凌乱的充满人的嘈杂的老房子,朋友们不客气的像主人一样在房间里玩。
    镜头比前两次更加不稳定镜头速度和人物运动更显慌乱,这里像废弃的工厂任谁都能占有。导演还设置了一个男孩去搬连孙女都不知道在哪的木头以及几个男生竟然在屋子里玩球的情节去表现这座房子的无主人飘零的状态。
   这老屋子的命运就好似一段历史的命运,没有人会因为它耽误自己前进的步伐,而生活总要告别一些东西,一些东西总是要衰落。
               老女仆——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最感伤莫过于见证着岁月流逝,看着它由胜到衰。老母亲或许比女仆幸运,她不用看着这间房子被搬空,看着家族四散。
   没有女仆这一角色,这部影片最多是一个家族在为自己低语。而作为外人的女仆,她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在整个家庭中她也成了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她比任何一个子女都要了解这个家的一切日常生活,花瓶或者其他东西找不到也要找她,甚至老母亲若脱开了她,这个家也将无法正常运行。多年的熟悉超越了虽是家人但是并不经常联系的家人,她比任何人都爱这个家。作为一个外人,作为这件事情的一个外在衡量标准,她将这部片子带到了整个社会,感情是超越亲缘的。
   开头,孩子们冲进厨房,女仆第一次出场,她正在制作烤鸡,就像告诫自己孩子让他们不要再去池塘玩。而大儿子猛撞的出场,儿媳妇询问胶带等情节的设置也显得仿佛女仆才是这个屋子真正的主人,也在为后文铺垫,对于老屋子的变卖相信的确她才是最难过的。
   中间,老母亲的孩子们正在变卖母亲的藏品,他们将挪空打包这里的东西,老女仆第二次出现在老屋子,她拿着老母亲最喜欢的花走进屋子里看见这里忙乱的一切,就像看着被扫荡的家乡的满目疮痍。女仆像往常一样在花瓶里灌水想要去插花,这个镜头很让人动容,女仆不再身穿“工服”取而代之的是比较正式的大衣,这次她是以一个客人身份回来的,但是她还是像对待一件普通物品对待那实际价值不菲的花瓶将花瓶随意放在水槽边上接水,她此时的形象与同在一个屋子里的其他对待同样物品小心翼翼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导演通过对比讽刺了物质,因为物质不应该超越感情。这个局面无可挽回,于是她选择了一个花瓶作为纪念老母亲的物品。因为她插花时就会想起老母亲。
   最后,女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只身来到故地,她尝试走进屋子却发现没有一道门是可以进入的。导演让摄像师把镜头放在了屋子里去拍屋子外的那个想要进来却无能为力的老妇人,摄像机像是一个被禁闭的胆小的魂灵,它正在等待着外面的人来解救它,它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那个家庭的女仆身上,因为只有她才会在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过去的时候会来看望这个屋子,但是老天像是故意要让回忆过去,并没有让老妇人进来。低沉的大提琴,欲哭无诉的吉他回荡在空荡荡的凌乱的屋子里,巨大的憋闷伤感似乎也让女仆接受了这一切,导演在这一小节结束的时候还专门交代了老妇人的未来,她将自己一个人渡完余生当然侄子也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或者最大悲痛并不是人们无法走出阴霾陷在回忆里,而是事情过后每个人都各自有了新的安排去适应新的变化,他们不再为了挽留去做任何努力,是否这也算对感情忠一的一种背叛?事实是人们都会往前看,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七次黑幕 新的明天
    这样的一个大家庭,老母亲的去世并不只是遗产的重新分割,更是对感情的重新感悟。
    导演用了七次黑屏把故事隔成八个小段,然后散文式地向观众娓娓道来,从第一段全家最后一次聚会,第一次黑幕暗含地母亲离世。到第二段孩子得知死讯时的反应,以及二儿子和女儿提出要分家产。似乎这是一个悲痛与家庭分离的复杂时刻,第二次黑幕大儿子在黑暗里哭泣的剪影。第三到第五段主要是处理分家产其中发生的事情。最后三段则是脱离了悲伤,每个人对于新生活的适应。
   在叙述这样一个存在多角度的家庭事件时,如何能做到既兼顾全局又不失家庭具体个人的关照,以求得在规定时间内把电影讲述地更加详实?导演很敏锐地将叙述重点放在了上有老下有小周围有莫大社会压力的中年男人——大儿子的身上,让叙事的张力与矛盾在他的身上得以很好的碰撞。
   第一段他作为母亲最信任的儿子去“聆听母亲的吩咐”,对于母亲的安排他并不满意,他不希望担负起保存这些藏品的责任,显然作为儿子的他与母亲也是缺乏沟通的,母亲甚至不知道他已经教书两年了,并且儿子深知他的母亲一定不会去翻看他的著作。这是缺乏沟通的两代人。
    第一段结束,母亲独自坐在昏暗的屋子里,默默忍受儿女们匆匆留下又匆匆离开的孤寂,此时的青黑色的画面将老母亲渐渐隐藏起来,缓慢忧伤的音乐将老年人的生命一起带向了无限的黑暗中。
    第二段画面一开始便是儿子匆忙赶往广播台参加节目录制,他在烦躁地应付着工作的压力,而后他直接来到墓地为母亲挑选幕位,他的样子看似非常镇定。
    事实却是他在开车返回时,镜头透过车前的玻璃记录着他悲痛的哭泣,此时导演并没有让镜头直接面对他,男儿有泪不轻弹,或许有了这层玻璃的保护,他才敢这么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他是爱母亲的。隔着玻璃的固定的镜头以这种尊敬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一个男人脆弱的一面,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
    第二次黑色的幕让分家之痛深深地包围住了大儿子,这种痛或许是他开始明白母亲苦心的开始。
   第三段开头大儿子仍是以一种慌乱的状态出现,三个孩子商量处理遗产的方案,显然这肯定会伤害感情,伤心的大儿子是否会怪罪他的弟弟和妹妹?这一段中大儿子与二儿子的咖啡座谈话,让观众觉得似乎大儿子比观众还开看得开,至少他们获得了彼此的体谅,这也是最好的一种结果。
    第四段是变卖老屋子当中的收藏品,这一段导演用了很镇定的方式将本来应该很悲伤的事情变得很温情,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藏品也似乎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处所。
   第五段,大儿子仍然奔走在琐碎的生活里,原来自己的女儿因为涉嫌吸毒而他被请去协助解决。这一段看似与本片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结合导演想要表现的主题——生活,所以很容易理解。首先,像母亲不了解他一样,他也并没有和女儿很好的沟通,疏于对女儿关心。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呼应,也促使他更加明白母亲,孩子和母亲之间的真的是沟通与关心的问题。其次,为了更加全面地反应主题,生活就是这样,在你处理一件事情时总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比如他女儿他工作的问题,所以人不能总处于一种悲伤的状态,人要朝前看。在这一层面上,朝前看以及对旧事物的留恋相比,朝前看,将房子卖掉似乎又显得那么无奈但是必须而为之。对,这就是生活,矛盾的生活。
     第六段,大儿子和自己的妻子去博物馆观看自己家的藏品,似乎,当自己曾经的生活用品并不属于自己,你只能在橱窗里隔着玻璃去观看它时,它的美才会产生。而这时大儿子也已经解决了母亲离世后所带来的所有事情,他释怀了,他也准备买新的房子对未来积极进行新的规划。而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自我说服。
    最后两段,最老的见证着与房子进行了最后的告别过上了自己的生活,最年轻看似与这个房子最没有共鸣的孙女,却感怀:奶奶死了……房子卖了……
    最后导演将摄像机逐渐升高,慢慢抽离了这所房子,照到了墙外面的葱郁的树林,观众的心也被骤然升起随着孙女远去的背影和着吉他欢快的轻吟,含着眼泪笑了。



   

 4 ) 现实而美好

是谁总是把一顶“浪漫”的帽子扣在法国人头上,好像他们真可以清高地为了艺术甘愿清苦奋斗终身,若非要说,只是他们的艺术底子尚在,即便残酷的现实问题都可以很美。贴拢现实,一路惨淡,却又现实而美好的故事。
多么相似的家庭啊,大哥隐忍,他是不愿意卖掉房子的,兄妹三人里他和这屋子相识的时间最久,一家子还在法国,这一处可以让他解闷、回忆、思考;二妹是艺术家,工作和生活在美国旧金山,三弟的事务将会在北京,此刻又是最需要钱的时候,两人主张卖掉房子换现平摊换取现实利益。(是不是在一般情况下,最小的那个总是心思最密点子最多呢?比起守旧的大哥,小的那个总隐含着一点狡猾,在和律师交涉的那一刻,大哥用了“算计”这个词。)卖掉房子,有钱;留着房子,有回忆,回忆值钱但卖不了钱。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卖还是不卖呢?懂得道理不代表能够解决问题。

突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既理想又现实的一个我,可是迟迟做不了选择。
房子,对于中国来说早已是敏感又残酷的问题,尤其遭遇亲人长辈的房子问题时,和中国人谈钱一样,一贯维诺且掩饰。而阿雅萨斯的功力则在于用一个夏日的树枝、草坪和阳光把这个问题画面艺术化,那些纠结、不满、纷争也要比想象中来得平静。我最佩服的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不留遗嘱,潇洒入土,本来,身后事自有儿女命运主宰。这个人情社会很微妙,如果没有长辈的去世,兄弟姐妹们各自在天涯也许老死都不会往来。做父母在年轻时并不多么念想绕膝之乐,唯独希望儿女有出息能出去走走,于是他们很争气,走了。

房子有没有卖掉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虽然在老房子里播放的摇滚,年轻人奔跑穿梭在各个房间,他们拿了苹果电脑插电源,和原本清静的、优雅的老房子并不契合,但总算是延续,导演还是温情的,否则做《冬日时光》说明世道惨淡也可啊。

 5 ) 现在,平民的记忆只能留在博物馆或者存储介质上

07年的片子,平静中有微澜。

1。平民

即使拥有一些古董和藏画,终究还因为需要钱而卖房子分遗产。平民果然是没有资格把记忆留在自己身边的。

老人的品味再高雅,死后留下的一切对儿女都不再有价值,除非换成可以用来生存的钱。精神不算遗产。

至于关于以往的记忆和格调,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看。那些还是因为要避遗产税才捐给博物馆的。

如果更平民的,好像我,用来回忆的大概就只有几张照片而已。

所以,平民是很无奈的,是很容易遗忘和被遗忘的。

而有的人,可以有故居、故宫、纪念堂。忘掉他们很难。

2。时代

没有一个国家不受别国的影响。现在,甚至没有一个人不受别国的影响。

在北京卖房,因为在欧洲找不到那么好的工作。

在日本做设计,在美国结婚。

画稿在美国拍卖,因为可以“让他们(对画家)有更多的了解”。

孩子们在家说法语,在学校说英文,崇拜美国文化。

法国人骨子里的高傲就这样逐渐湮没在日益全球化的现实里。

能在现世轻松生活,已属不易,囿于过去太沉重。虽然也有点失落吧。

所以,平民是很无奈的,就这样,慢慢湮没在每一段历史里。

而有的人,他们沉睡在自己创造的时代中,永远都不会老去。








 6 ) 夏天来了

这个电影拍摄时曾经用过另外两个名字:Souvenirs du Valois 和 Printemps Passé。 瓦卢的纪念物,过去的春天。都是怀旧的意思。电影里的故事,有点像《樱桃园》,说的是一个家庭,一个房子,和房子里的器具,但更大而言之,是一个时代,一种文明,和那个时代那个文明的艺术的故事。

海伦娜活到七十五岁,一生住在乡下的房子里,守护着外人难知的一段情感的记忆,和她爱的人留下的一屋子宝贵的艺术品。她在七十五岁生日那天,私下里对大儿子说,我死后,你们兄妹三人把这房子卖了,把收藏散去。大儿子听了,难以接受。这是母亲守了一生的世界,难道要在他们手上让它烟消云散么?

海伦娜比儿子更看得清世界上的变化。这个法国家庭的三个子女中,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中国,只有大儿子在巴黎工作。在中国上海赚钱的小儿子,当母亲去世后,第一个提出,应把那房子还有那些宝贝艺术品卖了,他提出这建议的方式也很平和,听上去很理性,没有什么道理还留着那些。大儿子本来想隐瞒母亲的遗愿——本来也没有遗嘱,他只想为母亲保留下那个世界。但他很快也明白,已经不可能让一切如旧了。母亲死了,一切都变成了纪念物,已经不再在这世界上活着。

大儿子是研究经济的,在电影开头跟母亲的对话中,提到他写了一本书。那本书里认为,当代的经济无规律可循,无法预料,毫无头绪。他在电台上被质问,那么你这个经济学家还有何用处?

看着弟弟和妹妹坚持要变卖母亲的收藏,大儿子感到生气,但他能理解,甚至也明白,自己坚持还有什么用,难道还能指望小小年纪已经用大麻的女儿,去把那些精致的艺术和记忆传承下去吗?他渐渐跟自己和解,耐心配合其他人,让那些柯罗、德加、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艺术品,整套整套的瓷器、玻璃、家具,被博物馆一一收走。后面的一个镜头里,博物馆的讲解员,带着浓重的法语口音,用英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这些法国的艺术品。

放在博物馆展览厅里的艺术品,看上去那么孤单,像是从家里被丢弃的孩子,小心谨慎,一言不发。它成了无声的陌生器物,已不再是活着的记忆。

拍成这样,这个电影已是上乘之作,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想,Assayas是不会让人失望的。事实上,不仅不会让人失望,而且到了电影最后,突然出现了意料不到的亮色,而且出现的那么自然而然。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里,大儿子的那个问题女儿,Sylvie,把一群朋友带到祖母的房子里,这时房子已经卖出,不久就要转手了。一群男孩女孩(数量真不小啊),看起来无忧无虑地玩乐,听音乐,跳舞,游泳,打闹。一个复杂而精准的长镜头,连贯地呈现出房子内外的活动,这就是大儿子担心的那个将要来临,对之无可奈何的世界吗?从瓦卢王朝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致细腻的法兰西文化,在这群“美国化”、“全球化”喝可口可乐听流行音乐的小孩儿身上还有什么踪影呢?

但Sylvie和一个男孩跑到林子里,突然站住,伤心起来。她说:我的奶奶死了,这是她的房子,已经卖了。男孩想要安慰她,她说起祖母收藏的画。但似乎转眼之间,已经没有忧愁,两个孩子手拉手,一起跑远了。渐渐拉起升高的镜头里,郁郁葱葱,都是夏天的绿。

这个镜头让我一下子想起电影的开头,其实这个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给了Sylvie。给祖母过生日的那天,她和一群孙辈们,在夏天的树林里跑啊跑。

原来,Sylvie都记得。

春天过去,夏天来了。夏天还会再来,春天也还会再来。

 短评

長鏡頭,流暢,細緻,生動,擁抱生命消逝后遺留下來的記憶。很有點小津和侯孝賢的神韻,結尾風輕雲淡,在時光面前,所有人都不過是過客。

7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若是有一天我老死去,我所守护的东西也一同失去了灵性。

10分钟前
  • meiiii
  • 力荐

當初這部片上映時我興趣缺缺,今日一看覺得當初判斷錯誤,這部片非常好看,而且竟然是我第一部看的阿薩亞斯作品。

11分钟前
  • alfredo
  • 力荐

导演(张曼玉前夫)的世界观:当代法国已几近没落,世界的新中心在美国,在东亚——三个儿女:老大在巴黎,老二在上海,老三在纽约。旧世界已经死亡,正值分摊家产(物质和精神遗产)。而新世界和旧世界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片末第三代青春少年们在老房子里举行派对,虽是摇滚乐却也是法语歌词的

12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啊也!美丽!以前都没留意到阿萨亚斯居然这么美丽!我家夏尔柏林真是帅到晕倒!非常平调的电影,完全完全的去戏剧场面化。最最神奇是:结尾的地方居然唱起了一曲儿不可思议的弦乐团!!啊啊啊!!凭这一首歌也要加到满分!!!演三弟的居然是Faites Comme Si Je N'étais Pas Là里面那个男孩。。。全爱班阵容哦

17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北京奥运会让房价飙升,连定居帝都的Jérémie都hold不住了;要在纽约结婚定居的Adrienne也知道自己回到乡下小聚的机会肯定不多了;巴黎的长子到能时不时回去,但是没有拥有共同回忆的人一起在庭院里聊天喝咖啡,房子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现代的重心在亚洲和美国,古老优美的法国已然垂垂老矣。

1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很明媚的忧伤。也只有法国人能拍出这种庸懒的感觉。当唯一联系大家的纽带断了,兄妹们相聚的时光就屈指可数了。老人离去,也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不能说的秘密,以及看似无趣但却让第三代不时回味的故事片段。很多时候,我们这一代对祖父辈的回忆,便不经意地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故事当中。

22分钟前
  • C.
  • 力荐

第一次给它评了四星,结果它的综合评分是7.6,随手又给它改成了五星。我没有原则,总带着感情因素去做一些事情。这部电影深得我心,我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通过电影得到很好的表达和关照。心中念念不忘的东西在电影里得到完美的呈现。也只有法国人能拍出这样的好片子。

27分钟前
  • 光影侠
  • 力荐

好多镜头内组接,提前设置好人物走位和镜头移动的轨迹。片名叫夏日时光,为什么选择夏日,而且影片发生的季节并不是都在夏日?从针对老年、中年到最后的青年,三个时段的渐渐过度交接,氛围也不断变化,母亲独自一人坐在空房间里的阴郁孤独到中年子女们的分裂各自为家,再到孙子辈儿的活力自由,其实都是在讲人与人情感的传递,透过了时间。即便结尾音乐给了比较欢快的主题,但还是不免那种怅然若失。

3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现代化和新世界成形后历史的瓦解、传统的瓦解乃至父权的瓦解。行将就木的祖母,处于夹缝的大哥,受大格局引导的弟弟妹妹,以及站在流行文化语境中瞻望传统的青年人一代,一根渐变的链条平淡地被拉伸、铺展、稍有碰撞。只有三次老仆人的描写出现了很抒情的配乐,可见导演对古典主义家庭除了有所怀念,更多则是一种悼亡的情绪的表露。

34分钟前
  • 🌵🌵
  • 推荐

花瓶是有生命的,当有花插在里面。房子是有生命的,当有人住在里面。

38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推荐

2008真好,有步履不停,有Rachel getting married,还有夏日时光

4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这部对我来说有别样的共鸣,五星出于私心。不过这部的表现手法虽然简单,但并不做作,反倒真的挺适合这个题材的。考虑到这种故事背景,结尾简直是异常温馨了。

48分钟前
  • \t^h/
  • 力荐

用艺术品比喻人生、家庭和情感,真好。当我离去,只剩名字,花樽换成皮球,名画换成摇滚乐,我又活在青春里,散落四方。

5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3.5 很少看到法国导演处理是枝裕和式题材,后半部分力道很足,不同视点审视精神、物质遗产,情感变得异常充沛。

55分钟前
  • LOOK
  • 还行

总有一天我们都将要逝去,带走的除了回忆,秘密,还有那些无人感兴趣的东西。房屋若没有了人的居住便失去了许多灵气。背景永远充斥着孩子们的嬉笑蝉鸣刀叉碰撞,汽车和风。黑暗中笑语阵阵。庭院和大狗。年轻人的心不在此处,年轻人的心飞向远方。时间流转随自然泯灭。固然也是永存了。

59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乡土的根家族的脉如何与现代社会融合或断裂,城市迷茫的灵魂在一张张网里孤苦奋斗,还怎样挽救浸满回忆和情感的祖屋,倒是隔代的孙女不胜怅惘地惋惜。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如果在18分鐘左右不出現那個 剪輯穿幫(我可以理解為 女主是在 吸煙與不吸煙 中糾結嗎?噗~哇咔咔!)是可以四星兒的!╮(╯▽╰)╭ 全片有淡淡的憂傷(母親的看得透徹et長男的無奈)與淡淡的溫情欣慰(保姆的忠誠和那隻花瓶) 猶如一縷清新淡雅照進了濃得化不開的現實… 很Rohmer~

1小时前
  • Chapelle L.
  • 还行

阿萨亚斯作品《夏日时光》。一户精神贵族,在老太太死后,如何分崩离析。哀而不伤,克制。我的感慨全在于,精神贵族的家庭做派,生活方式,只有法国人可以拍得这么好。大师的家具不过是日常使用的桌子,大师的雕像碎了塑料袋装起来,那些艺术品对于他们,不是金钱价值,是情感意义。淡然使用,真奢侈。

1小时前
  • 柏邦妮
  • 推荐

比诺什果然不适合黄色头发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