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HD

主演:姜文,葛优,周润发,刘嘉玲,陈坤,张默,姜武,周韵,廖凡,姚橹,邵兵,苗圃,冯小刚,胡军,马珂,白冰,杜奕衡,李静,胡明,危笑,杨奇雨,赵铭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让子弹飞 剧照 NO.1让子弹飞 剧照 NO.2让子弹飞 剧照 NO.3让子弹飞 剧照 NO.4让子弹飞 剧照 NO.5让子弹飞 剧照 NO.6让子弹飞 剧照 NO.13让子弹飞 剧照 NO.14让子弹飞 剧照 NO.15让子弹飞 剧照 NO.16让子弹飞 剧照 NO.17让子弹飞 剧照 NO.18让子弹飞 剧照 NO.19让子弹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让子弹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民国年间,花钱捐得县长的马邦德(葛优 饰)携妻(刘嘉玲 饰)及随从走马上任。途经南国某地,遭劫匪张麻子(姜文 饰)一伙伏击,随从尽死,只夫妻二人侥幸活命。马为保命,谎称自己是县长的汤 师爷。为汤师爷许下的财富所动,张麻子摇身一变化身县长,带着手下赶赴鹅城上任。有道是天高皇帝远,鹅城地处偏僻,一方霸主黄四郎(周润发 饰)只手遮天,全然不将这个新来的县长放在眼里。张麻子痛打了黄的武教头(姜武 饰),黄则设计害死张的义子小六(张默 饰)。原本只想赚钱的马邦德,怎么也想不到竟会被卷入这场土匪和恶霸的角力之中。鹅城上空愁云密布,血雨腥风在所难免……我如何爱上黑帮成员云之阶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女金刚斗狂龙女吃货皇后2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变种动物园备长炭天桥骄子第一季年青时代别惹乔尼霍元甲之精武天下向往的生活 第一季创业年代[DVD版]教会金婚圣诞劫巴啦啦小魔仙之魔法的考验新所罗门王高粱红了追眠记萌宠流浪记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剧场版想要拥抱你美丽的错误李四光乌龟的壳其实是肋骨黑霹雳 第二季Oh My Baby大秦帝国之裂变海外版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猖獗有兽焉第三季养母正发生花花型警好孩子2017灰色人看她轻轻的飞起美国恐怖故事:洛亚诺克第六季FAKE MOTION -乒乓球之王-乘风少年冲突1973喋血街头死了都要美偶然的煮意

 长篇影评

 1 ) 谁说没内涵了?内涵得很!

中量级剧透,未看慎入。 我只说我看出了什么 “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浦东1958年才归属上海。片尾小弟们叫嚣的事情完全就是时代错置,为什么?因为姜文的野心当然在于说今天的事,鹅城与浦东是两极,一个封闭的仍旧被原始法则统治着的内陆小城和一个开放的多少向公民社会前进的沿海辖区。姜文最后签过马头,尾随火车,明白无疑地表达了自己的倾向,跟六子的留声机谈话也昭示了这一点。虽然他全片中多少像个土皇帝,弟兄们也纷纷表示跟他混不轻松,但他的行为无疑有干最后一票的性质,县城恶霸已除,人民有枪在手,权力结构初步打散。最后弟兄关系(人身依附)也瓦解,老三要了老大的女人,老大跟在车屁股后头,慢慢走向现代社会。 这部片子的结尾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是有重大转向的,一转,意味旨趣就出来了。 “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也是全片中心句之一。片头,姜文砰砰数枪,山下没有丝毫动静。小弟问:没打中?姜文笑曰:让子弹飞一会儿。是的,在命中或者没命中目标之前,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这也是为何,姜文让小弟打一个惊叹号,自己却打了一个问号。 全片的节奏也是如此,前面迅猛无匹,到了最后反而放缓。姜文策马一遍一遍地策动人民走出自己的屋子,为了等待最后的群起,姜文更是埋伏竹林3日。 改革是需要等待的,允许犯错的,让子弹飞一会儿。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蛋。当然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极其大胆而乐观的政治寓言。 另外,这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反讽。中途的煽动性舞蹈多少有种拿起敌人的武器的感觉。 “站着,还挣到了钱” 姜文在影片中还不时流露出一点对电影本体的思考。 他叫喊着“我就不信站着,还挣不到钱了?”无疑是上部委屈的发泄和豪气千云的宣言。 片尾,他的弟兄们一个个走过,纷纷表达感言,老大跟你混“不轻松”。我相信这是姜文对于自己导演角色评价,对于自己过强英雄主义情怀的一种无奈或者无赖的审视。 我始终觉得真正有效(虽然有效不是最高评价)的电影应该是处于观众接受与不接受边缘的电影,完全不接受,鸡同鸭讲,完全接受,你不如吸毒。子弹就是有效的电影,让你在枪战,麻将,强戏剧和大荤腥中入梦,在满目清亮中醒来。 为了商业,人民多少还是脸谱化了,略显遗憾。

 2 ) 不但有高潮,而且有多重高潮


昨晚十二点,看的《让子弹飞》首映。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这样冲动,幸好这部电影值得。

前些日子读木心,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他说:“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如兰,脉息终于微弱了。”我很喜欢他提到的“气息”和“脉息”这两个词,让我想起电影。在我看来,如今的台湾电影和日本电影不免给我这种感觉:精致清新,但是脉息微弱,格局小了,不再有豪壮狂放的气象。

看《让子弹飞》是酣畅淋漓的体验,整个电影院都在沸腾。每有给力台词出口,电影院里有人大叫:“牛逼!”就像听摇滚演唱会,很难在椅子上安坐。摇头摆尾,大声爆粗,都无所谓,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跟子弹一起飞了。看中国电影很难高潮,因为不给力,因为找不到G点,如今不但有高潮而且多重高潮,真的爽到,确实不容易。

我却一直在想脉息和气象这两个词。电影一开头,土匪们纵马跃出山林,那一组日光下漂亮的移动镜头,只有黑泽明的电影里才有。最后的高潮,山林中打斗,不过寥寥数人,却觉有千军万马。李安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姜文的电影全是个性。一个人怎么能这么霸道的自恋,这么自恋的霸道,这么自恋而霸道而让人喜爱呢?因为他的个性深处是敞亮和单纯。

他信奉的那些东西,久远而浪漫,比如男子应该醉卧美人膝醒斩仇人头手中刀一把快意雪恩仇,比如男儿膝下有黄金应该站着挣钱站着花钱没什么值得跪下,比如不好来的钱应该好散,散给什么人?散给世上受穷的人。这些东西,我们在古早的小说里见过,在传奇的故事里读过,小时候也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过,以为天经地义。那时候的英雄枭雄是穿漆黑大氅的虬髯客,是像金子一样赤诚的男子,但是后来,这种趣味不再有人认同,不知何时,英雄也变得暗淡,晦涩,落魄和龌龊,怎么就变成身份暧昧心事复杂一脸胡茬和倒霉的中间人了呢?上课时老师说,这呼应了时代精神,将英雄凡人化,人性化。但是我就是觉得,不管怎么说吧,太不给力了!

其实给力,就是气息壮,力道足,不给力,就是气息微,力道弱吧。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气息,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气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息。像陈大导张大导,我的感觉是,人近老年,气息衰微,虽有外壳庄严,里面已经是入不敷出。所以把玩纠结,把玩精小,当年气壮山河,如今是江河日下。手艺还在,那股子悠悠荡荡豪豪壮壮的气,没了。

说了这么多,该有人说我只讲虚的,不见实的了。我看子弹,最大的感受就是,姜文真是把好刻刀啊。演员就像石材,导演就像是刻刀,印刻得好不好,要看他怎么把握材料。姜文几乎从不失手。刘嘉玲在《通天帝国》里架不起一个女皇的气象万千,但是在子弹里演一个有情有义有欲的妓女,那么鲜活水灵,一个拧过来的背影,一个斜斜的眼风,风骚入骨。

葛优在《赵氏孤儿》里只有单一的表演,因为角色单一,但是在子弹里,他呈现出他最好的表演。葛优最大的特点就是,悲喜难分,在极端的悲中一转眼,滑稽相又出来,在滑稽中悲怆陡然叠加,滑稽又嘲讽了悲怆,滋味复杂难言。唯有复杂,所以丰富。葛优的复杂丰富,一直以来被低估,惯常让他演大喜,演大悲,却少有悲喜难分。子弹里他演的马县长,是整部电影里最精彩的人物,我觉得甚至也是本年度电影中最精彩的人物。

这个小人物贪财怕死,狡黠圆滑,却又那么妩媚可爱,贴心贴肺。因为他的恶,是人性本身的恶,贪婪,好色,怕死,不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恶。这种小奸小恶就像某些人脸上的痦子,生动而亲切。张麻子刚强,他柔媚,一张一弛,非常般配,再看看他们偶尔调调情,真是赏心悦目啦。而且他演活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师爷。师爷是什么人物?是站步高,留步宽的人物,但是他自身没有下棋的权力,只有观棋的权力,有出招的本事。他就像乌龟一样,有时也会探头探脑一窥究竟,到了险恶之地又会立刻缩头回去,打死不出头。他们世故通达,最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在中国,不会做人,就没法做事。世故即经营人际,最高明的世故是,他不全是为了人情,也不全是为了功利。在人情份上,功利你不得不给他五钱,在功利面前,人情他也替你担待三分。但也就是这三分五钱的交情,大难临头,他又是铁甲乌龟一只。

要说缺憾,我觉得是周润发演的黄四郎。土匪和师爷,妓女和县长,都是接地气的人物,唯独这个县城恶霸,却显得不那么正宗。他的手段毒辣,做派周到,亦绅亦匪,是个复杂人物。但是那时不时往外蹦的英语单词儿,那股子来自西方的绅士做派,总是透着奇怪。师爷千百年来都有,这个土匪虽然听莫扎特,但有留洋背景,也算解释通顺。但是这个绅士风度的县城恶霸,显得没有根基。我觉得要是能把官场上的一些人物,有官威也有官心的人物,写进去,就更有意思了。一匪一官一师爷,就好玩了。另外就是,故事的后半部分过分复杂,机关算尽,现实的故事开始走向荒诞,虽然说是风格一种,但是老觉得不太踏实。

最后说一句,我非常佩服本片中的土匪哨儿。操!这是怎么想出来怎么考证出来怎么编进去的啊?啸聚山林,就是这么个啸法吧!土匪哨儿一响,电影的神采多了三分!











 3 ) 汤师爷/马邦德 临死前未说完的2桩事情到底是什么??

不顾一切地剧透,这是我的乐趣。
 
老汤/马邦德(老汤是冯小刚,后面被葛优替上,所以下面讲的老汤就是葛优演的这个角色)被炸飞,接着临时的时候,对着张麻子说有最后2桩事情,结果一桩都没说出来就挂了,大家注意,挂之前,葛优说了一句话,能不能先讲第2桩事情,接着用了很销魂的表情,啥也没说接着就挂了,哈哈这可是个关键点。
 
这个暂且不提,为了彻底把这2桩事情的谜底揭开,第一桩事情,我们先回到爆炸现场,树上有葛优的半截身体,主要是下半身,包含屁股,裤兜里就有5张委任状,这是通过葛优嘴里说出来的,他并劝张麻子拿着这5张状子去上任,别回去拼命了。这5张状子来自哪里,就是发哥买的那6张状子中的5张,缺了那张就是鹅城的委任状,发哥把张麻子打发走了,按照原计划半路把张麻子等人给炸飞了,接着他自己上升做县长,这些剧情里面都有交代。
 
到这里,我们再想想5张状子怎么会在老汤的兜里,就能把这个线索连上,他们几个出城剿匪,按照原定约定,大家五五分成再撤出,老汤怎么会提前做了准备,带了5张状子,准备跑路呢?还有一点,发哥原来承诺的是3张给老汤,怎么变成了5张,这个逆推一下,第一桩事情就揭开了,发哥给老汤5张状子,双方达成一致,跟麻子出城后就别回来了。当然,半路埋了地雷,那是老汤不知道的,这也是他最后劝麻子别回鹅城的一个原因。
 
这第一桩事情基本上没什麽好说的,符合这个老汤的性格,理所当然,最后葛优被炸成2截也没什麽必要再谈了。最出彩的是这第2桩事情,歇会,喝口茶。
 
开始了,剧情回放,我们看看假麻子被擒之后这一段,假麻子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是啥,2个大钻石,这2颗钻石贯穿整部戏,也是第2桩事情的关键。所以接下来,有必要把这2颗钻石的流转路线给大家回放一下。
 
2颗钻石第一次出场,发哥让黛玉晴雯子拿出来,回到县衙,落到老汤手里,接着麻子跟老汤一起睡觉前,把钻石抢回来。到这一步,钻石在麻子手里。
 
接着后面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老汤一直恶心、呸恶心,接着吐了,把麻子等人引到房间,这时冒出老汤的山西老婆和八岁的“儿子”,来讨债,麻子把2颗钻石给了老汤的山西老婆。这算是第2次出场,钻石是在山西老婆手上,至少是表面上,为什麽说是表面上,山西老婆一开始不愿意要,老汤劝服其接受,这里是有点可疑。但剧情没在这部分交代,毕竟电影就2个小时,不能像电视那样拍10集30集慢慢讲。
 
以上2次出场,大家并不会想到钻石起到了连接剧情的作用,直到最后,再次出场,是假麻子拿出来的,假麻子好像说这个钻石是杀了葛优山西老婆抢到的,其实不然,他那个盒子是发哥给的,在讲地雷那一段,辛亥革命,他手上就抱着这个盒子。单纯这个来证明这一点,其实还不够,这点大家不用担心,关键的证据都是最后才拿出来。
 
这个证据就是:鹅城有个妓女叫花姐,按葛优的话说是一只,花姐在剧情里面给发哥一个盒子,这个盒子被打开瞄了一眼,空空如也,放了很少的东西,发哥大为感谈,赞她快成名妓小凤仙了,说了句美救英雄,撤了。这个盒子的出场很重要,里面就是这2颗钻石。

另外补充一点:

半夜里发哥去见老汤,问老汤:你至少有3句话要对我说。老汤说了其中的一句是:我不应该用你的礼物送人。这说明老汤拿到了钻石送给别人,这个别人跟上面的剧情对应起来就是花姐。
 
综上所述,这2颗钻石的流转路线是:发哥---老汤---麻子---山西老婆---小凤仙---发哥---假麻子。大家看看这个流转路线,反复看2次,再看看。
 
大家发现了没,最大的疑点就是,山西老婆怎么会把钻石给妓女,山西老婆那个8岁的“儿子”也不大可能这样子做,唯一的可能是谁?这个“谁”解决了,也就揭开了第2桩事情的谜底,他,就是老汤。
 
这也是为什麽老汤讲第2桩事情的时候,只有销魂的表情,而却不说任何话的原因,因为这是其死前比较值得怀念的事情啊。
 
说到这,谜底就讲完了。
 
连带着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推敲补充下,这个“8岁”的儿子明显是瞎掰的,山西老婆的出场太突兀,应该是老汤雇佣来骗钱,结果意外骗到钻石。老汤这个人比较会随机应变,这是剧情里面明确交代的,比如一开始不承认自己是马邦德,冒认自己为老汤,本来是去康城上任,结果说成是去鹅城。这也就解释了他雇钱请人带个小孩来骗钱,结果带来的是个大小伙子,藏在桌子底下给揪出来,他硬能说3岁长成跟他妈一样高。
 
最后呢,假麻子拿出2颗钻石,真麻子很惊讶,老汤马上能反应上来,假装很悲痛(这本来就矛盾的,按他自己编的情节,他自己抛弃了山西老婆,何来悲痛),其实是去驾着马车上的钱,一溜烟跑了。
 
最后就给炸了,下半截身子,包含屁股,给挂在了树上。2桩事情讲完了。谢谢大家捧场。
 
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下面再做点无责任的剧透(哈哈,不好意思)。以上还不是老汤的最后,最后是,他明着劝麻子不要回鹅城,麻子也信了,但其实老汤心里明白得很,这样一说,麻子还真得回去拼命,把他的仇和小六的仇给报了。有些观众对老汤的死有点可惜,是因为也被他骗了。哈哈。
 
本来我是去豆瓣找剧透的,结果没找着,看着一堆不靠谱的东西,只能自己动动脑子剧透一番。现有人喜欢搞些跟剧情无关的剧透,上纲上线,大谈隐喻,意识形态等内容,这完全就是YY,俗称意淫。艺术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任何意识形态都只是艺术的附带物,作为一个普通P民,周末去看电影放松,好好看,把剧情看懂,才是最重要的。

 4 ) 让子弹飞里你不知道的秘密!~


花姐问:老三,去上海还是浦东,去上海还是浦东?葛优(马邦德)回头看姜文并大声回答: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黄四郎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笑的就是黄四郎。

 
 
夫人被花姐代替。夫人说了,她只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她无所谓。花姐也是,她本来就是JI 女,她跟老大老二老三都无所谓,老二是悍匪,而且自己说了对女人没兴趣。当初第一次得到钱的时候,唯一没说带钱走的就是老二,所以老二不要女人不要钱,只要跟着老大,所以老二必然被所有人联手害死。这样就解释齐全了。而其实姜文最后对着老三说:老二啊,老二。他知道结果了,想说老二死的冤,后来就没说。姜文被诛心了。

 
知道老二为什么死吗?你们看啊第一次得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仔细去看看。然后看看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只有老二,没在乎钱,只有老二,在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老二没心疼。所以老二必死无疑。

 
看这个电影,有很多个地方得看10遍以上,你才能琢磨出真正的味道来。其中就有第一次拿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摆桌子上那一段。从一桌子钱开始,到张麻子说把钱发出去。你们看看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人的嘴脸。那里是故事的转折点。从那时起,老大输,老二死,就基本确定了。老大从头到尾,就没看过那桌子钱。老二除了拿枪顶葛优脑袋替六子说话,其他时间一直在看老大,偶尔回头看看他们吵架. 葛优说老二:你别拿枪指着我,我见过土匪,没见过练块儿的土匪------说练块儿,是啥意思?就说他没脑子。其他土匪都干嘛?立即哄堂大笑。

 
再给大家说一个惊天的地方。就是周润发唯独一次和葛优见面那天晚上---那个黄四郎是真的----但听说死了六个人之后,跟葛优一起出来的那个,不是跟葛优交谈的那个

 
从假的黄四郎被弄走当人质之后,我们几乎就没再见到真正的黄四郎了,而我们看的热血沸腾的以为张麻子一步一步的走向胜利,其实有张看不见的手,那就是真正的黄四郎在掌控一切。他用钻石瓦解了葛优,用花姐瓦解了老三,用钱瓦解了四五七。张麻子先发钱给穷人,岂不知黄四郎也用两大家族的钱送给了他的弟兄们。最终,黄四郎用一场小小的失败,一个小小的碉楼,一点家里的珠宝。瓦解了张麻子的GM意志。所谓诛心。

 
可以确认以下几个地方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之前,用望远镜看人的,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上,是真的黄四郎。枪战当晚跟葛优碰头的,是真黄四郎。剿匪宣誓,是真黄四郎,最后跟张麻子并排坐一起交谈的,是真黄四郎。扔礼帽的如果是真的黄四郎,那么他就走了暗道,绝对没炸死。如果被炸死,就绝对不是真的。最后火车里大笑的,是真黄四郎----其他一切表现不正常的,有急躁心理的那些,脸上表情很不正常的很夸张的,都不是黄四郎。包括说惊喜那一段,绝对不是沉稳的黄四郎。

 
你可以去看看每个黄四郎出场的发型,衣着,语气,和气度。有夸张的。有沉稳的,有霸气的,有阴狠的。有时还前沿不搭后语,有时又貌似有分身之术。其实这个片周润发的演技无敌,只要关注细节就能看出来,黄四郎我只能确认,四个镜头是真的,第一个,麻子进城,拿望远镜看的,是真的,第二个镜头,夜会马邦德,让马邦德至少说三句话的,是真的,第三个镜头,剿匪大会上,是真的,第四个镜头,在长椅上跟麻子对话的,是真的。其余的,要么是杨万楼,要么是其他替身,当然也不排除真黄四郎装替身,但都不是真实的黄四郎自己。

 
有人会问真黄四郎为何被抓。我说那是他故意的。第一,他功夫不弱于张麻子。这是肯定的,鸿门宴上那一刀就能看出来。第二,他必须要问个明白,张麻子为何非要跟他斗到底。第三,他要试探张麻子是不是还有归顺之心。那句谁重要,就是试探。不管姜文说谁重要,那么就会变成黄四郎的狗。结果张麻子没上套,所以黄四郎才带着姜文带着的那帮人坐火车去上海

 
还有,问为何黄四郎损失了碉楼和家业不在乎------也有两点---第一,黄四郎说了,整个鹅城都是黄四郎的钱,也许碉楼里是最少的。第二,对于鹅城来说,上海比鹅城无疑大的多。也有钱的多。所以他不在乎。作为一个资深投机人,他看清了局势,看清了未来,他要进行更大的投机。他要窃取张麻子之流的胜利果实,他要当更多县的县长。

 
结尾就是开头。原来的马县长马邦德成了新的师爷。而鹅城恶霸黄四郎成了新的县长。花姐成了新的刘嘉玲,老三老四老五他们成了铁血18路军,继续吃着火锅唱着歌------姜文在考虑要不要劫这辆车,怎么劫这辆车。至于黄四郎和马邦德为什么没死----花姐,老三,和葛优,帮他们很好的完成了金蝉脱壳

 
今天重点分析的是黄四郎,明天重点分析葛优的戏份,后面还将分析花姐的戏份,老三的戏份,和刘嘉玲的戏份,最后分析姜文的戏份,然后我们把这些戏份打乱他电影里的次序,把时间点串起来--------整个剧情将一目了然。剧情了然了,那么到底这电影埋了多少雷,给了多少信息和隐喻,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我分析的也是至少俩替身-----------起码在黄四郎被抓之后,跟张麻子聊天的黄四郎,和在碉楼上扔礼帽的黄四郎不但突然戴上了帽子,而且还换了长衫---蓝色的长衫,聊天的时候明显是黑色的。

那晚上审问葛优三句话的黄四郎,才是真正的黄四郎-------沉稳霸气,老谋深算,一切在于掌控之中的感觉。而听说被死了六个麻匪之后跟葛优跑来的黄四郎,我感觉那个就是个假的。

 
还记得黄四郎说让他们帮个忙吗?他买了6个县的县长。这是让姜文身边所有人背叛姜文的理由之一。葛优说了,求财不能拼命,杀人诛心,他这句话虽然没劝动张麻子,但是劝动了黄四郎,最后黄四郎金蝉脱壳带着姜文身边所有人走了,损失的仅仅是一些家具和一座碉楼而已。可被诛心的是谁,当然是姜文。姜文是彻底的失败者。

焉知片子开头,火车来时,后面有没有跟着另一个失魂落魄的麻子。

 
难道麻子没看到师爷的全尸就会认为他死了吗?师爷要作假可就难了。

这一个,六子死了立碑了,夫人死了,立碑了,师爷死了,就没立碑,所以麻子给师爷和上眼睛就让他在钱里堆着了,所谓死得其所。求财的人死在钱堆里,就不用扒出来看了吧?另外,既然一切都是局,都是假的,那么车上的要被炸的人,早就放车上了,炸的根本不是师爷,他怎么会死?

 
1、首先四朗的死肯定有问题。最后姜文给他枪让他自杀时候是红衣服,上了雕楼炸死的那个是蓝衣服。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应该没理由也没时间去换衣服。2、师爷的死也有疑点。也是看过一个吧友的帖子有了想法回去又研究了几遍。注意去剿匪时候师爷的衣服,浅色袍子,白裤子。被炸后树上那段。蓝裤子,最重要的是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一块红布。如果是拍摄时的道具,剧组粗心弄成了蓝色。但是拍戏时候应该单单只有一个腿而已。那一块飘着的红布,非常明显。显然是故意挂上的,也就是说是有用意的。我们想到假麻子说师爷那个大个子儿子让他给锯了。我回到前边看下那傻儿子的衣服。蓝裤子。重点……鲜红的肚兜。3、记得影片前面有个黄四朗照镜子看牙的地方。我相信姜文不是为了弄一口黄牙恶心我们一下。应该就是金牙。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个牙不是完全黄的。或许是假的镶金牙没完全镶好?或者是给假的弄了金牙,自己的金牙刮了,偷梁换柱?仅仅是猜测。另外黄四朗脸上涂的东西也没看出来是什么。

 
那时的表情,应该没有姜文和花姐说的话更重要,一问一答:麻子:你不是要跟我发银子吗?花姐:今天不是都发完了吗,麻子:这么说,你改变主意了?花姐:那还用说。另外,问了老三以后的打算,听到老三说代替老二娶她之后,张麻子不是对着老三叫老二,而是为老二叹气。他知道,只有老二死心塌地跟着他,却被自家人害死了。刚想抬头说话,老三故意拦住了。而不是为了强调他是老三。自家兄弟,心照不宣了吧。

 
 
 
其实要看明白葛优的戏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黄四郎跟葛优在枪战那天晚上,俩人的对话和语气。别小看那几分钟,把那一晚看明白了,看透了,就能明白一大半了记得那晚,葛优跟黄四郎说话的姿势和神态吗?弯腰,很恭敬,姿态很低,比黄四郎身边的胡万和武志冲都恭敬。您千万别以为那是突然看到黄四郎之后吓的。这句有用,因为普通话版的,黄四郎和
 
 
葛优在枪战那晚上,葛优回答的三句话里,第三句话,“鸿门宴要是我们请就好了” 是唯一的川话。也可能是陕西话,但绝对不是普通话。

1.我不该拿你的钻石送人(我知道你的钻石是真的,很值钱,不该拿了冒险)
------我不该自作主张
2.杀人诛心是我说的 (会不会给张麻子帮了忙呢?)
------我不该给麻子出这主意。结果让你这么麻烦派人搞暗杀。我不说杀人诛心的话,麻子杀了胡万,一切我们就主动了。省事了。
3.鸿门宴 要是 我们 请就好了 (特殊声音)(我们到底是指谁呢?他和张麻子?谁请鸿门宴谁是项羽啊!项羽不详的啊!)
------这是葛优的家乡话,也许就是鹅城话,没法装糊涂了,人在被逼无奈了才会着急说真话,真话往往就是用最习惯说的话说,不过这里到底我们是指的黄四郎跟马邦德,还是麻子跟马邦德,我暂时还没弄明白。

黄四郎反映:"鸿门宴?!"(不知道?不理解?)
---------这句话更难理解,我认为应该是黄四郎以为葛优要背叛他,或者说有背叛他的倾向。才提高了声调和加重了语气。

葛优亲了黛玉晴雯子之后,他俩相视一笑,确实像老相识。

我们换一组镜头,就是张麻子和黄四郎在长椅上谈话那组--------有很多人关注什么4个人换取5代家业,有人关注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我不谈这两句,这两句被人说烂了。

-----------------------------------------------------------------------

我谈这一句:张麻子:只有一颗子弹,

            黄四郎: 够

             张麻子:等等

            黄四郎:有话要我带给老汤?

-----------------------------------------------------------------------

很多人惯性理解这句话,第一句,是拿枪交给黄四郎自杀用。第二句是黄四郎死了之后到阴间去跟老汤说话去。对,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从周润发表演的气定神闲上就可以知道,那子弹绝对不是黄四郎自杀用,另外,黄四郎带话给老汤,也不是去阴间带给他话,而是去碉楼里跟老汤会合。是给活着的老汤说,而不是死了的老汤。

 
葛优从头到尾也只说了句屁股疼而已。既然树上是8岁傻儿子的屁股,那么葛优就肯定没被炸到。既然没被炸到,哪儿来的残废?骗子嘛,靠骗吃饭,坐坐轮椅能骗钱,为何不骗?------------还有一点要想清楚,屁股都能炸上树,那些银子怎么会没炸飞反而把葛优埋起来?这点我一直懒得说,看来不说不行了。屁股能炸到树上去,那炸弹的威力,不可能让那么多银子堆积到那里的。

 
花姐必须得分析。不分析花姐,剧情是绝对不透的。很多地方就很突兀,就像是强加给你的转折一样-----------分析透了花姐,嘿嘿,很多东西就呼之欲出了。分析花姐笔墨应该最多,因为她所有人物都接触了。她演的很好,却没人重视,其实姜文又怎么可能忽视自己老婆演的角色,最不被重视的,其实对了解剧情是最重要的。

 
重点要分析的是麻匪为何只往夫人房间里打枪,而不往葛优房间里打枪。一下子就全透了。葛优在刘嘉玲屋里说要不是时间不够,什么时间不够?因为刘嘉玲要走,替刘嘉玲死的女人要来。也就是说,他俩都知道晚上这个房间要被子弹飞。后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好了,夫人没死,老汤没死,黄四郎没死。正好验证了片子里那个跟姜文要椅子的那个人说的一句话:至少要死一个。(这句话不是说至少要死一个人,而是至少要死一个杨万楼)------------也就是被砍头的杨万楼。黄四郎的替身之一。另外,如果你问我那句话是啥时候说的,那句话就是姜文看到老三他们出现后,把所有子弹打光时,响起密密麻麻的枪声的时候,搓麻将那帮人说的话。

 
剧情分析之--------花姐篇

-----------------------------------------------------------

第一次发现花姐不简单,是麻子刚进城枪杀假麻匪的时候。枪响的时候,包括黄四郎,胡千,杨万楼,那么远都吓的掩耳,至于离得近的那些敲鼓的女人都捂住耳朵仓皇跑。唯独花姐,眼不眨,耳不捂,吹鹅毛。光这份镇定,就已经确定这个女人很不简单。枪停,手抓鹅毛,干脆利落。别说打枪的时候,就是正常情况下你吹鹅毛让它不落,不远,并且出手就抓住试试-------再说杀人多么血腥的场面,毫不在乎,这得见过多少比这还大的场面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这里看,花姐不但是个玩枪高手,而且丝毫不以杀人为意。稳,准,狠。三个字放这里先。而在这里两个人说了话:老三问的是:你说她怎么不害怕啊?老二说的是:有点傻吧?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三很精明很注意细节。而老二就是个大大呼呼的悍匪而已。

 
花姐第二次露面是黄四郎满脸泥鼓捣满嘴大金牙那一幕。进来万福之后。黄四郎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官府的人,还没来?花姐答,是。这个还没来,不是来碉楼,而是问花姐官府的人还没去妓院?表明了花姐其实是黄四郎开的或者掌控的鹅城妓院的头牌,从黄四郎和花姐的简单的几句对答中,------可以看出花姐很聪明很会说话也很有心计,还会装糊涂。-----有问就答,只要来言必有去语。而且也可以看出花姐在妓院的另一个任务:------是给黄四郎当间谍。------而且黄四郎知道花姐很聪明,所以反复提示她不要做小凤仙。这个镜头,我们确认了很多,那就是花姐是黄四郎的人,任务是在妓院里给黄四郎搞情报。因为黄四郎要她听到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跟她汇报。我们在这里可以说,只要后面花姐所有接触的人,他们的事情,黄四郎都知道。这个镜头和黄四郎那声吩咐,很重要。这里还要多句嘴,这里能看到黄四郎的本事,麻子县长还没进城,----威逼色诱,就用上了。结果胡万和武志冲威逼没管用,花姐色诱也没管用。

 
继续花姐,还是黄四郎和花姐那几句话------花姐第一次表态,县长哪能跟您比啊,他们是流水的县长,您才是铁打的老爷。这句话,有恭维,但应该是实话,卖给黄四郎那么多年,一直跟黄四郎做事,她肯定知道黄四郎的一些底细和在鹅城的权势。她认可黄四郎在鹅城的权威,很难背叛。也不敢背叛。好了,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在知道了花姐这个人除了熟悉枪,不怕枪,见惯了杀人,甚至自己杀过人,干脆利落之外,又知道了她聪明,有心计,会说话,还会装糊涂。--------------这些分析可能琐碎,但是必须得说,对后面都有用。所以就多说了几句,大家别骂我

 
老二和老三给花姐发钱镜头。老二说,大哥说了,只发穷人,她不穷,老三说,她是穷人卖掉的女儿。----------这里很重要。老二对花姐没啥意思。老二很听老大的,但是老三嘛,此时就已经对花姐动了心思了。所以老三才是喜欢上花姐了,老二根本就是老三带着做挡箭牌专用的。

 
妓院骑自行车镜头记住了,大场面开始了

--------------------------------------------------------------

画了个自行车。然后花姐问:这就能骑?老三:啊,我们在上海骑过。花姐:你们俩去过上海---------这句话很重要啊。这话说明花姐知道上海。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提出一个地名,另一个人不知道的话,第一句话应该是问,上海是哪儿?而不是很干脆的问你们俩去过上海?所以花姐知道上海,也知道什么是自行车,可她偏偏说,不信,骑上准倒。色诱开始。

 
黄四郎此时来了。而且气势汹汹带了很多人。注意来的时机,为什么这时候来?他怎么知道他们俩在这里?这说明花姐安排人送信了。所以下面上演的是美救英雄。让老二老三对花姐感激不尽。注意下面说的话:黄四郎,您哪,快成小凤仙了。这是黄四郎故意把花姐往老二老三那边推,老二老三感激花姐救他们,自然觉得花姐可怜还仗义。而黄四郎走了以后,老三说你刚才得罪他了,花姐说,黄四郎不用得罪,他想让谁死,谁就得死。这是镇老二和老三。看似屈辱其实是在给老二老三压力。既然花姐得罪了黄四郎,那么能投靠的保护伞,自然就是麻子他们。为打入麻匪做的准备完成了。

 
后面还有对话:老三,我刚才干嘛不一枪打死他呢,老二,别傻了,大哥说了,留着他就是为了弄他的钱,花姐,那,既然想弄钱,你们干嘛还发钱呢?分别解读就是,老三后悔没敢打,其实是装的,老二张口闭口就是大哥说了大哥说了,大哥的话老二眼里就是圣旨,而花姐已经开始挑拨离间了。

 
这里就看出了花姐的厉害之处。镜头切换。黄四郎答应出180万两银子的时候老大在六子的墓前派老二去青石岭去接应他们。为什么选老二去,此时麻子已经知道只有老二能信。他的其他兄弟已经不能信了。这个事情只有麻子的弟兄,和马邦德知道,注意老大给老二吩咐的时候,马邦德一直支着耳朵在听,他就是告密者。然后老二再出现,就死了。老二必死无疑。

 
花姐拿枪指着自己,指着麻子镜头,来了。老二走了,老三带花姐来的。注意这是在黄四郎拿着炸弹安排假麻子之后。看看花姐说的话:老二不辞而别,老三又要走了,我们活活的被你们拆散了。葛优问花姐为了老二还是老三,等等。这是老三跟花姐策划好了让花姐强行加入了麻匪阵营,共同对抗黄四郎的开始。此时老三已经彻底被花姐拿下。而从此以后,所有麻匪的行动,黄四郎开始全面掌握。但是兄弟情谊还在,马邦德和花姐,完全属于黄四郎的人。从此开始,两军对垒正式形成,出城剿假麻匪了。黄四郎给马邦德和花姐的任务就是--------实实在在的跟着麻子对付黄四郎,但是所有信息都要传递给黄四郎,两边开始下棋。明棋就是剿匪,暗棋就是无间道了,从这里往后,两边玩的都是无间道,大伙就会全明白了,黄四郎看着弱,其实全面掌控,一切都安排好了。麻子看着强,其实除了那点兄弟情谊,几乎已经啥也没了。而花姐,色诱,终于成功。

 
后面就是斗智啦,麻子看出来花姐是假的投靠他了,所以让花姐看着逮来的替身。姜文在花姐开枪打替身的时候,在花姐背后微笑了一下,那不是欣赏的笑,那是洞察一切的笑。哪儿有一学枪就打那么准的?所以麻子后面除了打假麻子,别的都是演戏。他需要利用花姐,利用马邦德,让他们传递假信息,然后他虚晃一枪,杀回来了。打了个黄四郎措手不及。

 
后面的就不分析了。基本上了解了花姐的本事和性格,就知道花姐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是被麻子利用了。在形式上,黄四郎看似掌控一切,那其实都是麻子演戏顺着黄四郎的步子走,到演完了杀回马枪,麻子看似被黄四郎处处算计,其实麻子很好的利用了内鬼,算计了黄四郎。所以麻子赢了形式上的胜利,但他最终斗不过人性。黄四郎到底输了天下却诛了麻子的心。麻子赢了碉楼分了黄四郎的钱财,杀了他的替身,身边却一无所有。

 
麻子是被诛了心,最后一个镜头,看着火车驶来驶去,他的眼神从惆怅到无奈,再到失落,最后甚至迷茫,但是你注意策马跟上之前的眼神-------瞬间的坚定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然。你仔细看,应该能看出那一抹肃容和满心坚定。对于麻子这种人,为了追求理想,捍卫心中的道义,哪怕单人独骑,哪怕斗争毫无结果,他也是义无反顾的。不公平去哪儿,哪儿就有这些人的身影

 5 ) 看好电影就像给美女脱衣服一样

今天终于看了今年我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姜文的《让子弹飞》,看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可能会有些失望的心理准备,但看完之后,当字幕打出的时候,在黑暗中,我默默地流下两行热泪,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不是因为剧情而流泪,我想我之所以会哭只是因为我被姜文的才华、诚意以及情怀深深地打动了。
我一直都觉得,以姜文的才华,拍一部商业娱乐大片儿,是一种浪费,因为大片儿那玩意儿,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用姜文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的话说就是,它的门槛其实很低,姜文还说有些大片儿导演“拿0.2%的精力把这事给你办了,然后他在旁边吃喝玩乐当大款,你在这傻逼似的看着,我觉得这不公平”。
前两天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发大财,切记不要挑战大众审美,哪怕你也坚信大众审美是臭狗屎。因为据说在屎壳郎的国度,只有贩卖臭狗屎的人才能大获成功。”当时是因为某些人的小说而说了这段话,说完这段话,我又想到了中国的电影,中国某些所谓的大片儿导演其实同样也是在制造并且贩卖臭狗屎,他们也因此而大获成功。
记得几年前我在某公司工作,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对我说的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对我说:“最重要的是渠道,只要有渠道,你就是把垃圾塞进渠道之中,也不愁卖不出去。”我想中国某些所谓的大片儿导演肯定也深谙这个道理。
还好中国还有姜文、陈可辛以及宁浩这样的导演,他们现在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去拍所谓的大片儿,但他们没有加入制造并且贩卖臭狗屎或垃圾的的电影导演的行列。
蔡国强有句名言:“艺术可以乱搞”,他还说艺术首先是好玩的,可悲的是,中国的很多大片儿导演连乱搞都不会,让他们拍出一个好玩的电影更是比登天还难。而姜文显然极擅长“乱搞”,且懂得如何拍出一个好玩的电影,事实上,即使是在被认为是艺术电影的《鬼子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其中也有超多好玩的情节,都有着极强的娱乐性。这次姜文拍《让子弹飞》,他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很下流但却很好玩的情节,而奇妙的是,那些下流且好玩的情节似乎是可以雅俗共赏的。另外姜文将故事讲得丝丝入扣且不时有意外的惊喜,而这显然又是会让很多中国导演嫉妒得要死的一种才能。看姜文的这部电影,我想起了豆友谢科说的这样一段话:“有功力的电影看下去就要像给美女脱衣服一样,随着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发展,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最后结局的时候再给你一个赤裸裸的惊喜……”
现在在我心目中,姜文就是中国最牛逼的电影导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拍了一部所谓的艺术电影《鬼子来了》,这部电影成了N多人心目中的中国史上最经典艺术电影,且没有之一;后来他又拍了一部商业娱乐大片儿《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同样又成了N多人心目中的中国史上最经典商业娱乐大片儿,同样没有之一。
另外姜文这厮不仅作为导演绝顶牛逼,作为《让子弹飞》的主演之一,他的气场以及他的个人魅力也完全压住了发哥和葛大爷。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啊。

 6 ) 姜文王朝

(本人不是专业的,想法是个人的,砸砖是接受的,一篇观后感没想到被推到首页上,实在是受宠若惊。花60块钱买了首映倒数第二排票,看完电影热血写下这些字,观点难免有失偏颇。

小人物一个,不是枪手,也实在受不起打搅和谩骂。)





子弹飞过大光明,电影落幕,全场起立,鼓掌。


宁财神在围脖上说,他的王朝开始了。

这句话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可以想象。但是国产“大片”自2000年【英雄】开创动辄破亿成本的模式以来,有几部让我们鼓掌起立?我简直数不出来。

电影是如此偏激的需要个人审美去验证的事物,只有喜欢和不喜欢,没有无感的灰色地带。要么好,要么坏,不好不坏就是坏。

在看哈7的前场广告时,【让子弹飞】的预告片已经把【赵氏孤儿】比得毫无颜面。在一堆烂片扎堆的荧幕上,鹤立鸡群如此明显。我踏踏实实的想,【赵氏孤儿】的票买都不用买了——果不其然。

而我们等一个摆脱固有大片——甚至是畸形大片模式的大片,到底等多久了?!

信奉好的电影只有这几个标准:好故事、好演员、好拍摄。录音、音乐、字幕这些当然重要,但是主体故事必须说好,打下基础,才能有发挥。但是为什么往往最基本的事情没有做好,他们就把胶片拿出来发行了?


道德标准是附属物。07年底的【投名状】和【集结号】拼得你死我活,两部片旗鼓相当,但我看完【投名状】心里添堵得慌。故事不是不好,演员不是不好,都好的时候,就看你要输出怎样的价值观了。不是非要你高尚或者大团圆,但生活本来就够阴暗了,下班以后哪怕想轻松一下,从电影院里走出来还要带着纠结,何苦?


【唐山大地震】也是一样的道理。且不说故事在许多细节上设置得多么没有必要甚至价值观扭曲,单看人家毁人亡,也让人堵得慌。我们在走出电影院时,同事直截了当的说,幸亏没有带孩子来看。——在中国电影没有分级的制度下,你不知道走进电影院会看到多荒唐多晦暗的电影。哪怕我们独自在家中欣赏着昆汀的各种暴力暗暗鼓掌叫好,也无法坦然接受带着孩子就看到一片血腥。更何况不知为何,贺岁大片总是要走向人死的结局,难道不死你就拍不好吗?


我看【让子弹飞】,是一个很行云流水、明白它在说什么的故事,喜庆、欢快,让人看了舒坦。把幽默黑着说,说得又溜,弹不虚发,一弹中的。不知道剪刀手有没有剪,但是台词的尺度明显很大,简直是公然挑衅。相比【太阳照常升起】里还算含蓄压抑的性讽刺,这回姜大爷简直是赤裸裸的在战斗啊。导演要拍得爽,观众才能看得爽。


英雄主义的梦一直都有,我相信陈凯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在英雄的舞台上。每一部电影都是各方面妥协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妥协好了,有的人妥协不好,这就是驾驭各方面的功力。既不要一头跪在制片和赞助商面前,也不要一味沉溺自己的个人主义。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做法,为什么他能做好,你就做不好?我想娱记的毒辣手稿下,比的不是票房,而是这个。


恰好晚读朱天文的笔记,八十年代她去西安电影制片厂,连看好几部片,田壮壮的【盗马贼】最得她心,反而觉得陈凯歌的【孩子王】用力过猛。她有点类似预言的话,印证了陈凯歌现在的状态: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像是要服侍电影一样。


如果说大学时候我从电影院【无极】里独自走出来,还不知所谓时——甚至真心觉得他有一些要表达的,只是观众不尊重的无法看懂。我宁愿相信,陈凯歌永远是【霸王别姬】那个陈凯歌,张艺谋永远是【活着】或者【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个张艺谋。


可是我现在更相信,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由不得他们伤感复辟。我们曾经爱过他们,所以才有失望,宁愿票都不要买,看都不要看。美人迟暮,英雄无力。


2007年秋天,我在广州的电影院里,把【太阳照常升起】看了两三遍。评论褒贬不一,说他英雄主义的梦做得太大。而相比之下,其他人不是做得更大?我觉得自己看懂了,看明白了,也看得不亦乐乎,就会将之定义为一个好电影,实实在在的好电影,评价不容改变。


那一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色戒】。同样褒贬不一。但是它们符合我对好电影的标准,从中我们看得到导演独立的灵魂,即使在商业体制的协调下,也有这一份自持。因此我尊重它们,爱惜它们,无论故事的悲喜。


在看完【让子弹飞】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欢快的故事,奇特的故事,演得过瘾,拍得酣畅淋漓。拍得好是【让子弹飞】,拍得不好,真是【让蛋飞】。如果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三段式还让普罗大众摸不着头脑,那么这部最简单叙述手法的电影,可以让姜文从英雄主义的阳春白雪里走下来,走到群众中去,迎接大家的欢呼。

回想一下历史,在大光明的一号大厅里,曾经上演过多少英雄大片,让观众们的掌声此起彼伏,在结束时鼓掌起立?

讨厌他的人还是会说这是冯氏幽默+【无耻混蛋】的拼凑。天下文章一大抄,好的电影是对更好的电影的致敬。可是以彼为由就完全放你的狗屁瞎了你的狗眼了,这和冯小刚和昆汀完全是两码事!


还需要做什么呢?别无可期待,剩下一个姜文,就把他捧上天去吧!

 短评

牛着逼!

7分钟前
  • 于少
  • 力荐

行了,装逼一次,继段奕宏,姜文再一次满足了我对男人所有的幻想。操,嫉妒周韵。

9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开篇大四喜,尾声单钓将;麻筒子连七对,汤混子全不靠,四万字无番和;大三元影帝,清一色男配,花牌周韵,自摸姜文。

1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20210315改五星,当年是真的没看懂,很隐晦,现在回看越来越觉得我不适合生活在现在这社会上了。哦对,为什么回看?因为发现现在很多社会事件拿里面的对白都可以解释。。。。

15分钟前
  • 溴化雞
  • 力荐

姜文说,我想站着把钱挣了。他做到了。结尾处的那句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17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拍个虎虎生风,拍个一日千里,拍个恍若隔世!

20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仍然有浪漫的想象、癫狂的审美、极致的表演,然而姜文这次说,他要让所有人都看懂,于是他不放过对任何细枝末节的解释。当彪悍的人生开始解释,所以,情怀没了,诗意没了,理所当然。难道所有导演的审美都要假装去迎合观众而连带着水准一起拉低?好吧,那市场胜利了,这下子都能看懂,都能笑了。

24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

“有人问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人民说是他,他说是人民。正确答案是人民,但他若不曾出现,是不会有这个答案的。”

27分钟前
  • 花继续开
  • 力荐

姜文这种黑色幽默式搞笑时不时会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部尤甚。

29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力荐

意图是宏大的,娱乐性十足;但影片的节奏与细节处理都十分毛躁,多处糙而欠缺章法,执行上眼高手低。3.5星。

3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承认爆米花式的好看不行么?别分析政治隐喻了不如去分析下百年孤独更给力。这次是冯小刚式的姜文,不是国产大师不是救世主,他是凡客。。。

35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要是姜文拍完这部电影就宣布退休,他会被封神。

36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谁赢他们帮谁,但是他们不明白,他们帮谁,谁就赢。人类不感谢罗辑,同样的,人民也不感激牧之。

37分钟前
  • Bravenough
  • 力荐

三四年前看的,只记得全班人一起笑得跟傻子一样,挺不错的电影

42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推荐

姜文玩出来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很放松,或者是太放松了,节奏总有点怪,有些情节也太儿戏。对白也不好,细节不如《鬼子来了》那么智慧,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今年华语片最棒的。或者只能怪剩下那些太面货。请千万一定尽量降低期待。重看一遍,感觉这片舞台味真重啊。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男性色彩过于浓烈,女性全沦为扁平的符号。多处段落过于刻意,不加节制。舞台化气息太重,电影化手法较弱。所谓政治隐喻也欠缺力度。姜文由于[鬼子来了]输给[黑暗中的舞者]就对冯提尔怀恨在心,03戛纳利用评委身份公报私仇抵制[狗镇],斥其为"哗众取宠",结果自己后来拍的片质量比之差远了。(6.5/10)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说姜文用力过猛的 那只能说明您受功不够 受用不起!

49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走路不要太快,会扯着蛋。”这是一部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这是一部会带来核动力反应的影片,震撼所有人,并且持续许久。130分钟的影片满是高潮,全场观众从头沸腾到结尾,不断的笑声、不断的掌声。无论哪个演员都表现的十分出彩,台词幽默精致,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唯独缺少一丝控制。★★★★☆

53分钟前
  • Q。
  • 推荐

并不是所说的那么出色,被过誉了。横向比很棒,纵向比是姜文几部作品中最差的

54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这个电影很好玩,重复看会发现很多隐藏线索,麻将面具也很有意思,最后还有惊喜,挺好看的

58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