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鲈鳗

HD

主演:猪哥亮,郭采洁,杨祐宁,苗可丽,康晋荣,素珠,林美秀,王彩桦,陈博正,陈慕义,戎祥,马念先,应蔚民,赵舜,黄立成,邱逸峰,汤尼陈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尾鲈鳗 剧照 NO.1大尾鲈鳗 剧照 NO.2大尾鲈鳗 剧照 NO.3大尾鲈鳗 剧照 NO.4大尾鲈鳗 剧照 NO.5大尾鲈鳗 剧照 NO.6大尾鲈鳗 剧照 NO.13大尾鲈鳗 剧照 NO.14大尾鲈鳗 剧照 NO.15大尾鲈鳗 剧照 NO.16大尾鲈鳗 剧照 NO.17大尾鲈鳗 剧照 NO.18大尾鲈鳗 剧照 NO.19大尾鲈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恶搞喜剧

这部片子看了两遍,还是觉得很搞笑。一直不停地给朋友推荐,看文字的翻译,“三小”可以理解为“什么”带点不耐烦的意味的词,这个外国人看了肯定狂懵啊。
很喜欢的一个场景是男主穿着棒球服嘛双节棍自己一个人在运动,台湾很多都这样吗?这可能是很细节的东西了,但是我很触动。因为我也经常穿上运动服自己一个人在晚上慢跑。再来喜欢的是,他们在天台努力练功,最后出来功夫都很厉害,有种闭门修脸最后武功盖世,虽然还没那么厉害那种感觉。
整个剧情很搞笑,闽南话用的很有创意啊。然后很喜欢采洁,她可以霸道,也可以演多情,她那身黑色装备太酷了。我喜欢。要是功夫了得一点那就是杀女了。
已经很长时间了,突然想到才来评论,可能已经没那么融入主题了。但还是写了下来。

 2 ) 不好笑?那是你不夠local!

沒錯!這是一部適合給臺灣南部人看的片子。

豬哥亮是誰?簡單來講,他就是臺灣的趙本山。只是多了“出國深造”的經歷罷了~[笑]

當然了本片的笑源主要來自豬哥亮,所以當你不了解豬哥亮其本人曾經的輝煌歷史以及後來的遭遇和不了解本土的秀場文化,就算聽懂閩南語你也是笑不出來的。那種低俗又帶黃腔的本土舞台表演其實就東北式的小品一樣,需要對特定環境非常的了解。

這也是為什麼趙本山的鄉村系列在南方尤其廣東地區完全吃不開的原因。

本來不想寫評論的,純粹就是為了搶沙發。。。所以就破例不劇透了~

 3 ) 纯正台湾的电影

    当然,这是纯正的台湾味电影,地道的台湾文化,向所有本土文化电影致敬。不得不说,「宽姐」拍片就是这么大的鱸鰻(流氓)味。
    片头采用黑白片方式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台湾情况——李登辉选总统、角头开会、狗仔队追黑社会新闻……看到「意难忘」中的「大象」来演抢相机的流氓,台湾、福建的朋友很快就会入戏。

本片三大看点

一、猪哥亮式谐音梗
    第一个梗很快就出现——“冰的啦”=“翻桌子”,用的是国语台语谐音。猪哥亮在主持大歌厅时,经常用这种谐音梗,参杂着一些俗辣黄腔逗笑观众。电影从头到尾都不断利用谐音梗,也成为观影者产生猪哥亮式共鸣的开始——「柠檬红茶」不能喝、「梅子绿茶」最好,很多奶茶店集八点送一杯。
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第二个看点的开始是大象的手机响了,铃声是猪哥亮女儿谢金燕的「练武功」,本片讲的是女儿和父亲感情不合,从小缺乏父爱,而现实中猪哥亮和谢金燕也如此。之后黄立成说「一,二,照!」也与现实中猪哥亮跑路(猪哥亮说「出国深造」)互相呼应。
三、文化的时光机
     本片从一开始传统文化「驳筊」、找神棍问神明、到后面请孝女送葬、封钉喊「有啊」(或「发啊」)犹如一连串台湾本土文化节大开幕,各种文化大戏。看这部电影,既是外界人了解台湾文化的好机会,又是台湾新一代追寻儿时文化的时光机。

    除此之外,「宽姐」也大胆用了诸如「卡昂姆漫画」等各种网络流传的笑话梗,复刻了其他电影如「失去痛觉」、「三朵金花」、「捏爆鸡蛋」等情节,为影片增加各种笑料不断。
    
    由这一系列情节串成的台湾本土喜剧「大尾鲈鳗」,也在经典的猪哥亮大歌厅式脱口秀歌曲结尾,影片谢幕后,似乎又还没从中出来,还停留在儿时一家人围在小小的电视前看着似懂不懂的表演,不知何意的笑料……

 4 ) 豬哥亮一個人的獨角秀

三枝花

光看到預告,就一直想去看的大尾鱸鰻。 雖然有上網查過他的評價,也一直是相當正反兩極的評論,有人說好看;也有人說毫無劇情。 看到導演有朱延平,就讓我想起以前看到很老套式的搞笑橋段。 雖然可能會踩到地雷,但拼著演員有豬哥亮我還是排了隊,進場去看。 + 這一整部片,可以說是沒啥劇情。 單純就是用他的言語去讓你覺得好笑,但如果要去細究,那只會讓人覺得怎麼會有想流淚的悲傷。 是的,他沒有劇情。 豬哥亮飾演的是一位小弟,在陰差陽錯下成了大哥大尾,雖然是大哥,也不是那種逞兇鬥狠的古惑仔類型,頂多就是很鄉土親民被鄰居解決大小事的大哥。 自一次的算命下,大尾驚覺自己可能有殺身之禍,於是就找了替身『老賀』,代替自己當老大三天。結果老賀真得死在暗算之下,這讓大尾才感到大事不妙。 整部片讓我最感到意外的最大爆點,就是大尾得知老賀的死訊,而打電話去他的部下想知道事情狀況時,那些部下們通通便當的光景,讓滿是歡樂的場面頓時急轉直下。 (這明明只是一部無腦歡樂片呀,不應該有人死掉吧@口@””) 基本上,這部片的演員我都不會太意外,滿多都是在鄉土劇出現過的熟面孔,這種角色很難會有背稿的失誤,都演得滿生動有趣,尤其後面出現的『三朵花』,分別是:素珠、林美秀、王彩樺,更是一個高潮。 其他的年輕演員,最讓我意外的大概就屬郭采潔了。 她在知道大尾死訊後,到了大尾墳前的那段哭戲,我真的有小小的感動到。雖然她整部片都處於一種很不在同一時空的違和感,那甜美的娃娃音根本就在別的時空裡。 這整部片,如果失去豬哥亮,那整部片大概也就沒了。 劇情過於鬆散、不合理,人物刻畫也太草率,其他的配角似乎只是為了出場而出場,沒有特別的意義。 其中讓我吐嘈最多的,就是女兒郭采潔為父報仇,竟然自製了一把十字弓,但大家都知道十字弓是屬於遠距離武器,就算是勒茍拉斯人家也是有準備一把長劍匕首的,妳竟然就只準備只能射一發的十字弓!!!!!!是沒有考慮到如果沒射中該怎麼辦嗎?還是射中老大後就準備要直接便當? 簡單來說,這部片的靈魂是豬哥亮,而不是什麼鬼台灣精神、什麼本土文化。我並不認為親土親民就一定是髒話國罵連連,但豬哥亮確實是一個喜劇泰斗,他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笑點。 如果想看一部搞笑片,那這部片相當適合你去看。 如果想看一部有內容的劇情片,能讓你看完能再三思考的片,那這部可能也是適合你,因為你看完會不同思考,這部片的邏輯為何。

 5 ) 笑料百出是社会转型阵痛

 文/喻鸣 早年未见邱瓈宽庐山真面目时,心中暗想能把那英这种东北泼娘儿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定是个灭绝师太式的女流氓。后来见照片,不禁翻白眼,她怎能比洪晃更胖、更敢讲、更流氓。《康熙来了》里一句“我们花那么多钱吃那么好吃成这么胖干嘛要减肥”让多少胖纸的减肥大计功亏一篑。 作为演艺圈的大姐大、重量级人物,宽姐首执导筒就霸气侧漏,台词、镜头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鲈鳗(流氓)味。大陆的喜剧片时常给人一种“作”的感觉,但女流氓的的黑社会喜剧却让人耳目一新,台语国语英语的谐音笑料百出,满嘴市井粗口和三俗烂梗够接地气。 键人(“笔者”的升级版)不是闽南人,没有全家围坐看猪哥亮歌厅秀的童年经历,但看多了综艺节目,也约莫了解猪哥亮对台湾综艺界意味着什么,也明白其讲话风格就是三句话不离情色,十个字就搞谐音。谐音梗几乎已成猪哥亮的一大标签,开头朱大德人生转折点的“冰的啦(翻桌啦)”,小贺人生骨折点的“集八点(鸡八点)”,还有那些柠檬红茶、梅子绿茶、艋舺一条龙、月经来、咽血咽尿咽大便等等,荤素不忌,老少咸宜,熟悉猪哥亮做秀风格的人都能引起情感共鸣。而他那几十年雷打不动的马桶盖发型,俨然已成一块招牌。片子里他饰演的黑社会衰老大气急败坏又不失可爱,风头完胜恩爱的杨郭情侣档。前年《鸡排英雄》拿下1.4亿票房,今年贺岁档鲈鳗更是斩获4.3亿,预计今年台湾本土难有出其右者。贺岁档,大陆有葛优,宝岛有猪哥亮。 90年代台湾农业社会逐步转变成商业社会,许多市井小民迫于生计来到都市流浪。这时的台湾,票选出了首位总统,催生了股指,黑道地盘越抢越凶,“歪头龙在艋舺打死淡水菜脯,纵贯线老大在回家路上座车被拦下,连开36枪”……人生变幻莫测,快乐的乡村摄影师阴差阳错成了黑道跟班,又阳错阴差当上了黑道老大,痞子当流氓,没有文化偏又想走国际路线,取个英文名David Loman(大尾流氓),一和谐成了“大尾鲈鳗”。良民到黑道的滑稽蜕变、风水师想变身大佬、弱书生变特工队长、黑道走企业化国际化之路、小流氓烙英文、update facebook让弟兄们follow,种种笑料,展现的皆是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虽然丑态百出,但希望永存。 故事在节奏把握上除了极尽搞笑之能事,更是留下了诸多台湾本土文化的烙印,键人虽听不大懂闽南语,但好歹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许多习俗倍感亲切。片中的“掷筊”(又名“跋杯”),就是台式的问卜习俗,凸面为阴,平面为阳,以“无筊”和“圣筊”两种结果来探测神明之意。片中老贺开风水算命馆、九娘妈相命,可见台湾本土人士尤其是台南地区对神棍与神明仍然很敬畏,现今台湾仍有不少庙宇春节都举办掷筊大赛。后面的祭祖、孝女哭葬、封钉等习俗,是外地人了解台湾文化的亲切窗口,亦是本土青年寻根返璞的一道桥梁。 从演员阵容来看,这是部综艺气质很明显的电影,镜头晃几下就是台湾八点档的熟面孔,还有那些综艺咖,康康、王彩桦、黄立成、舞棍阿伯,就算不是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后期综艺节目看多了的依旧不会觉得本片难理解。而猪肉西分肉的场景,隐约有凌凌漆蛰伏市井的感觉,猪肉西恰被设定为李登辉的保镖。而那功夫集训的天台,又有种《功夫》猪笼寨的味道。怀旧与恶搞,从来都是穿一条裤子的。 那个很爱烙英文的跟班手机铃声是猪哥亮(谢新达)的女儿谢金燕的歌曲,戏里他和女儿小芹情感不睦,戏外四次婚姻的他和谢金燕亦是久生隔阂,难怪他忍不住念叨“拜托不要再用这首音乐啦,你如果再用这首音乐我听到我会伤心你知道吗”。福伯被大尾流氓惩罚去《康熙来了》大跳风骚的恰恰舞,终成一代舞神“舞棍阿伯”……现实与戏剧相互呼应,真让人感叹生活乃戏剧之源。

 6 ) 文化总是有差异的

点一下题,文化总是有差异。 这部片子当然主打猪哥亮,了解猪哥亮的人自然不用说了,大陆可能比较多不知道这边我稍微提一下。 70、80、90年代台湾秀场鼎盛的时期,文化因素,秀场是个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所以它的表演形式还有内容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当时秀场流行着一句话“南猪(猪哥亮)、北张(张菲)、中邢峰;高凌风草上飞,倪敏然总管”猪哥亮主打的是台湾南部区域,南部区域草根性比较重,并不像北部是政治中心,所以猪哥亮这种草根性十足很对南部人的胃口。他对于古老的俚语的了解,以及常常在主持中跟来宾“互怼”、骂人,这在之前的主持人中是少有的,也成为他的特色,当然也成为限制他发展的一个大因素。不过想起我曾经看过一个采访高凌风的节目,高提到猪当时刚要到台北发展的时候,当时讲国语的台北人很是看不起他,后来一场表演完了之后四川籍的老板就对高说“这个猪哥亮太厉害了,太好笑了”,高问他听得懂吗怎么会觉得好笑?老板说“听不懂,就觉得好搞笑”。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他能一直在演艺圈大火的原因,有些人天生就是艺人,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一言一行,即使没有特意的设计也能让观众捧腹大笑。 回到电影上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可以说就是根据猪哥亮以前的秀场风格量身打造的,影片中肆无忌惮的讲着黄色笑话,充斥着谐音梗以及俚语民俗,因此也不可避免的有人会批评烂俗,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成见,暂时放下电影艺术,就当做工作一天之后找部剧放松一下,也许这部剧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电影情节,我觉得光听到猪哥亮这个名字,对于他的拥簇者而言已经不重要了。(ps:猪哥亮真的老了。) 本来不想写的。。。短评写不。。。第一次写写的比较烂。。。。

 短评

2013-06-10 in shop

2分钟前
  • o(*^@^*)o
  • 力荐

连名字都不知道意思的我冲着台湾漂亮的票房数据拉着进度条看完了!

3分钟前
  • Minimalismer
  • 很差

台语笑话大集合,包括片名,郭采洁一出来还以为是范晓萱

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较差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台湾综艺秀 将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桥段串联起来 剧情生硬 笑料夸张 全片大部分都是台语对白 本片对于熟悉台湾综艺圈的观众是一种乐趣 而对于不关注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乐趣的多少全凭看过多少台湾的综艺节目了 导演用漫画的手法打造了这部东拼西凑的电影 倒也不失为一种恰到好处的方法

7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12分钟前
  • 喂,有人在吗?
  • 还行

郭采潔不錯啊 泡馬子?_?

13分钟前
  • 邱浮
  • 推荐

臺語看的我真是累啊。。。劇情一般啊,想做美國隊長,可是咧?

14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乱套的电影 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19分钟前
  • 梦想高飞
  • 还行

郭采洁

22分钟前
  • 愛德華華華
  • 还行

这也是挑观众的片子. 听不懂台语凭啥说不好笑....虽然的确没多好笑.. 但"冰的啦"哈哈哈. 还有谢金燕这个梗呢

27分钟前
  • 小龍人Rio
  • 还行

哎呀,好喜欢郭采洁,怦然心动的初恋感觉。

31分钟前
  • 安东
  • 较差

台湾本土的梗

32分钟前
  • boks
  • 还行

低俗电影。

33分钟前
  • 友邻广播
  • 较差

這是我看過的粗話最多的台灣片?它很台,跟《雞排英雄》《總舖師》一樣,故事大亂燉,但也通俗易懂。《大尾鱸鰻》很多笑料來源自台語(閩南話),這會讓很多聽不懂的外人莫名其妙,而對于我來說,搞笑方式和橋段太矯情和撓人癢!更慘的是,故事和邏輯真的假得讓人很抓狂。不過,我還是能看下去。★★☆

3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无聊 一星给台语 真棒

40分钟前
  • 不修边幅侠
  • 很差

大陆有《富春山居图》,台湾有《大尾鲈鳗》,一个不是喜剧,但是巨好笑,另一个是喜剧,但是很难笑,绝配!

4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很差

台湾人民果然更喜欢台南梗。

49分钟前
  • 可乐杨
  • 还行

一帮台湾谐星出演的影片;自己的闽南语情节没救了..还算好笑。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前半段笑尿,后面靠北了

5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猪哥亮的冷笑话比较难笑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