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语者

HD国语

主演:刘杨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光语者 剧照 NO.1光语者 剧照 NO.2光语者 剧照 NO.3光语者 剧照 NO.4光语者 剧照 NO.5光语者 剧照 NO.6光语者 剧照 NO.13光语者 剧照 NO.14光语者 剧照 NO.15光语者 剧照 NO.16光语者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光语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片土地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在冬季寒冷的北极圈,在终日不见阳光的极夜,有这样一群人, 因为不同的理由活着,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在茫茫的冰原中闪烁着,发出独特的光芒,或闪亮自己,或照亮别人。本片以光为主题,从科学之光,人性之光和神性之光几部分,讲述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人们。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在此交融,在情与爱中得到传承和延续,在理性与感性间展现人性之美,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 “光语者”。  2017年的10月,我国空间物理学博士刘杨踏上了他的第2次极地征程。这一次,他要独自驻守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负责极区空间环境的观测。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新奥尔松处于完全极夜状态,最有利于光学的连续观测。小镇上有分属于不同国家的科考站,而黄河站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在那里,刘杨将独自度过120个极夜。孤独,是刘杨每天必须要面对的。只有30个人的小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度, 这个国度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 负责三台全天空极光成像仪和一台极光光谱仪的开机关机,数据检查,以及两台磁力计和宇宙噪声接收机的运行维护。小镇如同一个有秩序的大院,大家保持着友好的且有适当距离感的关系。除了每天用餐时间和每周运动时间大家聚在一起, 平时更多的是独处。2018年2月, 刘杨将一个人迎接中国的农历新年, 他打算用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温暖小镇寒冷的极夜。  小镇以南还有一座朗伊尔城,那里居住着一群欢快的“地球最北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有着规律的阴面与阳面,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光语者。3月伊始,那里持续了长达4个月的黑暗将被曙光冲破,“光语者们” 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庆祝“太阳节”,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同一时空下,光,是一个人和一群人最清楚的信仰。家庭聚会第一季ISLAND赎金第三季神勇双响炮粤语版家有蛇仙美貌妻林中漫步我的妈啊第二季即将发出逮捕令一球成名3大买卖2001昨夜风流武训后会无期(2014)V世代第一季男人立正窃听风暴美国民谣路脏鬼约翰:丑陋真相归零地无名岛飞鸭向前冲万德镇赢家跟随节拍跳起来时代革命椰林怒火逃出危城决不放弃真的假的安全领域迈阿密行动绊之Allele火车 2012我也想要恶搞之路寻香之旅一路绕行第二季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三季牙狼:魔戒之花暗金丑岛君:完结篇绝地逃亡(原声版)情人节前7天大轰炸金色手杖战士下一个就是你

 长篇影评

 1 ) 我的处女评献给《光语者》

猫眼处女评献给了这部《光语者》:看纪录片也会笑,但和喜剧的大笑不一样,是发自内心的不由得会心一笑。 在挪威北面,北极之内,北纬78度。我们对光的理解会变,对沟通理解会变,对太阳的理解会变,对狗的理解会变,对时间的理解会变,对工作的理解会变,对科学的理解会变,对宇宙的理解会变,对国家的理解会变,对地球的理解会变,对空气的理解会变,对艺术的理解会变,对生死的理解会变,对旅游的理解会变。 最好的还是对自己的一生心满意足。就像那位在北极小城生活了五十年的最年长的奶奶,到老之后,临终前回望一生,可以说如果回到年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来一遍,包括重犯曾经犯的错,这才真的是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2 ) 光语者

孤独星球杂志 纪录片 黄河站 中国驻北极科考站 朗伊尔城 :世界上最接近北极点的城市 奥拉夫 版画家 《斯瓦尔巴密码:段煦北极博物笔记》 艾娃 斯瓦尔巴煤矿摄影师一家 奥敦和米娅 斯瓦尔巴哈士奇狗场 “总有狗屎要捡,总有东西要修,总有狗需要拥抱” 极光是在自己谱写的曲子里舞蹈的 七号矿洞关闭,举办了一场音乐会 北极艺术中心:邀请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 弗兰西斯 用在海滩上发现的废旧物品演奏音乐 安娜 舞台灯光师 来自瑞典,尝试光和声音的实验装置 约夫纳 教堂的管风琴师也是太阳节的组织者之一 “每当太阳越过朗伊尔城背后的大山上,光线照射到教堂门口的第二节台阶,表示太阳真正的回归到了这里,这也成了太阳和朗伊尔城之间的暗号”

弗利娅 1938年生,1968—2018住了快50年“每个人都有过他或她想过的生活的自由,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并不要求其他人应该像我一样生活,但我可以保持自我”

新奥尔松 曾经的矿场,发生矿难后成为科学考察村 皮奥特 德法站北极研究所所长 来自波兰,从事极地海洋研究 每天可以放气象气球 克里斯托弗·里特 来自德国 研究远程气溶胶探测 去小木屋

过春节吃饺子 刘杨

 3 ) 牛逼了

电影还行就是我这辈子都不会买ARCFOX的车[doge]这部牛逼电影直接下降。不过有一点赞助商老板把主角请来了。现在你可能会问他在哪里?想不到吧,赞助商跟我们是邻居!在阿那亚。不信看图。说实话其实我觉滴,关于南极我从此爱了爱了(⑉°з°)-♡。我很惊喜!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博士居然来了

 4 ) 在圣诞之前,欢迎先到永夜城

《光语者》是一部在极地环境下拍摄的纪录片,每一帧绝美的镜头背后都铺满了极地环境所带来的寒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把控转瞬即逝的镜头画面?导演冯冯和杨紫云在面对我们的提问时表现极为淡然,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纪录片人经过常年创作历练后所产生的从容。

冯冯说:“纪录片它不像是剧情片那样,我们可以写剧本、可以编、可以镜头再来一遍。纪录片都是拍摄自然发生的东西,自然人文的东西,很多都是你没法儿再来一遍的。”

在不可控的自然环境下拍摄,冯冯跟杨紫云都提到了一点,就是预判。

预判并提前做好调研是纪录片人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想要捕捉转瞬即逝的一瞬间,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那份美所带来的挑战。而极地的恶劣环境,无疑是拍摄时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但这并不足以阻挡纪录片人创作的热情。

冯冯说:“我相信多数拍摄纪录片的人,是对纪录片本身有热情的,因为想拍摄好纪录片还是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要有对它的热爱和热情,必须保持这份初心,如果你丢掉了你就没办法做好它。”

而杨紫云也坚定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理念。并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选择的职业负责。我们这一帮人,我们共同喜爱的一个灵魂契合度,或者说是我们对于影像质感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想做我们心中高质量成像的纪录片作品。”

当我们希望两位导演给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分享一些经验时,冯冯和杨紫云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吃苦精神是冯冯首先提出的观念,其次是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你有非常喜欢的题材,你就要坚持去做。因为在你拍摄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未知,很多不确定,你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调整,用时间去磨练。其实一部好的纪录片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是需要时间去磨砺出来的。”

杨紫云认同了冯冯所提出的“敏锐度”,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了创作者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应该具有坚持的态度。他认为,相对来说纪录片还是比较好去坚持的,因为纪实性本身它需要我们去这样做。 纪录片其实给所有喜爱它的人留出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去试错的,我们是在客观记录而不是编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所以既然是客观记录你是有很多的选题可以尝试去做的,这样你就拥有了很多的试错空间。既然你想做这个东西,就要勇于去试错,在试错的过程里它会给到你很多至关重要的经验。

这是一座没有生死的城市,是一个绽放蓝色的绝美之城。在这里,你能看到北欧人的生活哲学,能为心灵种下一颗种子。极光的背面是太阳的到来,人们将如何面对黑夜所产生的困顿?全球气候变暖又将给极地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光语者》将为你揭开疑问的面纱。

欢迎来到永夜城

北纬78度,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每年10月24日进入四个月的极夜期。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所在地,2017年至2018年冬季,黄河科考站只有一人驻守。

他就是科考队员刘扬。

他将在这座长年极夜的城市里,独自一人度过整个寒冬。在这个冬天里,他需要负责的是让三台极光成像仪,一台极光光谱仪,一台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正常运转。

“极地科考跟普通人的生活离的很远,容易让人联想到艰苦的条件和危险的环境。”

但其实比这个更艰苦的,是如何在极夜中找到平衡。

在极夜里,光隐藏了踪迹,浓稠的黑暗容易让人难以辨认现实与虚幻。

时间变成了无法参照的重负,人们正式进入极夜带来的迷宫。

这是一场关于孤独的对抗赛,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扬开始了自己的挑战。

蓝色是这里人的处事态度

朗伊尔城,一座隐蔽在人类视野之外的小镇,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首府。是世界上最接近北极点的城市,人口不超过两千。

即便是在环境的临界点,人们还是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从世界各地来到朗伊尔城,开始一段追寻之旅。

生活在朗伊尔城的版画家,奥拉夫,是最熟悉这座遍地绽放着蓝色的人。

30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朗伊尔城,这个寒冷、干燥、没有树的,甚至是听上去有些吓人的城市,却在一瞬间打动了他。

奥拉夫说:“这正是一直以来我所追求,但是并未寻找到的。”

是什么打动到了他?

这是座有关于极光、寒冷、冰川的城市。美好跟冒险并存,现实跟理想交融。

这里的风景中存在着一种来自于当地人的哲学,这种哲学捕获了奥拉夫。他用他细腻的感知发现了这份奥秘,并为之沉醉。

他发现了一种平衡,一种信仰。

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等候光明,在光明中解密黑暗的东西。

这种双重属性让这个即使存在寂寞,荒凉与极度寒冷的地方,也无法掩盖它自带的最原始的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想象。

奥拉夫不断尝试着理解他心目中所追求的景象——这座遍地绽放蓝色的寒冷之城,这座极光永驻的美丽胜地。

总有狗需要拥抱

2014年,欧顿和米娅从挪威搬到了朗伊尔城。从前老板那里,买下了斯瓦尔巴哈士奇狗场,从此开启了他们与狗狗们在朗伊尔城的理想生活。

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去检查狗的状态,看他们是否健康。欧顿负责修理狗场,米娅帮忙清理狗屎。

他们甚至在镜头前笑称:“总有狗屎要捡,总有东西要修。总有狗要拥抱。”

“你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工作,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算是休息的日子,我们还是会去狗场里做事情。因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米娅用轻松且习以为常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生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对狗场的热爱。

他们将生活融入到世界上最靠近北极的地方,用最诚挚的人间烟火温暖这座冰冷的城市。

幸福是藏在他们嘴角止不住的笑容,连同热情一起,绽放在镜头里。在生活面前,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相信。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人生哲学,他们愿意把爱带给动物,也愿意相信动物会在风暴中带领他们走向光明。

“乌托邦最后的倔强”

寒冷和闭塞让来自各国科学家讨论科研成果,共享数据,共同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进步。

这如同是一个个科学部落,人们不会被移动网络绑架,不会被电子产品支配。隐匿在北极圈中,与外界隔绝。

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朗伊尔城的人们害怕因此失去原本热爱的生活。

奥拉夫说:“现在可能是你最后一个看到斯瓦尔巴真面目的机会,因为两年后再回来斯瓦尔巴就被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考验着朗伊尔城,甚至整个人类。

十年来,峡湾不再结冰了,冰川正在融化。导致很多建筑出现了裂缝,它们不再稳固的钉在永冻层上。

随着极夜的结束,太阳也在归来的路上。这里的人们为了太阳的归来举办了太阳节。与此同时,黄河站的驻站越冬任务正式结束,这段旅程也要划上句号。

红棉酱有话说:

昨晚,GZDOC 2020金红棉影展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收官了。

《光语者》作为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终评入围影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今日,《光语者》正式上映!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这里将为你提供一处精神栖息,抚慰你疲惫的灵魂。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跟你爱的人一起去感受极光与黑夜的魅力吧。

采访: 王湘琳

文章:k

编辑 :k

 5 ) 追逐一生,我们都是light chaser

腾讯视频上映了这部《光语者》,宣发如此低调以至于上映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极光之都费尔班克斯待了三晚都没看到正儿八经的极光,影片第32分钟开始的美轮美奂的极光对我似乎是一种补偿,然而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此。

对于愿意定居在北极圈忍受漫长极夜的人来说,他们都是厌恶城市喧嚣、擅于忍受孤独、甚至内心具有忧郁气质的人…北美大陆的最北端也有一个两千余人的小镇Barrow ,略显破败的小镇与新奥尔松无异,远嫁于此的大陆姑娘兼职出来做导游,就是为了听听乡音,向我们讲述迎着极光默默流泪的故事;在几乎与世隔绝的whittier 小镇,那个慵懒的下午,与餐厅台湾老板聊起来他家族的生平,在那个全镇人住在一幢大楼的小镇里,他家开着镇子里唯一的超市和餐厅;也曾驰骋在冰天雪地的道顿公路、旷野里一望无际的苔原公路通向天的尽头,在珍娜温泉里与池塘边的驼鹿对视、一边等待极光一边仰望满天繁星。在无尽的时间荒野里,人类只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

人生总是会充满遗憾,有的遗憾还可以述说、还有机会弥补,比如在费尔班克斯没看到极光,经历珠峰和北极之后、去南极的夙愿一直被新冠疫情所耽搁。有的遗憾却被永远压在了心底。但我们依然应该不失对生活的热爱,正如影片里德国老太太Freya所说,If I would get young again,I will live my life as I did once more with all faults I did in my life。

影片最后,是片尾曲《无尽光芒》,很许巍。

 6 ) 3.10腾讯上线了!依着北极风景,透口气。

驻地斯瓦尔巴,是美妙的。终于有一个像样的院线电影,实现了愿望,让懂中文的观众,知道世界的尽头,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是那么的安静与有生命力!

(公众号:北极北极快开门)

大家好,我是驻地斯瓦尔巴的北极艺术家,黑水黑山。在发现这个人间秘境前,我还在纽约寻找梦想和自我实现。但当我到了斯瓦尔巴,我不这么想了。

城市以外的世界,并不荒芜。

从2016的季风书园开始,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北极,什么是斯瓦尔巴。但我知道,大众需要的是一部1小时的电影,不是1小时的讲座。何况,我也不是什么网红。2016-2020, 依靠个人演讲的影响力,到过WWF,TED舞台,但传播力依然非常有限。

2021年,自从《光语者》上映以来,协助制片方一起宣传电影,收集电影反馈。看着北极电影,在上海排片从20家,1天后3家,2天后,市区只有1家。(仅凭印象,具体数字回忆中)而时间落在,早上9:50,和深夜23:30.

(公众号:北极北极快开门)

到了新春年底,独立发起三场观影会+带年度北极故事讲座,开始多店巡回。终于了解了大众,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想象。

孩子,是最喜欢这个电影的人群!他们在学校里读过北极,知道北极有什么,好奇一个真实的北极世界,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夜深了。相信这个电影,将给大家的,不是那种西方世界的探险生存游戏,是一个生活中,经得起回到原地探寻的北极,日常。观影+分享会,会继续联合“全国各地的书店+社团”,公益推广下去!本周末,公众号更新。

北极院线电影3.10腾讯上线了,再次投入公众视野。祝大卖!

公众号 北极北极快开门

by黑水黑山 3.10(关键词:林辰 北极)

 短评

“蓝色,是这里最美的颜色” 这是一个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朗伊尔城的故事。城市英文名就很有寓意,Longyearbyen,一年很长,时日很短。关于它的极地科考、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等,我都不关心,因为通过这部纪录片,在这个“光有故事、房子有感情”的地方,跟随镜头和主角们经历一场4个月的极夜生活,将会是一段更新鲜曼妙的旅程。北欧有个传说,极光可以把人的灵魂吸走,片中那段长达5分钟各式各样的极光曼舞,伴随大气的音乐,大饱眼福,必在大银幕上看!而3月8日的太阳节,我甚至第一次听说,你能想象在经历漫长极夜后,人们对于期待太阳回归的热情会有多高多神圣。“这里没有树,所以我们把感情给了太阳” 当第一缕阳光直射在教堂的第二台阶上,我仿佛置身人群当中,一起欢呼、迎接新的生活曙光。

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极光部分绝美,映后交流得知刘杨拍了四五个月,他是真正的light chaser。导演镜头下有着不少鲜活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可惜全篇流水账叙述,少一个将众人众故事凝聚的主题。最后,北极狐真好看。

12分钟前
  • 鶩習
  • 较差

个人感觉片名是败笔

17分钟前
  • 你的微笑像朵花
  • 还行

人类终是自然的过客,但后者却给了前者更加珍贵的东西

22分钟前
  • 双之哀殇
  • 推荐

人文纪录片,挺好看,不是那种源于地球最北端城市和最亮极光的美景,而是在这个永冻土地区、四个月极夜的居民生活状态的描写。整体结构有点散,但好在视角广泛,有科学站、旅游者、更有永久居民等多个视角。电影观点也比较冷静,主要还是提供了了解如此特殊生活状态的机会,很难得。说到猎奇,其实更想看看西伯利亚雅库茨克、诺里尔斯克这些地方的人文类纪录片

2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极光好美

27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还行

当结束了四个月的极夜生活准备离开时,尽管有了一场事先张扬的告别,但他依然显得那么平静,而银幕前的我反而生出了诸多不舍,这大概就是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区别吧。一个远离尘嚣的乌托邦带给你的,不止是也不应该只是风景和平静,更应该是学会接受,接受相遇,更要接受离别,因为我们终究是要离开了的,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离开彼此,离开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于是趁现在,好好爱吧。

30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我查了一下,去斯匹次卑尔根的永夜之地看极光,滑雪橇,玩北极熊至少需要38000元。幸好还有电影院可以去,一趟只要38元🙄

35分钟前
  • 小海
  • 推荐

1219不散观影团广州天环百丽宫提前观影。没有太大期望,结果却很惊喜。大概是在大屏幕上看的第一部纪录片,讲述了真实存在却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一块地方,一些人。在一个四个月见不到太阳的地方,每个人似乎都是积极的。而对我们来说稀疏平常的阳光,对他们而言,却是神圣的。喜欢后面的主创交流,对影片的认识又加强了。

40分钟前
  • 昌锴Kenneth
  • 力荐

#年度佳片#因为私心喜欢极地与极光的缘故,情感上给四星半。从纪录片的客观角度来看并不算出彩,基本是国内纪录片的平均水平,从国内极地科考队员的个人视角,去诠释北极小城风情以及环保的议题(看着日渐消融的冰层与皮包骨的北极熊实在痛心哇),日记体的形式拉进了观众与镜头的距离,再融进辉煌壮丽的极地风光,在大银幕上欣赏就真是无比震撼。因为持续的极夜不见阳光,所以人们对太阳的感情愈加深厚。当地人之间那种淳朴友善的关系令我很羡慕,理想的乌托邦生活啊,那个在极地从年轻一直生活到90高龄的德国老太太给我印象最深,她喜欢登山旅行,说过人应该有自由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还有那位深爱蓝色的版画家老伯与他的狗狗,在极地生活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对生活哲学的感悟也与众不同),最后许巍的片尾曲《无尽光芒》也是可听性极佳的。

4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这里的人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这里,因为自己、因为他人、因为国家、因为世界,有人因为这里的改变而担忧,有人要离开,人们在这里相识并分别。不管人来人往,还是世事变迁,永夜里总会有极光相伴,永夜结束也总会有阳光照耀。

46分钟前
  • 赵个
  • 推荐

可算是看上这部片子了还是附近的影院太不容易了!像天助我也昨天发现今天突然掉下来似的排了3场!客观地说,作为纪录片,平淡而中规中矩(而且怎么感觉还有政府背景),只是简单呈现。给4星当然是因为题材,毕竟中国没有什么极地电影包括第三极的。朗伊尔,这个不允许有生死的城市,从采矿开始(“为了面包他们把生死交给命运”)80岁的Freya老太太真棒!斯瓦尔巴、新奥尔松…冷且风大!真的很想在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但人家也是不喜欢游客的。中国黄河站的男科学家其实在里面存在感不高都没记住名字,而且似有点自卑,比北欧人还内敛的样子。狗狗们真棒!在这北京大风降温极冷的天气里,看这部影片真是相得益彰了!外面冷影厅也冷就5个人!一天碰到俩抖腿男也真是奇葩了!回来等车没冻死!天幕新彩云4号厅 用融给的聚优福利卡买真不禁使

51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推荐

一般电视片的水准,景色绝美。

55分钟前
  • 贾小年
  • 还行

这部电影不是一个命题作文,它展现了科考人真实的生活和这个奇妙又令人神往的小镇

57分钟前
  • Luis_Lu
  • 还行

泰和 冷酷的美

58分钟前
  • Crazy Ivan
  • 还行

如果不是《光语者》,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解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和小镇,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刘博士虽然在独自在极夜寒冬里守卫着黄河科考站,但因为有无可比拟的迷人夜色和单纯可爱的当地居民,孤独的日子却也没有那么难熬。生存环境再艰苦,大家也有期盼太阳再次到来的虔诚希望。

1小时前
  • 木雕禅师
  • 推荐

极光画面出现的眼眶突然一瞬间湿润了。见过这样的风景,人生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养哈士奇的夫妻和80岁的奶奶,彷佛是平行时空在世界尽头生活的另一个我

1小时前
  • 杭州玉娇龙
  • 力荐

不散点映。“光语者”一名会被认为是北极科考与极光研究题材,其实用访谈结合人文记叙,更偏向对当地人处世哲学和生活状态的表达,主题有些不定。佩服于在那样极易孤独的环境中生长或留下,并持续洋溢热情与坚定意志的人。

1小时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非常难得的极地题材纪录片,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去一次极地

1小时前
  • 罗夏
  • 还行

不散抽到的点映。这个纪录片和想象不太一样,还是挺不错的,能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生活,那里的极端气候和美丽自然,一直想去看一看啊!其中有位80多岁的老人在那儿生活了50年,令人印象深刻。那与世无争的平静小镇生活,与自然对话的感觉,极夜黑暗中的火,天空的绚丽色彩,是我非常向往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去看看,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类似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S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