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我们

更新至25集

主演:霉霉,杨柏晏,沙晓东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2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3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4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5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6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3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4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5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6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7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8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9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附soundtrack歌单)

Boyhood在Facebook的宣传页面这样宣传自己“The story of us"。嗯,就是这样,不狗血,不戏剧,但也不是流水账,不是客观的纪录片。导演显然很喜欢时间的概念,所以才有了Before三部曲,但如果说挑剔的人还能诟病Before三部曲矫情做作,boyhood的诚意与朴实简直爆棚!导演无愧于影片结尾的最后一句,他没有seize the time,而是真正的让time seize us。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时间的范畴下,所有人都在成长,只不过有的人的成长被关注看得见,有的人的成长更隐秘。主演小Mason的成长显然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一步一步,遇见自己遇见爱。姐姐Sam的成长也着墨颇多,从全A女孩到羞涩的听到condom会脸红到大方的说被一群小鲜肉围绕很幸福。妈妈的成长则更隐蔽,两次离婚,面对伤害越来越强大,爱孩子但也给孩子空间,经历与孩子的离别,形象丰满而又真实。Ethan的爸爸的成长就如他自己所说,变成了20岁的时候最鄙视的样子,从乡村歌手过渡到了安稳度日的精算师。甚至还有个打酱油的管道工小哥,也成长的很明显,去上了学,成了餐厅的管理员。而在时间的范畴下,我们又看到所有人都没有改变。小Mason从小就有的敏感和忧郁一直没变,Sam的骄傲一直没变,妈妈的敢爱敢恨一直没变,而爸爸的自由放荡也一直没变。我们在成长,但依旧走不出那个自己,虽然这道理很直白,但这么集中在2小时40分钟里还是很震撼。我曾经期待十年之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不同,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好像电影之后明白了,我会成长,但不变的依旧是不会改变。

最难能可贵的大概是导演的诚意和故事的平凡。对,这个故事很平凡,爸妈没有复合,各自过着自己安稳的生活,没有谁有一个happy ever after,因为这个故事仍在继续。它是每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着每一个美国人历经的岁月,无论是911,奥巴马,还是哈利波特。这样的时代感与怀旧感却又因为导演的诚恳不突兀不装逼。长大,搬家,上学,有喜欢的女孩,分手,找到自己的爱好,就是这样一路长大,不是什么疼痛青春天天沉迷在性与爱之中,不是什么浮夸青春没有chanel只有自己打工挣学费(美国人很多这样的),不是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死亡,离别也只是与好朋友say goodbye。这个故事没什么特别,在大一去同学家过圣诞,她爸妈就送了儿子一把猎枪,去的party上也玩着把球投进杯子的游戏,撞到室友和男友的尴尬一幕也存在,不矫情的讲着每个人长大的故事。和我一起看片的美国人出来之后感慨,哈哈,我就是这么长大的,it's my story。没有一个瞬间让人惊叫也没有一个瞬间让人感动的痛哭流涕,但就是让人在看完之后只想称赞NB。影片结尾段父子在演出前,儿子问人生的意义在何,爸爸爽朗大笑,who fucking cares,重要的是在当下我们能感受到我们活着。某种程度上讲,boyhood剧透了你我的人生,最后不过了了,没什么惊天动地也没什么功成名就,但依旧是走过每一个平凡的一天,这才是人生。和我一同看电影的有两位万分感慨,真想再重新长大一遍,有那么多的话想和自己讲,但其实我觉得这样就长大了也真好。一个暑假的实习让我深刻发现其实发现故事的眼睛远比其他重要,我们走过的路到最后都变成了史诗。

台词一贯的精彩,包袱分分钟都存在,配乐也很精彩,一切恰到好处,几次大家一起唱歌都很美好。一部从第一分钟起微笑一直到最后一分钟的影片,是我2014看到现在最喜欢的,没有之一。看预告片的时候有点担心,怕拍成了一部流水账或是幻灯片,亦或是纪录片,怕是装逼利器让我中途瞌睡,而现在只想说果然没有失望,每一分钟都很抓眼神。


P.S:给选角的人点一千个赞,小男孩越长越像Ethan这是什么样NB的前瞻性啊~
再P.S:真希望中国也有人能拍一部这样的片子,真希望有人能也帮我记录我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我,真希望这个时代的故事被影像留住。但又很难想象如果在中国拍这样一部片子,是不是会变成一幕又一幕的催泪怀旧符号大全。

-----------原声歌单--------
今天去二刷买了soundtrack,贴个歌单上来!超爱这个~

1. Summer Noon (Tweedy)
2. Yellow (Coldplay)
3. Hate to Say I Told You So (The Hives)
4. Could We (Cat Power)
5. Do You Realize?? (The Flaming Lips)
6. Crazy (Gnarls Barkely)
7. One (Vampire Weekend)
8. Hate it Here (Wilco)
9. Good Girls Go Bad (Cobra Starship ft. Leighton Meester)
10. Beyond the Horizon (Bob Dylan)
11. Band on the Run (Paul McCarteny & Wings)
12. She's Long Gone (The Black Keys)
13.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Gotye ft. Kimbra)
14. I'll be Around (Yo La Tengo)
15. Hero (Family of the Year)
16. Deep Blue (Arcade Fire)

 2 ) black album 歌單

最喜歡的一段是爸爸送給小孩自己錄的beatles black album。這段台詞也是ethan Hawke自己寫的。歌單是,

Disc 1:
1. Paul McCartney & Wings, “Band on the Run”
2. George Harrison, “My Sweet Lord”
3. John Lennon feat. The Flux Fiddlers & the Plastic Ono Band, “Jealous Guy”
4. Ringo Starr, “Photograph”
5. John Lennon, “How?”
6. Paul McCartney, “Every Night”
7. George Harrison, “Blow Away”
8. Paul McCartney, “Maybe I’m Amazed”
9. John Lennon, “Woman”
10.Paul McCartney & Wings, “Jet”
11. John Lennon, “Stand by Me”
12. Ringo Starr, “No No Song”
13. Paul McCartney, “Junk”
14. John Lennon, “Love”
15.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The Back Seat of My Car”
16. John Lennon, “Watching the Wheels”
17. John Lennon, “Mind Games”
18. Paul McCartney & Wings, “Bluebird”
19. John Lennon, “Beautiful Boy (Darling Boy)”
20. George Harrison, “What Is Life”

Disc 2:
1. John Lennon, “God”
2. Wings, “Listen to What the Man Said”
3. John Lennon, “Crippled Inside”
4. Ringo Starr, “You’re Sixteen You’re Beautiful (And You’re Mine)”
5. Paul McCartney & Wings, “Let Me Roll It”
6. John Lennon & The Plastic Ono Band, “Power to the People”
7. Paul McCartney, “Another Day”
8. George Harrison, “If Not For You (2001 Digital Remaster)”
9. John Lennon, “(Just Like) Starting Over”
10. Wings, “Let ‘Em In”
11. John Lennon, “Mother”
12. Paul McCartney & Wings, “Helen Wheels”
13. John Lennon, “I Found Out”
14.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Uncle Albert / Admiral Halsey”
15. John Lennon, Yoko Ono & The Plastic Ono Band, “Instant Karma! (We All Shine On)”
15. George Harrison, “Not Guilty (2004 Digital Remaster)”
16.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Heart of the Country”
17. John Lennon, “Oh Yoko!”
18. Wings, “Mull of Kintyre”
19. Ringo Starr, “It Don’t Come Easy”

Disc 3:
1. John Lennon, “Grow Old With Me (2010 Remaster)”
2. Wings, “Silly Love Songs”
3. The Beatles, “Real Love”
4. Paul McCartney & Wings, “My Love”
5. John Lennon, “Oh My Love”
6. George Harrison, “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
7. Paul McCartney, “Pipes of Peace”
8. John Lennon, “Imagine”
9. Paul McCartney, “Here Today”
10. George Harrison, “All Things Must Pass”
11. Paul McCartney, “And I Love Her (Live on MTV Unplugged)”


全文 http://www.buzzfeed.com/ethanhawke/boyhood-the-black-album

 3 ) 记录少年的成长

用12年来记录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个想法够大胆。放在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里,却是游刃有余:每年暑假,他召集主创们碰头,聊一聊过去一年的故事,弄出剧本,然后拍上几天。如此年复一年,看光阴如何在每个人的身上流过。他显然有着某种奇特的“恋时癖”,酷爱玩弄“时间”这个概念,在那个跨越18年完成的、著名的“Before”三部曲里面,他就玩过这个花招——不仅用日出、日落来对应爱情和婚姻的各个阶段,还巧妙把每个故事都压缩到24小时之内。佛说“刹那即永恒”,参透了每一天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就洞察了人生的千滋百味。 用电影描绘成长并非易事。人物传记这个类型本来就不容易讨好,如果主角是名人,尚有一些丰功伟绩可供挖掘,换成平凡人物的寻常生活,一堆琐碎和鸡毛蒜皮,实在考验观众的接受能力:为什么我们要花时间去看别人的生活?回答就是《Boyhood》在Facebook宣传页面上写的那句话:“The story of us”。 我的父母是上世纪70年代初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人,和电影绝缘已经很久。但是某天,我发现他们把DVD放进机器,端坐在电视机前看认认真真地看起了王小帅的《青红》、贾樟柯的《24城记》。中国的文艺片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电影一样,节奏缓慢且缺乏戏剧性,但是,他们居然看完了。他们看的是自己的过去,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 看到在网上有网友评论:“把我的少年时代拍出来,不比这个差”。是的,12年的光阴,一段平淡的流水账。林克莱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时间与叙事的关系”,而影片最终呈现的,就是一片波澜不惊的温暖。离婚、失恋,然后还会有下一段婚姻和另一个女孩出现,在每一个迷惘的路口,总有一个老师或者餐厅经理会给出鼓励

 4 ) 《少年时代》:用时间酿造电影美酒

三维世界,因为有了时间,才有了可延展的深度。呱呱坠地的婴孩经历时间的洗礼成就了今天的青年,中年,亦或者是老年。面对时间,现阶段的人类除了俯首称臣,别无他法。不管是影视还是文学作品,人类也幻想在时间里旅行,穿梭时空以改变自己或是世界的命运。就像《一代宗师》里宫二说的:“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当然也会有人在回答“假如再从来一次,你会怎么做?”的问题时,回答:“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可以,我还是会选择这样活。”人类对时间的态度是复杂的,矛盾的。时间让一切都过去,可是一切又都会被记住。时间带走了苦痛,也磨灭了美好,时间也给了你体验,给了你记忆,时间改变了你我,从而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有了时间经历的个体,是一个有历史的人,时间造就了一个人的独一无二。
单从文字上来探讨时间,苍白没有说服力。而林克莱特有自己的一套光影魔术讲述时间的流逝,《少年时代》这部开创性的电影将时间与电影的关系进一步的拓宽了。同一批人马,每年夏天聚一次,拍摄一些素材,持续十二年,片中的小孩从六岁到十八岁,整整一个少年时代。看着小梅森从小学婴儿肥,到中学洗剪吹,再到大学的文艺青年,观众也不由自主跟着回望自己的人生,当片中母亲突然间哭泣的时候,观众难免动容,这就是时间冲击。这种拍摄方法很具有冒险精神,十二年间任何一个主创发生点儿意外,就会导致电影的泡汤,即使能补救,也不再是同一部如此连贯电影了,所以感谢上苍让林克莱特完成了这一壮举,因为下一个电影奇迹我们又要苦等多时。
这种拍摄的方式也有随机性,会有很多即兴的东西,就像电影ost,往往都是当年流行金曲。主演谈论的伊拉克战争、911事件,手机、车子的变化,布什到奥巴马的更迭,一切都紧密结合当年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加上这次林克莱特平实的剧作,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这些都会产生是生活记录的错觉。这种似是而非之感就是林克莱特的电影风格。回过头来看林克莱特的“爱在”系列、《录音带》《近郊奇情》《年少轻狂》《都市浪人》等电影,也都会发现这种时空的错觉。电影与时间紧密的结合,时间推动电影情节,电影与时间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观众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也许观影世界里林克莱特才最懂时间与电影的关系,电影在时间里发酵,电影揭开面纱的那天散发醇香,倾倒影迷。
林克莱特在《少年时代》里,其实讲述了一个挺悲伤的成长故事。梅森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一双儿女辗转奔波,一边求学一边工作,艰辛可想而知。母亲先后遭遇了几任丈夫,都以离婚收场,梅森从小就四处搬家、转学,领教了各色混混、醉鬼、暴力狂,林克莱特没有正面深究这些人生的不幸,只是在小梅森的性格塑造上体现出来,长大后慢慢定型的梅森有一股阴郁气质,这些都与他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林克莱特的好拍档伊桑•霍克这次扮演了电影里父亲的角色,这个角色也更像是梅森的精神导师,给电影带来了一些欢乐。语速惊人的伊桑给《少年时代》带来了林克莱特另一个电影标配——话唠。父亲坚持每两周接孩子们一起过周末,不论母亲和孩子们搬家到哪里,电影里父亲是孩子们万能导师,鼓励的话语、政治教育(批判伊战、帮奥巴马拉票)、性教育、如何走出分手阴影、音乐探讨等等,这样就构成了父与子的联系与传承。有一场戏印象很深,十六岁生日的梅森因为父亲忘了三年级时答应给他的GTO古董车礼物,反而将它卖了,生闷气。结果父亲拿出礼物,叫梅森拆开,是一张父亲自己录的关于甲壳虫的CD,梅森立马喜笑颜开了。
林克莱特的电影记录下小男孩的12年的成长,也顺带了美国(德州)风情画的展示。美式小孩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对比会发现这跟中国小孩的成长经历有太多的不一样。比如他们的上课方式、家庭作业,家长对学习的监督方式,大学前自己工作攒钱买车、缴学费,孩子父母的相处方式,孩子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的寄生虫,美国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渠道,父母只是给建议,不会干涉孩子的决定。比如梅森选择了摄影课程,本来想离家更远但最终选择德州大学也是自己的决定。孩子成年后通常自己出去打工挣钱,如果钱足够父母也通常不会再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不再受父母资助的孩子也不再受父母约束,就像梅森姐姐说的:“经济上独立了,就可以不再听父母的话了。”
影片最后,梅森进入了大学,和几名刚认识的大学校友去爬山,夕阳西下,跟拍的梅森和一女孩的摄影画面,像极了“爱在”系列的跟拍画面,嗯,没错一个时代又在面前铺开了,那是梅森的“青年时代”。某杂志采访林克莱特:“如果拍续集,将男主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会是怎样?”林克莱特开玩笑似地假设:“男主上了大学,毕业,过了几年去欧洲旅行,在火车上邂逅了一位心动女生……”看到这我当真了,会心的笑了,原来这是一瓶12年+18年的老酒。

 5 ) 少年时代:时间都去了哪儿。

每年的奥斯卡季,都卡在农历年尾,阳历年头,这段时间总能集中看到些既不那么文艺费脑,也不那么商业脑残的舒服的好电影。今年看到现在,略感失望,没几部让人眼前一亮,只能期待一下风评颇佳的《狐狸猎手》。所以,也能理解奥斯卡提名领跑的不是颁奖季定制,而是去年年头的柏林制造,一年到尾方知:最初的惊喜,已经是最好的等待。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不必多说的心头好,对《少年时代》则有某种复杂的观感,从柏林开始期待起,年中第一时间一刷完颇多感叹,回头想想觉得有些过誉,前些日二刷心中评分又往回加了不少。除了其他片资质平平,年底大概更容易对感慨时间心有戚戚。这部连续12年拍摄的电影,以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做加持,让你看到了时间本身的强大,奥斯卡最佳电影也许将是顺理成章的成全。

从观影体验来说,《少年时代》虽不乏味但也并不愉悦,它好像浓缩版家庭录像,年年岁岁的家长里短无缝衔接着两个孩子的慢慢长大,你并不知道,当然可能也并不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一切冗长前戏,累积到最后10分钟Manson离家上大学前突然爆发,一直作为背景呈现的妈,因为一张Mason不愿带走的相片开始咆哮感叹:这真是我人生最糟糕的一天啊!生命啊,你是咋的啦,你凭什么就在成家搬家、结婚离婚间过去啦?

帕特里夏阿奎特这场戏演得确实好,既没有破坏整部电影随性克制的纪实风格,又拯救了前120分钟剧情复刻生活的平淡,好像所有的碎碎念都一下子有了主题,变成了导演处心积虑的预设,所有蝇营狗苟的生活,都指向了明确的主题:时间有如钝刀,只见肉,不见血。那句“I thought life is more than that”,估计会让大部分观众心中咯噔一下,感同身受问一句:“他妈的,时间都去了哪儿”。

影片的主线当然是Mason的“少年时代“,但一代人人生破茧成蚕的豁然开朗,恰恰是另一代人花落去也的无可奈何。考虑到纪实性拍摄的缘故,导演对Mason主线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方式,由他从可爱正太长成忧郁文艺少年,所有戏剧化的部分则由他妈来承担——三次婚姻看上去都所托渣男,又何尝不是自己的No Zuo No Die,她大概是许多人的模本:冥冥中期待戏剧性,又不遗余力去消解戏剧效果,一面幻想脱轨,一面又拼命把生活拉回正轨。一句话,瞎折腾,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对时间最无奈的抵抗。

人生让人惶恐不安的地方在于,每一刻都可能有意外降临,但如若意外真的来临,时过境迁后,它又显得那么理所应当和不值一提。男人来了又走,房子大了又小,母亲承担了柴米油盐生活不惊波澜的面子,缺席日常的父亲呈现的则是生活的里子,是导演理查德克莱林特三观的化身,变化不甚明显的伊桑霍克十二年来与Mason每年假期一会,谈论政治和音乐、说说爱情以及性。叨逼叨派掌门人克莱林特台词功力非凡,他小心翼翼把“每一秒都要吐金句”的野心,藏在了日常对话之中。

《少年时代》当然是部好电影,对主力观影人群来说,他会让你既怀念逝去的少年时代,又反思正在经历的成年生活,它唯一让人产生观影障碍的是,看完电影,你分不清你感触的是影片故事,还只是在喟叹时间本身。表现手法上,你也分不清导演是故意放弃戏剧性,来呈现生活的琐屑冗繁不可控,还只是无心插柳的拷贝生活,恰让电影变得丰沛充盈与众不同。我们老说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少年时代》告诉我们的是,生活是多么精妙的安排,能做到和时间之手亲密无间,那你已经是半个上帝了。

也许并不是克莱林特的本意,但《少年时代》模仿生活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对于配角的不管不顾,除了Mason爹妈,其他诸如莫名其妙乱入的爷爷奶奶,首任继父可爱的孩子,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登场得鲁莽、消失得果断,一直到结尾,取而代之是又引入了Mason有趣的大学室友,和一个看上去有点什么要发生的软妹子。

这种在普通电影中可能被认为是问题的安排,反倒克莱林特成了对生活的某种致敬。我们看电影、听故事,总想弄清楚道每个人的来龙去脉,了解彼此之间的联系,可生活是没有逻辑的:你认识过的人,突然就消失了,你亲近过的朋友,突然就疏远了,你爱过的人,突然就不认识了。你自己在你的道路上奔跑,他们陪你跑一会儿,前一秒还说说笑笑,后一秒就忘了,有可能再见着,有可能你没想过或者来不及说再见,他们就再也不见了,不是这样吗?

在扮演上帝玩弄时间方面,倒也的确没有比理查德克莱林特更好的人选,他可是每隔九年和文艺青年们谈一谈爱情和婚姻的教主。《少年时代》他也使用了“哈利波特、披头士“这样的文化标签,也漫不经心地展示着手机从翻盖到全民苹果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德州维特成长之烦恼,但远远看来仍旧心有戚戚焉。和国产青春片填鸭式的堆砌“时间纪念品”比起来,理查德至少做得不那么廉价庸俗,他至少有耐心用12年的时间,刻意营造了生活的平静质感,来掩藏催泪煽情的用心。

关于时光易逝的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克莱林特全片的点睛之笔,除了母亲没来由的泪崩,就是片中最后这句话,少男Mason和少女坐在绚烂夕阳前讨论:我们总说抓住时间,嗨,哪有这回事儿,从来都是这一刻抓住了我们。是的,就连你高喊着“我要珍惜时光”的这一刻,也恰巧成为时光记住的一部分,并不可回头。

也许,在那个时间是第四维度的四维世界里,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走向无限细分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就像一个个泥塑的人偶,冻结在每一个不同弯曲的时间维度中。

 6 ) 《少年时代》:以歌颂的态度,向成长致敬

真实的成长,这是本片最大的标识。讨论这部影片,我们无法不提这个话题。

有一种声音,说本片顶多也就是这种真实的成长记录能够拿来当噱头,剩下的都是索然与平庸。然而这部影片,绝非如此,理查德·林克莱特也绝不会如你(想得)那般无聊。花12年时间拍一个流水账,未免太小看林克莱特了。况且,退一万步讲,对成长的真实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创作,凝练出的这部影片更是经得起赞美。

《少年时代》展现的过程,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或者是对成长,或者是对时间,或者是对生命。但纵然有165分钟的片长,在12年的成长面前,也会稍显得无力。12年,该拍哪些,该留哪些,都是对制作者的挑战,而不同的结果,展现的是制作者对时间和成长的不同的态度。在本片中,从场景和事件来看,确实都没有很惊心动魄的部分。我欣赏这样的取舍,这不仅是制作者的态度,生活原本也是如此,大部分的风平浪静,只为承受住少数的波涛汹涌。同时,影片在剪辑方面比较干练,从几岁的小梅森一路下来,没有间隔黑屏,没有时间提示,下一段紧靠上一段,对于上一段故事中可能遗留的未触及到的空间,影片不会再做留恋与解释,在时间上的空档,留给观者,这样的留白是送给观者的礼物,也是面对成长与时间的无可奈何。

虽然不惊心动魄,我们仍能看出,影片展现出来的每个事件段落,都是有选择的,或者说都是经过一定地提炼,在不经意间把一些可能发生在不同生命群体身上的故事,抽象到梅森这一个体身上,我们跟他一起经历这横跨12年的165分钟,多少都能找到曾经的自己,比如父母吵架、离异或再婚,比如兄妹间的怄气,比如恋爱,比如性启蒙,比如搬家换学校,当然还有升学,等等。成长有时就是这样,你一回头,发现别人经历的很多,你也经历了,而且也许你还会觉得,经历了那些,也没什么。

本片还有很大一个特点,并非以过来人的视角去回顾少年的成长,而是以少年的视角对成长做出呈现。比如梅森回到家里,发现妈妈躺在车库的地上哭,还有紧接着那场餐桌上的戏。这种视角,会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对曾有过类似往事的人来说,那种痛苦和惶恐会再次充满全身。

本片从故事上来看,还是比较平和,或者说是阳光的,其实少年时代可能经历的,也许会黯淡,或者阴暗很多。但是影片并没有过多地展现这些可能,而是以一种近乎歌颂的态度,向一段成长致敬。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种效果,当上一段故事可能留下一些茫然时,影片已经开始轻松的进行下一段了,比如母亲带着姐弟二人仓皇的离开家后,紧接着就是梅森跟姐姐还有随后过来的爸爸插奥巴马竞选宣传牌的段落,这种处理会让你在上一段落积压的负面情绪很快得以释放。当你意识到,此时的梅森已又长大了几岁时,会深刻赞同所有的困境在时间面前都是随风往事。

少年时代也不仅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影片,它也是为人父母的酸楚记录,因为父母的爱恨情愁,让子女一起不可避免地牵连其中,虽然揪心,但是生活使然,无可抗拒。用十几年的时光抚养,用几十年的时光等待子女回巢,想想真的很忧伤,所以,在梅森要离开家去往大学时,母亲突然痛哭出来,是啊,人生就这样了吗,没有“更多”了吗?帕特丽夏·阿奎特饰演的母亲,同梅森一起,经历了12年的岁月,那种母亲的坚强、隐忍与伟大被帕特丽夏诠释的自然又真实。还有伊桑·霍克,12年,他还是那个老样子,甚至可以说,还是“爱情三部曲”里的杰西的样子,玩世不恭、真情真性,只不过在三部曲中他对的是赛琳,在《少年时代》里他对的是儿女。还有饰演梅森姐姐的罗蕾莱·林克莱特(本片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女儿),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角色,演员的表演都极其自然,生活化,不着表演的痕迹。可以说,《少年时代》给出的,是时光雕琢下的群像。

所以,对成长的真实记录是本片所有结果的起始,但它带来的,是一群人对成长的铭刻。我们根本抓不住时间,而是被时间裹挟着,赶着人生路,带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畅想与怀疑,觉得满心充盈。但其实,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你拥有的,“一直是现在”。故事难有结局,成长也不会有答案。影片在最后,梅森踏入大学校门还没多久,就认识了妮可,两人在醉人的落日余晖下,闲言细语,此时两人的年龄与梅森父母相遇的年龄已相差不多,整个故事在时间上基本构成了一个闭环。我们都在这样的闭环中,循环往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起点上踏上少年之路,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

 7 ) 少年时代: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其实,这不是一部电影,基本上是一部美剧,因为这部片子根本靠不上艺术电影或者电影艺术的边儿,根本就是美国德州中产阶级的琐碎、狗血的生活,表演夸张得也跟美剧差不多。但是,重要的时这个但是,6岁到18岁,12年的光阴,没有电影会这么拍,但是林导就敢下这个手,时间堆积起来,看到最后不可能有观众不“自伤身世”,我旁边有人笑,有人叹气,有人低下头默默地擦眼睛,我知道这是导演在煽情,可是被煽得那么舒服,其实到结尾的时候,真的所有的缺点都可以被原谅。

不用过多地介绍导演演员和电影背景了,其实真的只要说一句,这部电影拍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12年(更具体地说,12个夏天,拍摄基本在暑假),但是没有换演员,就足以永载电影史册。忽然反应过来,这部电影其实更接近巴赞所谓的“电影的本质”,作为生活渐近线,或者“木乃伊情结”,无论剧情怎样狗血(何况不甚狗血),它确实是完成了所谓“对时间的凝视”,就像写[老友记]的剧评时很多人都会写“陪我们一起慢慢变老”,美剧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陪你度过的岁月,和你在其中投射的自己的岁月;一旦到了大结局,这些累积的情感就会集中爆发,比如前一阵的[老爸老妈浪漫史]。可是这就是所谓亲情友情的意义,它在那儿,一直在那儿,回头去看,你会被他们和自己一起感动,就是这样。

按美剧的标准说,[少年时光]大概对应的是[成长的烦恼],虽然片中家庭算不得模范家庭,而且男主角小朋友也没有长残,但是平均十几分钟的每一季都秉承着有发展,有矛盾,有解决,有新加人物等等原则。特别喜欢剧作的一点是对其中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做解释,从不铺垫前史,也不交代人物关系,丢给观众去脑补,实际上这也是减轻剧情冗长感的一个做法,但是真的很有效。人物塑造其实也比较平面化,父亲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母亲是不甘于中产阶级郊区家庭主妇,求自我实现的现代知识女性,找了一个新丈夫和一个新男友,最后都成了酒鬼;贯穿全片的则是男主角始终被教育的两个问题“你好好想想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一定要负责任”,后面一个说了太多次就让人有点烦了。按照电影的标准来说,当然首先是片中极有意识地形成互文关系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同样以不换演员而著称,戴锦华老师对这一“青春的伤痛”有很妙的论述),然后还有导演的[Before XXXX]系列,当然还有比如小清新圣经[一天],克劳德·勒鲁什的两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瓦尔达拍了很多重访当年电影的纪录片……比起这些电影来,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就是,其实成长就是时间本身,发生了很多事儿,其实什么事儿都没发生,因为这只对你自己重要。

正如片中母亲在儿子终于高中毕业后果断卖掉房子换到公寓,跟儿子告别时那段点题的话一样,人生不过是恋爱结婚生孩子离婚再结婚再离婚,好像前一天孩子才学会骑单车,再往后“是我的葬礼!”,“我想要的更多!”所谓更多,不过是“时间啊请你停一停”。儿子高中毕业后的大趴体,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但是高妙之处在于导演又加了四大段戏,一段父子(在这之前父子同名的梗基本没有强调),一段母亲向儿女宣布要卖房子(那个墨西哥小工的梗真是太绝妙了!虽然真心十分刻意但是真心完美),一段母子,一段儿子进大学后的新生活(这段马上让人想起[玩具总动员3]啊)。这五大段煽情,加上前面两个多小时的积累,高段观众估计也扛不住啊……

还好,影片一直停留在普通家庭,少年只是静静成长,没吸毒滥交,没无因反叛,没遭受更多的校园暴力,没同性恋,没变成傻大黑粗体育生,特别顺当地长成了文艺青年却不是子承父业玩音乐(小时候有一年看到他房间里有把吉他,还以为会这样呢),变成了特别切题的摄影师。这不能不说不刻意,但是蛮准确(这是艺术电影的暧昧性呢还是剧本脱线呢还是导演逗观众玩呢?)。小正太头发这个梗用得很好(其中几季的长发,尤其是被第一任继父剪去的长发),脸上长出的青春痘,和结尾故作老成蓄起的胡须更好。

影片结尾时,母亲果断地“断舍离”,要求一双儿女把物品分类,留的,扔的,卖的,到她搬进公寓,只有简简单单的东西,儿子上学去的时候,不过也只有三件行李。正如片中纷繁的人物,少数在毕业大趴体出现,多数就那样无影无踪,就像第一季骑着单车追着搬家汽车的发小,很多人注定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而已。生命不止,可能性不息,总会有人走过来走过去,你有定格的时光或者记忆,但是正如宋胖子那句经典的歌词一样,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说白了,真的是简简单单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不过说到这儿,早已不是人生如戏或者戏如人生那么简单的事儿了,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便是,林导牛逼。

 8 ) 我们为什么那么不一样

留学党最喜欢讨论的话题里总是离不开融入美国社会。因为大家憧憬的美国留学生活里最难的就是融入。

还没有出国的孩子们应该好好看看,看一遍,就好像跟着一个普通的美国孩子成长了一遍。这样在美国,你大概知道你要交往的对象是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你们在美国遇到的每个人都是Mason,但他们的身上有Mason,或他的姐姐,妈妈,女朋友,同学……

融入难是因为我们两国人在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中,记忆的点点滴滴都是由不同的细节堆积而成的。在你空降到美国的那天起,每天的文化碰撞都与你们过去每天所经历的不同有关。这不是一两周就能克服的。

我们的成长也不是用来因为要融入而抹去的。

我们是不一样的,Mason的妈妈是典型的未婚单亲妈妈,而身为中高产阶级家庭的我有一双相濡以沫的父母。

当小姐姐欺负Mason得意洋洋唱的歌是Britney Spears的Oops I did it again时,我没有一个可以欺负的弟弟也不知道小甜甜的歌。

当生父带孩子们出去玩的时候,姐弟两学会了在草地上接橄榄球,而我小时候常被妈妈带去小区附近的街道上打羽毛球。

Mason妈妈邀请学生和老师们来家里做客,提供的是葡萄酒和饼干芝士块。我妈妈邀请她的同事和学生来家里玩的是唱卡拉ok,喝茶,嗑瓜子。

生父和mason在山里露营时会讨论怎么征服女孩子的芳心时,我只敢偷偷摸摸地躲着爸妈给喜欢的男生发短信。露营这项活动乃一种传说。

当Mason在餐厅打工和女孩子打情骂俏的时候,我在学校除了死磕单词,还是死磕单词。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但这部电影的伟大除了展现出一个美国孩子的童年和中国孩子的童年有多么不一样,也让我看到我们有那么多的相同。

当Mason的继父把他的长头发剪了后妈妈说这样我能看到你的眼睛和脸颊了,我也曾被妈妈强制剪头发因为短头发好打理。

当姐弟两被生父带去看棒球赛,爸爸带着两似懂非懂的娃起哄时,我想起了小时候因为爸爸看世界杯,现在的我才那么关心世界杯,略懂足球。

当教授继父Bill发脾气摔东西的时候Mason耸的一句大气不敢吭的时候,我想起小时候爸妈吵架,我和他一样耸。

当Mason转学到新学校,坐在新课室里一点也不自在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转到第二个小学时被介绍给新同学的情景,我和他一样不安,别扭。

当Mason叛逆期时戴着古怪的耳环留着洗剪吹式的发型时,15岁的我喜欢艾薇儿式的黑眼圈和左右两边加起来有9个耳洞的我。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too.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一样。一样的是这十几年来我们都和Mason一样似懂非懂着,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着自己存在的意义。有多少次,我们都希望找到答案,解答那个问题,what's the point?

无论你在中国,美国,说中文还是英文,有些东西还是一样的。

现实生活总是比电影故事(除了这部)要复杂、难以预测和归纳。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时间在我们寻找自己或迷失自己中匆匆流去。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有重要的影响但只有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孩子的成长。没有一个美国朋友会和我娓娓道来TA的全部过去,也没有任何其他导演会叙述一段如此平淡真实的人生,更没有一节课堂会解读一个青少年与其他人交换的眼神。

我们出国学习、工作、旅游,各种换个环境,看看世界,体验人生的愿望都是很美好,值得追求的。但在开始前或刚开始我们都乐此不彼的“找茬”,对比着各个国家民族人群职业等等的差异。一开始差异让人兴奋,渐渐的差异让人紧张、变得冷漠,彼此分离,甚至排斥。

融入一个新的环境的秘诀不是去速成学会这个环境的所有规则,而是去看到、尝试感受,了解这些陌生人的过去和活法。我们不是两个不同星球的两种人,而是千千万万独一无二的,但又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相似的个体。看到这些,接受与被接受就更自然了。

比起过去喜欢找文化差异,现在的我更喜欢找我们重合的地方。

 短评

亲爱的理查德同志,你这片,多找几个演员,仨月就拍好了

6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昨天刚有记者抱怨自己青春很短,还要被各种无聊的漫长电影耽误生命,奉劝这些导演,自娱自乐的东西就留在家里自己看看玩吧。可今天林克莱特这部同样漫长(甚至长达12年)的电影,又让人体验到了电影的致命魅力。它甚至超越黎明日落午夜系列,超越米哈尔科夫的安娜,成为与7 UP并置的可泣生命。

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其实我预想的还应该更深刻一点,而不只是时间匀称的堆积。然而一想到林克莱特在“Before Midnight”中对人生的看法(我们最终也只是经过),便觉得这样的举重若轻也没什么不对。至少无论现实中还是电影里,这个少年都像小树一样笔直的长大了。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mlgb!在柏林看片的!老子嫉妒你们!观影体验比去年的阿黛尔还要好! 电影是什么?是诗?是歌?回归本质,电影不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载体吗。理查德·林克莱特用了12年,就这样絮絮叨叨,就这样风轻云淡,道尽了电影最本质的魅力。短短三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人的整个青春。10/10!

14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小男主简直斯嘉丽约翰逊亲儿子啊你们绝不觉得

1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其实这部片大概会和我们心里所想的不太一样,但它琐碎的细节下面是精心的观察和剧作,贴合时事让影片只属于我们的年代(尤其佩服一些情节方面导演的远见!)。就像是纵向版的《年少轻狂》,把不同的青春经历集中在了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德州男孩身上。我们迷茫着,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2年,或是更久。

2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林克莱特能在琐碎叙事中捕捉隽永,拍的云淡风轻,没有心灵鸡汤,毫无做作油腻,全是平凡生活中真实的细腻,尽管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有代入感,却也能感动于父亲的歌谣和母亲的落寞,并沉迷于能够通过这些moment来经历另一人生的电影魔力,导致四刷后依旧无法自拔。

2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简单与波澜不惊,去感受时间流逝。只有重新回顾整个故事,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与奇妙,一如时间本身的魔力。就好像无需特效与化妆,角色却在不到三个小时里长大、变老。这一切的奇妙,都像影片最初的想法,压缩时间,留住时间的痕迹,从而去感受生命的奇妙。当男孩再次启程,不是结局,是新的开始……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虽然过程不难看,但打着连拍12年的噱头,也只能拍出流水账了

28分钟前
  • fivestone
  • 还行

喜欢看《爱在》的人并不一定会喜欢看这部,略平淡,反高潮,2小时45分钟显得漫长,结尾10分钟最好。拍了12年,很难体会到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味道,感觉自己离这个世界好远,未能感同身受。但依然爱林克莱特、爱《爱在》系列,爱伊桑·霍克。

3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justin bieber成长记录...

33分钟前
  • Amelie
  • 推荐

好吧,哥只能说自己的青少年和普通美国青少年完全不同。 另外母亲的角色实在让嘘唏,胜过儿子的角色。

38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小孩往后越长越像Ethan Hawke,谁负责的Cast简直是神

43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这一刻抓住了我们,大本德河谷浓郁的晚霞中,那点题的一句话让故事隽永。倏然想起开始的时候男孩关于黄蜂的新发现,12年里母亲的头发长了剪短短了变长,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开始认真生活,姐姐一点点变得矜持内敛少女心事如诗,而少年也长了痘痘胡子经历青春的悸动,甚至那个水管工都融入了这场时间旅程。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世界在流转,男孩在长大。跨越12年的拍摄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与这个家庭如此真切的一起成长。每次疲惫迷茫缺爱,还好有林克莱特让你重新启程。The moment seizes you. The moment is now.

52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这样事无巨细流水账的拍法,不是蒙太奇的精神。

5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这就是「美国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不过那么多给5星的……其实导演要是够长寿的话,还可以接着拍《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最后汇总成三部曲《光荣与梦想:美国人的时代》。

5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林克莱特是电影节最具持久战能力的导演了吧。时间让小孩成长,让男神老去,看母亲的角色瘦了又胖,胖了又瘦,12年在3小时的电影中那么呈现出来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残酷呢。

58分钟前
  • 愤怒的豆子
  • 力荐

很一般。除了那个时间噱头外,并无过人之处。当然一部电影有这样一个噱头可能也就够了。

1小时前
  • 云中
  • 还行

观影过程很轻松,不觉得160分钟漫长,生活中的琐碎片段日积月累,变成了长达12年的boyhood。厉害之处是展示了时间的力量,让其他关于成长的电影看起来只是过家家。不过话说回来,也并不觉得有那么神。

1小时前
  • 唐小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