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尖刀连

全24集

主演:杜淳,王子奇,张博,鲁诺,姬他,于震,郑伟,于滨,薛奇,鞠江,李晨,颖儿,陈奕丞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冰雪尖刀连 剧照 NO.1冰雪尖刀连 剧照 NO.2冰雪尖刀连 剧照 NO.3

 剧情介绍

冰雪尖刀连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50年秋,新中国万象更新。某军第七侦察连连长伍千里回乡省亲。伍家长兄牺牲于淮海战役,尚有老三伍万里,顽劣失教,为害渔寨邻里。千里决定带他走正途当兵,兄弟归营,正赶上大军开拔抗美援朝战场。万里初来乍到,结识一群久经沙场的老兵,个个硬骨头真性情。渡过鸭绿江,适逢朝鲜百年不遇的寒冬。团部下令化整为零、潜伏穿插深入敌后。新兵万里初登战场,成了七连的拖累。万里和七连在一系列艰苦战斗中一起成长。机场大战中,七连识破美军伎俩,拯救整个兵团的同时,与主力部队失散。他们寻主力部队至水门桥。水门桥是能左右朝鲜战局的砝码,仅剩三十余人的七连,必须完成炸桥任务。“钢七连”以伟大的牺牲和强大的革命意志,完成了这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壮举。千里牺牲,万里成长为一名有担当的战士,他将用余生践行对哥哥的承诺,重建“钢七连”。天降机器女仆叛逆情缘打工狂想曲(粤语)赌王古堡谜钻曼谷惊魂(国语版)X档案 第六季东京食尸鬼神圣的偶像快把我哥带走我最亲爱的柳予安铁警神犬45年贝内尔和阿达玛熊出没·逆转时空圣祖之万相金澜戏说台湾之五龙追兇求偶二人组圣女贞德1999为你歌唱甜美的咬痕腐女无意间跟Gay告白御宠娇妃向阳照相馆热血街区电影版2:红雨篇五十2015中华大丈夫有你就幸福是我们做的 僕たちがやりました血浓于水明月刀雪夜歼仇烈焰燃情大猫我在这儿德国往事我们无法入睡的理由堀与宫村piece伟大的巴克·霍华德启航海棠留香洛阳四千金魔殿屠龙双面少女危情同学会让我为你靠点谱

 长篇影评

 1 ) 兰晓龙出《我的团长我的团》续集五集废稿

具体可以移步他的微博(伍千万里四十八)看看,泪目了,烦啦联动冬与狮😭

兰晓龙——

好象行。 那继续。 曾经想把团长续拍完毕,后来断了念头,因为放眼望之,十几年前的二货们已经成了老二货们。 然而试写了五集。八万多字。废稿。没有任何合同羁绊的废稿。 看了看…自己…还是喜欢的。 你们也许想看,但事先提示,既谓废稿,也就是很可能永远停留在五集八万多字了。 话说在微博发长文难道只能截屏?那吾不是要截一百多次… 别催,催也没用。 别问,问也不答。 我认为我是善良的。你们也许想看,我就搁这,然后你们可以看可以不看。 我的建议是:别看

 2 ) 电影是无法诠释核心内容的

如果能用两个小时把长津湖战役呈现到观众面前那就太尴尬了,还是电视剧能够把细节写出来,剪的太短感觉味道没有到位,我们都是追梦人,期待电视剧能够成为既团长以来达到巅峰的好剧,期待神仙组合能够多拍更多的立国之战好剧,必须认真看每一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映,那位大哥有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谢谢

 3 ) 豆瓣你究竟是怎样一个平台

请问豆瓣这里是不是国产仙侠偶、修仙偶、职场偶、校园偶都是自动加分且赠送大量水军好评!其他国产影视剧只要不文艺不流量不偶像则都是先黑再喷,同时给反驳水军喷子的评论删帖加警告!似乎连官媒主旋律的影视作品都不能幸免。。。。。封神及长安三万里及雄狮少年等优秀作品在这里都会云集大量的黑粉水军。。海外影视作品优秀者众多自动加分都可以理解,但这各种和偶像及流量沾边的影视除了自动加分和赠送大量水军和好评充当婊子的同时在互联网上还自封权威评判平台的牌坊。我想说豆瓣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反思一下你的德行

 4 ) 兰晓龙:初谈《冬与狮》,再谈《团长》与战争片

【编者按】:
这篇采访是我2018年8月采访兰晓龙的一篇稿子。也正是这一次采访,兰晓龙第一次透露了电影《冬与狮》的信息(在此之前,导演张黎也在我的专访中提到过。兰晓龙可能认为既然黎叔都讲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之前豆瓣《冬与狮》的剧情简介摘录的就是这篇采访。
电影版《冬与狮》本来是张黎与兰晓龙合作,当时考虑过胡歌来演。后来这个电影迟迟未启动。2019年下半年,博纳的《冰雪长津湖》开拍,导演应该是刘伟强,这部电影的备案上的编剧写的是贾燕江。因为疫情拍摄受阻,加上国际关系的大转变,重启后的《长津湖》大大升级了,之前那个剧本已经不合适,反观国内所有现成的抗美援朝题材剧本,只有兰晓龙的《冬与狮》最合适,于是《冬与狮》就成了《长津湖》的底座。影片最终的署名编剧除了249,还有一位“黄欣”,应该是黄建新与其编剧团队的化名。
就这样,一部极具作者风格的抗美援朝电影,被在黄建新、三大导的合力之下,改造成了主旋律与商业片的合体,但唯独找不到兰晓龙的味儿了。那么《冬与狮》又将如何呢?事实上,几乎与《长津湖》同时起步,网剧《冬与狮》就已经启动,将是康洪雷与兰晓龙再次合作,其中从电影《冬与狮》到网剧《冬与狮》,将由编剧陈琼琼来担任“助产士”。
国庆后不久,兰晓龙的小说《冬与狮》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可能是电影剧本的原本。另外,749也以“伍万里四十八”的ID在微博浮出水面,与网友互动,欢迎围观。

2018年6月,兰晓龙发布了新书《好家伙》,早已绝版多年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也一同再版。尽管电视剧《好家伙》在2016年播出,但它其实是2012年就杀青的作品。这意味着,在中国影视行业狂飙猛进的这些年,兰晓龙一直没有新作问世。

事实上,兰晓龙一直在写电影剧本,只是全成了“案头剧”。《冬与狮》是兰晓龙确定要开拍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是一个以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战争片,并且将由《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来执导。

“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是冬天的狮子还是狮子”,兰晓龙这样解释这个略显文艺的片名。作为电视剧领域极具个人风格的两位创作者,兰晓龙和张黎之前并无合作,第一次联手却是拍一部电影,不得不让人十分期待。据了解,《冬与狮》在剧情上会和《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产生关联,讲述了一对兄弟在战火中的成长。

在兰晓龙的作品中,《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美誉度颇高,它早就超越了抗战剧的范畴,成为不少剧迷心中的精神图腾。尽管播出已近十年,依然引发不少人热议。兰晓龙透露,《团长》的前身其实是一部关于史迪威的电影,只是后来“把史迪威一脚踢飞”。

关于《团长》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兰晓龙坦陈确实存在一些误读。他表示从来没有“神吹”国军抗战,甚至不觉得自己写的是远征军,对于正面战场抗战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除此之外,兰晓龙也不觉得《团长》“过于文艺”,他在创作中受美国“黑色幽默”流派影响颇深,在精神气质上,《团长》是一部降解浓度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和不少70后创作者给人的印象不同,兰晓龙酷爱电子游戏,同时也阅读网络小说。他可以一边聊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库尔特·冯内古特这些严肃文学作家,一边评说《临高启明》《将夜》《鬼吹灯》这样接地气的网络小说。不过,他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前景并不看好,“写网文真是个尸山血海的行业,很多未来的托尔金和乔治·马丁都被逼成见键盘就想吐了。”

1、《冬与狮》不做“沙盘式”战争片

Q:《冬与狮》是个什么类型的片子?

A:战争片,或者再自我狭隘一点,某种意义上真正的战争片。我跟一位前辈聊过什么是战争片,比较同意他的逻辑。他的逻辑:真正的战争片是金字塔型的,按高度四等分,塔尖的四分之一是核心,你这戏的人物和价值观,四分之三是寄托在战争环境里的人物(战争环境,并不是说拿炸点炸过四分之三)。其实他已经把要素说了:人物、价值观、环境。不在乎这个三合一的多半会走向动作片或“沙盘片”,也有个说法叫“军教片”,我弄个更高上大的名字叫“文献片”。

文献片其实我极喜欢,比如像《帝国的毁灭》,问题那真是不计成本来给百分之几甚至零点几的观众来看一部电影。有几个人对于上甘岭某个班哪几个人站的位置感兴趣?怎么捋也捋不清。原先做《冬与狮》第一稿就有点“沙盘”式的写法,剧本足有13万字,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能够拍出来,不是说剧本多好,而是求全就太乱,剧本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

《冬与狮》写的是长津湖,一场本来就打得很乱,甚至以连排级单位抵达即战,随时投入战场的大规模战争,也没有一个大决战式的东西,实际中美至今能把这战说到一五一十的史料都欠奉,无法沙盘,而且观众谁要看你的沙盘?第二稿老老实实回到“大背景,小人物”,最传统的做法,也最保险。

Q:就是类似《集结号》那种吗?

A:从走人物重心上是的,不走人物重心绝大部分观众基本上找不着北。从戏上说不是的,其实我交流过的大部分人不把《集结号》算战争片。从上面谈到的概念算,实际上我们没拍过战争片。(《大决战》不算吗?)那个是“沙盘”。(《红海行动》呢?)那叫动作片。

战争片首先要依托真实战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我不能就着战争片跟你谈《魔戒》对吧?

Q:《冬与狮》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文艺。

A:制片人也有同感,可我们(编和导)都觉得这个名字挺好,但是一大堆资本家肯定会觉得名字不好,因为不够短平快……问题这不是个短平快的戏。“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是冬天的狮子还是狮子。”其实我们甚至想折腾成五湖四海的方言版,制片人就想打死我们,都是朋友,所以就算有方言版也是导演版吧。

Q:这是您第一个电影剧本吗?

A:不是第一个写的电影剧本,但是拍的话是第一个。我写的电影全成了案头剧,后来我才明白了芦苇为什么说“写了十部戏才拍出来一个”,电影这玩意儿确实是这样子,外在因素太多,尤其你想认真做的时候。当然你要是做快餐电影成活率会很高,那个恨不得一星期你出剧本他一个月开机。

2、从史迪威到“团长”

Q:《团长》的前身好像不是写远征军?

A:开始是别人约我写史迪威,很有想象力的组局,中国编剧写,美国导演拍,美国导演是奥利弗·斯通。虽然我很喜欢奥利弗·斯通,但还这个班底还是太不靠谱了。我很认真地看了史迪威(的资料),谦谦君子啊,但是那种让我心生疑窦的君子。然后我就看了跟他吵了一辈子的陈纳德(的资料),陈纳德是个“小人”,两个人在书里面就是隔空相骂。总而言之,这两个人都没有太多值得敬佩的地方,相比之下,陈纳德打的仗漂亮一些,但是让陈纳德打大仗就是另外一回事,他不是一个将军。

编剧写作最重要的一点:你遇上一个现实有原型的题材,那是他的故事,你要把他的故事变成我们(创作者与观众)的故事,那我怎么把史迪威变成我们的故事?它变不成。史迪威的故事要么是讲一个美国君子,要么是被美国梦毒害的一个将军——还是罗斯福甚至胡佛时代的美国梦,都离我们太远,根本看不进去。拍抗战写一个美国人干什么,但是当时还是弄了一个草案,更有感觉的其实是史迪威身边的中国军官,结果这件事就石沉大海,再没下文了,本身我自己也觉得这事就做不成。

然后,吴毅这边做完《士兵突击》,下一个项目要做什么呢?我们开始一直想做隋唐。其实我们也不是做隋唐,是“兴唐”,不是按照任何一个东西来的,历史的、自己想象的、演义的全都有。但是一直进入不了状态,因为那个空间太大信息量太大。后来有一次和老康(康洪雷)喝酒,喝完闲得无聊我就把史迪威的本子发给他了,我就说其实远征军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们去掉史迪威。第二天康洪雷就跟吴毅说,我们不拍隋唐了,我们要马上去云南采风拍远征军。

Q:也就是说史迪威的蓝本已经有了《团长》的雏形?

A:对。死啦死啦那句“请让我带着共党的军队在中原与日寇决战”其实在草案就有了,他用于完成自杀的句子,但在草案里只是某人的心头絮语,到《团长》我可以把它咆哮出来了。然后就去了云南,但是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第一次去是从保山先去了松山,然后从松山再去了腾冲。我记得是清明节去的,路边旁边的老乡都在上坟,到处冒着青烟。到了松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那烧东西,也好啊,旁边有人反而是另外一回事了。确实是在松山的时候,我知道该写什么了(这个什么其实也仅仅是情绪和关注点),而且也觉得把史迪威一脚踢飞是很对的。

Q:《团长》播出之后,远征军才真正受到关注。

A:然后一大堆国军抗战题材,各种神吹,搞得我也是觉得有点过。(《团长》没吹国军啊?)我没吹国军,这部分历史我其实看老外写的和国军将领自己写的居多,话说这帮家伙大部分在意识形态上是我们的对立面啊,活活把我给看成了爱国者。那我也必然把我的认知融入戏里,这比你存心黑他可怕,因为事实比脏话可怕。很多人可能都没怎么看吧,只知道这个戏里没有共产党,全是国军在跟日本人打仗,就以为是那样了。

我觉得远征军这事并不需要粉饰光荣。我甚至觉得我根本就不是在写远征军,我就写的是“炮灰”“燃料”,我就写尊严,那种最起码的自尊,放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所以几年后几百万转化为解放兵毫无拖泥带水,哪怕仅仅冲到那边我有尊严。文本的结尾其实烦了已经找到了希望,只是他已经在死啦那里烧尽了。

远征军说到底,就是蒋介石想搭一个舞台但是没搭出来,然后这些材料最后全废在那里了。蒋介石的理想就是想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但是跟他抢这个资源的太多了,斯大林和丘吉尔,他能抢得过哪个?所以剧中说“被八个自相矛盾的脑袋拽去十六个方向”,这些人注定要被消耗掉。我越不愿意否定被消耗者的价值,就越愤怒消耗者的浪费和漫不经心,这决定了团长就是那么个团长。

Q:剧中谈到“八个脑袋”的美国人(老麦)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A:想写这么个家伙就写出来了。我对这些美国参战的这些人还是很尊敬的。我为什么对陈纳德印象好一些,“一将无能害死千军”,陈纳德不是一将,他真打的嘛,他比史迪威离炮灰们更近。

Q:杜聿明也是“一将无能害死千军”。

A:无能的太多,包括孙立人我都怀疑。我对国民党那边的明星将军全都不信任,因为他们太有说谎的动机。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死的那一批,我反而敬重,比如宋哲元、张自忠、方先觉……这些是我心中尊敬的。而且你要说“团长”最像谁?其实有点这帮家伙的合体。

有一天台湾演员李立群跟我说,他喜欢《团长》那个戏,喜欢“团长”,很像他隔壁的一个叔叔,那是淞沪战争的一个营长。然后就聊到国民党的将军,我说我其实比较喜欢方先觉,他说“我叔叔就叫方先觉”。

3、《团长》一点也不文艺

Q:有想过把《团长》后面的结局做成话剧或者电影吗?

A:有人想跟我做电影,但是怎么做?怎么做都不对,我想不出解决方案来。没拍还好,但是一拍就已经把他给具象化了,后来怎么拍都不合适。

Q:找原班人马呢?

A:第一可能性不大,第二演员也不在那个状态,第三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重拍电视剧还是就拍结局?如果是只拍结局,还没拍就已经没了。你已经把观众限定在对这个东西很了解的前提下,我怎么把这些放在一个两个半小时的时长来说明白。它有一个特定的世界,你不了解特定的世界,就无法了解特定的人物……而且抗战题材在院线中本来就很冷门,而且还是个国军抗战题材,各方面都是很不讨好的。

Q:可以迅速让观众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有办法达成吗?

A:《冬与狮》也会提到“钢七连”,它就可以做到,因为它开启一个为这戏服务的戏剧世界,《团长》的世界已经在这,也就限定了你的形式和方式。我追求一种相对的个性化。我会觉得相比起电视剧,电影是个比较糙的东西,你不能追求过分的细化,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我说的是戏剧空间,不是说花多少钱。戏剧空间是由时间决定的,一个几十小时的空间和几小时的空间,你花费同样的精力和智力,它能讲的话怎么可能一样?

Q:《团长》还有更细化的可能吗?

A:那样就真的太文艺了。《团长》我一点没觉得文艺,我是当做一个情节剧来做的,你想想,那种跌宕到诡异的起落,跟只要跌宕不要合理的美剧有一拼了(当然我认为我合理)……非往文艺上细化就出来《第二十二条军规》了,就是约瑟夫·海勒(风格)了,甚至更夸张成托马斯·品钦(风格)了。托马斯·品钦我都要咬着牙才能看下去。

《团长》现在表达的程度,其实也就冯尼格特。这几个家伙,我最接受的其实还是冯尼格特,没那么啰嗦,不会沉湎在自己的道理里面,相对来说比较点到为止。

Q:您的很多作品都会把一些话绕着弯说,或者用各种比喻来说,这是一种习惯吗?

A:我绕着弯说,如果你听懂的话,比我直着说你听懂的话,所包含的东西和你所得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比如说,一个小孩子,你直接告诉他不许做什么,和他自己通过切身体会知道什么不能做,你觉得这两个区别大吗?太大了。

这边敲着电脑打字,那边还用一个平板玩游戏,同时还开着电视,播的戏我不仅能看懂,还能说出一大堆来……那你说我在看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但是现在电视机一打开,绝大部分都是这种东西。我这几年一直担心我的记忆力是不是不如以前了,根本不是,这种东西在脑子里根本留不下来。一个网络小说,我看了几十章以后发现这个看过了,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

Q:您平时都看哪些网络小说?

A:偶尔翻一些游戏小说、历史小说。我不喜欢看那种正儿八经的历史,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历史)。跟什么宫斗完全没有关系,更多是一些我也明白肯定是理科生写的东西。(比如像《临高启明》那种?)但《临高启明》看了好象五六百章也放弃了,也难怪网称“临高五百废”。刚开始理工科那些东西是看点,后来觉得成拖累了。我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里常常列物资清单,但不等于我喜欢看清单对吧?

Q:猫腻看过吗?

A:看了,最喜欢的是《将夜》吧。猫腻还好,有很多网络小说就是你看着看着突然间在某个瞬间就无法容忍了,到了一种心烦意乱的地步。就不知道这个人在干吗,这个写字的人已经神经错乱了,再看下去我也错乱了,就丢一边去了,你再打开的时候就完全不记得了。

我觉得能把文字做到这种地步也是一种造诣,并且想到作者在神智清楚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文字,我觉得真成精神上的恐怖片了……我不是骂作者,我是同情。尤其是很多开局明晰,却迅速被种种外部因素逼成分裂的东西。我觉得写网文真是个尸山血海的行业,很多未来的托尔金和乔治·马丁都被逼成见键盘就想吐了。

Q:那《鬼吹灯》呢?

A: 我以前给人讲过《鬼吹灯》可以拍《黄皮子坟》。第一它不是盗墓,第二它很作。一帮傻叉人家不惹你你非要惹人家,这个作是知青的劲头,而且这个劲头是有共通之处的。

而且你别单拍《黄皮子坟》,你把《黄皮子坟》,再加上阿城的《孩子王》《棋王》,再加上老鬼的《血色黄昏》。真能把这几个东西合起来质量会是非常高的,当然,能这么合的家伙,绝对已经可以做很牛叉的独立编剧了——他不会接这种改编的。

文/杨文山

 5 ) 报!冬与狮今年冬天开拍!!!!!

老天爷是公平的,今天看长津湖给了我多少痛苦,冬与狮确定开拍就给了我多少快乐。

长津湖你没法说他不好,但和249确实不亲了

我理解的249笔下的每个孩子,都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挖掘故事,去记录那些一闪而过的光亮瞬间的。不能这么快,没有这么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可以是催熟的瓜。

所以,孩子,还是自己人养比较好呜呜

 6 ) 观《冰雪尖刀连》第一集有感

我真的是服了,好久没期待战争片了,好不容易对这片感兴趣,结果拍着这么俗套!

为什么战争片的主角都是痞子啊?痞子英雄?不要抹黑人民英雄了啊!主角一上来就跟一个猴一样上蹿下跳,追逐戏想展示主角身手很好?抱歉,我只看到主角浪费粮食!开国初期大肆浪费粮食!这很好玩吗?

第一集先立了一个反派,然后再让主角与他的狐朋狗友打倒反派,显得他的正义凛然?不,我只看到编剧导演的智商低谷,一个在乡里为恶多年的坏人被几个年轻人轻轻松松打倒?那他怎么为恶多年的?只会打嘴炮,身手智商二者皆无的坏人怎么压迫人民!

第一集中后期男主还想抢枪?!这是真的很搞笑啊,他抢抢的每一句台词都显的他很无理取闹啊,扭曲的价值观,还想当英雄?

第一集其他角色的造型也是奇奇怪怪,搞了个发型然后就端在那边,跟个木柱子一样。还给角色硬添感情线,我不反对人民军队谈恋爱,可是你在主旋律第一集里就不藏着掖着直接现出至少三条爱情线,我真的有点反感啊!

整个剧情老旧带着恶心,对!就是恶心,他某些的台词的的确确恶心到我了!而总体却又很无聊,无聊到我爷爷奶奶这么喜欢抗美援朝的老人家都能看睡着。

再说说这个片的特效,这个特效啧啧啧,不敢恭维,几个片段的特效就像6毛钱制作一样,为什么是6毛钱?因为物价膨胀了!

这个片第一集的总体观感,烂!俗套!硬加诙谐桥段,自以为幽默,只觉得恶心。我是想看主旋律电视,但是不是一个烂片染了红色就是主旋律,我就会去硬舔啊!

第一集评价

人物塑造零颗星

剧情两颗星

台词两颗星

服化道三颗星

特效一颗星

我不是专业剧评人,这剧评也是边看边写的,逻辑可能有些许不通顺,请大家见谅,第一集观感不佳,见微知著,可知这部剧的全貌,不过我还是希望这部剧能将我啪啪打脸!

 短评

可以的,还挺好看的。

7分钟前
  • 豆友谊如宝🇷🇺
  • 力荐

啥玩意啊,一点249的味道都没有

8分钟前
  • 怅寥廓
  • 很差

因为哥们参与了拍摄看的,半集弃剧,啥玩意儿啊

13分钟前
  • 钟小萌
  • 很差

蛮不错的

14分钟前
  • 兔兔爱吃🥕🥕
  • 力荐

刚看第一集,拍的不怎么样,而且好像重新配的音看的别扭,看看后面吧

18分钟前
  • 233
  • 较差

杜淳一股子兵痞邪气,王子奇像是个野猴子,同样的角色现在看吴京和易烊千玺简直就是影帝。都2023年了,导演们不乱改兰晓龙的剧本是会死吗?

21分钟前
  • 星星赠予你✨
  • 很差

央1看的直播,前15分钟,油腻…期待后边有起色,钢七连宇宙挺住啊!

25分钟前
  • 李思柰
  • 较差

含男量好高,防空洞灯光好假

27分钟前
  • 三丁
  • 很差

为啥追逐戏里总要把路人的菜啊,东西啊,扔的到处都是来凸显主角活泼?可是这是1950年吧,什么生活啊!

29分钟前
  • 孤独的L君
  • 很差

高希希导演从2010年的《三国》往后,似乎也是有些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了!

34分钟前
  • Zhou
  • 很差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38分钟前
  • 死亡芭比粉
  • 力荐

呵呵

39分钟前
  • 王钢蛋
  • 很差

一集弃剧,三观尽毁!高希希这是咋了?五万里这么个大小伙子,欺负老百姓+殴打解放军,这是淘气?就说先抑后扬,也不能这么无厘头吧?

41分钟前
  • Michelle W.
  • 很差

拍的什么玩意儿?兰晓龙这么好一本子可惜了,高希希真tm是个出生。拍不好就别拍别tm祸祸英雄。顿时感觉《长津湖》好太多了,吴京的伍千里、朱亚文的梅生、李晨的余从戎、胡军的雷睢生……一个个都演到我心里去了,看这些角色活跃大银幕上是种享受。怎么到小屏幕,有更长篇幅去塑造人物反而还不行了呢?

43分钟前
  • 较差

第一集全员演技在线,演伍万里的王子奇作为一名新生代演员演技过关,原声台词也很好,把一个农村调皮捣蛋的孩子王演活了。

48分钟前
  • 力荐

怎么说呢…导演和编剧不太在意晚节不保吧,加上可能要给孩子换大房子?

49分钟前
  • 蜡笔小鑫
  • 很差

好剧!

54分钟前
  • 堡垒
  • 力荐

高希希能把中央99届的毕业生请过来厉害了。李晨,杜淳,于震,曹磊。三星观望。

57分钟前
  • 雨季的等候之中
  • 还行

这么看千玺演技不错

60分钟前
  • 風華絕代
  • 还行

节奏太慢了,昏昏欲睡,男女感情线多余,目前为止,千里老娘演技最佳

1小时前
  • Kevin&Ha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