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喜剧班

已完结

主演:陈佩斯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剧照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1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2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3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4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5

 长篇影评

 1 ) 喜剧到底该乐还是该哭

先说这个综艺我的个人观感,目前第一期来看,可以给7.5分。后期会持续关注。

中国喜剧被太多人上了价值,什么喜剧的内核时悲剧,什么喜剧就要输入价值观,什么喜剧就要煽情,这一切的原罪,估计央视少不了担个大责任。很多喜剧演员都是为了上央视节目给拍的节目,你不哭,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优秀小品。但结果就是,除了老一辈,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形式。大家压力那么大,看个喜剧我不就为了乐一下,你来煽情感觉就是我被你狠狠扇一下嘴巴,被训斥说,你怎么还不哭,谁让你笑了。不知道是不是央视的年轻编导多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上新了这档喜剧节目。说实话,一开始我不是很期待。

首先央视的氛围在,主持人就算想来个逗趣的口活也得端着,于是就会变成说的话不痛不痒,就算杨帆已经是够尽力,也会让人觉得主持人稍微有点多余的感觉。这是一个喜剧类的节目,我感觉主持人也是这个节目的一环,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后期能放开点,多给主持人写点有趣的串场词。

说回节目

第一个节目真是有点尴尬,不知道是不是剪辑问题。对了,说到剪辑,这个节目的剪辑真是能不能不要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总是切导师切选手,你说一个小品少了一段镜头,谁都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本来时间就短,故事就浓缩 ,还少一段,看的人就更懵。说回这个节目,到了结束我也不知道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剧本很乱。好像是在说演员是个傻楞,班长特别势利,大家都是奉承着班长,应该就是这两个人的矛盾为主的一个喜剧结构,可是直到结束了,班长出场的莫名其妙,演员互动的莫名其妙。这里面应该有剪掉很多,不过就算这里面不剪辑,这个故事也很老套,班长的塑造也很单薄,整出喜剧看起来就是为了给演员表演才艺做准备的。有点二人转的意味。

第二个是个相声节目,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捧哏好像一直不在状态。这个节目基本是流畅的,虽然梗都是老梗,但是演员如果演得好,其实都是成立的,关键就是演员总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时而走神时而惊恐,可能真有些紧张吧。那个劲确实绷得有点太紧,看得人觉得累了。其他基本就没什么特别差的毛病。是个可以成立的节目。

第三个节目是小品,起初看演员不认识,看介绍是麻花的,还是比较期待的。看完说实话,这就是典型为了晚会写的本子。而且我相信沈腾马丽可以拿着这个去参加春晚的。剧本写得太刻意太正。完全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展开。就这个剧本的感觉,两个配角演员的表演真是有点不在状态,可能跟本身写给他们的内容也不多,但是两个主演也是演的蛮尴尬的,让人不相信他们表演的角色。台上的人感觉就是为了完成念剧本而存在,而且这个剧本就像是AI写的,套路还缺少灵魂。开心麻花这几年春晚的作品都太模式化,奇特的开头,中间抖几个小机灵,最后煽个情。而且人物都没什么性格,好像是为了方便谁演都可以,只要哪个演员有空就可以。这放在成熟的演员可能撑得住,如果是不成熟的,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性格,而且生硬。其实这个剧本完全可以不用煽情,你按你麻花搞怪,从头搞怪到结束,其实也成立。或许这就是编剧的取舍。

第四个节目还是小品,相声演员的小品节目。理由是搭档没来,只能自己演了一个小品,最后还选了相声的郭老师。这个操作就骚了。不过有一说一,演员的表演在这个剧本中是成立的,而且还挺自然,他真的不是小品演员吗。那他接下来要是相声不怎么样,难道要改成专职做小品?说回这个剧本,其实也还蛮不错,起承转合都符合,而且结尾也没刻意煽情,一笔带过。就是感觉人物可以再挖一下。

说回这个节目,我还是蛮期待下一期。最起码,没有通篇的刻意煽情,没有太多业务外的东西。而且导师很出彩,特别是陈佩斯老师,是真心实意给选手意见,特别真诚在点评,观众也能从他点评中看到作品的不足。很期待陈佩斯老师调教出来的选手。郭老师作为串场的导师也是气氛担当,这是他一贯的水平,蛮有意思。英达老师就是温暖人心的人设,专门负责夸。哈哈哈,估计后期要给英达跟郭老师来个互怼的戏码,再组个cp。

这个综艺可以看的。反正我会接着看。

 2 ) 很好看,很搞笑

没有那么多废话,搞笑的全放出来了,不搞笑的都只放片段。评委没有那么多恭维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选手没有大牌明星,但是都有两把刷子。希望每年都能出一季。比春晚好看多了。自从老赵离开春晚,基本就没有完整看过春晚了。今年连看春晚小品都不想看了,感觉春晚小品不搞笑或者弱智。而且都还要有教育意义。这样鬼看呀。以前春晚小品,搞笑为前提。如果有教育意义最好,没有也行。

 3 ) 导师抢学员完毕,冰火两重天,为何落榜,又为何赢得导师青睐?

《金牌喜剧班》的学员可谓是各路高手云集,有郭德纲老师的徒孙上海新派相声演员张聿、霍星辰;贾玲旗下“大碗娱乐”的签约演员何欢;陈佩斯老师旗下“大道文化”的喜剧女演员李静宇;“开心麻花”的演员李海银、高海宝、刘思维、许慧强、和韩云云;有曾经于2016-2018连续三年登上春晚舞台的相声演员董建春和李丁;还有京剧演员曹阳阳、谈元;吉剧演员王冰冰;四川青年谐剧演员吴丹等等。

在2月27日播出的第四期节目中,各组学员第一轮竞演完毕,陈佩斯导师抢得8组学员,郭德纲导师和英达导师各抢得7组学员,另外有8组学员加入旁听生班。

晓草根据各位学员第一阶段的作品和表现,将他们粗略的分成几种类型,咱们看看哪一类学员能走得更远:

01 模仿秀喜剧演员靠什么取胜?

第2期第一个出场的就是郭德纲老师的徒孙,上海新派相声演员张聿、霍星辰。

他们表演的小品《疯狂直播》讲述了一位只有两个粉丝、唱歌怪声怪气却梦想成为网红的男孩(霍星辰饰)碰到了一位小骗子(张聿饰),推销号称能换脸变声、迅速涨粉的软件。小骗子为了展示软件换脸变声的神奇功能,使出浑身解数,先是模仿吴彦祖,之后又模仿杨坤、刘德华、张宇等明星唱歌。霍星辰饰演的男孩最终被小骗子煞有介事的模仿秀所打动,花100块买了两款软件,不过离开的时候顺手拿走了小骗子的手机,也不知到底是谁上了谁的当。

这个小品把当下的热点话题“成为网红”通过模仿秀表现出来,容易引起一部分观众的共鸣。作品中设置了一些包袱,例如小骗子的软件可以快速在不同歌星的演唱之间转换,郑智化《水手》的上半句“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下半句却切换到了“我是女生”。结尾处还一股脑抛出了很多流行梗,例如,“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小鸟伏特加,来这么高”、“拉过我的意大利炮”等等。

陈佩斯老师对这个小品赞赏有加并且最终录取了这两位学员。难怪场外主持人感叹说:“原来陈老师喜欢模仿啊”,也有网友认为陈佩斯老师这是在给郭德纲老师面子,是不是这样呢?

咱们来看看陈佩斯老师的点评:“有时喜剧有种强迫性,他把观众训导成了我让你在哪笑,你就在哪笑。在你们开始的过程中,训导已经开始了。第一个包袱出现,第二个包袱出现。第三个……从此就全开了张了。为什么?因为你们把观众训练好了。他知道该怎么笑了,所以这是有尺寸的,你们一直在尺寸里表演,一直在章法里表演,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喜剧创作过程。”

晓草认为陈佩斯导师欣赏这个表演不仅仅是因为演员模仿得像,更是因为他们的喜剧创作思维。这类作品要想出彩一定要有精心设置的故事框架和一个接一个抖得响的包袱。

而反观另一对模仿陈佩斯老师的张国庆、张建国兄弟,他们模仿了陈佩斯老师的经典小品片段,可是并没有得到三位导师的认可,落榜而归。

郭德纲老师点评说:“人的价值在于他的不可替代性。刚才的表演太过简单了,甚至有点儿戏。”

02 一人分饰多角喜剧的关键是什么?

第三期第2个出场的是来自贾玲旗下“大碗娱乐”的签约演员何欢和喜剧演员蒋诗萌,他们二人都有参加春晚的经历。

二人表演的小品《天不怕 地不怕 就怕老师找我爸》讲述了一位淘气的男学生何欢为了帮助他的同桌大壮参加校园模仿大赛,给大壮贴双眼皮儿、假睫毛和美甲,结果被班主任发现叫到办公室训话。当何欢的老师得知大壮参加校园模仿大赛要模仿的对象正是自己时,更是生气,她要求何欢的爸爸到学校来。何欢并没有告诉爸爸而是假扮自己的父亲和老师见面。一边是老师要求何欢本人和他的爸爸一起面谈,一边是何欢假扮的父亲极力阻挠老师见何欢本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一人分饰多角作品中,只有一个角色蒙在其中,观众和其它角色都是知情人,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令不知情的角色处于被误导或吃亏的状态,这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在这个小品中,男同学何欢假扮父亲,只有老师不知情,观众和何欢本人都是知情人。这样当老师相信了何欢这个假扮的父亲时,观众就会觉得好笑。

此类作品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制造信息知情的差异,陈佩斯老师认为这个作品做的还不够。他点评说:“还是没有找到方法或者是方向还不准确,……(学生)距离他变成父亲还差得很远很远……所以他进来时观众是猜他,这叫‘皮厚’,是渐进的。当观众已经适应被骗的时候,这个故事就不好看了……喜剧缺了那个突然性。那个突然性是什么呢?你们一定要知道那个突然性是所有观众知道,只有一个人不知道(即老师),那么你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对比差,我把它叫做‘差势’。所有喜剧的行为过程都是在创造‘差势’的过程,创造剧场中这个他们知道,你不知道,你被伤害,看的人都开心(的效果)。

最终,陈佩斯老师录取了他们,可见,陈佩斯老师对二人的喜剧表演功底还是认可的,作品本身的问题并有没有影响他们的比赛结果。

03 陈佩斯导师认为标准的喜剧表演和作品究竟好到哪?

第三期出场的话剧演员李静宇来自陈佩斯老师旗下的“大道文化”,曾经出演过由陈佩斯老师编导的话剧《阳台》和《托儿》。

李静宇的小品《绝密档案》讲述了一个佯装卖葱油饼的胖胖的女职业特工,为了拿到一份重要文件潜入大汉奸王世勋的家中。女特工还没来得及找到文件,大汉奸已经回来了。女特工急中生智蒙上了大汉奸的眼睛,大汉奸误以为是他的一位情人在和他打闹。二人周旋之际,大汉奸的夫人走进了屋里,发现大汉奸被女特工蒙着眼睛,就责问大汉奸屋里的女人是谁。大汉奸这才有机会看到女特工的真容,发现并不是自己的情人。女特工假装是被大汉奸霸占的民女,大汉奸被气愤的夫人打昏过去。女特工哭诉家里的房产地契都被大汉奸锁起来了,夫人就把一大罗机密文件都给了女特工,还主动地开车送女特工回家。

陈佩斯老师点评说:“这是一个标准的喜剧作品,而且很完整。她的行动还大于语言,她不是靠语言取胜的,而是靠角色的行动。完全靠肢体动作表达。这个角色特别难演,祝贺你成功的表演。”

可见,陈佩斯老师认为好的喜剧作品和表演是行动大于语言的。下面晓草就具体跟大家聊一聊小品中行动大于语言之处:

小品在一开始女特工进入大汉奸房内寻找重要文件时,选取了龚琳娜的《忐忑》作为背景音乐,女特工各种夸张的搜寻动作都踩在音乐的节奏上产生了喜剧效果。之后,大汉奸进入房内,女特工利用大汉奸花心的角色缺陷,成功地让大汉奸相信女特工是他的情人。其中,大汉奸被女特工蒙住双眼,要求摸一下情人的小蛮腰,胖胖的女特工情急之下伸出自己的小腿让大汉奸摸,是一个巧妙的行动大于语言的包袱。

等到大汉奸的夫人走进屋内,三个人各怀心事:女特工害怕被大汉奸发现自己的身份,大汉奸害怕夫人发现自己有情人,夫人发现大汉奸有情人委屈气愤。于是女特工巧妙地利用了夫人对大汉奸的愤怒之情,成功地赢得了夫人的同情并获得了重要文件。

小品的故事情节通过各个人物的行动推进,大汉奸角色本身的缺陷——好色,也成了小品的一大笑点。而夫人的加入使得局面发生了转变:从女特工想尽办法脱身,转变成了大汉奸向夫人解释摊牌,而女特工正是从夫人身上找到了突破口,最终完成了使命。

可见,一个好的喜剧作品是通过各具特色的人物的行动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巧妙地制造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主要角色在各种矛盾冲突的缝隙中达成了目标或是受到了感化。

一篇文章无法将前四期所有学员和作品的类型都概括进去,晓草只能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大家聊一聊。

如果朋友们感兴趣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和关注寸草园,晓草后面还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4 ) 第四期有感

刚看完了《金牌喜剧班》的最新一期,郭德纲组内小考。

首先吐槽一如既往的稀碎的剪辑和切屏,看看导师反应也就罢了,来回看观众和后台第二现场干嘛,怕我们忘了吗(确实忘了很多旁听组)。可能是我综艺看到少,get不到这个节奏。

陈印泉走了,很可惜。他表现不是最出彩的,但是确实是在尽自己所能表演喜剧,他更符合我们这种在自己所专长道路上不停在奋力向前进的,所以看着很有共鸣。表演的内容很正,我猜这一定是多方整合后,适应国家一级演员的同组人做的编排。对他的结果,感觉很是惋惜。

和印泉一组的留下了,喜剧综艺淘汰了喜剧演员,留下个就会表演吉剧的,国家一级演员,还是所谓观众大比分投下去的。

另外一个出局的金铭老师,本就是来玩票的,两次表演都被减的七七八八,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胜出的两组确实表现很棒,旁听组不敢上是对的。

郭德纲老师一组很优秀,期待陈佩斯老师。

 5 ) 一点点感想

十几年前,陈佩斯告诉我,怎么吃面条。 十几年后,陈佩斯教给我,怎么品小品。

小品是个技术活,

做喜剧在当下更不容易。

“所有的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令人发笑的艺术,来自辛辣刻薄的讽刺,而这背后是对世界的观察,对人性的洞悉,对世间百态秘密的参悟。有时甚至是以自己的痛苦去换去他人的笑声,这背后,是喜剧演员的牺牲。

观众处于俯视的状态,我们爱看扮丑爱看尴尬,某种程度上,总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无论戏里戏外,喜剧演员都无从选择,但是也可以说,是主动选择。

所以喜剧,都是悲凉的底色。

另,演员吴孟达今日去世了,对他的记忆停留在流浪地球中的老爷爷上,以及模糊的和周星驰搭戏的场景,具体情节忘了,毕竟年代久远,成为了童年的回忆了。

唉,想到今年的春晚,以及陈佩斯的皱纹和胡须,不禁感叹,一个黄金时代过去了,缅怀。

 6 ) 快看完了,总体来说觉得高开低走

快看完了,总体来说高开低走,没预期的那么好,几个槽点: 1.节目“内定“设定太生硬,给人强烈的“黑幕”感。汪东城就一特邀嘉宾身份,被节目邀请来涨“人气”,但无论是出场表演还是看似合理的结业方式都太刻意了。 2.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错的演员拿的许多“烂”剧本,难有发挥空间。许多剧本情节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也不可乐,结构也存在明显问题,感觉就是赶时间硬“凑”出来的;俗套的老梗翻来覆去的用,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让人味同嚼蜡,忍不住快进… 3.许多节目被后期剪的稀碎,时长控制可以理解但要么直接掐了随便提一下带过都好。后期剪辑视角转化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表现因此看不到,比如二人对话或许两人的行为肢体语言是亮点,你这是突然特写人脸上去了,这叫啥? 4.这广告植入是要每个节目都要带才行啊?不无聊吗,谁不知道你郎牌特蛆啊…

 短评

四星给陈佩斯老师。这个主持人能换一个吗?

8分钟前
  • 有几年久。
  • 推荐

可以叫金牌龙套班了 贾玲的龙套 大潘佳佳的龙套 宋晓峰的龙套 开心麻花的龙套 贾冰的龙套 东北一家人的龙套 全是龙套 选手的质量真挺一般的

13分钟前
  • liuxin800711
  • 推荐

没有张大大 就是好看!

16分钟前
  • 趁熱_拿鐵
  • 推荐

看了第一集。三星给神一样的导师,二星扣谜一样的作品。学员当然要站队学员,毕竟你自己又能贡献什么好作品呢?还是不要搞坏同级关系。郭德纲和稀泥没啥毛病,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白脸鼓励人是传统艺能,只要选择的时候中肯就好了。

17分钟前
  • 黏巴粘儿
  • 还行

煽情不刻意就让观众可以接受

22分钟前
  • 愁容骑士
  • 推荐

陈老师真诚,起码第一期来看,和陈老师观感大致相同

27分钟前
  • 鸵鸟进化录
  • 还行

陈佩斯好,郭德纲坏,英达稳,演员别的不会光知道煽情了,应该出台一个规定,喜剧禁止煽情

31分钟前
  • 雅俗共赏
  • 还行

奔着导师看的,说实话,选手很一般。

32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只有第一集是高开的

33分钟前
  • 斑点
  • 较差

也没特别好,全靠同行衬托,作品质量比《欢乐喜剧人》高太多了,可惜剪辑和赛制太迷,热度始终上不去,没怎么破圈。陈佩斯的点评很有干货,让人敬佩;郭德纲就是来调节气氛的;英达不知道来干嘛,有点没找准定位。

38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这不赤裸裸的打欢乐喜剧人第七季的脸吗,不但把脸打肿了,把脑袋都打没了

39分钟前
  • 炜君子
  • 力荐

很难想像,导演怎么找的这么三位,还看啥选手啊,导师对话就能播一天一宿

40分钟前
  • Cyniciiiiiii
  • 力荐

光是看陈佩斯老师的点评就够我们学习了,那些学员为什么一直在说他严格的问题?

45分钟前
  • 捕快
  • 推荐

没想到啊没想到,几千年才出一个的陈佩斯竟然也投靠央视了,而且还在认真点评

4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比省台的喜剧综艺品质要高很多啊。没有那么多喜头悲尾的不快乐了。听陈佩斯的点评是一种享受。

52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陈佩斯老先生的点评很到位啊

57分钟前
  • 院长大人
  • 推荐

最有看头的是导师对表演的分析,干货很多,尤其是陈佩斯老师。

1小时前
  • 居无间
  • 还行

整体水平还可以,比隔壁那些个喜剧综艺好一些。三位导师,感觉英达差点意思;陈佩斯还是有东西的。学员里,盛伟,海银、海宝,何欢、蒋诗萌,陈嘉男,韩云云不错;可惜许建只是来助演的。期待第二季。把英达换成赵本山吧😂😂😂

1小时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推荐

回归单纯的喜剧,没有烦人的煽情和教做人,就足够了。

1小时前
  • 啊哈小阿飞
  • 推荐

竟然挺好看。。陈佩斯一开口就不一样啊,可是为啥没人选他。。。

1小时前
  • 凌晨四岁打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