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已完结

主演: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周深,周延,阿云嘎

类型:综艺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剧照

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7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8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9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抢了《爱乐之都》风头的,居然是款豆瓣差评不断的“奇葩综艺”?

一个音乐剧爱好者对于第二集的碎碎念...

今天是愚人节,然而笔者并不想开玩笑,而是想认真探讨一下音乐剧和综艺的结合~

首先《爱乐之都》有多拉垮相信不需要赘述...它打着音乐剧推广节目的旗号,一开播就让众多音乐剧爱好者恨不得马上与之划清界限,崩盘速度恐怕能与国足相媲美><

表示被这一声明刷屏了(其实也是有点太夸张了

而就在大家看完第二集,怀疑中国音乐剧是否还有希望的时候,与之同时播出的《天赐的声音》却喜提了“天降猛男”的剧本!阿云嘎来客串了,并且一口气唱了《在远方》和中文版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称“中罗朱”)中的两首歌...而这两部剧的其他选段,也恰恰就在东方卫视《爱乐之都》(简称“东爱”)的舞台上表演过——所以四舍五入相当于两款综艺撞歌了,然后“东爱”犹如国足一般被人家踢了一个5比0!

没想到“东爱”中神级纯享版还没出现,隔壁就来了一个double kill

港真,对于出品《天赐的声音》的浙江卫视,笔者是恨不得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的,因为其黑历史不断,盘点下来恐怕能超过国足惨败的记录...而这次,却不由得刮目相看~补完阿云嘎客串的那集后,更是觉得这个综艺非常的精彩!然而打开豆瓣,却傻了眼:

虽然第三季的评分还没有出,但这前两季...

笔者不知道是豆瓣的评分有偏差,还是这个综艺的第三季逆袭了,总之《天赐的声音》原来一向口碑很差!难道《爱乐之都》就那么耻辱性地输给了综艺界的越南队?

4首对9首,优势在我!

坦白来说,笔者相信第三季的《天赐的声音》,起码嘎子哥梅开二度的第二集,值得更好的评分——它单从歌曲数量上,就比同期的《爱乐之都》多过一倍...

而且在质量上也卷的很厉害:你甚至能听到戏腔周深!而不论阿云噶还是周深的演唱,甚至都没能成为最后的推荐金曲!中间还穿插了信的退赛风波,及音乐原创还是翻唱的大讨论...感觉不论信息量还是爆点密度,都比隔壁《爱乐之都》高了不止一倍!

节目环节及评审设置

笔者感觉,节目环节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不同效果的关键因素——《天赐的声音》每集有两轮,参与者分为每集变动的飞行音乐合伙人和不变的常驻音乐合伙人;第一轮是飞行组组队演绎,然后再各自争取和心仪的常驻嘉宾合作,共同完成第二轮的作品,而中间的配对可以去争取、可能被截胡,也是很有戏剧性!

反观《爱乐之都》,笔者感觉在赛制上完全就是抄了《声入人心》的错题本:人家是首席、非首席,音乐剧中没有这种说法,结果改成了不伦不类的3A4A,换汤不换药啊!令人直接串戏到了花滑...然后配对和选曲也是莫名其妙,完全就是节目组的安排,而在表演的时候又是在PK,完全把重点放在了人的比拼,而不是作品本身orz

在评审环节,《天赐的声音》引入了毒舌乐评人,经笔者了解这也是节目最具争议的地方——不过,这种甩锅机制其实保护了常驻音乐合伙人,因为他们经常也会下场帮被批判的飞行音乐合伙人辩护(可能再顺带打下感情牌),感觉有点人均“东爱”里的嘎子哥的感觉...

而在第三季,乐评人少了一个评论里一直被诟病的丁太升,常驻音乐人里却多了一个情商爆表的周深,节目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起码在阿团长的音乐剧表演后,全场都是一片赞美之声,就差原地卖戏票了!

天赐的音乐剧?

笔者其实很想看《爱乐之都》抄《天赐的声音》的作业...一来音乐剧也是靠配合的——不妨设想一下,就现有的阵容微调一下,将阿云噶、郑棋元、丁臻滢等公认的大咔设为常驻,然后每期跟不同的新演员各种搭配,岂不美哉?而在最后的效果上,相信也能提携后来的佼佼者,重现《声入人心》里“老云家带娃”的效果~

二来,说句实话,魔都音乐剧可能哪里都不专业,但观众是最专业的!笔者甚至在很多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专业爱好者跟从业者对线,然后越聊越深,牵扯出各种八卦的 ...这可比千篇一律的套路访谈有意思的多了!

举个栗子,笔者曾经在CJ的发布会上get了很多内幕

当然,以上仅仅是脑洞,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多难度,比如音乐剧的舞台恐怕没那么容易搭建和调整,所以制约了选曲的自由度...

但问题是,《爱乐之都》里花大精力搞的舞台效果,似乎却并没有被观众所重视!对此,笔者并不觉得是这届观众不行,而是节目组舍本逐末了,以至于最基本的“戏”都没有呈现好!

音乐剧本质是戏

正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在音乐剧表演中,令观众入戏是非常重要的...可引入方式其实各种各样——比如,可以靠逼真的妆容、震撼的场景,也可以靠演唱前几句像“我叫陈桂林”这样的对白~

在笔者看来,《爱乐之都》节目组对“戏”的理解太浅了,甚至连“show not tell”的道理都不懂!结果千篇一律的旁白引入,然后强行唱歌加几句对白,反而没能体现音乐剧特有的“唱演结合”...

我们就拿中门对狙的“中罗朱”举例:张韶涵虽然不是音乐剧演员,但在《阳台》这段的演技真是绝了,而同时这首歌本身就兼具了叙事的效果,哪怕根本没听说过“罗朱”的纯路人,听了歌词、看了表演也能知道这是“冲破禁忌,超越世仇”的爱恋;反观东爱的《爱人》,又是旁白又是对白,结果演的还是很尬,又突然插入了舞蹈的死神——最后论起演技来,反而死神发挥的最好 0 0

笔者感觉,《爱乐之都》这种片段式的呈现是不行的,更何况它选取的往往都不是那些最合适的片段,编排上面也令人一言难尽...反而是《天赐的声音》尽量配合阿云噶,呈现出了音乐剧应有的演出效果,不仅把非专业的搭档带入了戏中,也能在不靠旁白的情况下,边唱边演将观众带了进来~

主场作战 VS 客场作战

话说回来,启发笔者思索的,其实是在这个“未播出片段”(需VIP观看)中,直接做了个现场调查,结果发现进剧院看过音乐剧的人还是太少...

【阿云嘎】未播出片段 阿团长与音乐剧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相信这也是阿云噶来到《天赐的声音》的意义所在:归根到底,音乐剧的受众太少了,哪怕《声入人心》带来了一波破圈,其效果还是很有限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地客场发力~

但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有自己的侧重点,难免就会把这真情流露的安利时刻剪出正片——起码在别的音综上,唱好还是第一位的,只能通过一首歌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吸引观众进来逐步安利...

而《爱乐之都》则是主场作战,一开始就打出了音乐剧的旗号,可这一来吸引到的,大多数是音乐剧的基本盘;二来节目也没有做到多专业——于是几乎只是割自己人的韭菜,很难给中国音乐剧市场带来增量orz

当然,笔者虽认为现阶段客场作战更有利于扩大观众群,也要承认主场做得好的话,也是能破圈的:比如之前说唱、街舞、脱口秀方面的节目,就从小众走向了大众...但前提是得真的懂,做出来好看!就像不是随随便便立起一个大旗就能天下云集响应,你得在这个旗号下能打胜仗,能让百姓觉得这帮人虽然少,但确是王者之师~

《爱乐之都》目前明显是含金量不足,反而急着挂羊头卖狗肉,结果就成了袁术一样的伪帝的存在...恐怕廖昌永老师来了也难以救场!

总之,笔者建议后来者不要那么急地去打造音乐剧的综艺,还是要广积粮、缓称王,应先像范大将军说的那样——把自己的理念先搞懂...或许,从业者们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多去客场,用“音乐剧+”的形式先把蛋糕做大?不知大家怎么看?

起码笔者宁愿上海成为不了“爱乐之都”,而更希望音乐剧的火种能够开枝散叶,真正普及到全国!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2 ) 玫瑰少年

第一次听这首歌,被两位歌手打动了,每次循环眼泪都掉下来,有时候歌曲的意义是给人希望和力量,这首歌做到了,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各种回忆,感谢。看到网上有人说没原作想传达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觉得应该gay吧蹦迪放?那就是另一个圈子的“神曲”了,恕在下领会不了。互相尊重,各自安好吧。

 3 ) 在生活中找灵感

这期节目也太有生活气息了吧!大家寻找歌曲灵感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在录音棚里面讨论,而是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满满的生活气息,让歌手们在歌声中透露出生活的哲理。

印象比较深的是海泉和龙姨在街头吃串的情景,在市井中往往会有不一样的音乐感悟,烧烤摊虽然简陋,但是放着歌手的吉他,火车从背后经过还有轰隆隆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嘈杂却有故事感,让海泉和龙姨一下灵感迸发。在现场的演唱中,他们的歌声虽然朴素,但是格外动人。

希望嘉宾们能保持住这样的创作态度,多多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才能让歌曲更吸引人。

 4 ) 《天赐的声音3》:别让“声外之意”挡住了“天籁之音”

3月11日《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如约而至。作为一档音乐励志节目,《天赐的声音》旨在为不同风格的音乐人打造合作舞台,激发出对音乐内容的无限创造力,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

然而相较于专注舞台的呈现,前两季《天赐的声音》却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鉴音团”与歌手的冲突展现上,类似“陈卓璇对骂丁太升30分钟”、“丁太升怼哭萨顶顶”等等话题频繁登录热搜。虽然诸如此类的话题的确为节目带来了相对可观的热度,但却使得节目的音乐属性在对“市场”的追求中不断偏移。让本应该呈现“天籁之音”的舞台成为了“声外之音”的辩论现场。

不过幸运的是,暌违一年,在新一季的《天赐的声音》中我们又看到了音乐最本真的魅力。

弱化“声外之意”,聚焦“天籁之音”

新赛季最大的亮点在于节目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对比前两季聚焦于鉴音团,强化鉴音团与歌手的矛盾冲突,《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将重点重新回落在了舞台的呈现之上。

观众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在新一季的节目中,鉴音团点评的时长被明显缩短。

以第二期节目为例,在全长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留给鉴音团的镜头被严格控制在了十分钟以内。每个舞台演出过后,一般由一位点评人发表3-4句话就会直接切入到下一个环节或是下一个画面。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歌手的舞台与音乐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最大程度上重点突出了音乐对于节目的主题地位。

同时,为了聚焦真正的“天籁之音”,本季常驻嘉宾的选取也显得更为用心,在嘉宾的选择上不再一味地追求“强强联合”的实力碰撞,而是更多地将歌手之间的适配性放在了首位进行考量。

常驻音乐合伙人除了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三位实力唱将外,在近两年的音综市场,作为导师和助演嘉宾精品频出的两位国服最强辅助:周深与GAI也强势加盟。为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合作提供了更多令人期待的可能。

例如,在第一期周深与康姆士乐队的合作中,虽两者的音域差距极大,但其空灵清澈的嗓音与康姆士乐队土地般质朴的表达,却更为极致地演绎出了歌曲的精髓所在。而其之后与梁龙的合作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面对嗓音极具东北特色的梁龙,周深在间奏上添加地绝美戏腔与方言rap,与梁龙形成了巧妙的呼应,碰撞出“东北大乱炖”的神奇风格。

我们必须意识到,作为一档通过“合作”碰撞出“天籁之音”的音乐节目,声音的“cp感”尤为重要。对于观众来说,“好听+好看”带来的和谐观感其实远胜于仅仅依靠迥异风格而制造的激烈碰撞。

此外,为了鼓励更多音乐人勇敢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新一季的《天赐的声音》也在节目的赛制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此前节目遵循着严格的竞技逻辑,即以争夺“天赐金曲”为最终目标,每轮比赛过后都会有音乐合伙人面临淘汰。而在新的一季中,《天赐的声音》对淘汰的机制进行了弱化,为飞行音乐人提供了更多尝试不同音乐风格的机会。

作为偶像出身的希林娜依·高通过与梁龙的合作尝试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摇滚风,直言成功解锁“摇滚”这一新皮肤。而虽然在第一期节目中希林娜依·高与海泉遗憾未能组队,其在第二期中却重新获得了与海泉共同演绎歌曲的机会,二者用温暖的声音传达出了歌曲《唯一》中不能触碰的恋人之间的情愫,成功获得了本期的最佳金曲,弥补了第一期的遗憾。

鉴音团尴尬地位仍是痛点

尽管这一季没有了丁太升,但节目开播至今始终存在着一个未能彻底解决的痛点:鉴音团的尴尬地位。鉴音团的设置初心本应是从专业角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但随着节目的播出,这种对艺术的点评却逐渐愈发偏离本意。

在对节目的第一个舞台的点评中,鉴音团们的观点就开始与音乐合伙人产生了冲突。在希林娜依·高与吉克隽逸合作舞台《铿锵玫瑰》结束过后,乐评人梁源对两位音乐人的表演方式提出了批评,梁源认为卖力和斗并不是一种高级的女孩的力量,舞台不应该只是躁的。而这样的说法立马遭到了音乐合伙人周深的质疑,周深表示站在更贴合大众的舞台呈现的角度上,一个现场表演,如果用太过细腻的表演反而难以吸引观众。

而后续的鉴音团的种种点评更是引发了音乐合伙人与观众们集体的疑惑与不解。在信与唐艺表演过后,乐评人流水纪痛批信与唐艺的表演是一种折磨,原因是信在表演结束后用手比了一个V,该动作与这首歌的表达毫无关系,导致整首歌直接垮掉。而显然这样的点评大多数观众并不买单,不少弹幕怒表点评内容完全无关,甚至感觉鸡蛋里挑骨头。

而后续,梁源对唐艺的批评更是完全与歌手当场的表演无关,反而是将关注点落在了唐艺的流量难以匹配三千万粉丝的顶流。就连歌手自己都在舞台上直接请求乐评人可否仅仅点评舞台本身,而非对其个人的职业选择随意评价。

其实鉴音团的设置本应该是一大看点,一方面拓宽节目的专业视角,让观众有机会获取更多更深入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不同观点的对撞也会制造出更精彩看点,不仅能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还能点燃大众观看欲望。

但就目前节目前几期的鉴音团点评而言,鉴音团的观点明显无法服众,更多时候甚至是在为了剑走偏锋而剑走偏锋,既不能真正帮助到歌手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更是最终将“与歌手的冲突”进一步转化成了“与观众的冲突”,导致鉴音团的权威性与必要性在观众心中急剧锐减。

究其根本,在鉴音团的尴尬地位的背后实则是节目由于过度依赖鉴音团与歌手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造成的发力点偏移。诚然,对于一档节目来说,戏剧冲突的存在至关重要,其构成了节目高潮的关键来源。但这样的戏剧冲突,不一定只能依靠外部的矛盾进行激化。而对于《天赐的声音》来说,若想避免鉴音团的尴尬地位日益加深,节目亟待从音乐本身出发,或挖掘背后的创作故事,或强化音乐风格的融合,挖掘出除鉴音团之外的更有新意的戏剧点。

而同时,对于鉴音团本身而言,能否形成一个更统一更完善的音乐舞台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避免点评内容的偏离,也将会有助于重新构建鉴音团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性,让鉴音团的存在回归正轨。

总体而言,本季的《天赐的声音》较前两季而言更多地突出了音乐舞台的魅力,依靠不断的争论而“先声夺人”的趋势得到了有效地弱化。但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弱化”还未能触及到节目音乐性与戏剧性本质的矛盾。作为一档常青的综N代节目,除了鉴音团所制造的热点冲突之外,《天赐的声音》仍具备着更多值得挖掘的音乐宝藏。

 5 )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孤勇者这首歌,据说是一个患癌症的女孩子写的。 这首歌我曾经单曲循环过许多遍,这首歌曾经给处于低潮中的我带来很多力量。 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满身污泥的、奔波前行的都是英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在努力,我们就都是自己的英雄。 这首歌带给与生活对线的我许多勇气。 时至今日,我的低潮已有了转机,在天赐的舞台上,我又听到了这首歌,很惊喜。 节目中这一版的演绎我更喜欢一些,我想,我会反复把这一版演绎反复听上许多遍,也推荐大家把节目里的这首歌听上许多遍,记住这句话: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6 ) 实力没有“上限”,《天赐的声音3》打造歌手的“试炼场”

主编温静导读:《天赐的声音3》试图通过增强音乐伙伴之间“合作与碰撞”,因而产生了更多意外惊喜和附加效果,甚至形成了一个不同风格歌手群体的“试炼场”,不仅拓展了音乐创作的领域边界,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音乐创作没有真正的上限。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连做三年,“专业与态度”,或许是其不断创新与迭代的源头活水。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林夕

欣赏和观看好的音乐节目,仿佛已成为大众的习惯动作,尤其在每年的第一季度。意外的是,纵观今年Q1音乐综艺市场,处于一种质高量少的状态,一线卫视陆续上新音综项目,其中浙江卫视连做三季的《天赐的声音》如期回归,音乐业务能力抗打、整体水准在线,给大众带来质感与惊喜的同时,也给音综市场增添了几许信心。换言之,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连做三年,“专业与态度”,或许是其不断创新与迭代的源头活水。

正如第三季节目首播开场,五位常驻嘉宾就分享了各自陪伴节目成长的真挚情感与感悟。胡海泉坦言做到自己的极致,并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周深也表达出演唱的标准就是歌者对自己是否满意。而张韶涵更是通过三季节目的历练,定义出“我自己就是金曲”的信心。说唱歌手GAI周延认为,保持自我风格很重要,歌手就是要用作品说话。“创作才子”胡彦斌更是感慨,所有的质疑声都是激励歌手不断成长的力量。

实际上,作为一档励志IP音乐节目,此时《天赐的声音3》开播,切合时宜,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喜悦感和收获感,同时也为浙江卫视2022高品质音乐季埋下伏笔、做好序幕。

敬畏舞台、回归音乐本身

这里是有“梦想感”歌手的“试炼场”

如果说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一季节目是探索了音乐类真人秀的新表达,将“音乐感”发挥地恰到好处,那么第三季则是进一步将此类节目的音乐属性做到更大释放,为大众呈现出一场场的别具一格、精彩绝伦的音乐live现场秀,让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一般做到第三季IP节目,好像很难给观众带来更多额外惊喜,但通过首期节目可以发现,《天赐的声音3》试图通过增强音乐伙伴之间“合作与碰撞”,因而产生了更多意外惊喜和附加效果,甚至形成了一个不同风格歌手群体的“试炼场”,不仅拓展了音乐创作的领域边界,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音乐创作没有真正的上限。进一步而言,也客观打破了综三代创新魔咒,用实力证明内容创新没有上限,可以一直做下去且做得更好。

众所周知,嘉宾构成了一档节目的主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内容品质。而《天赐的声音3》在邀请嘉宾歌手方面,一如既往地费尽心思,其中常驻和飞行两大嘉宾部分,在首播节目中都表现出专业的音乐态度和坚持精神。

一方面,五位常驻嘉宾歌手,首舞台表现符合大众期待感,创新显著、风格迥异。其中,张韶涵现场表演时的舞台穿透力,让观众与之更易于共情感动。而“起跳分”更高的胡彦斌,对音乐作品完成改编则成为他的功课和标配。此外,细腻的歌手胡海泉,更多的是照顾音乐合作伙伴,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还有音色空灵的周深,现场演绎出神仙唱法,让人拍案叫绝。当然,说唱歌手 GAI周延的舞台表现,彰显出个性自由和潇洒肆意,让人记忆点颇多。

另一方面,自带不同人生故事和经历的飞行嘉宾们,舞台和唱歌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康姆士乐队自带沙哑沧桑的声音,却可以唱出治愈感满满的慢歌;网络歌手出身、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唐艺,她在音乐追梦的路上坚持了18年,首登大舞台感动之情溢于言表;自带偶像标签的希林娜依·高,在“天赐”舞台上所呈现出的专业歌手硬实力让人真实服气;再度回归舞台的歌手陈意涵,感动之余更多的是自我激励;作为实力派女歌手的吉克隽逸,自带抗打的实力和她信力,让人颇有感触共鸣;歌手信(苏见信)稳定的舞台发挥,瞬间让不少观众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和时代金曲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天赐的声音3》更注重音乐背后的思考,在这个舞台上,节目组让歌手、乐评人、市场进行了更好的连接,不仅给与歌手成长的空间,还有利于未来激发出更多好的音乐作品和实力歌手。正如节目中网络达人歌手唐艺,在首期节目中获得音乐鉴赏团老师的方向建议,重新找准自身定位。其中崔迪老师更是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你应该多去录音棚,因为好的歌手都是在棚里磨出来的,比如自己哪一个声音更好听,自己发音吐字跟麦克风的距离应该是怎样,还有你的声音位置,应该是往下还是往上的控制等等。”

所以说,常驻与飞行歌手之间的双向成长线,显然是本季节目重要看点,同时也诠释出何谓歌手“试炼场”的真正涵义。

音乐评论的天花板

纯粹的音乐信念感和舞台呈现

做到第三季的《天赐的声音》,持续升级自身IP,不断满足观众对于高品质音乐和正能量获得感的复合诉求,同时完成平台对自身内容创作力的精进演化。说回本季节目首播的显著亮点为“音乐上的纯粹感”,这也就决定了整季节目的基调立意和顶层设计,给大众带来极致纯净的音乐享受,同时是歌手们的爱乐之旅。

具体来说,所谓节目的音乐纯粹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在内容上,没有让日常细节喧宾夺主,首期输出了8场各有特色的纯净音乐舞台,每个组合不但选歌各有特色,且演绎方式也各不相同,给观众带来了丰富优质的视听新体验。其中吉克隽逸、希林娜依·高合作的《铿锵玫瑰》,颜值与实力并存,凸显女性的自信之美。信和唐艺合唱《光的方向》,力量感拉满,热血沸腾。康姆士乐队和陈意涵合作的《后来》,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呈现出区别于原版的故事效果。

此外,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合作的金曲舞台,更是一种神仙打架之感,特别是张韶涵和信合作改编的《孤勇者》,惊叹于他们的力量和爆发感,并欣喜为之追随。而周深和康姆士乐队合作《克卜勒》,无论是编曲、演唱难度,以及舞台配合等方面,堪称完美呈现,最终也获得了首期的金曲。

其二,传达出对音乐热爱与坚持的积极态度。在“天赐”的舞台上,其主动给予了拥有不同境遇歌手平等机会,他们可以在此尝试,甚至是一场蜕变之旅。首期节目中,作为短视频平台出身的歌手唐艺,在节目中展现了自身的演唱实力,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精进歌唱技艺的良性建议,使其在与胡海泉再次合作时,舞台演唱呈现出明显进步。阔别舞台较久的歌手陈意涵,甚至是泪洒现场,特别珍惜如此好的舞台和演唱机会,让人也不禁感动泪目。另外,为了让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获得展现的舞台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节目组邀请到各行各业普通人组成了现场的合唱团,让热爱音乐的他们可以在舞台上真正发光。

其三,让大家听到不同的反馈声音,这也是音乐纯粹感的直接体现。特别是节目中音乐鉴赏团老师们的评价,不单单是一味的认可和赞美,而是真正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诚恳建议,从而实现更加完美的舞台呈现。诸如,他们中有人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抱着给1%人去听的,但却能感动99%的人。”“不是中国所有的音乐综艺舞台,都应该是躁的。”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反馈声音,可以给歌手甚至是观众,在音乐理念和认知层面上的拓展与思考。所以说,这是歌手的试炼之旅、成长之旅、蜕变之旅,同时也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线,歌手与乐评人之间,更是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关联,动态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成就了彼此。

好的音乐节目可以递出深层价值内涵

积极践行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在《天赐的声音》的舞台上,不拼流量、人气、颜值,只拼音乐硬实力、能力、态度,任何人都需用舞台创新说话、凭实力获得认可。

从首期节目飞行嘉宾希林娜依·高、陈意涵来说,她们身上不可避免地自带偶像标签,但她们在节目中所展现出的真实力,以及对舞台的掌控力和自信感,无疑给大众留下了足够的记忆点和激励感。你可以看到,希林娜依·高在演唱《铿锵玫瑰》时,是一种大女生的自信,实力高音和舞台风格,让人记忆尤甚。而她在与胡彦斌合作粤语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时,认真踏实学习粤语歌词和发音,最终呈现出浪漫甜美的小女生风格,首期两首反差之大的歌曲接连呈现,她也确实用实力和态度说明了专业歌手的硬实力才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好的电视节目具有某些共性特点,特别是在娱乐之外传递深层价值内涵。纵观《天赐的声音》这档IP节目,明确深入地贯彻了“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精神指引,特别是首期节目关注了女性力量和自信,以及《孤勇者》邀请来自不同行业却志同道合的青年合唱团共同表演等,都在向大众传递出积极的正能量和职业价值观。与此同时,更传递出一种“超越自我与拼搏进取”的价值追求,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改善人文生态带来正面影响力。

作为平台方的浙江卫视,体现了更多的主流媒体的担当和行业生态的有效引导。实际上,主流卫视平台主动践行使命和初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保持前进力和使命感,更是凭借自身扎实的内容创作实力,不断探索高品质内容作品,尤其是打造出全新音乐季主题概念,从《闪光的乐队》到《天赐的声音3》再到《为歌而赞2》《中国好声音2022》等,贯穿全年的音综内容创新,既有意思更有意义,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释放出自身强大的创作能量和发展动力。

 短评

你喜欢唱歌、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想唱痛快了、想随感觉...你完全可以去KTV唱啊。以此为职业想靠这个赚钱还要说“不用管别人喜不喜欢怎么评价唱自己的歌就好”,这是什么逻辑啊。通过唱一首别人不喜欢的歌来表达“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很酷”,所以你们的真实职业不是唱歌的而是行为艺术家?靠卖酷人设赚钱?

4分钟前
  • 小笼包
  • 较差

浙江台现在所有节目都是一个小时录完的??一半以上嘉宾全程看提词器?几句歌词都记不住?拿着巨额通告费来唱卡拉OK的吗?

7分钟前
  • cc子
  • 很差

为了小深深来看,但节目真的看得我脑壳痛,尴尬得我都替他担忧,只能说为了生活。这个节目第一季还能看,第二季真的够烂了,以为第三季会有所转变,靠制造冲突博眼球,节目组觉得大家喜欢这招吗?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啊?没有丁太升,来了另一个丁太升,服都服了,我真的要气死了!搭配也是让我无言以对,他真的能唱金曲,真正的金曲,唉

11分钟前
  • Jacky
  • 还行

周延也配当导师反驳说真话的苏见信?

16分钟前
  • D.va
  • 很差

节目中还是吵架的剧本,真是看的尴尬。

18分钟前
  • 走路去东京
  • 很差

三星全部给周深,他的舞台没有一场是让人失望的。顺便节目组听我一句好言相劝,后期趁早给开除了吧,后患无穷!

23分钟前
  • 你挡我晒太阳了
  • 还行

看了三组表演弃,你说你导师合作其实早就有脚本有选择我就忍了,毕竟音综能带来好歌就算成功了。可是每一首歌改编又无聊又低级,且前几季的丁太升仿佛给这个节目打开了收视密码,就是吹毛求疵的骂,你唱摇滚我就骂你不够安静走心,你唱情歌我就骂你不够high,你再唱我就骂你结尾手势不对。另外,抖音网红歌手怎么了?每个年代歌手出来的平台都不一样,从学校到星探到选秀到直播,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出来好歌手有什么问题?动不动就引领话语乐坛怎么怎么样。在座的哪一位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也没想过要去引领?怎么来了粉丝3000万的就眼红说别人不思上进,要真那么赚钱何必在街头和旅游景区唱歌?引领话语乐坛这个重任,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周杰伦,其他的都是复制日韩欧美的,引领者有那么容易当的?!interesting!

26分钟前
  • 卡卡
  • 很差

歌手们现在连歌词都不用记了吗?一边看提词器一边凹沉醉的样子真让人出戏。

29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还行

我主要是来看有张韶涵、希林娜依高和周深。主题曲听了,热血沸腾。

32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快进只看唱歌,结果三期了也就两三首首歌听得下去。周深就有两首,yyds

37分钟前
  • 猫猫爱吃薯片
  • 较差

没有丁太升

38分钟前
  • LIIYann_
  • 较差

这次是合作歌手了,可以看到更多形态的歌曲,但是怎么导师还是这几位啊?想有点新鲜感了。

41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什么年头了,还用搞剧本吵架这种脑残套路?

42分钟前
  • 所有团的团长
  • 很差

不错的音综。不过太多期了,还是前几期的周深.guy和吉克让我印象深刻。

46分钟前
  • 破产君
  • 推荐

第一期选歌的立意真的很好,女生们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啊

49分钟前
  • 再也不囤货了
  • 力荐

几位常驻导师都很好啊 没有淘汰的赛制让大家都安心唱歌 很和谐的综艺

53分钟前
  • 坐等1900
  • 推荐

希林娜依高/胡海泉「唯一」,以及希林和胡彦斌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加入歌单

58分钟前
  • KeneL裤头
  • 推荐

都开始唱抖音神曲了

60分钟前
  • 不如_不见
  • 较差

玫瑰少年不改不能唱可以不唱,改成这样就好难看了

1小时前
  • Kaoquanmao
  • 很差

光污染舞台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编曲

1小时前
  • 团小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