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HD

主演:丁建华,毕克,苏秀,程晓桦,施融,于鼎,杨成纯,孙渝烽,胡庆汉,尚华,刘广宁,乔榛,严崇德,伍经纬,童自荣,程玉珠,曹雷,王建新,杨文元,富润生,刘钦,刘风,翟巍,张欣,郭易峰,王肖兵

类型:动漫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书奇谭 剧照 NO.1天书奇谭 剧照 NO.2天书奇谭 剧照 NO.3天书奇谭 剧照 NO.4天书奇谭 剧照 NO.5天书奇谭 剧照 NO.6天书奇谭 剧照 NO.13天书奇谭 剧照 NO.14天书奇谭 剧照 NO.15天书奇谭 剧照 NO.16天书奇谭 剧照 NO.17天书奇谭 剧照 NO.18天书奇谭 剧照 NO.19天书奇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书奇谭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庭有珍奇书籍“天书”,被锁在石龛门里三千年。看守天书的袁公对天书的内容好奇不已,他乘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看。原来,天书上记录了一百〇八条法术,袁公偷偷下凡,把天书上的内容刻在石壁上。但本意造福人类的袁公此举却触犯了天条,遭到了玉帝的惩罚。  炼丹炉里的仙丹不慎被三条狐狸偷吃了,她们变成精下凡骗人钱财,还假扮仙姑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祸害人间。袁公便指引天赋异禀的蛋生——一个从蛋里跳出来的孩子修习天书上的法术,和狐狸精斗智斗勇,为民除害。夺棍姐姐走了乡村爱情8上捍衛雙警34B计划残念生物事典死囚大逃杀七侠五义思美人[DVD版]纪念2016伊甸星原血腥十字架监狱霹雳囧花粤语版解放·终局营救突击2011燃烧的干灌木西部执法者大秦帝国之纵横外星奇缘一剪成衣第二季流浪的尤莱克我的富爸爸地狱厨房(美版)第二十季鬼裤衩一天2017我们这样的人2012亨利五世愿我如星君如月清醒2022黑暗复仇者体育老师第一季锦绣未央庙街十三妹家族情仇发财日记勇闯女人岛维多利亚第一季一生为奴勇者大冒险番外篇天才嘉年华戈德曼家族第一季虎胆杀机

 长篇影评

 1 ) 悲情袁公,可爱蛋生

    《天书奇谭》是我百看不厌的动画,还记得当时只能从电视上看的时候,经常是分段放,每次碰上一轮,那个苦等啊。片中,那顽皮可爱的蛋生,那让我想痛扁的三个狐妖都性格鲜明,每次看完脑子里回味下还栩栩如生,当然,最让我惊叹的还是那部天书,其中法术被动画演绎的那么生动,让我也想得到一本。

    同样的动画,你在不同时段看,由于社会环境,阅历的不同,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童年的时候光顾着看那法术下的种种“特效”瞠目结舌,在脑中意淫手拿天书惩恶扬善,或者说随心所欲的畅快。现在看来,倒是惊叹这简直就是今天互联网知识分享法律问题的预言。片中的老神仙本来从事的是类似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这个工作的奇妙在于看上去职位很低,但是如果用心却可能低身份大思想,图书馆那么多书,免费看,随意看,慢慢的也自然有了思想。老神仙袁公便是如此,眼见知识财富被天上一帮权贵垄断,以此产生种种法力,在天上对人间作威作福,收取超额利润,老神仙开始怀疑了,动摇了,于是,如同盗取天火的国外同道一样,他违反权贵制定的知识产权法律,将天书拷贝到人间山洞中,触怒天庭,被施以双规。不过老神仙留了一手,留下个可爱的蛋生去捍卫知识,以免知识宝库被恶人误用,同时还违反假释条令,偷偷去传授教学。而蛋生,也从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变成了爷们儿,与一帮狐妖斗智斗勇,演绎了一出精彩的故事。

    那时候的让我记忆犹新的动画,都有着相似的特点,就是在如何讲故事上下足功夫,它可没板着面孔就说掌握知识要为民除害,不要欺负弱小;没说反动阶级如何罪恶之类,而是先设置了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首先,影片戏剧冲突强烈,主线就是蛋生和三个狐妖的斗争,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其次,冲突富于层次性,整体节奏跌宕起伏,一会蛋生受挫,一会狐妖遭阻,法术也是层层升级,不断将观众兴趣抬高。第三,法术的构思和效果设计精巧,无论那妖风刮净千金,百鸟朝凤绚烂夺目,高潮的龙虎恶斗,都有着很棒的效果,现在我看着都倍感有趣。第四,故事情感上,打破了单纯的大团圆结局,袁公的悲情和蛋生的成长,都容易让观众产生深深的代入感。最后,好玩,影片很注意趣味性,你看那个独腿的呆笨狐妖,那地方昏晕的官员,那最后稚气任性的皇上,从外形到声音,到桥段上都很有幽默感,看着非常好玩。风格上,那个时期的动画中国风格也很鲜明,人物造型一看就很中国,音乐上依然民乐声声,听着也很顺耳。

    其实,讲好的故事,人们自然会从各自角度解读这部影片,教育意义自然出来了。你可以说,这是知识改变人生的典范,知识让蛋生迅速成长,知识也让狐狸可以改变“狐生”,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同时,你又可以说,它也告诉我们知识不可以滥用,否则害人害己。你可以再扯现代些,这也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质疑,它很大程度是现有既得利益者的盾牌,被滥用起来,任人间蝗虫满天,也不肯用法术换得百姓安宁,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对此有了补充,在类似大规模疾病流行的时候,人命是高于知识产权的。有趣的是,这部动画也对中国各层官僚做了批判,从乡间到地方,一直到皇帝小儿那里,讽刺算是做到了酣畅淋漓。

    这部动画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袁公与蛋生的师生或者说父子般的感情,袁公是个悲情人物,他的形象也是对所谓善恶、正邪观的颠覆,天庭对其惩罚之时,也是他播下知识的种子,造福人间之时,所以说,公道自在人间是恒久的真理。而蛋生的成长,有知识的力量,也有社会实践中的种种挫折的磨炼,加上他可爱的形象,也就显得生动有趣,很容易让特别青少年观众产生亲近感,加上他的纯真、善良和勇敢,一个励志的形象也就很自然的被烘托出来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ea2417170704e8084b90a70c.html

 2 ) 童年记忆中的怪力乱神

在80、90后的记忆当中,《天书奇谭》一定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几乎是《魔方大厦》问世之前,两代人的童年“噩梦”担当。

即便无法准确回忆起究竟是何时何地初次看到这部动画,但只要想起其中的人物造型和场景,当年既害怕又忍不住想看体验依然清晰如昨日。

作恶多端的老狐狸,头饰有几分京剧老旦的意味。惨白的脸和浓重的黑眼圈,看起来就像个骷髅。

偷鸡不成丢条腿的蓝狐狸,书呆子模样,单腿跳跃前行样子像极了老港片中的僵尸。

锥子脸狐媚眼的花旦小狐狸,画着时下流行的桃花妆。在得到天书之后跟老狐狸的那段迷幻舞蹈,堪称中国动画史上的Cult经典。

还有无腿无脚的小皇帝,像木偶玩具一样,头能转上360度;泥人似的府尹大人,眼珠子总是不能聚焦;贼眉鼠眼的县官一看便是个丑角,连乌纱帽翅都是铜钱的形状。

皮肤苍白眼泡肿胀的小和尚,可以“死”而复生。蛋生与老狐狸斗法之时,被老虎吞下又吐出的龙骨又能变成“僵尸龙”后再战三百回合。

这些迥异于日常、违背现实规律的设定,在孩童的眼里自然是“可怕”的,但更是充满吸引力的。影片中天马行空的的剧情,融汇各类民间艺术形式的人物形象,与人们不曾注意但饱含山水画底蕴的背景画面一起,共同绘制了80、90后潜意识里中国鬼怪美学的底色。

《天书奇谭》的改编自明代神魔小说《平妖传》,这本古代都市传奇话本的编纂者,一位是罗贯中,一位是冯梦龙。

原著本身是偏成人向的市井小说。在那个“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年代里,《天书奇谭》的主创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少儿不宜”而抛弃这个故事,反而从中提取出了“老少咸宜”的设定,并由几乎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剧本。其中的一些理念,今日看来也仍十分先进。

在以往众多神话传说的叙事当中,天庭多半被描绘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等级制度终极象征,玉帝是要么是懦弱无能的,要么是冷酷无情的。反观《天书奇谭》中的玉帝,在袁公初次盗取天书时,仍能念及旧情,未按天规处死袁公。既实现了功能上的剧情推动,又让玉帝的角色多了一层人性。

而浓眉大眼的袁公,偷看天书的最初动机也并非如普罗米修斯般为了解除人间疾苦,而仅仅是因为“看守天书三千年却从未得见”,便趁玉帝不在时偷看了天书。这才得知了“天道无私、流传后世”箴言。

至于三只狐狸精,虽说贪得无厌,祸害百姓,可一家人倒也也不离不弃。面对一事无成的瘸腿狐狸,老狐狸从来只是教训几句,却从未赶他离开。大恶之人身上,也竟多了一分可爱。

正反两派人物的复杂性,建构了《天书奇谭》中奇幻又真实的世界。当然,囿于篇幅的限制,本片在袁公再次被天庭捉拿归案后戛然而止,未免显得仓促。在内容上对于“天书”本身的含义也没作过多的挖掘,仅仅是最为“麦格芬”一样的存在来串联剧情。但这并不妨碍《天书奇谭》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独一份经典之作。

值得多书一笔的是《天书奇谭》的配乐与音效,在传统民乐配乐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少电子合成音,让古典意味浓厚的仙境凭添了一丝八十年代独有的迷幻与未来感。而这,比被称为“中国电音启蒙”的老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还早上了三年。

1989年,财政萧条近十年的迪士尼终于找到破局之道,流着古老童话血液的《小美人鱼》唱着新的歌谣,开启了迪士尼的文艺复兴。

如今我们有了《大圣归来》《风语咒》《白蛇·缘起》,国漫崛起虽是路途漫漫,但也许这已经是希望。

 3 ) 再看一次,再长大一次

100分钟的《天书奇谭》结束了,5岁的儿子伸了个懒腰,满意地说:“好看,衣服和人都好看,蛋生很可爱,府尹大人像董卓。”

此刻银幕上正放映短纪录片,《天书奇谭》的导演之一钱运达老人说道:“动画片就是要奇、趣、美。”

看到他说这句话,鼻头一酸,心生由衷的感谢,对钱老,也对《天书奇谭》所有的工作人员。这一声“谢谢”也是替小时候的我说的。

自从儿子看得懂动画片,我一直在等一部我认为适合带着他一起看的动画电影。第一次进电影院的体验很重要,我不想破坏这个仪式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时,我就感叹过,“适合孩子看”这个要求,看来在当下的动画电影环境中是很难实现了。

《天书奇谭》的重映,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电影”。

影片结束,他还依依不舍

知道孩子对什么好奇,知道什么是让孩子欢快的美,也知道孩子理解“善恶”的脑力边界大概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富有一种舒展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特别有气度、有气质,天马行空又不至于飞入虚无,嬉笑怒骂又不至于愤世嫉俗。

《天书奇谭》原本是计划和英国BBC合拍的动画片,钱运达导演回忆往事时说:“和他们合作的那个剧本,盘古开天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没有真正的把中国的东西展现出来。”

“中国的东西”,就是我所感受到的“舒展的想象力”。

《天书奇谭》的每一个人物,都和戏曲人物一脉相承。然而在动画片的语境下,他们减去了戏曲人物过于程式化的言谈举止。仙风道骨的袁公,天真到底的蛋生,三个狐妖,县太爷、府尹、皇上等等人物,都有戏曲味儿,但特别鲜活生动。我儿子一点传统戏观赏经验都没有,看这些人物却看得津津有味。

戏曲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它的审美习惯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基因。戏曲味儿一出,国人就特别来劲,因为大家知道这是要“戏说”某段历史、某个神话故事。

“戏说”在束缚压抑的旧社会,是有一些特权的。《天书奇谭》讽刺了绝对皇权、官僚主义、人面兽心、欲念深重等等现象,这些不仅大人看得懂,小孩也能明白大半。

县太爷、府尹对女狐狸精的迷恋,我儿子看不大懂。但是县太爷、老太爷要更多的钱粮屋舍,要霸占聚宝盆最后变出了许多爸爸塞都塞不回去,我儿子笑出了“鹅鹅鹅”声。他当然知道,爸爸一个就够了,继而他也就明白了,钱和房子,也只要属于自己的就够了。

小皇帝这个角色的设置,更是惊艳。如果是个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皇帝,那都无法让孩子明白“皇帝贪婪”会带来什么恶果。片中的小皇帝,想要更多鸟,继而想要更多的烟花、更多的老虎去吃人,他要求的是“更多好玩的”。

无节制的好玩会带来什么,小孩最容易投入去看、去想。平时我们和儿子说再多“玩要有节制”,都没有银幕上小皇帝最后的下场更有说服力。

适当的惊悚感,也是《天书奇谭》人物形象的加分项。尤其是影片中那个可说得上是中国银幕上最丑陋的玉帝形象,以及和尚师徒、三个狐狸精。这几位的尊容,我记得我小时候看了是害怕的。所以在他们出场时,我偷瞄了儿子几眼,如果他害怕了,我就捂住他眼睛。

没想到他只是往后缩了缩,眼睛还是直勾勾。

我觉得,让孩子害怕,也是动画片的一个功能,恐惧带来警醒。附带恐惧的印象,会让他永远记住一些事。不过“适度的惊悚”,在很多动画作品里是多余的考虑。这也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特别不适合孩子的原因,那里面的暴力和恐怖感,是提供给成人的元素。成人们才愿意将压抑的自己投射到黑眼圈充满戾气的哪吒身体里,孩子心目中的哪吒,永远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里那个英气勃勃的哪吒。

重看《天书奇谭》,我的感动特别丰富。因为小时候我一直不懂为什么“袁公传天书到人间”罪该万死,重看银幕上被链条拉回云端的袁公,感慨良多。

除了明白了袁公的伟大,也有新感触。把无所不能的天书传到人间是壮举,然而袁公在多年修行思考后,当初的一腔热血也必定归于冷静。眼前利用了天书记载的法术为祸人间的,虽然是狐狸精、贪官昏君,老百姓看似都只愿意拿回属于自己的物质财富,不贪不抢。

但,善恶就分布得如此平均吗?

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任何能够快速满足欲望让所得成倍增长的“技术”,都不会因使用技术的群体的不同而有什么不同结果。结果都是秩序混乱,道德败坏,泡沫破灭。

所以袁公在那么多年前,就对着蛋生以及看动画的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了最后一句话:“蛋生,今后你要好自为之。”

我想,这句话我儿子现在肯定不懂,等他能懂了,我一定再陪他看一遍《天书奇谭》。

 4 ) 《天书奇谭》:一部“超前”的国产动画

如此幽默风趣的创作风格,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时至今日,如此反权威、反教条、反虚伪的批判精神,也在式微

上海美术制片厂于1983年推出的《天书奇谭》,根据罗贯中、冯梦龙编纂的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而成,选取蛋子和尚与狐狸精片段,编剧包蕾和王树忱进行大刀阔斧地改动。可以说,动画片是在传统故事基础上的一次重新创作。

《天书奇谭》海报

《天书奇谭》也是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之后又一部经典的彩色动画长片。虽然《天书奇谭》的声势似乎不如前两部响亮,但在评论界,《天书奇谭》一直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它同样是老一辈优秀动画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对于不少70后、80后观众来说,《天书奇谭》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童年,这一次《天书奇谭4K纪念版》是回到童年的最好契机。修复版极大提升了电影的清晰度,画面更清新流利,声音效果愈加优质饱满。

电视播放版本与《天书奇谭4K纪念版》的画质对比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反复检验,尤其是当我们时隔多年回望时,才恍然发现原来它那么“超前”。《天书奇谭4K纪念版》登上大银幕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经典的尊重,对中国派动画的传承,还在于重新发现《天书奇谭》无与伦比的“超前性”——这之于当前国产动画的创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平民化的讽刺

《天书奇谭》讲述的是,奉命在天庭看守天书已三千年的袁公,趁一众神仙赴瑶池盛会之机,私自打开石龛门拿出天书观看。天书中记载着108种法术,并且天书上写着“天道无私,流传后世”。

袁公发现天书的秘密

既然天书可以造福百姓,袁公便选择私自下凡,把天书的法术刻在石壁之上。果不其然,袁公受到天帝的严厉惩罚,并被勒令下凡看守天书。

不料,在袁公回天庭述职之时,三只狐妖偷吃袁公练就的仙丹,幻化为人形。从这儿开始,三只狐狸成了这部动画片绝对的主角。

三只幻化为人形的狐妖

虽然“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已经不为当下的观众所接受(30多年前这是主流),不过大家还是默认影视作品中戏份占据主导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主线必须是以正面人物为主。

但《天书奇谭》在叙事上就打破了这一范式,三只狐妖成主线。并且,与《西游记》总体上颇为顺利的斩妖除魔不同,因为袁公的徒弟蛋生的稚嫩和经验不足,他在与几个狐妖的对抗中并不占优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个狐妖兴风作浪、“平步青云”。

狐妖兴风作浪

所以,扣除掉开头结尾,《天书奇谭》的中间主体部分,就是狐妖的各种做坏与“得势”,并牵引出一系列坏人,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社会画卷。

老狐狸是这群狐妖的领头人物,她身体佝偻,扮相丑陋,神态诡谲,诡计多端;粉红色的狐妖,美艳妖娆、忸怩作态,实际上是“伐性之斧”;男狐狸则贪吃愚蠢,滑稽可笑。

除了这三只狐妖外,电影中出现的时代群像,无论是庙里的和尚、还是代表庙堂的县官、府尹、皇帝,乃至于天上的玉帝,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比如庙里的老和尚,道貌岸然、六根未净;县官和府尹自私猖狂、见钱眼开,满脑子想着怎么搜刮民脂民膏;小皇帝娇生惯养、残暴无知;就连玉帝也脑满肠肥,平庸昏聩,滥用权力……

《天书奇谭》具有鲜明的讽刺批判色彩。但它一点也不苦大仇深,而是带有漫画式的夸张、平民化的狂欢,尽情释放着酣畅淋漓的嬉笑怒骂。

这尤其鲜明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画片中的反派形象,借鉴了年画、京剧、绍兴泥娃娃等众多与民间文化有关的元素,让他们的造型自带诙谐滑稽的特征,相当生动鲜活。

比如县官的形象,创意来自于京剧中的丑角。脸部中心位置用白粉画出一个方形,眉毛为一字眉,几缕稀疏错落的鼠须上是一对星星眼,而官帽的帽翅上为铜钱形状,观众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贪财滑稽的丑角。贪财的府尹矮矮胖胖有点像财神爷的扮相,但两颗不断转动的眼珠子则体现出他的精明狡猾。小皇帝则小圆脸、八字眉、小眼睛、朝天鼻、嘟小嘴,既有传统戏剧丑角的特征,也嘲讽了普通人家里宠坏的“小皇帝”。

取自京剧丑角的县官形象

另一方面,这些反派的举动都颇为笨拙可笑。就比如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打斗,并没有中国传统功夫的一招一式,无沉稳也不大气,而像是功夫喜剧的无厘头;男狐狸因贪吃断了一条腿,从此变成了独腿书生,走路都是一蹦一蹦的,蠢态百出;县官把聚宝盆抢回家中,老父亲被蛋生“推”入其中,于是聚宝盆里一下子跳出十个爸爸,拉扯着县官叫儿子……

几个爸爸拉扯着县官

这些反派角色,不无身份高贵、地位显赫的,《天书奇谭》狠狠将他们戏谑了一把,表达了老百姓对“大人物”的不屑与嘲讽。同时,动画片设置巧妙且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让观众收获了轻松与快乐。

如此幽默风趣的创作风格,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时至今日,如此反权威、反教条、反虚伪的批判精神,也在式微。

崇高的悲剧

但《天书奇谭》又不止于此。与三只狐狸的斗争,以及由此揭开的社会丑态群像,是动画片的主线之一。另一条主线则与天书有关,冲突发生在袁公与玉帝之间。

袁公的形象,有点像关公。他脸形方正,一双丹凤眼,有着鲜红的胡须与眉毛,眉尾向上高扬,额上有个上弦月的印记,连鬓的红胡子垂到胸前,平时着一身白袍,气质英武刚正。

袁公在天庭并未得到重用,一众神仙去瑶池盛会,他因为级别低去不了。偷偷打开天书,发现上面写着“天道无私,流传后世”,他很纳闷:既然如此,为何又密封起来,严加看管呢?袁公面临着两难选择:是遵循天道,无私地惠及百姓,还是听从长官命令,把天书给封锁起来?

袁公打开石龛门取出天书

袁公选择了前者。他将天书带到凡间,并将天书刻在石壁上。很快,他被天兵天将逮捕,颟顸的玉帝说袁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革除仙职,终生看守石壁天书,不得与凡人来往。

于玉帝而言,天书有可能落入坏人手中,引发风波,把天书封锁起来一了百了。动画片其实也论证了玉帝的担忧,天书落入三只狐妖手中,的确引发了风波。当然,也有可能是玉帝“不仁”,藏住天书以维护神仙的权威。

但在袁公看来,担心天书落入坏人之手就把天书封锁起来,无异于把洗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他相信:天道无私,自有慧光。而如果是为了维护神仙权威,故意隐藏天机,那么就违背了天道的无私准则。所以,袁公屡屡违背玉帝的命令,把天书带到人间。

袁公把天书传给蛋生

为了众生福祉不惜违逆天条、遭受惩戒的袁公,仿佛是古希腊神话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具备了崇高的英雄气质。尤其是《天书奇谭》以袁公再一次被天兵天将抓走(预计死罪难逃了)、蛋生一声一声痛心大喊师傅作为结尾,在悲壮激昂的配乐的衬托下,这一幕既催泪又震撼。

袁公遭到惩处

这个结尾打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提升了整部动画片的审美格调。在悲剧的崇高余韵中,启迪观众更深层次地思考——如果面临相似的困境,我们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我们会始终站在正义与无私这一边吗?

作为“中国学派”的典型代表,《天书奇谭》也恰如其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比如动画片中山林云海、市井生活、宫殿楼阁,利用传统中国画中的不同用墨技法,各美其美,相得益彰。高耸山峰,用意象造型,凸显超凡脱俗的意境;市集街道,则用工笔绘制,线条简练、细节精致、韵味深长。

画风细腻

动画片也集结了老一辈配音艺术家,配音阵容堪称中国配音史上的“梦之队”,他们的精心付出,赋予角色生命力。加之,38年前,动画片创作条件相当艰苦,《天书奇谭》需要绘制数万张纸,这样的浩瀚工程是老一辈艺术家用耐心和恒心一笔一划勾勒完的。

一些主创者已离开人世

《天书奇谭》是一部杰作。它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动画片对“伟光正”人物塑造模式的打破、对幽默讽刺风格的凸显、对庸俗“大团圆”范式的改写、对悲剧崇高精神的张扬,都走在那个时代动画片的前沿,甚至在当下的动画片创作里仍是“超前”的。

《天书奇谭》没有过时,它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5 )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记得这是那个时代可以选择的少数几部动画片之一。
     最后一集,袁公被锁链绑着,押回天庭的场面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至今仍为之感动,有点像偷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6 ) 中国动画长片就该这个味

自从《宝莲灯》之后,我就再也没看过国产动画长片了(合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算),似乎也没有新的长片出现了。至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没动静了,于是只能怀旧。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到《宝莲灯》,美影创造了国产动画长片半个世纪以来的全部神话和经典。

最喜欢的当然是《大闹天宫》了,而最不喜欢的只有《哪吒闹海》,太强的政治隐喻了。动画片嘛,不管它的受众是面向谁,还是该轻松点好,深刻也可以,但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让人悲得死去活来也不是太好。《金猴降妖》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无法超越《大闹天宫》,也不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作品能够超越它。

1956年,当中国首部彩色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上首次获奖时,却有评委认为它不是中国作品。从此以后,一种“中国学派”的民族风格诞生了。在人物性格、思想、习性、动作及言语都体现出本民族特征,在人物和背景设计、表演、音乐中充分吸取传统戏曲和造型艺术的表演手段加以改造发挥。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取得成功的动画长片无一不是遵从了这个原则。

今天回味了《天书奇谭》,或者说头一次看也不错,因为儿时的印象早已烟消云散。还是如《大闹天宫》那样的民族风味的配乐,但融入了西洋风;还是如《大闹天宫》那样的国画风格的虚实结合,但人物的线条多了一些漫画的味道。变了,又没变。而且从背景的造型和手法上来看,我觉得比《大闹天宫》还要精致和成熟。

各色人物滑稽的动作、特异的造型,加以贴切的配音,如天真稚气的蛋生(丁建华)、宽厚亲切的袁公(毕克)及其他诸如狐狸精、县太爷、府尹、小皇帝等均由老一代艺术家们献声。童趣布满了整个屏幕,让人莞尔一笑。这当然只是一部教化小孩子善恶分明的电影,但如今看来,不仅仅只是童年的回忆,似乎袁公也有了点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情感来。

《大闹天宫》横空出世的时候,《世界报》评论:“《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美国迪斯尼作品所做不到的,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而30年后,迪斯尼公司的第36部长篇动画巨作《花木兰》给了我们巨大的冲击。中国的动画长片何去何从?票房也好、口碑也罢,或许永远不能背叛的,是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风格。

 短评

浅绛山水斧劈皴,游丝描绘众生相,最爱狐狸老太婆,最爱独腿小书生,一蹦一跳去吃鸡,蹦入清明上河图,蹦入东京梦华录~

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粉强大的声优阵容啊~

4分钟前
  • 👤sHIRO🦾
  • 力荐

我欣赏里面对于权威的嘲弄,从玉帝到皇帝,都是王八蛋。

9分钟前
  • kill queen🇺🇦
  • 力荐

小时候看过很多遍的动画片,现在想起国产动画片依旧觉得是经典。故事性很强,人物特点鲜明,三个笨狐狸很逗趣,印象深刻。

11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力荐

这里出现了历史上最猥琐的玉帝形象……

15分钟前
  • christann
  • 力荐

东方普罗米修斯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畸形性格的形成跟这些家伙绝对有关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开场配乐一出我激动得几乎当场决定要二刷。对于80后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爷青回”。动画设计十分精妙,看得很感慨。然而,有个巨大的槽点我真是不吐不快:蛋生全程每一声“师父”字幕打出的都是“师傅”,真是太不应该了。小和尚叫老和尚也是“师傅”,弄得我非常闹心,既想听蛋生喊师父,又不想看到大银幕上的师傅……院线版多出的11分钟是一则小小的幕后纪录,挺好,很感动。20211106北京槐房万达

20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力荐

这是中国动画中的又一部里程碑似的、绝对顶级的、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作品,从故事情节的编排到人物造型与性格的设计再到动画技术的运用都堪称无以伦比,它虽然没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在国际上那么知名,但我相信不少人还是会在自己心中将其列为中国动画的第一,因为《天书奇谭》绝对有这个实力。

24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看了很多遍.喜欢.那个年轻的女狐狸精真美,声音也动人.

26分钟前
  • Ex
  • 推荐

令人奇怪的是,在当年那个人们思想观念比较禁锢的时代里,上美能创造出如此多卓越的作品,而在“自由”的今天,我们却很难再创造出如此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或许这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丢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27分钟前
  • Crazy Henry
  • 力荐

我喜欢这个故事~

3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可以打10星

32分钟前
  • 离香
  • 力荐

“你是蛋生的,所以叫蛋生~”蛋生的师傅好帅啊~~~~~~~~

37分钟前
  • CarenYin
  • 力荐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书之后。211106,这次影院4k幕后有十几分钟花絮,原来这个本来是和BBC的合作,但BBC后来说最近穷,没给钱哈哈哈

4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蛋生不是生蛋。

45分钟前
  • 语无伦次田先生
  • 推荐

刚看的。天书中性论,既能用作好事也能用作坏事,袁公秉承现代普罗米修斯观,认为还是要传给人类,但这也可能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式结局,蛋生过于天真的禀赋使他无法独自克服三位狐狸精的诡计和暴力,而袁公在被抓上天庭后,将不再存在机械降神,也就是说,蛋生将面临存在主义之后的荒诞处境,等待戈多不再归来,而他心头词典里的天书将如何传给后人却不遭恶用,这将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当然,如果我小时候看的话就不会说这堆东西了~

46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推荐

4K修复版在片尾加了一段纪录短片,才晓得项目源起是BBC递来合拍动画的剧本,上美厂在其基础上重构故事(改编《平妖传》),彻底甩开束缚,往搞怪喜剧的方向制作。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一如既往取材自传统绘画,叙事的展开非常松弛且自由,而我最惊讶的还是片子的讽刺力度,对官场、宗教、市民都有丝毫不留情面的批判。在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风靡市场的当下,动画前辈的艺术观念仍是最超前的,他们用作品诠释着继承与创新。钱运达导演提到的“奇、趣、美”的标准,如今有几部国产动画真正达到了呢?把哪吒和赛博朋克结合、把青蛇扔到现代都市,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的现代性在于反叛精神,《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立意远未被超越。

48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虐片。师父死的时候老子哭得肝肠寸断

52分钟前
  • 微风拂面微微凉
  • 力荐

不知道大家都记住了什么,我记住了,所谓天庭,高高在上,不管人间疾苦,所谓朝廷,愚昧自私,追求无度的欲望,所谓人类,让妖物登堂入室,指手画脚。只有袁公,不顾上级命令和自身安危,把知识和希望留给了孩子

5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